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虚云和尚禅法要旨之探讨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5日
来源:不详   作者:胡健财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虚云和尚禅法要旨之探讨
  胡健财(华梵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壹、绪论
  “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
  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
  这是中国近代禅宗泰斗虚云和尚于民国四十年春,云门事变遭难之后,自书的一副对联。
  虚云和尚(西元一八四○— 一九五九),俗姓萧,出家后,法名古岩,祖籍湖南湘乡县,生母颜氏,庶母王氏,因其父亲在福建做官,遂在福建出生。他的一生,劳碌百年,充满传奇,开悟以后,瑞应更多,但是更值得我们景仰的,是他悲深行苦,为法忘躯的奉献精神。由于他的努力,中兴十方的丛林,到处修复废圮的古寺,整顿佛门的清规,使佛法的命脉得以维系,这在中国近代佛教史上是深具贡献的,同时,也反映出时代苦难的一面。
  虚云和尚是从宗门真修实证中开悟,他早年的苦行,奠定笃实深厚的基础,其后到处游方参学,增广见闻,开拓胸襟,更是培育对经教义理的深入理解。据《年谱》自述,五十六岁时,他在扬州高旻寺禅堂修行那段期间:“万念顿息,工夫落堂,昼夜如一,行动如飞。一夕,夜放晚香时,开目一看,忽见大光明,如同白昼,内外洞澈,隔垣见香灯师小解,又见西单师在圊中,远及河中行船,两岸树木,种种颜色,悉皆了见,是时,才鸣三板耳。翌日,询问香灯及西单,果然。予知是境,不以为异。至腊月八七,第三晚,六枝香开静时,护七例冲开水,溅予手上,茶杯堕地,一声破碎,顿断疑根,庆快平生,如从梦醒。”他开悟了,因而述偈曰:“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又一偈曰:“烫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关于虚云和尚入定的工夫,以及修为的见地,在《年谱》中,记载甚详,有些更是饶富趣味;而他平生教人,也以参禅为发明心地的直捷工夫。笔者有幸,拜读《年谱》与《法汇》得悉他对参禅的种种先决条件与方法之开示,觉得这是修行人的无上指导;本来,其书具在,学人自可从中直接得益,不劳旁人多言,但设使能够条列整理,解释发挥,对自己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对于初学者,相信也有帮助,因此,愿就所知,谨述虚云和尚对佛法之见解及其禅法要旨如下:
  贰、虚云和尚的佛学见地
  佛法传入中国,迄今近二千年,发展至清末,已是衰颓不堪,与民间信仰混杂不清,失却原有的精神。其实,佛法是佛与法之结合词,佛是梵语佛陀之略称,其义为觉;法是梵语达磨的义译,义为轨持,即不变的道理,可依遵循的轨范。本来,天地的真理,一向存在,恒常如此,“佛”只是发现了这个真理,因此,称之为“佛法”,其后,佛法因佛之觉证而传布,佛之弟子也依此教法而修行,同登佛所证悟之智,遂使佛法丰富起来,并依不同的时空,适应广大的众生,展开各自的精神与特色。
  然则,佛教的根本精神为何?笔者之见,以为佛教的终极目的,是企图脱离与超越现实生活的困迫,因而寻求解脱。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佛教始终在寻找人生乃至宇宙万有的真实本质。但是,对于真实本质的体认,并非依于思维的活动而来,必须具备戒定慧的修持,才是正觉之道,解脱的法门。戒定慧被称为佛法三无漏学,意即依此修持可断烦恼,直趋菩提之境。
  虚云和尚对于佛学的见解,是合乎佛陀教法的本怀,因为他重视戒律,推崇禅修,以及发明心地的教法,这是与佛法了脱生死的根本诉求相呼应;不但如此,他的踏实、纯朴、苦行的风格,更是佛陀精神之再现。以下,笔者试就《年谱》与《法汇》中有关的开示,归纳虚云和尚对佛法之见解,以见其见地之一班。
  一、一心的佛法
  佛法是从“一心”中体认。所谓“一心”,是指超越能所之分别,离言绝思,不落思维拟议,即绝对心体之证悟。若能把握此心,便是悟得佛法的根本,因为世间、出世间的一切法,皆从此心产生。虚云和尚说:
  举凡一切事物,莫不由心,心摄一切,如如意珠,无不具足。法者即众生心,众生心与佛心本无二心。是心具足一切法,即法即心佛所说法,千经万论,总是要众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三世诸佛,历代祖师,都说此心;我们修行,也修此心;众生造业,也由此心。此心不明,所以要修要造,造佛造众生,一切唯心造,四圣六凡十法界,不出一心。
  “一心”是众生心,也是佛心,因为圣凡的差别,是在于“觉”与“不觉”。“一心”并非具有“实体”可以指陈,它是从“自觉”中体悟而来,真空妙有,不依任何条件而存有,离缘无妄,广大无边;在生活中,必须感受到这个修行的根本,如实自知心性,转迷为悟,才能与实相相应,直趋菩提。虚云和尚说:
  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而不能成佛,全由尘劳烦恼之所迷惑。佛陀福德智慧圆满,是不迷常住真心。常即不变,住即不动,真即不假。此不变、不动、不假,能觉悟了知一切法者,名常住真心。“起惑作业,无量痛苦。”众生因迷住真心故,起惑作业,纷纷扰扰,此纷扰中,即有无量痛苦在。如《大乘起信论》云:‘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粗即可见诸事实之粗相。目前世间之现象,是贪嗔痴及杀盗淫种种恶业充满,由此恶业,引起流转受报,致有众生相续,世间相续。推此轮回之因,为心对外境迷执而起。如能觉悟,返妄归真,即能息除流转轮回之苦。现在我等欲成佛,先当审观因地发心,除去烦恼根本,烦恼苦灭,佛性圆彰。若因地修行不真,则果招邪外之曲。自信自身本来是佛故,一切烦恼,一切相,一切障,皆是颠倒妄想。故修行者,切不可执著,应当放下。所谓万法皆空,一无所得。
  “一心”的佛法,是要把染与净都会归其中,成为无有分别的般若智慧,照见五蕴皆空,故能度一切苦厄,因此,烦恼的产生,是由于不能了知诸法缘生如幻,当体即空的道理,遂为所困,若能了知,即是解脱的关键。虚云和尚引经论说:
  如《起信论》云:“所言法者,即众生心,具足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所谓“世间法”者,即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一切有情无情,依正因果等法,又名六凡法界;“出世间法”者,即声闻、缘觉、菩萨、佛是也,又名四圣法界。斯则四圣六凡,合名为十法界法也。此十法界法,不出一心之所造成。若随颠倒迷染之缘,则有六凡法界生;若随不颠倒悟净之缘,则有四圣法界生。由是观之,圣之与凡,唯心之垢净而现。六凡心垢故,则现六道善恶罪福等相;四圣心净故,则现威德自在光明赫奕,慈容德相。
  《楞严经》云:“一切众生,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此想不真,故有轮转。”夫欲不受轮转者,当净诸妄想,妄想净,则轮回自息。故迷心名为众生,觉心名为诸佛。佛与众生,一迷一悟而已。当知此灵明觉知之心,即天然佛性,人人本具,个个现成。凡夫虽具佛性,如矿中真金,为烦恼沙石所包含,故大用不彰;如来历劫修行,已淘去惑业沙石,如出矿精金,其金一纯,更不重杂沙石,大用全彰,故称为出障圆明,大觉世尊。
  “一心”的佛法,即在揭示心、佛、众生,原无差别。自心是佛,自心作佛,只要悟得凡情落尽,别无圣解,则尽大地是自心的光明;否则,各人就自心的缘起遂生十法界。十法界者,不出一心之所造,这是觉与不觉之所由分,发心高下之不同而已。因此,信得此心,悟得此心,谓之“真心”;迷而不返,不能了知,烦恼顿生,是谓“妄心”,真心妄心,原无二致,称为“一心”,修行即在此心之体认上用功,不向外驰求,收摄六根,还归本源,则自能转凡而成圣。
  二、觉悟的佛法
  众生迷悟的关键,既然在于不了自心,因此,成佛之要,便是要能觉悟。虚云和尚说:
  释迦牟尼佛说《妙法莲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种南无佛,皆共成佛道。”人生在世数十年的光阴,不知不觉的过了。在这当中,有钱的人,或贪酒色财气;无钱的人,为了衣食住行而劳碌奔波,很少有清闲自在的时刻,真是苦不堪言。但是这种人偶一走到佛寺里,见此寂静庄严的梵刹,心生欢喜,或见佛菩萨形象而随口声称佛名者,或心生清静而起感慨,称赞如来吉祥而生稀有者,这都是过去生中有甚深善根,由此皆得成佛。因为人们平时眼中见到的风花雪月,耳中听到的歌舞欢声,口里贪著的珍馐美味等,而引起惑染思想。这惑染思想是散乱心,是生死心,是虚妄心。今天能够在塔庙中,称一声佛号,这是觉悟心,是清净心,是成佛的菩提种子。佛者,梵语佛陀,华言觉者。觉者,觉而不迷,自性清静,即是有觉悟心。
  “一心”的佛法是从“觉悟”中来,然而,凡夫往往是“不知不觉”中过日子,因此,要能自觉自悟,并不容易,“自心是佛”、“自心作佛”,若无真实工夫,也是流于口头禅,了无实义。虚云和尚说:
  我们个个都知道妄想不好,要断妄想,但又明知故犯,仍然打妄想,跟习气流转,遇著逆境,还是打无明,甚至好吃懒做,求名贪利,思淫欲等等妄想都打起来了。既然明知妄想不好,却又放他不下,是甚么理由呢?因为无始劫来,习气薰染浓厚,遂成习惯。世人有为道,有不为道,凡自性不明的,都在五欲中滚来滚去。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由此五欲,生出喜、哀、乐、爱、恶、欲七情,七情又捆五欲,因此生死不了。讲起办道,诸佛菩萨只叫除习气,有习气就是众生,无习气就是圣贤。圣贤的妙用,识得则烦恼是菩提,识不得菩提成烦恼。烦恼与菩提,反掌覆掌,这些话说是容易,行就为难。
  因此,不是空说几句好话,以为即心即佛,便是工夫所至。其实,真正的工夫,是痛念生死,全心在道的努力精进。并能信得此心,不被五欲七情所转,不在烦恼中过日子。能如是,才有“觉悟”的可能。
  三、力行的佛教
  觉悟之道既然在于行解相应,要从事相中修,摄末才能归本,因此,迷悟的关键,也是在乎力行之是否真实而已。关于“力行”的道理,虚云和尚说:
  “佛学必须注意实行。”如能信医服药。自必药到病除。但信医之药方而不依方服药,故虽有良医妙药,以不服故,病亦依然。故学佛而欲修净自心者,必须注重于实行。
  修因感果如种田,水养禾苗,如智水润心田。能念念在道,则处处都是道场。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既然人身已得,佛法已闻,就要努力修行,勿空过日。
  “力行”之道,简单说来,是以“持戒”为根本。虚云和尚虽是以参禅为工夫,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但在行持上,则是力举“持戒”的重要。他说:
  一切法门,都离不了持戒。
  佛法之要,在于三无漏学。三学之中,以戒为本,良以由戒生定,由定发慧;若能持戒清净,则定慧自可圆成。
  修学者,必须依佛戒,戒为无上菩提本。如依佛戒,则不论参禅、念佛、讲经,无一不是佛法。若离佛戒,纵参禅、念佛、讲经,亦与佛法相违,入于外道。
  夫“戒”者,生善灭恶之基,道德之本,超凡入圣之工具。以从戒生定,从定发慧,因戒定慧,方由菩提路而成正觉。故才登戒品,便成佛可期,故曰“戒为无上菩提本”也。
  佛门兴衰,由于有戒无戒,犯戒比丘,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所以佛将入灭,说《涅槃经》,叫末世比丘以戒为师,则佛法久住。
  戒是无上菩提之本,这是因为持戒具有自我约束的力量,它的作用是防恶止非;积极而言,更是众善奉行,达到自净其意的目的。因此,持戒是生活轨范的准则,也是了脱生死的解脱之道。以戒为师,即是学习戒律的真实精神而真心持守。
  四、人本的佛法
  佛法不离世间,禅的体验,更是即世间而出世间。虚云和尚指出“人类的病,五欲为因”,欲除病因,即是要发一个长远心,努力修证,下一番真实工夫,远离颠倒烦恼,勿为境界所转。虚云和尚说:
  要想明心见性,返本还源的话,非下一番苦工夫不可。古人千辛万苦,参访善知识,即为要明己躬下事。现在已是末法,去圣时遥,佛法生疏,人多懈怠,所以生死不了。今既知自心与佛相同,就应该发长远心、坚固心、勇猛心、惭愧心,二六时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朝如斯,夕如斯,努力办道,不要错过时光。
  古来祖师做为,如何直截了当,无非都是教人断除妄想。现在你我出家,行脚参学,都是因为生死未了,就要生大惭愧心,发大勇猛心,不随妄想习气境界转。当知此心本来具足圆满,无稍欠缺,今须向自性中求,要自己肯定发心。如自己不发心,就是释迦如来再出世,恐怕也不奈你何。
  因为佛法的修行,既是本于“自净其心”的道理,讲究觉悟,这是“自力”而非“他力”的宗教,因此,含有浓厚的“人道”精神,以人为本,可以称为“人本”的佛教。关于这点,佛法的三归五戒正可说明。虚云和尚说:
  佛虽说种种法门,无论大小乘戒,皆以三归五戒为根本,务使受持者,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依之立身、齐家、治国,则人道主义尽。且苦因既息,苦果自灭,解脱三途苦,生人天中,易入佛乘,则学佛主义亦尽。故三归五戒,是导世之良津,拔苦与乐之妙法。
  佛法就是人人本份之法,总要步步立稳脚根,远离妄想执著,便是无上菩提。吾人须是从平实处见得亲切。从平实处行得亲切,才有少分相应,才不致徒托空言。平实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贪、戒痴、戒杀、戒盗、戒淫、戒绮语、戒妄语、戒恶口。如是十善,老僧常谈,可是。果能真实践履,却是成佛作祖的基础,亦为世界太平,建立人间净土之机枢。
  归依三宝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类似入学须注册报名,仅是入门;接纳佛戒,则是迈向成佛之路的开始,类似上课求学,才能获得信佛学佛的实益。五戒者,是一切佛戒的基础,进入佛门之后的在家弟子,均应受持,通常称之为在家戒;这虽是学佛的起步,但由此能进入圣域,了脱生死。因为受持五戒,若发出离心,即能因此可证初果,乃至三果(四果者,必须出家),若但求人天福报,或其戒力薄弱者,也可以因此不堕三涂,而终将导致因缘的成熟,发出离心,越出三界。其次,倘就世间法而言,五戒不但是一切佛戒的基础,也是人类道德的基准,一般人是视戒律为消极性的禁止不作恶,而没有积极性的为善意义,殊不知如能“用心”体察,守持五戒,实是从自我为中心之逐步解放,乃至大悲心之真实流露;因为推己而及人,将不忍自己被杀害、不忍自己的财物遭人偷盗的心念,扩展至他人与一切众生。而且,不但不杀生,更要护生,不但不偷盗,更要布施,不但不邪淫,更要断淫,不但不妄语,更要爱语,不但不饮酒,更要远离三毒,修习禅定。由此而言,持守五戒,能为人类社会减少灾祸的威胁,亦是造福一切众生的泉源,更何况,即世间而出世间,将更是求得解脱生死的涅槃之道,因此,虚云和尚虽是禅门的宗师,却仍是婆心一片,再三宣示持戒的重要了。
  正因为真实的践履,是从平实之法中做起,虚云和尚对于“神通”变化,虽不否认,亦不视为稀奇。但求本分,自净其心,尽力而为,如此而已。他说:
  有人问我神通变化,世界何时太平?国运好不好?其实我是凡夫,一无所知,所谓老朽,朽木不可雕也,不过比各位多吃几年饭,痴长几年,多听了几句古语,多看几本经书,知道为人之苦,故讲这些话。各人不必问国家能否平静,只问自己心地,无论朝暮,不分官民男女,如何实行孝悌忠信,克己互励,不昧良心,忠于国家,教养儿女,和顺夫妻,礼睦乡党,与朋友交而有信,人人如此,世间自然太平。否则,知过不改,苦楚必在后头,比从前更不得了。不管人心如何复杂,我自己守住本份,不妄为干求。
  许多人见我年纪虚长几旬,见面时每有探讨神通之情绪,以为世外人能知过去未来,每问战事何日结束?世界何日太平?其实神通一层,不但天魔外道有之,即在鬼畜俱有五通。此是性中本具,不必注意。我们学佛人,当明心见性,解脱生死,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从浅言之,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但不可损人利己,更宜损己利人。果能切实去做,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一切自知自见,自不枉今日归依也。
  不问神通,但求心地,这是禅人的作风,也是佛教的精神。因为佛法无上,贵在用心。所谓用心,是要明因果,知报应,个人若能不为世风所转,守得住自己的本份,不妄为希求,人人如此,则国家自然得到太平;人人不如此,自己若能坚持,非仅是独善其身,也是远离灾祸,这是不同于一般之提倡道德,乃是深知因果不昧,明因识果,这样,对于伦理道德之遵守,不但达成人间幸福和乐的来源,更成为出世间的向往桥梁。因此,学佛之人,果能深信因果,持戒力行,神通之事,实不必问,因为因果昭然,本来如此。虚云和尚说:
  一切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其要在于明因识果。明者了解义,识者明白义。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凡夫只怕恶果,不知恶果起缘于恶因,平常任意胡为,以图一时快乐,不知乐是苦因;菩萨则不然,平常一举一动,谨身护持,戒慎于初,既无恶因,何来恶果?纵有恶果,都是久远前因,既属前因种下,则后果难逃,故感果之时,安然顺受,毫无畏缩,这就叫明因识果。
  凡学佛贵真实不虚,尽除浮奢,志愿坚固,莫贪神通巧妙,深信因果,凛戒如霜,力行不犯,成佛有日,别无奇特。
  总之,佛法者,觉悟之法,觉悟此心之光明,不为世间事相所扰,发心求道,即从平实处做起,故能合乎世间道德的要求,以一颗长远、坚固、不退的信心,努力行持,精进不怠,更能明白出世间的因缘,它是造福人间,也是解脱的依据。因为依于人类的自觉,以及自愿的纳受信守,因此,称为“人本”的佛教。虚云和尚的佛学见地,即是如是之朴实,别无奇特,然而,倘能真心信受,也是成佛有日了。
  参、虚云和尚禅法之要旨
  佛法是即世间而出世间的学问,因为它不离世间,却又不执著于世间;向往出世间,却又一无所得。学习佛法,必须抓住它的真实精神,方能与之相应。虚云和尚一方面强调从日常生活中觉悟佛法的真谛,另一方面,则是标举禅修的殊胜。他说:
  宗门下这一法是正法眼藏,是如来心法,是了脱生死的根本。如讲经等法门,虽然是起人信解,但是大都是枝叶上的文章,不容易大开圆解的。如要想以讲经等法子来了生脱死者,还须要经过行证,是很为难的,故从来听到讲经等,及其他法门中显现神通与立地悟彻者,比宗门下少。
  是以如来说法虽多,尤以宗下独胜,如念佛一法,亦由马鸣、龙树之所赞扬。自远公之后,永明寿禅师为莲宗六祖,以后多由宗门下的人所弘扬。密宗一法,经一行禅师发扬之后,传入日本,我国即无相继之人。慈恩宗是玄奘法师兴起,不久亦绝。独以宗门下源远流长,天神归依,龙虎归降。
  若专参禅,此法实超诸法,如拈花微笑,遇缘明心者,屈指难数,实为佛示教外之旨,非凡情之所能解。每见时流不识宗旨,谬取邪信,以诸狂禅邪定,讥毁禅宗,不识好恶,便谓禅宗如是。焉知从古至今,成佛作祖,如麻似栗,独推宗下,超越余学。
  中国的佛教,自古以来,虽有教、律、净、密诸宗,严格的检讨一下,宗门一法,胜过一切。
  因为佛法虽是门门皆是了脱生死,但众多的法门,实以参禅的精神来贯彻其中,方能有真实的效用。例如:念佛法门,虚云和尚认为:
  若禅者以打成一片之功夫来念佛,如斯之念佛,安有不见弥陀?如念佛人,将不念自念、寤寐不异之心来参禅,如斯参禅,何愁不悟?
  念佛与参禅,它的目的,都是为了开悟,然而,功夫若要成片,不念而能自念,寤寐如一,这却是要有禅修的努力。因此,佛法的修行,依虚云和尚的见解,是“一门深入”与“内外兼修”。所谓“一门深入”,虚云和尚说:
  佛为治各种不同心病,故设有多种法门,如治嗔心重者教修慈悲观,治散乱心重者教修止观,治业障重者教修念佛观。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经典,皆不可思议,不得于此中有所偏轻偏重。“不离本宗,专心是赖”,只能选择何法门与本人最相应,即以此一法为正,余法为副,专门修学,行坐住卧,不离本宗。
  总宜深究一门,一门如是,门门如是。果能如此用功,敢保人皆成佛。
  法门虽多,门门都是了生死的;故《楞严经》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所以二十五圣各专一门,故云:“一门深入。”
  内外兼修方面,内修是参禅,外修则是积德行善。虚云和尚说:
  内修,即是单单的参一句“念佛是谁”的话头,或念一句“阿弥陀佛”,不起贪嗔痴恚种种其他念头,使真如法性得以透露;外修,即是戒杀放生,将十恶转为十善,不要一天到晚酒肉熏天,造无边的罪业。
  你我今天来此熏修,当依诸佛菩萨所修所证之最上乘法,现在这种法,是要明本妙觉心,即是说见性成佛。假如不明心地,则佛不可成。要明心地,须行善道为始。我们一天到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福德自此增长;加一句话头,时刻提起,一念无生,当下成佛。
  其实,内修或可称为宗教上的各种行持,不过,虚云和尚尤重禅修的意义,因为他视禅为发明心性的法门,并以此评断禅门的价值所在;然则,参禅的性质与目的为何?究应如何下手?宜有一番明确的指示,方能有效。其次,虚云和尚对禅法的教导,内容如何?也是我们关心的问题。兹条列分析如下:
  一、参禅的性质与目的
  禅是梵语“禅那”之略称,义为静虑;是制心于一处,寂静审虑,或审虑而寂静,使其专注平静,达到身心收摄的工夫。禅起源于印度,在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以及大乘佛教中,均有它的禅修理论与方法的实践。传入中国之后,演化为代表“明心见性”的智慧功能,这是指破除无明烦恼之后的心地妙用,也就是智慧的本身。中国的禅法具有甚么特色?虚云和尚的说法可堪代表。他说:
  我们打七的题目是名参禅,所以这个堂叫做禅堂。禅者梵语禅那,此名静虑。而禅有大乘禅、小乘禅;有色禅、无色禅;声闻禅、外道禅等。宗门下这一禅,谓之无上禅。如果有人在这堂中把疑情参透,把命根坐断,那就是即同如来。故这禅堂又名选佛场,亦名般若堂。这堂里所学的法,俱是无为法。无者,无有作为。即是说无一法可得,无一法可为。若是有为,皆有生灭。若有可得,便有可失。故经云:“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如诵经礼忏等,尽是有为,都属言教中的方便权巧。宗门下就是教你直下承当,用不著许多言说。
  其实宗门上上一乘,本师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之旨,教外别传,历代祖师,惟传一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落阶级,不假修证,一言半句即了,无一法可得,无一法可修,当下就是;不起妄缘,即如如佛,那里有许多闲话呢?
  日来常有禅人来问话。夫法本无法,一落言诠即非实义。了此一心,本来是佛,直下无事,各各现成,说修说证,都是魔话。达摩东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明明白白指示,大地一切众生都是佛,直下认得此清净自性,随顺无染,二六时中,行住坐卧,心都无异,就是现成的佛,不须用心用力,更不要有作有为,不劳纤毫言说思惟,所以说成佛是最容易的事,最自在的事,而且操之在我,不假外求。
  因此,禅宗的禅,若论其境界,是本来无一物,无智亦无得,直下承当,见性成佛,不落阶级,不假修证,因为这是绝对心体之体验,不是相对有为法的执取。然而,绝对心体的体认,就凡夫而言,仍须有其下手的方法,因为众生顽劣,根器薄弱,不得不藉助于方法的使用。虚云和尚说:
  无奈大地一切众生,从无量劫来,迷沦生死苦海,头出头没,轮转不已,迷惑颠倒,背觉合尘;犹如精金投入粪坑,不惟不得受用,而且染污不堪。佛以大慈悲,不得已说出八万四千法门,俾各色各样根器不同的众生,用来对治贪嗔痴爱等八万四千习气毛病;犹如金染上各种污垢,乃教你用铲、用刷、用水、用布等来洗刷琢磨一样。
  只因众生根器日钝,妄念多端,故诸祖特出方便法而摄受之。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空寂而了无一物,不受一法,无可修证,灵明而具足万德,妙用恒沙,不假修证。只因众生迷沦生死,经历长劫,贪嗔痴爱,妄想执著,染污已深,不得已而说修说证。所谓修者,古人谓为不祥之物,不得已而用焉。
  因此,“参禅”的“参”,正是方法之一,是藉著「参”的工夫,使本有的佛性得以显现。虚云和尚说:
  宗门主参禅,参禅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参透自己的本来面目,所谓“明悟自心,彻见本性。”这个法门,自佛拈花起,至达摩祖师传来东土以后,下手工夫,屡有变迁。在唐宋以前的禅德,多是由一言半句就悟道了,师徒之间,不过以心印心,并没有甚么实法,平日参问酬答,也不过随方解缚,因病与药而已。宋代以后,人们的根器陋劣了,讲了做不到,譬如“放下一切”、“善恶莫思”,但总是放不下,不是思善,就是思恶。到了这个时后,祖师们不得已,采取以毒攻毒的办法,教学人参公案,初是看话头,甚至于要咬定一个死话头,教你咬得紧紧,刹那不要放松,如老鼠啃棺材相似,咬定一处,不通不止,目的在以一念抵制万念,这实在是不得已的办法,如恶毒在身,非开刀疗治,难以生效。
  由是而言,“参禅”其实即是“参话头”,是利用一句说话作为参究的对象,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然则,话头该如何的参?当中有何困难?以及该注意哪些问题?正是我们关心的课题。
  二、参话头的方法及其要点
  虚云和尚的禅修主张,从其开示中看,是以“参话头”作为正修的工夫。“参话头”也称为“看话头”,“参”是参究之意,是以内心一段清明的智慧来参究,参究不是思维分别,而是一心一意,全心全力,集中六根的力量,看住所参的话头,因此,所谓“看话头”,简言之,即是“观心”。虚云和尚说:
  话从心起,心是话之头;念从心起,心是念之头;万法皆从心生,心是万法之头。其实,话头即是念头,念头之前就是心。直言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话头。
  甚么叫话头?话就是说话,头就是说话之前。如念“阿弥陀佛”是句话,未念之前,就是话头。所谓话头,就是一念未生之际;一念才生,已是话尾。
  话头即是一心。你我此一念心,不在中间内外,亦在中间内外,如虚空的不动而遍一切处。
  为甚么说“话头”是“念头”、是“一心”?这是因为一句话未生之前是从“心”所生,一般的人由于妄想太多了,平常难以观心,不能了知心为何物!“参话头”是藉著「看住”一句说话,体察一念未生之前究竟为何。虚云和尚说:
  由此你我知道,看话头就是观心。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就是心,看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就是观心。性即是心,“反闻闻自性”,即是反观观自心。“圆照清净觉相”,清净觉相即是心。照即观也,心即是佛,念佛即是观佛,观佛即是观心。所以说“看话头”,或者是说“看念佛是谁”,就是观心,即是观照自心清净觉体,即是观照自性佛。心即性、即觉、即佛、无有形相方所,了不可得,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不出不入,无往无来,就是本来现成的清净法身佛。
  换言之,只要提起一句话,作为观照的对象,时时刻刻,随时反闻闻自性,就是看话头的基本前提。至于深入的工夫,虚云和尚说:
  行人都摄六根,从一念始生之处看去,照顾此一话头,看到离念的清净自心,再绵绵密密,恬恬淡淡,寂而照之,直下五蕴皆空,身心俱寂,了无一事。人此昼夜六时,行住坐卧,如如不动,日久功深,见性成佛,苦厄度尽。
  所谓照顾话头,所谓反闻闻自性,绝对不是用眼睛来看,也不是用耳朵来听。若用眼睛来看,或用耳朵来听,便是循声逐色,被物所转,叫做顺流;若单单的的一念在“不生不灭”中,不去循声逐色,就叫做逆流,叫做照顾话头,也叫做反闻闻自性。
  假若当下未能直下明心之人,只要力参一句话头,莫将心待悟,空心坐忘,及贪玄妙、公案、神通等,扫尽知见,抱住一话头,离心意识外,一念未生前,直下看将去,久久不退,休管悟不悟,单以这个疑情现前,自有打成一片,动静一如的时候。触发机缘,坐断命根,瓜熟蒂落,始信与佛不异。
  由此可知,看话头是要能尽扫知见,不要循逐色,不要向驰求,收摄六根,“定”下心来,回光反照,从一念未生之处看去,能够看得住,才算及格。然而,就是因为人的妄念太多,心不容易固定,看话头便往往流于“念话头”。
  虚云和尚说:
  宋朝以后,念佛者多,诸大祖师乃教参“念佛是谁”?现在各处用功的都照这一法参究。可是许多人仍是不得明白,把这句“念佛是谁”的话头放在咀里,不断的念来念去,成了一个念话头,不是参话头了。
  因为一念未生之前是话头,一念已生已是话尾,看话头之难,正由于容易变成以“意识”来分别,散乱的身心,惯性地口念心想,执著于言句名相,这样,并不是看话头,乃是“念话头”。因此,“看话头”的大前提,恐怕要先能认得此心的真妄,并能随时提得起真心,方才有效。虚云和尚称为“用功下手,认识宾主”,他说:
  用功怎样下手呢?楞严会上憍陈那尊者说“客尘”二字,正是我们初心用功下手处。
  你我今天用功第一步,要把客尘认识清楚,客尘是动的,主人是不动的。如不认清,则功夫无处下手,依旧在打混,空过光阴。
  我们的真心是个主,他本是不动的,动的是客,即是妄想。
  所谓“宾主”即是“真心”与“客尘”,客尘喻妄想,真心常住不动,这是从《楞严经》中借来说明的。参话头若能时时提起这一段心光智慧来观照,便不致迷失方向了。
  其次,参话头是要“起疑情”。何谓“疑情”?虚云和尚说:
  话头者,“念佛是谁”就是一句话,这句话在未说的时候叫话头,即说出就成话尾了。我们参话头就是要参这“谁”字未起时究竟是怎样的。譬如我在这里念佛,忽有一人问曰:“某甲!念佛的是谁喔?”我答曰:“念佛是我呀!”进曰:“念佛是你,你是口念,还是心念?若是口念,你睡著时何以不念?若是心念,你死了为何不念?”我扪就是对这一问有疑,要在这疑的地方去追究它,看这话到底由那里而来?是甚么样子?微微细细的去反照,去审察,这也就是反闻自性
  看话头先要发疑情,疑情是看话头的拐杖。何谓疑情?如问念佛是谁?人人都知道是自己念。但是用口念呢,还是用心念呢?如果用口念,睡著了还有口,为甚么不会念?如果用心念,心又是个甚么样子?却没处捉摸。因此不明白,便在“谁”上发起轻微的疑念。但不要粗,愈细愈好,随时随地,单单照顾定这个疑念,像流水般不断地看去,不生二念。若疑念在,不要动著它;疑念不在,再轻微提起。初用心时,必定静中比动中较得力些,但切不可生分别心,不要管他得力不得力,不要管他动中或静中,你一心一意的用你的功好了。
  参话头要起疑情,这是因为疑情不起,根本没有参究的动机。一句话头,便容易流失成为话尾了,如是,禅宗所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于此可见一班。也因此,话头有很多,却以“念佛者谁”最为普遍,因为这一个“谁”字,正是吾人学佛,尤其是参禅的人最大的疑问,假如于此处无疑,那么!宗教的情怀是很难产生的。
  第三,参话头要能“放得下”。虚云和尚说:
  参禅的先决条件,就是除妄想。妄想如何除法?释迦牟尼佛说的很多,最简单的,莫如“歇即菩提”一个“歇”字。禅宗由达摩祖师传来东土,到六祖后,禅风广播,震烁古今。但达摩祖师和六祖开示学人最要紧的话,莫若“屏息诸缘,一念不生。”屏息诸缘,就是万缘放下,所以“万缘放下,一念不生”这两句话,实在是参禅的先决条件。这两句话如果做不到,参禅不但是说没有成功,就是入门都不可能。盖万缘缠绕,念念生灭,你还谈得上参禅吗?万缘放下了,妄想自消,分别不起,执著远离,至此一念不生,自性光明,全体显露,至是参禅的条件具备了,再用功真参实究,明心见性才有分。
  放下看似容易,其实,放不下的,正是妄念、妄想,纷飞之时,若能于此时痛念生死,任它甚么境界都不去计较,这时的用功,才有成功的指望。虚云和尚说:
  遇著境界,放不下的,也要放下。烦恼是非,从何处来呢?要想修行,过不去的,也要过去。参学的人要拿定主宰,不要随时节境界转,古人婆心切,正是教人处处识得自己指示世人二六时动静处,不要忘失自己。
  放下一切,就是善恶两忘,一心只有一句话头,不能有第二念。灵明不昧,了了常知,行住坐卧,都能绵绵密密的照顾著。虚云和尚说:
  妄想来了,由它来,我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息。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妄想来了,我总以觉照力钉著这句话头,话头若失了,我马上就提起来。初次坐香好似打妄想,待时光久了,话头会得力起来这时候,你一支香可以将话头一提,就不会走失,那就有把握了。
  因此,放下者,真的放下,没有地第二个理由,倘能如是,修行才有把握。
  第四,参话头要发长远心、生死心要切,以及具足信心。虚云和尚说:
  参禅最要生死心切和发长远心。若生死心不切,则疑情不发,功夫做不上;若没有长远心,则一曝十寒,功夫不成片。只要有个长远切心,真疑便发。真疑发时,尘劳烦恼不息自息,时节一到,自然水到渠成。假如你信心坚固,长远心不退,则不怕你是怎样的一个平常人,也可以即身成佛。修行一法,贵在有长远心,过去一切诸佛菩萨,莫不经过多劫修行,才能成功。
  发心是根本,若不能发心,便没有主宰,缺乏力量,随境界而转。因此,参话头若要明心见性,重点是在“用心”上,“用心”以“观心”,话头便是一个借用的方法,所谓“以毒攻毒”而已,倘不能了解这一层深义,恐怕,将落于有为之法,离菩提之旨甚远了。
  肆、结语
  虚云和尚的禅法,是从“参话头”中见其工夫,它的修行重点,似乎落在“观”的层次上,在“止”的方面,著眼不多,当然,观中有至止,这当中,已经展现了“止”的意义,但一般人就是妄想太多,恐怕“观”不起来。其次,腿痛是一大难关,虽然说禅不在坐;但事实上,禅也不离坐,而且,是需要有“坐”的本领,倘若不能好好地坐上一枝香,想参话头也是并非容易的事。因此,训练自己禅坐的能力,然后再以“参禅”的方式寻求开悟,是我们可以努力的方向;而虚云和尚的开示,虽是高级的禅法中有其平实的一面,但要能真切受用,却也须按部就班,从基本中做起,而且,要得到老师的指导,才能成功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