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无着的学说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5日
来源:不详   作者:昙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无着的学说
  昙伦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96册
  1978年03月初版
  页1-22
  --------------------------------------------------------------------------------
  1页
  无着,是北印度犍陀罗人。纪元三一○到三九○年间,
  大概是他生存的时期。他初进入小乘佛教,习修空观而不得
  了达﹔遂走中印度的阿踰阇,就学于弥勒,对前所习的空观
  ,乃得达悟。且更进一步,从受教而得悟达大乘空观。从此
  弥勒遂授以瑜伽论的教旨了。关于无着这些事情,有处﹕「
  无着在兜率天上或弥勒菩萨已降生下来了」的传话。修习空
  观所应注意之点,须研究般若经及龙树的中论。着顺中论义
  入大般若波罗蜜经初品法门,通称作为顺中论,如中论概论
  。又造金刚般若经论,以得自说的根柢。且更造显扬圣教论
  颂、大乘阿毘达磨集论。虽然,无论如何,总以弥勒的瑜伽
  论为基础。前者从摄事、摄净义、成善巧、无常、成苦、成
  空、成无性、成现观、成瑜伽、成不思议、摄胜决择的十一
  品,是组织瑜伽论的要义。在摄成义品中,引用中论的二谛
  偈。成无性品中,亦有真谛译三无性论的异译;无着所著者
  ,唯此论的颂;释也许是世亲的著作呢。后者是分本事分和
  抉择分而成立。在本事分中有三法品、摄品、相应品、成就
  品﹔抉择
  2页
  分中有摄品、法品、得品、论议品。但同是搜拾瑜伽论的法
  相,及不时地加入大乘阿毘达磨经而组成的。其大体的倾向
  ,类似小乘论藏的舍利弗阿毘昙论和品类足论,所以古来亦
  有人称其为论藏组织的典型,而奉为规范。世亲的大乘百法
  明门论,是完全依于此中的本事分所作的。这些,都是无着
  从弥勒直接得来的结果。且摄大乘论,亦可说是大乘阿毘达
  磨经摄大乘品的解释,而成其为堂皇独立的一部论,亦是表
  示着无着自身的学说。世亲和无性各有释论:但世亲的经过
  三度的汉译,内容是很显明地有所变迁;而后者是已经几分
  偏于释了。又六门教授习定论,是从三七颂和释而形成,前
  者是无着的著作,后者是世亲的著作。从求解脱者,积集资
  种,修习心住,和师资所缘作意的三圆满的六门,是说明止
  观的修行。此外,亦有所谓解深密经疏、禅定灯论、念佛、
  念法、念僧的五部。但解深密经疏应是很可奇怪;而其它的
  亦没有怎样来得重要的。
  唯识说 唯识说原来的意旨把他组织来得完全而圆满的
  ,要算摄大乘论,所以世亲的释是受了三度的汉译,即无着
  的论本,亦经四度的翻译,但其中以真谛译的比较底近于原
  意。对于摄大乘论应首先考察的,是其所引的经论。经者,
  是大乘阿毘达磨经、解节经----解深密经----十地经、般若
  经、波罗蜜藏藏经、囗佛略经、百千经等;论者,是中边分
  别论、大庄严论、分别瑜伽论、瑜伽师地论等。所引用的经
  论若从无着的素养上看起来,此论是使令培养着般若系统、
  华严系统、胜鬘系统、深密系统,则阿黎耶识自性清净心的
  组织的展开,我们亦可以知道。论中是不
  3页
  指名瑜伽论,而取其所说的要领以明阿黎耶识的性质(更特
  殊的,又从庄严论,引用约三十六偈「此外在别的地方,亦
  无取意利用,而唯说明从阿黎耶识归着于自性清净心的事。
  所以我想我们单从其所根据所引用的书籍,对于此论的根本
  意趣,亦可以稍稍窥得了吧。
  摄大乘论若从大乘教说来,是诸佛世尊所说的无等教法
  ,说十种的胜相,显现其理,表明大乘真佛说的趣意。大乘
  佛说论,是在庄严经论开始所说的论证,此论即承其意旨者
  。十种胜相者:第一、应知依止胜相,即阿黎耶识;第二、
  应知胜相,即依他性、分别性、真实性的三自性;第三、应
  知入胜相,即唯识教;第四、入因果胜相,即六波罗蜜﹔第
  五、入因果修差别胜相,即菩萨的十地;第六、于修差别依
  戒学胜相,即菩萨受持守护禁戒;第七、此中依心学胜相,
  即首楞伽摩虚空器等定;第八、此中依慧学胜相,即无分别
  智﹔第九、学果寂灭胜相,即无住处涅槃;第十、智差别胜
  相,即自性身应身化身的三种佛身。但此中以第一、第二、
  第三、第九、第十最为重要。
  一、阿黎耶识
  佛陀到底在什么地方说此识呢﹖又在什么地方名此识为
  「阿黎耶」呢﹖关于这些问题,在大乘阿毘达磨经中有「无
  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云云的偈颂﹔又有「诸法依藏住,
  一切种子识,
  4页
  故名阿黎耶」云云的一偈。此引教证,所以此论亦说名阿黎
  耶识;而和「阿陀那识」、「心」、「意」,却成了异名。
  关于「阿陀那识」,即是解节经----解深密经----上所谓「
  执持识」,其相状最极深细,即是引证「阿陀那识甚深细」
  云云的一偈。且说阿陀那识即所谓执持识,其意义大体与瑜
  伽论所说同样。关于心,即佛陀所说的心意识。但「意」有
  二种:一、为识生起的次第缘----等无间缘所依之点,先灭
  的识名为意;又以识生起的依止点为意。二、「有染污意」
  ,即是与身见、我慢、我爱、无明的四烦恼恒时相应,为其
  他烦恼识的依止。这第二的染污意,依于六种的论证,证明
  其存在为有覆无记;而离了阿黎耶识,亦别无自体。这在异
  名上说,亦有被称为「心」。此处释「阿陀那识」,在成唯
  识论,称为第七末那识,这里采用其六种的论证,无非证明
  它的存在;但在此论,决定不是那样的称呼。且第一种,亦
  有被称为心,这是因多种的熏习和种子聚集的缘故。倘问此
  识何以名为阿黎耶 (alaya) 呢﹖这因为一切有生的不净品
  法,都隐藏在此识中为果和此识隐藏于诸法中为因,及一切
  众生皆藏于此识中取着我相,故说为阿黎耶识。隐藏,又说
  为藏,依于阿黎耶的字义,可有三方面的看法,即是能藏、
  所藏、执藏。此中所谓执藏,正是有染污意。藏的意义,已
  经概说。此识的自相,即阿黎耶识,就是指于一切不净品的
  诸法的熏习习气而生其种子摄藏执持的地方﹔但是在执持不
  失之点上,是一切种子识,为一切不净品法生起之因,故在
  这方面名为此识的因相﹔又从熏习习气点上说,一切不净品
  法由无始熏习的
  5页
  习气为因而生果,故即在这方面说为果相。这些所说,都是
  基于瑜伽论及庄严经论的说法,所以在明真谛译的世亲释,
  将决定藏论的八相,说为三相。因此,我们可以见到阿黎耶
  识,就是现前全体诸法的总表现的一个机关;而其命名的根
  据,亦是因它能总括维持诸法,而为诸法的中心。倘把那中
  心说为我见和相应,这即是局部于个人的显现。把广阔无量
  的诸法,渐次地缩小而唯归着于一点,这恐怕就是很好地解
  释那所谓称为藏的意义的阿黎耶识吧。正因其是总括维持的
  中心,所以亦能被诸法所藏;倘从诸法都不由藏的点上说,
  这即为诸法种子的摄藏。所以种子和阿黎耶识,完全不是同
  是一物;但同时亦不能说是完全各异,而是有不一不异的关
  系。且此识既为诸法的中心,则其它诸法皆是其从属,所以
  亦有此主彼伴的关系;即从种子考察起来,亦是如此,两者
  总不外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但此因果,是同一时间,原来说
  阿黎耶为诸法的中心,这不过是说明诸法的由来而已,绝不
  是定时间的前后,不过在说明的方法上来表现时间罢了。所
  以说更互因果,辗转同时,好如焰炷的相烧,束芦的互依。
  但认为因果的关系,在说明的方面,不得不说从阿黎耶识生
  起诸法。倘把这称为缘生,是分别自性缘生----或穷生死缘
  上,和分别爱非爱缘生----或爱非爱道缘生的二种;或从前
  者更开一受用缘生为三种。诸法依止于阿黎耶而生起种种的
  品类,说为分别自性缘生;从十二因缘生起善道或恶道,有
  种种的差别;说为爱非爱缘生,因阿黎耶识的活动而六识生
  起,一切生处,说为受用缘生。此中虽有二种缘生,实际,
  不是决定相异
  6页
  ,因阿黎耶识,能生起诸法,在具体的方面,不稍说,无论
  其为善恶品法,自然包藏其中。而且倘从缘生之后,为诸法
  中心的阿黎耶识和六识,定是更互因果,所以可知六识通于
  缘生,是指一切的诸法。详说这因果的义理,则在乎识种子
  ,种子须具备念念灭、俱有、随逐至治际、决定、观待于因
  缘、能引自果的六义;并具所熏的坚、无记、可熏,与能熏
  相应的四义。这些条件,唯有阿黎耶识能完全具足。起初是
  诸法被藏于识中,同时亦是识被藏于诸法,辗转循环,相互
  因果,所以阿黎耶识是果报识,是一切种识,一切的三界身
  和六道四生,真是摄无不尽。
  这样,我们可认识得阿黎耶识起初是成就烦恼不净品、
  业不净品、生不净品、世间不净品、出世净品。第一、烦恼
  不净品熏习其种子,为阿黎耶识,因为离开本识是不可能的
  事﹔余识决定不得为烦恼品的熏习和种子的依止,这是很显
  明的。第二、是明业染污的不能成立,倘无本识,行缘识,
  不相应故;即从缘取而生起有,亦是不可能的。第三、是明
  生染污的义理不成,倘不承认有本识,那在欲界结生相续位
  ,执持有色根身,识与名色如束芦般的互相依持,巳生有情
  的识食,皆不能成;又色界的受生,和无色界生起染污心或
  善心的依止,在无色界起无漏心时而无色界不灭坏,在非想
  非非想处起无所有处心或无漏心时而不舍二处,以及有情临
  死时的冷触上身或下身,这些都不得成立了,依据这一、二
  、三点,没有本识,便是说明惑业苦三法的不能成立。更有
  第四、是说倘离了本识,无论如何,便无他法为生起色界的
  善心的因缘。第五、明从闻他言
  7页
  教和自正思维的二因而生起正见,倘无本识,便难能成立。
  倘说此正见是出世心,究竟如何生起﹖这即由最清净法界之
  所流,正闻熏习种子之所起,但和阿黎耶识是不同性,不过
  假它为寄托处依止处罢了。而它是由加行位的闻思修数数熏
  习,以致由下品的熏习而生中品的熏习,由中品的熏习而生
  上品的熏习,正是对治着阿黎耶识。因为这正闻熏习,是法
  身的种子或解脱身的种子,所以这清净的种子逐渐增长的时
  候,亦正是阿黎耶的染污种子逐渐损减的时候,结果到了究
  竟转依,那就有种子的果报识都变为「无种子」而一一皆无
  了。如此,许阿黎耶识的存在,这些事无论怎样,总可得着
  适当的解决。阿黎耶识在灭尽定位,实在仍然存在,但是决
  定没有色心互熏等等。以上的所说,论中亦没有一一逐条把
  它指摘出来,而主要是基于瑜伽论的摄抉择分,其文解得详
  细明白,故能为后世的解释直接的根据,这是应可注意的。
  阿黎耶识仍然存在,如此观察来,其性原唯一本识,而从事
  的方面,就有种种的差别,所以依于言说熏习、我见熏习、
  有分熏习的各异而有三种差别,和依于引生、果报、缘相、
  相貌的不同而有四种差别,合而说为七种,这就是说明此识
  的性质和作用了。
  二、三自性
  阿黎耶识是「应知」的依止,但依他性、分别性、真实性--
  --即遍、依、圆三性,应知即于
  8页
  这三性上说明万法唯识之旨。应知的体相,就是依他性相、
  分别性相、真实性相的三种;若从阿毘达磨经的所说观看,
  其意味判析得极为明了。照佛陀所说,诸法可有:染污分、
  清净分、染污清净分。但依何义理说此三分呢﹖就是在依他
  性中的分别性为染污分;真实性为清净分;依他性为染污清
  净分;即依此义而分配三分。所以分别性得势显现时,真实
  性即覆蔽而不彰,即依他性亦覆蔽不显;真实性得势显现时
  ,分别性亦覆蔽不彰,而依他性亦然。分别性和真实性的区
  别,其转移完全在乎依他性;而依他性是亦有亦无,同时亦
  是非有非无。这依他性是阿黎耶识上的所有物,所以阿黎耶
  识是具有染净二分。因此说依他性为本识种子的显现,是虚
  妄分别的诸识的依止。本识变异----转变,显现似尘,尘所
  显现,是虚妄分别的分别性;其所变异,是乱识,为依他性
  。乱识为依他性的场合,则见乱识自体体性,而不见其它的
  变异。所谓依他,就是由自身的熏习,种子发生,系属于因
  缘,不自在而生,因其功能在一剎那以上,不能自住,所以
  其系属于熏习种子或净品不净品的二种,性无一定。对于这
  个,分别性是依依他性上的似尘显现,是乱识;实际,不唯
  是识体上的似尘诸法。所以有意识分别,发生着无量的相貌
  ,是颠倒法生起的原因,而无自相,单有自性分别和差别分
  别的二种。真实性是依他起性上的分别性的变似尘相都无,
  故说人我法我亦无;而无我不无,故在如不如的义理上成就
  清净的境界,于诸善法之中,最为殊胜,是不相违无颠倒无
  分别的东西,而有自性成就的有垢真如和清净成就的无垢真
  如二种。
  9页
  依止着依他性显现虚妄分别的诸识,有身识、身者识、
  受者识、应受识、正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自
  他差别识、善恶两道生死识的十一种识。此中身识是眼等的
  五界;身者识是染污识;受者识是从意界,是此三识,眼等
  内六界所摄;应受识是色等的外六界;正受识是六识界。以
  上所说几识,尽是十八界,其它的诸识,都不外是此等识的
  差别。但世识是生死相续不断的识,指于众生的果报,无始
  以来三世的生死不断地相续着。数识是从一起乃至阿僧祇数
  的识,指示着众生的果报,有诸界的差别,多少的不同。处
  识是器世界的识,是明众生所居的处所有人天恶道无量的差
  别。言说识是见闻觉知的识,见闻觉知和言说作事更互相显
  ,故能摄尽一切言说。自他差别识是自他依止的差别识,即
  示明在众生各有我见和我所见。善恶两道生死识是生死道的
  多数差别的识,是明众生各各爱受善的业果,而憎受恶的业
  果,有无量的差异,是为生死。故此十一识,把所有一切的
  三界、十八界,乃至六道三烦恼----惑业苦等,皆被摄尽。
  此中初九识,是由言说熏习种子生起;第十识,是由我见熏
  习种子生起﹔第十一识是由有分熏习种子生起。言说熏习种
  子,是名言习气,原来诸法的真实性是无名无言,因为是由
  于我们生起分别心,取著名相,故有心义似现,由此熏习识
  中,说为种子,我见熏习种子是我执习气,因人们虚妄执着
  我和我所,由此熏习而成为种子。有分熏习种子是有支习气
  ,依于十二因缘,诸有漏善不善业熏习而成种子。倘把这些
  支配中边分别论的四识观来:身识是似根识﹔身者识、受者
  识是似我识;
  10页
  应受识是似尘识;正受识是识识;十八界是四识所摄;扩充
  范围来说,其它世识等六识,都不过是这些识的差别而已。
  四识五识,更是庄严经论中的色识非色识;显识论所说的显
  识分别识。总而言之,都是表现着同一意趣。十八界当为五
  识,是一切生处,不必须在一剎那中具足密合而生起。但五
  识原来是一识----本识,因由阿黎耶识的变异,而成其有诸
  识的相貌,即为虚妄分别性的诸识﹔故此为乱识和乱识的变
  异,前者是分别,后者是虚妄。但在这场合的乱识,必是分
  别性,而非依他性。以乱识为分别性而变异,非有的相貌显
  现,由此可见。因依他性倘成依他,则分别和真实不成﹔反
  之,倘成分别,亦不成依他和真实;更成真实,则亦不成依
  他和分别。所以依他性是从分别性的似法显现,而和分别性
  不是同体。由这点上明十八界,都是成立唯识无尘的义理。
  故在十八界,恰似梦中所显的境物,不是实有,同是不外唯
  识所变现。然梦者在梦中时,不自知梦尘唯识,不过在觉醒
  才晓得﹔而在十八界唯识之中,倘未得真如智的觉悟,想了
  悟此理是不可能的事。故欲了达此中义理,不外依圣教量来
  比度。所谓圣教量,如举十地经的「三界者唯有识」----「
  三界唯心」和解节经----解深密经的分别瑜伽品所明色相境
  界,唯识所现,「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无有少法能
  见少法」等等。依于此理,行瑜伽行者入青黄等的十遍处,
  见着青黄等的境相,亦即见着自心,而不是见另有特别独立
  的青黄等相,所以诸法不过唯识而已的理由,亦可于此推度
  比知。但诸法既然唯识,识所显现的似色法,相续坚住而前
  后相似,这是
  11页
  什么缘故呢﹖这个问题是很重要,但对于它的解答,其理由
  就是以颠倒等的烦恼为依止。色是应受识之一,是色识,又
  是似尘识,不稍说,自然是分别性。识所变异,起诸分别,
  此分别即是颠倒,因此执无为有。所以干脆的说,就是有色
  故有颠倒;有颠倒故有色。这色是所取,颠倒是能取,皆由
  识的变异,故能取所取,可为互相依止。倘作如此观察,不
  于非义为义,即无颠倒;若无颠倒,亦无烦恼障和所知障;
  且清净品法,亦可由是而得。在庄严经论乱因和乱体,为色
  识与无色识,若有前识,后识得生;但这在庄严经论的偈颂
  ,完全同一意趣,所以可得为典据。
  进一步说,关于世识等的六识如何成立唯识义理呢﹖这
  就是在三相上成立其为唯识,但三相第一、唯是识量,第二
  、是唯二----见识和相识,第三、是由种种相的生起。第一
  唯有识量,就是说明亦是唯识,亦是唯量,识量是和识分同
  样的解释;但恐怕唯有识是和唯识同一呢﹗外尘无所有故,
  举其理由,就是诸染净法离了能变识,其它所识----六识都
  不实有。因凡所有识,不外一本识,皆由本识而变异乱识。
  然既明所识不实,而犹不明了唯识理者,故有第二使其透彻
  了知。所谓唯二,即相识和见识。不论何识变异,其一部分
  则成色等之相状;他一部分则取相成见,所以世识等不出为
  这相见二识的体性。说识变异相见二识者,就是识发动时,
  必有相见的能所对立;而相见的显现,亦不外是识的发动。
  相见二识,不稍说,是分别性。从这点上有说为二分说,是
  有道理;可是相见二识皆是依他性的本识变异的显现,故在
  这点上,亦有所谓一分说者;又
  12页
  从唯识量观察,这是乱识,是分别识,若和见相二说相合,
  亦有被发展到三分说。但这所说二分三分是不是依他性,这
  是应该注意之点。第三的种种相,就是种种相貌。若以眼识
  等来说,则色等是相,眼识等是见;倘就意识等来说,眼识
  乃至法识等的十八界是相,意识是相。因有了这种种的相貌
  ,便能贯摄一切,就是唯识义的成立。即依如此三相,说明
  唯识无尘的义理。但这在真谛译的释论,关于三相,亦有说
  世识等的六识。在隋唐两译的释论,关于十一识亦有说明。
  故对于十一识的解释大概是没有差支的罢。
  分别性倘详细说起来,有说为分别、所分别、分别性的
  三种﹔但这即是能遍计、所遍计、遍计所执性是。此中意识
  是分别,依他性是所分别,即由这分别使依他性成为分别性
  。但分别性亦有六因,所谓六种因者,依他性本来离除一切
  的分别,无分别为体,所以:(一)立名等为所缘的境界,
  为对象,而分别计度;(二)即从依他性上取彼名言,执着
  相貌,分别这些相貌,为眼等诸根,色等诸尘,识等诸心;
  (三)再进而执为实有根尘识,由此,意识计度依他为坚实
  的物质;(四)由执着而起寻伺,思维或言说而周遍计度;
  (五)由见闻觉知,对于诸法起颠倒想﹔(六)如实无尘境
  ,而起增益,执有尘境。由是,意识分别依他性使成为所分
  别,故此六因为分别性。这分别性更有四种、五种、十种的
  详细说明﹔但十种的最后的第十散动分别,乃是指着菩萨的
  十种分别。对治这十种的散动分别,不外佛陀在般若经中所
  说的无分别智。所以欲对治它
  13页
  ----散动分别,在般若波罗蜜经的义理,有具体的说明。由
  此观察,在明般若系统的所谓「空」,是对治分别性,被判
  为空观;但从空观毕竟遮遣了分别性,这时依他性亦不存在
  ,完然是纯粹的真实性。倘以「金土藏」的比喻来说,这有
  地界、金、土三法的义理。地界是依他性,但土是常常显现
  ----土若从地界说,本来是非有的东西,虽然,恒时显现;
  而金是实有之物,反复障而不显。倘以火烧土,金便显现,
  这时土或地界,不稍说是没有了。所以无分别智不生,本识
  为虚妄分别性而显现,真实性即不显现;倘得无分别智生起
  ,本识上的虚妄分别性即不能显现,同时真实性便赤裸裸地
  显露了。故依他性,是根本没有存在的,如此为真实性,这
  真实性在前说有二种;但详细地说,是有四种:第一、一切
  法的本来自性清净,亦说为如如、空、实际、无相、真实、
  法界;同时一切众生平等存在的通相,故亦称为如来藏。第
  二、无垢清净,如来藏真如,是远离一切客尘杂染,及惑智
  二障故。第三、至得道清净,是指菩萨得清净为行道而得清
  净而说:倘具体地说,就是般若波罗蜜或四念处等助道品。
  第四、道生境界清净,即由道及助道品生起所缘的境界,而
  为清净;这境界,就是修多罗等大乘的十二部教法。
  关于摄大乘论的三性立论,如解深密经、瑜伽论对于三
  性而并说相生、胜义的三无性的方法是不取的;而是取庄严
  经论说三性间常含有三无性的说法的。建立三性,根本在乎
  唯识,在识的依他性上彻见其识体,从种子生,而系属于因
  缘,从这点上而明依他性;识是能分别,其能分别
  14页
  变异所分别,从依他性变异而生,成为种种差别的相貌,从
  这点上而明分别性﹔依他性的变异,是色等所分别的尘相,
  而此尘原是所分别,实体本无,从这点上而明真实性。如此
  依各别的定义建立三性,故三性是不一;但若更将这三性从
  一识的种子所生为依他,识的种种差别相貌为分别,分别无
  体为真实看来,则原来唯是一个本识,而变异三性,故三性
  不异。同时亦可显立三无性的义理了。那么依他性和真实性
  完然是同一,而依他性的一切种是非有﹖但,倘使依他性无
  ,即无真实性﹔若无依他性真实性,则染污清净品法亦无﹔
  一切皆无,是则陷于过失,故绝不可无依他性,如此,依他
  真实二性,原来不过是一识的义分;而不能说依他即真实者
  ,是不外有实践的意趣。若从实践而说,为遂其自性清净真
  如,而三无性即为最后的归着点。这实践的意趣,和识显现
  似色为颠倒的依止是有同一的意味,同样的重要。但三性的
  建立,依他性是指离言的法性,故亦说为有,而不是情有。
  故三性者,其一分由分别性故无常﹔他一分由真实性故常,
  由二性故的一分,则非常非无常,即说为无二。在这点上,
  所说苦乐、善恶、有我无我、净不净、寂静不寂静、涅槃非
  涅槃、生死涅槃等,都有同样的意思。故诸法可以说是亦有
  亦无、非有非无。为示明这点,故在论中引用庄严经论述求
  品第十二的第四十七、八两偈,便可概见:「由自体非有,
  自体不住故﹔如取不有故,三性成无性。由无性故成,前为
  后依止,无生灭本静,及自性涅槃。」正显诸法,仗因托缘
  而生,非有自性,若约过未,其体无性,倘约现在,自体不
  住,故诸法无
  15页
  自体性,如取非有,所以三性即成无性,同时也就是三无性
  了。诸法既然无性,故含有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的意
  味。由是可说这是理论的,同时亦是实践的,三无性真如就
  为诸法的所归宿处了。
  三、唯识教
  唯识教亦即唯识观,就是悟入应知的三性。阿黎耶识
  是从不净品法的种子识点上命名;故出世间净品的种子,就
  不是阿黎耶识,也不为阿黎耶识所摄,而是正思维所摄,法
  身解脱身所摄;但和阿黎耶识俱生,而是对治阿黎耶识者。
  故阿黎耶识在本识中所存着的不净品种子,是有解除的性质
  ;而所存着的是净品种子,是非本识。本识和非本识和合,
  恰似水和乳的和合,如鹅来饮时,唯饮乳而不饮水,故乳虽
  渐尽,而水仍存在,一生一灭,大有势不两立的关系。这出
  世间净品的种子,乃是出世间最极清净法界所流露的大乘教
  ,即四种真实的第四闻熏习,乃唯识观的所缘境。依此观行
  ,即四真实的第三至得道清净。闻熏习和解性----阿黎耶识
  和合,以解性为所依,故解性即含有如来藏心的意义。而且
  入此唯识观者,是可得福慧二资粮,圆满二资粮,但须具有
  :(一)大乘多闻熏习相续的因力;(二)承事无量诸佛得
  善知识力;(三)入决定信乐正位思维力;(四)成熟二资
  粮的修习增长善根依止力。具此四力,就是瑜伽行者﹔同时
  亦是指示着
  16页
  从十信到十回向的位置,尤其是指着十回向。行者入唯识观
  ,对于大乘法相不生意言分别,这时,即入了愿乐行地或信
  解地,即胜解行地。所谓意言分别,就是内心的觉观思维,
  即意中寻伺思维。具有了这思维,就将有见识为相与有见,
  和把有相识为相与有相。有相者,就是相似显现十二部大乘
  教,或大乘教所诠的义理。但意言分别,不唯于愿乐行地,
  即进入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亦有,不过在究竟位是已离障垢
  ,最极清净。盖一切法以识为相,以真如为体,故见道以上
  ,咸以真如为体。以上的五位,即典据前述庄严经论真实品
  的五偈而说。
  复次,因力、善知识力、思维力、依止力为善根力所持
  ,入于方便,说有八处,这是瑜伽行者实践的证入。八处者
  :(一)遣除轻贱自身等的退屈心是第一练磨心。(二)能
  得方便遣除轻贱退屈心是第二练磨心。(三)除灭疑惑相应应
  得退屈心是第三练磨心。(四)舍离二乘的思维,邪思维灭
  ;对于大乘生信心,决了心,灭除一切的邪意及疑;对于所
  闻思的诸法,舍离我我所的邪执,灭除法执,对于寂静散乱
  的二境,了知见境的无相,和见识的不见,于一切相,除分
  别障,灭除上四处障是。(五) 闻熏习生起,正思维所摄的
  意言分别,以大乘十二部经相似显现为法,和正教所诠的义
  理相似显现为义,为所缘境,而遣除此境者是。(六) 即名
  寻思、义寻思、自性假立寻思、差别假立假寻思的四寻思是
  。 (七) 即名寻思所引如实智、义寻思所引如实智、自性假
  立寻思所引如实智、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是。(八) 即
  入于唯量、相见,种种相貌是
  17页
  。此中第五所说遣除境相,即把将遣净尽,真亦遣除。第六
  第七是依寻思和如实智,观察一切名义及名义的自性差别的
  假说,不过唯是意言分别,由是而入唯识观。更于第八入唯
  识真观,亦遣去意言分别,得无分别智,安住于真如法界。
  唯量,即前所说是唯识量,摄尽诸法,观察名、自性、差别
  和义、自性、差别的六相,非是实有,唯是识量,是为唯量
  观。相见,就是似尘显现,相识所缘的境界,和似识显现,
  见识所缘的境界,对于这相见的离言依他性,观察其中没有
  能所取,不是实有,是为相见观。种种相貌,就是依他性上
  显现似相,而非实有;又在依他性上显现似生,亦是无生。
  故观察种种的相貌无相无生,便是种种相貌观。如是三法三
  观,实在便是入三性观。但以譬喻来显明:如闇中有绳,似
  蛇显现。这闇,是譬不了大乘的三无性义。绳是依他性;蛇
  当分别性。所以倘使了知绳的意义,则蛇的乱智和执着人法
  的分别性皆息灭,唯留依他性的智力;可是更把绳亦微细分
  析,唯是色香味触的四尘,而了知其亦无实境,则绳智亦灭
  ,卒至依他性亦不留在。如此,倘伏灭六种相的显现和似名
  似义的意言分别,则尘智不生,正如蛇智,入于分别性。倘
  由此而入,便从证无相性,而引起证无生性,因唯识智亦被
  伏灭,正如绳智。因为这全然是依于真如之智,但即是入于
  依他性。更知依他性和无生性,由此而进,便可得入真实性
  。因伏灭了尘想,意言分别一切似义显现的生缘,当体虚无
  ,故唯识想亦不生起,依真实性,除依他性,住于无分别智
  。无分别智,即对于一切的境义不生能取所取的分别知见,
  就是安住真如
  18页
  法界,悟入真实性,且依此而入初欢喜地。这约八果来说,
  即指菩萨的见道。如此悟入唯识观,亦即唯识方便观和唯识
  真观的存在;伏灭尘想,而留存唯识想,是前者;更进而唯
  识想亦伏灭,与真如契合,便是后者。这也就是所谓通达三
  无性了。但倘以无分别智为真的菩萨,所以菩萨乃登初地者
  之名称,而从初地更进到十地,地仍存在;又在见道以上,
  尚有修道究竟位,故菩萨的实践观修,还是由修道而开始。
  从无分别智的长养,而成为后得智,使之彻见依他性的真相
  ,进而从体起用,济度所化的有情。此间所说是入因果胜相
  ,入因果修差别胜相,于修差别依戒学胜相,此中依心学胜
  相,此中依慧学胜相;最后说学果胜相,是为转依。
  无分别智和般若波罗蜜,名异义同。但名是假立,义是
  定性,如何能知其义同呢﹖这在般若经有说:倘使菩萨住般
  若波罗蜜外学的我执处;未见真如,唯灭菩萨的分别处;生
  死涅槃的二边处;但灭惑障,为知足行处;不观众生利益之
  事,唯住无余涅槃处。离此五处,修习余波罗蜜,说为圆满
  。故无分别智,是由无倒差别、无分别差别、无住处差别、
  正行差别、至得差别的五种;和前所离的五处可知。这样,
  无分别智和般若波罗蜜是同一;但这和二乘智间有差别﹕第
  一依无分别差别:声闻智是因有分别相而生起;菩萨智是因
  无分别相而生起。第二依非一分差别:声闻对四谛法,达人
  空理,生无漏智,唯是自利;菩萨于一切法,达二空理,生
  如理如量智,是自利利他。第三依无住差别:声闻住着于涅
  盘;而菩萨了知生死涅槃,分别所作,无相为性,故住
  19页
  于无住涅槃。第四依恒差别:二乘住无余涅槃,无应身故堕
  于断,无化身故堕于尽;而菩萨住于无住涅槃,恒起二身,
  既无断尽的边际,复有法身的所在。第五依无上差别:二乘
  有上;而菩萨无上,以最胜为乘。有此五义,故可明了菩萨
  道和二乘道有异。且二乘依道得灭,一向弃背生死,所谓是
  趣寂﹔反之,菩萨依道灭惑,住于无住涅槃。无住处涅槃,
  与自性清净、有余、无余的三涅槃,共为四种涅槃;但舍离
  烦恼和不舍离生死,二所依止,转依为相。----菩萨得无分
  别智,便不见生死涅槃的差别相,故虽灭烦恼,亦不住于涅
  盘,虽起分别,亦不住于生死,因此,涅槃是以转依为相。
  但这转依,即以依他性为依止。然生死亦是依他性,而以不
  净品的一分为体﹔涅槃亦是依他性,而以净品的一分为体。
  元来本识是依他性:从本识生起分别,为不净品的一分,以
  生死为体,是分别性;无此分别的所有,是为净品的一分,
  以涅槃为体,是真实性。故本依乃具净不净品的二分依他性
  。转依亦是依他性,三乘道对治起时,此依他性由不净品分
  ,永改本性;由净品分,永成本性,称为转依。此依他性道
  未起时,生惑业苦,是不净品,而净品尚无成立,唯是本性
  清净;道起时,除灭不净品,更不生起,即是永改本性。且
  此依他性的净品,就是道及道果。道即戒定慧。道果有为者
  为解脱和解脱知见;无为者是本惑灭及未来惑不生。故道起
  时,依他性是五分法身,及和无垢清净相应,这相应和成佛
  ,在不变异点上,说为永成本性。转依有益力损能转、通达
  转、修习转、果圆满转、下劣转、广大转的六种。第一、是
  说乘三圣道现
  20页
  起,阿黎耶识中闻熏习的功能,转增益力;其诸惑熏习的本
  用,渐至于损能。第二、得无分别智,证入真如,故称通达
  ,是由初地至六地的行者。第三、对前位的修习,由相而起
  ;而此位的修习,由无相而起者,尚未十分舍离一切智障,
  及未尽显现相、生、真实三相的三无性,而至于尽舍离,尽
  显现,故此为从七地到十地者。第四、诸佛所有一切相的显
  现为断德;清净真如的显现为智德;至得一切相自在为恩德
  ;为此三德的依止,是究竟位的转依。第五、是声闻观人无
  我,自出三界而亦兼济众生者是,即得人无我,背苦弃集者
  。第六、即菩萨观法无我,自利利他,得无住涅槃是。此中
  第四、第五、第六各各有究竟理;但以第四为最上,修唯观
  的目的,实在也就是为了得到这个。
  四、佛陀观
  如菩萨的解脱和声闻的解脱有异,则菩萨的解脱知见和
  声闻的解脱知见亦异,这是不稍说的。这解脱知见是菩提道
  的究竟果,是殊胜之智,因解脱知见中有三身,故即指着三
  身殊胜智。三身是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身是依止义,
  因其能持诸法也,故法身亦为应身化身及如来果上一切功德
  的依止,故名为身。又身是实义,不可破坏故。又身是体,
  体是性义,此性于一切位中坚固不改,故是实,实故不坏,
  在身,有自然得和修习得,而是相同。如来身亦是自性得和
  修习
  21页
  得,前者是法身,后者是应身化身。显示其和修习所得者异
  ,而立为自性身;依止自性身,起福慧二行。其所得果,净
  土清净和受用大法乐,为受用身;在地前修行地中,由佛陀
  的本愿自在力,其识上相似众生而变现,是为变化身。故自
  性身乃诸佛的法身,灭除一切的障业,圆满一切的白法,故
  唯真如及真智独存着,这就是法身。身同是依止的意义,即
  对于一切法自在,说为依止。受用身就是应身,依止于法身
  ,是诸佛种种的净土和大人集论的依止,其显现者,即他受
  用身。变化身是化身,以法身为依止,和应身以大智大定大
  悲为体有异,是以色形为体,在人类为八相成道如佛陀者。
  故这三身说,亦可说是开应合真,或开迹合本。但这法身前
  来所述由唯识观而见,究竟如何而见呢﹖法身相有五种,其
  中:第一是说法身以转依为相,依此所说,亦可得着明白,
  不外是毕竟灭除一切障和不净品分的依他性,得无分别智,
  通达诸法的同一无性,得着自在清净分的依他性的转依,为
  法身相;二以白净法为相;三以无二为相﹔四以常住为相﹔
  五以不可思议为相;这是说其「相」的意义。以下更说证得
  、自在、依止、摄持、差别、功德、甚深、念法身、法身业
  的九义,合为十义。又说一乘的意义;诸佛法身的一多﹔诸
  佛法身的一向涅槃和不涅槃的所以;受用身不成法身的理由
  ﹔变化身不成自性身的所以。三身常无常的差别;法身本有
  ,须修而得的种种论理,详述问难的解答,终论三身。法身
  以如如理,和如如智为体。应身化身,是为悲智所击动,而
  成就利他的事业,故不唯是智,然以智为主点。论中三身说
  的部分,尤其
  22页
  是引用庄严经论的偈颂为最多,故这亦可说是组织庄严经论
  的说法。但对于一种学说的解释,必不能别创意见,和诸经
  论同样的见解是应该的吧﹗又三身的名称,虽在论的本文亦
  用法、应、化身;倘见异译如佛陀扇多则皆用自性身、受用
  身、变化身;真身、报身、应身,几乎没有用。但自性、受
  用、变化的原语大概是和庄严经论相同。故在此点,亦继承
  庄严经论而显示与其相合。
  这样观察来,无着的学说的大要,是收拾弥勒的学说,
  加以整然的组织,故其所建功者,在这点,亦有目其集唯识
  说的组织者,大成者,也是这个原因吧﹖义净当时在印度,
  亦认得此点,----见瑜伽行派的学说,举着无着的八支。此
  中亦有世亲所造,而归功则唯在无着,更没有超越无着其人
  。然在中国和日本,倾向重视于世亲,是较无着强得多呢。
  实际,世亲不外以无着的组织为基础,而加以精深的研究和
  广博解释,这是很可以明白的事。所以无着实在是和弥勒相
  提并论而成为唯识学说的基本重要的人物了。
  (此文为昙伦译自宇井伯寿「印度哲学史」其中之一
  章,发表在民国二十二年的海潮音)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我怎样纪念慈老恩师
下一篇:无杂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