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菩堤道次第广论》念死修习之心得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见寂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菩堤道次第广论》念死修习之心得
  本文荣获九十五学年度余式奖学金
  ◆见寂法师
  楔子:遇见死亡
  据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人是无法直视的。一种是太阳,尚且不论直视,相信多数人都有在艳阳强光下睁不开眼的经验;而另一种无法直视的,不是别的,就是死亡。
  末学自幼生长在传统家庭,任何与死相关的谈论,是父母长辈绝对禁止的忌讳。尔后,以中国儒学为主轴的学校教育,也以“未知生,焉知死?”的圣贤教令来回避死亡的课题。而且,不知道是幸或不幸,在成长的印象中,自己几乎没有面对死亡的经验。直到考完大学联考的暑假,五天前才在国中同学会上见面拥抱的同窗,五日后竟传来惨死砂石车轮下的噩耗。那年我十八岁,生平第一次亲尝失去挚友的痛苦;我模糊地看见死亡的存在,但仅止于一瞥,更不敢直视。
  两年后同样是暑假,因为一股年轻服务的热忱,驱使我远到花莲慈济医院担任志工一周。虽然早已知晓医院是生老病死的活教室,但那仅止于理智的想像;等到亲自接触,才进一步地认识“生的无忧;老的无奈;病的无助;死的无常。”婴儿房前的欢欣甜蜜对比著失亲老人的床前哀叹;前一日亲手为之刮胡的老伯,半夜一口气上不来,隔日只见空病床……。短短的七天内,自己仿佛搭上生命的飞梭,用尽全身力气和数不尽的泪流,穿越时空看见生死交织的世间实相。
  从此,我收起天真浪漫的梦想情怀,正式向不谙世事的青稚思想告别,一心一意投注在弥补生命苦迫与缺憾的志工工作里。我积极地向宗教探寻世间苦难的合理解答,更由于出离心与菩提心的引领,在大学毕业后的数年,因缘具足出家了。然而,死亡无常的真理并未随著发丝的剃落而认清,面对法俗眷属的往生离世,自己依旧难以转出心的牢笼。
  发愿:走进死亡
  出家这些年来,佛教出世道体系的学习,使自己明白个人死亡的超越,惟藉戒定慧三学的修持以达烦恼解脱、不受后有;而大乘菩萨道思想的薰习,犹令忝为宗教师的自己,很清楚还有广大众生面临死亡的无助与悲伤,著实需要佛法的疗慰。于是,揭开死亡的面纱,正式朝向它、面对它,并在平时积累解行资粮以熟悉死亡的降临,乃至能够随分随力地助益处于死怖、死苦的众生,成了末学认定此生的修行大事。
  佛教之中有关生死观照的修行法门众多,譬如:佛陀经常教示比丘,观察生命的构成仅是五蕴、六处、六界之假合;或者勾勒出造成生死相续的十二缘起连环锁链,提醒著流转与还灭的两条道路;乃至弟子们临终惧死、丧亲无助的事件,佛陀皆曾开导许多安顿人心的修持方法。而近代的净宗高僧印光大师,也有将死字悬于寮房壁上,提醒自己切要念死、莫放逸的警策作法。依循著历来佛教经典指引的修行轨迹,发现大致有两类处理问题的应对方式,也就是转换所缘的暂时降伏或者正面交手的对治根除。
  选择出家学道的身分,及其所带来生命重心的转换,常常迫使自己不得再找借口推拖不修行,或是逃避去面对许多过去没机会遭遇、也不愿意碰触的课题,其中之一的学习就是看清并直视死亡的挑战。其实,从生理的角度而言,死亡本身仅是一极短暂的历程;再者若反思自己从无始来、于死生之间的无数行旅,引渡往隔世轮回的死亡经验,应该不会太陌生。不过,隔世之迷和累劫的业习,以及世间教育里缺乏反观觉照的宗教启迪,使得末学此生二十多年来,在努力扩展生命宽度、积极攀登生命高峰的同时,几乎同一比例地增长了贪染、嗔恚和愚騃。于是,面对死亡的思惟,成了很不容易超越的障碍。
  在家之时,诸亲好友的生离死别已让自己难以从伤感中走出;披剃出家后,许多的世间不幸则使自己更容易濡湿双眼。死亡无常的降临会遇愈多,愈加认识自己心志的脆弱和修行智慧的不足。直到阅读到《菩提道次第广论》之〈念死无常〉篇章,一直以来内心那股想要直接面对、勇敢超克死亡的渴望,终于找到了出口。
  修行:随念于死
  《菩提道次第广论》(以下简称《广论》)乃西元十四世纪,中兴西藏佛教的宗喀巴大师,有鉴于当时藏传佛教多数的修行者,对佛法的整体性、差异性和方便性无能融通,故于教理与修持二方面抱持偏执或弃舍的心态。宗喀巴遂依弥勒菩萨之《现观庄严论》以及阿底峡尊者之《菩提道炬论》二书为架构,再循著龙树、无著二大论师的轨道,将三藏十二部圣典之精要,不论派别、传承皆完整地涵摄,并将趣证佛果所必经的菩提道,分成浅深渐次、不可缺漏的三士修学进程。
  修念于死的教授位于《广论》下士道的入道之首,这使得思惟死亡的课题,成为藏传佛法修习系统中重要的区别指标;换言之,能够进入死亡的念修,才是菩提道的下士。故可以说,《广论》从念死修习揭开三士道正行的序幕,不论修行者之目标为下士道之来生善趣、中士道之解脱生死或上士道之圆满佛果,都得依念死为起点作次第的修持。
  一、未修念死之过患
  首先,宗喀巴大师认为,一介凡夫欲踏入修行门槛,要能引导其心从贪图
  现世的利乐,转而希求后世的安养。盖大部分人在修行的向望培养起来之前,
  眼光常只关注在此生的幸福与否,终其一生劳碌奔波于财富、名望等人生美景
  的追求。反省这些行为的背后,可以发现源自于一种心念的根本错误:即“错
  执无常以为常”的颠倒妄想,受到此类“身命将久住”、“今日定不死”的见
  解欺蒙,于是导致种种过患。大致可以分别为以下三类:
  1. 起诸烦恼如瀑流转:因以为身命尚久不死,故对此生名、利等起《菩提道次第广论》念死修习之心得贪欲;如遇任何障碍到贪欲的追求,则心生嗔恨;然每日正处于未修念死的过患中,却蒙昧无知。诸如此类的大烦恼、随烦恼宛如瀑布,缚转于生命之流中。
  2. 恶业增长善业断弃:由于烦恼的缠缚流转,每日不断地造作种种恶行,薰染发达诸恶业的力量;同时也因无暇修习对治恶业的法门,遂逐渐舍弃了善妙正法,断除了能令增上的善业和功德胜利。
  3. 命终之时堕诸恶趣:众生是随业招受来生的果报,临命终时除了极重业或有忆念引导,大部分皆随著惯习的业力而招感后报。平时若受恶业的牵引薰习,命终之时堕往苦痛恶劣的三恶道,则是必然之路。
  由上可见,“执常不死”的颠倒妄想将引发联锁的过患,造成生命体向下沉沦的恶劣循环。
  二、修习念死之胜利
  继未修过患的警策之后,《广论》接著提出修习的胜利。一反一正的说法
  脉络,无非是想透过设身处地的劣势与优势分析,引导修行者从对念死的陌生
  无知,发起意乐并投入修行。而此处提及修念死理的胜处,包括:
  1. 遮止恶行:若能踏实体认自己今日必死,于尘世种种劬劳、羁绊,遂不受迷惑或盲目追求,故能避免诸多参杂不良质素的恶业造作。
  2. 修集众善:再者,对死亡将至的透彻认识,内心会激发出一股向上、向善的殷切力量,积极投入相应于佛法的善业积集。
  3. 自利利他:念死修持带来的止恶行善的力量,不仅于己内心拥有安顿之道,成就胜妙果位;对于普世众生,更能具无上的悲怀,愿将自证的法益挹注世间。
  总而言之,直接修念于死实是能够摧伏恶法、成就善行的重要胜妙法门,佛陀更曾在《大般涅槃经》中赞誉:“一切想中,无常死想是为第一。”
  三、厘清念死的正确发心
  明白未修过患以及修习胜利,主要是为了引起修死随念的发心。而若真正
  发起心来念死,将能达到止恶、行善以及自利利他的功德。于是,启发一种确
  实无误的念死心态,避免盲修瞎炼、白忙一场,实为进入念死修习的关键。
  《广论》采用破邪显正之法厘清念死的发心。错误的念死发心,论中指为一种世俗上贪生怕死的心态,也就是想到死亡之时,将与爱恋的亲友、财产分离,情感上遂生出不舍与害怕。若追本溯源,可以发现这是从未根本了解念死的发心道理而来,所以怖畏对象的选择并不正确。反之,《广论》说明真正当挂念、感到恐怖的,应是体认自己来不及修行、却又将亡殁的事实。这乃从了解自己业报身的必死无疑开始,再发现种种能致堕落的恶因未除、能生善趣的净因未集,于是感到忧悔与担心。此外,这种死前未及断恶修善的畏惧感,若是正确地思惟培养起来,不但不消极,反而是一种渴盼每分每秒皆修行的念死心。同时,修行者也将能因为积极地净障集资、安住正法,临终则不致有悔而害怕死亡。
  由上所知,《广论》所谓的发心念死,是一种源自于正见业果理则的死亡忧惧,然后决定修持的思惟和忆念历程。
  四、修念死理
  在正确发起心来念死之后,《广论》于修法上的教导,为一殊胜的“三种
  根本、九种因相、三种决断门”修持系统。之所以称为系统,乃宗喀巴大师先
  将念死的法则设计为三大根本,而每一根本下又分别有三支因相,修行者藉由 
  思惟死亡的本质─即此“三种根本”和“九种因相”,然后次第生起“三种决
  断”的修行誓愿。
  试将“三根本、九因相、三决断门”的修持系统,叙述如下:
  根本一:思决定死。第一个修持根本,是思惟死亡的必然性。
  因相1-1 思惟死亡无缘能却退:试想一个人即使拥有任何的身分、住所、时间或特权,然死主的必定到来,实无有一因缘能逃脱或退却。
  因相1-2 思惟寿量的无间递减:每个人业报所感的寿量再长,总是昼夜不停地消逝,催逼著我们迅速向死亡靠近。
  因相1-3  思惟未及修行又当死:人生再长,扣除睡眠、老病和无义销耗的时光,真能修行的余暇甚少。
  决断A:必须修行正法。思惟上面三因相后,反省自己对世法的贪恋,如梦幻般受不实欺瞒,唯能肯定死亡的必然到来,于是发起在死前修行正法的决心誓愿。
  根本二:思惟死无定期。虽由思决定死而有修行正法的决定,然平时的散心妄念故相应于现法安乐的追求,所以,对治此的第二个修持根本,就是思惟死期的无法确定,以一种今日必死的心态随时为死亡作准
  备。依据的是下列三因相:
  因相2-1 思惟赡部洲寿量无定:不同于它处众生寿量的固定,南赡部洲人寿量的特色就是不确定,死期未知之下,不论老少皆有可能随时离世。
  因相2-2 思惟死缘极多,活缘极少:疾病和四大不调的内缘损害,以及能致丧命的种种外缘侵扰极多;而能长养身体延长寿命的活缘极少,甚至会转变成死缘。
  因相2-3 思惟身极微弱:身体并非想像中的坚实,其实微劣脆弱得
  如同水沫,无须大损即能坏命。
  决断B:从现在而修正法。在寿量的不确定、死缘众多和身命脆弱三因
  相的彻底思惟后,唯一能肯定的就是 死亡随时会来、而且绝无定期可言。这是三种根本思惟中最重要的想法,一旦具备死无定期的信解,将能扭转众生喜恋栈、好推延的心态,决定即刻开始精进修行。
  根本三:思惟死时除法而外,余皆无益。除了慎防死亡随到而发起即刻修行的决断,还有第三项根本法则必须思惟,就是临命终时除了佛法,其余皆无益处。思惟前二根本纵然发起精进勇猛的力道,仍需有正法作为眼目,引导行者向于正道,否则修行倚错方向,也是徒劳无功。
  因相3-1 思惟亲情不可替死:命终之时,亲友纵有再多不舍,也无人能伴随或替死。
  因相3-2 思惟财富无可持往:生前拼命追求的财物受用,死时一毛一角都带不走。
  因相3-3 思惟身体必须弃舍:毕生最珍爱呵护的身躯,死到临头也得弃舍。
  决断C:死时唯法是依是怙。此生拥有的亲情、财富和身体,纵使幸福圆满,然而死亡来临的那一刻,只得一一的弃舍放下,这是何等令人哀恸不安。因此,除非收起外放寻求的心怀,反观自省在孤寂的人生死路上,究竟可以帮助自己、解决痛苦的,唯能依靠佛陀的正法。
  由上可见《广论》的念死法则─“三根本九因相三决断门”,从对治现实之不死倒见出发,藉著思惟各种根本与因相,次第透视死亡的本质,进而发起对死亡正念忆持的誓愿。整体而言,《广论》之〈念死无常〉,的确是一套完整具有因果、浅深阶次的思惟修持系统。
  自勉:恒持不懈
  修行最忌知行不一,任何至臻完善的法门义理,行持若仅三分钟热度,也是无法受用。何况宗喀巴大师更是殷切劝勉念死的修习,不仅是初学佛的法门,在修行的中期、后期,念死的道理皆为必修的资粮。如今,每日思惟死亡无常的恒课,正带领自己审视习总以为常的坚固见解;逐步消融误解生死的茫然悲愁;学习将每个死亡的因相思惟当作增上的磨练;然后朝向安然直视死亡的境界,勇敢迈进。
  (摘自《中华慧炬》)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