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认识阿含经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领国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认识阿含经
  /李领国
  “阿含”一词是梵语Agama 的音译,也有译为阿笈摩,阿伽摩,阿含暮等。义译有“来”(coming near)、“归”(Approaching)、“传”(A traditional doctrine or precept)、“集”(Collection of such doctrines)之意,引申为“传来之教训”。在僧肇的〈长阿含序〉中,将“阿含”译为“法归”。在《翻译名义集》,把“阿含”译为“教”或“无比法”,意谓“法之最上者也”。
  “阿含”乃佛陀在世时,佛弟子将佛陀的圣教,以口耳传承于弟子之间,称为“阿含”。现存的《阿含经》,是在佛寂灭后,经过两次结集所编辑完成,故可说是传承而来的圣教集。《阿含经》基本上采用言行录的体裁,性质略同于中国的论语,记叙佛陀和其弟子们修行与弘法活动;佛陀解答教内、教外日常生活乃至宗教生活的种种问题;当时婆罗门等外道学说及佛陀对他们的批驳。佛教的根本教理,如四圣谛、十二因缘、五蕴、六处、六界、八正道、四念处、四证净等,皆在《阿含经》中有详细说明。
  《阿含经》被近代佛学者公认为最接近原始佛学的圣典,有南传与北传之分。北传的汉译《阿含经》是在纪元二世纪左右,由梵语(Savskrit)翻译而来,共分为四部,即《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及《增壹阿含经》。南传则称为“尼柯耶(Nikaya)”(有时也称作“阿含”),以巴利语(Pali)记载,分为五部,就是《相应部》(Samyutta Nikaya)、《中部》(Majjhima Nikaya)、《长部》(Digha Nikaya)、《增支部》(Avguttara Nikaya)和《小部》(Khuddaka Nikaya)等“巴利五部”,其前四部与北传的“四部阿含”相当。
  《阿含经》辑成的时间顺序,以《杂阿含经》最早,其次是《中阿含经》、《长阿含经》,最后是《增壹阿含经》。“四阿含”在编辑上各有不同的特色,《杂阿含》经文最短,又门类夹杂,是将佛陀的教法,依同类旨趣的经典,经过归纳,编集在同一项目下而集成。例如,“阴相应”、“入处相应”、“因缘相应”、“谛相应”、“界相应”等等,共有五十一个相应(即类别),故又称为《相应阿含》。《杂阿含经》与“巴利五部”中之《相应部》经典为现今研究《阿含经》之学者考据为最接近原始形态的经典,是最朴素的经集。《中阿含经》、《长阿含经》与《增壹阿含经》是在佛灭后,王舍城第一次结集之后,陆续次第结集的圣教,以《相应阿含》为本,编入其他新的内容,把文段长短适中的经典分出,编成《中阿含经》,文段长的经典则编成《长阿含经》。《增壹阿含经》的“增壹”是“增上一个(数目)的”意思,也就是将佛陀的圣教以“法数”,从一法逐次增一(至十一法)而汇集。
  “四部阿含”的结集过程,经历了原始佛教时代至部派佛教时代,一直为师、弟口口相传,以讽诵、记忆方式传承下来,至西元前一世纪,才以文字书写方式来流传。由于经历了部派分立的时代,所传持的经,也随著各部派的风格而有所增减。现存的汉译“四阿含”和南传佛教的“巴利五部”,就是由不同的部派所传承。据近代佛学者考据,汉译《杂阿含经》和《中阿含经》是“说一切有部”的诵本,《长阿含经》是“法藏部”的诵本,《增壹阿含经》是“大众部”的诵本,南传的“巴利五部”,则是“赤铜鍱部”的诵本。
  “四部阿含”的内容,各有不同的宗趣。南传佛教的觉音论师,在他所著的四部(阿含)注释书的名称中,表示了各部所有的主要宗趣。《长部》的注释《吉祥悦意》,是通俗的适应天神(印度神教)信仰的佛法。《中部》的注释《破斥犹豫》,是分别抉择法义。《增支部》的注释《满足希求》,是使人生善植福。《相应(即“杂”)部》的注释《显扬真义》,是以甚深法义为主。
  龙树菩萨所著的《大智度论》卷一,〈缘起论〉中说到:“有四种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为人悉檀;三者、对治悉檀;四者、第一义悉檀。四悉檀中,总摄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悉檀”,梵语 Siddhanta,就是宗趣或成就法的意思。也就是佛陀说法的四大宗趣或佛陀用四种法门说法来成就众生。印顺法师从觉音论师的四部(阿含)注释书的名称中,得到启发:“四部注的名称,显然与龙树所说的“四悉檀”(四宗,四理趣)有关,如“显扬真义”与“第一义悉檀”,“破斥犹豫”与“对治悉檀”,“满足希求”与“各各为人(生善)悉檀”,“吉祥悦意”与“世界悉檀”。深信这是古代传来的,对结集而分为四部阿含,表示各部所有的主要宗趣。”由此可知,《杂阿含经》是“第一义悉檀”,《中阿含经》是“对治悉檀”,《长阿含经》是“世界悉檀”,《增壹阿含经》是“各各为人(生善)悉檀”,这是佛法适应世间,化导世间的四大宗趣,可说从“四部阿含”圣典的特性中表现出来,也就是说,以《杂阿含经》(《相应部》)为本的“四部阿含”,是佛法的“第一义悉檀”,甚深的法义,微妙的胜解,都从此根源流衍出来。
  然而,《阿含经》在中国向来不受重视,不被读诵,不被研究,甚至被误解为“小乘经典”,究竟何以造成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纪元一世纪左右,“阿含”、“阿毗昙”及“大乘经典”被陆续地翻译为中文。古代的中国佛教大德,由于交通不便,资讯不足的限制,无法了解,印度佛教在此之前,已经历佛世之“根本佛教”(西元前五三O—四八六),佛灭至部派分裂前之“原始佛教”(西元前四八五—二五一),部派分裂后至二十部派分立完成之“部派佛教”(西元前二五O—四一),部派分裂间至西元一世纪“大乘佛教”兴起的演变历程,以为“大乘经典”就是佛在世说法的记录,佛在世就说了大小乘法门。因此,隋?天台智者大师、唐?贤首法藏大师将“阿含”判做“藏教”、“小教”,致使此后一千二百多年间,中国佛教徒很少重视《阿含经》。
  严格的说,并没有所谓的“小乘经典”。“阿含”是佛世流传的“教法”,是佛灭后经历王舍城的五百结集、毗舍离的七百结集而来。结集是多数圣者,将佛在世的教法,以合诵的方式诵出,经共同审定,编成次第,而后展转传诵下来,为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所公认的“根本佛法”。在早期的结集中,并没有“大乘经典”的出现。大乘经的出现,要推迟到纪元前一世纪,由部派分裂后,思想较为进步的大众部,经过长时间,所陆续新编篡而成。因此“大乘经”可以和部派佛教时期的“阿毗达摩论典”相比对,而有“小乘论”与“大乘经”的分别。但是绝无理由把“阿含”称为“小乘经典”。
  “大乘佛教的兴起是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而展开了正法为中心,复归于佛道的运动;注重释尊本生、本行,进窥佛陀精神。’正是纠正保守的上座们‘注重释尊言教,偏重律制的倾向,对法从事烦琐思辩,志求自己生死解脱。’所以‘初期大乘经’虽然处处指责部派佛教时代的种种流弊及差误,但是,并未否定‘阿含’是‘传承圣典’的权威。”在纪元二世纪左右,出现于印度,弘扬大乘空宗的龙树菩萨,在其所著的《中观论》及《大智度论》中,大量引用《阿含经》为经证。以及在纪元五世纪左右,出现于印度,弘扬大乘有宗的无著菩萨,其所著的《瑜伽师地论》〈摄事分〉,抉择契经的摩呾理迦(本母),依《杂阿含经》的次第而造。可见“阿含”作为“三乘共依之圣典”,所受到两位大乘论师的重视与尊重。
  《阿含经》价值的重新被定位与肯定,是始于“十八世纪末叶百多年以来,欧美学者从印度、中亚细亚等地古手抄经典及出土古物,由宗教学、语言学、文献学、考古学等多方面研究,了解到‘四部阿含’及‘五(部)尼柯耶’为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时代公认的佛教圣典,是佛陀根本思想及言行的最早记录。”一八八一年,数位欧美学者,在英国伦敦创立巴利圣典协会(The Pali Text Society,略称P.T.S.),专刊巴利圣典及有关研究之著作。在一九三O年,“五(部)尼柯耶”的英译本出版。其后更继续出版注释。一九五六年,《律藏》全卷的英译本出版。一九五六年,协会又出版巴利三藏索引。自协会成立百余年以来,巴利圣典的英译、注释、研究及出版,在协会众学者的努力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原始佛教的研究大门,由此打开。
  日本在过去全盘承受中国佛教,从来不重视《阿含经》,直到十九世纪末叶,日本留学欧洲的学者接触到南传巴利语佛教圣典—“五(部)尼柯耶”,对照北传中文“四部阿含”,而开始重视《阿含经》,故自明治后半期以来,日本的佛教研究逐渐演变成以原始佛教之研究为主流,而迈向新里程碑。
  在近代,《阿含经》逐渐为中国佛教界重视,主要归功于印顺法师,在探究印度佛教思想的历史流变中,受到日本学者的启发,而掘发出一切佛法均渊源于“阿含”,终于使埋没已久的圣教重现光芒。值得一提的是,印顺法师在一九八三年发表的《杂阿含经论会编》一书,根据《瑜伽师地论》〈摄事分〉,厘订《杂阿含经》的卷次品目,将现存的汉译本错乱的卷帙次第改正过来,回复全经原始的面貌,更方便学者学习这一部阐述佛法“第一义谛”的《杂阿含经》。
  佛法源于释尊的正觉而流传出来,经历了两千五百年的传播,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下,经过许多流变,而形成现今三藏十二部庞大的教典。初学佛法的人,在面对如此部帙浩瀚的三藏典籍,常有不知如何下手的慨叹。如果以一颗树的种子,在土壤中发芽生根,到枝叶繁茂与开花结果为譬喻,来说明佛法的发展 。那么《阿含经》无疑的代表了这棵树的根,而大、小乘的各式教典,就是这棵树的枝叶与果实。
  唯有探究佛法根源,才有可能理清佛教发展的脉络,分辨出甚么是方便?甚么是真实?甚么是不了义?甚么是了义?否则,不知本末,不辨权实,很容易舍本逐末,以方便为真实,而得不到佛法的精粹。可惜,很多学习佛法的人,一开始便一股脑儿的学习《金刚经》、《法华经》、《维摩经》、《楞严经》等大乘经典。以致,谈空说有,论圆道妙,如幻如化,头头是道。学佛多年,却仍掌握不住佛法的根本精神。最后,不是流于空谈玄论,再不就是迷信。
  但愿有心学习正确佛法的人,能认识《阿含经》,并认真学习《阿含经》,从中了解“佛出人间”的本怀精神,并进而弘扬“阿含圣教”,为释尊的正法永住世间,贡献一分心力。千万不要“入宝山,空手而回”,辜负这难得的人身!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五日,完稿于美国加州硅谷阿含阁)
  参考引用书目与资料:
  一、 《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与开展》,印顺法师。
  二、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印顺法师。
  三、 《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印顺法师。
  四、 《阿含要略》,杨郁文。
  五、 《杂阿含经》,黄家树。
  六、 〈杂阿含经题解〉,杨郁文。
  七、 〈阿含经总论〉,增谷文雄。
  八、 〈杂阿含经研究〉,郑以芳。
  九、 〈杂阿含经与初期大乘思想〉,显如法师。
  十、 〈学佛应先学阿含经〉,黄家树。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死 後 投 生
下一篇:超 越 仪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