印度佛教史的文献资源概介(下)
印度佛教史的文献资源概介(下)
释见豪
七、佛陀的教化
(一)佛陀教化的对象与其次第
□ 《杂阿含.九一五经》(大正二.二三○下)
本经记述佛陀以“良田喻”和“水器喻”来譬喻说法对象的次第。内容是佛陀教化人间时,印度有一聚落主问佛陀,为什么佛陀说法能个个不同,因人而异?说法时又该如何选择先后次第?佛陀以“良田喻”和“水器喻”回答。
佛陀问聚落主,肥田和瘦田应如何耕种?聚落主回答:“应以肥田先下种,如有剩余的种子和时间,再播种于瘦田。”佛陀说:“我教化众生也是如此,先向比丘、比丘尼说法,因为是良田;其次向在家佛弟子说,这是出家二众和在家二众之次第;倘若还有余裕,便向其他学者外道说。”
□ 《杂阿含.九○九经》(大正二.二二七下)
此经叙述佛陀问调马聚落主,有几种调伏马的方法。聚落主回答,可用柔软、刚强与柔软刚强并用等三种方法。佛再问,若用此三种,马仍不调驯,要怎么办?聚落主则以将之杀死回答。聚落主反问佛陀,有几种调御丈夫的方法?佛陀说,也是以柔软、刚强与柔软刚强并用三种。聚落主乃问,若无法调御怎么办?佛说,为了不令我法有所屈辱,便当杀之。聚落主惊讶问:“瞿昙法中,杀生者不净;瞿昙法中不应杀。而今说言:不调伏者亦当杀之?”佛回答说,所谓“杀”,是指“不复与语、不复教授、不复教诫”。
(二)佛陀说法的次第
佛陀教证的说法次第是端正法、正法要和增上法。佛陀教化时,首先便先观察闻法者是否具备了端正向善的行为或基础。具足后,佛再为说趣向解脱之善的“正法要”,以建立出世间的正见。
□ 《中阿含舍梨子相应品.教化病经》(大正一.四五八中)
此经述说给孤独长者病危时,回忆初见佛陀时,佛陀为他说法的情形:
世尊为我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为我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如诸佛法,先说端正法,闻者欢悦;谓说施、说戒、说生天法。……世尊为我说如是法已,佛知我有欢喜心、具足心、柔软心、堪耐心、胜上心、一向心、无疑心、无盖心,有能有力堪受正法。谓如诸佛所说正法要,世尊即为我说苦、习、灭、道,我尔时即于坐中见四圣谛苦、习、灭、道。……我见法、得法、觉白净法;断疑度惑,更无余尊,不复从他,无有犹豫,已住果证,于世尊法,得无所畏。(大正一.四八○中-下)
(三)佛陀说法的原则
释尊说法的三个原则是︰凡有所说法,必使闻法者得其义利;所说法尽可能使闻法者可爱、可意其语,或对其有义利虽逆其耳者,亦为说之;从不说违反真理、违背实相之虚妄、不实的法语。
□ 〈长阿含经.清净经〉(大正一.七二下);南传中尼柯耶〈无畏王子经〉(汉译南传一○.一四三)
如来于彼过去事,若在目前,无不知见;于未来世,生于道智。过去世事虚妄、不实、不足喜乐、无所利益,佛则不记;或过去事有实、无可喜乐、无所利益,佛亦不记;若过去事有实、可乐,而无利益,佛亦不记;若过去事有实、可乐、有所利益,如来尽知,然后记之。未来、现在亦复如是。如来于过去、未来、现在,应时语、实语、义语、利语、法语、律语,无有虚也。(大正一.七五中-下)
(四)佛陀说法的语言
1. 大意
佛陀的言教没有用文字记录下来,而是靠弟子们口头传诵,才得以弘化各方。语言有其区域性,在每一区域活动的人们,都各有自己的语言,特别是印度,因为种族繁多,语言文字的种类也就很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应用何种语言说法弘化呢?很多学者认为,佛陀一生游行弘化多半是在当时的摩揭陀国,因而他使用的语言,很可能就是摩揭陀国语。南传佛教为增加巴利圣典的权威性与纯正性,主张巴利语就是摩揭陀语,也就是佛陀所使用的语言。但有学者认为巴利语不是摩揭陀国语,而是印度西部的方言。不过,佛陀说法不是单纯地用一种语言,而是用各种不同的方言,以适应各个不同区域的民族。佛陀不强迫弟子们用同一语言,即使是雅利安族的比丘倡议僧团全用雅语,佛陀仍是主张“听随国俗言音所解诵习佛经”。(大正二二.九五五上)
“复次佛法贵如说行,非但言说,是故随方俗语能令得道,名为语善。不如外典但贵语言,若失语言,若失音声,辞主得罪。”(《成实论》大正三二.二四三中)
“吾佛法中不与美言(雅语、梵语)为是,但使义理不失,是吾意也。随诸众生应与何音而得受悟,应为说之。”(《毗尼母经》大正二四.八二二上)
2. 文献资料
(1) 三藏资料
□ 《五分律》(大正二二.一七四中)
□ 《四分律》(大正二二.九五五上)
□ 《十诵律》(大正二三.二七四上)
□ 《根有律》(大正二三.二三二中)
□ 《毗尼母经》卷四(大正二四.八二二上)
□ 《南传巴利律》第二册〈小品〉页一三九
(2) 网路、图书与期刊论文资料
□ Geiger, Wilhelm, Pali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Calcutta : University of Calcutta, 1953.
□ Law, Bimala Churn, A History of Pali Literature, London :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and Co., Ltd., 1933.
□ Gunapala Malalasekera, The Pali Literature of Ceylon, London :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28.
□ http://www.chibs.edu.tw/publication/LunCong/004/004.htm
季羡林著《季羡林佛教学术论文集》(台北市:东初,民84)一书中,收录〈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附英译文)〉、〈再谈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兼谈美国梵文学者佛兰克林.爱哲吨的方法论〉、〈三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三篇文章。
□ 季羡林译著,《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 季羡林〈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和〈再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收在其《印度古代与言论集》,(北京:中国社科院,1982)。
□ 徐真友撰,〈关于佛典语言的一些研究〉,《正观杂志》,第1期(1997年6月),页68-83。
(五)佛陀建立僧团
1. 比丘尼僧团的建立
(1) 大爱道出家的故事
□ 《中阿含林品.瞿昙弥经》(大正一.六○五上)
□ 《佛说瞿昙弥记果经》(大正一.八五六上)
□ 《中本起经.瞿昙弥来作比丘尼品》(大正四.一五八上)
□ 〈释迦姨母大爱道出家记〉,《释迦谱》卷二(大正五○.五二中)
□ 《巴利律.比丘尼犍度》(Vin. II 253-257);(A IV 276-277)
□ 《四分律.比丘尼犍度》(大正二二.九二二下)
□ 《五分律.比丘尼法》(大正二二.一八五中)
□ 汉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大正二四.三五○中)
藏译Dul-ba-phran-tshegs-kyi-gzhi(《西藏大藏经》台北版,第二册,页212、199-209)
□ 《毗尼母经》(大正二四.八○三上)
(2) 八敬法(只列八法,没有故事的记载)
□ 《十诵律.比丘尼八敬法》(大正二三.三四五中-下)
□ 《摩诃僧祇律》(大正二二.四七一上-四七六中)
□ 《律二十二明了论》(大正二四.六七○下)
2. 僧团的和合
□ 《中阿含大品.周那经》(大正一.七五二下);《长阿含.清净经》(大正一.七二下)
本经记载尼乾子死去后,尼干派生起论诤而分裂,住在舍弥村的沙弥周那告知阿难此事。阿难和周那往诣释尊之处,因忧虑释尊灭后,僧伽亦生论诤而申白释尊。对此,释尊吩咐六诤根、四诤事,而若生论诤时,应以七灭诤及应行持的六可念法(六和合)。
世尊告诸比丘:“我于是法躬自作证,谓四念处、四神足、四意断、四禅、五根、五力、七觉意、贤圣八道。汝等尽共和合,勿生诤讼。同一师受,同一水乳;于如来正法,当自炽然,快得安乐,得安乐已。”(大正一.七四上)
□ 《长阿含.众集经》(大正一.四九中)
舍利弗告诸比丘:“今此波婆城有尼乾子命终未久,其后弟子分为二部,常共诤讼、相求长短,迭相骂詈,各相是非。我知此法,汝不知此;汝在邪见,我在正法。”(大正一.四九下)
八、佛陀的涅槃
(一)大意
佛教纪元从佛陀涅槃开始算起,但有关佛陀涅槃的年代在学术界一直有争议,并不是很确定。此年代差异的问题点,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阿育王即位的年代,以及阿育位即位到佛陀涅槃的时间。
1. 依据南传资料《岛史Dīpava?sa》(VI 1, 19f)、《大史Mahāva?sa》(V, 21)与觉音的《律藏注释书Samantapāsādikā》(I, p. 41),阿育王于公元前325/326年即位。此时相距于乔达摩.佛陀涅槃约218年,因此,佛陀的涅槃约在公元前543/544年,此年代称作“长年代”(long chronology)。而后,现代学者认为阿育王即位的时间应该是公元前268年,因此修正了长年代的时间,而有佛陀涅槃于公元前486年之说,此称为“已修正的长年代”(corrected long chronology)。
2. 依据北传早期梵文的资料,阿育王即位与佛陀涅槃只相差100年,配上阿育王于公元前268年即位,因此建立了佛陀涅槃于公元前368年之说,相对于长年代,此称为“短年代”(short chronology)。西方学者在巴利的资料找到证明此年代的说法。
有关佛陀涅槃的年代,在南北传的资料上相差了约100年。目前以北传资料所建立的时间较为西方的学者们所接受。所以,佛陀的年代约于公元前448-368年,大约是公元前五至四世纪。
(二)文献资料
1. 三藏资料
□ 《长阿含.游行经》(大正一.一一上);《佛般泥洹经》(大正一.一六○中);《大般涅槃经》(大正一.一九一中);《般泥洹经》(大正一.一七六上);《迦叶赴佛般泥洹经》(大正一二.一一一五中)
以上经典详细叙说佛陀临入涅槃前,从罗阅城起,游行各地,化导四众及异学,最后到达拘尸城,于娑罗双树间入涅槃,以及八王分舍利等。
□ 《中阿含王相应品.大善见王经》(大正一.五一五中)
此经是佛陀回答阿难为何选择拘尸城小城般涅槃。
尊者阿难叉手向佛,白曰:“世尊,更有余大城,一名瞻波、二名舍卫、三名鞞舍离、四名王舍城、五名波罗奈、六名加维罗卫,世尊不于彼般涅槃,何故正在此小土城?诸城之中此最为下。”是时,世尊告曰:“阿难,汝莫说此为小土城,诸城之中此最为下。所以者何?乃过去时,此拘尸城名拘尸王城,极大丰乐,多有人民。……”(大正一.五一五中)
2. 网路、图书与期刊论文资料
有关佛陀年代问题的讨论有以下资料:
□ http://www.rediff.com/news/jan/09budda.htm
Buddha's last resting place discovered(佛陀最后涅槃地点的发现)
□ http://www.umass.edu/wsp/great/contra/ bechert.html
The Date of the Buddha
□ http://homepage.ntlworld.com/d.burnett/Buddha/ buddha-date.htm
Dates of the Buddha, The Chronological Question
□ http://www.chibs.edu.tw/publication/chbj%5C06 %5C06_05.htm
王邦维,〈略论大乘《大般涅槃经》的传译〉,《中华佛学学报》,第6期(1993年7月),页103-127。
□ Bechert Heinz ed., The Dating of the Historical Buddha, 3 vols., G?ttingen, 1991, 1992, 1997.
□ Lamotte,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from the Origins to the êaka Era, (Louvain, 1988), pp. 13-14.
□ Norman, K. R., “Observation on the Dates of the Buddha and the Jina,” in Collected Papers IV. pp. 185-201.
□ Cousins, L. S., “The ‘Five Points’ and the Origins of the Buddhist Schools,” in The Buddhist Forum vol. II, pp. 27-60.
□ Cousins, L. S., “The Dating of the Historical Buddha : A Review Articl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6 (1996), pp. 57-63.
□ Akira Hirakawa, “An Evaluation of the Sources On the Date of the Buddha,” in The Dating of the Historical Buddha, ed. by Heinz Bechert, pp. 252-295.
□ Fleet, J. F., “The Date of Buddhas Death, as Determined by a Record of Asoka,”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pp. 1-26.
□ 吕澄,〈佛历年代辩证〉,《现代佛教学术丛刊.97》,(台北市:大乘文化,1980),页1-120。
□ 宇井伯寿,〈佛灭年代论〉,《现代佛教学术丛刊.97》,(台北市:大乘文化,1980),页99-186。
□ 释东初,〈关于佛陀生灭纪年之考证〉,《现代佛教学术丛刊.97》,(台北市:大乘文化,1980),页309-324。
九、经典的结集
(一)大意
佛陀遗教告诫弟子们应以法与律为依止,然而教法一直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由佛说而弟子领受并忆持于心,所以有理解的差异与忆持的不完整,如《维摩诘所说经》:“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尽管经典透过各种帮助记忆的方式而相传著,但这种方式存在著很多问题,例如,使用语言或发音的不同,或是对某经典不再感到兴趣,而且随著讽诵者年纪渐长,记忆力减退,某些经典也许就会消失了。
“第一结集”、“第二结集”是佛教界公认的结集,为一切部派所公认,也是部派未分裂以前的结集传说。传说的两大结集,不仅是法与律──经与律的结集,更含有僧团内歧见的消除,归于和合的部分。
(二)文献资料
1. 三藏资料
(1) 结集缘起
□ 《五分律》(大正二二.一九○中);《僧祇律》(大正二二.四八九下);《四分律》(大正二二.九六六上);《十诵律》(大正二三.四四七上);《根有律》(大正二四.四○二下);《善见律》(大正二四.六七三中);《毗尼母经》(大正二四.八一八下)。
□ 《大智度论》(大正二五.六七中);《分别功德论》(大正二五.三一下);《大唐西域记》(大正五一.九二二中);《撰集三藏及杂藏传》(大正四九.一上);《阿育王传》(大正五○.一五一上);《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正五○.二三八上)。
□ 《长阿含.众集经》(大正一.五○中)。
叙说佛陀因患背痛,欲暂止息,令舍利弗为诸比丘说法。舍利弗倡议当集如来所说正法,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2) 结集方式
□ 《摩诃僧祇律》(大正二二.四九一中)说:
“阿难言:诸长老!若使我集者,如法者随喜,不如法者应遮。若不相应,应遮,勿见尊重而不遮。是义非义,愿见告语!众皆言:长老阿难!汝但集法藏,如法者随喜,非法者临时当知。”
□ 《四分律.集法毗尼五百人》(大正二二.九六八上)
时大迦叶即作白言:“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问优波离法毗尼,白如是。”……时大迦叶即问言:“第一波罗夷,本起何处?谁先犯?”优波离答言:“在毗舍离,须提那迦兰陀子初犯。”“第二复本起何处?”答言:“在王舍城,陀尼伽比丘陶师子初犯。”复问:“第三本起何处?”……为毗尼藏。
大迦叶即问阿难言:“梵动经在何处说?增一在何处说?增十在何处说?世界成败经在何处说?”……阿难皆答:“如长阿含说,彼即集一切长经,为长阿含。一切中经,为中阿含。从一事至十事,从十事至十一事,为增一。杂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私、诸天、杂帝释、杂魔、杂梵王,集为杂阿含。如是生经、本经、善因缘经、方等经、未曾有经、譬喻经、……,如是集为杂藏。有难无难系相应作处,集为阿毗昙藏。时即集为三藏。”
2. 网路、图书与期刊论文资料
□ http://www.chibs.edu.tw/publication/chbj/04/04_03.htm
林崇安,〈阿含经集成与大乘经典源流的研究〉,《中华佛学学报》,第4期(1991年7月),页1-26。
本文引用南北传的相关资料,探讨《阿含经》在不同结集中的变化以及大乘经典的源流。
□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MAG/mag115263.html
林崇安,〈释尊时期的分教和阿含经的集成之研究〉,《内观教育》,(2004)。
□ http://www.hku.hk/buddhist/yinshun/31/yinshun31-03.html
释印顺,〈第二章圣典的结集与部派分化〉,《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闻,民79),页33-46。
□ Biswadeb Mukherjee (穆克纪), “The Riddle of the First Buddhist Council —A Retrospection” (佛教第一结集的难题──一个回顾),《中华佛学学报》,第7期(1994年7月),页452-473。
□ Hallisey, Charles, “Councils as Ideas and Events in the Theravāda,” The Buddhist Forum 3 (1991), pp. 133-148.
□ Bechert, H., “The Writing Down of the Pāli Canon,” WZKS 36 (1992), pp. 45-53.
□ Manne, J., “Categories of Sutta in the Pāli Nikāya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our Appreciation of Buddhist Teaching and Literature,” Journal of Pāli Text Society XV (1990), pp. 29-87.
□ Lancaster, L., “Buddhist Literature : Its Canon, Scribes and Editors,” in The Critical Study of Sacred Texts, ed. by Wendy D., O’Flaherty (Berkeley, 1979), pp. 215-229.
□ Link, A. E., “The Earliest Account of the Compilation of the Tripi aka I and II,”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81 (1961), pp. 87-103 and 281-299.
□ Hirakawa Akira, “The meaning of “Dharma” and “Abhidharma” ,” in Indianisme et Bo, (Louvain -La-Neuve, 1980), pp. 159-175.
□ http://www.martynmission.cam.ac.uk/CPaglou.htm
Nature and Identity of the Texts in the Sacred Traditions of Buddhism
此为英文的文章,介绍三藏经典与经典的结集。
□ Allon, Mark, “The Oral Composi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Early Buddhist Texts,” in Indian Insights : Buddhism, Brahmanism and Bhakti, Peter Connolly and Sue Hamilton (eds.) (London : Luzac Oriental 1997), pp. 39-62.
□ Louis DE LA Vall`ee Poussin, “On the Authority (Pramanya) of the Buddhist Agamas(1),”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1902, pp. 363-376.
□ Dutt, Nalinaksha, “The Buddhist Manuscripts at Gilgit,” The Indian Historical Quarterly 1932. 06, pp. 342-350.
□ McMahan, David “Orality, Writing and Authority in South Asian Buddhism : Visionary Literature and the Struggle for Legitimacy in the Mahayana,” History of Religions Vol. 37 No. 3 (Feb 1998), pp. 249-274.
□ Law, Bimala Charan, “A Study of the Digha Nikaya of the Suttapitaka,” The Young East 4:4 (1928.9), pp. 112-120.
十、部派佛教
佛灭之后,印度佛教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原始佛教阶段大约为释迦牟尼逝世后的100年间,史称“和合一味”时期,这种“和合”只是大致上的统一,而分裂的种子在其中孕育和成长。
(一)部派分化的远因
1. 大意
佛陀住世时,僧团和合,虽有争执,但因佛陀的处理而得到解决。尽管如此,由于佛陀的弟子们个性与习惯不同,对佛陀教法的理解及行持亦各有偏重,自然地形成了以上座大弟子们各自特长为中心的群体。而佛陀入灭后,因阿育王信仰佛教,佛弟子弘化四方,但由于南北印度语言的差距,为适应所教化区域的环境,自然运用当地方言。然而使用方言说法可能使佛法变质,于是各种不同的学派,就因为运用不同的语言文字而产生分裂。印顺说:“传说阿育王时代,华氏城因僧众的来自各地,语言隔碍,所以分用不同的语言诵戒,佛法即分为多部。在不同的环境中,佛教适应不同文化,采用当地语文,确为佛法分部的重大原因。”(注4)
2. 三藏资料
□ 《杂阿含.四四七经》(大正二.一一五上)
此经是佛陀曾对诸比丘说:
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云何众生常与界俱?谓众生行不善心时与不善界俱,善心时与善界俱,胜心时与胜界俱,鄙心时与鄙界俱。
□ 《增一阿含经.放牛品(三)》(大正二.七九五中)
本经记载佛陀见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阿那律等弟子,告诉诸比丘:“人根情性各各相似,善者与善共并,恶者与恶共并,犹如乳与乳相应,酥与酥相应;粪与屎、溺各自相应。此亦如是,众生根源所行法则各自相应;善者与善相应,恶者与恶相应。汝等颇见舍利弗比丘将诸比丘经行乎?”
这些已经说明原始佛教僧团里存在著自然的分派。
□ 《摩诃僧祇律》卷三二(大正二二.四九二下)
内容记载著佛陀涅槃后,弟子对微细戒有不同的诠释,此为弟子分化的远因之一。
有比丘言:“诸长老,世尊先语阿难,欲为诸比丘舍细微戒,为舍何等?”有比丘言:“世尊若舍细微戒者,正当舍威仪。”有言:“不正舍威仪亦当舍众学。”有言:“亦舍四波罗提提舍尼。”有言:“亦应舍九十二波夜提。”……大迦叶言:“……诸长老,未制者莫制,已制者我等当随顺学。”
(二)部派分派的近因与形成
1. 部派分派的近因
(1) 大意
第二次结集前后,佛教徒发生了第一次大分裂。分裂之因说法不一,按南传佛教的史书《大史》等记载,是由于僧众们在戒律问题上起争执而引发“十事非法”。三藏记载,佛灭以后第二次结集发生于毗舍离的七百结集。这一次结集,起于耶舍迦乾陀子在跋耆族的毗舍离,见到跋耆族比丘以铜钵向信众乞取金钱。耶舍认为不合佛制,乃在信众面前,指证乞求金钱的非法,而引起了跋耆比丘的反感,将耶舍驱摈出去。后来双方各找支持者,在毗舍离集会,进行论决。结果,跋耆比丘的十事,被判为非法。南传律藏记载此十事乃部派分裂的导火线。
按北传佛教《异部宗轮论》的说法,“大天五事”是部派分裂之因,是由于对修行的最高果位是否为阿罗汉果产生不同的看法而引起的,这是属于教义上的问题。大天所倡说的五种见解,即:(一)余所诱,(二)无知,(三)犹豫,(四)他令入,(道因声故起)。
(2) 文献、图书与期刊论文资料
□ 《五分律》(大正二二.一九二上中);《僧祇律》(大正二二.四九三上);《四分律》(大正二二.九六八下);《十诵律》(大正二三.四五○上);《根有律》(大正二四.四○七下);《善见律》(大正二四.六七七下);《毗尼母经》(大正二四.八一九中上)
□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NX012/nx00114.htm
杨惠南,〈从“十事非法诤”论戒律的方便性〉,《从传统到现代: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台北市:东大图书,1990),页15-28。
□ Cousins, L. S., “The Five Points and the Origins of the Buddhist Schools,” Buddhist Forum II, ed. by T. Skorupski (London : SOAS, 1990).
2. 部派的形成
(1) 大意
从现存资料分析,原始佛教分裂为部派,既有教义方面的原因,也有戒律方面的原因。首先,产生了两大部派,即尊崇传统、保守沿袭旧规的上座部和较为进取、提倡改革的大众部。这被称为根本二部,以后又从两个根本部中分裂为十八部或二十部,称为枝末部派。根本分裂以后、枝末分裂以前,是部派佛教成立的前史;而部派的枝末分裂视为部派佛教的开始,从此原始佛教发展为部派佛教。后来兴起的大乘佛教典籍中,一般把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统称为小乘佛教。
(2) 文献、图书与期刊论文资料
□ 巴利的《岛史》、《大史》
□ 觉音的《论事注》(Kathavatthu-atthakata)
□ 世友所著,属于说一切有部的《异部宗轮论》(大正四九.一五上);异译本《十八部论》(大正四九.一七中)、《部执异论》(大正四九.二十上)。
□ 《俱舍论记.分别世品》(大正四一.一五八下)
□ 《文殊师利问经》(大正一四.五○一上)、《舍利弗问经》(大正二四.九○○中)
□ 《出三藏记集.集律分为十八部记录》(大正五五.二○上)
以传持律藏的五个有力的部派为中心来说明分派。
□ http://www.chibs.edu.tw/publication/chbj/03/03_ 02.htm
林崇安,〈印度部派佛教的分立与师资传承的研究〉,《中华佛学学报》,第3期(1990年4月),页25-44。
□ http://www.hku.hk/buddhist/yinshun/41/yinshun41-16.html
释印顺,〈部派分化与大乘〉,《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民70),页315-354。
□ http://www.hku.hk/buddhist/yinshun/40/yinshun40-02.html
释印顺,〈部派的系统〉,《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台北:正闻,民78),页12-14。
□ http://www.hku.hk/buddhist/yinshun/35/yinshun35-07.html
释印顺,《印度之佛教》,第六章〈学派的分裂〉,页97-122。
□ Nattier, Janice J. and Prebish, C. S., “Mahāsa?ghika Origins : The Beginning of Buddhist Sectarianism,” History Religion 16 (1976), pp. 237-272.
(三)部派思想的分歧
1. 大意
自根本分裂为上座部与大众部后,枝末部派由于是以思想分化,故皆以教义为部派的名称。部派佛教时期,从上座部分出的说一切有部影响最大,之后又从此部分出犊子、法上、密林山等部。说一切有部的学说以阿毗达磨为立论依据,把世间一切现象分为有为法和无为法两类,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并以“六因说”来解释因缘关系,发展了原始佛教的缘起观。部派佛教后来向大乘发展,从大众部向中观派(空宗)发展,从上座部向经量部发展,进而向瑜伽行派(有宗)发展。
2. 文献、图书与期刊论文资料
□ 《百喻经》卷四(大正四.五五六上)
为名利故造作戏论,言二世有二世无,中阴有中阴无,心数法有心数法无。
□ 《大般涅槃经》卷十八与卷三十三(大正一二.四七三中-下,七一六中,五六三中-下)
此经记叙佛陀叙述其涅槃后,弟子们将在各种议题上出现不同的意见。
“善男子!我法灭时,有声闻弟子,或说有神或说神空;或说有中阴或说无中阴;或说有三世或说无三世……。”等十四个议题。
“如是众生于佛灭后作如是说。如来毕竟入于涅槃。或不毕竟入于涅槃。或说有我或说无我。或有中阴或无中阴。或说有退或说无退……”等二十一个议题。
□ 《成实论》卷二(大正三二.二五三下)
于三藏中,多诸异论,但人多喜起诤论者,所谓二世有、二世无;一切有、一切无;中阴有、中阴无;四谛次第得、一时得;有退、无退:使与心相应、心不相应;心性本净、性本不净;已受报业,或有或无;佛在僧数、不在僧数;有人无人。等十个议题。
□ 释悟殷,《部派佛教系列上编:实相篇、业果篇》,台北市:法界出版社,民90。
──《部派佛教系列中编:修证篇》,台北市:法界出版社,民92。
此系列的书提供部派佛教的几个主要派别在有关时间观、有为与无为观、业力观、轮回观、中有观、菩萨观、佛陀观、圣果观等的思想比较与探讨。
□ Kajiyama, Yuichi, “Realism of the Sarvāstivāda School,” in Buddhist Thought and Asian Civilisation, pp. 114-131.
□ Davids. T. W. Rhys, “The Sects of the Buddhists,”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1891), pp. 409-422.
□ Bendall. C., “Ancient Indian Sects and Oorders Mentioned by Buddhist Writers,”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01), pp. 122-127.
十一、文化艺术
(一)大意
吠陀时代的印度文化,在诗歌艺术乃至为雕刻诸神而有的雕刻与建筑艺术,有相当突出的发展。孔雀王朝时期所开创的佛教艺术,尤以阿育王石柱为代表,后来的桑奇佛塔更是让佛教艺术臻于最高成就。到了贵霜王朝,大量佛教雕像的出现,使犍陀罗艺术进入崭新的阶段,其最大的特点是结合印度与希腊的风格,在艺术上呈现其国际性,同时也阐述佛教教义的发展,如佛陀观思想的不同。佛教后来在印度式微,艺术的发展也受到影响,但是随著佛教传入中国,以佛教为主题的绘画、建筑与雕刻艺术,相继孕育而生,对中国的文学艺术乃至思想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文献与期刊论文资料
1. 佛像的起源
□ 《增一阿含.听法品(五)》(大正二.七○六上)
此经记叙波斯匿王与优填王思睹如来而忧恼,群臣便作是念:宜作如来形像。王闻此语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是时。优填王即以牛头栴檀作如来形像高五尺。
□ Coomaraswamy, Ananda, “The Origin of the Buddha Image,” The Art Bulletin, IX 4 (June, 1927), pp. 287-328.
2. 佛教的艺术
□ http://www.gaya.org.tw/library/b-ip/b_arts.htm
佛教艺术
提供有关佛教艺术主题的网路资源之各项连结。 □ http://bailinsi.fjnet.com/newchanne/sly/10/yj/yj02.htm
释湛如,〈印度早期佛塔信仰的形成与流变〉,《第十届生活禅夏令营演讲专集》。
□ Devaprasad Ghosh,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Art in South India,” The Indian Historical Quarterly 4:4 (December, 1928), pp. 724-740.
□ Davids, T. W. Rhys, “Asoka and the Buddha-Relics,”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01), pp. 397-410.
十二、印度佛教的灭亡
(一)大意
佛教约于公元十三世纪在印度灭亡,至此佛教已历经约一千六百年的历史,与佛教大约同时代的耆那教至今仍存在于印度,而佛教何以会走向灭亡,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由于印度没有记载历史的习惯,因此要了解灭亡的原因实有困难,但是探究当时其他宗教的发展、政治与佛教的关系、佛教内部本身的问题、信众对佛教信仰的态度与社会的经济状况等,应该不难推测出佛教之所以在印度灭亡的原因。
(二)文献、图书与期刊论文资料
□ 《杂阿含.九○六经》(大正二.二二六中)
此经是佛陀开示:“如来正法欲灭之时,有相似像法生。相似像法出世间已,正法则灭。”并加以说明能令如来正法沉没或不沉没的五个因缘。
□ 郑振煌,〈兴盛即灭亡? ──从印度佛教的灭亡看台湾佛教的兴盛〉,《慧炬》,第326/327期(1991年8月),页22-34。
□ 韩廷杰,〈印度佛教的灭亡〉,《印度佛教史》,(台北:文津,民85),页281-294。
□ 仪模,〈印度佛教的兴起和衰亡〉,《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93》,(台北:大乘文化,民67),页363-372。
□ 杜特,〈佛教在印度的兴起和衰落〉,《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93》,(台北:大乘文化,民67),页253-266。
□ 释印顺,〈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台北:正闻,民76),页305-326。
□ 查尔斯.埃利奥特著;李荣熙译,〈大乘佛教──佛教在印度的衰亡〉,《印度教与佛教史纲 第二卷》,(高雄:佛光,民79),页164-207。
□ 佐佐木教悟等著;释达和译,〈回教徒的侵入与佛教的灭亡〉,《印度佛教史概说》,(高雄:佛光,民84),页119-121。
十三、初期大乘佛教的兴起
(一)大意
依据释印顺的《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在西元前后,印度出现了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求成无上菩提的菩萨行者,他们宣扬佛果庄严,菩萨大行的经典,而引起以发出离心、修己利行,求成阿罗汉之传统佛教的反对,部分的传统佛教者并指斥这些菩萨行的经典为非佛所说。“大乘非佛说”的论说,让菩萨行者也相对地指斥传统佛教为小乘,这种相互指斥的情况一直延续著。传统的部派佛教,拥有传统的及寺院组织的优势,但在理论与修持上,又缺少反对大乘佛法的真正力量,所以,大乘终于在印度流行起来(注5)。
(二)网路、图书与期刊论文资料
□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11/bj11_303.htm
蔡耀明,〈欧美学界大乘佛教起源地之探讨及其论评〉,《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3期(1998年),页77-97。
□ http://www.chibs.edu.tw/publication/chbj/01/01_05.htm
吴汝钧,〈印度大乘佛教思想的特色〉,《中华佛学学报》,第1期(1987年3月),页123-135。
□ http://www.hku.hk/buddhist/yinshun/41/yinshun41-00.html
释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民57。
□ http://www.chibs.edu.tw/publication/chbj/14/bj100599.htm
释如石,〈大乘起源与开展之心理动力──永恒怀念是大乘起源与开展的动力吗?〉,《中华佛学学报》,第14期(2001年9月),页1-42。
□ Gombrich, Richard, “How the Mahāyana Began,” The Buddhist Forum 1, pp. 21-30.
□ Harrison, Paul, “Searching for the Origins of the Mahāyāna : What we looking for?,” Eastern Buddhism 28 (1995), pp. 48-69.
□ Hirakawa, A. “The Rise of Mahāyāna Buddhism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Worship of Stūpa,” in Memories of the Research Department of the Toyo Bunko 22 (Tokyo, 1963), pp. 57-106.
□ Kent, S. A.,“A Sectari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Rise of the Mahāyāna,” Religion 12 (1982), pp. 311-332.
□ Lancaster, Lewis, “The Oldest Mahāyāna Sūtra : Its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Buddhism Development ,” Eastern Buddhism 8 (1975), pp. 30-41.
□ Beyer, S., “Notes on the Vision Quest in Early Mahāyāna,” Praj?āpāramitā and Related Systems, ed. by L. Lancaster(Berkeley, 1977), pp. 329-340.
□ Gomez, Luis O., “Proto-Mādhyamika in the Pāli Canon,”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26 (1976), pp. 137-165.
──“The Bodhisattva as Wonder-worker,” in Praj?āpāramitā and Related Systems, ed. by L. Lancaster (Berkeley, 1977), pp.221-261.
□ Schopen, G., “The Inscription on the Ku?ān Image of Amitābha and the Character of the Early Mahāyāna in India,”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10.2 (1987), pp. 99-137.
──“Mahāyāna in Indian Inscriptions,” Indo-Iranian Journal 21 (1979), pp. 1-19.
□ Vetter, T. “On the Origin of Mahāyāna Buddhism and the Subsequent Introduction of Praj?āpāramitā,” Asiatische Studien 48.4 (1994), pp. 124-181.
□ Williams, Paul, Mahāyāna Buddhism : The Doctrinal Foundations, London :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89.
□ Conze Edward, “Buddhism : The Mahāyana,” Living Faith, pp. 293-317.
陆、印度佛教史的相关资料
一、英文资料
□ http://www.buddhanet.net/e-learning/history/b_books.htm
Buddhist Studies : A Selected Readiing List in Buddhist History
介绍有关佛教历史的英文目录,包括一般通史、佛陀的传记与历史,以及佛教在印度、罽宾、中亚、斯里兰卡、东南亚、东亚、西藏、西方等的发展概况。
□ http://buddhism.kalachakranet.org/pre_buddhism_history.html
BUDDHISM IN HISTORICAL CONTEXT
内容包括:三宝、历史与传统、哲学、修行、烦恼、象征、佛教故事等主题,每一主题有不同的小主题。
□ http://hinduwebsite.com/buddhism/history_of_ buddhism.htm
History of Buddhism
佛陀故事的介绍、佛教历史、佛教的结集、佛陀的教义、佛教的修行、相关佛教教义的文章与其他佛教网站的连结。
□ http://en.wikipedia.org/wiki/Category:Buddhism
Buddhism (From Wikipedia)
此为提供免费的佛教英文百科全书,共有七个主题:佛教、佛教的派别、佛教的哲学家、佛教的神秘学、佛教的哲学概念、僧院与佛教的三藏与佛教的专有名词。每一主题下,又依英文字母顺次有不同小主题的文章,并附有相关的照片。此网站也接受对各个条目解释的修改。
□ http://mcel.pacificu.edu/as/students/vb/History.HTM
Brief History of Buddhism
印度佛教史简介。
□ http://buddhism.about.com/
Buddhism
提供初学者透过网路的学习课程,以及佛教相关的各种主题的文章与资料。资料丰富,是一个值得参考的网站。
□ http://www.acay.com.au/-silkroad/buddha/buddhism_history.htm
The History,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of Buddhism
佛教的历史、哲学与修行的介绍。
□ http://www.ship.edu/~cgboeree/buddhaintro.html
An Introduction to Buddhism
内容介绍悉达多的一生、佛陀教化地区的地图、佛教的历史、佛教基本教义、佛教的宇宙观、生命的轮回、佛教的基本伦理、佛教的基本禅修、金刚经、心经、十牛图、佛教字词解释与相关的阅读介绍。
□ http://www.omplace.com/omsites/Buddhism/prebuddhism.html
PRE-BUDDHIST HISTORY
简介佛教产生前的印度历史。包括印度河谷文明、雅利安人、与佛陀同时代的学派与思想(早期的印度教、耆那教与其他的哲学家)。
□ Hirakawa Akira, trans. by Paul Groner., A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 From ?ākyamuni to Early Mahāyāna,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 Reprinted by Motilal Banarsidass Delhi, 1998.
□ Reynolds, Frank E, “From Philology to Anthropology : A Bibliographical Essay on Works Related to Early Theravāda and Sinhalese Buddhism,” In The Two Wheels of Dhamma : Essays on the Theravāda Tradition in India and Ceylon, Gananath Obeyesekere, Frank E. Reynolds and Bardwell L. Smith. ed., Chambersburg, Pa. :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 1972.
在《法之双轮—印度与锡兰的上座部佛教专题》一书中的一篇文章〈从语言学到人类学:一篇有关早期上座部与僧伽罗佛教作品的书目文章〉,介绍了有关印度佛教历史较早期的第二手资料。以下是该篇文章中与印佛史有关的书籍与文章,若直接与本文主题相关的资料,乃列到该主题中的文献资料里。
1. Damodar Dharmanand Kosambi, Ancient India : A History of Its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New York : Pantheon Books, 1966.
2. de Jong, J. W., “The Background of Early Buddhism,” in the Journal of Indian and Buddhist Studies, XII, 1 ( January 1964), pp. 34-37.
3. Basham, A. L., “The Rise of Buddhism in its Historical Context,”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IV, 3 (December 1966), pp. 395-411.
4. Warder, A. K.,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ly Buddhism and Other Contemporary Systems,”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XVIII (1965), pp. 43-63.
5. Dutt, Sukumar, The Buddha and Five After-Centuries, London : Luzac, 1957.
──Buddhist Monks and Monasteries of India, London : G. Allen and Unwin, 1962.
6. Lamotte, étienne, Histoire du Bouddhisme indien, des origines à l'ère Saka, Louvain : Publications Universities, 1958.
拉莫特(Lamotte, Etienne)的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印度佛教历史》),原书是由法文写成。此书是印度佛教史的外文资料中最有名的著作,共分七章,其中有佛陀时代的印度、摩揭陀时期、孔雀王朝时期、部派佛教与佛教徒的宗教等。
7. Dutt, Nalinaksha, Early Monastic Buddhism, 2 vols., Calcutta : Calcutta Oriental Series, No. 30, 1941.
8. Gokuldas De, Democracy in Buddhist Sam?gha, Calcutta : Calcutta University Press, 1955.
9. Nikam, N. A. translated, Edicts of A?oka,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8.
10. Thittila, U.,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ravada Buddhism,” in The Path of the Buddha: Buddhism Interpreted by Buddhists, Kenneth Morgan, ed., (New York : The Ronald Press, 1956).
11. Horner, Isaline,“Theravada Buddhism,”in The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Living Faiths, R. C. Zaehner ed., (London : Hutchison, 1959), pp. 267-295.
──Women under Primitive Buddhism : Laywomen and Almswomen, New York : E. P. Dutton and Company, Ltd., 1930.
12. Oldenberg, Hermann, Buddha : His Life, His Doctrine, His Order, London : Williams and Norgate, 1882.
13. Balkrishna Gokhale, “The Early Buddhist View of the Stat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LXXXIX, 4 (October- December, 1969).
二、中文资料
□ http://www.hku.hk/buddhist/yinshun/35/yinshun35-00.html
《印度之佛教》(印顺著)
□ http://book.bfnn.org/books2/1302.htm
《印度佛教史纲》(黄忏华居士编述)
□ http://www.buddhismmiufa.org.hk/buddhism/special/indiahist.htm
《略述印度佛教史》(许楚群著)
□ http://www.ebud.net/teach/special/history/
佛教史略(佛教天地)
内容分印度篇、中国篇与世界篇。
□ http://www.ebud.net/teach/fgteachbk/teachbk04/
佛光教科书:佛教史
本书内容包括僧团的成立、部派的产生、佛教的流传与其他各地方佛教史的介绍。
□ http://www.hku.hk/buddhist/yinshun/17/yinshun17-00.html
《佛教史地考论》(释印顺著)
书中与印度史相关章节的有:〈印度佛教流变概观〉、〈佛灭纪年抉择谈〉、〈阿育王中心的王系〉、〈二大传说的比观〉、〈论佛灭的年代〉、〈北印度之教难〉、〈论笈多王朝的王统〉等。
□ 任继愈编的《中国佛教史》,有以下十一个章节。第一章“佛教的起源与早期的发展”(西元前6—前1世纪),第二章“佛教大乘和小乘的确立”(西元前1世纪—3世纪),第三章与第四章“佛教的黄金时代”(上、下)(西元4—6世纪),第五章与第六章“佛教中心的转移”(西元7—10世纪),第七章“朝鲜佛教和日本佛教的建立”(西元7—11世纪),第八章“藏传佛教的再兴及其向国内外的传播”(西元11—18世纪),第九章与第十章“佛教的消长变化和多元化发展”(上、下)(西元11世纪—),第十一章“佛教在西方的流传和影响”。
□ http://www2.ouk.edu.tw/yen/Chinese/World Music/week11.htm
南亚-印度音乐
此网站主要是介绍印度的音乐,其中包括印度地图,与印度历史、宗教与社会制度的概介。
□ 平川彰著;庄昆木译,《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2002年10月。
□ 林煌洲,《印度思想文化与佛教》,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民91。
□ 尚会鹏,《印度文化史》,台北:亚太,民87。
柒、结语
本文尝试以印度佛教史为主题,整理其相关文献资料。在搜索过程中发现,佛教历史发展的影响既丰富又深远,超过一般所了解的教理、教制、教典的发展,这部分可以从佛教对文化艺术的影响中获得证明。现代科技日新,藉著网际网路的发达,印佛史研究与教学的资料和媒介得以不断被开发与创新。本文所搜集之相关资料虽无法完整尽善,然仍期待对于印佛史有兴趣者能有所助益。
【全文完】
【附注】
注4: 释印顺,〈大乘是佛说论〉,《以佛法研究佛法》,(台北市:正闻,民75),页161。
注5: 释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民57),页1-2。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