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论念佛的净心意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宏正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论念佛的净心意义
  宏正法师/佛教青年文教基金会

  提要
  念佛法门久远已来即有之,传入中国以后,经卢山慧远大师创莲社提倡念佛,始形成有规模有组织的专门念佛之法门。然许多人以为念佛很简单只要口诵一句“阿弥陀佛”即可,因而出现了许多纷诤。后有人提倡“禅净双修”,一提“禅净双修”有人即会以为此禅乃是离净之禅,此净乃是离禅之净。本文拟以几种念佛法门著手,强调一下禅在净土(念佛)中重要性,让人们认识到念佛非是离禅之念。使吾人能真正领悟念佛之旨,而起抛砖引玉之作用。


  念佛法门,是佛法无量修行法门中的一种,是我佛释迦如来为娑婆世界众生所开最殊胜的方便法门。而此念佛法门现在已成为净土法门的专称或代名词,这是因为念佛只要确具真信实愿,依教奉行,则必定能获得往生净土的利益。
  净土思想源于大乘经典的教说,是不容置疑的。很多经中都有说到过净土,而经中所说到的净土也很多,但以专经专说某一佛国净土的,大概只有阿?佛净土、药师佛净土、阿弥陀佛净土,这些净土在《阿?佛国经》、《药师如来本愿经》、《阿弥陀经》等经中皆有专门的描述。在诸经之中,介绍西方极乐净土的经典特别多,加上西方极乐世界可以带业往生,而他方净土则不然,相对的要难一些,因此,我国净土行者,也就特别宗于西方阿弥陀净土,而积极要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从而致使净土法门又成为西方极乐世界的专用名辞了。
  念佛,可以说是比较古老的佛教思想。世尊在世之时,参加佛教团体即成为正式佛教徒的界限,即是首先要归依三宝,也就是三念的轨则,即所谓念佛、念法、念僧是也。然而最初念佛、念法、念僧的物件,是以世尊生身为主要。可见当时的所谓念佛是念现在的佛,即对现前之佛——释迦世尊生起归敬、礼拜之心,在时间上、空间上,不离开佛,或者追慕、忆念、赞仰佛陀的美德。或者于恐怖、危难之际,乞求佛陀慈悲加护,生起这种依凭之信赖心而发展出忆念佛陀的方法。并因此而有忆持佛之名号、十力、四无畏等,乃至观想佛之三十二相规则发生。在《增一阿含经》第十四(大正藏二.六一五页上)有文:“设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有畏怖衣毛坚者,尔时,当念我身,此是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出现于世,设有恐怖衣毛坚者,便自消灭。”又《杂阿含经》第三十三说:“若人于出、入途中,因遇逢狂象、狂人,内心慌乱时,应按照命终时之办法,称念三宝之名,可以免除恐怖。”由此可见,念佛在原始佛教僧团中,是弟子对佛陀极单纯的称呼,后来随著时间的推移,佛弟子根据大乘经中佛所说他方净土之殊胜,而逐步地将念佛发展成为求生他方净土尤其是西方弥陀佛净土的重要方法与因素之一。
  从原始佛教中归依三宝而念佛、念法、念僧,(主要是念本师释迦世尊)后因佛为怜悯众生为之说他方净土,当然必须由信愿行而达。所以佛弟子根据大乘经典又开出以念他方佛并求生他方佛国净土的净土念佛法门。可见念佛思想古来有之,然虽久远已有,但却多人不明,以为念佛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殊不知“念佛”虽只有简单两字,但却包含了多种含义。庐山莲宗宝鉴卷三云:“净土一宗念佛之法,有实有权,有顿有渐,皆以显如来所证之实理,廓众生自性之本源,以念佛三是昧摄一切人,明心见性入于佛慧。或谓问之曰:念佛其可明心见性入佛慧乎?予谓之曰:心为万法之宗,操之在我则何道不成。大势至菩萨以念佛证无生忍,究其因地,纯于念佛上用功,念念无间,打成一片,所以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盖佛者心也,念佛念心,心心不二,心既不二,佛佛皆然。一念贯通,无前后际,三际俱断,是真道场。尘尘显示,刹刹全彰,是谓入于如来正遍知海,具足如来一切种智。念佛之旨,大略如是。”从这段文字不难看出念佛一法非如我们所想那样,乃是具有丰富的内涵的,并可以了知念佛之功殊胜至极,故吾人实不可轻视念佛,不要以为念佛很简单而不去施行,亦或勉强施行但却不能专心致志。若我们如此的话,实实在在是没有领会吾佛如来的良苦用心也。
  念佛者,一般人总以为就是以口诵佛之名号,很简单。但仔细一看,却并非如此简单。以念字有观念、口念、心念之分。佛有十方三世一切佛之区别,或有佛身、佛名、佛德之差别,而佛身又有三身之区分, 因此可以讲念佛确有很多复杂内容的念佛。首先,观佛身之观念念佛,即想到是观佛;其次又有以佛之名号作为物件,这一般是口念也即是称名念佛了。为使妄想众生能够安静,成就观念,即用口念诵佛号之方法作为其助缘了,故教令行者念声不绝,何以故?以若断绝口之声音,心则乱想而失正念。若能心口如一则能使众生心与佛之心心心相印,而能罪灭河沙,早成正觉。
  念佛,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诵佛,而是有多种不同意义上的念佛。根据宗密的华严经行愿品别行疏钞卷四所说,不外乎有四种:一、称名念佛;二、观像念佛;三观想念佛;四、 实相念佛。下面即从这四种念佛中来探讨一下念佛对我人之内心及整个社会有什么作用及影响。
  称名念佛
  称名念佛者,顾名思义,即是执持佛之名号,口诵不断,正如《阿弥陀经》所云: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经中即已点出了持名念佛的特点是“执持名号,念念不断,纯一无杂。”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很多人一听持名念佛,即认为这太简单了,不就是念诵一句佛号吗?故有此等人虽然口中在诵著佛号时,却在东张西望,心猿意马,这正如世人所讲“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是口在念而意却不知去向何方了,到死不知念佛之真正意义。难怪近代以来,持名号者甚多,而往生者甚少,此皆由信愿不切,意口杂而不专,本来很简易的却反而变得不易了,易行道变成了难行道了。可见念佛必须要心净,而心净又必须由念佛而行,因为“心垢土垢,心净土净。”故《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夫欲净其心有,舍净土之修法,他无能焉。”
  我们众生由于业障深重,致使我人杂念丛生,妄想不断,不能使我人定下心来,即不能“心止于一处”,导致正念无法现前。若我们众生能称佛名号,并能由此简单的称佛名号法门达到“一心不乱”,能念念不断,而又历历分明,此时则一定能达于“心如止水”,不为外境所动,既不为外境所动,又何能为外魔入侵,随境所转,而担心不能成佛作祖呢?《弥陀章》中有文云:“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必入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云:“称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转。”“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此几段文中即显明称名念佛是为了使众生离开杂念或杂秽之相,使正念现前,从而达到修行念佛的目的。念佛是使众生正念现前,妄想远离,而参禅的目的亦是要远离妄想,心止于一处。从上不难看出,念佛之中自有禅,心定、离念为禅,离禅之外念佛则不可得。这也就证明我人将禅与净土划分成两个不同的宗派,认为一个纯靠自力(禅),一个纯靠他力(弥陀大愿)是有一定的偏执的。殊不知,念佛之中即自有禅观。实际上,我们仔细一想,也很明了。因为我人在念佛时,总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若无禅观,能做到吗?此中“都摄六根”不正是止吗?“净念相继”岂非是观法耶?《净土或问》中说:“真歇亦曰,一心不乱兼含理事,若事一心,人亦以行之,由持名号心不乱故。如龙得水,似虎靠山。此即楞严: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若能如此系心持名念佛,则能任运常遮一切恶念,不使现行。即使想作恶,因心中忆佛,恶亦不能成。纵使随恶作恶业时,因心中有佛,心常下软,如身有香,自然离臭。若人心中失于正念,微起恶念,我们则立即念佛,以念佛之力量,使正念现前,正念既生,恶念则便自息。可见凡经历一切境界,不管是善还是恶,由于心中有佛,皆心念作愿。如是相续念佛在心,则能成办一切净因功德。
  念佛法门,并无什么奇特之处可言,只是必须要深信力行。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亦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但是近代及现代大多数人都将念佛(称名)法门认为是非常简单的法门,以为不就是一句佛号吗?这是一般的愚夫愚妇都会做的,却不知“三岁小儿说得,八十老翁却行不得。”所以导致这类修行人是信既不深,行亦不力。殊不知现前一念之心,本自离过绝非,不消作意离绝,即现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自超情离计,何劳谈玄说妙,只是重在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则毕竟永无退转,成佛有期。故《净土或问》有云:“念佛者,或专缘三十二相,系心得定,开目闭目,常得见佛。或但专称名号,执持不散,亦于现身而得见佛。此间现见多是称佛名号为上。称佛之法,必须制心,不令散乱。念念相续,系缘佛号,口中声声唤阿弥陀佛,以心缘历,字字分明。称佛名时,无管多少,并须一心一意,心心相续,如此方得一念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若不然者,灭罪良难。”
  杂念是病,念佛是药。念佛正为对治杂念,如果不能对治,实是因念佛不亲切也。故杂念起时,即应用力加功念,字字句句,精一不二,杂念自息矣。有一部分刚刚念佛之人,或对念佛之理不甚明了之行者,刚把一句佛号顿在心头,闻思妄想,越觉沸腾,便横加指责,说念佛工夫不能摄心,却不知我们众生无量劫以来生死之根岂是容易可以即断的?况且杂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后工夫纯熟,自然妄念不起。我们念佛时能觉得妄念重多,正是因为这句佛号,若不是这句佛号,我们心中不断之妄念,虽刹那不停,又有几个人能自己觉晓呢?古人道:“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念佛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此中清珠乃是譬喻念佛之净念;浊水乃是譬喻众生杂乱之妄心也。如果我们众生能于妄心杂念之时,举起一字安定六字洪名,一一出口入耳,则此杂乱之妄心,自然能随著我们所提起之正念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妄心寂静,自是一念乃至十念,及至念念不移,即教中所谓“净念相继”者也。故祖师有云:“能运身口之念,毋论其散,但不间不断,自能一心,亦可即名一心,唯行之不休为度,固不忧散乱矣。如母丧爱子,龙失命珠,不期心一而心自一,岂制之令一也。”因此,念佛之人,需要信心恳切,正因凛然,重念生死轮转之可悲,深厌尘劳纷扰为可痛,举起一声佛号,当下更无异见,直至一心不乱,能所两忘,何忧不能往生净土,何患不能成佛作祖耶?
  所以,我们这看似简单的称名念佛,于中实蕴含了行者所必具必修之止观法门。称佛名号之念佛法门,即将此难行难解之止观于轻易之间便让我等行人具足。故彻悟大师以止观法门解释念佛之理时说:当念佛时无有别想即是止,念佛时了了分明即是观,一念之中止观具足,离念佛之心更无别有止观。止即是定因,定即是止果;观乃是慧因,慧即观果。一念不生,了了分明,是寂而常照;了了分明,一念不生,即是照而不寂。念佛具止观之理,此说甚明。
  观像念佛
  观像念佛者,即是以佛像为所对之象,亦即是从色相观佛入手为方便,由相会性,即见真佛。这是面对佛之尊像或佛之画图,相好庄严,面对心念,诚敬可知,恭敬礼拜,借假相契会如来真实之身,上下谛观,一心不乱。乃至离像亦见佛身在前,已了了分明,则舍相存性,勤修供养。若无佛像之时,宜向西方端坐,起心动念时,当念阿弥陀佛在我顶上, 字字句句自不落空,不善之恶业亦能消灭。在《华严经行愿品别行疏钞》卷四云:“观像念谓观如来塑画等像,如大宝积经说:佛本因中为大精进菩萨,因此比丘画佛形像,发心出家,持画氎像,入山观察,观察此画像不异如来,成就五通得普光三昧见十方佛等。”然此观法在很多地方是与持名念佛同时运用,而使吾人与佛心心相应,无有隔离,正所谓“观佛像,口称佛名,则心不散乱,本性佛从而显现,如是则念念不断,纯一无杂。”
  观想念佛
  观想念佛者,谓在心中观想佛之相好圆满,观想纯熟,则三昧现前。在宗密《华严经行愿品别行疏钞》卷四是这样说的:“三观想念佛,于中有二:一明一相,于三十二相中随观一相皆灭重罪,如观佛三昧海经说白毫观,但观眉间白毫之相,右旋婉转,犹如秋月,十棱成就,内外通明,如白琉璃筒,亦如暗夜中明星,观成不成,皆灭九十亿那由他恒河沙微尘数劫生死重罪,当蒙摄受也。二明全身者,如坐禅三昧经云:若求佛道入禅,先当系心念佛生身,莫念地水火风山树草木天地万类及诸余法,但念佛身处在虚空,如大海清时,有金山王相好圆满,出无量清净光明。于此虚空表色中,常念佛身,便得十方三世诸佛悉在自前,若心余缘还摄令住,除无量劫罪。”
  对于观想念佛的说法,于诸经中皆有谈到,但是谈得最仔细详尽的,还应该算是《观无量寿经》。下面即将观经中所说观法加以列举:一、观日,谓正坐向西,谛观于日,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是为日想。二、观水,谓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想水成已,当作冰想,见冰映澈,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澈,是为水想。三、观地,观想下有金刚七宝幢擎琉璃地,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一一宝各有五百色光等。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土,见已分明,是为地想。四、观宝树,地想成已,作七重行树想,一一树高八千由旬,七宝映澈,珠网覆上,行行相当,叶叶相次,生诸妙华,成七宝果。其叶千色,有大光明,照映三千世界十方国土,悉于中现,是为树想。五、观宝池,谓想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杂色金刚以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一一花团圆正等十二由旬,其摩尼水,流注花间,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密微妙法音,其八池水,皆具八种功德,是八功德水想。六、观楼阁,又名总观,以作此观想即刻成就以上五种观法故。谓众宝国土,一一各具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众伎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是为总观。七、观华座,谓当作七宝莲华想,一一华叶,作百宝色。华叶小者,众广二百五十由旬,一一花叶,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毗楞伽宝以为其台,台有四柱宝幢,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是为华座想。八、像观,谓欲想彼佛,先当想像,如阎浮檀金色,尘彼华上,见坐像已,心眼得开,明见极乐国土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复想一大莲华在佛左边,一大莲华在佛右边,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坐左右华上,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诸宝树,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是为像想。九、观真身,谓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婉转,如五须弥山,眼如四大海,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流出光明,如须弥山,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欲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眉间白毫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见无量寿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是为遍观一切色身相。十、观观世音菩萨,谓想观世音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顶有内髻,项有圆光。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毗楞伽宝以为天冠,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菩萨面如阎浮檀金色,眉间毫相,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化佛,一一化佛,有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臂如红莲华色,手掌作五百亿杂莲华色。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足下有千幅轮相,自然化成五万亿光明台。其余身相,众好具足,如佛无异,是为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十一、观大势至,谓想大势至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圆光面如二十五由旬,举身光明,照十方国,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为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为大势至。此菩萨天冠,有五百宝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十方佛国广长之相,皆于中现。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是为观大势至色身相。十二、普观,谓前想成已,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花合想,作莲花开想。莲花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作眼目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见此事已,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想观,又名观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十三、杂想观,谓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所说无量寿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现之形,皆真金色,圆光化佛及宝莲华。如上所说,观世音及大势至,于一切处,身同众生,但观首相,知是观世音,知是大势至。此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是为杂想观。是上为十三观,加上后明三辈九品之住生之三种观,成十六观。慧远之观无量寿经义疏卷本将此十六观大别为二类,初之七门为观依报,后九门观彼之正报。又后十观中,初之五门明佛菩萨观,次一门明自往生观,再次一门明佛菩萨观,后三门明他生观。智顗之观无量寿经疏卷下分为三类,初之六观观依果,次七观正报,后三观明三辈九品之住生。慧远诸师皆以此十六观为定善观法。善导则称唯初十三观为定善,后三观九品为散善;又定善之中,初七观为依报观,次六观为正报观。然此中每层所观,须开目闭目,皆令明了,乃称成就。此十六观普摄群根,若能成就,必舍此秽土生报土矣。当然,此观法成就非是吾人乱心所能成,所谓:“心净国土方净”。正如观经所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可见,若对西方极乐世界种种依正庄严,所谓德风华雨,妙香天乐,泉池楼阁,林树宝网,能一一忆念,一境一幕,神游净土。则:“先送心归极乐,临终定得莲华化生”。
  实相念佛
  实相念佛者,谓观自身及一切法之真实相,乃无形无相,犹如虚空,而心乃众生本来平等。如是之念即是真念,若念念相续,则三昧现前。实相念佛实是利根众生之上品念佛之门,乃是不以有心念,不以无心念,不以有无心念,不以非有无心念,何故?若以有心念,名为常见,若以无心念,名为邪见;亦有亦无是断常;非有非无是愚痴;若具四句,则备起众见;都无四句,便为大断;若能离此等计,心无所依,无以名之,若般若现前,以智慧观照,谓此无相之相,是为实相之念。若果能如此念佛,现生必得见佛。在《观无量寿经疏妙宗钞》卷三中是这样解释并阐述实相的,他说:诸法当处,不生不灭,非有非空,无能无所,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离此等相,名为实相,无相之相也。谁人不具,何法不然?若论证知,唯有诸佛,故《法华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禀园说者,初心即用佛智照境,故能信解诸法实相,既解实相,亦解诸法实性、实体、实力、实因、实缘、实果、实报、实本末究竟等。十法既实,即是实生实佛,实依实正,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一切诸法皆是佛法。然此既名念佛,当如何念?《西方合论》卷五有答:为复念我当从心得佛?从身得佛?佛不用心得,不用身得。不用心得佛色,不用色得佛心。何以故?心者佛无心,色者佛无色,故不用色心得三菩提。佛色已尽,乃至识已尽。佛所说尽者,是痴人不知,智者晓了,不用身口得佛,不用智慧得佛。何故?智慧索不可得,自索我了不可得。亦无所见,一切法本无所有,坏本绝本。若如是念者,是名实相念佛之门,亦名绝待门。《佛藏经》卷上云:舍利弗,云何名为念佛?见无所有名为念佛。舍利弗,诸佛无量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以是义故,见无所有名为念佛,实名无分别,诸旬无分别。以是故言,念无分别即是念佛。复次,见诸法实相名为见佛。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以是毕竟空无所有法念佛。复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舍利弗,是念佛法,断语言道过出诸念,不可得念, 是名念佛。舍利弗,一切诸念皆寂灭相,随顺是法,此则名为修习念佛。不可以色念佛,何以故?念色取相,贪昧为识,无形无色,无缘无性,是名念佛。是故当知,无有分别,无取无舍,是真念佛。心经:“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为实相念佛也。
  实相念佛是将念佛思想提高到了一个究竟的高度,也可以说是般若思想的又一体现。

  从以上四种念佛中不难看出:前三种念佛皆是以净相易彼秽相,即是以净想换彼秽想,乃属有相。而实相念佛则不然,不只秽想灭,净相亦灭,心体湛然,名曰无相。然此无相亦不可得,寂光现前,乃名实相,如是念佛之念乃与佛相应矣。
  观像念佛与观想念佛在一些地方并没太严格的界限,是合而为一的,统名为观想念佛。《佛教各宗大意》中说:念佛,言有总别。就总,有三种:一、称名念佛,口称佛名;二、观想念佛,静坐观佛相好功德;三、实相念佛。观佛法身非有非空实相理。但是要成就二观,必需要具备正念,若无正念,则无法成就“观像”与“观想”二种念佛。
  在有些人看来,观佛念佛应该是称名念佛的辅助;而与之相反,有些人却认为应将称名念佛作为观佛念佛的辅助。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两种主张呢?因为前者认为持名比较易行,而观佛却是不易,但成就观佛之观,可以使人在持名念佛时能“一心不乱”。而后者却是针对有一类在临终时被诸苦所逼恼之极恶众生而说的,因为这类众生为苦所逼,则不能成就息虑凝心之观法。如《观经》中即为了临终为苦逼之人在精神不能专注忆念佛陀而说持名之法的。但从我们众生在祈求临终之时有正念心理的情况讲,称名念佛不唯是尽量成就观念忆想之补助,在经中亦有“称佛名故,诸罪消灭。”称名自身即具备了灭罪的力量。在我们想像中,称名比观念较为独立,因此胜过观佛并且作为易修之妙行,最终成为纯正净土教最为重要的方法。现人修持,多为持名与观想合修,所谓凡于行住坐卧时,则一心执持名号,凡于蒲团上跏趺静坐时,则心心观想佛像与净土庄严。经行疲乏则趺坐以观佛,坐久则经行以持名。如此回圈善巧修行,则定能往生净土也。
  妄想从正念流转而出,故离正念外无妄想。如是妄想起时,不须遣除,但知此是妄想者,即为提起正念。正念起时,则妄想不遣而自消。故我们应观妄想是自性空,即是为空观。得此空观者,不因见佛发欢喜贡高魔;不因不见佛入忧愁魔。但平常续念不起见佛想,不起不见佛想,是为正念之境。在《念佛三昧宝王论》卷下云:双寂曰止也,双照曰观也。无欲无得不起觉观,何以故?舍利弗,随所念起一切诸想皆是邪见。舍利弗,随无所有,无觉无观,无生无灭,通达是者,名为念佛。如是念中,无贪无著,无逆无顺,无名无相,舍利弗,无想无语乃名念佛。是中乃无微细小念,何况粗身口意业。无身口意业处,无取无舍,无诤无讼,无念无分别,空寂无性,无灭诸觉观,是名念佛。舍利弗,若人成就如是念者,欲转四天下地,随意能转,亦能降伏百千亿魔,况弊无明,从虚诳缘起,无决定相。是法如是,无想无戏论,无生无灭,不可说,不可分别,无暗无明,魔若魔民所不能测。但以世俗言说,有所教化,而作是言。汝念佛时,莫取小想,莫生戏论,莫有分别,何以故?是法皆空,无有体性,不可念一相,所谓无相,是名真实念佛。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德为要。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念佛岂非明心之要乎?然净心之要,亦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则念念佛。佛者觉也,以众生若能心心不妄佛号,即是念念明觉,心若忘佛,即是不觉。正所谓:“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念佛岂非净心之要乎?心本无念,念起即乖,众生无始以来,即沉溺于妄想,已成惯习,遣之甚难,若要将染污之妄想变成清净之正念,则必须用以毒攻毒,移花接木之法方能奏效。故参禅难悟,念佛易成。何故?以参禅要离妄想,而念佛在专想。如果我们众生死心切,以参究心念佛,何患难与共生死不了耶?念佛与参禅,实非二法,因念佛时,先将自己胸中一切烦恼,种种杂乱念头一齐放下,放到无可放处,唯提起一念佛号,历历分明,心中不断,如线贯珠。如此著力靠定,于一切处不被境缘牵引打失,若能于一切时中不杂不乱,一心不乱,岂非是禅乎?亦岂非能超生净土乎?因佛有无量功德,一句佛号足以该之,以佛即是全体一心,心包众德,真如佛性,善提涅槃,百千万名,皆此一名,摄无不尽。众生学佛,亦有无量行法,今但持名一法,足以该之,以持名即是持此一心,心该百行,四谛六度,乃至八万四千恒沙微尘一切法门摄无不尽。此四种念佛,对上等到根性众生来讲,随一念佛法,即能悟入无上之法门,而根劣之人,则必须随其种种方便,而达实相法。《中论?观四谛品》中讲:“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欲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又说:“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莲池大师亦有语云:“初即如智不二,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是智外无如;所念佛外,亦无有心能念于佛,是如外无智。非如非智,故惟一心。二即寂照难思,若言其有,则能念之心本体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无,则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若言亦有亦无,则有念无念俱泯;若言非有非无,则有念无念俱存。非有则常寂,非无则常照,非双亦,非双非,则不寂不照,而照而寂,言思路绝,无可名状,故惟一心。斯则能所情消,有无见尽,清净本然之体,更有何法而有杂乱?”良以事依理起,理得事彰,事理交资,不可偏废。由事而念念相续,直至一心不乱,由理而明心。从一念不生而生般若。禅净之事于兹可以告一阶段矣。此岂非净心之要乎?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