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 力
业 力
录自《圣道修行》
坦尼沙罗比丘 原著
郑振煌 中译
英文保留karma这个梵文字而不翻译出来。它的本意其实很简单——行动。但是,由于佛法对行为的重视,梵文字karma包含了许多action一字无法涵盖的意义,因而英文的action(行动)一字无法概括它的所有含义。这就是为何我们保留karma的原因。
但是,当我们尝试了解此字用于日常生活中所包含的意义时,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含义在翻译过程中已被混淆。对许多人来说,karma就像命运,尤其是指恶运:是一个无法说明和改变的宿命之力,而我们无能为力去抵抗。当人们遭受恶运打击却仅能认命接受时,我曾听到他们叹息著说:“我想,那就是我的业力吧!”这句话中隐含的宿命论,就是让我们大多数人对karma心生不悦的一个原因,因为它听起来像是一种无情的制造神话,几乎能够对现状中的任何苦恼或不公正提出合理化:“如果他很穷,那是因为他的业力。”、“如果她被侵犯了,那是因为她的业力。”因此,这似乎在说他或她应该受苦,所以不值得我们去帮助。
这个错误认知是因为佛教的业报观和非佛教的观念同时进入西方,所以造成了佛教观染上非佛教观。虽然许多古代的业力观属于宿命论,但是原始佛教的观念绝非如此。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去看原始佛教的业力观,将会发现他们甚至不像现代人那么相信宿命论。
原始佛教并不认为karma是线性的。当时的其他印度教派相信karma呈直线作用:过去的行为影响现在,而现在的行为将影响未来。因此,他们认为自由意志没有多大的空间。然而,佛教认为karma呈回馈环状作用:现在是由过去和现在的行为所形塑,而现在的行为将形塑未来,也形塑现在。由于在因果关系中接受现在的影响,自由意志得以发挥其作用。佛教以“流水”的意象来解释因果关系,因而彰显这种自由意志。有时,从过去而来的水流很强,除了站得稳外,几乎无能为力;有时,水流和缓得可以被改变任何方向。
因此,原始佛教的karma观不赞同消极认命,反而专注在每一刹那中起心动念的解脱潜能。“你是谁?”“你来自何方?”不比心对当下所做的动机来得重要。即使过去的行为可能形成我们生活中所见的千差万别,我们生为何等人并非由过去的业力那只手所决定,因为那只手可以随时改变。我们如何面对过去的业力,才是决定人生的要素。如果你在受苦,就要试著停止恶的习气,因为它们会让特定恶业的果报显现。如果你看见其他人在受苦,而且你能够帮得上忙,就不该想到他们过去的业果,而要想想自己现在的业因:将来你可能会处于和他们现在所遭遇的相同困境,所以,现在是你的好机会去帮助人,就好比你也希望他们在将来也能如此帮你。
“一个人的尊严,不是由他的过去,而是由现在的行为来衡量。”这样的信念,正好公然反对印度传统的社会阶级制度,这也说明为什么有一阵子原始佛教对婆罗门的装腔作势和神话不以为然。佛陀指出,婆罗门也可以修行成就,这不是由于他的出生背景,而是因为他的精进用功。
原始佛教批判种姓制度,此外,他们也常有惊人之举。我们无法了解的是,原始佛教打破我们对于出生背景(我们的种族、传统、性别、社会经济背景和重男轻女)的迷思──我们现代称之为族群。我们极力创造和维护出生背景的神话,因而感到自豪。即使我们变成佛教徒,我们仍是以这个身分感到骄傲。
从业的角度来说,虽然过去的业形成现在的我们,但我们无法控制过去的业。“我们是谁”充其量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更糟的是用业力去为不好的行为找借口。族群的价值只存在于成员的善行。即使那些好人也属于我们的族群,他们的善业仍然是他们的,而不是我们的。当然,每一个族群都有不好的成员,换言之,族群神话不堪一击。维护易碎的神话,需要投入大量的贪、嗔、痴,而最终会导致更多的恶行。
所以佛教的业力观,绝非是过去奇异的观念,而是直接挑战现代文化的族群迷思。唯有舍弃令我们感到自豪的族群背景,而能够以现今行为的动机感到自豪,我们才算重拾佛教意涵的业力观。当我们探讨佛法时,将发现它带给我们一项至宝:唯有放下“我们是谁”的迷思,坦诚从事每个当下的善行时,我们才可以将这个礼物送给自己和他人。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