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揭开鉴真六次东渡的真相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范 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长安受戒 取得僧籍

当玄奘西游取经返回长安差不多100年以后,唐代另一位佛教大师鉴真,决心东渡日本,传播佛法。

鉴真,俗姓淳于,江苏扬州江阴县人。公元708年21岁时在长安实际寺(对鉴真素有研究的西北大学韩养民教授告诉我,该寺遗迹在今天西安西北工业大学校园内)受戒,正式取得僧籍。他的授戒师道岸律师,负责监造荐福寺内的小雁塔时,鉴真恰巧得以学习,取得多方面的建筑知识,这些对他以后在日本主持营建方面的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5年以后,一直到鉴真东渡为止的40年中,他讲经、建寺、造像,由他授戒的僧侣先后达4万多人,其中有不少以后成为高僧。733年,他被誉为江淮一带的授戒大师,在佛徒中的地位很高。

慷慨陈词 东渡传法

公元六、七世纪之交,佛教在日本已相当流行,但在戒律等方面仍有弊端和不完善的地方。中日两国早在东汉以来,一直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唐代,日本不断地派留学生来华学习政治、法律、文化艺术,其中也有不少专门研习佛教种种教义的留学僧。他们在学习的同时,还渴望把唐代先进的东西移植到日本,给日本带来繁荣。

日本圣武天皇天平五年(公元733年)四月,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分乘4船,于当年八月抵达唐朝苏州附近海岸。在这批遣唐使中,有日本兴福寺僧荣睿和大安寺僧普照,他们带着入唐邀聘高僧到日本担任传戒师、建立授戒制度的使命。不久,他们得知当代律学权威鉴真和尚在扬州大明寺讲授律学,门下人才济济,便和愿去日本的大安寺道航等一行于天宝元年(742)离长安到达扬州。通过道航的引荐,荣睿和普照立即到大明寺谒见了鉴真和尚,鉴真的声望与学识使他们倾倒,他们顶礼膜拜,启请鉴真前往日本作导师。又向鉴真介绍了当时日本佛教情况,说明日本佛教的困境,亟盼他能到日本讲习律学,为日本建立完善的授戒制度,使日本佛教得以弘扬,走向正规。他们真诚恳切的态度,对佛教的感情,使鉴真深受感动。他决心离开故土,东渡扶桑。他环顾在场的僧侣,询问谁愿同行前往日本弘扬佛法。

沉默半晌后,在旁的徒弟祥彦才站出代表众僧答道:“日本路途遥远,中间又隔浩瀚沧海,惊涛骇浪,百无一至,旅途生死难卜。大千世界,人身最可贵,降生中土,尤为难得。而且我等修行功德尚不备,造诣不深……所以大众都默然不答。”鉴真和尚见无人愿和他同行,深为失望,便慨然道:“为这样的传法大事,何能顾惜身命!佛祖为了普渡众生,尚且不惜身命!何况我等,你们如不去,我即去耳!”众僧跟随鉴真多年,都不愿他离开扬州,现见大和尚决心已定,便纷纷表示,自愿在大和尚的率领下前往日本。

感天动地 六次奇遇

鉴真东渡,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段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说它熟悉,是因为一提到鉴真,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东渡”;说它陌生,是因为大多数人只是知道鉴真东渡6次,历时10余载,至于在东渡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鉴真本人包括他的弟子及随行人员经历了哪些危险,估计就很少有人能说清了。现在为大家分述如下:

第一次东渡 鉴真下定决心后便着手为远航做各种准备。广陵郡司仓参军李凑,受当朝宰相之兄李林宗的嘱托,为荣睿等修造大船,筹办粮食给养。但除荣睿等以外的大批僧众并未获得政府的许可。自天宝元年(742)冬至次年春,准备工作大致就绪。不料,祸起萧墙,从此揭开了东渡磨难的序幕。事端是道航和高丽籍僧人如海发生矛盾而引起的。如海恼怒,私下到淮南采访使衙门诬告道航等“造船入诲,与海贼连”,采访使班景倩听后,差人捕捉荣睿、普照、玄朗及道航送官审问。直至道航说明是李林宗的家僧,系循海路赴天台国清寺供养众僧,并提供李林宗曾函致李凑请他协助的书信,才得证实。如海被杖责遣送返俗。但官府仍判定“海贼大动,不须过海去”,所造好的船只没收入官,物品发还。第一次航海东渡的计划被搁置了。

第二次东渡 荣睿、普照出狱后,再度拜见鉴真和尚,希望他仍能率众弟子东渡。鉴真安慰他们总有达到目的的一天,答允尽一切努力来完成计划。当年十二月,经鉴真和尚出资,与荣睿等设法,以80贯钱买下了岭南道采访使刘巨鳞所属的军船一艘,雇好了18名水手,置备停当准备出海。同行85人于天宝二年(743)十二月从扬州举帆启程。他们循大运河入江,然后东行入海,但行至明州余姚郡(今浙江余姚)时,遭到恶风巨浪的袭击,船被击破,众人被迫登岸,潮水冲上岸滩,水到腰部,鉴真和尚坐在乌草上,其余的人都淹在水中。时值隆冬,天寒风急,情景狼狈万状。船被毁坏,一时难以成行,只得先上岸住下,等待着下一次航行。

第三次东渡 第三次航行是在一个月之后。他们修好船,移舶在大屿山,等天气风向转好后,开始起航。但在桑石山行进时,又遭到了大风,船漂来漂去,无法操纵。好不容易才靠近岸边,船又触礁破损,人船被搁浅在荒岩上,水米俱尽,饥渴三日,困苦难当。幸好风定以后,被渔夫发现,才接济了水、米。又过了5天,才有巡海官员来问明情况,报请余姚郡太守,把他们安置在遛县(今浙江鄞县)阿育王寺。至此,第三次东渡计划又落空了。

第四次东渡 荣睿、普照二人,为了日本的佛教事业,坚邀鉴真东渡,虽历经万般艰苦,毫无退悔之意。这种精神深深打动了鉴真。为了完成这一夙愿,鉴真派遣大弟子法进,带了两个管事,携带名贵货物前往长乐郡(治所在今福建福州)买船,同时采办粮食用品,为第四次东渡做准备工作;同时又亲率祥彦、思托、荣睿、普照等30余人,一路巡礼佛迹,取道南下福州。登山越岭,经临海郡(今浙江台州),准备入永嘉郡(今浙江温州)进入闽境。不料此时又发生了意外。官府下牒给所辖内诸寺院勿令鉴真和尚前往他国。第四次东渡宣告失败。

第五次东渡 天宝七年(748)春,荣睿、普照由舒州(今安徽潜山)至扬州,又和鉴真和尚相会,筹划着手造船购粮,准备东渡。至六月,准备完毕。这次同行共35人,于六月廿七日从扬州出发。先沿运河南下,很快便到了越州境内的三塔山,在那里停泊了一个月;遇好风航行至署(一作暑)风山,又停了一个月。再次启程到东海时,遇到了东北风,风涛起落,又把他们吹向西南方。在海上的来回折腾,耗费了不少积存物资。普照只能每日给同行的人于中午时分发少许生米以充饥。舟中淡水又已用尽,半粒米都难以下咽。海水又无法饮用,碰到雨天,才有少许接济。如此艰苦漂行了半个多月,仍未能到达日本,而是漂到了海南岛。

不幸的是,荣睿因长期辛苦跋涉,染上重疾圆寂。荣睿的去世,使鉴真深感哀恸。天宝九年(750),鉴真因长期受暑热,双目失明。对于这一位63岁的老人,确实是一个很沉重的打击。当他们行至吉州(今江西吉安),一直追随在他左右的弟子祥彦也因病去世了。鉴真心情极为沉重。

第六次东渡 天宝十二年(753),日本第十次遣唐使藤原清河、副使大伴古麻吕、吉备真备等一行,来到扬州参见鉴真和尚。他们得悉鉴真曾五次渡海东去,准备向日本国传教,便表示,如鉴真自愿前往,则乘便船赴日,使团可以协助。鉴真和尚当即许诺,愿意赴日,了却心愿。随带的有《大方广佛华严经》等各种佛经、论、疏等84部,共300余卷,以及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真迹行书及其他名家法书数十帖。此外,还有大批佛橡、绣轴、舍利、金塔模型。回日的使舶于十一月十五日起航。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于日本天平胜宝五年(753)十二月二十日抵达日本九州南部,结束了11年的艰苦行程,终于实现了夙愿。此时,鉴真已是66岁高龄的失明老人。

传法十年 溘然而逝

登岸之后,鉴真一行受到日本政府代表的欢迎和慰劳。到达当时的日本首都奈良时,天皇派敕使在奈良城正门罗城门前迎候。在安宿王的引导丁,鉴真一行人进入东大寺,又有天皇朝廷的公卿武士和僧人出迎,场面相当隆重。在鉴真初到的一个月里,每天前来拜谒的络绎不绝。半个月后,对鉴真以及诸僧被一一赠授名号,赐物慰问。天皇朝廷对鉴真及其一行僧人的尊崇,是前所未有的隆重。鉴真亦把从中国带来的物品向宫中进献以表致敬。

不久,孝谦天皇下旨,于东大寺卢舍那佛殿的西边,用当时为圣武天皇授戒而立的戒坛泥土,即日开工兴建戒坛院。根据鉴真的设计,戒坛院包括戒坛堂、讲堂、回廊、僧房、经藏等建筑群。同时在戒坛院北,为鉴真造了唐禅院,供其居住。鉴真和尚登坛主持,为当时已为太上皇的圣武天皇授菩萨戒,接着皇太后和皇子也依次登坛受戒。天平胜宝八年(756),鉴真被朝廷任命为大僧都,不久又任命为律师。天平宝字元年(757),又下旨继续建筑初律寺。天平宝字三年(759)八月,初期工程落成,由淳仁天皇颁赐敕额“唐招提寺”,同时宣旨:凡出家人必须先到唐招提寺研习律学,然后可选自己的宗派,取得僧籍。唐招提寺是当时日本最完备的佛殿。之后,寺中聚集四方僧徒,讲律授戒,颇极一时之盛。唐招提寺建成后,鉴真从东大寺移居于此。

鉴真和尚以将近古稀之年到达日本后,忙着开坛授戒,营建唐招提寺,佛事冗杂,严重地影响他的身体健康。天平宝字七年(公元763年)五月初六,即唐代宗宝应二年五月初六,76岁的鉴真溘然而逝。在寂化之前,弟子们为他模影写真,这就是至今仍保存着的干漆像。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日本第十四次遣唐使来华,副使向扬州僧俗传达了鉴真寂化的消息,扬州各寺僧众,均穿丧服向东(日本)举哀,表示悼念。对佛教至死不渝的鉴真在临终前嘱咐弟子们继续修缮唐招提寺,弘传佛法。他的弟子思托等跟他一样艰苦奋斗,使律宗在日本佛教中成为一个有影响的宗派,思托记述其六次东渡事迹,经日本著名文学家真人元开润色的《唐大和尚东征传》流传至今。

文化功业 花雨墨香

鉴真和尚率众到日本十年,不仅对日本佛教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还对日本的建筑、雕刻等艺术方面有很大的影响。他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已成为日本的“国宝”。所带去的各种技艺,以及绣像、雕像、画像、书帖等,逐渐融入日本的民间艺术。鉴真的医术也受到日本人民的喜爱,直至十七世纪时,据说日本药行出售的药袋上,还印有鉴真和尚的图像。鉴真和尚的《请经书帖》成为日本的历史珍贵文物。日本人民称鉴真为“盲圣”、“日本律宗太祖”、“日本医学之祖”、“日本文化的恩人”等,充分表达了日本人民对鉴真崇敬、膜拜的感情。

鉴真和尚是中日历史文化纽带缔结的不朽人物,人们至今还崇敬这位献身异国的大师。1963年,鉴真圆寂1200年,中日两国佛教界和文化界同时广泛、隆重地举行纪念活动,并互派代表参加。后又在扬州着手修建了鉴真纪念堂,由梁思成、陈从周等人设计,1973年落成,郭沫若于堂前亲题“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赵朴初撰书、碑文。1980年,鉴真坐像回国探亲,在扬州和北京都受到中国人民和佛教徒的瞻礼,更加推动了中日两国佛教界和人民友好关系的发展。

而我省书画界与日本同行相互间的学习、交流也一直没有停止。1998年10月,《鉴真东渡百米画卷》由韩养民策划,我省画家王国征、胡明军、樊玉民等共同创作完成,在西安亮相,受到文化界的大力欢迎。《中国美术报》曾刊登专稿给予评价。2007年4月初,樱花绽放之际,我省著名书法篆刻家安木赴日本交流,在中日关系融冰解冻之际,踏上文化交流之旅。安木此次赴日本,会见日本同名书法家安木,中日双方共有80余幅书法作品,在日本再次引发了一次中国书法热。安木表示,所到京都、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处,看到日本国民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书法的热爱之情,看到他们对鉴真大师的尊重之情,感到既振奋,又多了一份责任,一定尽己之力,把国粹发扬光大。另外,安木多年来一直参与主办“中日现代书法展”,目前已举办了5届,为中日书法及文化交流也是贡献颇多。去冬“中日安木书法展”于西安举办,曾广受关注,“最难三月樱花雨,如愿两家翰墨香”,两人于中日两国关系回春转暖之际,用书法艺术在民间文化交流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其作品均语涉和平吉祥,中日两国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于斯可见。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