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让对南宗的形成及其影响辩析
怀让对南宗的形成及其影响辩析
内容提要:菩提达摩将印度禅法传入中土,至第五代弘忍大师时,其门下分为南北二宗,神秀大师所传北宗没有几代便失传,唯有慧能大师所传南宗越来越兴盛,并且遍布于南北各地。考证今天汉传之佛教弟子,无论所学何宗何派,其渊源皆出自禅宗门下。素有“临济遍天下,曹洞占一角”之传说,而临济、沩仰两家又出自南岳怀让一脉。由此可见,怀让对于南宗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可是,从史记而言怀让本人当初在六祖慧能门下只是末座,并没有什么大的名气,在慧能的众弟子中属于名不见经传不为人知,但后人却以中土禅宗七祖以冠称。本文要说明的也就是这点,本文作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其门人马祖道一及其门下弟子在禅宗的成就和地位的影响;二是怀让本人的禅法思想得到了慧能的真传,只是不传衣钵没有印证,所以当时不为人知。
关键词:怀让 道一 南宗 临济 慧能
一、怀让禅师其人其事
南岳怀让禅师,俗姓杜,金州安康人(今陕西安康),出生于唐仪凤二年(公元677年),此是根据《宋高僧传》所记载。但根据张正甫作怀让禅师碑,言是京兆(今西安)人,父辈为安康人。《佛祖统记》曰:“唐天宝三年南岳怀让禅师示寂,元和中名儒张正甫制其碑曰:天宝三载观音大师终于衡岳……大师讳怀让,京兆杜氏,其先因家安康,即为郡人。”幼年十岁时就喜爱佛书,常常秉烛而读(1)。当时有占相之士言:“是出家相非染俗贵”。十五岁时往荆州玉泉寺(今湖北当阳玉泉寺)礼恒景律师剃度出家。曾立誓言:“夫出家者为无为法,天上人间无有胜者”(2)。后来有同门师兄弟坦然禅师指引前往嵩山依安公(道安)学习禅法。受安公长老的启发,便前往曹溪(今广东南华寺)拜见慧能大师。依慧能大师学习禅法一十五载,慧能大师授记言:“西天般若多罗曾经预言,汝足下出一马驹,踏实杀天下人,并在汝心不须速说。”
后来怀让行脚到今湖南南岳观音台住锡,当时有住持僧人玄法师,因受冤屈而被入狱,知怀让禅师来住锡观音台,便请怀让禅师为他申冤救护,怀让禅师为其解救而得脱离此灾难,为了感激怀让禅师,便认为是观音菩萨救护。从此以后人们就称为“观音大师”(3),后于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住锡般若寺,时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怀让禅师知道后去度之,取一砖于道一面前的一块石头上去磨。道一问:汝磨砖为何?怀让言:欲成镜;道一奇问:磨砖岂能成镜?怀让言:汝坐禅岂能成佛!道一由此而大悟。这段“磨砖成镜”的禅宗公案,已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民谣。道一后来大弘怀让禅法于洪州(今江西宝峰寺),从此南岳怀让一系禅法遍布南北。怀让于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八月十日圆寂于南岳,终年六十八岁,僧腊四十八秋,道一建塔于别峰。唐元和中(元和十年即公元815年)(4)有道一门人惟宽、怀晖请当时名儒张甫正撰写《衡州般若寺观音大师碑铭并序》,后来至唐宝历(公元825——827)年间,唐敬宗李湛敕谥大慧禅师,塔号最胜轮塔。
二、本不见经传,师凭徒而显
在马祖道一禅师未成名之前,怀让其人鲜为人知。怀让在慧能大师的诸弟子中,只是一个无名之辈,并未得到慧能大师特别的重视,只排在诸弟子的最后,如《怀让禅师碑铭》曰:“师以后学弱龄,分于末席”(5)。关于怀让禅师最早见于经传的是权德与撰写的《唐故洪州开元寺石门道一禅师塔铭并序》记载:“衡岳有让禅师者,传教于曹溪六祖”之文,但此文已经是写于唐贞元七年(公元791年)以后的事了。另处还有后来马祖道一禅师的门人惟宽、怀晖请,当时名儒张正甫为怀让禅师撰写的《碑铭》,名为《衡州般若寺观音大师碑铭并序》,此是最早正式为怀让立传树碑之始。在此之前,怀让和慧能其他的大多数弟子一样,在早期的禅宗文献中并没有详细记载。在慧能的弟子中最有影响的有菏泽神会、广州法海、永嘉玄觉、南阳慧忠、洪州法达、法性印宗、司空本净、清凉辩才等皆是当时已经非常著名的禅师,皆因五祖弘忍传衣钵于慧能,一时闻名而来印证祖师禅法。这其中最有影响的要算神会,为了慧能所传南宗成为禅宗的正统,与神秀门下弟子舌枪唇战,为南宗的树立做出了具大贡献,当时被尊为“禅宗第七祖”。可是后来“禅宗七祖”的冠称却落在了当时在慧能大师门下并不出名的两名弟子南岳怀让与青原行思头上。
怀让的南宗禅到了唐元和年间,由于其门人的大力宣扬才真正得到了发展,成了当时风靡一时的佛教宗派,同时奠定了怀让禅法成为南宗禅的重要地位(6)。怀让禅师成为禅宗史上的重要人物,也实际上就是因为其门下出了一个马祖道一禅师,及其后来道一门下的百丈怀海禅师。当时四方学者及禅宗大德皆投归于南宗门下修习禅法,使得怀让的禅法得到了大力的宣传,很快占有了禅宗的领导地位,成为后来禅宗的主流体系。素有“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之佛教佳句,这就说明了中国后来禅宗丛林的形成和建立最初创立于马祖道一;而为丛林建立清规则是道一的门人百丈怀海禅师。也正因为有了马祖道一创建的丛林,再加上百丈怀海建立的清规管理,才使本来零散四处行脚的禅师有了集中参禅论道的场所,为后来禅宗的发展开创了有利条件。从这点就可以肯定马祖道一和怀海二人在当时禅宗的地位影响极大,这也就无形中显示了其师承来源南岳怀让禅师的身份,从而也就能够肯定了怀让为六祖慧能的衣钵传人,是慧能南宗禅法的合法继承人之一。
我们从禅宗的整体发展史上也不难看出,今天所谓的禅宗其实就是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二人门下所出,形成南宗两派五家七宗的局面。但就这二人在当时而言,并没有我们后来所看到的如此,成为禅宗赫赫有名的一代祖师,而二人皆为慧能门下末座弟子。虽然在慧能门下学习禅法十多年,但并未得到当时众人的认可。这也许是慧能名气太大,加上当时禅宗人才辈出,他们二人还没有一展拳脚之地吧!怀让禅师门下弟子并不多,主要的有:马祖道一、南岳常浩、智达、坦然、潮州神照、扬州大明寺严峻、新罗国本如、玄晟、东雾山法空等(7),在此九人中除马祖道一之外,其余几人都没有多大影响。唯有马祖道一在洪州(今江西)大宏怀让禅法,创建丛林、开门授徒,很快成为南宗禅法的发展中心。尤其是道一门下出了百丈怀海以后,更另使南宗怀让禅法发扬光大,为道一所创建的丛林制定清规,使得丛林更加在管理上完善化。因此,马祖道一和百丈怀海也就成为当时禅宗的重要人物,在当时的禅宗发展中占有了重要地位。由百丈怀海将怀让禅法传于黄檗希运和沩山灵佑,沩山灵佑传仰山慧寂,创立了沩仰宗,黄檗希运传临济义玄创立了临济宗,与青原行思门所出的法眼宗、云门宗、曹洞宗成为禅宗的一花五叶,从而形成当时南宗五家的天下。由此禅宗的发展史来看,怀让禅师最初在禅宗史上并没有什么重要地位,而是由于马祖道一与百丈怀海二人对禅宗的地位所影响,以及后来临济宗遍及全国成为禅宗主流以后,才成为禅宗的重要人物。因为后人为了追本朔源,临济宗之所以有今天如此的盛兴,其功劳也不能脱离南宗的主要继承人南岳怀让禅师。由此而树立了怀让禅师在禅宗的地位和声誉。
三、怀让禅法思想的肯定
在六祖慧能门下求法的人虽然非常之多,可能够主持一方将慧能禅法振兴起来的毕竟为数不多,有的虽然当时轰动一时,成为出类拔萃的纷纭人物,可其门下没有杰出人才,使其禅法思想仍然中断不能成为气候。而怀让禅师当时虽然是并不出名,却其门人能够将其禅法发扬光大,成为后来禅宗发展的主流,这其中定有特殊的因缘——这就是怀让的禅法思想被肯定。关于怀让禅师的禅法思想在禅宗史上并没有多少专门的记载,我们只能从其门人的一些史料中得知一二,从中了解到怀让的主要禅法思想。
(一)无待而常 不住而至
我们根据《宋高僧传》记载,马祖道一在临终时所说:“吾师之道存乎妙者也,无待而常,不住而至,能事集矣!(8)”这里的“无待”与“不住”都是对“佛性”而言,说明佛性不是造作生灭之法,而是一种本来就有的存在,绝非因为修证而有,不修证就是无的东西。这就表明了在怀让看来佛性是每个众生人人本具,无论任何时候都是永恒的存在,并不因为修行而得到,也不因为不修行而丢失。“佛性”者,是指众生本具的能够成佛的可能性,一般称为“自性”,即众生本有的自性,也是指事物的本来自性。这种事物的“自性”不是用语言、行为所能表达,也非思惟所能想象。所以释迦在灵山会上拈花,迦叶开颜微笑;文殊问净名何为不二法门,净名闭口不答。只有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才能意会此本具之佛性。因此,释迦成道时忽然大悟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只因无明所障,不能自知!”
怀让禅法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认为佛性是本有、常而不变,本来如此、非修证而得到。“无待而常”者,即是说佛性之常是一种绝对之“常”,而不是与短之物相比较对待才说是常。也就是说佛性是众生本来具有,并非了生死、断烦恼之后才有的。“不住而至”者,“不住”即是无住,无住也就是无念。诸佛菩萨以般若智慧观一切法无所得,所以也就无所住,既无所得、亦无所住,也就于诸法无念,即能悟到诸法自性本来如此。即是《金刚般若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珠慧海禅师曾与人对曰:有人问:当心住于清净时,这不就是执着于清净吗?答曰:当心虽住于净,但于净不起念时,便不为执着,又问:当心住于空时,这不就是执着于空吗?答曰:若对空不起念时,心中便不执着。又问:当心住于无住时,这不就是执着于无住吗?答曰:若对无住不起念时,便不执着于无住。这段对话就说明了若心有住时,便对一切事都会执着,不能达到无念的境界;如果能对无亦不起念时,便能真正达到 “无住”的境界,这就是“不住而至”。
从这一点可以说,怀让的禅法主要主张在对诸法的“无所住”,他要求人们学习禅法不能只注重在对诸法特意的执着,要从“无念”上下功夫,止息人们对诸法的追求而成为障碍。而应当从“内心”的体悟上清除对诸法的分别心,以无住而住、无念而念的清净心体悟如来自性。这与慧能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异语同意。
(二)禅非坐卧 佛非定相
禅宗史上有名的“磨砖作镜”的公案,就是怀让当年为度道一时的一段佳话,也是怀让的主要禅法思想的体现。根据《祖堂集》记载:道一在传法院有一天参禅打坐,怀让禅师正好住于般若寺,观其非同一般人,有荷担如来禅法的大器之材,便往传法院去度化。怀让就拿砖在道一面前的石头上去磨。道一惊问:磨砖作什么?怀让曰:磨砖欲作镜。道一便奇怪的问:磨砖岂能成镜?怀让答曰:磨砖不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道一由此忽然而悟:佛在心中本来不无,岂能用坐禅向外求得!这就说明了“禅”并非是一种形式而已,而是要人们通过修禅体悟人生,通达诸法实相,认识到事物的本源,从而能止息人们的妄想分别心。所谓“禅”者,是静虑的意思,就是说人们要通过禅法而断除人们的烦恼,而此烦恼正是由于外界的物质使人们的心境随之而改变。我们要断烦恼就必须先静其心,当心静如止水时,则不会被任何外境的变化不同而改变,这就是“禅”。所以说禅并不是一种坐卧的形式,而在于内心是否清净;佛也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形象,而只是一种觉悟人生真谛的真理。如果有人执着于成佛要从坐卧等种种形式上求得,那便是对佛法最大的诽谤,永远也不能证得解脱。如《景德传灯录》云:“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作佛,佛非定相。于法无住,不可取舍。汝若坐佛,却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解脱理。(9)”
怀让禅法思想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主张“禅”重在消除人们内心情感上的执着,打破那种只重形式的传统禅法思想。所以在怀让看来“禅”非坐卧式的形式化,而应当注重从心灵情感上的净化和陶冶。只要人们能够从内心上得到安宁和清净,佛性就自然显现,不需要从外在形式上去要求。“禅”本身就是无形无相,并没有一个真实的实体存在,只是一种人们用来自净其心的方法而已;“佛性”也是如此,并没有一个实在的形相存在,是每个众生本具的一种清净自性。所以说道一以坐禅的形式而求得禅定,那是一种对禅法的错误理解和认识,这样不仅不能悟入如来禅定,而且会因为对形式上的执著成为邪见。怀让的这种禅法思想与慧能大师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其禅法思想是完全一致的,这也就是说怀让的禅法思想被肯定。
(三)修证不无 染污不得
根据《景德传灯录》记载:“祖问:什么处来。曰:嵩山来。祖曰:什么物恁么来。曰:说似一物即不中。祖曰:还可修证否。曰: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祖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10)”此是说当时怀让从嵩山来到曹溪拜见慧能时,慧能问:从何处而来?怀让答:从嵩山来;慧能问:那是何物做什么而来?怀让答:如果说象个物的话,那就不对了。慧能觉得此人非凡,便更加追问:还加以修证否?怀让答:如果说从修证上说不能是无,但不能被世法所染污。慧能听后十分赞赏的说:这个不被染污的就是诸佛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从怀让初到曹溪时与慧能的这段对话,就可以说明怀让对禅法的理解和认识,与慧能所主张的禅法是不谋而合,两人都已经是心行相契。随后又跟随慧能学习禅法一十五年,深得慧能南宗禅法要领。《祖堂集》记载慧能为怀让授记说:“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罗曾预示,从汝门下有一马驹踏杀天下人。(11)”由授记和对话可见慧能对怀让禅法是肯定的。
怀让禅法思想的第三个特点,就是主张“禅”虽然说是可以假借修证可以证得,但众生本具之自性却不是从来不被染污。在这里明显怀让把禅与佛性区别对待,认为禅只是用来修身净心的一种方法而已,并不是说通过修行禅法才能获得佛性。因此,怀让主张“佛性”是众生本有非始有,只无明所覆不能自知而已。如怀让对道一说:“好比有人驾车,当车不前进时,应当打车,还是应当打牛?这就是说佛性与禅的关系,如同车与牛的关系;车本来如此,因为牛才有进退之变;佛性亦是如此,只是通过禅的方式显现而已。所以怀让认为”佛性“从修行的角度而言,通过禅修可以起到净化身心、断除烦恼的作用,所以说“修证不无”;但如果从本体论而言,佛性众生本具不需禅修,如果说认为通过禅修才能成佛,那是对“佛性”的一种染污,所以说“染污不得”。
从以上怀让禅法的这三种特点可以说明,怀让虽然当时在慧能门下没有什么名气,但并不是说怀让的禅法没有得慧能的认可,只是在慧能之后“衣钵”不能再往下传授,否则会因为衣钵而忽视了对禅法本身的认识,所以从慧能之后没有“衣钵”的印证。但从后来南宗禅法的兴盛和发展来看,怀让的禅法思想是被慧能肯定的。只有他的禅法能够被肯定,才会使其禅法思想在后人中能够得到发展和传扬,这是一种学说和理论在历史发展中不被淘汰的决定因素。
四、怀让对道一的影响
马祖道一(公元709——788年)虽然说是禅宗发展史上杀出的一匹黑马,是禅宗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如果说没有怀让的发现和引导启发,也许会被历史埋没不被人们所发现。古人说:千里马常有,而百乐不常有。所以说道一之所以有后来在禅宗史上,有如此重大的成就,直接受到怀让的影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我们从历史上看,怀让对道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磨砖作镜”的公案
道一是剑南(今四川什邡县)人,最初在家乡剑南依唐和尚(即处寂公元665——763年)出家,并依五祖弘忍的弟子处寂、无相学习禅法。后来游历参学,于唐开元中(公元733年)来到南岳住传法院。道一最初来到南岳衡山时,心性孤傲、眼中无人,不与外界来往,自己结庵而住,整日参禅打坐。正好在此其间,有慧能的弟子怀让,正在闭门幽居南岳衡山住锡般若寺。本来自从怀让到南岳后“本不开法门,但居山修道”,正因为遇到了马祖道一,从而开创了禅宗史上崭新的一页。自从道一来到南岳后,怀让知此人很不平凡,是法门巨匠,将来定能继承自己不脉,光大法门成为一代宗师,于是前往道一的住处度化。这就有了“磨砖作镜”千古明训的禅宗公案,从而也就培养出了一位禅宗祖师,将慧能南宗禅法发扬光大,并且成为当时禅宗发展的主流。
从“磨砖作镜”的这段公案,我们可以明显看出,道一受怀让禅法思想的影响非常重大,这也可以说是怀让“慧眼识英雄”,造就了一位禅宗祖师。道一后来在中国佛教禅宗史上取得如此的成绩,这其中怀让功不可摸!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怀让对机禅风的开示,也可能就没有后来的马祖道一,同时也就没有了怀让在禅宗历史上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说虽然怀让本人当时只是住山修禅的一位普通禅师,但却造就了一位开创禅宗历史新局面的弟子。从而也就改变了怀让本人的命运,这种新的变改皆出自怀让对道一的影响。
(二)“马驹踏杀天下人”的预示
道一由怀让“磨砖欲成镜”这一事件而言下顿悟,从此不离左右随侍九年,怀让传慧能南宗禅法于道一,有传法偈云:“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华无相,何坏复何成。”(12)道一得到怀让的印证后,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离开南岳,从此之后在洪州(今江西南昌靖安县)开创了洪州宗,成为南岳怀让一系最早形成的禅宗宗派。据《高僧传》记载得到怀让传法的有九人,史称“同参九人,惟师密受心印”;(13)另据《景德传灯录》记载只有六人,但两部史记皆说其中唯有道一得到真传,成为南宗禅怀让系的唯一继承者。如《景德传灯录》云:“师入室弟子总有六人,师各印可云:汝等六人同证吾身各契一路,一人得吾眉善威仪(常浩),一人得吾眼善顾盼(智达),一人得吾耳善听理(坦然),一人得吾鼻善知气(神照),一人得吾舌善谭说(严峻),一人得吾心善古今(道一)。”(14)
从道一当时在洪州的影响和地位看,怀让当初在六祖慧能门下学习禅法时,慧能曾对怀让授让记说:“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罗,曾经谶记从汝怀让向后,门下有一马驹,能够踏杀天下人。”(15)这就说明慧能预示怀让,将来道一的禅法能够称雄于天下,而道一这一禅系也真的后来承担起了这一重要任务,使中国的禅宗史进入了另一重大的发展时期。这不能不说是怀让当初对道一的影响。怀让后来之所以能够以慧眼识道一,正因为当年怀让在慧能门下学习禅法时,慧能对怀让所说的“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罗”的预示。由此可见,怀让对道一后来在禅宗史上的发展其影响非常之重要。有偈颂曰:观音和尚,厥名怀让;般若栖神,禅门呆匠。五岳德高,四溟心量;法嗣六人,马祖兴王。(16)
结论
通过本文以上的论述,虽然当时在禅宗历史上的活跃人物中,怀让不算大名赫赫、名扬四海,但总的从整个禅宗的发展史来看,我们不能否定怀让对南宗的形成及其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可是我们研究中国禅宗史时就会发现,南岳怀让这样著名的禅宗历史人物,却关于他的禅法思想、史记记载、语录开示等文字的记载非常之少。这不能不给我们研究者一种错觉,好像南岳怀让只是一个传奇人物,并非有历史可考证的真实人物。因此,本文从佛教信仰和佛学研究双重关点上,为了在研究禅宗史时对怀让有一个公平的论定,能够运用辩证的方法来评判。既不能因为后人将其推举为“禅宗七祖”而身价百倍,也不能因为史记不见记载而否定其贡献。虽然怀让的身份是功不可摸。正是由于怀让的影响才使慧能的南宗禅,后来在禅宗发展史上取得了如此重要的地位。本文由于篇幅无法对怀让的禅法思想,作更多深入的考证,重要的只在于就怀让对南宗禅的形成和影响,作一点比较公证的、实事求是的评判,仅供研究禅宗思想发展史的同仁参考而已!
参考文献
①《宋高僧传》曰:释怀让。俗姓杜。金州安康人也。始年十岁,雅好佛书。炳然殊姿,特有灵表。识者占是出家相,非染俗贵。人宝来瑞,国庆无疆 。方之麟凤龟龙,无万数也。天地无全功,气序有盈虚。纲维缺坏,补塞不足。皆冥维密,惟应度者,乃烛厥理,非庸庸所知也。
②《宋高僧传》曰:弱冠诣荆南玉泉寺事恒景律师便剃发受具。叹曰:夫出家者为无为法。天上人间无有胜者。经之所谓出四衢道露地而坐也。
③《宋高僧传》云:“能公大事缘毕。让乃跻衡岳止于观音台。时有僧玄至拘刑狱。举念愿让师救护。让早知而勉之。其僧脱难云。是救苦观音。得斯号也。亦由此焉。
④《佛祖统记》载:“元和十年故大师弟子道一之门人曰惟宽怀晖。感尘劫遽迁塔树已拱。惧绝故老之口将贻后学之忧。丕若贻谋思扬祖德。乃列景行托于废文。强名无迹以慰乎罔极之思。”
⑤《佛祖统记》载:“指曹溪而遐举,能大师方弘法施学者如归,涉其藩阃者十三焉,跻其堂室者又十一焉,师以后学弱龄分于末席,虚中而若无所受,善闭而唯恐有闻。”
⑥《宋高僧传》曰:“元和中,宽、恽至京师,扬其本宗,法门大启,传千百灯,京夏法宝鸿绪,于斯为盛。”
⑦《景德传灯录》记载:南岳怀让禅师法嗣第一世九人:江西道一禅师(一人见录姓马时谓马祖);南岳常浩禅师,智达禅师,坦然禅师,潮州神照禅师,扬州大明寺严峻禅师,新罗国本如禅师,玄晟禅师,东雾山法空禅师(已上八人无机缘语不录)
⑧《宋高僧传·怀让传》记载:“道一大缘,将讫谓宽等曰:吾师之道存乎妙音也。无待而常,不住而至,能事集矣。金口所生从法而化,于我为子及汝为孙,一灯所传何有尽者。”
⑨《景德传灯录》卷五,《宋高僧传·怀让传》记载:唐先天二年始往衡岳居般若寺。开元中有沙门道一(即马祖大师也)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耶。师曰:坐禅岂得成佛耶。一曰:如何即是。师曰:如人驾车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一无对。师又曰: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一闻示诲如饮醍醐。
⑩另据《祖堂集》记载:久视元年(公元700年)怀让来到曹溪,祖问:何物凭么来?让曰:说似一物即不中。至景云二年(公元711年),祖又问:还假修证否?让曰:修证不无,不敢染污。祖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
⑾《宋高僧传》曰:“西天般若多罗谶。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并在汝心不须速说。师豁然契会。
⑿《景德传灯录》记载:礼拜问曰:如何用心,即合禅定无相三昧? 师曰:汝学心地法门,犹如下种。我说法要,譬彼天泽。汝缘合故,当见其道。又问曰:道非色相,云何能见。师曰:心地法眼能见乎道,无相三昧亦复然矣。一曰:有成坏否。师曰:若以成坏聚散而见道者,非见道也。听吾偈曰:‘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华无相,何坏复何成。’
⒀《景德传灯录》记载:“事大鉴历十五载,寻往南岳居般若精舍。四方学者归之。故其所出法嗣凡九人。一曰江西道一者。一曰南岳常浩者。一曰智达者。一曰坦然者。一曰潮州神照者。一曰扬州严峻者。一曰新罗国本如者。一曰玄晟者。一曰东雾法空者。”
⒁《景德传灯录》卷六《怀让传》。
⒂《景德传灯录》记载:“西天般若多罗谶。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并在妆心不须速说。师豁然契会,执侍左右一十五载。”
⒃《古逸·疑似部》(泉州新着诸祖师颂)南岳让和尚(法祖嗣六祖)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