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教各宗各派说到各种修持的方法(下)
从佛教各宗各派说到各种修持的方法(下)
星云法师
时间:公元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六日
地点:台北中山堂
对象:法师.居士
(弟子心定记)
五.唯识宗的修持方法
(一)唯识宗的祖师 (二)唯识宗的要义
(三)唯识宗的修行方法 (四)唯识宗修行的次第
六.三论宗的修持方法
(一)三论宗的祖师 (二)三论宗的要义 (三)如何修学空观
七.净土宗的修持方法
(一)念佛法门的殊胜 (二)不同心境的念佛方法 (三)修持净土应有的观念
八.天台宗的修持方法
(一)教观双美 (二)思想理论 (三)修持方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各位来宾:
非常感谢大家拨空来参加此次的佛学讲座。今天是中华民国六十六年十一月六日,也是我们三天佛学讲座圆满的一天。几天来,各位这么热心地来护持此次的活动,如此诚心地来承受佛光的庇照,我谨以无限的诚意为各位祝福。
今天我所要讲的题目,仍然是:「从佛教各宗各派说到各种修持的方法」。前两天我们分别介绍了大乘八宗的华严宗、密宗、律宗、禅宗等宗派的修持方法,今天继续把唯识宗、三论宗、净土宗、天台宗的修行法门,概略地介绍给各位,以为参考。我第一个要向各位说明的是唯识宗的修持方法。
五、唯识宗的修持方法 e
(一)唯识宗的祖师 e1
(1)玄奘大师
家户喻晓的唐朝三藏大师玄奘,公元六百年生于河南陈留。自幼出家,遍学涅槃、毗昙、摄论、成实、俱舍等诸经论。由于当时诸家对佛教经典的解释不一,众说纷纭,大师于是发心前往天竺求回唯识学的原典。
唐贞观三年,大师只身渡过八百里的流沙,历经重重的艰难困苦,冒著生命的危险,到印度那兰陀亲近当时唯识学的泰斗戒贤,学习瑜伽、显扬、婆沙等诸论,深究护法唯识学的奥义。贞观十九年,大师携带大小二乘经论六百五十七部回到唐都长安,其中最主要的部分为唯识宗的宝典,如《唯识三十论》、《唯识二十论》、《摄大乘论》、《成唯识论》、《瑜伽师地论》等。大师回到长安之后,二十多年间,一方面培育弟子,一方面从事译经的工作,一共译有七十六部一千三百四十七卷的经典,为中国佛教译经史上大放异彩,奠定了中国佛教唯识宗的基础。
玄奘大师将要束装回国的前夕,在印度曾将自己所建立的唯识要义,挂于门外,向全印度的宗教界宣布说:「如果有人能够把我所立的唯识宗的论说驳倒的话,我玄奘愿以生命向他礼谢。」当时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反驳他的立论,大师学养之深可见一斑。大师因此声名远播,全印度数十国的国王,联合请他开讲唯识教义,极尽盛况。
玄奘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到外国去求学的留学生,并且是在国际舞台上,第一位为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人。玄奘大师的贡献,不仅仅是佛教而已,也是中国文化史上影响至钜、功不可没的高僧。
(2)窥基大师
玄奘大师在传播唯识教义的时候,深深觉得:寻找一位传人,以推展唯识宗的弘扬,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这一个人必须是上根、有智能的人,才能担当重任。这样的俊才要到那里去寻觅呢?大师后来看中尉迟公的儿子,便要求尉迟公答应儿子出家。正当年少气盛的青年,听说一位出家人要他出家,便傲慢地说:
「笑话!我怎么会出家呢?」玄奘大师看出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便很有耐性的说:
「我一定要度你出家,如果你跟随我出家,我就把唯识宗的教理传授给你。」
青年一听,鼎鼎有名的唯识学高僧玄奘大师,要将唯识思想传授给他,于是动了心,但仍然趾高气扬地说:
「你要我出家可以,但是有三个条件,你能答应吗?」
「有条件就好商量,请你开出你的条件吧!」
「第一、我所到之处,必须有一辆车子,装满美酒,任我饮用;第二、我所到之处,必须有一辆车子,载满美女,陪侍著我;第三、我所到之处,必须有一辆车子,装满书籍,随我览阅。」
求才若渴的玄奘大师听了,不但没有失望,并且满口答应说:「所有的条件,我都依你,你能知道要求一车的书籍,懂得求上进,很好!」大师的本意是「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因此收他为弟子,这就是后来创立法相宗,恢弘唯识哲学的窥基大师。
这么一个不守戒律、违反戒律的青年,进入了佛门,佛门的弟子当然会很反感。但是连谨守戒律、创立律宗的祖师--南山道宣,也非常拥护窥基大师。有弟子看不下去就对道宣律师说:「师父!为什么你老是看重窥基这个不守清规的佛门败类?」道宣律师说:「没有关系,他只是世间的习气还没有完全断除,有朝一日,他将会成为佛门的法器龙象,光大佛教。」如道宣的预料,后来传播玄奘大师的法相要义,阐扬唯识思想的人,正是窥基大师。唯识宗又称法相宗,又叫慈恩宗。慈恩就是窥基大师的名字,法相宗到了大师,才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可见大师在唯识学上地位之重要。
从窥基大师的例子,返观今日有多少的佛教青年,投身到佛教,偶而有一点过失缺点,常常受到佛教界人士的围攻、打击,使他们在佛教里没有存身之地,而悄悄地离去,佛教因此而损失不少的人才。像玄奘大师、道宣律师,这样慈悲宽宏、方便摄受,因此能造就旷世的奇才,无怪乎唐朝的时候,佛教人才辈出,显现出一片光明灿烂的盛况,为中国佛教史上的黄金时代。
(二)唯识宗的要义 e2
(1)万法唯识所变
唯识宗,或许一般人会以为它是唯心论,实际上唯心论和唯识宗是不一样的。一般的唯心论,只涉及到唯识哲学的第六意识,而佛教所说的识,不但第六识,还有第七识、第八识等非常微细的心识活动。
所谓「识」,即认识、分别、了别的意思。例如我们的眼睛具有认识形相的能力,能够了别红黄蓝白、男女老少、大小方圆等形状。我们的耳朵,能认识声音的高亢低沉、尖锐柔和;这是西洋的交响曲、那是中国的国乐;那一种音乐是我喜爱的,这一种曲调是我厌恶的。我们的鼻子可以认识香臭洁秽;我们的舌头可以分辨酸甜苦辣等味道;我们的身体可以感触到舒服、柔软、坚硬、冷暖等各种感觉。
眼、耳、鼻、舌、身等五种了别识,必须依靠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等五根,对外攀取色、声、香、味、触等五尘,并且这五尘必须是现起存在的,才能产生认识作用,在唯识学上,称眼、耳、鼻、舌、身等五识为前五识。
一般人讲第六感,佛教并不使用这个名词。唯识宗有所谓的第六意识,它与前五识不同,可以普遍地去攀缘一切法,例如有为法、无为法、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用心想的、追忆过去的、憧憬未来的,甚至龟毛兔角,第六意识都可以去推度比较,作种种想象分别,所以它的了别作用比前五识更大,更广泛。它可以和前五识共同去攀缘外境,也可以单独现起,因此称为独头意识,例如幻想过去、现在、未来的独散意识;做梦时可以飞天跨海的梦中意识;或打坐参禅时,在禅定中不生起前五识的定中意识。
第七意识,又称末那识,是比第六意识更细微的心识。在一般的西洋哲学、科学、医学固然不知道有此心识,就是小乘人亦不甚明白。第七识的思量作用,是恒常的,不像六识有间断性。它是一个很麻烦的东西,因为它常常执著第八意识为我,因而产生我爱、我见、我痴、我慢等四大根本烦恼,对于自我及我所深生耽著,引发许许多多贪瞋痴的行为,造诸恶业,于生死之中,不能得到解脱。
第八意识,称为阿赖耶识,为一切诸法所依。所谓万法唯识,就是靠这个识无始以来所含藏的种子,变现出来的。它含有清净的种子,也含有杂染的种子,由于第七末那识不断的妄执,引发第八意识中的杂染种子现行,更由此杂染的种子现行回薰成为新的种子,而造作新的行为。世间的一切,因此而层层不断地变现展开。如果能够认识一切唯心所造,唯识所变,了解一切万法都是不实在,因而断除妄执,就可以了生脱死,回归涅槃清净之体。
佛教讲唯识,和共产主义的唯物思想,是完全不一样,是互相冲突的。共产主义的唯物论,把人也看成物质,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就加以利用;没有利用价值时,他就废弃不要了,完全泯灭人性的尊严。
唯识思想认为宇宙的一切,山河大地也好,日月星辰也好,乃至吾人的知、情、意等的一切心灵活动,都是我们各人的唯识所变现,于是乃产生各种千差万别的现象。
如果我们能够泯除心识的虚妄分别,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则能如实地了悟世界的实象,不为纷乱动荡、光怪陆离的现象界所迷惑。
(2)唯识所变的举证
关于唯识所变的道理,最容易察觉的就是吾人喜怒哀乐的表情。至于现生的果报体是否也是唯识所变的呢?我举圆瑛法师过去的遭遇向各位说明。有一次圆瑛法师在北平讲经,讲经的途中休息十分钟,有个人向他提出一个问题:「你们佛教讲唯识、讲唯心,我是讲科学的,一切要拿出证据来,你说一切是唯识所变,唯心所现,现在请你从心识里变出一匹马来。」
圆瑛法师一时无法作答,就说:「现在讲经的时间到了,请你明天看挂牌的解答吧!」这天夜里,圆瑛法师百般思索著这个问题,辗转反侧,无法入睡,要如何才能变出一匹马来呢?眼看东方已经露出曙色,仍然找不到答案。一直到做早课了,听到大殿传来阵阵的钟声、罄声,突然福至心灵:「啊!有了!」赶快叫侍者拿牌来。原来历史上有名的画家赵子昂,有一次为了画一匹马,全神贯注揣摩马的神态。由于专心过度,一天夜里,睡觉的时候,元神出窍,变成一匹骏逸的白马,同床的太太一看,吓晖了过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赵子昂画马变马的美谈。圆瑛法师回想起这则故事,就在牌子上写著:「赵子昂画马变马,唯心乎?唯物乎?」意思是说世上的一切变化究竟是唯心的呢?还是唯物的呢?
圆瑛法师写好了以后,吩咐侍者将牌子拿出去挂起来。侍者一看师父终于解开了难题,一面很欢喜,不过嘴里却喃喃地嘀咕道:「好侥幸啊!幸好人家问的是变马,假如对方问的是变牛的话,我想师父大概就变不出来了。」圆瑛法师一听,叫住侍者说:「站住,把牌子拿过来。」于是在下面又添加了几句:「画马变马,如其画牛,焉不变牛?」人的心识想的是什么东西,就会变成那一样东西,心识力量之大,由此可以略知。
(3)唯识的作用
唯识的心识,力量很大,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以起来梦遊,又能自己回去睡觉。一般人称为下意识,其实这是第六识中独头意识的梦中意识,不必假借眼耳鼻舌身而自行活动的意识。眼耳鼻舌身虽然睡觉不活动了,但是意识能够单独活动,上山下海,毫无阻碍。并且彷佛真实一样,一点也不觉得是在梦中。
由于意识染著外境的不同,造成各种不同的业因,感受各种不同的果报,也因此而有嗜好、兴趣、习惯上的不同。譬如有人看到溪中的鱼虾就说:「唉呀!那些小鱼小虾好航髒啊!小小的身躯里,却藏著大便小便、五脏六腑等秽物。」但是对一个饕餮成性的人来说,却把它视为佳肴,吃得津津有味。狗子吃屎,粪便是污秽不堪的东西,可是狗子的鼻识,由于业力所感,连人自己都嫌臭嫌髒的大便,却把它当做珍馐美味,饱餐不已。心识觉得是美味的东西,纵然是污秽难以入口的粪屎,也会变成山珍海味;心识觉得不舒服的地方,即使是清净的极乐净土,也会变成刀山剑海。心识牵引力量的巨大,可以印证一二。
中国佛教史上四大翻译大师之一的鸠摩罗什,翻译过不少的大乘经典,譬如《法华经》、《维摩经》、《金刚经》、《阿弥陀经》等,深为一般人所诵念受持。他年少的时候,有一次到某寺院去遊玩,看到一个像顶帽子的大罄,一时兴起,就拿起铜铸的大罄子,戴在头上。由于他没有分别心,只想到这是顶帽子,千钧重的铜罄,在他的心意识里,没有重量的存在,因此轻易地戴在头上,一点也不觉得重。他的母亲,一看就说:「胡闹!那是铜的罄子,怎么可以当帽子戴呢?」鸠摩罗什一听是铜制的,意识有铜的观念,马上感到泰山压顶般,沉重地抬不起头来。
宇宙的万法本来是如如不变的,但是心识一起了分别,一切山河大地,在识藏里的变现就不一样了。心情愉快的时候,天上一轮皎月,真是诗情画意!行窃的小偷,看到天上的明月,非常的讨厌,反而怪月儿不作美,破坏他的好事。假如一个是你心爱的对象,会觉得她比西施还要美貌多情;假如是你不喜欢的人,彷佛母夜叉般地面目可憎。同样一个人,有了爱意,就觉得对方美如天仙;没有爱意,甚至由爱生恨时,觉得对方奇丑无比;既无爱意,也无恨意,觉得对方只不过是个相貌平庸的普通人罢了!因此一切的境界,由于心识的分别作用,而有美丑、好坏、优劣的种种差别。如果我们善于调伏自己的心识的话,再痛苦的事,也能逆来顺受,甘心如饴。譬如站立良久,两腿酸麻,没有座位可坐,原本是很辛苦的事,但是只要我们心甘情愿,一切也就不以为忤了,因此如何转妄识为智能,是解脱的重要途径。
(三)唯识宗修持方法 e3
下面我把唯识宗的修持方法,修持应具备一些什么态度,简单地说明一下。
我们如果想悟入唯识的境界,以了解山河大地,乃至宇宙万有,皆由吾人的心识所变现的真理,应该具备四种力:
(1)因力
什么叫因力呢?凡事必须有其因,有如是因才能产生如是果。欲趣入唯识的果位,先要培养修观唯识的因力,以大乘的教法来说,要多闻薰习,就是要常常听闻佛法的意思,种下好的因缘种子。
(2)善友力
所谓善友力,就是要有善知识的指导。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修学佛法,亲近一位善知识,是很重要的。对于善知识,应该要虚心向他求教,接受他的教导。善知识的薰陶,能使我们增加求道的信心与力量,修学上能够走向正确的方向,以进入唯识的境界。
(3)着意力
所谓着意力,就是要有卓越的见解,对佛坚信不移,永不退转。佛教不同于一般的哲学思想,不能只从字面上去加以解释,或者表面上浮光掠影般地去了解。学佛的人,应该对佛法要深一层地去认识,肯定它的立论,而不轻易改变对佛法的信心。这种由思想而产生信仰,由信仰而引发力量的过程,就叫着意力。有了着意力之后,任凭别人批评毁谤,仍能屹立不摇,毫不转移。譬如有人批评我们说:「佛教是迷信的宗教。」我们扪心一问:迷信也很好,比什么都不信好多了。能够正信,当然最好,不能正信时,至少还有信仰,连迷信都没有的人,是空无所有,最为贫乏。
其实所谓迷信者,是指一些不讲条件,不加辨别而信仰宗教的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公公、老太婆,跪在神明的前面,虔诚的礼拜著。虽然他们不懂高深的哲理,他们的信仰被批评为迷信,但是他们的信心好纯洁!好高尚!
我们对于维护世间的公理、社会的正义,也要有毫无条件的道德勇气。当我们一切抱持著「我不为什么」时,就能择善固执,勇于为真理牺牲。假如心中存著条件,面对牺牲时,就会想:「我为什么要这么傻呢?」一旦如此,就裹足不前了。岳飞曾说:「假如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宋朝的江山就可以保住了。」所谓不要钱、不怕死,就是一种为维护真理而执著不放的迷信。讲到这里,各位也许会以为我在提倡迷信,我的意思是凡事不必只为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有时不妨抛开条件,为社会奉献一点力量。况且迷信不见得是坏事,如果对真理能产生迷信,何尝不是一件很美的事呢?
(4)任持力
除了对自己所信仰的立论确信不变之外,并且要时时守护住它,经常思维,才能逐渐与身心相应。同时,要能担当,担当起宏法的责任,担当起救护群伦的责任;要能受持,受持四摄六度的菩萨行,受持佛陀的慈示。
(四)唯识宗修行的次第 e4
唯识宗修行入道的次第,在《成唯识论》里,分有五个阶位,在这里只能作很简单的介绍:
1.资粮位:就是菩萨发坚固菩提心,欲求无上佛道,要先修持四摄、四无量心、六度万行等种种福德、智能,以作为成就佛果的资粮,也就是修学世间有漏的福德因缘,诸如修桥舖路、冬令救济,响应仁爱计划、小康计划等等善行,抱著一种人饥已饥、人溺已溺的精神,广植福德,积集资粮。
2.加行位:加行就是加功用行的意思。既然已经具备了福德资粮,进入到菩萨十回向满心,需要再进一步迈向菩萨十地的第一极喜地,勤行四善根,即暖、顶、忍、世第一等四加行位。加行位好比工厂赶制产品,必须连夜加班,一气呵成;又好比打铁必须趁热,加紧工夫,链铁成钢。
3.通达位:到此阶位已能体会唯识真性,通达真如,可以说见道了,一般说的分证法身菩萨,就是指这个阶位。
4.修习位:这一个阶位就是修道位,从通达位进入初地起,到第十地,以无分别智断分别起二障,依我空、法空证悟唯识理,此一阶段要经过十地位,修十波罗蜜,断十重障,证十真如。
5.究竟位:菩萨修至十地满心金刚无间道,断二障种子,证二空理,转烦恼障得涅槃,转所知障得菩提,成就佛果,达到究竟解脱。
以上我们对唯识作了简略地介绍,主要的目的是要我们认识「识」。「识」是什么?识就是我们自己,就是生命的根本。我们的身体死了,眼睛、鼻子、耳朵腐烂了,但是有一样东西却不灭亡,那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识。这一个心识,是流转生死六道轮回的本体,有时候转世成人,有时候出生为牛。尽管形象不一样,但是心识只有一个,没有不同。因此如果我们来生希望出生做什么,今世就必须将我们的心识着意在那一方面,一心持戒,守住做人的根本道德,来生就有希望投胎为人。如果再加修禅定,就可升天享福,若要究竟常乐,则必须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以上举出一些方法,以供给大家参考,其实修学唯识最终的目标就是转识成智。「识」,是生死的根本,「智」,就是佛性,也就是我们的光明。佛教说转八识成四智,即第一、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第二、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第三、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第四、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转八识成四智,是修学唯识宗主要用功用力的地方,只是唯识学实在太专门了,不容易深入,如果有心学习,依《成唯识论》所记载的修道次第,一步一步探讨深入,就能转凡夫为圣人了。
六、三论宗的修持方法 f
(一)三论宗的祖师 f
三论宗是以龙树菩萨的《中论》、《十二门论》,以及提婆菩萨的《百论》为依据而成立的宗派。这三部论典都是鸠摩罗什大师所翻译的,因此中国的三论宗,应以鸠摩罗什大师为初祖。罗什之后,有僧肇法师等人弘扬般若思想,至第六祖为嘉祥吉藏大师,由于大师对三论宗的弘扬最为用力,集三论宗之大成,所以也有人尊奉嘉祥吉藏大师为三论宗的祖师。
大师七岁就跟随法朗法师出家,当时适逢隋朝末年,政局动乱不安,因此避乱到越州嘉祥寺,讲经说法,著作论疏,世人因此尊称他为嘉祥大师。他一生中讲解三论一百多次,讲《法华经》三十多次,其它如《般若经》、《大智度论》、《维摩经》、《华严经》等,都曾大力宣扬,著作有四十多种,不下一百余卷,被誉为文海。
(二)三论宗的要义 f2
(1)空不碍有
三论宗的立论,是破邪显正,以缘起性空的道理,破除一切妄执。三论宗的性空,不是否定现象界的一切假有而说空,而是在万法常体上,观察其无自性之空。性空的道理,没有办法为一般人所接受,常人所了解的空,是空空如也的空,是什么都没有的空,一般人的观念里,有和空是互相对待的,有的不是空,空的不是有;依三论宗所讲的空义,我们所说的有,不是真有,我们所说的空,也不是真空,根据三论宗的论说,空才能有,不空就没有,所谓「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空是所以成就有的要因。
a有依空立
「有」,世界上的万有究竟安住在那里?其实有是建立在空的上面。譬如今天举办演讲法会,有这么宽阔的空间才能成就殊胜的因缘,如果没有这个空间,那么这个法会又在那里举行呢?如果大家的荷包不空,钱往那里放呢?皮包不空,东西往那里装呢?鼻子不空,如何呼吸?口腔不空、耳朵不空,甚至毛细孔不空,人恐怕就无法生存了!我们的生命所以能够维系,最主要是有无限的空间,由此可知有是建立在空的上面,真空才能生出无限的妙有。
b缘起性空
平常人观念上所认为的有,不是真有,而是因缘和合的假有。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譬如这里有一件衣服,你们认为衣服是有还是无呢?依常识大家可能会回答:「有,这是一件衣服。」其实我们认识错了,这件衣服只是概念上的分别,以为它是衣服,其实衣服只不过是假名而已。它真实的样子是棉纱,一听到棉纱,有人马上又执著不放,以为其本体是棉纱,其实棉纱是棉花的种子,加上土壤、阳光、空气、水份等种种因缘条件,施以人工,才提炼为棉纱,制作成衣服。棉纱也好,衣服也好,本来为空。这件衣服的生成,是依靠种种因缘的聚合而生,故不能自生;将来破败了,也因为种种因缘的分散而坏灭,故不能自灭,衣服本身不能自生自灭,只是依因缘而假生假灭,因此没有自性,既然无自性,所以为空。既然诸法为空无自性,故其生灭,乃暂时的假生假灭,换一句话说,诸法本来不生不灭。《般若心经》上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世界一切诸法,都是因缘所生,不是真有,自性本空。但是诸法虽然和虚空一样无自性空,但是又假借全宇宙的关系--因缘和合而成,从暂时存在的现象界则说缘起,从本无自性的实体界故言性空,因为缘起,才显其性空,因为性空,所以能缘起。因此缘起不碍性空,性空不碍缘起,真空中才能生出妙有。
(2)以空为乐
在座的信徒,如果有人祝福你们:多财、多福、多寿、多子孙,大家一定会很高兴。啊!什么都有,有楼房、汽车、功名富贵等。一般人听到有就欢喜,假如说空呢,就觉得不如意了。其实空才是真实不灭,才是永恒存在,从空中所建设的有,是永恒无限的人生。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是什么?告诉各位,我的人生观是:第一、以退为进的人生观。第二、以无为有的人生观。第三、以空为乐的人生观。第四、以施为舍的人生观。第五、以众为我的人生观。第六、以教为命的人生观。
由于时间的限制,其它五项无法一一向各位说明,仅就以空为乐一条,向各位报告我个人究竟如何在空里面找到快乐?
有人看到我们出家人,就可怜我们无家可归。我们虽然没有固定的俗家,但是每一个寺院都可以去挂单,甚至林间水边,每一个地方都是我们的家,所谓「出家无家处处家」,这是我们没有家的快乐。有人也许又会说:「唉呀!出家人不能结婚生子,孤家寡人,老后没有子孙侍奉,好可怜啊!」我们虽然没有亲生的子女,但是我们有许多的徒弟、徒孙,比亲生骨肉还要孝顺我们。我们不想要家,而处处有家;我们不寄望子女甘旨承欢,孝养我们,但是却有更多的子孙。因此凡事只要不执著,一切都为我们所享有。无我和空,有无限的妙意,无我才是真实,真空才是妙有。这种以空为乐的道理,不是短时间之内,能够说得清楚的。大家可先从义理上去了解,涉猎阐明空理的经典,譬如《金刚经》、《心经》等,慢慢薰习修学,有朝一日,必定能够成就以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空乐。
(三)如何修学空观 f
在未说明如何修学空观以前,先将「空」与「无」这二个字,稍微解说一下。在中国的文字中,空和无的意思是相似的,但是梵文经典上的空与无,解释却是不同的。无是没有,什么都没有,而空,不是什么都没有,是指诸法自性了不可得,因此称为空。空并不否定现前存在的,一切假名有,空也不妨碍假名有的存在,进一步地说有了空才能有假名有。
对于空理如果能坚定的信念再加上逐渐,就可以次第观我空与法空。对于我空观的修持,最好的方法是依据四念处法门,也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等四种法门,修学四念处,对于生命的妄执爱著,就会慢慢降伏减低,去除我爱、我慢、我见、我痴,而悟身空。
六祖慧能大师说:「何其自性,本不生灭。」经典上亦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所谓法空观即观察诸因缘所生,不生不灭的空性。具备此空性正见之后,再修「止」成就,破除一切妄执,然后进一步修「慧」,证得般若智能。由止而观,由定而慧,这个步骤,即以无性空为所缘而修止,叫「有分别影像」的观察。其次仍以无性空为所缘而修定,这是深一层的定;安住于定中以后,再修观察,也是以无性空为所缘,然后观心纯熟,心虚明显,清净无染如离去一切云翳的太虚空。从此观力重发轻安,就是修观成就。从此以后,止观双运,不必用心着意,自然以无分别观慧,能起无分别住心;以无分别住心,能起无分别观慧,止观均等,定慧等持。最后,空相脱落,而证入胜义--涅槃空寂法性之中,般若无分别智于是全体展现无遗。
七、净土宗的修持方法 g
(一)念佛法门的殊胜 g1
现在我要向各位介绍一种最适合于现代人修行的念佛法门。中国的净土宗从庐山慧远的倡导净土思想,历经北魏昙鸾、唐朝善导、道绰、慈愍等大师的推弘,随著时代的迁移,愈为后代人所喜爱,和禅宗一样,为影响中国佛教、民间信仰最为深远的宗门。由于时间的限制,无法将净土宗的发展历史,向各位详尽的说明,今天我仅就净土念佛法门,向各位提出一些我个人的看法,让各位也能够有所受用。
提到念佛,千万不可存著这样的心理:「哼!那还不简单,只要不断的念下去,不就行了吗?」如果我们念佛时杂念纷飞,念得不纯熟,念得不恳切,即使念一辈子的佛,也不能与一句阿弥陀佛的圣号心心相印。
念佛,不只是老公公、老婆婆的专利品,在物质充斥、生活繁忙的今日社会里,人人应该修持念佛法门,让心灵有一片安谧的园地。念佛法门,不会妨碍工作的进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修持,是各种修行法门之中,最方便的一个法门。
有一位姓王的人,以打铁为生,勤修念佛法门。他每天工作的时候,手中拿著笨重的铁鎚,每打一下铁,口里就喃喃念道:「阿弥陀佛!」几年的光阴过去了,有一天他站立在烘烧钢铁的火炉旁,说出下面的偈语:「叮叮当当,久链成钢;时辰已到,我往西方。」手里还握著铁鎚,人却往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可见其念佛之专心。
各位太太在家里洗衣服的时候,也可以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随著洗衣服的动作,每搓一下就念一声佛。炒菜的时候也可以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配合著炒菜的手势,一下一下的念佛。先生们出差坐在火车里,何必数外边的电线杆呢?你可以随著火车奔驰时所发出来富有节奏的机器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念下去,很快就到达目的地。等人的时候,也可以念佛,时间容易打发,就不会感到心烦气躁无法忍耐。生气的时候,一声「阿弥陀佛」,一场风暴化于无形;见面的时候,一句「阿弥陀佛」,换来美丽的笑容。阿弥陀佛,这一句万德洪名,包含有无限功德,一句阿弥陀佛,是如此的方便,时时都可称念修持,时时都可以摄放逸的身心,与佛法常在。
(二)不同心境的念佛方法 g
古来因为念佛而得道的人,如过江之鲫,无法胜数。现在我提供几个念佛的方法给各位参考:
(1)要欢欢喜喜的念
念佛目的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要臆想此去极乐世界莲华化生,不再受生老病死的痛苦;住的是黄金铺地、七宝装饰的亭台楼阁;相处的人是诸上善人等大善知识,可以互相切磋请益,并且能够亲聆弥陀说法。人生还有比此更快乐的事吗?如此观想,心中的法喜越深,嘴里就不知不觉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绵绵不断地持念起佛号。要念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发出至心的微笑。这样子念得心念纯净、热情洋溢,必能收到很大的效果。
(2)要悲悲切切的念
世俗的痛苦,莫过于死别。我们念佛也要如此,髣K自己亲爱的人死了,以那极度哀伤悲泣的音调,称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好比失去依怙的孤儿,找寻依靠一般,悲切地称念佛名。其实我们如果仔细思考自己从无始以来,就沉沦在生死大海之中,头出头没,永无出期,遍历轮回之苦,或牛胎马腹,或披毛戴角,或地狱饿鬼,火汤血池,刀山剑树,受尽无量的痛苦,什么时候才能出离呢?思臆及此,怎不悲痛欲泣?在痛苦的深渊里,只有仰赖阿弥陀佛慈悲救拔,才能脱离苦海,跻登极乐国土,又怎能不感激而涕零呢?如此悲悲切切的念佛,心很容易就能和阿弥陀佛的心相应。
(3)要空空虚虚的念
我们生存的世界,是多么的虚妄不实,我们的身体,是四大五蕴假合而成,唯有一句阿弥陀佛才是究竟的归宿。「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们要心无罣碍,一心称念佛号,念到头也没有了,手足也没有了,天地粉碎了,世界不存在了,悠悠扬扬、飘飘渺渺,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如遊丝般充塞于整个宇宙虚空。大家或许会说:这样的境界太难达到了,其实并不困难,我个人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
民国四十三年,我在宜兰主持打佛七,七天当中,我感觉走路轻飘飘的,好像腾云驾雾一般,早上起床刷牙,牙齿好像在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吃稀饭的时候,吃的好象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睡觉了,但是一切的事情都历历如绘,非常清楚。七天的时间,宛如一刹那,一下子就过去了。真是念得天也空,地也空,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在其中,从那个佛七里,我对念佛,增长了无比的信心!空空虚虚的念佛,使我体会到忘却时空,脱落身心的快乐。
(4)要诚诚恳恳的念
我想到阿弥陀佛的慈悲,无边的愿力,摄受十方一切众生,不禁油然生起虔诚的恭敬心,称念佛陀您,顶礼佛陀您……唯愿在您无量光明照耀下,一切众生早日得度。我们要以如此虔诚恭敬的心,挚诚恳切地称念佛号,顶礼圣像,可以加速消除业障,增长福慧。所谓「礼佛一拜,福增无量;念佛一声,罪灭河沙。」一点也不错。一提到拜佛,有人就说:「唉呀!我们尊贵的头,怎么可以叩到地下去呢?」其实,这是不了解拜佛有消除贡高我慢、消除灾障的种种微妙功德,对于拜佛,我个人有不可思议的体验。
我十五岁那一年受戒烧戒疤,当时由于年纪小,而戒疤又烧得特别大,因此把头盖骨烧得凹了下去,破坏了脑神经,丧失了记忆力。那时还在佛教学院念书,院方功课逼得紧,由于没有记忆力,一课国文念了几百遍,背了第一句,到背第二句时就忘了,几乎到了过目即忘的地步,因此常常挨打受罚。记得有一位老师打我的时候,一面打,一面还笑著说:「你这个笨瓜啊,这篇文章这么简单,怎么不会背呢?你应该拜拜观世音菩萨求智能啊!」我这一听,不但不难过,反而像见到光明一样。心想:「我以为这一辈子已经没有希望了,原来拜观世音菩萨就能开智能,从今天起,我要勤奋拜佛,从此我就礼拜观世音菩萨。」
由于丛林的团体生活规律严格,不能有私人活动,连拜佛都不自由。我总是等到夜深人静,大家都入睡了,才偷偷起床,到殿堂礼拜菩萨。深山古刹里,大地静悄悄地,只有一盏昏黄的油灯,陪伴著孤茕、瘦小的影子。我拜倒在菩萨座前,口中念着:「悉发菩提心,莲花遍地生,弟子心朦胧,礼拜观世音,求聪明、拜智能,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有人说礼拜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会为你摩顶,赐给你聪明,这种感应我没有经验到,不过,大概一个半月以后,不可思议地脑筋突然变得灵巧起来,无论什么书,已教过,甚至没教过,不管原文或批注,只要一过目,就倒背如流,不会忘记。从此以后,我不曾再被罚跪挨打过,连续许多年在佛教学院里,一直保持优异的成绩。
俗语说:「精诚所至,无事不成。」念佛、拜佛只要抱著挚诚心,专心一意地礼拜,自然会有感应。所谓「人有诚心,佛有感应。」我们念佛,应该诚诚恳恳的称念礼拜。
拜佛是在佛堂,假如礼拜大德则有一定的规矩。有一些虔诚的佛教徒,到处磕头,见人就拜,这是不如法的。一般来说,斋堂、饭厅、走廊、客堂、会议室、车里、走路的时候,都不可磕头礼拜,如果想礼拜师父、大德,应该到佛像的前面,这是礼拜应有的规定。
(三)修持净土应有的观念 g
修持净土法门的行人,应该具备的观念,就是发大菩提心,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心,来称念佛号,才能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相应。《观无量寿佛经》上说修持净土法门应该具备三心:一、至诚心。是为了生死而求生彼国,不是为求名闻利养而现精进相的心。二、深心。对阿弥陀佛因地所摄受一切众生的四十八大愿,毫不怀疑,抱著磐石不转移的信心,专心一意地称念佛的圣号,以仗著佛力的加被护持而往生极乐。三、回向发愿心。从自利方面说,将自己所修的一切福德智能、功德资粮,全部发愿回向往生西方;从利他方面说,则将功德回向一切众生,愿所有的有情众生都能往生极乐净土。
希望喜欢修持净土、提倡净土法门的大家,平时能够培养菩提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以坚固求生净土的信念,加速得到念佛的受用。修持净土法门不一定要到寺院里来,在家庭里也可以修行,不过到寺院参加念佛法会,借著大众共修的力量,可以收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家可以依个人的方便,来修持这最为方便的净土法门。
八、天台宗的修持方法 h
释迦牟尼佛的一代时教,最初讲《华严经》,最后讲《法华经》,现在我就介绍法华的天台宗,作为这次演讲法会的结束。
开创天台宗的智者大师,二十二岁时,前往光州大苏山,亲近慧思禅师,苦练精修法华三昧。有一天,持诵《法华经》至〈药王品〉的诸佛同赞言:「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的经文时,豁然大悟,心境明朗。慧思禅师赞歎说:「非汝勿证,非我莫识……」,师徒相许之情,溢于言表。证得法华三昧以后,得无碍辩才,讲解佛法妙义,口若悬河。智者大师将《法华经》讲说给大众了解时,仅仅一个「妙」字,就解说了三个月,将佛法的大意完全发挥在这一个妙字之中,这就是佛教史上有名的「九旬谈妙」。
智者大师感到闻法的人多,而证悟的人少,恐怕佛法流于文字知解,无法久传于世。三十八岁的时候,进入天台山,进一步修持法华圆顿一实的中道,从法华三昧的禅定工夫至止观双修的境界。大师证悟以后,前往金陵,于光宅寺讲《法华文句》,创建玉泉寺,著作《法华玄义》、《摩诃止观》,教理、实践兼备,阐扬《法华经》的奥妙,建立了天台教学的体系,世上称此三书为天台三大部。由于智者大师以《法华经》为依据,而开展一宗之教说,因此称此宗派为法华宗;而法华思想经大师的阐扬,盛行于世,因此依大师彻悟法华圆顿实相的地点,也是他晚年圆寂的天台山为名,称此宗派为天台宗。而世人则尊称他为天台大师。
(一)教观双美 h
所谓教观双美,教指教理,观是修行,也就是理论和实践兼备,解行并重的意思。这句话是天台宗引以为自豪,胜于诸宗派的话。从天台宗的立场来看,大乘八宗之中的唯识宗、三论宗、华严宗等,偏重理论,属于教相门,而禅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等,则注重修行,为观心门。此三者皆有所偏废,只有法华天台宗又有教理、又重修行,教相门和观心门两者兼备,最为圆融,因此自称为教观双美。
综观天台宗的「教观双美」的思想,在教义、理论方面,乃将法界的实相、众生的法性,摄入整个组织体系,而发展成一圆融无碍的思想架构,譬如有名的五时八教的教判,即为教相门。在修行、实践方面,是智者大师依据他在大苏山所证的三昧,并融和在天台山修头陀时的妙悟,而开显出止观法门的修道体系。如一念三千、一境三谛,即为观心门。而教相门和观心门,好像鸟的双翅,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就实际而言,天台宗的教学特色,确实是值得赞美。譬如天台三大部的《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其主重玄义及消文四意的解经方式,成为千百年来研究经文,贯穿经意,讲经说教的最好规范。观心门方面,如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不只是天台家观心法门的至宝,也是修禅定、智能的圣典,就是小部方面的《小止观》、《六妙门》,也是禅修必备的良书,因此天台宗,不论在教理方面、观心方面,确实都已具足了完备的教学体系。
(二)思想理论#h2
天台教学的本质,在解明中道实相的奥义。智者大师从两方面来把握。从绝对的理体来考察诸法者,为三谛圆融;从森罗的现象来认识诸法者,为一念三千。而本体与现象,即三谛圆融与一念三千互相圆融无碍,事中有理,理因事显,此即天台一乘圆教最微妙的思想--事理相即为实相论。
所谓三谛圆融,诸法皆具有空、假、中等三个真理。空谛即诸法空无自性,没有实体;假谛即无自性的诸法乃因缘假合而成;中谛是诸法的本体超越空、假等对待的绝对实相。此三谛非个别单独存在,每一谛中具有其它二谛,圆融相关,因此称为三谛圆融。
一念三千是说我们心中的一个念头,具足三千大千世界的诸法。根据《华严经》的说法,宇宙间有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十法界,而每一法界又见十法界,故为百界。根据《法华经》的记载,每一法界具有十如是,因此百界即具有千如。智者大师将《法华经》的千如,配合《大智度论》的三世间,形成他自己独特的一念三千的教学。关于十如是、三世间等名相,佛教辞典有详细的记载,不一一加以介绍,我们只对一念三千的道理稍加说明。
各位也许会怀疑地问:「我们的心,真的具有三千大千世界吗?」当你看到别人有困难,生起怜悯心,帮助他解除危难,这时就和佛菩萨一样,以慈悲心来救渡众生苦。当你春风得意,心平气和,觉得世间上的一切好美,如同置身天堂一般,这就是人天的心。看到山珍海味,食指大动,起了贪爱心,这就是饿鬼的心。碰到不如意的事,愤怒填膺,生起瞋恨,这就是地狱的心。有时和家里的人呕气,绝食抗议,结果饿坏了身体,没有力气做事,这就和畜生一样愚痴,没有智能。在我们一天二十四小时的生活之中,时而天堂,时而地狱,时而饿鬼,时而畜生,轮转不停,被自己所造作的痛苦,紧紧地束缚著。今后我们必须努力的是,如何将我们的心拔出于三途的痛苦而入于佛菩萨的法界之中。
(三)修持方法 h3
(1)三种止观
天台宗最有名的修行方法,就是三种止观,什么叫止观呢?止是停止、止息的意思。即停止一切的心念而住于无念之中;摒除一切的妄想,令生正定的智能。观是观想、贯穿的意思。即息散乱的妄想之后,进一步观想诸法,以发真智,彻悟诸法实相的本体。止即要止息一切诸法妄念,为静态、消极性地不造作,也就是禅定门。观即要观想缘境、观想光明,为动态、积极性地再用功,为智能门。此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为求道者修禅发慧之要门。
讲到这个法门,我个人以为大家在日常生活之中,如果能修持止观法门,对你们的生活、事业,一定会有莫大的助益。在忙碌不停的生活里,每一天,我们应该给自己几分钟的时间,安静下来,去检讨一天的所作所为。一个星期之中,能有一天,半天独处的机会,让身心安静下来,对工作做一整盘的计划。一个月,乃至一年之间,能够拨出几天的工夫来实践止观法门,使我们的人生更上轨道。
假如我们要做一件很复杂、很辛苦的事情,十分钟之前,把眼睛闭起来,静坐一下,修学止观,马上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先总统 蒋公在生之日,经常到名山大川,风光明媚的地方。他政务繁忙,那里有时间去欣赏风景,主要是到那个地方静一静,对国家大事,做慎重的考虑。据说好多重要的决策,就在他往来名山胜境、静静思考的时候,决定下来的。这就是止观的境地,假如各位把这种止观的修行,也实践在生活里,对于你的事业、你的生活,帮助之大,是不待言的。
我常常看到一些青年朋友,到佛光山来遊玩,身上背著名牌的录音机,播送著热门的摇滚音乐,声音大得震耳欲聋,唯恐别人听不到似的。我心中一想:这些青年,大都来自于都市,来自于烦嚣热闹的地方,每天听著汽车的喇叭声、工厂机器的声音,各种吵杂的噪音,已经够刺耳吵闹了。为什么他们来到寺院佛地,不仅不懂得享受一点宁静,还以尖锐的歌声来扰乱自己呢?一个人如果要以声音来麻醉自己,以外境来染污自己才能生存下去,完全没有自己内心的世界,没有一点静谧的生活,实在是太可怜了!这种人生未免太悲惨了吧!
快乐的追求,不一定在于色、声、香、味、触等外在感官的享受。内心世界的充实扩大才是更大的快乐。在佛门里,有很多的老和尚,修习止观,眼睛一闭,既不看,也不听,甚至寸粒不进,然而其乐无穷。这就是修持止观所得的法乐,这种住于真理的快乐,是物质的享受所无法望其项背的。
修持止观法门有无限的妙用,其方法有三:
a渐次止观
在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蜜次第禅门》一书之中,对这个修行方法,有详细的记载,有次第地引导行者,由浅而深,渐次进入禅定观心的阶次。归纳起来可分为五重次第:先皈依持戒,其次修学禅定,再向上进入无漏道,脱离三界生死,又修慈悲门以行菩萨道,同时不忘更修观法,破除空假两边的执著,而证入实相无为道。
b不定止观
这是根据智者大师在南京瓦官寺所讲的《六妙门》一书而修习的。它不分别阶位,有时修顿修渐,有时更前更后,有时修真修俗,互浅互深,或事或理,乃适应众生根器而开出的不定止观法门,但是仍然以数息观为最主要的方法。各位可以请一部单行本来参考学习。
c圆顿止观
是《摩诃止观》所开示的修持法门,这个法最初以实相为止观的对象,随著解行用力,而到达始终不二、圆融的境地。不同于渐次止观与不定止观的修法,是智者大师晚年在荆州玉泉寺,所讲说的实践法门,也是大师思想、体验最为成熟的结晶。其修持的次第为:发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网、归大处等。此中所谓的修大行,主要的就是修学三昧 ,也就是天台另一种修持方法的四种三昧。
(2)四种三昧
《摩诃止观》所教示的法门是最高极致的圆顿止观,而在此书中所谈到的修大行,就指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和非行非坐三昧等四种三昧。这四种三昧是天台实践论之中非常重要的行门。什么叫三昧呢?三昧就是正定的意思,也就是将善心住于一处而不妄动。以下简单地加以说明:
第一、常坐三昧,又叫作一行三昧。以九十天为一期,专心一意坐禅,口中称念某一尊佛的名号,心意集中一处,而观照真如法性。这个法门所观照的对象--所缘境,与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所观照的对象不同。慧远大师是以阿弥陀佛圣像为所缘境,而常坐三昧是以真如法性为所缘境。实践常坐三昧,能够了达迷悟不二、凡圣一如的境界。
第二、常行三昧,也是九十日为一期。九十天之中不可以盘坐,更不可以躺卧,只准许站立行走,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停地绕室行走,不能休息。
我们佛光山有一位法师,曾经二次修持过常行三昧。修行的过程当中,真是酸甜苦辣,别有一番滋味。他入关半个月以后,感觉关房如同冰窖一样,片刻难以安身。我于是建议他:「你可以供奉佛像,燃香供养诸佛菩萨加持你。」后来他说清香一烧,满室芬芳,温暖如春,给了他不少力量。又过了一段日子,觉得眼耳鼻舌身,好像被堵塞起来一样,又好像有铁锤在撞打著他,非常难受。他每天不要吃饭,只吃一碗米汤。本来修持常行三昧是可以吃饭的,但是他不想吃,因为饮食少,能减低他的欲望。他最初走路,是每一次走三小时,每一天走三次。走得太辛苦了,双手可以扶著从天花板垂下来的绳套,稍事休息。一个月以后,每次走路增加到七小时,一天仍然走三次,也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之中都在奋力地行走,这样实践了二个月。这种三昧,又叫般舟三昧,是根据《般舟三昧经》的修持方法。历代高僧大德,因为修持这种三昧而有成就的,不胜枚举。譬如慧远大师就是依据《般舟三昧经》而成立庐山莲社,净土宗第三祖的承远大师,也是修持这种三昧有成就的高僧。如果修持这种三昧有成就的时候,在禅定之中,能够看见十方诸佛清楚地站立在自己的面前,因此又叫作佛立三昧。
第三的半行半坐三昧和第四的非行非坐三昧,都不论时间的长短,或者七日或者二十日为一期,人数也可以十人或者更多的人共同修持。是比较适合一般人修行的法门。
除了三种止观、四种三昧之外,天台宗另外还有一些修学的方法,譬如五悔法--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等修行过程。这种法门普遍于其它的宗派,只是依各宗派见解的不同--五个层次的前后稍有差异而已。还有二十五方便,即具五缘、诃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等。五悔和二十五方便,都是修行禅定的预备工作,即是修习观心门的方便入门。还有十乘观法,这是摩诃止观的中心思想,依此观法修持,很快就能成就止观的修持,是修持止观捷径中的捷径。
上面所介绍的天台宗实践法门,大多以修持禅定为中心。除此之外,另外有一种受持法华经典的法门,或者诵念经文,或者礼拜经文,其中有人甚至一字一拜,非常虔诚;或者刻写经文。在称念经文的方法之中,中国佛教方面,大部分礼诵整部《妙法莲华经》。而日本佛教方面,有的却只持诵经名,如同称念佛号一样,不断的称念「南无妙法莲华经」,这就是有名的日莲宗。
受持《妙法莲华经》而得到感应的事迹很多,例如慧思大师,年轻时,经常一个人在空塚间,诵读《法华经》,由于不明义理,日夜悲泣,唯有面对经卷顶礼不休。后来梦见普贤大士,乘白象来为他摩顶,因此智能大开,以前不懂的经文含意,顿然能解。隋朝慧威禅师,一心念诵《法华经》,能通鸟语。有人因为诵《法华经》而降伏邪魔、吓跑恶鬼;也有人因为念诵《法华经》而使自己父母超升天道。因此各位即使不能实践天台的止观禅定,称诵法华经文,也能够受益匪浅。
天台宗是以《法华经》为主要依据而创出的宗派。当初佛陀在灵鹫山上,开演法华妙义的时候,有百万人天前往听讲,史上称之为灵山胜会。十几年前,我到印度,无论如何也想到灵山去凭忆当时的胜会情况。记得我到了灵山上,礼拜在佛陀说法的座前,回想当初佛陀说法,百万人天聆听妙法的盛况,再返观今日末法时代,佛教衰微,不禁悲从中来,感慨系之!我围绕著佛陀莲座久久不忍离去。
我对佛法具有无比的信心,就是从朝拜佛陀的圣地,从念佛拜佛,从平日布施利人的修持,从布教弘法的生活中长养起来的。我从小被打、挨骂、受到种种的委屈困苦,有时几天不曾进食,有时数年不得一衣,但是这许多苦难,训练我更坚强地来承担起一切,主要是佛陀的慈悲,给了我无比的力量。我希望各位也能从八宗之中,参透一些佛法的消息,在佛法中找到一份力量。
佛陀讲《法华经》的时候,有五千人中途退席。因为大乘圆教的道理太高深、奥妙了,有些小乘根性的人无法接受,因此离席而去。三天来,我在这里讲说大乘八宗,而你们大家却没有一个人离开,看起来各位比佛陀在世时的听众,更具有福德因缘。三天中,我本计划将八大宗派的修持方法,一一作个比较,介绍给各位。由于时间的限制,只好割爱。希望将来有机会,再和各位结缘。
几天来非常感谢各位拨空来参加此次的演讲法会,我相信龙天护法一定知道各位的莅临,并且也一定会尊敬你们、保护你们。最后,我再度虔诚地祈求佛陀慈悲,加被各位身心愉快,万事如意!谢谢各位,再见!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