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医方明>>正文内容

人性化的医疗《学医与学佛》读后感(二)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林慧云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人性化的医疗《学医与学佛》读后感(二)
  —本文荣获九十三年学年度第一学期谢幼伟居士奖学金
  ◆ 林慧云
  参、器官移植手术与器官捐赠
  病中磨练功夫;常快活,便是功夫。王阳明《传习录》
  现今这个时代,从肾脏到许多脏器的移植都是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只是脑死的判定标准要如何来定位?其结果到目前为止还是备受争议的。当家族中的成员呈脑死状态时,但是他的心脏仍然持续在跳动,他的身体仍然还有体温,就这样判定心爱的人是死亡状态,而同意取出他的器官,这对许多人来说,是很难办到的吧!
  近年来,随著器官和组织移植手术的兴起,以及人们对医学知识的渴求,赠送生命才成为一件可能的事情。现在,有心捐赠器官的人,可以把他们全部或部分遗体,捐作外科移植或医学研究用,或者捐给医学院的学生作解剖用。所以捐赠器官或身体的人,都是早在事情发生之前,便已作好捐赠决定的。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早早考虑,要不要在死后捐出自己的身体或器官?毕竟,人有旦夕祸福,意外事故常会在不经意的时候,夺去青春灿烂的生命。而从意外事故中获得的年轻、健康器官,对医生而言,最为宝贵。然而,最关键的问题仍然是:人类想不想让自己的器官,被有效的再利用?人类对这个问题,一直具有一种很矛盾的情结,医学界挣扎了好几百个世纪,才获准进入人体解剖,便是一个证明。
  今天,虽然人们已经可以接受人体解剖的观念,但是人们对人体解剖这件事,却始终无法完全释怀。从救人角度来看,解剖“不但应该被认可,而且应该被视为一种义务和一件‘功德’。”虽然人们对人体结构已经了解得相当清楚,但是某些医生仍然坚持,解剖是一个必要的程式,因为在许多情况下,只有靠解剖才能找出真正的死因。此外,解剖也经常可以引导出医学新知。移植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除非所移植的组织或器官和病人的体质相容,否则人体会抗拒外来的组织。为此,医生和科学家不断地在发展新的治疗法,他们对人体的免疫系统理解得愈来愈清楚。因此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生理上的困扰,一定可以解决。到那时候,最迫切的问题将会是:如何解决器官的供应问题?
  随著器官移植需求不断增多,器官供应短缺已成世界性的问题。根据国际惯例,器官交易行为,毫无疑问应该禁止。有鉴于此,在立法时必须明文禁止任何形式的人体器官和组织交易。
  一般而言,人体器官捐赠移植的立法,必须遵从五项原则:一、鼓励捐赠遗体的器官而非活人器官。二、必须自愿无偿,不附带任何有偿条件 。三、禁止器官交易,严惩买卖器官者。四、在器官移植过程中,不得为受赠者的生命健康而损害捐赠者的健康。五、器官移植只有在没有其他更好治疗方法下才会考虑。
  事实上,在学医的道路上学佛,在学佛的道路上学医,此二者是一条不可分割的路。而人类所在的世界是一个纷乱的娑婆世界。当我们走到医院的时候,面对生死挣扎的场面,在内心是否能够真正做到坦然自若?当把自己内心的疾病医好的时候,再显现出来安详、庄严。
  在医院里几乎每一位病人都诉说著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告诉我们一段不一样的法,来提醒我们用一种不同的角度,一种不同的激励方法来教我们念佛。因此,每一个众生,都是我们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物件。每次在医院里,医生们都会注意倾听病人的诉说,医生必须了解到病人不是来埋怨的。倘若医生能够换一个角度去思考,用一种学佛的心来学医,用学佛的心来行医,这么一来,即使再繁复的事物,瞬间也能够变得单纯!每当聆听病人呻吟的时候,才了解到一个众生的苦楚,体认到佛为什么要一再的说明这个“苦”字。佛法其实并不是悲观的,而是用大智慧来让众生了解,告诉众生不要再吃这样的苦,但是能够不吃苦而修行的“一等马”,到底又有多少呢?
  我们可以自己有个警觉,当有一天我们像前面所看那些人,那样苦恼的时候,我们怎么样的忍下去?同样的是一个人,为什么人家能够那样清净庄严,能够在要走的时候,自知时至,心不颠倒?而为什么我们要苦苦恼恼的恐惧挣扎?
  然而,一个癌症病人难道真的没有痛苦吗?或许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在长期与病苦的挣扎中所培养的忍耐力,对一个能负荷千万斤重量的大力士而言,百斤的重物又算得了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内心已经彻底的了解到心念对于他们的重要性了。
  肆、如何面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
  人受天所赋许多道理,自然完具无欠缺。须尽得这道理无欠缺,到那死时,乃是生理已尽,安于死而无愧。                    朱子《语类》
  根据《西藏度亡经》,临终者本身应有正确态度,此种态度在《西藏生死书》中,称为“整个佛教对于临终那一刻的态度”,的确非常中肯:“现在临终中阴已经降临在我身上,我将放弃一切攀缘、欲望和执著,毫不散乱地进入教法的清晰觉察中,并把我的意识射入本觉的虚空中,当我离开这个血肉和合的躯体时,我将知道它是短暂的幻影。”
  换言之,临终者在临终那一刹那,应自我认清,原先的血肉之躯,只是短暂的幻影。然而,如果临终者自己无法做到时,其家人应该有责任完成后列几项,才有助其向极乐世界往生。如当临终病人情况仍清醒时,应该及早启发他,让他愿意念佛号。因为念佛号可以使心情安宁。如果病人不愿意念佛或痛苦挣扎时,家属要在心里或低声为他念佛。弘一大师曾经说:“若病重时,痛苦甚剧者,切勿惊慌。因‘此病苦乃宿世业障’,或亦是转未来‘三途恶道’之苦,于今生轻受,以速了偿也。”
  因此,一般来说,对死的恐惧和不安,可以分为九种形态:一、对苦痛的恐惧。二、对孤独的恐惧。三、对不愉快体验失去尊严的恐惧。四、造成家人和社会负担的恐惧。五、眼前的事物是个未知数的不安。六、对人生的不安和对死亡的不安。七、人生就这样不完美的结束的不安。八、自己即将消失的不安。九、对死后的审判和惩罚的不安。
  几乎所有的病人在患病时,特别是得了重病时,对死亡都特别恐怖。而在这方面,一个训练有素的佛教修行者则可坦然面对种种疾患,因为佛法的广大无边,早就给他提供了正见、乃至超越人生各种痛苦的良方妙药。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也表达过类似的想法:“倘能时时忧虑著最大的不幸,那么在较小的不幸来临的时候,我们往往就可以安之若素了。”曾经有位智者说了那么一句话:“我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并不是真正的恐惧,而是当那一刻真的到来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显然我们是缺乏对死亡的准备。因此,除了意外等类似的突发事件我们无法避免,预期的死亡,我们应该对自己所面对的病有充分的认知,毕竟生病的人是自己,对疾病有了认知,才能够准备忍受生病中的各种痛苦。
  根据医生的分析,死亡本身并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人们害怕的是一种叫“濒临的焦虑”,即没有安全感、心理受到威胁、不快乐、不舒服、不喜欢等感觉。一生中,真正可怕的东西应该是“绝望”,希望破灭其实是一种残忍,惟有存在著希望,生命才会有意义,否则没有希望的活著,与行尸走肉没有两样。因此,所谓的“苦”之所以不易被掌握,是因为“苦”是属于经验的范畴而非知识的范畴,例如医生给病人看病的过程是望、闻、问、切。所以生命的经验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一、生理层次的经验,如牙痛、头痛、饥饿等。二、心理层次的经验,如伤心、恐惧、仇恨等。三、精神层级的经验,如信仰、立志、感应等。
  因此,佛教不只是劝善的说教、信仰的依归、学问的对象,其内涵是以观照人心的真妄虚实为极致,以圆满人生的自在解脱为目标,以理想人生的实践证悟为课题。佛说众生的身体有多种类的病症,除了身体上的病症以外,还有可怕的心理病症。医生可以治疗生理上的病痛,但是心理上的病却未必能治愈,而普天之下的众生没有一个不是生活在心理的病态之中。由心理发展至生理上,再扩展至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上,进而造成人祸天灾。众生若能够净其无量的心病,那么世界的灾祸也必将得以息灭。
  伍、医生与死亡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庄子《大宗师》
  哈佛大学委员会在发表于《美国医学协会期刊》上的论文中建议,按照下列四个标准去判断病人的生死。
  一、没有感受性和反应力:对外界的刺激和内在的需要全然无知,而且完全没有反应,我们将这个现象定义为永久性昏迷。病人即使受到非常激烈痛苦的刺激,都不会发出任何声音或产生任何反应,连一声呻吟、肢体收缩一下、或者呼吸加快的现象都没有。
  二、没有任何动作或呼吸现象:医生必须观察一小时以上才足以判断,病人是否已不具有任何自发性的肌肉动作、自发性的呼吸作用,以及对任何痛苦、触碰、声音、光线等刺激,已不会产生任何反应。
  三、没有反射动作:病人因中央神经系统的活动已经停止,而进入永久性昏迷状态的证据之一是,病人缺乏反射作用。瞳孔固定而扩散,并且对直射的强光没有反应。
  四、脑波电位记录图呈现水平状态:脑波电位记录图呈现水平或相等电位状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但是先决条件是所使用的电击必须恰当、仪器的功能必须正常、操作人员必须胜任。
  以上的显现必须持续二十四小时以上才算数,假如二十四小时以后病人的情况仍未改善的话,该病人应被视为已经死亡。但是,非常重要的是,受降温法影响的病人,以及服用过量巴比妥酸盐等中央神经系统镇静剂的病人,不属此例。
  一个病人经过抢救无效而死亡,医生站在死者的面前……这个画面相信对每个人来说,它所带给大家的撞击是非常大的,因为画面中不但包括了生命与死亡,还有医生的责任和无奈。人最终会面对的问题无非是“生死的问题”。那么,人为了什么而存在?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死亡?倘若死后会变成怎样?人又是从哪里来的?最终又将往哪里去?这些问题其实是值得我们去思索的。倘若人死后,生命的转化又存在于何种世界?是佛教所谓的西方极乐世界或是涅槃境界?因此,当面对死亡问题的时候,惟有了解生死因果与法则问题的本质,透过关怀而产生信仰力量,才能够获得对宇宙人生的理解。
  许多发人深省的故事:一位是投机赚钱的富贾,面临癌症时,以生命为赌注尝试效果尚未定论的疗法;一位因为一时性解放得到爱滋病的年轻女性,在得病后对人生看法的改变;一名幼童得了白血病,而后因为输血得到爱滋病,做父亲的无法面对这残酷的事实;一位得了乳癌却选择另类疗法的病人,带给医师的困扰;一位罹患爱滋病的艺术家,曾一度放弃生命,而后重燃求生欲望的心路历程;一位以为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富婆,在罹病后对医生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改变,这些情况都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当生命不再是理所当然时,应该如何去面对?如何去寻找生命?
  唯有把深创巨痛的悲怀转化成人生内在深层的喜悦,才能够摆脱内心对死亡的阴影,因为每个故事都是一趟心灵之旅,能够将我们从生命的疑问引导到自我对生命的觉悟。
  陆、结语
  不知生,焉知死?
  孔子《论语》
  人生在世有太多的苦难与迷惑,因此信仰在人生里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当我们碰到灾难、面临生死存亡而挣扎求存的时刻。自古以来,有生必有死,但是大部分的人都不愿意面对“死亡”,甚至是害怕死亡而潜意识的想要忽略它的存在。有人说轮回是人死后灵魂脱离肉体,重新以另外的生命体出现。因此,轮回可以解释生命中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能够为生命中的各种痛苦提供有力的理论证据,通察内在不为自己所知各种人格特质。佛教所谓的轮回实际上就是上下浮沉的生死流转。
  佛教认为生与死是相辅相成的,有生必有死,两者是生生不息的。对人而言,人生难免必须面对生老病死等种种的苦恼,故倘若能够从信仰寻找出真正的“无明”,方能超脱。人的一生造有种种的业,或善或恶,或轻或重。所以佛教主张人在临死或心死之前,家属不可以哭泣,应该代他布施修福,使他看破并且放下。若无重大的恶业,便可使往生者不致下堕,这就是佛教主张临终助念佛号的主要原因。因此,死亡是庄严、自在,并且是在自己的掌握之中的。了解到死亡是人生中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我们就无需恐惧与不安,也不必过于排斥与悲伤,因为死亡只是一个过程而并非结束,它代表的是另外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透过对死亡的认识,我们可以重新思索人生的意义、生存的目的以及生活的目标。
  “医乃仁术,非仁者不能达之。”为医要有菩萨心肠和精湛的医术,才能谈得上济世利民。现今社会中的人们为追逐物欲,对伦理道德、因果报应不屑一顾。医疗行业也受其薰染,发生的恶劣事件比比皆是。不论你生存于何方,不管你是否学贯中西,也不论你从事任何科技行当,如果你懂得了佛法的真理疗法后,则对治八万四千种烦恼病都非难事!
  有些人会在自己还“活著”的时候花很多时间去思考关于“死亡”的问题,并且会提早为自己做“死亡”的准备,例如立遗嘱、建墓园等等;有些人则忌讳谈论“死亡”。然而死亡是人生必然的过程,当我们已经“了然”一切以后,是否就能够更加懂得“活在当下”的意义与重要性?了解自己并没有白活便不会有任何遗憾,那么“走”的时候也可以更加潇洒与庄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样的气度,毕竟也不容易做到吧!
  正因为我知道生命的有限和不确定,所以我总是热烈地拥抱著生命中的每一个早晨和黄昏。人们常常把死看成很遥远甚至与己无关的事,尤其是青年。其实人一生下来,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惟有死亡是确定无疑的,正因为人有了必死的意识,就会有个体生命存在时间有限的思索,对死亡的思索是对生的思索的集中体现,从而才能建立旷达怡悦的人生态度,超越庸常的平凡的琐屑的一切,而实现精神的升华。
  生命会仓促“走”得令人措手不及,例如一个十九岁的青年,头天晚上还在狂热地“蹦迪”,第二天由于车祸就静静地躺在冰冷的太平间里一动也不动了。如果他曾对生命与死亡有过认真的思索,或许他对人生有新的选择。
  既然死是生必然的尽头,不可否认,医学对自然的控制是有限的。医生始终在这条生与死的通道上进行著艰苦的工作:迎接生命,修复或置换身体各种磨损、老化、报废的零件,调适著体内的环境,直到把生命庄严地送上归途。朝霞是灿烂的,晚霞也依然美丽,因为在自然拨给他们的时间里,他们创造了财富与尊严。医生在这一生命流程里从事的绝不是枯燥的工艺操作,也不是简单的生物学模式,而是心理、情感、审美、环境全面的渗入。其中最有价值的是病人走到最后时刻,医务人员投入真挚的爱心,给予患者富有人情的关怀。生命拒绝冷漠,医生应拒绝红包。古人云:“医行三代必发,医行三代必绝。”行医必须以德为本,医生的职业涉及到人的生死这样重大的问题,所以医生对患者的生命应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关怀和尊重。
  晚期癌症患者历经了许多痛苦,也历经了多次辉煌的抢救,最终还是走了,在爱与关怀中她安详地走了。死亡是对生命最后的表露,依然需高贵、尊严与爱。
  其实,生命是有期限的,把生命的每一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当作生命的节日,把这一天过得充实愉悦,每天如此,犹如永生。永远不会为自己的死亡而忧愁。人类只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的本质就是自然,人与自然生生不已。
  希波克拉底有那么一条箴言:“哪里有对人类的爱,哪里就有对医学的爱。”茫茫苦海中,我们总是贪著于眼前的一切,不肯舍离,在奔忙中庸庸碌碌度完人生,等到寿命终尽,望著即将逝去的人生,再来哀愁与无奈。您想过怎样的人生呢?要如何才能超越生死的束缚呢?看完了本文,相信会带给您极大震撼与省思,并协助您找到人生的归处!
  (全文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