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 緣道祖師生活二三事
三年前特殊的因緣,使得 緣道祖師全家由居住已十多年的永和搬到內湖來,巧的是這承租的房子,正好就在我們家對街的巷子內,公寓式的房子面對著山,環境相當幽靜。當時,正逢證券業不景氣,長老勸我專修,心裏想此時不修更待何時?於是,就把工作辭了專心跟在 祖師、長老身邊。沒想到,這二年多竟是與 祖師相處最後的時間,也是我這一生最珍貴的二年。
祖師涅槃距今已一年多了,一年多來有鑑於許多新進弟子無此因緣與 祖師相處,對 祖師所知有限,因此,雖然明白以自己淺薄的修行程度,實無法對 祖師高深的道行有所了解─窺其堂奧,但我想兩年多來陪侍在 祖師、長老身邊,是有需要將個人心得、體悟、以及 祖師、長老鮮為人知的事蹟、生活語錄,真實地記錄下來,以供後人對佛乘宗 緣道祖師有更深入了解!
祖師稱師母(長老)─包居士,師母稱 祖師─宗師,就這種情感,以及向道的決心,長老日以繼夜不辭辛勞的照顧 祖師一、二十年。 祖師曾說:「你師母是佛乘宗最大功臣,沒有她就沒有今天的佛乘宗。」又說:「你師母一生只想修行,不想其它。」因此,長老是 祖師這一生弘法事業、居家生活最大的護法。
精舍裏另一名成員就是小德德,德德是 祖師的開心果, 祖師曾說─德德是我留在這個娑婆世界唯一的樂趣。機靈頑皮的德德常整得師兄姊們吃不消,如何帶好小德德是師兄姊們的一大考驗、功課。在弘法四原則上, 祖師說:「我是一個將佛法實踐在生活上的人,我敢在七十歲生下小德德,完全是遵照 祖師所教,將佛法完全在生活上實行。」在 祖師、長老身邊,真正深切的體認到修行就是生活,不搞花樣、不立法相,表面看來與其它人是沒有什麼差別,就是那麼平凡,住於自性心淨而已,做與不做都在一念之間,但卻是不簡單的!
每天清晨長老固定時間會起來打坐,休息一會兒然後叫醒小德德開始忙碌的一天,送走小德德上學, 祖師跟著也起床了,習慣性的, 祖師要先閱讀今天的報紙,然後用餐,累了就讓弟子幫他按一按。幫 祖師按摩是有好處的,至少在當時念頭是不敢亂動。適時 祖師也會教自己一些按摩的方法以幫人療病,久而久之,心也就容易定下來,籍此, 祖師也會跟弟子聊聊,以了解弟子生活近況及修行狀況,適時給予指導!
祖師、長老待弟子相當寬厚,即使弟子一再犯錯也給予機會,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覺醒, 祖師曾說:「一個人曾經對你做一件好事,又對你做一百件壞事,我們要記住那一件好的,忘記那一百件壞的,這就是一個菩薩的心量。」長久以來, 祖師、長老待弟子就是如此,可惜有很多弟子仍不明白!我自己深受此話影響甚深,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有此心量!
師待弟子寬厚,考核卻相當嚴格, 祖師曾說:「我無時無刻不在考核弟子,想達到我的標準六十分是不簡單的,要證道得法起碼要八十分以上,一切都看你們自己。你們不要以為我年紀大了什麼都不知道,把我當凡人看待,那就錯了。」截至目前為止仍沒有這麼高智慧、具福德的弟子來接下這個棒子,所以 祖師交待長老五年後,自然有此因緣福德的人來承傳!
天氣好時,長老會催著 祖師下樓去走走,身體不動是不好的,如果長老沒事的話,一定會陪著 祖師。因此,住在這兒的人對 祖師、長老都很熟悉,知道有那麼一對夫妻,跟著弟子常在樹下乘涼談天,就在這當中, 祖師會講起一些弘法的往事,或是自己人生中、修行中的故事,偶爾也會和長老談談心法,談談弟子的修行狀況。
記得, 祖師曾提及二十多年前與松山寺道安法師談法的往事:一日, 祖師突然心血來潮,前往松山寺拜訪好友道安法師,道安法師與 祖師相交二十多年,卻不知 祖師身上有如此高深的佛法!只因 祖師從不曾示現。這天 祖師告訴道安法師:「讓你就佛教、佛法問十個問題,我來回答。」 祖師說:「當時道安法師問了三個問題之後,滿臉通紅就問不下去了。」很訝異 祖師有這樣高的佛法、道行。
當時, 祖師見狀不忍便要離去,沒有想到道安法師緊跟著出來,供養 祖師一個紅包。 祖師當時堅決辭謝,但是道安法師非常誠懇的說道─今天這個紅包不是我供養給你,是我代表人、天、眾生供養給你的。」因此 祖師說道:「那好,我收!」才翩然離去!祖師稱讚道安法師亦是難得的大法師!
祖師常感慨這個娑婆世界沒有人可以和他談論佛法,了解他的境界,想必這種心境也只有長老可以了解。因此,在 祖師涅槃之後,長老也常有些感嘆,弟子們只有慚愧!
十點多,長老固定時間要打一坐, 祖師也就上去休息或看看電視,客人也多半都在這個時間來訪。精舍是很開放的,許多 祖師身邊親近的弟子,幾乎是天天與 祖師、長老生活在一塊。有時候,我覺得 祖師與長老幾乎沒有自己的私生活,完全奉獻給宗教、給弟子,實在是很偉大。
中午 祖師準時十二點用餐。記得,初到精舍學做飯是很緊張的,既怕做壞了不合 祖師口味,又怕超過時間擔誤 祖師用餐,總是不住的看時間,手忙腳亂的。而長老氣定神閒,做得是又快又好,而且非常注重營養,總是想盡方法改變菜色,燉些營養的高湯,為的就是讓 祖師多吃點多補些,可是往往受益的卻是我們這些弟子囉!
祖師曾說他一生重視吃,不重視穿,這大概是從小養成的習性。若是做的菜色不合他的口味, 祖師吃得就少了。記得當時師兄姊為了讓祖師多吃點,真是煞費苦心,盡力將菜做得色、香、味俱全,當時,有位師兄為了蒸蛋,前後就做了不下四次,為的就是蒸出一碗粉嫩嫩的蛋來。我想這種心是其它師兄姊很難了解的!但是耐心、菩提心也就在這當中慢慢磨鍊出來。
雲南籍的 祖師口味是很重的,又鹹又辣,但是 祖師肺中毒後連帶胃也不好,漸漸的也就不吃辣,但是鹹是戒不掉了!菜做得合不合 祖師胃口,看 祖師吃飯的表情便可得知一、二,若是吃著、吃著 祖師忘了神,把一隻腳翹在椅子上,嘴繼續嚼著,久久不出聲─入定了,那就是今天菜色做得特別對胃口。這時候,長老就會笑著說:「老師,您怎麼又把腳翹起來了呢?」祖師這才「喔」一聲回過神來,笑著把腳放了下來。長老說:「 祖師小時候在家鄉就是常這麼坐著吃飯,因此吃到家鄉味道的菜就會不自覺的翹起腳來。」,看在弟子眼裏, 祖師真是可愛!
吃過飯後, 祖師看過新聞,下去散散步也就要休息了;一至四點是拒絕訪客的,有時候 祖師也會要我們再幫他捏一捏、按一按,藉此也幫我們消消業!
祖師有遺傳性高血壓的毛病,因此血壓常常起伏不定;尤其在上課、皈依之前,或是有客人來訪是最明顯,身邊的弟子都知道 祖師又在幫弟子、眾生背業障,自己辛苦了。
為此我也曾問長老,長老說道:「創宗並不是這麼簡單,要將佛乘宗─直接由法身佛來弘傳的法承傳下來,是不容易的。想想看,當年釋尊也是經歷九難才得道的,而 宗師一生也遭受不少劫難,多少次險些失去性命,要不是老祖師庇佑,這個法也就斷了;因此法要傳下來是要靠大家努力、護持,最重要的是精進修行。何況,現在仍沒有弟子證道,整個娑婆世界的業力由 宗師一人扛著,非常辛苦的;若是你們弟子趕快證道,他的擔子也就輕了,身體自然也就好起來了。」是的,法界擔子是要我們大家一起來扛著,佛乘宗的歷史是要靠大家來寫的!
在 祖師身邊這二年多來,看著 祖師常常生病,血壓時而高到二百多,低壓也升至一百四十以上真是很辛苦。 祖師十年多來靠著中毒後所剩下三分之一的肺在呼吸,腦部蛛網膜又曾破裂,因沒錢被遺棄在台大急診室,以致血液循環受阻,導致後來頸部長骨刺,若不是靠著本門的功課在調養,又一心要將法傳下來─記得 祖師曾斬釘截鐵的說:「娑婆世界有什麼值得我留念的,我早想涅槃了。」
晚期 祖師很少打坐,據 祖師說─我的身體遭受到很嚴重的破壞,只要一修高功課,就會引起全身能量很大的變化,弄得不好就涅槃了。現在想起來─本來 祖師涅槃時可以走得很輕鬆自在,來去自如,卻為了眾生,盡力要留下這個色身以方便弘法,最後走得那麼辛苦。唉!真是一代祖師難為!
而這麼多年來,長老是最辛苦的。長老一生為佛乘宗奉獻犧性,十多年來跟著 祖師創宗,弘法事業卻一直不順利,內外辛苦奔忙。外─稍有成就的弟子,經不住名聞利養的考驗,不是離開本門前往其它宗派,就是另立門戶以少為足,退了菩提心。內─ 祖師身體不好,德德又小,精舍大大小小事情勞心勞力,承擔的責任、壓力非一般人能受的。就因如此,長老的功德也非一般人可以成就。
記得有一回, 祖師突然對我說:「將來本門會有一百多位證道弟子。」當時我脫口而出─那麼一定是長老第一個證道!沒想到 祖師覺得此話好笑而說道:「你長老早就有人在拜了,等你們這些弟子證道,你長老早就不知證到那兒去了!」我才恍然明白,原來,長老道行之高是深藏不露的!
傍晚,是 祖師精神最好的時候,許多文章都是在這個時候完成的。 祖師的記憶力、文筆都是高人一籌,寫文章是不需要事先打底稿的,當文章說出口時,在心中早已構思完成了;例如佛乘宗簡介就是由 祖師口述,弟子記錄,一氣呵成的!
四點多小德德放學了, 祖師會陪著德德到樓下或是湖邊走走,騎騎腳踏車,父子情深。偶爾 祖師、長老也會帶著弟子,在外面吃吃小館、換換口味。晚上,除了上課、皈依, 祖師一般是不出門的;看完連續劇,也準備就寢了。這就是 祖師、長老的一天。
祖師、長老的生活一般人看來是很平凡的,但卻不知聖凡本是一體的,愈是聖者表現出來愈是平凡,不在法相上求,不向心外求。誠如 祖師開示的─修一切法不著一法,修一切相不著一相,時時示現身心一如、體相一如。
記得 祖師曾說:「你看我一天,看股票、看電視、看報紙、陪小德德玩、聊天....但是做任何事,從早到晚我未曾動過一念。」當時聽到此語,我是很訝異的,原來祖師一直就在教導我們做這個功課─把心淨下來,心淨則業淨。每當我們在打坐中產生一些變化、境相,求證於 祖師, 祖師總是說多打坐、多念佛,不再多說,當下心也就定了下來,不再攀緣多想其它,時時注意在自己的念頭上,久而久之心也就澄淨下來,身也輕鬆,煩惱也少,心也開了,慢慢與自性就越來越相應,久而久之就可以入道了。我想,這就是修行最重的根本功課!
除此之外, 祖師特別重視弟子的宗教情操。要修入菩薩道必須犧牲奉獻、無我為人。高尚的宗教情操是證道的基礎,而且要達到心口一如,表裏一致。他曾說:「想要證道,時時要檢討自己,這一天有多少時間是住在菩薩道,有多少時間是住在地獄道、惡鬼道、畜牲道,是否自己夠格稱為一個菩薩、一個人天師。」
兩年多來, 祖師一再教導我們如何成為一個佛乘宗真正的修行者,在師的身旁獲益良多是一輩子用不完,修證不完的。如今,長老及所有佛乘宗弟子承擔起 祖師的責任與擔子,我們應遵循門規及 祖師往日的教誨,最後的指示,護持佛乘宗法統以完成此一千秋大業!利益眾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