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山上有学僧——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访问记
灵岩山上有学僧——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访问记
苏 龙
今年5月的一天,笔者带着好奇,走进了这个香烟缭绕的清静所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院长、灵岩山寺方丈明学大和尚明学法师一袭质朴的僧袍,净洁无尘,十分热情地接受了我的访问。
说起灵岩山寺开设佛学院的缘起,时学法师如数家珍,细细道来:
灵岩山寺办学的历史可追溯到1945年。那时,寺内就办过一个“西有研究社”,招收学僧30名,致力净土、戒律等佛教经义的研究。任社长的是妙真和尚,讲课的法师有宝贤、大乘、化东等。在此基础上,1948年成立了灵岩山寺“净宗佛学院”,招收学僧48名,除研究天台、净土、戒律等佛教经义外,还开设古典文学课程。妙真和尚任院长、讲课的法师有碧林、正念、仁志、证果等。1956年,学院又先后招收学僧50名。这一时期,提倡农禅家风,学院实行半耕半读制度,半天上课,半天从事农业劳动。1958年大办农业,寺院僧众,包括学僧,凡有劳动力者均去农场务农,净宗佛学院就自然而然地停办了。
1980年秋,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到苏州灵岩山寺视察工作,被寺内那良好的道风和独到的地理文化环境所感染,考虑到当时佛教人才奇缺、青黄不接,朴老当即提议开办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这一提议立即得到了苏州佛教界及有关人士的一致赞同。赵朴初会长书写了“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校牌。在获得国家宗教事务局和中国佛教协会的批准后,1980年12月10日,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正式挂牌并开学,成为“文革”后中国开办的第一所佛学院。从那天起,她的名字即被载入中国佛教的史册。
办学“丛林化”是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在这里,寺、“院”一家,学僧们日常起居、功课必须遵守地院的规矩。早晨4点半即起床,与众寺僧一起做早课,6点半用好早餐,休息片刻,8点准时上课。每节课45分钟,休息10分钟,5分钟做准备,上下午各有3节课,几乎与普通学校无异。中午10点45分吃中饭,晚饭是在下午4点半,晚6点到大雄殿做晚课,7点半以后,还要听录音、自修,准备明天的功课。晚9点半,可就寝。
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开设的课程以佛学为主,有净土宗、佛教史、沙弥律义等。但同时也教授语文、历史、政治等课。佛学分院还设有图书馆,供学僧们随时翻阅。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周六下午他们要搞卫生,打扫教室、宿舍,出家人讲究身体力行,也算修行一课吧。每到星期天,在苏州市古旧书店的开架书柜前,经常有身披袈裟的佛门弟子浏览购书,据他们说,古旧书店中关于佛教的书较多,可以作课外阅读。
在明学法师的陪同下,笔者来到了佛学分院的教室。40多人在教室里作自修,寂静宛若空无一人,倒是我们推门而进时的一声“嘎吱”打扰了那份安宁。教室中央悬挂着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的匾额,黑板两边有一幅对联:“弘扬中华佛教文化,建设人间净土事业。”教室内窗明几净,前首有一铁铸手摇小钟,作上下课报时之用。还有几份英文佛学报刊也很令人注目,这里学僧英文水准可窥一斑。据介绍,在佛学分院的毕业僧中,有不少现已出国深造,传法海外,美国就有7人,另外在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斯里兰卡、香港等地,也都有灵岩山佛学分院的毕业生的足迹,对促进中外佛教文化交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整个学习生活环境井井有条,十分清洁、整齐。4个人一间宿舍,统统挂着蚊帐,室内除了一应起居物品,还有收音杨,床头往往摆着好多宗教书籍。据明学法师介绍,灵岩山佛学院因为地处山巅,可以相对减少不少外界对学僧们的干扰和冲击。佛学分院要求每个学僧坚持“僧装、素食、独身”六字方针,恪守佛门清规。在教学宗旨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的开创,对弘扬、继承灵岩山寺作为中国著名净土宗道场起了积极作用。
访问结束了,灵岩山分院学僧们的好学、谦恭的态度仍留在我的脑海,他们身上,体现出新世纪佛教徒良好的精神风貌。
相关链接
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自1980年12月创办以来,目前已办了11届,已有500余名毕业生分配到各地从事法务、利乐有情。他们之中有的担任中国佛协常务理事、有的担任寺庙的住持、监院、执事或佛学院的院长、讲经法师。美国、英国、新加坡、菲律宾、加拿大、香港等地的寺庙也都有灵岩山的佛子。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爱国爱教、身体力行,受到了当地佛教界的好评。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