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玄奘大师及其门下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玄奘大师及其门下
  玄奘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旅行家和佛教哲学家,他的卓越活动在历史上曾为沟通中印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中外联系和中西交通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他所创立的法相唯识宗,是隋唐主要佛教宗派之一,体系完整、结构严密,对此后的中国哲学有一定影响。他是世界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哲学家之一,鲁迅先生曾称他是中国人的“脊梁”。

  玄奘(600—664),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世家出身,祖上数代为官。但至其父陈慧时,因受时风所染,“性恬简,无务荣进。加属隋政衰微,遂潜心坟典。”(《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二兄陈素,早年出家,法名长捷,不仅精通内典,而且兼通书传,尤善老庄。隋炀帝大业八年(612),玄奘十三岁,于洛阳出家,破格受度为僧。

  隋末大乱,玄奘随兄西去长安,然后逾剑阁而抵蜀都。当时成都的佛教义学颇盛,尤以讲习有部诸论和《摄大乘论》为最。玄奘参与各家讲席,表现出惊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由是雄伯沙门。后因不满足于四川一方的局限,乃于武德五年(622)背兄私遁,与商人结侣,经三峡至荆州,北转相州和赵州。沿途既讲且学,质难问疑,探索不止,于武德九年(626)再入长安。在这里玄奘继续多方参学,穷尽各家学说,声誉遍满京师。但随着研习的深入,似乎疑惑也愈多。为此他决心西行求法,以释所惑。《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记一载说:

  法师既遍谒众师,备飧其说,详考其义,各擅宗途;验之圣

  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他要亲自前往印度,探知佛教的真实面貌,以便原原本本地介绍给中国的佛教徒。

  总观玄奘在国内所学,基本上是《涅槃经》、瑜伽行派(如《摄大乘论》)以及有部(如《杂阿毗昙心论》、《俱舍论》)诸经论。他所经历的参学路线,主要是南方摄论师和北方地论师的活跃地区。而当时佛学上争论的中心,则是由南北朝末年即已开始的佛性问题。玄奘在出国时写的《启谢高昌王表》中,提到国内义学状况,指出,因佛教典籍翻译上的差舛,“遂使双林一味之旨,分成当、现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二道。纷纭争论,凡数百年。率土怀疑,莫有匠决。”(《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他之所以誓死西行,主要目的就是试图解决这一疑案。当然,西游的实际成就,大大超出了他的初衷。

  贞观元年(627),玄奘诣阙上表,请求赴印留学,未得允纳。至秋天,乘道俗逐丰就食之机,孤身孑影,偷出边卡,踏上西行征途。翌年正月,抵达高昌国,在高昌王和突厥叶护可汗的大力赞助下,玄奘艰难地通过了中亚地区进入北印度之境。随后渡印度河,经□叉尸罗,至迦湿弥罗。在这里,他留居学习两年,听老法师讲授《俱舍》、《顺正理》、《因明》、《声明》诸论。此后又至磔迦国(今旁遮普西部),从老婆罗门学《经百论》、《广百论》。抵那仆底国(今阿姆利则或费罗兹浦尔),从大德调伏光学《对法论》、《显宗论》、《理门论》。又抵烂达国(今贾朗达尔),就大德月胄习《众事分毗婆沙》。其后转入中印度之境。在窣禄勒那国,听阇那毱多讲《经部毗婆沙》;在秣底补罗国,从德光弟子密多斯那习《辨真论》、《随发智论》;在曲女城,从毗离耶犀那习《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贞观五年(631),到达王舍城,入那烂陀寺师事戒贤三藏。上述经历,大体反映了当时北印度和中印度的学术状况和玄奘的学术兴趣。

  玄奘在那烂陀寺被推为十大德之一,地位尊崇,待遇优厚。他着重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又听讲《显扬圣教论》、《顺正理论》、《集量论》等论典,旁及有部,中观诸派的代表著作,前后历时五年。

  贞观十年(636),玄奘离开那烂陀寺,继续游学东印、南印和西印各国。在伊烂那钵伐多国,听两论师讲《毗婆沙》、《顺正理》等论;在南憍□萨罗国,从婆罗门学《集量论》;在驮那羯磔迦国,从两法师学《大众部根本阿毗达磨》;在建志城遇僧伽罗国两大德,问学《瑜伽要文》及僧伽罗佛教情况;随后,从西印度转至北印度的钵伐多国,停留两年,学《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摄正法论》、《成实论》等。然后,重返那烂陀寺。那烂陀寺附近有低罗择迦寺,玄奘就该寺的般若跋陀罗问学有部三藏及《声明》、《因明》等论。又往杖林山,从饮誉摩揭陀的著名学者胜军学《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不住涅槃》、《十二因缘》、《庄严经》等论,并就《瑜伽》、《因明》等提出质疑,切磋答案。两年后(640)再回那烂陀寺。戒贤嘱玄奘为该寺僧众开讲《摄大乘论》、《唯识抉择论》。

  此前,中观学派论师师子光,曾在该寺用本宗的“二谛”说反对瑜伽行派的“三自性”说,玄奘乃于此时著《会宗论》三千颂(已佚),予以调和。又有南印度正量部论师般若毱多曾著《破大乘论》,玄奘乃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已佚),予以折服。随着玄奘在五印度学界的声誉日益高涨,引起戒日王的特殊重视和尊敬。他隆重与玄奘会见,并支持玄奘与南方正量部的论战;同时详询大唐国情,颂扬唐朝功业,遣使前往长安,为中印友好往来沟通了消息。会见后,戒日王决定在曲女城为玄奘召开五印度论师大会。届时到会者有十八国国王,僧众三千余人,婆罗门及尼乾外道二千余人,那烂陀寺僧千余人。作为论主的玄奘,将论意写出,由明贤法师读示大众,并别悬一本于会场门外,请人问难。前后十八日,竟无一人发论,玄奘乃取得全胜,被誉为“大乘天”和“解脱天”。继之,又从戒日王等随喜于钵罗耶伽国的圣地施场,参加五年一度的无遮大会,到会道俗五十余万,历时七十五天。

  此后,玄奘谢别戒日诸王,踏上回国之途,重越葱岭,于贞观十九年(645)初返回长安。玄奘西行求学,首尾十九年,亲历一百一十国,传闻二十八国,回国后即撰《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详述印度和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宗教、地理、历史等事实,成为研究古印度和中亚史的重要文献。

  玄奘自印度回国时,共带回大小乘经、律、论梵本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唐太宗在洛阳接见玄奘,根据玄奘的意愿,安排他在长安弘福寺译经。经十九年“无弃寸阴”的不懈努力,直至去世,玄奘共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玄奘的译介重点,是瑜伽行派和说一切有部的论著,另外还对般若类经典进行了系统的编纂。他的译业,大体可分三个时期。从贞观十九年(645)至贞观二十三年(649),以翻译大乘瑜伽行派的主要论典《瑜伽师地论》为中心,同时翻译与该论思想有关的著作,如《显扬圣教论》二十卷、《摄大乘论》十卷、《解深密经》五卷。以上著作,是他创立法相唯识宗所依的重要典籍。从永徽元年(650)至显庆四年(659),则以翻译《阿毗达磨俱舍论》三十卷、《大毗婆沙论》二百卷为中心,兼及其他经典;同时编译成法相唯识宗的代表著作《成唯识论》十卷。从显庆五年(660)至麟德元年(664),则以翻译《大般若经》六百卷为中心,兼及《辩中边论》三卷、《异部宗轮论》一卷等多种。《大般若经》的翻译,主要目的是想把他的瑜伽行派学说与般若学说联系起来,调和大乘内部的“空”、“有”、之争。唐太宗曾为玄奘的译籍作《大唐三藏圣教序》,以示褒奖和鼓励。

  玄奘对因明也很重视。印度大乘瑜伽行派与因明学关系甚密,世亲以后,陈那、护法都是因明学大师。玄奘留学印度期间,曾从多人听学《因明》,回国时带回因明学论著三十部,贞观二十一年(647),玄奘译出商羯罗主《因明入正理论》一卷,贞观二十三年(649),又译出陈那《因明正理门论》一卷。但另外一些因明和声明著作,都未译出,相当可惜。

  玄奘的翻译,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空前的,达到了译经史上最高成就。此前隋代彦悰在东晋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基础上,总结历来的译经情况,提出“十条”、“八备”的新要求,认为把译经事业同个人的道德素质、理解水平和汉梵文字能力统一起来,才有可能出现完善的译文。以此标准衡量译家,玄奘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他提出“五不翻”原则,规定凡汉文中无可对应的佛教特殊用词,只取音译而不用意译,以避免望文生义。他本人是译场的主持者,梵语和汉语都很精通,克服了梵师与笔受之间的矛盾。道宣说:

  自前代以来,所译经教,初从梵语倒写本文,次乃回之,顺

  同此俗。然后笔人乱理文句,中间增损,多坠全言。今所翻

  转,都由奘旨,意思独断,语出成章。词人随写,即可披玩。

  (《续高僧传》卷四《玄奘传》)他真实地记述了玄奘的译经成就。冥祥《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也说,玄奘因语言、学问等多方面的优异条件,使他的译经“岁月未多,而功倍前哲”。因此,尽管他的翻译是有倾向性的,但能如实地表达出他所推崇的经典的内容。他的译文凝炼而精美,既解决了原本的文采风貌,又显示了汉文的典雅明畅。

  玄奘自己的著作不多。除《大唐西域记》尚存外,前面提到的《会宗论》、《制恶见论》,以及应童子王(音译拘摩罗王、鸠摩罗王)之请而作的《三身论》三百颂,都已不传。一说,《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三之中《三类境》一颂,以及《法苑珠林》卷十之中《赞弥勒四礼文》一篇,或为玄奘所作。

  玄奘的佛学思想,除了表现于大量译著中,主要散见于门下各家的记述中。据载,玄奘于译经同时,不废讲演教义:

  每日斋讫,黄昏二时,讲新经论,及诸州听学僧等,恒来决

  疑请义。……日夕已去,寺内弟子百余人,咸请教诫,盈廊溢

  庑,皆酬答处分,无遗漏者。虽众务辐凑,而神气绰然,无所拥

  滞。犹与诸德说西方圣贤立义,诸部异端,及少年在此周游讲

  肆之事,高论剧谈,竟无疲怠。(《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七)《成唯识论》是玄奘杂糅唯识十家对《唯识三十颂》的注疏,编译而成的著作,可以视为玄奘思想的代表作,也是法相唯识宗的奠基性论著。

  玄奘的译场尽管不大,但集中了当时的主要佛教学者。玄奘门下的人才,大都出类拔萃;由于对唯识学的解释不同,又分为两个系统,即圆测学系和窥基学系。

  圆测曾就学于真谛一系的法常和僧辩。玄奘移居西明寺时(658),敕选五十大德同住,圆测是其中之一,故又称“西明”。他和窥基同时从玄奘听讲《成唯识论》和《瑜伽师地论》,但在某些问题的理解和解释上,与窥基有分歧。玄奘去世后,他在西明寺传讲唯识学,形成西明派。他本人原籍新罗,知名弟子也都是新罗人,故被朝鲜佛教推为新罗唯识宗的初祖。圆测著述很多,现存有《解深密经疏》十卷、《仁王经疏》三卷、《般若心经赞》一卷,而有关唯识、因明的著作则均已失传。

  窥基系统,属玄奘唯识学的正传。在法相唯识宗的建立过程中,窥基起过重要作用。严格意义上说,法相唯识宗是玄奘和其弟子窥基共同创立的。该宗若就本质立论,主张万法唯识,无心外独立之境,可名为“唯识宗”;若由现象入手,分析世界一切事物特点,可名为“法相宗”;因窥基长住长安大慈恩寺,故又史称“慈恩宗”。

  窥基(632—682),长安人,俗姓尉迟,父尉迟宗,系唐初名将尉迟恭之侄。少习儒,善属文。十七岁时奉敕师事玄奘,先住弘福寺,后移住大慈恩寺,世称“慈恩大师”。二十五岁应诏参与玄奘译场,后从事著述。据载,他因独受玄奘所讲陈那之论,而大善因明三支,“纵横立破,述义命章,前无与比”(《宋高僧传》卷四《窥基传》);又独受玄奘的“五性宗法”,与玄奘的其他门徒截然有别。他追随玄奘,信奉弥勒兜率净土,弘扬《法华经》。曾先后赴五台山、太原、博陵等地传法,有三车跟随,前乘经论,中乘自御,后乘家伎女仆食馔,被讥为“三车和尚”。后顿悔前非,翛然独往。他才华横溢,撰述极多,诲人不倦,号称“百本疏主”。据说玄奘编纂《成唯识论》,就是根据他的提议。

  《成唯识论》是一部编纂注释《唯识三十颂》的著作。《唯识三十颂》是世亲晚年之作,概论三界唯识的要义,印度瑜伽行派学者曾为该书纷纷作注,其中重要的有十家,他们是亲胜、火辩、难陀、德慧、安慧、净月、护法、胜友、胜子、智月。十家注释各有所长,玄奘在印度时已全部搜集到,回国后拟一并译出。后来玄奘采纳窥基意见,改以护法观点为主,糅合其他九家学说于一书,集成《成唯识论》,由窥基任笔受。所以,该书与其说是翻释,倒不如说是著述;与其说是十家之说,倒不如说是玄奘一家之学。

  窥基的主要著作有:《成唯识论述记》二十卷、《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四卷、《瑜伽师地论略纂》十六卷、《唯识二十论述记》三卷、《因明入正理论疏》三卷、《辩中边论述记》三卷、《异部宗轮论述记》一卷、《大乘法苑义林章》七卷、《弥勒上生经疏》二卷、《法华经玄赞》十卷、《金刚般若经今释》三卷、《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十卷、《佛说无垢称经赞疏》六卷等数十种。其中《成唯识论述记》是窥基根据玄奘的讲授而为《成唯识论》所作的详细解释,该书历来为研究法相唯识宗的学者所重视,甚至比本论影响更大。玄奘因全身心致力于译经事业,无暇撰述,他的唯识学观点大多可以见之于窥基的著述中。

  窥基的知名弟子有慧沼、智通、智达等。慧沼,淄州(今山东淄博)人,少而警慧,该通儒书;出家修习,不违戒律;攻读经论,善达翻传。初师事玄奘,继而师事窥基。因西明圆测著《唯识论疏》,反对窥基之说,乃著《成唯识论了义灯》予以驳斥。另著有《能显中边慧日论》、《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阐述唯识教义,使法相唯识宗进入全盛时期。他与其师窥基、其弟子智周被合称为“唯识三祖”。智通、智达是日本人唐求法学僧,回国后,成为在日本传播法相唯识宗的主要派系。

  慧沼弟子有智周等人。智周,濮阳(今属河南)人,初学天台教义,后师事慧沼。著有《成唯识论演秘》、《因明入正理论前记》及《后记》等。在智周殁后,法相唯识宗迅速衰微,传承不明。智周有日本弟子玄昉,新罗弟子智凤、智鸾、智雄等,他们形成日本法相唯识宗的另一重要派系。

  此外,日僧道昭于永徽四年(653)人唐,至长安,师事玄奘。回国时,玄奘授予《佛舍利经论》和唯识宗的有关章疏。回国后弘传唯识学,成为法相唯识宗在日本的初传大师。法相唯识宗是日本奈良、平安时代最有影响的佛教宗派之一,至今流传不绝。

  此外,玄奘门下还有一部分重点研习有部论著的学僧。其中普光密受玄奘的俱舍学,“多是记忆西印萨婆多师口义”(《宋高僧传》卷四《普光传》),因而著疏解判,称《俱舍论记》三十卷;又撰《俱舍论宗原》。法宝从玄奘译《大毗婆沙论》,曾因“奘别以十六字入乎论中”,便责难“以凡语增加圣言量”,自此“咆哮颉颃于奘之门”(《宋高僧传》卷四《法宝传》)。法宝也精通《俱舍》,曾著《俱舍论疏》三十卷,传记说“俱舍宗以法宝为定量”。玄奘的另一弟子神泰,也著有《俱舍论疏》三十卷。以上三人世称“俱舍三大家”,使真谛以来的俱舍学又获得新的发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