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死亡的世界(一)
探索死亡的世界(一)
◆ 郑振煌 主讲
◆ 范凯宁 记录
百家争鸣
死亡如灯熄,一切灭绝化为乌有了吗?似乎并非如此。古今中外科学界、神学界、医学界、宗教界,大都认同人死后仍有什么。只是这个问题太大不易解答,且答案主观抽象,无法令人百分之百接受。
因为人死亡后仍“有”,所以值得我们去认识,为了要认识它,因而衍生出各种方法。明白了方法以后寻求解脱之道,因此架构认识论↓方法论↓解脱论的基础。
《礼记》曰:“人生必死,入土曰鬼。”身心是一体的两面,身口意三者一体和谐平衡,才能成就生命真谛,又称觉知、悟。
笛卡儿主张身心二元论,将身喻为机器、心喻电源。因心之驱动,促使身造作(功能),电源会消耗,但可补充;机器坏了必须修复,若太老旧腐朽,就不堪再用(肉体死亡),电源则仍可启动其他机器,使之运作。
脑神经科学家提出心物一元论,认为人类行为大都受脑神经之影响。例如语言障碍,必因脑神经语言区受伤所致;但后来也承认对脑神经的研究仅仅了解百分之零点五而已,另外百分之九十九点五尚未开发。
Ontology(本体论)认为显相不等于实相,data↓information↓knowledge+objective(客观)↓Wisdom(般若智慧、自我觉照、妙观察智)。
佛教“缘起性空论”谈到无常观,说宇宙万象是得不到“不变”的结论的,因为各人体验(subjective)不同,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解读或诠释。
“因明学”说知识来源有三种:一、圣言量,即古圣先贤或教主、宗师、巫师的教示。二、比量,即经验法则、定律。三、现量,即灱五根││本身已有缺陷或受杂染之污。牞意识││五根接受外境,产生意识作意而生觉受。受,即感受。想,即觉知。行,即意愿。识,即意识。意识受干扰就不清净了。犴瑜伽││修行者之戒定慧:戒,身口意清净。定,心之客观宁静、安住。慧,用定心观察。
爱心有施受之对待,慈悲则无分别心,是来自空性智慧。一切显相只是假名。
“四为三不”,是李炳南老师勉励学生的修行守则。四为:一为学问,二为解脱,三为转移污俗,四为宏护正法。三不:一不藉佛法贪名图利,二不以佛法受人利用,三不昧佛法同流合污。
佛家主张不断不常,死亡后有无限的可能性。人因业力的牵引,心有杂染(贪嗔痴慢疑),障碍了修行证果。“因”指过去,“缘”是刹那,是当下,“果”是未来。死亡后会如何?依情况而定(依因缘),善缘泛指清净缘、慈悲心,人在苦难的世间受死亡逼迫,更应坚定发大慈悲心。
生死:一、凡夫分段生死。有一期生死(一段时间之明显变化)、刹那生死(指心的变化,一般人察觉不出,只有修行者才能明显觉知)两种。二、圣者变易生死。(智慧愈来愈高,见思惑、烦恼障已断。)例如:灱了生脱死,心转无明为明,“能量不变”,内心平静无波。牞有身的变化,已超越分段生死,只在心留有微细之无明,非一般人所知。
PS《大毗婆沙论》曰:“根坏曰死,新诸根起曰生。”
入胎(生之条件):一、因心││灱业力,牞习气,犴临终一念。二、缘境││灱父精母血,牞时节,犴时间。
生的过程:灱入胎,牞处胎,犴出胎(共三十八周)。
PS西藏上师常视死为人生最大的福报及挑战。
十法界泛指:灱佛,牞菩萨,犴辟支佛,犵阿罗汉,玎天人,甪阿修罗,癿人,挖畜生,网饿鬼,草地狱。(十法界遍虚空,有时人道中亦可细分之。)
佛之境界:含摄十方,无障碍,无执著。
灱一心三观:空观、假观、中观;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牞三谛圆融:真谛、俗谛、中谛,真俗不二、毕竟空性、缘起性空。
菩萨:有五十二位阶,因有智慧,不住生死烦恼;因有慈悲,不住涅槃(空性无我)。
辟支佛:透过自修而开悟。
阿罗汉:依师修学。
恶道众生是恶业所感,贪嗔痴大,戒定慧少。
PS一般宗教对生死的看法往往落入极端,认为生命体消失就什么都没有了││断见。另外认为善人上天堂,恶人下地狱││常见。佛教生死观是中道的无始无终。找不到生之源头,一切皆是因缘和合,是空性,是不常不断的超然境界。
无始﹏﹏﹏ ↓
证悟者心境平静无波
颇瓦法(PHOWA)须修练四个基本功夫:灱灵热成就││修练脉气,气足灵热脉通。牞幻观成就││把一切法看作虚幻才不执著。犴梦观成就││作梦也要了了分明、清清楚楚。例如:中国在抗战时,一位大修行人(出家众)的梦境(差点出窍投胎为猪)。犵净光成就││心地清净,地、水、火、风、空,皆成为光。
受胎初期,佛经称“羯罗兰”,三十八周瓜熟蒂落。
内六入(根):眼、耳、鼻、舌、身、意。
外六入(尘):色、声、香、味、触、法。
内六入与外六入纠缠之下衍生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使众生轮回六道不得解脱的是下列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佛教对死的定义:寿尽、暖尽、识尽。
“寿”、“暖”是对身体的观察,体温下降渐冰冷,无行之动力;“识”通常指内六入也有加上末那和阿赖耶为八识。识尽即指分解散失。
寿尽分二类:时死、非时死。
一、时死,分三种:灱寿尽非福尽,牞福尽寿未尽,犴福寿俱尽。
命根:根据过去业力决定这期寿命长短。
修长寿法门:放生(护生回报己命);控制呼吸││龟息法;念《阿弥陀经》、《药师经》;长寿灌顶(白度母)。PS绿度母求事业发达。
二、非时死(横死):灱因别业(个人造业),牞因共业(意外失事)。
※非时死可避免,妙方为持戒、行善。
心气有时合而为一,泛指根本心。其实心气不二,此乃有情众生之“基态”,即中阴身。
心动成气,气走通脉,脉动有风,遍布色身。第八识蕴含业力种子,所以古德曰:“百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促成心理作用并具足各种意识。心藉色身来表达。
开悟,指证得不二之成就者,佛性(地)光明与道光明融合(母光明与子光明融合)。因为修道能净化心识、显露佛性,故称道(子)光明。
心轮为阿赖耶出离前之聚集处,最后第八识(阿赖耶)会依因缘而找到一个出口,脱离躯壳,至于到那里去?一切皆依因缘,皆有可能,所以要广结善因缘。
轮回与业
一、生死流转如电波、如电视、如广播系统,频道相同,画面收视即业感缘起,而入胎为生有。
生有
中有 本有
死有
二、惑:不明事理。
共同的心(因)创造共同的世界缘(识)。识:方生方灭,方灭方生。
三、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阿含经》)
四、循业故流转。古云:罪性本空,业性本空。但众生执著虚妄之我,而建构如梦幻泡影的虚拟世界,且流转不疲。
业有:善、恶、无记(不善不恶)、清净业。
人有诚心,神有感应(频道相符,阿赖耶之业力种子与汝心感应)。佛教承认其存在,但指其乃属虚妄。
世间法(世俗谛)能帮助解决世俗问题,却无法解决生死问题。胜义谛(出世间法)透过了解世俗谛之生死观,而后解除对死的恐惧、烦恼、无明,才能了生脱死。所以说世俗谛是“事”相,胜义谛是“理”体。从世俗谛看生老病死之变化。从胜义谛知本性(本体)毕竟空无自性,非独立常一主宰,不生不死。
一般观点认为过去世的业力决定未来命运,这不符合科学。佛教的业力论(观)是过去业+现在业↓决定未来命运。若现在业的力量大于过去业(正念分明,及时觉醒),则不受过去业之牵引、束缚,就能解脱自在。(just be, just enjoy)
人为贪“我”,为巩固自我而造业。↓我执
↓ 我 ↑
四大围空、间隙(胸腔、细胞隙)中间识(识大),人不贪可关闭胎门。
四大+空+识↓六大
生命回顾、阎王业镜
死亡后去何处
死亡的那一刹那,若懂得转流,即有无限可能。凡夫俗子只能业随身、生生世世被业力牵引,不断地在惑、业、苦中轮回。唯有自我察觉醒悟,愿意修行才能跳出惑业苦的生死轮回。死亡的那一刹那转换频道,依正念、愿王为前导,往生至理想之处。(业力是作用力 VS反作用力)
凡夫心境交薰
一、“根”加“境”等于“识”。由识而生灱见分(看法、成见、观念……),牞相分(景象、声、香、味、触、法……)。
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是虚幻不实,但为了方便言说,不得不约定成俗,立个假名。例如白板:若以表相来看,人因有共同的见分而知其为白板,并生出可以让人写字的相分。若是牛、狗见了白板,它们就没有与人相同的见分和相分。若以胜义谛更深层的分析,白板本是各种因缘和合而成,不是不变的主体,未成白板前与败坏不堪使用后,白板非白板。世间一切皆是由识感而成相,这个世界是由许多共业建构而成,山河大地无不是如此。
二、圣人心生则法生。心的见分一产生就对应了万事万物(相分);但有修行的人,心不被境所转,心生马上清楚五蕴皆空,就不会被作意、触、受、想、思五遍行所转,而马上把心和境拉开,反观自照,如如不动。
三、凡夫法生则心生。凡夫心随境转,例如:见到一只狗(相分),见分马上起分别;这只宠物狗好可爱,我想摸摸它,逗逗它;这只流浪狗好脏喔!赶快赶它走……。
《华严经》也说愿随身,“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自净其意就是有见分不生相分,证得不生的智慧。
四、了生脱死。唯有对“生”了然,才能了断心(妄心)││的生灭,然后超越死亡而臻生死无惧之化境。
死亡的准备
一、平时准备:薰习戒、定、慧。
灱戒是不恼害。个人修戒即自我约束行为、言语、意念皆不恼害众生。守戒自然恶缘减少,戒赌戒酒皆是实例。
弘一大师三十九岁出家后,守戒严谨,不受名闻利养,不但是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更堪称后世佛弟子之师范。
大师每餐只用两个菜,一块豆腐、一碟青菜就吃得津津有味。尝对夏丏尊说:“淡有淡的滋味,咸有咸的滋味。”大师六十二岁时预知时至,开始断食,死前二、三天只喝水,当天早上起就不喝水,吩咐弟子:死后不要替他换衣服,新的好的留给活人穿,他穿破短褂就好了。农历九月十日(阳历十月十三日)晚八点多吉祥卧,安详潇洒地往生。他留给后世许多珍贵的诗词、书画、金石。丰子恺护生画册上的偈语皆出自大师的悲心。他曾说:“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是将其生命真切体现悲心宏愿的佛菩萨。
牞定是善心一境(心存善念定于一境)。定后的心才能观,“万物静观皆自得”。
“定”分:世间定、出世间定、上上定。1.世间定:欲界、色界、无色界之禅定(所缘方便)。初禅有寻有伺,离生喜乐;二禅无寻无伺,定生喜乐;三禅离喜妙乐;四禅舍念清净。2.出世间定:金刚喻定,解脱生死,涅槃寂静。3.上上定:不二、三摩地、三昧、不二圆融(不住涅槃、不住生死)。
犴慧:了知人生实相后,用定心去观照,完全破惑见,证须陀洹果。例如:灯照明但不执著相分,对善恶很清楚但了知恶也是因缘和合,愿以大悲心转恶向善,这才是具足了空慧。
原始佛教以三(四)法印谈慧:灱诸行无常(无相解脱),牞诸受皆苦(无愿解脱),不会眷恋贪著,犴诸法无我(空解脱),犵涅槃寂静(大解脱)。
大乘佛教谈一实相印(缘起性空)。《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二、临终准备:自力不足,藉助他力(佛力、善知识)。
《无量寿经》云:“念佛忆佛殷切之心如母忆子,如子忆母。”
佛教的基本架构是苦集灭道四圣谛:苦、集(苦的根源)、灭(苦和苦因的止息)、道(达到止息苦的方法)。佛陀教导众生应认清苦的实相,除去苦的根源,达成苦的止息,并依循通往止息的道路。
※灱身心的觉受力是二元的。牞生理经验异于心理经验。犴佛教主张心和心理、生理现象会互相影响。
死不是断灭
断即停止,灭则消失。唯物论者、生物学家和古印度皆流行一种死为“断灭”的论调。
近代因医学进步,能延长临终的过程,并衍生对临终过程的了解和研究(濒死经验的研究),在诸多研究案例中归纳出濒死经验如下:灱听到很长又难忘的噪音。牞快速通过黑又长的隧道(相当于内四大及微细组织在分解)。犴看到了另一个自己。犵发现自己在观察自己的色身。玎医生对自己正在急救。甪看见其他的生命以光出现(会见到发光的神、佛、菩萨、天使、耶稣、阎王等)。癿看见和蔼可亲的光之身,命自己做此生的自我评估(审判、此生之回顾)。挖身处人间与来世之交界处。网被阎王判定死期未到。草重新与色身合而为一。艼突然间醒来(又活过来)。
佛教对死的譬喻
一、死如出狱││活著时备受五蕴身所困住,贪爱执著攀缘,无明妄想缠身。死了,神识离开这个执著为“我”的色身,无比轻松痛快,如出牢狱之困。
二、死如再生││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老朽之躯不堪使用,换个新生命。
三、死如卒业││生时如试场,死如卒业,每个人带著卒业证书往生各道。
四、死如搬家││另换个躯壳。
五、死如更衣││换个臭皮囊。
六、死如新陈代谢││汰旧更新。
PS阿赖耶识亦称如来藏识,如来自性本是清净无染,但因累世之薰染,佛性被染污之阿赖耶识包住而无法显露,唯有透过忏罪修行改过,才能将染著清净,使如来佛性显露。
人活著因执著有“色”身而不自由,觉“受”(五根受五尘之影响)有见分及相分。(东加人欣赏金针花之美,将之插在发上,我们将金针花视为山野美味煮来吃。)死后无种种觉受,顿时轻安入于法性中阴。“想”是第六意识之作用,它很麻烦,人因常受想蕴之干扰而失去清明。死后不受“想”蕴之干扰,其觉受能力是活著时的七或九倍。有了想就产生“行”,它属于第七识,临终时第七识和第八识一起离开色身,进入法性中阴。
引业受正报,例如:因引业而生为台湾人。
满业受依报,因满业而生为台湾不同之家庭。
因为死非断灭,所以不可等闲视之,须慎重并善待临终。
净土法门告诉学人,一心念佛,正念分明,心不颠倒,必能往生净土;但若平时不修戒定慧,临终心神散乱不能自主,又怎能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呢?所以才特别强调平时培植福德资粮之重要。
《群疑论》述及十种情形障碍念佛往生净土:灱善友未遇,牞业苦缠身,犴中风失语,犵狂乱失心,玎或遭水火,甪遭遇虎狼,癿昏迷致失,挖临终恶友,网军阵战斗,草高严伤命。
为死亡做准备,即是为当下“活”。整个佛教对于临终那一刹那的态度,可以归结成莲花生大士在《中阴闻教得度》(《西藏生死书》P.284、293)中所说的偈子:
现在临终中阴已降临在我身上,我将放弃一切攀缘、欲望和执著,毫不散乱地进入教法中的清晰觉察,并把我的意识射入本觉的虚空中;当我离开这个血肉和合的躯体时,我将知道它是短暂的幻影。
PS本觉又称如来、佛性(众生本来就有的觉性)。众生在自然中阴(活著)时,因无明攀缘执著而认假为真;本觉如虚空,万里长空朗朗无云,一切因缘现象如其所如。
一般将中阴分类为灱自然中阴,牞临终中阴(地光明出现,时间很短、一刹那),犴法性中阴,犵受生中阴。自然中阴又可修习玎禅定中阴,甪睡梦中阴。中阴(bardo)本意为两个状态中间,亦称过渡状态。
临终
自然 法性
受生
人常缅怀过去,期望未来,而忘却把握当下。唯有修行把心清净下来,将过去、未来集中在垂直的焦点上才能如教法中所说,有清晰的觉察和不散乱的心,正念分明。
现在
临终的三个主要修习(《西藏生死书》P.291)
一、上策:安住在心性中或引发吾人修行心要。
二、中策:修转换意识的颇瓦法。
三、下策:依赖祈祷、恭敬心、发愿的力量以及觉者的加持。
最普遍的颇瓦法称为“三认证的颇瓦法”(P.294):认证我们的中脉是道路,认证我们的意识是旅行者,认证佛土是目的地。
颇瓦法透过三种力量(灱咒力,牞愿力,犴上师加持力)将意识导入中脉,气走脉轮往顶门出去,如母忆子,如子忆母,意念相应,蒙佛接引。
在颇瓦法修行中,启请的中心是阿弥陀佛,即无量光佛(P.294~295)。必须强调的是:只有在能够给予加持的具格上师指导下,才能修颇瓦法。想修成颇瓦法不需太多的知识或深度的证悟,只需要恭敬心、慈悲心,专一的观想和深深的感觉阿弥陀佛示现。学生接受教法,然后修持一直到成就的征象出现为止。这些征象包括头顶发痒、头痛、出现明澈的液体、头顶周围有发胀或柔软的感觉,甚至头顶出现一个小洞可以用一根草插入小洞里,以测验或衡量修行的成功程度。
修颇瓦法不难,快则二至三天可成,慢则七至十天;但要小心被夺舍。大修行者为了不受“受生中阴”之苦,也会夺胎而出世。v(未完待续)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