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的根源
最早的大乘思想 大乘佛教是在部派佛教以后兴起,部派佛教是由原始佛教的根据而发展,大乘佛教乃是继部派佛教的发展,再回到佛陀的根本精神的复兴,部派佛教尤其到了一切有部的论书, 已由对于“法”的分析,及于枝末的固定,把活泼的佛法变成了严密的理论,将佛法范围起来,筑成了阻止前进的墙。
大乘佛教的宗旨是探求佛陀的本怀,放弃枝末问题的诠释分析,而使佛法活泼泼地成为人间的、一般的、实用的、生活的,这种精神,便是在佛的本生谭中得到的消息。大乘佛教是把握住佛法的原则(三法印),来发挥佛陀以兼济众生为目的之本怀——菩萨道的菩提心。
因此,大致上可说,部派佛教(小乘)是保守的分析的学问佛教,大乘佛教是开放的原则的生活佛教。
在原始的阿含圣典中,佛陀未赏以菩萨道开示其弟子,并且佛陀自己的生活也即是声闻型的比丘身份。可是,佛陀以利他为要务的救济工作,已说明了大乘菩萨的精神,只是当时的弟子们觉得,罗汉与佛的解脱虽同一味。罗汉终究不及佛的伟大,佛是菩萨而成,菩萨也仅是指的未成佛前的释尊。
但在阿含圣典中,确有大乘的名目及大乘的思想。
杂阿含经二六·六四,以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者为大士。
杂阿含经二八·七六九,以八正道的修持者,名为大乘;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卷四十五,亦有:“乃至出家得阿罗汉果,或有发趣声闻独觉乘心者,或有发趣大乘心者。”
增一阿含经卷十九,明白载有大乘的六度。
不过,具体的大乘思想,在原始圣典中是不易找到的。
菩萨道与菩萨 菩萨道对于佛世的弟子们,虽然向往和实践的人不多,但也并不陌生,那就是佛陀的本生谭之大行。现在的本生谭中,难免已加入了后人增订的成分,所以那些本生谭的故事,有些也是久已在印度流传的素材,佛陀则尝以菩萨修行应当以本生谭那样的大行为典型,这就暗示了要成佛,须修菩萨道,菩萨道的形态,便是累生累劫为了方便利人而现各种各类的身份,为外道、为王、为臣、农、工、商贾,乃至为禽兽。凡有利于众生的,菩萨方便可以行杀、盗、淫、妄,这种大行,声闻的小乘行是不同的。但是,从这本生谭中,便不难进窥佛陀的本怀乃是以菩萨道为理想的,菩萨道的基础是大天道及声闻道,当时印度的环境,尚不能接受此一理想,所以佛世的教团,即止于声闻境界。
在阿含圣典中,菩萨仅两位,一是未成佛前的释尊,一是当来在此世界成佛的弥勒。释尊是沙门,弥勒也现的比丘相,在声闻会中坐。在长阿含卷六·六,中阿含卷十三·六六,增一阿含圈四四十不善品,卷十一善知识品,卷三十七八难品等,均说到弥勒菩萨,并记别他将来人间成佛。
在大乘经中的在家菩萨,文殊及善财,是实有其人的,此外,毗舍离城的宝积,维摩诘等五百人,王舍城的贤护等十六人,也是确有其人的,可惜不载于阿含,他们的详情也不得而知。因在佛灭后数百年间,佛教在上座比丘的领导下,是以声闻的出家僧团为主,未暇顾及其他。这些大乘的胜义却在默默中流行。
一佛与多佛 在吠陀圣典中,立有七圣。在耆那教中有二十三胜者。在佛教的阿含经中,则立有七佛,这是从古到今的多佛相次在人间成佛,或者与吠陀的七圣说有关。既然过去有多佛,未来亦必有多佛,弥勒菩萨的未来作佛,即此说明。又在长阿含经中,毗沙门天王归敬了三宝之后,另外又归敬释尊,可知现在除了此界的释迦佛,尚有他界的其他佛。
因此,在原始圣典中,虽仅以释尊一佛为主,却已透露了三世诸佛的消息。到了根本说一切有部芯刍尼毗奈耶卷十四,佛即为两个给佛作引导的童子受记:“于最后身得成无上正等菩提,一名法鼓音如来,一名施无畏如来。”有部是反对大乘佛教的,在其律典中,却已有多佛思想,甚至更进一步,记载释尊曾为叛佛害佛的提菩达多及未生怨(阿世)王,授记于未来作佛。
可见,人人皆有成佛的机会或可能,在阿含圣典及部派圣典中,已经存在,不过未曾受到声闻僧团的注视而已。
大乘佛说非佛说 从原则上说,大乘圣典确系出于佛陀的本怀,初期的若干大乘经典,有的也是出于佛说,但其未能见重于比丘僧团,乃为事实。有些大乘经典则并非出于佛说,是由在家弟子的宣说而得到佛的印可,例如维摩、胜便是。最大的华严经也唯有其中的“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现为八十卷本的卷四十八之下半卷),是佛说,余均为诸菩萨说,佛经中也明白地显示,佛法除了佛说的,尚有弟子说、仙人说、化人说、诸天说的。所以,我们实在不必为了大乘经典是佛说与非佛说的问题而争论。同时,现存的大乘圣典,纵然在佛世已有了其原型,如今所传的,无疑是已经过了增补,这不是后世佛子故意藉着佛的招牌而发挥自己的主张,乃是由于口口传诵的师承之间,无意及有意中加进了新的材料。
每一个时代环境,必有不同的时代思潮,这种思潮之影响于佛教的学者是可能的,老师将传承于上一代的圣典,再传诵给弟子们时,也很可能另外请授一些时代中流行的学问,传了数个,时代的产物与佛教的原典之间的界限,便会自然消灭,所以这是无意的加入了新材料。有些资料,虽然从来未见师弟传诵,可是竟在某种因缘下发现了,以佛的法印衡量,确不违背佛陀的本怀,并且含有胜义,于是被佛教的学者视为佛陀的避教,集辑起来,便成了增补的部份或新出的圣典,所以这是有意的加入了新材料。
这样下来,大乘圣典的篇幅,便愈久愈丰富了,例如六百卷的大般若经,它是一部大丛书,八十卷的华严经,它的成立过程,也有相当的久。如果一定要说那全是佛在某时某地说出的,实有违背史的根据,而且也大可不必。因为,对于佛教来说,圣典之是否出于佛陀亲口所说,并不值得争执,但问圣典的内容是否合于佛法的原则?
在大智度论卷九说有“法四依”,第一便是依法不依人;凡是根据三法印或四法印或一实相印而通得过的,那便是佛法,佛陀的悲智中流出了佛法的原理原则,却未暇尽说佛法的本末终始;依律住,依法住,即如依佛住,佛法则不必要求其皆出于佛说。作为一个正信的佛子,应当具有如此的观念。
大乘圣典的结集 但是,在佛教的传说中,确有结集大乘经典的记载,试举如下:
一、菩萨处胎经卷七的出经品说,佛灭七日,五百罗汉受了大迦叶之命,至十方恒沙刹土,邀集八万四千比丘,以阿难为上首,结集了菩萨藏、声闻藏、戒律藏;将三藏又分作胎化藏、中阴藏、摩诃衍方等藏、戒律藏、十住菩萨藏、杂藏、金刚藏、佛藏、计为八藏。
二、大智度论卷一百,则说文殊与弥勒带同阿难,于铁围山结集摩诃衍(Mahayaan大乘),
三、金刚仙论卷一,也说在铁围山外,二界中间,结集大乘法藏。
四、真谛及玄奘所传,则说第一次王舍城结集时,别有窟外的大众结集,其中有大乘经。
此等传说,若从史实的考察,可信的成分很少。晚出的小乘圣典,特别是大乘圣典,在数字上每喜运用印度的通俗观念,动以八万四千或恒河沙数作单位,然此仅作为数字很多的象徵的统计。
以上四说之中,唯第四说略为近乎事实,那是由于富楼那长老等的未被邀请参与第一次结集,而附会产生;因为从此种下了第二次结集的因,第二次结集造成了大众部的分离;大众部的开展,即催促了大乘佛教的成长及成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