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大足南山龙洞赏析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小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大足南山龙洞赏析
  ■ 李小强
  --------------------------------------------------------------------------------
  《世界宗教文化》2005年第2期
  在大足石刻中,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题材,在大足石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南山石刻中,保存有一“龙洞”。据南宋王象之所撰的《舆地纪胜》记载,“南山,在大足县南五里,上有龙洞醮坛,旱祷辄应”。可见,南山龙洞的开凿时间最迟在南宋时期,而据专家们考证,其具体时间当在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
  该龙洞编号为第15号窟,窟顶部为半圆形,高3.46米,宽2.10米,深1.85米。在窟内正壁仅刻一龙,身曲四折,全长7.12米,龙头向东,龙尾向西,头微微向上昂,闭嘴瞪眼,虬须怒张,鳞甲森然。其右前爪托云,左前爪按山,后两爪作跨蹬式,似正蓄势待发,向上腾飞,细细观赏,极具动感。
  南山石刻是我国道教石刻艺术的珍品,共计有龛窟15个,其中以第5号三清古洞最为显著,是南山石刻的主体造像,在该窟中有“天尊赴会图”、龙柱等与龙密切相关的造像。据考古材料证实,龙信仰早在中华民族起源时期就已经存在,汉代时起源的道教,与汉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作为汉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龙文化,自然也就吸收入其教义之中。在道教中的龙,其职能也是多种多样,如传统认识观念中代表东方的“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等合称之为“四灵”、“四象”,分别象征东西南北四方。而南山第15号窟龙的职能,据《舆地纪胜》载主要是兴云布雨。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注释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人渊”,从该龙的造型看来,该造像极大可能是春分时的龙,无疑与降雨有关。古人由于受到认识的限制,认为人间的一切受上天所摆布,于是就构想了一整套上天的神灵,龙在其中就主要是承担兴云降雨的任务。每当人间出现旱涝时,就向上天祷告,希望天帝派遣龙王来人间降雨,因而这龛龙表现出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由此看来,南山此龙洞凝聚着古人对龙的深厚之情。正因为龙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南山的营造者们要单独开此龙洞。
  大足南山龙洞造像的艺术价值颇高。古人画(刻)龙章法多样,据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记载,在巴蜀地区绘龙的名家较多,如孔嵩于广福院所画之《龙》:“蜿蜒怪状,不与常同,逼视远视,势欲跃跃,时人异之”。无疑,这些艺术积累为巴蜀地区雕刻匠师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加之唐宋时期巴蜀石窟艺术的兴盛,为石窟开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工匠们结合当时流行的画龙“三停”、“九似”之画法,从而创作出这龛在国内少见的单独表现龙的石刻造像。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