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究竟的归宿
圆满究竟的归宿
普学
前言
苦海茫茫,无边无际。众生愚痴,迷失真心,故在生死苦海中流转,找不到真正的归宿。《楞严经》云:“云何两种生死?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缘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由此可知,众生流浪生死,皆是由于不能真正认识自己的真常妙乐之心,认假为真,以苦为乐,常被功名宝贵、忧悲苦恼、有无得失等五欲六尘所牵,乐此不疲,却不知人生短暂之乐,将会换来无限的痛苦。人生在世从事不同职业,无非为了衣食住行而已,夫求衣以庶羞,求食以充饥,求住以蔽寒,向外追求终不究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徒然辛苦,钨呼!老病死矣,斯有何乐?人生苦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我们要透过表面去看本质,莫到苦时,方知苦,到时晚矣。众所周知,美伊战争,使多少人无辜死亡,有多少百姓无家可归?他们颠沛流离,饥肠饿肚,骨肉分离,受着外界的恐吓,结局惨不忍睹。正如《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因而我们需要有个安全的归宿。有了安全的归宿我们就不会受外界的侵扰,就没有恼脑。可是在这众苦煎迫的无常世间中,绝对找不到真正圆满的归宿。那么到底哪里才是我们真正的圆满究竟永恒的归宿呢?
一、三界非真
每个人都想有个家,每个人都渴望有个归宿。在世人的眼里:孩提时,父母构成了我们的家,给了我们一个庶风挡雨的港湾,这个家给了我们爱心和幸福,但不是永恒的归宿。长大成了。我们又为自己寻找另一个家,在这因缘和合的家中,也许充满了温馨和柔情,但终究都抵不住无常的摧残,故也不是永恒的归宿。由于婆裟世界的一切都是无常,非永恒的。婆裟世界又叫堪忍世界,即能堪忍世间的种种苦痛,这每个人都有深刻的体会。婆裟世界之苦,皆是众生自己所造,《光明童子因缘经》云:“一切众生作业,纵经百劫亦不亡。因缘和合于一时,果报随应还自受。”可知众生定业是不可转的,如是因必感如是果。古德云:“婆裟无限好,唯有业随身。”故而婆裟世界也不是永恒的归宿。
也有不少人误执天国的真正的归宿。当时印度有许多的外道,他们修各种的苦行不就是想升天吗?当今的社会上也有很多人错误的将天国当成是永恒的究竟圆满的归宿。不然,李洪志提倡的法轮功怎么有那么多人响应?这些人拜他作师父,跟他学法轮功,结果没有升天反而使自己家存人亡。如天安门事件,使人家害非浅。法轮功之所以能吸引众多人学,最响亮的招牌就是能升到天国享乐。因为人门向往天国,才会被邪功所迷,天国哪里是究竟永恒的归宿呢?升到天上,当天福享尽,还是要堕落三途受苦。这个问题《楞严经》中很详细,很明白的告示众生,三界非永恒的归宿。
三界即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共有二十八天。由于善业的不同,所招感的善果也不相同。循着各人所造善业,所生之天及所受之乐亦不相同。
欲界有六天,即四天王天乃至他化自在天,此六天的依正二报皆比人间殊胜,且一天胜过一天。如欲界第一天四王天,它所住之外离地四万二千由旬,身高七十五丈,寿命五百岁,相当于人间的九百万年。乃至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界是殊胜,所住之处离地一百二十八万由旬,有地如云于上而住,身高四百五十丈,寿命一万六千岁。天上的一昼夜相当于人间的一千六百岁,五欲六尘皆由他人变化而给自己享受,而且此六天的男女之欲非常的微妙。有偈云:“四王忉利欲交报,夜摩执手兜率笑,化乐欲乐化暂视,此是六天真快乐。”色界四禅共有十八天,此十八天之不及依正二报更胜前六天,如初禅的梵众天寿命二十小劫,身高三千七百五十丈,离欲界诸恶趣生而得清净喜乐,乃至四禅的最后一天(色究天),寿命一万六千大劫,身高一万六千由旬,双舍苦乐二念而得清净,此乐与人间相比,可言之可思议也。无色界比前二界更胜,寿命八万大劫,依正二报皆由能自在受用,在人间有谁能自在?无有也,皆为儿女私情的所系,为衣食奔波,苦不堪言,哪能自在?!
以上三界二十八天依正二报虽胜,但皆是有为的增上善果,皆有轮回,当天福享尽之时就会有五衰相现,五衰即:一者头上花萎,二者不乐本座,二者腑下出汗,四者衣服蒙垢,五者天女舍离,不久命终,随业受报。《地藏经》云:“未来现在诸世界中,有天人受天福尽,有五衰相现,或有堕于恶趣者……。”可知天上并非众生永恒之归宿。而且劫坏之时,有水火风三灾出现。常言:“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吹三禅”,故知天上非圆满究竟可依之外。三界中最快乐最殊胜的诸天都不是我们真正的归宿,何况地狱、恶鬼、畜生、人道等趣更不是我们真正的归宿了。
但众生被五欲所迷,不知本妙的性觉本明的真心原自清净,一尘不染。众生目光短浅,无有远谋,得眼前滴点之乐,便以为足,不知上进。佛的亲弟难陀,亦曾经迷恋于娇妻,不肯出家修行。于是,佛用神通方便带他到天上游玩,他看到许多美女(天仙)以及金碧辉煌的天宫,得知这一切将来皆属于他时,非常高兴。发心修行,希望拥有这美妙之乐。后业佛又带他到地狱游玩,其中一个地狱空无一人,只有一大油锅在沸腾。难陀好奇地问那烧油锅的人,为何无人而烧此油锅呢?那人告诉他:为佛的亲弟难陀准备的,他现在正为升天而修行。升到天上,天福享尽就到狱受油窝之苦。由此可知,天上之乐实乃不究竟也。我等怎不感到心惊胆寒,岂不畏惧?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煎迫,动荡不安。它们都有成、住、坏、空的无常性。当这个世界要坏时,就会出现大三灾和小三灾。《俱舍论·世间品》云:“业道增减,至十三灾观。刀饥馑如次,七日月年止。三灾水火风,要七火一水。七水火后风”。这说明三界中的有情世界和器世界的无法常与动荡不安,根本不是众生永恒的归宿。
《圆觉经》亦云:“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因爱生,爱命为果。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知欲可厌,爱欲业道,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皆轮回因故。”由此可知,三界皆非众生真正圆满究竟的归宿。故而众生要寻找属于自己的真正归宿。
二、吾心乃真
佛法就是心地法门,如果透视心法,就能知一切佛法。所以佛法就在众生自己的心中,佛说四十九年的法,也就说一个“心”字。此心即是真心,非别心,《传心法要》说:“性即是心,心即是佛,心即是法。”可见寻找真正的归宿,在心外是永远找不到的。如寒山大师所咏:“世有一般人,不恶又不善,不识主人公,随客处处转;因循过时光,浑是痴肉脔;虽有一灵台,如同客作汉”。说明吾人之真心是与已同坐同起的,向外求得真心是不可能的。因此,善惠提醒世人说:“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何须外求?若从心外寻,则永远是凡夫,是外道。故宝志国师说:“一念之心即是,何须别外寻讨?大道只在眼前,真心即在当下。”
吾人皆有真心,此真心就是圣凡共有的觉性。它有许多的异名,《真心直说》曾例举“真心”异名,说这颗真心在大乘经典里有“菩提”、“法界”、“如来”、“涅槃”、“法身”、“真如”、“佛性”、“总持”、“如来藏”、“圆觉”等号;在禅宗则有“自己”、“正法眼”、“妙心”、“无底钵”、“摩尼珠”、“心源”、“心印”等种种异名。名称虽多,但意理是相通的。诸佛出世的本怀无不是令众生了达本具真心,找回自己的本来面目。由于众生执著于分别妄想,故而悖离了真心,只为无始劫来抛家日久,背驰真心,向六尘境界里妄想轮回,因而不能回光返照,常处下流。只有舍弃欲望的人,才能明白这个真心,此真心是照亮暗夜的阳光,是脱落浮华回归于纯净的本源。只有将妄心转成真心,不是别外有真可寻。《楞严经》云:“妄心即歇,歇即菩提。”此菩提真心即是众生真正的归处,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吾之真心澄明圆满,本身是佛。正如天子不孙须亲自种田割稻,天下之物本世纪身都是天子的嘛。只要我们打开无尽藏,运出无价珍,不依倚一物,本有的家珍自然显现。但由于众生从来就是迷真逐妄,背觉合尘,将本有的家珍忘记,而向外追寻。寻得伤痕累累,苦痛难言,但还是要一味的追寻下去。众生的如此的愚痴,实乃无奈。《楞严经》云:“一切众生无始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回。”这不是明白的告示众生,只要回光返照,熄灭一切贪著妄想,内心的清净光明就会显现,五蕴之假我当下即是真我。正如古人云:“五蕴山头古佛堂,拈香择火好承当。何须向外求贤圣,终日无非是道场。”
由此可知吾心乃真。然真不变,妄本空。而妄即现起,则真必全隐,虽隐而未失。此真心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时时刻刻,分分秒秒未曾离开过众生。不论你在天堂,下地狱,吾人之真心将永远追随着你。因为佛性迷时非失,悟时非得,譬如衣系宝珠或作乞丐,或坐牢,珠无得亦无失,也不会被贪嗔痴等妄想所染。《楞伽经》云:“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信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禅宗认为,在分别意识生起之前,它湛然清净;在分别意识生起之后,它湛然清净;在天地毁灭灭之时,它仍然湛然清净;威音已前,空劫那畔,真心巍然不动;及乎四旆浩浩,万象腾腾,世界迁流,死生变化,真心亦巍然不动。即使三灾劫坏,毗岚风起,吹散大地,犹如微尘,真心亦巍然不动。故而我们寻找真正的归宿后就是真心,是人人本具的佛性。《涅槃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来常住真心无有变异。”《华严经》亦云:“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归依。”正因如来藏常住不变,离有为相,是故如来藏是依、是持、是建立。
故而一切众生莫舍真逐妄,若舍真逐妄,将永无归期,但又不可离开妄心,若离妄求真,犹如觅龟毛兔角。我们应在妄心中体证真心。将虚妄的红色尘世界化作菩提道场,“随流认得本来身,遍界莫非无价珍。”佛陀在夜睹明星之时亦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智慧德相就是吾人真心,亦是佛性。这佛性是生佛平等,如来所悟的就是这个心啊!所以《心地观经》说:“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可知一切众生未能回归到究竟圆满的家园,皆是迷于真心,若众生能了知本具真心,那么吾人皆同佛,具备如来智慧德相、一切功德法财,心佛融为一体。正如永嘉大师说:“诸佛法身入我性,我生同如来合。”佛与众生本是一体,无二无别。众生只是受了欲望浮云的蒙蔽,以致“月在云贵中,虽明而不照;智慧惑内,虽真而不通。”因此只要扫荡浮云,彰显本真,当直即是吾人之真心。
三、真心是圆满究竟的归宿
流浪的苦楚,三界的虚伪,惟吾之真心可归依。吾之真心乃圆满究竟,妙不可方。《法华经》讲:佛所成就的甚深微妙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知之,非声闻等三乘所能了知。佛当年一成道就将自己所悟道的大法全盘托予众生,可是法会大众如聋若哑,唯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能知。于是佛乃观机逗教,隐实施权,从顿起渐,舍珍异服,而著垢蔽衣,方便度生,令众生了知真心。如来所示现的一切皆是真心中所起的当选用,是不可思议的。因如来藏中,无法不备,原自清净本然,充满法界。以不变之体,能随着众生的根性,而起随缘之用。《法华经》又云:“释迦牟尼默然而坐,及诸四众亦皆默然而坐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诸大众谓如半日,尔时四众亦以佛神力故,见诸菩萨遍满满无量百千万亿国土虚空。”从此可知,真心是概尽世出世间法,体虽清净本然,但不舍一法。因本自妙明的真心即含藏一切,遇缘着现,所谓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妨真空。即妙而明,朗朗而妙,这就是众生的心地。
众生之心本具有恒沙功德,神通妙用只此一心。佛示现八相成道,后般涅槃皆是真心所起之妙用,观音菩萨三十二应度化众生亦皆真心所起之妙用,本来无生无灭,只不过是此方缘尽,他方缘兴而已,哪有实灭可言。《涅槃经》云:“如来之身,不生不灭,无量无边,无有足迹,毕竟清净,无有动摇。不可思议,常不可思议。”可知真心的不可思议是言语道断,所显水妙用皆是度化众生的一种方便,如魔术师所现之幻术,哪有实生实灭可言?佛观十方皆空,如观手中所持之物,一切所有物皆即菩提,哪能有一法离此心?四祖道信禅师说:“恒沙功德不离方寸,神通妙用只此一念。”故而我们要适可而止道十方虚空、一切国土、四生正报、四大依报等等皆是我们一念所变现的。唯依此念,变现诸法,离此念外,无法可得。原此一念本是法界,从缘而生,缘无自性,全体法界,才可以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离过绝非,不可思议,法尔具此威神,法尔具此功用。因此彻悟禅师说:“于十界万法,随拈一法,无非即心全体,具心大用,横遍十方。竖究三际,独体全真。更无有外,弥满清净中不容他,一法即尔,万法皆然。”只要证得真心就可以随心所欲,自在无碍。《楞严经》云:“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里十方。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这是多么的殊胜究竟自在的境界啊!真心中具有如是的妙德是凡夫等辈所不能知的。因为凡夫等辈的心中充满了妄想、分别、执著、颠倒,与清净平等的佛心怎能相契呢?不能相契京地法了达如来藏真如实相之境。
因此众生是无法相信自己的心中竟有如此丰富的宝藏,因为不知,故不能相信,但不能说没有。既然真心中的妙德是人人本具,有无究的妙用,那么在我们众生身上怎么就一点作用都发挥不出来呢?原来,众生本具的真心被无始以来的烦恼所蒙蔽,故无法发挥作用。如一面久被灰尘蒙蔽的镜子,你能说它不能照物吗?佛之所以能称体起用,是因为佛有妙智,得证妙心之体,故能称体起用。佛一按指,海印发光。众生虽同具含有妙用的真心,但没有妙用,所以不能发挥妙用。何为如来?何为众生?其实众生与佛只有一念之差,能转境即是如来,被境转就是众生。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就是此意。《圆悟录》云:“逐日起来应处,圆陀陀地与释迦达摩无少异,自是当人见不彻、透不过,全身迷在声色里。”因此只要截断两头,将相对的意识清除,即可重新使本心焕发心光明,发挥无量的妙有。《黄龙四家录·晦堂心》云:“它超出思维计度,是秋霜与明月的清纯雅洁,是芦花与雪色相映的高华澄澈。”故而凡夫无法了知,亦无法发挥作用。
我们的真心如此圆满,妙不可言,坚不可破,是三界众生的究竟圆满的归宿。就在每个众生的心中,是个个皆有,人人本具,毋须外求,只要回归到本有家园,你自然会发现的宝藏原来都如如不动的自己的家——真心中。
结 语
佛陀留下的浩瀚深邃、摄人心魄的法语心灯,引导着苦海的众生回归永恒的究竟妙乐的家园。虽然路途遥远,甚至历尽千辛万苦,但只要永恒不懈的,一步步的向前走,总有一天能够返回家园。歌伦布在他每天航海的日记总写着:“我们继续前进。”因此在茫茫的大海能向着不可知的前途挺进,历经蛮荒野地,横跨惊涛骇浪,终于发现新大陆。故而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心,得人生如爪上土,又如一眼之龟,值浮木孔,百劫难遇。而如此难得的生命短暂得如天穹中的一颗消隐的流星。因此众生应利用这宝贵的人生去营造最有价值最圆满的归宿,你就不会被小乐所拘,就能柳暗花明一般进入一种博大恢宏的光明天地,获得真实究竟的无上妙乐。所以一切众生皆应舍弃三界暂时的蝇头小乐,去体证圆满的佛果,回归于寂静、善妙圆满、究竟本具的家园吧!
参考资料
1、《觉群学术论文集》 觉醒主编、商务印书馆
2、《心地法门》 传布比丘讲述
3、《楞严经》 圆香居士译
4、《法华经》 罗什译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