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觉悟(1)
红尘觉悟
引 言
大干世界,芸芸众生,"做一个人不容易,做一个潇洒快活的人更不容易。西方古代哲人伊壁鸠鲁曾经说过,所谓幸福就是"肉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元纷扰",也就是说,幸福是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轻松愉快。这是平凡人的平凡愿望,是普通人的普通追求,既不虚玄深奥,也不神圣崇高。然而古往今来,多少才智之士、灵睿之人正是在苦思如何达于这平丹的愿望上辗转困惑,不得其解?多少伟人志士、俊彦英杰正是为创建一个人人皆可满足这普通追求的美丽世界而呕尽心血,空留遗恨!又有多少热爱生命,躬求幸福之人为获取生命的轻松愉快而反招致人生的沉重苦闷。柏拉图的理想国、耶稣的天堂、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儒家的大同世界、道教的仙岛神山、陶渊明的桃花源……回首历史,片片乐土,处处胜景,无一不是言之凿凿,引人神往,但又无一不是触之虚虚,令人失望。
人的失望其实是人的令人失望。人禀七情,更兼六欲,实为各种生命意志与欲望的载体,人人都渴望实现自我,都在生命意志与欲望的驱使下倾力追求表征自我实现的幸福,包括名利、地位、爱情、事功、生命等社会的和世俗的人生内容。因此,每个人所赖以生存、赖以寻求幸福的社会,便是无数个体生命意志与欲望交汇碰撞的场所,是人类群体生命意志与欲望的载体。然而,人的欲望毕竟实在是太多太多,而每一具体社会环境所能满足欲望的条件却实在是太少太少,于是众多个体的生命意志与欲求在社会中便难免争斗冲撞,弱肉强食,优存劣汰。所以,人心便有了受挫的自伤、失落的帐偶、落伍的无奈;人生便有了衣食匣乏的焦虑,求之不得的悲苦,道人轻视的怨忿;人世便有了尔虞我诈的算计、自甘下流的堕落、锭而走险的罪恶…"。因此,与如何追求幸福的问题相比,人们实际面临的是一个更实际,更基本但又更深刻的问题:即如何在自身与外界的双重逼迫中安身立命的问题。
人的安身立命问题,是每一种文化理想所包含的基本主题。由于社会现实相对于人的要求总是表现为不完善、欠圆满;由于在现实世界中人总是面临困厄,处境槛肋,感觉到人生的逼迫性,因而许多文化理想在解决人的安身立命问题时,都或多或少将生命的价值源泉和人生价值目标设置在超越于人的现寒和社会现实的境界,从而形成超越意识,并反;红尘炎悟一佛法与人生过来以超越意识提升人,帮助人摆脱困境,消除内心的逼迫感,获得生命的超越,人生的超越。在人类众多的超越意识中,佛家超越意识可谓独具灵性。
佛家超越意识的原旨可以归结为对生命意志的超越。这与西方现代生命哲学大力推崇生命刨化力以求克制外界障碍的思路大相径庭,与中国传统儒家从"天人合一"、"天之大德曰生"的感悟中寻求生命吊扬途径的想法也甚相抵捂。佛家超越意识的特殊性是由佛家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对生命本质的特殊理解所决定的。佛家以"缘起论,看待世界万物的产生和存在变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依赖于一定的条件而存在,这种条件就是"缘。。"诸法因缘生,缘尽法还灭",世界、社会;生命都是因缘而生灭的偶然存在,因此变化不定,空幻无实,不值得依恋,人如果强行去追求空幻的东西,其结果自然是处处受挫,一无所得。可惜芸芸众生并末了悟这一点,都竞相在生命意志的支配下,在各种欲望的驱使下企图求取世俗的人生满足,因而业报不断,沉沦在人生苦海和生死轮回中不能自拔。因此,佛家的人生超越,就是要灭除贪欲、激忿、愚痴等驱使人在滚滚红尘中挣扎苦求的内在生命意欲诸因素;获得心灵的澄明清静,达到超越生死轮回,摆脱一切人生烦恼的涅磐境界。
人生价值究竟何在?生命目标到底指向何处?人类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求取人生和生命的超越?这些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于定论的问题,通向终极目标的道路应该不止一条。产生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佛家超越意识对宇宙、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对人性的体察与包容肯定是难免疏漏,因而也肯定不是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能包医百病的万能良方,但佛家超越意识能够穿越数千年的历史屏障回荡至今,又肯定有其深厚的主客观基础,有其独特的思想和情感魁力。无论时事怎样变化,无论世界怎样翻新,人生多忧,生命不常是直古末变的现象。任何国家,任何社会,无论多么进步发达,人生存其间,都会遇到诸多不顺心的事,人们追求名利、渴望爱情、企盼不死,然而这些都难尽如人意。如今,在我们的周围,正奔涌着世俗化的大潮,正轰响着商品化的巨浪,人们正以前所末有的激情追寻着生活中迷人的一切,也滋生出前所末有的浮躁与焦虑。因此,只要人们不是期望太高,不是把佛家思想奉为振兴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指南,不是把佛家智慧当成经国治世的良策,而仅是从寻求个人心理平衡、身心圆融的角度,从佛家的弘忍愿为、慈悲情怀、常乐我净中不悟人生本相和生命超越之境,则或许对人们的安身立命会有所助益,使人们在求取幸福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艰难挫折,既积极对待,又超然置之,以求取心理上的平衡。当然这与皈依佛门是两码事。
浮生多忧 >
嫦娥奔月与织女下凡
人们对痛苦和不幸的体验,往往是在思之不得的时候、在愿望和追求不能实现的时候最强烈、最深刻,因而痛苦和不幸通常被认为是人生不能实现某一目标的伴生现象,仿佛只要实现了目标,欢乐就会永存。确实,在社会发展连人的一些摹本需求尚不能满足的阶段,在人的愿望和要求还总是难以实现的阶段,在人的欲望不得不受到压抑的阶段,人生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追求与障碍的矛盾,因而人生最普遍,最外在的痛苦和不幸就是表现为对某一目标的向往和该目标的难于达到。但实际上,人生的痛苦和不幸要比这种愿望的满足与末满足,目标的达到与末达到所产生的痛苦和不幸要深刻得多。倘若痛苦和不幸仅仅限于这种最基本的层次,则人世间就会存在无数无忧无虑、绝对幸福的人,社会状态也会因进入某一进步阶段而达于理想境界。但笔者前面已从人类整体的追求租文化人群体的追求的角度谈到过目标的实现与痛苦和忧虑同时降临的情况,那么作为个人,同样存在追寻到目标却末追寻到幸福的普遍现象。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嫦娥奔月与织女下凡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两个神话传说中女主人翁的愿望和追求不同,但结局却同样令人忧伤。
嫦娥奔月的故事,讲述的是上古英雄羿年轻貌美的妻子嫦娥,厌倦了人世间的生活,对时光易逝、红颜将老、生命将灭怀着极大的恐惧,对逍遥自在,长生不老的神仙世界无比向往。为了成仙不死,嫦娥偷吃了羿从大神西王母处求来的两粒灵药,独自飞往月宫,成为月中仙子;很显然,这个神话传说突出的是嫦娥对永生的渴望和追求,在爱情和不死之间,嫦娥选择了不死。从嫦娥的这一愿望和追求来看,嫦娥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达到了长生不老的目的。由于服下不灵药,她永远留住了青春和美丽,成为世人倾慕的对象。但是,嫦娥怀着极大的勇气,以牺牲爱情和家庭生活为代价换来的月宫生活,却并未给嫦娥带来想象中的幸福和欢乐,消除她内心的忧伤。月中只有白兔桂树,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笑语,没有歌声,"十分清冷寂寞。嫦娥的生命即使在这样孤寂无趣的时光中永无尽止,但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世人虽然倾慕嫦娥的美丽,却并不认同她的人生归宿:
“白兔铸月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李白)
“斟酌女亘娥寡,天寒耐九秋。”(杜甫)
“烁居应寂寞,祷月青具愁。”(陈陶)
“兔寒蟾冷桂花白,嫦娥今夜应断肠。”(李商隐)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
在古代诗人们的想象中,嫦娥的日子寂寞而悲凉,因而笔下流露出的都是对嫦娥不幸生活的同情和怜悯,因此,嫦娥向月宫的飞升并不是奔向幸福的彼岸,至少按人世间一般的标准来衡量应该是如此。
与嫦娥的向往天界,追求成仙相反,织女下凡的传说却是讲述一个天上仙女思慕尘世生活,向往人间爱情的动人故事。织女不耐在天上日日与机抒相伴的寂寞孤独,暗恋人间牛郎,私自下凡与牛郎相爱成婚。织女对天界的背弃行为使王母极为震怒,她派遣天将掳走织女。牛郎闻讯奋力追赶,王母使用玉簪划出一条天河,将牛郎和织女阻隔在天河两旁。从此,只有每年七夕,牛郎和织女才能在鹊桥上短暂相会。在这个神话传说中,织女最大的追求是男女恋情;从两心相许这点来讲,织女应该说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织女深受着牛郎,牛郎也深爱着织女。然而隔河相望。相爱却不能相聚,织女所遭受的痛苦和折磨,恐怕较之缺乏爱情和恋人的日子更其巨大。汉代《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就生动地抒写了织女的痛苦与不幸: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杆。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下水间,脉脉不得语。
相爱而不能相聚,这本是人间热恋男女最大的不幸,但无凡心则无凡人的痛苦,动了凡心,便难免凡人的痛苦,"这恐怕是织女始料所不及的。虽然织女下凡的故事中,并未告诉我们织女下凡,追寻到思之若渴的恋情后,在尘世生活的那段月子心态有何变化,有否世俗的其他种种忧患,而是将织女的不幸落实在相爱而不能相聚的爱情缺陷上、但不能相聚的痛苦毕竟是一段轰轰烈烈的恋情积执著地了却思凡心愿的结果;这依然说明了人所苦心追求的吕标在给人以幸福和快乐上并无终极的意义;倘若再假设牛郎和织女的夫妻生活未被王母强行拆散,作为无数世俗夫妻中的一对,谁又敢保证他们不会像其他夫妻一样,为油盐柴米等世俗之事所烦恼、所折磨呢?
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人心所感受到的什么也不想做的痛苦和什么也还未做的痛苦一样多,不知道该追求什么的焦虑和求之不得的焦虑一样难于消除。回顾一生,每个人都有过无数的愿望和追求,不是充当过嫦娥,就是扮演过织女,都有过在目标追求中失败与成功的体验。但完全的心满"意足,彻底的无怨无悔可以说没有,任何人生目标在经历过追求之后总是若有若无,难以把握;颇有点“草色遥着近却无”的况味;所以在燃烧着先数梦想,拥挤着无数追求的现实世界,追求者们发出了痛苦的疑问:
为什么纯粹的事物总是稍纵即逝,
而痛苦一如流水睁大的眼?
从零到零,
四季其实就是灰烬,
我想起我钟爱一生的音乐和诗,
它们永远在诞生中死亡。(安琪《闪现》)
从诗中,我们不难发现诗人隐约的幻灭感;"纯粹的事物"'是:人们理想之所在,但人们却无法对其长期地真实拥有,"获得的同时也就是失却;因而痛苦依然,一如流水长年如斯。在此种人生景况下,人们希望通过不断的奋斗与追求来改变和提高自己命运的梦想也就随之成空,人们在历经磨难'和垂力之后发现,无论自己站在什么新的人生位置,最深刻、最真实的自我却未曾改变,孤独依然,焦虑依然。就像一位当代诗人所哀吟的:
每次走过这条街巷,
我总会发觉,一个从前的我,
多么孤寂,茫然。
一颗心在遥想南方,
一颗心在轻浮的天平中失重。(刘恩波《怀念》)
一种渴望改变自我和无法改变自我的情绪纠缠在一起,心的充满追求和心的无所追求并存于一窒,这就是人们在千般呼唤,万般寻求之后的惆怅和痛苦。
由此,后悔便成了人世间最普遍的心境。人们为学错了专业而后悔,为选错了职业而后悔,为错误的婚姻而后悔,为没有下海经商而后侮,为下海经商失败而后悔,另没有当官而后侮,为当下官而后悔,为没有跳槽而后悔;为跳错了槽而后悔,为没有炒股票而后悔,为炒股亏损而后悔……殊不知,在每一种后悔后面,都可能蕴含过最真诚的愿望;最热情的向往、最深思熟虑的计划、最合理性的决策、最炽烈的追求,只不过是被看得很重的目标,走近了方感觉很轻、很渺小罢了。笔者有位通讯朋友,其追求的无所顾忌和目标达到之后的失落感与后悔颇具代表性,现将她最近给笔者的一封信摘录于下:
……在我的天性中,浪漫的成份很重,因而在种种人生选择和追求上总是随意而不实在。我在,大学念的是金融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税务所工作,这在今天是最吃香的单位和最实惠的工作。可我当时崇尚虚名,认为该单位在行政级别上属于区,级单位,档次低,名声不好听,一心想进省级机关,所以就没有去报到。在家待业一年,直到工作指标;快要作废,才匆忙托人联系了一家准省级单位,勉强算是圆了进省级单位的梦。然而没过多久,枯燥乏味的机关工作又使我深感不耐烦。经商热、公司热兴起后,我不顾家人的反对和朋友的劝阻,毅然辞职,放弃铁饭碗,跳槽到一家民办公司,以为能有所作为,谁知却是寄人篱下,干一些心所不愿的杂事,反不及在原单位自在,在爱情方面,我也是颇多烦恼。刚从学校毕业,便热恋上一位已有家室的男子,对方并未给我以婚姻的许诺,但在情难自拔的我看来,只要两心相许,两情相好,婚姻只不过是一种世俗的形式,无关男女相爱的实质,所以迄今已在无婚姻关系的情况下,与对方保持了数年的恋人关系。但不知何故,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内心愈来愈失去了当初那种倾心相爱的充实,"感觉很空虚,即使是在与对方相姓时。也常常心不在焉,难以热烈投入。为此我在想。我决心以牺牲自己的婚姻来求取的这份恋情究竟有什么意义,甚至连目的自己是否还挚爱着对方,对方是否还看重自己都说不清翅,滇有一种“剪不断,理还甜”的感觉。……现在我常到寺院去,希望能在面对大智佛像的默念中觅到一份答案,获得一种指引……
这位朋友在信中所谈到的痛苦,其实就是人生追求在获得之后又无可奈何地必然失落的痛苦,是在为目标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和生命激情之后发现不过如此的隐然追悔。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周围,类似的情况实在是太多太多,因为我们都把目标看得太重、太珍贵,都缺乏一种洞察人生本相的睿智眼光和超然的意识。所幸的是这位朋友现在常到佛寺去寻求慰藉,如果撇开烧香供佛、顶礼膜拜的俗形式;这位朋友可以说是在未生的忧患、痛苦和懊悔中捕捉到了一丝觉悟的契机,因为正是佛家的精深法理、恢宏智慧和洞穿一切的超越意识,乃是帮助人们祛除忧患,摆脱痛苦,获得红尘觉悟的人生大智慧。
国王的烦恼与文化人的焦虑
有一则寓言故事讲: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他权柄在握、妻妾成群、珠宝满屋,臣民们都向他俯首膜拜,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他却总是莫名其妙地感到不快活,绝世美女难博其一笑,珍奇异玩激不起他的兴趣。他的大臣们想尽了各种娱乐办法想便他开心,但他却总是终日烦恼,郁闷不已。有一天这位国王外出,看到一位农夫在犁田,一边劳动,一边嘴里唱着欢乐的歌。国王十分好奇,向农夫打听怎样才能快活。农夫告诉国王,自己之所以快乐,是因为身上穿着破旧的布衫。于是国王使用自己华丽昂贵的服饰来向农夫交换破布衫,以换取自己觅之不得的欢乐。
记得笔者小时候最初听到这个故事,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想不通。在笔者当时处于物质贫困,充满童年的欲求而又无法满足,以每个星期能吃到一次回锅内为最大欢乐的幼稚心灵想来,国王要啥有啥的生活着实够让人羡慕眼热的了,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的时候,都还争着当国王呢,这可想而不可即的国王,为什么还会感到烦恼不乐呢?间大人,大人说:"这叫做吃饱了饭没事干。"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讲的精神空虚。因而笔者进入少年时期后,需求层次从食欲提升到了精神层次,开始崇拜起精神贵族。那些千古留名的墨客骚人,他们留传下来的诗词华章,读起来令人心驰神往,情难自禁,真恨不能那一篇篇百代留芳,满载美誉的作品就是出自自己的笔下。人生能写出如此美妙的佳作,该是别无所求,感受到最大的满足和欢乐了吧?要知道,当时对那些偶尔能在地方小报上发表一块豆腐干文章的业余通讯员,笔者也是仰慕得很呢。
然而,同那位整日烦恼的国王一样,我们所崇拜的那些古代文化人却并未因拥有别人所不及的精神财富而充满欢乐,不仅如此,他们内心的忧患与痛苦似乎比国王的烦恼更多更深:"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白居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枪然而涕下。"(陈子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落,恨别鸟惊心。"(杜甫)"死去原知万广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中国古代文化人的忧患与焦虑是出了名的,且不说上引诗句中所包含的那种博大的忧国、优民、忧时的忧患意识,就是作为个人,他们对自身也往往是充满焦虑与痛苦之感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这是因为怀才不遇,深感世态炎凉而磋叹。"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因为迷失了人生进取的方而焦虑迷茫。"朝扣富儿门,暮坠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杜甫,这是衣食无着,屈膝求人的苦难怨述。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这是对生命短促。死亡压迫的感慨。
这些名满天下,令人仰上的杰出文化人,竟然也会有如此多的人生烦恼和焦虑,难道文章傲世,还不足以抬然自乐吗?难道文名远播、还不足以洗尽愁肠吗?难道世人尽颂,还不足以聊慰平生吗?笔者当时曾为此而百思不得其解。"在笔者看来,国王的烦恼虽是无病呻吟,尚属可以理解,那是人生追求停止后于富贵荣华中的一种精神空虚;但文化人的文以载道,歌以咏志,难道不是可以终身追求,永无止境吗?拥有精神财富。创造精神财富的文化人怎么还会有精神的痛苦?还有什么人生价值更大于名的流传而让人不开心颜呢?现在想来,"笔者当时对文化人焦虑心态的不理解,是因为笔者当时正值少年: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太过偏执、绝对和过于理想主义的缘故。但也正是缘于当时对文化人的崇拜和对文人价值的理想主义向往,使笔者在选择人生道路时,滥竽充数地吃起了文化饭,因而也多多少少地滋生出了一些文化人的焦虑,明白了一些文化人的焦虑。
记得在世俗化、商品化大潮掀起之前,笔者的许多同道。是颇以精神贵族自居而沾沾自傲的。在他们的自我意识中,文化人群体是知识的象征、文化的代表、世人的导师。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抒写性灵,描摹世态,穷究义理,演绎思想。当著述付诸铅字在报刊上受人拜读之际,当收到社会上好学的业余作者或文学青年谦恭恳切的请教信件之时,当接待并当面点拨远道而来的慕名访问者的时候,当还只是讲师或助研却被不知情者尊称为教授的时候,内心确有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快感和文化事业的神圣感。但即使如此,笔者也观察和切身体会到,文化人无法因拥有精神财富而进入无忧或忘忧的境界,那种中国古代文化人传统的忧国、忧民、忧时的忧患意识,在当代文化人群体中照样有充分的传承。文化人无论是从事学术研究、文艺创作还是搞文化新闻宣传,都无法完全脱离现实的内容和影响而进行,文以载道是文化人的核心追求,深重的历史使命感是文化人群体最基本的自我意识;因此,当文不能载道,或现实状况与所载之道相背离时,文化人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强烈的忧患之心。他们为民族的封闭落后而忧,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困难重重而虑,为社会生活的贫乏单调而悲,为社会精神氛围的压抑沉重而愁。为此他们呼唤改革、呼吁开放、呼唤多彩的人生。中国当前商品化、世俗化大潮的兴起,从某种程度和侧面上讲,正是深具忧患之心的当代文化人群体精神追求的结果。
可以这样说,我们今天所经历的中国历史的转化和社会生活的进步,正是文化人群体所希望和所追求的那种转化和进步,因而随着这种转化和进步,文化人群体的传统忧患意识,相应地较之过去也是由强烈而趋于淡化。然而奇怪的是,文化人群体的精神痛苦却并未因希望结果的到来而随之消除,相反我们看到,文化人群体性的忧患之心正日益具体化和转化为对个人命运的焦虑,产生出更切身的精神痛苦——
焦虑之一:价值的失落。在汹涌的商品化、世俗化大潮中;与经济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目标相伴随,金钱第一的观念成为一般世俗公众的主导观念,发财致富成为芸芸众生最大的人生追求。在紧张的经济活动中,精神的价值、知识的价值,似乎变得无足轻重,能否挣到钱,在世俗眼光中,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本事,亦即是否有价值的首要标准。而绝大多数的文化人,首先由于所从事的是精神创造或精神传播活动、长于务虚而不长于务实,因而在全民淘金的大竞赛中就难免显得笨拙,生财无术。其次,文化活动不是直接的物质生产活动,许多精神产品并不一定适合于转化为受大众消费市场所欢迎的大众通俗消费品,因而也无法转化为代表新的时代价值的载体财富,大多数文化人,一时还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观念,使之适应市场经济酌需要。再次,文化人所供职的单位一般都是靠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或所谓"清水衙门",无物无权,创收乏术,以致文化人的工薪极为菲薄,甚至不及一般商店售货员收入高,所以在商品化大潮中,清贫的文化人只能显得没本事。"而文化人聊以自慰和维护自己价值尊严的精神产品,在一般追求实际的人眼里是不屑一顾的,时下一些人问起你在哪里工作,如果你回答是在某清水衙门,从事某项文化工作,他们都会以貌似尊敬,实则居高临下或怜悯的口气说:"你们单位现在没什么事可千吧?社会环境和时代价值的演变,使文化人产生一种落伍干时代,不被重视,价值湮灭的痛苦感受,一位当今颇具知名度的青年作家在弃虚务实、南下海南后不无酸涩地说:"尽管还有人在呕心沥血地写作,尽管还有人心怀虔诚地研读,但是,过去时代那种神圣的作品概念已经不复存在了。"文化人的价值失落不仅使文化人在社会生活中处境窘迫,而且使文化人在家庭生活中也处境世枪。笔者所熟悉的许多文化人朋友;过去常以精神贵族自居,在家庭中是颇具权威而举足轻重的。在低工资的年代,偶尔收到一次稿费,那是足以让妻子惊喜并温柔许久的。但如今,收入比妻子短一大截,便渐渐失去了往昔在妻子面前的光辉形象,在发财第一的世界,他们过去借以引起妻子们的崇拜的精神成果失去了原有的魅力,那些曾燃起妻子们热情的文字变得乏味而毫无意义,妻子们总是以某人发了的传闻来刺激丈夫,抱怨丈夫没本事。在这种经济上阴盛阳衰的情况下,文化人丈夫只能心虚地主动承担起更多的家务劳动,以免受到妻子更多的抱怨和指责。
焦虑之二:参与力的失落、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政治参与意识和精神,是中国文化人的一大突出特点。在文化人的意识深处,他们是社会的精英,肩负着推动历史进步、改造社会和救治人世的神圣使命,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就曾经宣称:"当今之世,如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这是非常自负,极具政治参与意识的。文化人大多自恃才情.,希望参与到社会和政治生活的中心。成为量引人注目的社会中坚和国家栋梁。如唐代大诗人杜甫,便是怀揣"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社会政治抱负,渴望受到帝王的重用。另一位唐代诗人王勃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慨叹;宋朝文学家苏轼对"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期盼,则表露出迟迟不能参与的焦虑。受这一传统影响,强烈的社会、政治参与意识,也正是当代文化人群体的群体代表意识。在物质贫乏,精神的价值、文化的价值尚未被金钱和物质的浓云所遮盖的时代,虽然知识和文化也常遭扭曲,但文化人可以怀才而待时,对自身参与能力的自信是存在的。同时,在呼吁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文化的力量、思想的力量也是异常巨大的,尽管文化人不一定参政,但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影响社会,他们可以感觉到自己群体在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影响力和地位。但如今,与文化价值在很大程度上的失落相应,文化人的参与精神和参与愿望也受到阻碍。社会和时代的中心活动是经济,新的时代骄子是有业绩的企业家、商业家,他们已成为社会活动中最耀眼的人物,成为推动社会变革进一步向前的实力人物。而文化人则因为缺少实业而变得没有实力,他们的作品如果不降格为大众消闲品,便无人问津,社会和政治影响力大大降低。因此,对参与力失落的焦虑,便成为文化人独有的焦虑。
焦虑之三:与时代的疏离。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往往是以文化意识的进步为先导;因而从很大程度上讲;,中国出现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从闭关锁国转向全方位对外开放,从政治挂帅转向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文化专制转向百花齐放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层面的进步局面,文也人群体功不可没,是在文化人群体得时代风气之先的进步观念影响下,社会才产生了如此深刻的巨变。那么,是否当今的商品化、世俗化社会就最契合文化人的理想和愿望,与文化人最融洽无间呢?并非如此。这是因为,当文化人从思想意识上呼唤新的社会进步时,体现的是文化人群体作为社会文化精英阶层超越于大众意识和传统观念的觉醒,文化人即使是在提倡和宣传商品化、世俗化的社会时,也是以精英文化的价值模式来规划和展望的。但实际的社会变化和现状,却并不完全依循精英文化所给出的理想模式来表现,商品化、世俗化的潮流一经形成,自发的大众俗文化便会迅猛倔起,脱离精英文化的规范而自行扩张,便会社会浸透来自世俗大众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涵。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商品化、世俗化社会的文化构造者的文化人,便反而会因为一时难以将自身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念融入实际的商品化、世俗化社会而感到外部价值世界、文化世界乃至整个现实世界和社会生活的陌生,感到与现实社会的疏离,感觉难以进入这个新的世界,投入这个新的环境,由此而产生焦虑。这说明,文化人的世俗化愿望其实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世俗化愿望,与实际的世俗化现实存在相当的距离,因而当作为世俗化社会的宣扬者而感到与世俗化社会疏离时。这种焦虑和痛苦是非常深刻的。
焦虑之四:感性欲望的受挫。社会生活商品化、世俗化的过程,也就是人的自然需求大解放的过程,是人的生命意志由低沉而昂扬、情感由封闭而开放、物欲由压抑而奔放的过程。人的感性欲望的因笼一旦被打开,尘封已久的欲望一旦被启迪;被诱发、被招引,便具有不可遏止的渴望满足的冲动,从一定角度看,商品化、世俗化的世界正是一个人欲横流的世界。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大款"阶层的兴起,出现了一个围绕."大款"们的享乐而存在的充满诱惑的物质世界'
别墅、轿车、"高级餐馆、高档家具、高档时装、酒吧包间;三陪女郎"……“大款”们鲜衣美食,轻车代步,歌舞买笑,一掷千金,在物欲世界中如鱼得水。这种物欲世界的呈现,不能不对文化人的感性要求产生强烈的震撼和冲击,在汹涌的商品化大潮中,他们也悄然滋生起发财的愿望,面对目迷五色,充满诱惑的物欲世界,他们愈来愈难于稳定心性,独守书斋,咀嚼清贫,满足于精神食粮的播种和滋养。然而很不幸,绝大多数文化人都只拥有精神财富而不拥有物质财富,只能成为物欲世界和"大款"们享乐人生的痛苦旁观者,于是物欲受阻的焦虑便产生了。'就笔者所在的单位而言,文化色彩日渐淡薄,.物欲气氛日趋浓厚。文化人聚在一起,已绝不讨论学术或精神追求,而是专注于探寻生财之道,坐在书桌前已很难独特一份精神遨游的满足和不染世俗的宁静。很多人或为了发人财而下海经商,或为了拥抱外面世界的精采而孔雀东南飞,奔往深圳、海南,或为了改善起码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出外兼职的,以往视为神圣的精神创造事业变得无关紧要而不惜舍弃,成为只是一份缺少乐趣的工作。但是,财神爷却并不好请,他只是惠顾极少数幸运儿,绝大多数文化人在下海遨游一番后,不是被水所呛,就是得不偿失,又不得不怀着矛盾的心理瓣然重返精神的伊甸园,重新坠入物欲的诱惑和物欲的难以满足的焦虑之中。
文化人群体的焦虑现象是社会众生忧患痛苦的一个代表现象,但绝不是唯一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其他社会群体和阶层的人同样也有各自的焦虑和痛苦。例如,经商是赚钱的象征,但商人们在充沸算计的生意场中交际应酬,.忙忙碌碌、劳心竭力,也时常感叹生意不好做,也时常为竞争的激烈而焦虑。从政是权力的象征,但机关干部同样为机关工作的枯燥乏味、官场角逐的风险危殆、权力地位的升降沉浮而烦恼不堪。而广大的工人阶层,则更是随时担忧着企业的破产,为住房的拥挤、物价的上涨而焦虑。可见,社会各阶层、各职业群体,其实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都感受着无法摆脱的人生困扰和焦虑。但是",不同社会阶层和职业群体的绝大多数人虽然都有着各自的烦恼和忧虑,却并未认识到这种人生痛苦的普遍性,不了解烦恼和忧虑的痛苦是无处不在、无时没有的。因而产生攀比心理,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总以为自己的痛苦和烦恼是源于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不理想,只要达到另一所向往的目标,获得新的社会位置,烦恼就会顿消,幸福就会来临。但如果真是这样,个人目标的实现可获无忧,那么浮生多忧的说法就不具备普遍的意义,因此下面再从个人追求的角度来谈谈浮生多忧。
世俗化的变奏曲
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正经历着社会生活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变化之一,随着经济运行机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经济活动成为全社会活动的中心,追求利润和效益,成为团体和个人主要的活动目标。经商、办公司,凯、崛起为社会生活中最大的热门,满世界公司林立,总经理名片飞舞,推销员无处不在,商品广告铺天盖地。变化之二,社会政治生活环境日渐开明宽松,意识形态色彩趋于淡化,社会统二意志为个人意志的自由活动让出了宽广的空间,领袖崇拜转变为追星和自我崇拜。变化之三,社会流动频度加大,终身制正日趋为聘用制所取代,农民可以进都市谋生,内地人也可以去沿海求财,就业、升迁更注重个人素质而不是家庭背景。变化之四,生活消费品日益丰富、高档化。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橱窗里琳琅满目,货物充足,各类高档电器、时新家具、名牌时装、美容物品、精美佳肴,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红男绿女,追新逐异。变化之五,社会文化生活日趋多元化、大众化、通俗化。流行音乐充斥世间,通俗杂志进地有售。卡拉OK厅、镭射录像放映厅、电子游戏厅、酒吧、桑拿按摩、家庭牌局,各种业余娱乐场所和活动方式不一而足。等等,等等。
把上述社会生活的变化加以形象地总绘,正好是一幅多彩的世俗生活图画。
所谓世俗生活;是指人世间有情众生的现实生活,是一个相对于出世离俗和非世俗化生活或宗教化、神性化生活而言的概念。世俗生活的内涵是满足人们丰富的自然和社会需要,其特征是通过对人的自然欲望与社会需求饱满足而充分展开人性的本真。因此,社会生活的世俗化,是人类追求的一大社会目标。
对世俗化的热烈向往和追求,在人类历史上首先肇始于西方,15世纪左右,意大利人文主义运动的兴起,就是人类追求社会生活世俗化的一个里程碑。在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权高于一切,宗教信仰是社会普遍的精神原则,禁欲主义是社会普遍的行为原则,每一个人都必须按上帝的旨意行事,个人毫无独立思想和自主行为可言,人的情感、欲望、意志及对过美好世俗生活的期冀,通通受到压制,幸福被许诺在死后的世界棗天堂,从而使得中世纪的社会生活单调、枯燥、低沉、黑暗,充满苦难和压抑。这样的社会生活,在当时进步的思想家看来,显然是与人类追求现实生活幸福的愿望相背离的。他们认为,人的情感欲求,自我实现的愿望以及宏扬生命的意志,雇人的与生俱来的人性的真实反映,也是人的正当权利,因而在现实社会中过符合人性需要的生活,也即世俗化的生活,是人类幸福的要求,幸福在现世而不是彼岸。因此,在商品贸易日益繁荣兴盛,工业经济长足发展的条件下,以意大利为中心,掀起了以宣扬和追求社会生活世俗化为核心宗旨的人文主义运动,对富贵、荣誉、爱情的追求。成为时代公开提出的人生口号。从此,囚禁人心的牢笼被打开了,西方社会历史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治上,神权让位于王权、人权;经济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取代封建田园经济,人与人之间的自由竞争代替了身份地位;文化上,对人性美、人性需要的歌颂和肯定取代了对上帝的赞美,人们把追求幸福的月光从天堂转移到了现实,开始造就出五彩斑斓的社会世俗生活。
然而,社会生活的世俗化虽然是人类生活的一大目标,过世俗化的生活虽然是亿万大众孜孜以求的人生愿望,但对世俗生活的体验,却并未普遍激发出人们的幸福感受,正是在世俗化的历史音韵中,迸发出难以掩盖的哀音。一种普遍的孤独、无助、失落、彷徨的焦虑情绪开始在西方世俗世界中滋生和蔓延开来,用西方心理学家弗罗姆的话说,在世俗化的大潮中,人们"惶惶不可终日,深感软弱无力和毫无意义。"哲学家马尔库塞则将西方的世俗化生活描述为"物质丰富,精神痛苦",是"痛苦的幸福生活"。可以说,西方世俗化过程中西方人所产生的痛苦感受,是一种精神空虚和价值失落的烦恼与焦虑。著名诗人艾略特在诗歌《荒原》中曾经以象征主义的手法揭示过这种信念和方向缺失的痛苦:
这里没有水只有岩石……
死了的山满口都是龋齿吐不出一滴水
这里的人既不能站也不能躺也不能坐
山上甚至连静默也不存在
只有枯干的雷没有雨
山上甚至连寂寞也不存在
只有绛红阴沉的胜在冷笑咆哮
在泥干缝裂的房屋的门里出现
诗人在这里把西方世俗化世界比喻为缺乏生命之水的荒原,用以象征西方世俗生活中人类精神生命的枯萎和幸福目标失落的痛苦状态;反映出人们对社会生活世俗化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在热情追寻世俗化的社会发展目标,渴望过世俗化生活的同时,人们却又无可避免和难于自已地产生内心痛苦的矛盾现象,在我们当前所经历的世俗化过程中也普遍存在。时下有一首流行歌曲这样喝道:"外面的世界真精采,外面的世界好无奈……。"这首歌的歌词在反映人们在世俗化潮流中的矛盾心理方面颇具代表性,表达的是人们推开了长期关闭的生活之窗,突然看到了外面美丽迷人、丰富多采的世界,感到神往,燃起了投入的热望。然而,这一骤然展现的精采世界又是捉摸不定,难以驾驭和把握的,给人以异己陌生的感觉,使人的投入愿望和热情受阻,无法顺利实现,因而又深感无奈,产生忧虑仿惶之情。这与西方人那种在幸福目标面前感到痛苦的心态是相同的。
那么,为什么在人类自身所向往和追求的世俗化生活中;反而又会感到焦虑与烦恼甚至痛苦呢?通常说来有两点主要原因:
其一,社会生活世俗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旧的神圣信仰崩塌的过程,在西方,就是基督教神学信仰的崩塌。西方的人文主义运动、启蒙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就是渴望过世俗化生活的人们从思想上向传统宗教信仰挑战、推动社会生活向世俗.化转化的社会精神过程,到了四世纪下半叶德国哲学家尼采那里,更是公开宣布"上帝死了",将旧的社会精神支柱彻底推倒。中国与酉方有所不同,没有遭受过统一宗教的主宰,因而中国的世俗化不是从天堂向人世的转化。但中国也经历过精神信仰高于一切、统一意志绝对神圣的年代,因而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世俗化内容又与西方的世俗化一样,都是对人的需求的肯定和对物质世界的强烈追求。问题在于,人类是靠思想来引导发展的,个人是凭精神来支撑行为的,任何一种社会的普遍精神信仰,无论其性质如何,都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人类生活所赖以进行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支柱。所以,当传统的神圣信仰被摧毁,人们从精神生活的幻想世界进入精神真空的物欲世界,很多人便会因失去精神依赖而感到空虚、焦虑和迷茫而无所适从,产生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而即使是在世俗生活的追求中很成功的人,在物欲满足的同时,也可能因找不到新的进取方向而感到痛苦迷惘。其二;世俗化的社会既是人们的自然需求和社会需求的产物,则这一社会对人的诱惑力就在于鼓励人自由进取、弘扬人性和自我实现、放纵人的意志和欲望。然而,机会和成功总是有量的限制,普遍的追求必然带来激烈的竞争,因而在社会进步的同时,众多的个人依然有失落的感觉。在我们今天的世俗生活中,铁饭碗、大锅饭的打破,企业破产法的实施,干部终身制的废除,无疑使很多人产生危机感。而仕途、生意活动上的激烈竞争,也使人难免烦恼。金钱力量的凸现,极大地刺激起人们的发财欲望,888(发发发)的标识随处可见,但财却并不好发。人们向往爱情、友情和亲情,但在商品原则下,这些情感和关系都有所变异和失落。物价上涨,子女的升学就业问题,这一切让人感觉太累,难以负荷。总之。成功的渴望烧灼着人们,无助的痛苦也折磨着人们。
事实上,社会世俗化过程中普遍的精神空虚和一般个人的渺小无依,是由世俗化的特性所注定的。世俗化"的过程就是人战胜神、人的力量取代上帝的力量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以宏扬人格、人性和人的思想意志为精神宗旨的,强调的是人的独立、自主、自由和超越传统主宰者的创造力。所以,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宣传社会竞争和弱肉强食;柏格森高唱生命的刨化为;尼采呼唤天马行空、进取力无穷的超人,这些都是以人的独立意志和强大生命进取力为前提的。然而芸芸大众毕竟不个个都是超人,社会中毕竟有强者也有弱者,而且弱者必然是绝大多数,因此以人的强大为前提的世俗化过程中一般人产生弱小者的痛苦感受,是无法避免的。这说明,沉溺于世俗生活,执著于对自我实现、欲望满足的追求,并不能消除人的痛苦、烦恼和忧愁,人还应该具备超越世俗化的意识。
菩提觉悟 >
宇宙真谛的洞见
一个世俗之人,他或许从未踏进过佛寺,也从未涉阅过佛书,但若要问起他有关佛教思想的常识,他肯定能随口说出"看破红尘"、"四大皆空"之类的话语。的确,在佛家经典和口头上,空是佛家运用得最多最广的术语之一,已经渗透到了大众世俗文化的各个层面,即使是一个对佛教常识一无所知的人,他也能从阅读过的一般文学书籍中,从社会生活的日常用语上,了解到佛教是一个讲空的教派。如果说,佛家对苦的觉悟,以及从生命流转的因缘锁链和事时无常中探寻苦的根源,还主要侧重于社会人生体验的层面,那么对空的觉悟,则是深入到了宇宙本体论的层面。在佛家的超越意识中,空是一个极高的境界,也是佛家藉以点悟众生最基本,但又最透彻的法理。
什么是空呢?要了解佛家关于空的含意,先应该掌握佛家关于色的思想,佛家所谓"色空不二",空与色是密切相连的。
色,佛家称之为有形万法,即宇宙万有之现象存在。色有四种摹本构成成份,一是地大,意指坚强性;二是水大,意指流湿性;三是火大,意指暖燥性;四是风大,意指轻动性。由四大和合形成的一切法,无论有形无形,都属干色的范畴。佛家正是从色由四大和台因缘而生这一点,得出了"四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看法。所以空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是"若法无常,即是动相,即是空相"(《大智度论》卷五十二)。这是从诸行无常、诸行无我出发,认为一切色法心法都迁流不住,变动不居,因无实自体,所以为空。
二是"因缘生法,是名空相"(《大智度论》第六)。意思是,世间一切法都由因缘和合而生,则任何一种事物的产生都有本源原因,都有一定的助力条件,不能脱离因缘关系而独立产生和存在,所以为空。
三是实相无相。佛家认为,世间万物虽无实体自我;但宇宙却存在一个绝对的本体莫如。真如是宇宙本体的实相,"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无想行识;无限、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元老死,亦元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心经》,由于作为宇宙唯一实相的真如清明无染,湛然周遍,是一种空相,所以具体的事物便只能是空。
虽然佛家在阐释空的义理时,也曾把那种视万物为无物的空观视为妄见,称为,顽空"、“恶取空”,但毕竟空是作为与色相对应的范畴提出来的,是以强烈的人生觉悟为背景的。因此《心经》所谓"色不异宝,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所包含的最基本的涵意和目的,还是要以空否定色,否定现象世界的独立价值,以乓破除人对红尘世界的贪恋和种种愚痴行为,以达到彻底解脱的目的。就像《八大人党经》中讲,"世界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蔽",将色界否定得干干净净。所以一般世俗中人,一旦接受了佛家空的思想,多半就会有一种人生如梦的恍然彻悟,就会对目迷五色的续纷世界视若无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当忙碌一生依然一无所有时;当苦苦挣扎过后心力交瘁而又无以慰藉时;当从一个起点出发兜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时,心灵最觉空虚,最容易产生人生无意义的情绪,最容易对一生中为了追求目标而犯下的种种不良行为感到愧疚,最容易为过去的痛苦和烦恼感到不值。但往往这时候,生命也快走到了尽头,醒悟来得太晚。"过去笔者曾居住过的地方,有不个以拾破烂为生的老妪,尽管此老妪维持自己生计已十分艰难,却仍然收养了一个男性孤儿。她经常对街坊邻居讲,"有儿穷不久,无儿久久穷”。话语之间,掩饰不住老来有靠的充实。她整日劳累,从未歇闲,但却不舍得让儿子帮忙做一点亲事。吃饭时,她吃红苕,儿子吃米饭,偶尔割肉打一次牙祭,她也只是象征性地沾一点,尽量让儿子多吃。后来儿子长大了,虽未成龙成风,但也安排了工作,按理该是她休息享福的时候了吧?不,儿子要交文朋友,嫌有一个拾破烂的母亲说不出口,便径自弃她不顾,自立门户去了。她失去了儿子,她只能依旧挪着蹒跚的脚步拾破烂。当她终于倒下处于弥留之际,似也有所悟,干枯的眼中渗出几滴苦泪,对围在床边的街坊邻居吐出一生最后的体会:"儿子没想头!"其实,这位老妪的苦主要还不在于身体的劳顿,而是心灵的苦,她太执迷于儿子的价值,太执迷于儿子长成后的本来,她养儿子是抱着防老的目的而不是自然的义务,是一种本来的寄托而不是现实的寄托,所以当这种希望破灭时,她感到了一生的空虚和不值。而佛家以空醒世,目的便是要消除人生中的此类悲剧,要人们尽早而不是在将要离别世界的时候才痛苦地醒悟到贪恋和太过执著的不值,这样,痛苦就会避免,甚至无从感觉。
记得以前读过鲁迅一篇题名《过客》的文章,文中同行的女孩和老人之阿有一场关于前路上看到了什么的对话。女孩讲前路上看到了鲜花,老人却说看见了坟场。这篇文章的意思很清楚,女孩和老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过客,只不过女孩正值生命的青春时期,内心一片光明,充满绚烂的想象,因而看前路自然是鲜花一片。而老人正入暮年,来日无多,一切人生的追求都被沉重的人生经历所消磨,因而看前路自然是坟场一片。这是从不同的主观条件对相同的外界环境作出的不同反映;用佛家的思想来衡量,正说明了外界的虚幻。佛家认为,诸法唯心造,所谓“一念才动白云万里”,"念逐境生",就是讲外界事物均是心造的幻影,也就是空。如此,则芸芸众生还有什么必要汲汲于种种虚妄的追求呢?停止了虚妄的追求,又何来种种烦恼和痛苦呢?
然而,如果佛家讲空只是为了让人们明白万事声空,从而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那么社会生活又如何得以进行,社会又如何得以发展呢?毕竟,社会生活的进步是靠人的行为来推动的。科学研究固然很苦;但不能没有人去搞;社会变革固然十分艰难,但不能没有人去追求。因此,领会佛家空的精义,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虚无主义的境地和绝生离俗的行为上,作为一个世俗生活中的凡人,并且还将在世俗世界继续生存下去,应该追求一种空而不空的境界。对此,我们不妨先拜读苏拭的一首诗:
上人学苦空,百态己灰冷。
剑头惟一吠,焦谷无新颖。
胡为逐吾辈,文字争蔚炳?
新诗如玉雪,出语便清警。
……
颇怪浮屠人,视身如丘井。
颓然寄淡泊,谁与发豪猛?
细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
欲令诗话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
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
诗法不相妨,此语当更清。
从诗中不难看出,苏轼是以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来领悟佛义空灵万纳的殊胜妙意。这种空的妙意不是诱人心灰意冷,而是启迪人在把握了物性本空的道理后达到一种心灵的空灵。空灵则胸襟博大、心境辽阔、思致高远,在社会生活中便能积极入世而不囿于世,勇于追求而不溺于物;便能视沟壑如平地,闻流言如轻风;便能虽历经挫折而不颓丧,虽满载殊荣而不沉耽。
更具体一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人们这样相劝:"想开一点"、"看开一点"。其实这想开一点,看开一点正是民间对佛家空观的最朴实的把握和运用。任何事情,使你焦虑,使你痛苦,那是因为你想不开,看不开,而只要你以空阔的心灵来接纳,从更空阔的范围来对待,想得开一点,看得开一点,你就会痛苦渐除,烦恼顿消。以笔者自己为例,前段时期炒股票,不幸被套,眼见指数不断下滑,亏损日益增多,便十分痛苦焦虑。后来经一位股场高人指点迷津,方才茅塞顿开,想开了:钱财身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炒股票不过是一种玩,输赢不必太过计较,何况股市有涨有跌,变化无常,纸上的一时盈亏,又何足道哉,套住了就权当是做一回保管员。这样一想,对那个"套"宇就看得轻了,没了套的不偷快感觉,直到股价大涨,方才从容地将仓中股票交与别人"保管"去了。
笔者这样来把握和运用佛家的空也许粗俗,但确实是最广泛、最实在的,要知道,有人就是因为套住了,心中"套。字装得太满;"一时想不开而轻率自杀了呢!
事时变幻的感悟
说人生充满了逼迫,生命避不开痛苦,这也许不难理解;说人生痛苦的原因在于人心的无明、人心的愚痴,这似乎也容易明仁。问题在于,为什么人生充满了逼迫,人们却依然憧憬人生?为什么愚痴使人遭受痛苦,人们却总是痴心不改?这便是因为痴心有所向往,因为人世间充满了迷人的事物。确实,有别墅富丽堂皇,"难道不想住吗?有轿车华贵气派,难道不想坐吗?有时装款款舒展,难道不想穿吗?有佳肴香美扑鼻,难道不想尝吗?更遑谈如日中天的盛名,众星捧月的权势,通神差鬼的钱财,娇艳如花的姑娘。对此,佛家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觉悟,作为指点迷津、开启人心的钥匙。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与涅磐寂静,合称佛教三法印,是佛家缘起说蕴含的三项基本道理,也是佛家用来印验一切法是否合乎佛教正法的标准,故称三法印。"行"与"法"在佛教术语中指事物、现象、东西、存在。
先说诸行无常。佛家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缘聚则生,缘尽则灭,处于不断的迁流转变中;没有恒常的定性。因而所谓诸行无常,便是指世间没有湛然常住、永恒不变的事物,一切现象都是变化无常,虚幻不实的。佛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就是这个意思。
无常又分为两种,即一期无常和念念无常。一期无常是指一切事物在某一较长期间内,流转变化,不断迫递,最后归于坏灭。念念无常则是指事物在没有坏灭之前的任何时刻,亦处于永无间断的迁流变化中。如有的佛经宣扬,一昼夜间就有六十四亿九万九干九百八十刹那五蕴生灭、真可谓电光石火,变化迅速。对于世间的所有无常现象,佛家将之概括为生理、心理、物理三大类,认为每一种都遵循四种变迁过程,即生理现象的生、老、病、死;心理现象的生、住、异、灭;物理现象的成、住、坏、空。
生理的无常变化,就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因而人们对此感受最深、最直接。佛教《楞严经》有一个故事讲,一天,佛祖问波斯匿王:"你几岁就看到恒河的水?"王回答;"我三岁时,我母亲带我渡过恒河去看医生时看到的。"佛祖又问:"你今年几岁呢?"答:"六十三岁。"佛祖说:"以你现在的容貌和三岁时比较如何?王说:"那怎能相比!三岁时皮肤细嫩、光滑可爱,十年以后就变粗了;每过十年又更加老化;其实仔细的观察,并不是每过十年老化一次,而是每年每年在老化;也不是每年在老化,而是每月每月的在衰老;进而是一天比一天更老;又非但每一天之隔的差异,而是后一分钟比前一分钟更老;甚至后一刹那比前一刹那更老化。"这里,佛祖借波斯匿王之口,道出了人的生理变化无常的真相,这种变化是每时每刻乃至是在刹那间不断发生的,只不过我们一般人平常都只注意到较长时期内的显著变化,而不太去留心刹那间的念念无常。诗人李白有一句诗;"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就是在不经意中,偶然对镜,发出了自己不知何时已然白发丛生的感叹;生理的无常其实就是生命的无常,人由生到死,其间便是一个生命变化无常的过程。记得三年前笔者回乐山老家过年,闲暇无事,想寻访一位姓宋的故友,才从旁人口中得知,这位朋友已于数月前逝世,死前饱受病痛折磨之苦。这件事给我以很大的震动,一位十分熟悉,闭目便能浮现其音容举止、情趣铁事,且体格壮健的朋友,刚过不惑之年,竟己双飞烟火。这是我成年后熟悉的人中第一个死去的,因而给我以生命无常的深刻触动和感受。与对生理的无常变化的观察一样,心理的无常变化我们也可以从对自我心理活动的观照中感受到。我们的心理,无时无刻不在活动变化着,一个观念、一个愿望、一种思绪、一丝意识,不知不觉中产生、蔓延,随后又被新的观念、愿望、思绪、意识所灌没;所代替。即便睡觉时,我们的意识也在梦中流注不已,而且是今天做这个梦,明天又做那个梦,甚至一晚上做好几个不同的梦。生活中,我们常说某人的心思不好捉摸,上司的意图难于把握,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每个人的心理都随时因因缘和合的作用而随时在变,谁也无法控制,我们自己又何尝能做到使自己的某种心态或某一思路长久地保持不变呢?我们自己又何尝说得清自己呢?这就是心理的无常。
不仅包括人的身心在内的整个生命现象处于无常变化之中,人之外的所有事物和现象也处于不停的流变中。细微的原子、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庞大的地球在不息地旋转着,人类生存的大宇宙环境,也不停地发生着变化。秋去冬来,春归夏至,似乎是地球生态永恒的节律,但近年来,我们感受到,由于温室效应的作用、地球正在趁热,夏季变得愈来愈酷热难耐,谁又敢说,哪一天四季不会颠倒呢?物种是进化的,历史在逗递,社会生活的内容,更是日新月异。没有一种事物和现象能长久地维持鼎盛状态,只要产生了,即使有过极度的辉煌、极度的热热闹闹,最终亦不免由盛而衰,悄然淫灭,逃不脱佛家所谓事物成、住、坏、空的无常变化的命运。
与诸行无常相承辅,佛家又提出了诸法无我的命题。世界上的许多宗教,都是主张灵魂不死的,认为人的肉体死亡了,但独立的灵魂真我可以不火。一般宗教的这种说法,当然都是基于人的死亡恐惧,是对人的渴望生命永存的心理的迎合和安慰。但佛教认为,这样做并不能真正解决生命的痛苦问题,人们反而会因为贪执于这一绝对的我而产生更多的烦恼。所以刻意指明诸法无我来破除众生的我执。
诸法无我的我,是主宰和实体的意思。佛家根据缘起思想,认为世间一切法都须凭藉种种条件而和合存在,本身没有单独的实体。由于没有实体,所以随因缘聚散而不能自在常住。既然是随因缘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则不能自我任意主宰。因此,世间一切法,即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人,都必然是无我,没有一个形而上的;恒常不变的我。以人为例,大是形体和精神的集合体,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组成,假名为人,虚妄不实,本无有我。大是身心假合,犹如房屋是由木梁椽砖瓦和合而成,离开梁椽砖瓦就没有房屋,离开五蕴和合也就不成其为人。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存在状态都是无常的,死亡就是人体生命因素的解散,彻底否定了人的自我的存在和对命运时主宰力。但世人不懂得这一点,以自我实现为人生标的,热衷于自他彼此的差别,由此增长贪欲和愚痴,造业不断,痛苦不断。因此,要解除痛苦,就必须破除我执。
对于佛家用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来开解人生迷误,我们不能、不赞叹其匠心独运。人之所以念念不忘人生的奋斗与追求,之所以饱经忧患与痛苦的折磨仍矢志难移,之所以一次次被神圣的目标愚弄犹痴心不改,之所以虽亲如骨肉同胞却难免勾心斗角、同室操戈,之所以明知害人害己却甘愿铤而走险、火中取栗……总之,人生中一切的痛苦、不幸与烦恼,全在于人对外界事物和人自身本象和侨值认识不清,把人生目标和自我的价值看得太真实、太珍贵、太绝对,因而要不顾一切地获取目标,要不借代价地实现自我。佛家提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正是从自我和目标主客两方面抽取人生信仰的根基,彻底破除无明妄念,从人的无常无我和事物的无常无我两方面点明目标的虚幻。《水上泡经》讲,古时有一位公主,国王十分疼爱。有一天大雨过后,公主看到庭院中积水浮泡绩丽可爱,便要求国王用水泡串成华髻来做装饰。国王告诉她水泡虚伪,年生乍灭,不可执持。但公主执意必得,否则自杀。国王无奈,遍召国中能串水泡的巧匠而不得。后来有一老者应征,老者叫公主自己选择适意的水泡,然后替她贯串。公主屡取屡破,心生厌烦,悟其虚幻,于是舍弃此事。佛祖讲的这个故事,寓意深刻而又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世间一切事物都像水泡一样虚幻不实,生灭不定,不可执持的道理。用这个道理来衡量,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人们渴望过世俗化的生活,却又在商品化、世俗化的大潮涤荡中感到失落;不难理解执著于文化的价值;精神的价值和自我的价值的文化人怎么会有如此多的烦恼与焦虑;不难懂得为什么幸福的目标总是难于把握,难以实现,而一旦获得了却又总是易于让人产生不过如此的感觉。
那么,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思想来引导人生,是否就意味着我们该用消极懒惰的态度来对待人生、消磨人生呢?这是对佛家深奥觉悟的误解。似无常、无我的眼光来看待人生的实相,是为了使人获得一种更高的超越思想境界、帮助人从对具体琐事和目标的执迷中超拔出来,不要太贪,不要太执迷,从而能以放松的情怀和灵活的态度去做每一件事。同时,我们一旦了悟了时事的无常,对人生的逆变、社会环境的转换就能处变不惊,视之正常,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对于还在逆境中挣扎、还在期冀着某一幸福目标而不能得的人们来说,了悟了无常的道理,就能不为暂时的因顿所击倒,今天的丑小鸭,焉知明天不会变成漂亮的白天鹅呢?可见,佛家的超越思想,智慧法眼虽勘透了人生的无常虚幻,却又能拯救失败者的幻灭感。
生命法则的透视
虽然人类在组织社会生活时,经常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以致子人类历史多次陷入令人窒息的黑暗,但从总体上看,人类是抱着追求进步、找寻光明的目的来创造社会生活的;虽然人群中有不少丑陋之徒、凶恶之辈,但更多的人是友好善良的,是抱着热情善良的态度来参与社会生活的。可是,为什么社会总是充满逼迫、人生依然充满难于消除的痛苦,以致于佛家要将在人生本相视为苦?这苦的根源究竟何在呢?对此,佛家从人本身的生命构造法则上寻找答案。在苦谛之后,提出了集谛说。
集谛的集,是集合的意思。在诸如人的痛苦缘何产生,人的生命由何而来,人的命运由何而定,人生归宿究竟何在这些人生问题上,佛家既不同意那种认为人生的一切都是由神意所主宰或由前世所决定的观点,也反对那种认为人生的二切都无因无缘,说不清楚的观点,主张现实存在的一切都是由条件集合而成,都生于因果关系。相应,人生痛苦的原因和根源。就存在于作站生命构成和存在法则的十二因缘的因果关系之中。十二因缘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其具体内容和关系如下:
无明缘行:"无明"指愚昧无知。在佛教中特指不懂得佛教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万法皆空等道理,而固执于绝对真理的存在和自我价值的证明。“行”,指意志活动。无明缘行就是说由于愚顽无知而育种种世俗和意志活动生起。
行缘识:"识"指人处于胚胎状态时的精神活动或托胎时的心识。行缘识是指人在追寻世俗目标的意志活动牵引下,使识向与意志活动相应的处所(母胎)投生。"
识缘名色,"名,指心、精神;"色"辐色质、肉体。名色就是指胎中生成的精神和肉质形体。识缘名色是说身心在母胎中得到发育。
名色缘六处:"六处。也称"六入。、"六根",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五种感官和心。名色缘六处就是指胎儿由身心混沌状态发育出不同的认识器官,即将诞生。
六处缘触:"触"指触觉。胎儿降生后,六种认识器官与外界事物相接触而产生触觉。这一过程发生在婴幼儿阶段,触缘受:"受"指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心智逐渐发达,认识器官与外界接触时,能够领受外界的作用而产生苦、乐、不苦不乐三种基本感受。这开始于人的童年阶段。受缘爱:爱"指渴望、欲求、贪爱。人进入青年阶段,因对外界事物有所感受而产生贪爱和欲求之心。
爱缘取:"取"指追求猎取;人成年后,贪欲旺盛,对外界诱人的一切执著求取。
取缘有:"有"指"业",即人的思想行为。人由于执著求取而有种种思想行为,这些思想行为是能产生果报的善恶业。
有缘生,"生"指来世之生。由于爱、取、有所生起的迷惑和所造的善恶业,必然产生果报,从而导致来世的再生。生缘老死;由生而死,这是生命的必然,衰老死灭,是为老死。
可以看出,十二因缘,其实就是十二个生命环节,互为因果条件,按顺序组成的一条生命之链,这一生命之链揭示的是众生生死流转的因果关系。因此,十二因缘是佛家对生命构成和存在法则的总结,也是生命和人生痛苦的因由。据传,佛祖释迦牟尼是以人要老死这一现象事实,逐步反推十二因缘直到无明的,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生现象展开的原动力和人生痛苦的总根源是无明。正是由于无明;才衍生出一环接一环的生命和人生的因果循环链条,任何一个有情识的生命,在没有祛除无明,获得超越性的醒馆之前,都无法摆脱此一链条,"生生于老死,轮回周无穷"。
不难发现,佛教十二因缘所展示的生命现象和人生并不仅限于现实存在中的生命现象和现实人生,其连接的生命之链延伸到了过去和未来,是一条圆圈式的包含着前世、现世和未来三世的因果循环生命链条。而生命有如此生死流转的根据和动力是业。
佛家所谓业,是行动或作为的意思。做一件事先有心理活动,是意也;发之于口,为口业。付诸于身体上的行动,是身业。业体现着因果作用的力量,代表着功过是非,业一经产生便无法悔改,业力的影响不能消除,正因为如此,十二因缘的生命之链才得以环环相生,循回流转。同样,众生所作的善业或恶业都必然会引起相应的果报,即使是现实生命告终,也无法逃避这种果报,其一生的行为的总和,会产生一个整体效果的业,决定其死后的去向和转生的状况。由于业的性质不同,或善或恶,所得报应也就不同。由此,佛家对生命法则和生命现象的透视,便依据业和业报之说超越于现实世界之外,延伸到了一个更广大的时空之中;提出了生命流转的六道轮回思想。六道具体分为:
地狱:地狱加入道中最低级、最恐怖、最受罪处,地狱里烈火熊熊,布满炽热的铜床铁柱,罪大恶极的生命群体必然会堕入地狱,遭受无间断酌烈火焚烧和各种酷刑之苦。
鬼:鬼是与人相似、居住在世间,但身形隐匿的幽冥生类。因胆小多畏,故名为鬼。鬼罪恶深重,饱受饥渴之苦,千年万载难得一食,所以鬼类中饿鬼最多。
畜生:指与人类同居于世的傍行生类,如飞禽走兽及水游地藏的一切动物。畜生系遭贪愚等恶业果报而生,故常受劳役和宰杀之苦。
人:即人类,生活在地球表层空间,善恶掺半,故有福报亦有恶报。
天:也称天神。人依所修功德的大小死后可以上升生活在高低不同的天界中。天清净光明,甚少欲生污染,天神是六道中最优胜高妙的。天神根据所染欲念的多少又分为不同的档次,四天王是最接近人世的,帝释天则高居于三十三天之上。由于天神还没有完全摆脱欲念,因而也还有升进与堕落,即还有生死轮回。
阿修罗:是介于天和人之间的魔神。其能力象天,但多怒好斗,被撵出了天界。
以上大道包括了全部众生,六道是佛教对众生的分类,其中地狱、鬼、畜生称三恶道,天、人、阿修罗称三善道,人的地位在天之下,阿修罗之上。佛家宣传,众生的生命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善恶因果关系中,修善的随福业而上升,作恶的随罪业而下堕,轮回流转,永无了期。
应该承认,佛教用十二因缘说来解释生命的声生和发展显然是不科学的,将生命之链括圈三世,用业力不灭滋衍出六道轮回更是臆想。但是作为在滚滚红尘中沉浮挣扎的人们对生命现象和人生痛苦的观察与体验,十二因缘和业力说确实又把握到了生命和人生现象的一些基本因果关系。人生问题的探讨本身并不是严格的科学研究课题,因此没有必要用严格的科学标准去评判十二因缘说的是非。至于大道轮回说,那不过是佛教在当时条件下为了增强自己理论的影响力和规范世人行为而虚设的一种伦理召引和威慑,是在人的自觉觉悟之外增设的世俗功利手段,我们今天也用不着去深究。我们只须领会到,佛家十二因缘和业的思想有一个核心点,即不要到自身之外去寻找人生痛苦的原因,人生痛苦的根源就在于人自身的弱点,就在于迷妄观念和意产引导下的执迷追寻。
确实,回首过去,人类历史上每一次大的灾难,人类遭受的笋一次血与火的痛苦,哪一次不是由于人的贪婪、人的愚痴而造成的呢?辉煌一时的古罗马帝国的毁灭,耀武扬威的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崩溃,浑浑噩噩的大清王朝的没落,以及其间无数次在追求真理、捍卫正义旗帜下的争战攻杀,英不如此。而从个个方面来着;人们所经受的哪一种痛苦又不是"自作自受"呢?有一句话叫佛魔一念间,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很多罪恶和痛苦的确是由于人的一念之差而造成的。就笔者的见闻中,便有人与邻居争吵时忽起凶心而持刀杀人;有人因失恋而顿起歹意用镪水泼女朋友的脸;有人因贪图享乐而侵吞公款……。前不久,笔者的一位年轻女同行成了被告,站在法庭被告席上泪流满面,痛悔不己。她因虐待小保姆,故意伤人而被判刑入狱,丢掉了公职、损毁了名誉不说,撇下两岁幼儿无人照管,可这又能怪谁呢?完全是她自己妄念难抑造成的。对工作、对生活、对家庭有所欲求而本能全然如意,便心躁气浮,不能待人以善:把怨忿发泄在小保姆身上,结果是害人害己,痛苦不堪,悔之莫及。
当然,说人生的罪恶和痛苦是由人的无明,即妄念引起的,并不是说环境等外界因素的作用不重要,但外界的作用最终必然要透过我们思想的过滤才能转变为我们行为的动力,影响我们的行为。因而能否拥有觉悟的心灵和清醒的头脑,是我们能否正确看待人生和坦然面对命运的先决条件。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朋友,在遭遇挫折,有所不顺心的时候,往往喜欢找客观原因,从外界因素中为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失败找借口。其实仔细反省,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不正是我们自己铸就的吗?就以笔者而言,在当今的商品化、世俗化社会中属于失落感强的那一群,但不正是自己执迷于传统文人的风度,执迷于名的流传,才自行选择了一条条虚的人生道路,并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拙于遨游的吗?而我们之所以面对充满诱惑的物质世界焦虑烦恼,不也正是因为我们心中欲念甚炽,泼水难熄吗?总之,痛苦的酿造和对痛苦的过度敏感都在于我们心的无明。
懂得了人生痛苦的产生和对人生痛苦的过度敏感,都只能在人身上寻找原因,便可以明白不能把摆脱痛苦的希望寄托在外界环境的改变和救世主身上。每一个人都应该自己承担起自己的人生责任和社会责任,自己拯救自己,这样,当我们步入人生,踏进社会后,无论具体环境条件如何,皆可坦然无惧,行事从容,在有限的范围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实在在的事情。笔者一位朋友,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也曾一度下海,与人台办公司、研究所之类,但由于知识面和社会关条方面均无经营活动的优势,结果无功而退。后来,他发现炒股票是一条单纯而使捷的生财途径,便急功近利,投身股海。殊不料股海风险莫测,股市上的钱并不好赚,而且由于经验不足,犯了股市中过贪的错误,屡屡受套。他起初也心躁气浮,抱怨政策多变、股市投资环境不良,把解套的希望寄托在政府救市和股评家指点迷津上。这当然没有多少效果。后来他从佛理中悟出自己得失心太重,股心太重而缺乏主见的弱点,便放松精神,以平常心看待股市涨落和资金的帐面盈亏,每次买卖不企求最低点和最高点,真正做到了股市格言"切忌过贪",结果不久便扭亏为盈,实现了自己拯救自己。
当然,从佛家的眼光看,这位炒股票的朋友也还是在名利场中沉浮,也还是人生痛苦的套中人,但我想,在个人无法左右的社会中,他起码是做到了自己的随缘而定,随遇而安,因此也就不再那么焦虑、那么痛苦。
人生本相的体察
世界上的一切宗教,都是对人生忧患和现实苦难的回应,都力图通过对忧患和苦难原因的究极,通过对人生和社会本象的把握,来为被焦虑所煎熬的众生指点迷津,提供一条通往极乐世界的途径。而其中佛教对现实苦难的反应龙为敏感,对人生忧患的体味尤为深切,因而佛教智慧所蕴含的对现实社会和人生的超越,最初就是由苦而体察到人生和社会的本相,即苦海无边。
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做迦毗罗卫国王子的时候,本来是无忧无虑,充满欢乐的。有一天他出城游玩,看见农夫在烈日烤灼下耕地,满身泥污,汗流浃背,辛苦万分。而耕牛更惨,勒着绳套,拖着耕犁,本来已很吃力,农夫的鞭子偏还不断往它身上抽打,便它皮破血流。犁头划过之处,许多虫仔被翻出土面,引来天上飞鸟啄食。看着这一幕生存斗争的悲剧,释迦牟尼心中产生了疑惑,这就是所谓的生活吗?又有一天,释迦牟尼出王宫,看到一个老年人,牙齿脱落,头发斑疏,皮肤枯黑,四肢无力,行走艰难,便问驾车的人这是怎么回事。驾车人告诉他,这是人老的状态;.凡人都要走到这一步的。释趣牟尼心瞩;我将来也要老吗?心中便觉得闷闷不乐。时隔不久,释迦牟尼又遇见一个病人,羸弱枯瘦,辗转呻吟,痛苦不堪。更让他触目惊心的是,他见到二支送葬的队伍,抬着死尸,人们散发捶胸,悲咽号叫,这一情景使他非常不安,难道这就是人生的归宿?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和内心的震撼,释迦牟尼食不甘味,寝不安眠,开始苦苦思素人生的意义和摆脱苦难的出路。他离家出走,放弃富贵荣华的生活去追寻人生幸福的真理,但几年过去后仍一无所获。后来,他坐在一棵菩提树下,一连七天七夜,凝神聚思,终于豁然醒悟:人生犹如一个无边无际的苦海,苦海无边;苦就是人生的真实本相。
对人生具体苦相的划分,佛家有三苦、困苦、八苦之说,最通常的挺法是八苦,即生苦、老苦、痛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苦就是人生的真实本相。
生苦:是指人出生和生存和痛苦。人的出生,要不得经历十月住胎,胎儿居住在窄小的胎盘内,犹如关在黑暗的地狱里,饱受挤压之苦,胎儿位处肠脏膀胱边,深受脓血屎屎熏蒸之苦;婴儿初生之际,肌肤幼嫩,寒风触身,犹如刀刮、长大之后,人的贫富贵贱,强弱美丑,种种不同的社会环境条件主主观条件,都可以使人产生生存的痛苦。老老苦,人至老年,"头白齿落,五官失灵",神智昏暗,肌肉萎缩,四肢乏力,生命不长,死亡将至,实在令人痛苦。
痛苦:佛教所指的病分身病和心病两种。身病是因为“四大不调”而引起的,如"地大"不调,身体僵硬沉重;"水大"不调,身体虚浮肿胖,"火大"不调,人遍体蒸热高烧;"风大"不调,浑身性燥不安;人的身体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会受到病痛困扰,心病则是因为受到生活中的各种逼迫而产生的焦虑烦恼和各种忧思悲伤,也使人心力交瘁,痛苦不堪。
死苦:死是人生最大时痛苦,人的生命无常,寿尽终有一死,"但更痛苦的是,人还会因各种意外事故而夭折,如因"疾病缠身而死,因遭水火刀兵之害而死,因心灵极度痛苦而死。任何人都不能逃避死。
怨憎会苦: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喜难乃至憎恶、仇恨的人,都想离这些人远远的,永远不要见到。但人生偏偏是冤家路窄,不愿意看到的人却往往会遇见。使人内心极不舒服,这就叫怨憎会苦。
爱别离苦:与怨憎会相反约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人,希望常相聚会矿时时亲近,如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但到头来却终不免是离多聚少。甚至祸起非常,造成生离死别的莫大痛苦。
求不得苦:人心充满欲求,充满向往。世人无不迷恋和追求一切美好迷人的东西。但人的企盼总是落空,追求总是失败,愿望总难实现,因而造成莫大的痛苦,欲求愈旺,企盼愈高,求不得的痛苦就愈大。
五取蕴苦,所谓“五蕴”,是指物质现象的色和精神现象的受、想、行、识,佛家认为人就是由此五蕴通过因缘和合而成,而有了五蕴就会产生各种痛苦,所以五取取蕴苦是各种痛苦的总汇。
佛家的八苦之说,可谓集人生苦痛之大成。既有生理之痛,又有心理之苦,既有欲求不能满足的惨遭伤,又有欲避不能的无奈。以此观照人生,则人生不啻为一苦难的历程,人的生命是苦,人的生存也是苦。
毫无疑问,在现实生活中,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下个人又都有过这样那样的痛苦感受,都有过因环境逼迫或希望落空所产生的焦虑与烦恼。但问题在予,我们每一个人又都同时体验过快乐,享受过即使是瞬间的无忧无虑。记得笔者小时候,常与伙伴们玩打仗的游戏,大家分成两拨,捉对厮杀,或防守或进攻,心无旁鹜,全然忘记了生活中的缺失,忘记了功课的压力;忘记了腹中油水的不足,忘记了回家后可能受到大人的责罚,深深沉浸于紧张热烈而文其乐融融的游戏之中。再如念中学时,每当自己所做的作文被老师在课堂上作为范例向全班同学宣读和讲评时,心中也确实曾充满神圣而欢快的感觉。因此,正因为人生也有欢乐,也有辉煌,人们才痴迷于对欢乐和辉煌的追求,才虽身心处于痛苦境祝却仍念念不忘稗执著于双人生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那么,佛家对人生一切皆苦的说法,是否疑佛家对人生体验的缺失和对欢乐的越遗忘呢?当然不是。人生并非绝对的没有现象意义上的幸福与欢乐,但在佛家看来,那是偶然的、变动不居和虚幻的,芸芸从生之所以找不到解脱痛苦和消除烦恼的最终出路,之所以在一次次人生追求中失败而执迷不悟,就在于没有明自苦才是真实的恒在。因此,佛家讲人生一切皆苦,是对人生从根本所出的价值判断,是从其必然性、真实性意义上来讲的,是为了强调人生所充满的逼迫性。人生的逼迫性是无处不在,无处没有的,绝不会因个人条件或社会环境。历吏时代的改变而消除,这是佛家对人生真谛的哲学颖悟。
疾病缠身而死,因遭水火刀兵之害而死,因心灵极度痛苦而死。任何人都不能逃避死。
怨憎会苦: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喜难乃至憎恶、仇恨的人,都想离这些人远远的,永远不要见到。但人生偏偏是冤家路窄,不愿意看到的人却往往会遇见。使人内心极不舒服,这就叫怨憎会苦。
爱别离苦:与怨憎会相反约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人,希望常相聚会矿时时亲近,如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但到头来却终不免是离多聚少。甚至祸起非常,造成生离死别的莫大痛苦。
求不得苦:人心充满欲求,充满向往。世人无不迷恋和追求一切美好迷人的东西。但人的企盼总是落空,追求总是失败,愿望总难实现,因而造成莫大的痛苦,欲求愈旺,企盼愈高,求不得的痛苦就愈大。
五取蕴苦,所谓“五蕴”,是指物质现象的色和精神现象的受、想、行、识,佛家认为人就是由此五蕴通过因缘和合而成,而有了五蕴就会产生各种痛苦,所以五取取蕴苦是各种痛苦的总汇。
佛家的八苦之说,可谓集人生苦痛之大成。既有生理之痛,又有心理之苦,既有欲求不能满足的惨遭伤,又有欲避不能的无奈。以此观照人生,则人生不啻为一苦难的历程,人的生命是苦,人的生存也是苦。
毫无疑问,在现实生活中,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下个人又都有过这样那样的痛苦感受,都有过因环境逼迫或希望落空所产生的焦虑与烦恼。但问题在予,我们每一个人又都同时体验过快乐,享受过即使是瞬间的无忧无虑。记得笔者小时候,常与伙伴们玩打仗的游戏,大家分成两拨,捉对厮杀,或防守或进攻,心无旁鹜,全然忘记了生活中的缺失,忘记了功课的压力;忘记了腹中油水的不足,忘记了回家后可能受到大人的责罚,深深沉浸于紧张热烈而文其乐融融的游戏之中。再如念中学时,每当自己所做的作文被老师在课堂上作为范例向全班同学宣读和讲评时,心中也确实曾充满神圣而欢快的感觉。因此,正因为人生也有欢乐,也有辉煌,人们才痴迷于对欢乐和辉煌的追求,才虽身心处于痛苦境祝却仍念念不忘稗执著于双人生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那么,佛家对人生一切皆苦的说法,是否疑佛家对人生体验的缺失和对欢乐的越遗忘呢?当然不是。人生并非绝对的没有现象意义上的幸福与欢乐,但在佛家看来,那是偶然的、变动不居和虚幻的,芸芸从生之所以找不到解脱痛苦和消除烦恼的最终出路,之所以在一次次人生追求中失败而执迷不悟,就在于没有明自苦才是真实的恒在。因此,佛家讲人生一切皆苦,是对人生从根本所出的价值判断,是从其必然性、真实性意义上来讲的,是为了强调人生所充满的逼迫性。人生的逼迫性是无处不在,无处没有的,绝不会因个人条件或社会环境。历吏时代的改变而消除,这是佛家对人生真谛的哲学颖悟。
既然如此,当我们今天试图从佛教的人生思想中寻求一点于我们有用的人生启迪时,就大可不必去深究佛家对人生是苦的价值判断是否绝对真理,也毋须按图索骥地用佛经所列的种种苦难来指陈我们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不足。只要我们了解到,佛家所谓苦,乃是指人生所必然遭遇的精神和生理的逼迫性,而这种逼迫性是恒在的,如同本书"浮生多忧"一章中所谈到的,无论是人类整体,还是其中的某一阶层、群体或个人,都追求甚至实现过一个个社会目标或人生目标,但忧虑和烦恼却始终如影随形,无法消除,这便是人生逼迫性无处不在,无时没有的表现,则我们或许便可不致因在社会生活中遭遇困难和挫折而惊慌失措、悲观失望,便可更为坦然从容地去适应自己的人生位置,多做一些实事,少发一点牢骚。如果再进一步,假如我们从佛家对人生本相的体察中受到启迪,做到一开始就不那么理想主义地和充满幻想色彩地者特社:会和人生,看待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则我们或许便可不致因理想的失落或环境的逼迫而焦虑迷茫,便可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得更为自由和超然。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