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玄奘之路途经重要城市地区(今日中国境内)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玄奘之路途经重要城市地区(今日中国境内)
  仔细研究玄奘西行的路线,我们可以发现,玄奘其实选择的是一条与丝绸之路相合的路线。以中国内地为起点,丝绸之路经过陇西高原、河西走廊和西域,踌越中亚的高山峡谷,进入伊朗高原,再向西到小亚细亚和阿拉伯地区,渡过地中海到达欧洲。丝绸之路存在几条主干线,这些干线联结着一些长期形成的著名城市。玄奘并没有行得那样远,但他同样经过了许多在丝绸之路上起重要文化经济交流作用的城市。
  贞观元年,玄奘混杂在逃难的人中,偷偷离开长安城(今陕西西安)。一条漫长而艰辛的旅程随之开始。整整十七年的时间,他的足迹遍布中亚大陆和印度。他行过的国家计有56个,而行程有五万多里。在今天的中国国境内,他经过了在丝绸之路上赫赫有名的城市和国家:长安(西安)、凉州(武威)、瓜州(安西)、伊吾(哈密)、高昌(吐鲁番)、阿耆尼国(焉耆)、屈支国(库车)、跋禄迦国(阿克苏)等等。这些城市将会是这次玄奘之路文化考察活动的座标。在这里,我们会循着玄奘的足迹,寻找他曾经历过的风景,查访他留下的遗产,去体会和记录千年以前的中西方交流文化给今天带来的震憾。
  一.西安:
  一提到盛唐,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西安。这座位于中原腹地的古老城市,见证了中国数千年的沧海桑田。它一度是世界的经济文化的中心,最辉煌的大帝国的都城。它敞开宽广的胸襟,吸纳来自四海的文明。同时,也毫不吝啬地把炫丽的文化传播到四海。至到今天,西安仍然以其无可替代的历史文化魅力,吸引着学者和游人。
  唐国都长安文化灿烂如满天云锦。玄奘的故事和佛教便是满天炫烂中的一束美丽的光。陕西省西安市及其附近地区至今还有很多与玄奘和佛教相关的重要遗址遗迹。
  1.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是本次中央电视台发起的“玄奘之路”大型文化考察活动路上的第一座重要寺庙。
  大慈恩寺曾是唐代长安的四大译经场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祖庭。位于古城西安南郊,创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迄今已有1350余年的历史。大慈恩寺寺院新建落成时,唐代高僧玄奘受朝庭圣命,为首任上座住持,并在此翻译佛经十余年。
  大雁塔为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由唐三藏玄奘,为安置从印度带回的经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而修建。塔上有精美的线刻佛像,有著名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有中国名塔照片展览、佛舍利子、佛脚石刻、唐僧取经足迹石刻等。
  大慈恩寺寺院山门内,有钟、鼓楼对峙,中轴线之主体建筑依次是大雄宝殿、法堂、大雁塔、玄奘三藏院。钟楼内悬挂明代铁钟一口,嘉庆二十七年十月(公元1548年)铸造,重三万斤,上铸有“雁塔晨钟”字样。为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寺内牡丹亭种植有名贵牡丹70多种。
  大雁塔是楼阁式空筒状砖塔,其特点是:楼板楼梯均木构。砖结构体现出木结构的斗拱风格。塔面以浮雕手法雕出瘦长的扁柱,可以明显分出墙壁开间。各柱上均仅有一斗,无补间铺作,四面开券门,底层西面门楣上有石刻描绘唐代木构大殿。这些都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建筑艺术形式。大雁塔塔身高大,结构坚固,外观庄严、朴实、大方。
  大雁塔北面的玄奘三藏院,殿上供奉有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和铜质坐像,殿内壁面布满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生平事迹巨幅壁画,为铜刻、木雕和石雕。是当前规模最大的玄奘纪念馆。
  2.荐福寺
  玄奘之后,许许多多僧人带着与玄奘同样的理想,去印度寻找真经。与大雁塔齐名的小雁塔,记录着另一位唐代高僧义净法师的故事。义净也曾游学印度多年。公元671年,义净只身搭乘波斯商船由海路自广州出国,先到印尼苏门答腊,后转抵印度,在佛学中心那烂陀寺留学11年,又游学印度各地,经历30余国,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回到祖国,带回梵文经典400余部。义净回到长安后,在荐福寺主持怫经译场,共译经56部,230卷,是玄奘之后在佛经翻译上取得成就最大者。他还将途经海道诸国和所闻赴印度求法高僧的情况,撰成《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是研究中印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荐福寺的原址在唐长安城的开化访,创建于公元684年,原名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称大荐福寺。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09),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献福寺的佛塔,位于大荐福寺内。
  小雁塔,形似大雁塔,实为密檐式砖塔。略呈梭形,原高十五层,现余十三层,高43.38米,其平面呈正方形,底边各长11.56米,每层迭涩出檐南北两面各开一门。底层南北各有券门。檐与檐之间狭窄的墙面上有窗,然真出檐,尤其是上层出檐,与内部分层并不一致,故归密檐塔类。
  底层南北券门的青石门相。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尤其门楣上的天人供养图像,艺术价值非常高。塔身从下面而上,每一层都依次收缩,愈上则愈细,整体轮廓呈自然圆和的卷刹曲线,显得格外英姿飒爽。塔底南门入口的石质弓形门上,刻有阴文蔓草花纹和天人供养的图像,与大雁塔的门楣相同。但因年久及保护不善,已残缺不全,模糊不清。
  小雁塔在一千二百多年漫长的岁月里,经受了风雨的侵蚀和70余次地震考验,历史上曾经历过三次离合。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陕西地震,陕西发生了6级大地震,把小雁塔中间从上到下震裂了一条一尺多宽的缝。然而时隔34年,在1521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缝在一夜之间又合拢了。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拢叫“神合”。在小雁塔门楣刻石上有记叙:“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见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其后又有两次这样的现象发生。建国后修复小雁塔时,才得知“神合”的原因。原来古代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这样小雁塔就象一个“不倒翁”一样,虽历经70余次地震,仍巍然屹立。
  3. 兴教寺玄奘塔
  兴教寺即护国兴教寺,位于西安市东南长安县少陵原上,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公元664年著名高僧玄奘法师圆寂后葬于白鹿原,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改葬于樊川风栖塬并修建了五层灵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肃宗题“兴教”二字,从此取名兴教寺。
  兴教寺坐北朝南,门内钟鼓两楼夹道对峙,气象庄严。寺内藏有明代铜佛像、缅甸玉佛像各一尊,还有历代经卷数千册。周总理曾陪同印度总理尼赫鲁来此瞻仰玄奘墓塔。
  兴教寺塔又称玄奘灵塔,位于兴教寺慈恩塔院内。陪葬其侧的有两弟子窥基和圆测灵塔。玄奘塔为方形五层砖结构,通高约21米,底边长5.2米。一层较高,面南辟龛室,内置玄奘塑像;二层以上实心壁面隐出倚柱,阑额,斗拱,叠涩檐下砌两排菱角牙子。塔身收分适度,造型庄重,为早期楼阁式塔的典型作品。两侧弟子窥基和园测灵塔均为方形三层,高7米左右。其中"窥基塔"为唐永淳元年(682)始建,大和三年(826)重建;"园测塔"为北宋政和五年(1115)由终南山丰德迁来灵骨时所建。
  4. 鸠摩罗什舍利塔
  西域僧人在中国佛教的传播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玄奘之前,佛经主要由西域僧人介绍入中国。他们中最著名的是四世纪后半期的龟兹僧人鸠摩罗什。
  草堂寺位于陕西省户县东南20千米的圭峰山北麓,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高僧、四大翻译家之一的鸠摩罗什来长安时居留译经之处。现寺内存鸠摩罗什塔初建于十六国的后秦姚兴弘始十五年(413年),是为收藏高僧鸠摩罗什的舍利子而建。高2.23米,八面十二层,以玉白、砖青、墨黑、乳黄、淡红、浅蓝、赭紫及灰色八种颜色的宝石雕刻相拼而成,故称八宝玉石塔。塔下层浮雕须弥山座,三层云台刻蔓草纹,中有八角形龛和阴线刻出的佛像,上有雕出屋脊飞檐的顶盖,雕造技巧纯熟精练。塔后有烟雾井,相传当年每逢秋冬早晨,井中有气蒸腾而出飘至长安,因而被称为长安八景之一“草堂烟雾”。现寺中还有唐大中九年(885)所立的柳公权篆额、裴休所书的《定慧禅师传法碑》等二十余通石碑。
  鸠摩罗什(343~413)
  鸠摩罗什(华言童寿),龟兹人。他的先代本出婆罗门族,在印度世袭高位。他的父亲鸠摩罗炎,弃相位出家,东渡葱岭,远投龟兹,被龟兹王迎为国师,后被逼和王妹耆婆结婚,生鸠摩罗什和弗沙提婆兄弟二人。罗什于七岁随他的母亲一同出家,即开始从佛图舌弥诵习阿毗昙,能通大义。九岁时随母亲渡辛头河,前往罽宾,师事当地著名大德、罽宾王从弟盘头达多。达多常常称赞他聪明,罽宾国王闻知,邀他入宫,和外道论师辩难。十二岁时他随母亲回龟兹,中途在沙勒停住一年。他在那里自习有部的要典《发智论》,以及“六足”诸论,又诵《增一阿含》。沙勒国王听从当地三藏沙门喜见的建议,为了勖励国内僧众,兼以对龟兹王表示友好,特举行大会,请罗什升座说《转法轮经》,年轻的罗什从此声誉益著。
  二十岁时他在龟兹王宫受戒,从罽宾律师卑摩罗叉习《十诵律》。不久,他的母亲再往印度,临行特勉励他到中国弘传方等深教,他毅然引为己任,表示当忍受诸苦来弘法。他留住龟兹约二十多年,广习大乘经论。
  苻秦建元十五年(379),中土僧人僧纯、昙充等游学龟兹归来,称述龟兹佛教盛况,说到彼处王新寺有青年沙门鸠摩罗什,才智过人,明大乘学。时高僧释道安在长安,极力奖励译经事业,听到罗什在西域有这样高的声誉,就一再劝苻坚迎他来华。建元十八年(382),苻坚遣吕光等出兵西域,他嘱吕光在攻下龟兹时,从速送罗什入关。二十年(384),吕光攻陷了龟兹,得了罗什,但因吕光原不奉佛,莫测罗什智量,又见他未达高年,便以常人对待,并强迫他和龟兹王女结了婚,还时常使他乘牛和劣马来戏弄他。次年(385),苻坚被杀,吕光割据凉州,自立为凉主;罗什相随至凉州,遂被留在那里。后来姚苌继苻坚称帝于长安,慕罗什高名,也曾虚心邀请,而吕光父子忌他智计多能,不放他东行。罗什被留凡十七年,隐晦深解,无法弘传。到了姚兴嗣位,于弘始三年(401)出兵西攻凉州,凉主吕隆兵败投降,罗什才被迎入关,这时他已经五十八岁了。
  姚兴对罗什十分敬重,待以国师之礼。宗室显贵如姚旻、姚嵩、姚显、姚泓等,都信奉佛法,尽力维护,公卿以下莫不归心。而长安当地名僧群集,法化颇盛。弘始四年(402),罗什应姚兴之请,住逍遥园西明阁,开始译经。他先译出《阿弥陀》等经,接着就着手创译《大智度论》和《百论》。次年,姚兴以旧译诸经文多乘失经旨,劝请重译《大品般若》,并选宿旧义学沙门慧恭、、僧迁、僧睿等五百余人参加译场,详义著文。六年(404),他校定了《大品》译文,兼在中寺为罽宾律师弗若多罗度语,译出《十诵律》的大半,并重治《百论》译文。以后继出《佛藏》、《菩萨藏》等经。从弘始八年(406)起,他迁住大寺,续出《法华》、《维摩》、《华手》及《小品般若》等经,《中》、《十二门》等论,最后又应请译出《成实论》。他在译经之暇,还常在逍遥园澄玄堂及草堂寺讲说众经。
  罗什为人神情开朗,秉性坦率,平时虚己善诱,专以大乘教人,而善于辨析义理,应机领会,独具神解。当时北天竺禅师佛驮跋陀罗来华,到长安来寻他,每有疑义,必共谘决。他又具有文学天才,尝为《维摩经》译文作注,出言成章,不待删改;所作赠法和慧远偈文,都辞理婉约,韵味深长。在来华的外国译师中他是最能精通中土语文的人。他虽届高年,仍从事传译,未尝停歇。弘始十五年(413)四月,他因微疾,骤卒于长安大寺(关于罗什卒年,旧有各种说法,今参照今人所考,假定在这一年),时年七十。他临终遗言,所出经论三百余卷,惟《十诵》一部未及删订,自信诸译所传非谬,可供后世流通。
  罗什虽于苻秦末年入华曾被留住凉州很久,但他在其地长期接触中土语文,深有领会,为他以后的译经事业奠定了有利的条件。他前后所出,据《出三藏记集》卷二所载,共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比较可信,但略有遗漏(约四、五部)。后来《开元录》著录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内缺本二十二部、八十二卷),则由沿袭《历代三宝记》之误,混入许多失译和伪托经论,须加辨别。
  罗什翻译事业,在当时是空前的。他的成就,不仅在所译经论的内容上第一次有系统地介绍了根据般若经类而成立的大乘性空缘起之学,而且在翻译文体上也一变过去朴拙的古风,开始运用达意的译法,使中土诵习者易于接受理解,而为义学方面开辟了广阔的园地。罗什对翻译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特别是传译富有文学趣味的大乘佛典如《法华》、《维摩》、《大智度》等经论,使他感到翻译上兼顾信与达的困难。因此,他的译籍在力求不失原意之外,更注意保存原本的语趣。他既博览印度古典,对梵文极有根柢,又因留华日久,对汉文也有相当的素养。同时他对于文学还具有高度的欣赏力和表达力。由于具备了这些条件,故能创造出一种读起来使人觉得具有外来语与华语调和之美的文体。他的译文以“曲从方言,趣不乖本”(见慧观《法华宗要序》)为原则,再考虑到中土诵习者的要求,在传译上或增或削,务求达意。他所译经论,特为中土佛徒所乐诵,且对于后来的佛教文学发生了一定的影响,大乘根本教理的移植和弘传,应归功于这位大家。
  罗什在翻译上的成就,也和长安先期的译业基础、以及当时参加译场的许多得力助手分不开。长安当苻秦时代,由于高僧释道安在此奖励译事,创立了译场的规模,已渐成为译经的重镇。到了罗什入关,姚秦奉佛更盛于前,译经事业基本上继承了道安所创的旧规,而由朝廷全力支持,加以扩充,遂为国立译场的开端。曾经参加前期译事的名德如法和、、僧睿、昙影、僧导等,此时都参加罗什主持的新译场,而成为得力的助手。同时还有原在长安的慧精、法领、道标、道恒、僧肇,以及来自庐山的道生、慧睿、慧观,来自北方的道融、慧严、僧业、慧询、昙无成,来自江左的僧弼、昙干,和来自其他各处的慧恭、宝度、道恢、道悰、僧迁、道流、道凭、昙晷等名僧,都参加译场,谘受深义。就中僧肇、僧睿、道生、道融、昙影、道恒、慧观、慧严诸人尤其著名,他们既精教理,兼善文辞,执笔承旨,各展所长,故能相得益彰。此外,西域僧人在翻译上和罗什合作的,有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律师弗若多罗和卑摩罗叉。相传罗什译《十住经》时,以于理未善,迟疑未著笔,既而耶舍至,共相谘决,辞理方定。罗什助译《十诵律》时,以无本可据,先须诵出律文,故以戒行著称的弗若多罗为度语,译至三分之二而多罗卒,译事只好中止。其后他的戒师卑摩罗叉来华,才共补译完成。从这些上面,看出罗什对于译事是如何的谨慎不苟。
  5.玉华宫
  玉华寺遗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五华乡玉华村北2公里的玉华山。原名仁智宫。为唐高祖李渊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营造、贞观二十六年(公元646年)扩建改名为玉华宫,成为唐大宗李世民的行官。据资料记载,唐玉华宫由9座巍峨的宫殿组成。正殿名玉华殿,贞观二十二年,李世民曾在此召见三藏法师玄奘。另外,李世民御制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及皇太子李治制的《述三藏圣记》皆在此作成。
  为了让高僧玄奘有一个更加清静的道场,唐高宗李治水徽二年(公元651年),废宫改名五华寺,唐高宗敕玄奘在此翻译佛经。玄奘一生翻译佛经74部。公元660—662年,他在玉华寺翻译完成了其舍化前的最后一本佛径《大般苦经》、高宗檩德元年664年2月5日夜半圆寂,享年62岁。不幸消息传到京师长安后,朝野为之悲痛万分。据史料记载,当玄奘遗骨从玉华缓缓南下,归葬于长安东郊沙河东岸的白鹿塬上时,仕女送葬者达数万人之多。
  天宝之乱后,玉华寺颓废。诗人杜甫北行至此,触景伤情,写诗道:“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不知何王殿,遗构绝壁下。”“当时侍金舆,故物独石马”。至宋代,连那匹石马也不存在了。玉华的石室中有佛像一尊,侧刻“大唐龙朔二年三藏法师玄奘敬造释珈佛像工供养”20字,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玉华寺遗址内存留有关宫、寺的碑石文物,为数比其它唐宫遗址都要多。近几年,在玉华寺遗址内,又发现了古代瓷窑遗址和冶铁遗址,对研究我国陶瓷史和本地冶铁情况,提供了新的资料。
  6.法门寺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10公里的法门镇。距西安百余公里,是我国境内安置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著名寺院,始创于东汉。系隋、唐皇家寺院。原寺规模很大,寺内占地面积100余亩,拥有24座院落,唐时有僧人500余。寺内有一座八棱十三层宝塔,高47米,1至12层共有89个佛龛,为仿木结构建筑形式,每层有出檐斗拱,工精,纹饰华丽。塔底还有题额,分别为“真身宝塔”、“美阳重镇”、“舍利飞露”、“浮图耀日”等字。1987年,国家拔款重建法门寺塔,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了石函封闭的地宫。
  法门寺地宫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佛塔地宫,由砖砌踏步、隧道、前室、中室、后室等组成,全用石头砌筑,共有石门四道,建筑构造宏伟壮观,为唐时所建。地宫内的珍宝,最为贵重的是藏于八重宝函之内的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宫内还有金银器121件,玻璃器17件,秘色瓷器16件,石质器12件,铁质器16件,漆木及杂器19件,珠玉宝石等约400件、粒,还有大批纺织物品。上述这些物品都是唐代内迁所藏,品种繁多,做工精巧,价值连城,世所罕见。
  7.大唐三藏圣教序
  最杰出的高僧,最英明的帝王,最优秀的书法家,成就了这样一件佳作。唐太宗在648年亲自为玄奘法师所译诸经作总序,全称《大唐三葳圣教序》,太子李治为《圣教序》作《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书法家褚遂良书。刻作二石,存于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又称为《慈恩寺圣教序》、《雁塔圣教序》。该碑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是书法家褚遂良上乘之作。同时,西安碑林还保存有一块集晋代王羲之字体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因僧人怀仁出千金求王羲之字集成,又称《千金贴》。
  二.凉州
  凉州即今日之武威。是丝绸之路重镇,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玄奘在去向西域取经的路上曾在此驻足。今天的武威,以拥有这些辉煌的文化遗产和厚重的历史遗韵而自豪。
  唐代凉州:
  [被屏蔽广告]
  汉在河西地区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凉州即武威开始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到了隋唐时期,随着大帝国的统一,经济文化的发展,凉州在战略上的地位和经济文化交流上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当时唐王朝将全国分为10个道, 凉州属陇右道;后来在黄河以西设河西道,以姑臧为首府,辖凉、甘等7州。唐朝时,西北高原的吐谷浑、突厥、吐蕃等少数民族崛起,经常与唐朝争夺河西走廊和西域各镇。唐王朝围绕凉州或以凉州为指挥基地同这些少数民族进行了无数次的战争,而这些战争无不直接或间接对河西地区发生重大影响。因此,凉州在战略上的地位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唐王朝在凉州设置了河西节度使,统兵7.3万,下管7个军州,范围相当于今天甘肃西部、青海南部和新疆东部。其职责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守护河西走廊。凉州总管和河西节度 使是唐朝最重要的地方军政首脑,一直由杰出的将领担任,如历史上有名的李大亮、郭元振、崔希逸、王孝杰、哥舒翰等。
  唐朝的凉州,繁荣昌盛。唐人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把凉州作为重点描写对象。小说《集异记》中写道:唐明皇于元宵节观灯,京师长安张灯结彩,如同白昼,人山人海,繁华异常。道士叶法善对明皇说:今夜灯火之盛天下没有比得上京师的,唯有凉州还算不错。明皇不信,表示要到凉州观灯。叶法善运用法术将明皇送到凉州上空,果然见“千条银烛,十里香尘,红楼逦迤如白昼,清夜荧煌而似春。”故事虽属离奇,却反映了当时凉州的繁荣景况。著名大诗人岑参到凉州时,以白描手法,写下了著名的《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一诗:“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记录了作为中国一流城市的凉州的繁华。元稹的《 西凉伎》一诗,对凉州的繁华景象更是流露出深深的羡慕和未到过凉州的遗憾:“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葡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这种繁华生活,使五百年以后的宋代大诗人陆游都为之赞叹神往:“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
  在历史书籍也有类似记载。据《通典》记载:天宝八年全国屯田总的收成数为1913960石,其中河西地区总收入700990石,占全国总数的37%。《资治通鉴》中道:“自(长安)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里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读史方舆纪要》一书中也有这样的描述:“唐之盛时,河西、陇右三十三州,凉州最大,土沃物繁,而人富其地。”唐朝国力强盛,版图广大,凉州因地理位置的重要和经济文化的繁荣而成为我国西部的都会。因此,安史之乱爆发后,有人甚至建议迁都凉州。
  整个唐朝近300年间,河西地区的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期间虽有战争,但安定繁荣局面占主导地位。武则天时郭元振任凉州都督,他广置屯田,大兴水利,农业生产有了更大发展。农业年年丰收。凉州一带的植桑养蚕也相当发展,生产的白绫、葡萄酒成为贡品。由于经济发达,社会安定,凉州人口剧增,到天宝年间,武威有户27510、人口137493,比西汉末年增加了一倍左右。凉州的商业贸易也盛极一时,成了一个重要的商业都会。外来商人以突厥、回纥、大食、波斯等国为多,贩进的主要是珠宝、香料、药材等,而中国输出的主要是丝绸、瓷器。交通也极为便利,从京城长安到凉州一带,沿途都有酒肆店铺供旅客食宿。《通典》载:当时以长安为中心, “西至蜀州、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著名高僧玄奘西行路过凉州,曾有“凉州为河西都会,襟带西蕃、葱右诸国,商侣往来,无有停绝”之记载。凉州土沃物富,水草丰美,远在晋朝时就有“凉州大马,走遍天下”的歌谣,唐时,多民族长期活动,牧业也空前发展,出现了“汉人耕耘,蕃人畜牧”,互为依靠,各得其所的局面。
  经济的发达,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凉州是中国西部的军事重镇和战略要地,也是西北地区仅次于长安的通都大邑,达官显贵、外交使节、商贾游客、文人 学士过往较多,使凉州诗歌、乐舞等文学艺术和民间文艺得到了空前发展,其人才之多,作品之众,成就之高,达到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超越的水平,为我国文学艺术增添了 光彩。凉州诗歌特别是边塞诗成为诗园中的奇葩,曾留下了王维、岑参、高适、王翰等人的 足迹和他们千古传唱的诗篇,也留下了李白、杜甫、王之涣、王昌龄、刘长卿、元稹、白居易、刘禹锡、张籍、杜牧等歌咏凉州的诗篇,更孕育了杰出的诗人李益。“凉州词”成了唐诗中独特的命题,王之涣的《凉州词》则代表了唐代七言绝句的最高成就,当时就广泛传唱,家喻户晓,至今不衰。唐朝诗人们的咏凉诗,或描绘边城之繁华,或抒写郊野之风情,或描述战争之悲壮,或感怀叙事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佳品。和诗歌相映辉的是凉州乐舞和西凉伎,对唐朝的音乐、舞蹈产生了重大影响。唐朝宫廷著名乐舞《霓裳羽衣曲(舞) 》就来源于《西凉乐》和印度乐舞《婆罗门曲》。至今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舞伎狮子舞( 即耍狮子),也脱胎于《西凉伎》。大诗人白居易、元稹曾以同名长诗《西凉伎》予以描绘和盛赞,说明狮子舞影响广泛和艺术魅力之大。白居易诗歌写道:“西凉伎,西凉伎,假面 胡人假狮子。刻木为首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 如从流沙来万里……”,把街头演出西凉伎的装饰、表情、动作描写得栩栩如生。西凉伎以其特有的艺术生命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凉州词
  唐代天宝乐曲,常以边地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凉州词》即依凉州(今甘肃武威)地方乐调制作而成。
  王之涣所作之《凉州词》最为有名,千古传诵:
  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二: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宗教
  由于统治者的推崇和凉州得天独厚的丝路重镇的地理位置,凉州的佛教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积淀。
  魏晋南北朝是佛教在中国空前发展的全盛时期。当时在凉州建立的四凉政权,出于维护国家统治和个人信仰的需要,大力提倡和推崇佛教,由官方和中外高僧参与并主持译经活动,开凿石窟、大造佛像,使佛教在凉州的传播非常普遍,并影响到中原。在此期间,凉州还出现了一件盛事,即西域佛学大师鸠摩罗什来到凉州,一住十七八年,一面学习汉语,一面讲授佛经,并培养了许多弟子。鸠摩罗什译经传教,既促进了中印文化、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数文化的交流,而且使佛教译经正式作为封建国家的宗教文化事业,得到统治者的认可与支持。这时的凉州,是北中国真正的佛教中心。
  隋唐时期,对佛教更为崇信,隋炀帝西巡河西,曾在凉州拜谒高僧,布施建造感通寺。唐代,玄奘矢志赴西天取经,往返途经凉州,滞留数月,谒寺拜佛,设场说法,盛况空前。五代、西夏时,凉州佛教继续保持着兴盛局面。佛教作为西夏国教,得到了很大发展,凉州境内重建或新修了许多寺院,其中护国寺名震河西。蒙元时期,藏传佛教在凉州极盛一时,西藏萨迦派领袖萨班不仅与蒙古西凉王阔端在凉州会谈,使西藏正式纳入蒙元版图,而且和侄子八思巴、恰那多吉,其妹索巴让摩在凉州传授佛教。萨班按佛教天地生成理论创建凉州四寺,以凉州城为中心,象征须弥山,东建白塔寺,南建金塔寺,西建莲花寺,北建海藏寺,象征世界四大部洲。萨班在白塔寺居住数年,圆寂后信徒为他修建了灵骨大塔,并扩建寺院,使白塔寺成为汉族和藏蒙地区著名的大寺院,朝拜信众络绎不绝。明清时期,尊崇佛教风气不减,成化年间,重修海藏寺。清朝末年,凉州比较有名气的寺院就有四十多座。民国时期,战乱不断,灾祸连绵,凉州佛教日渐衰颓。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寺院重新得到了修复,佛门香火旺盛,佛教人士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
  凉州佛教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主要流传有净土宗、三论宗、华严宗、禅宗、临济宗、密宗诸派。在中国乃至世界佛教史上,凉州是西域佛教中国化的中继站,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佛教文化,涌现出了一大批通晓佛理的高僧,他们或为凉州人,或长期居住在凉州,为了共同的信仰和追求,对佛教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安西
  唐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诗这样写道。尽管春风吹不度,唐代的玉门关依然是古代中国西北疆域的著名重镇,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和交通要塞。随着时代的变迁,唐玉门关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消失在西北荒原中。从晚清时起,历史学家和学者们开始寻找盛唐名句中的玉门关。晚清时期的史学家陶保廉最早将唐“玉门关”的大致范围定在[被屏蔽广告]
  甘肃省安西县双塔堡遗址(清朝建造,内有庙宇、城楼等建筑)以西、兔葫芦河以东。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国考古学家夏鼎、向达率西北科学考察团历史考古组在河西走廊进行考古调查,认为唐“玉门关”在双塔堡附近。但唐玉门的具体位置,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
  2002年的一则题为“专家确认唐代“玉门关”应在甘肃安西双塔堡一带”的新闻说,“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专家李并成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并反复考证有关历史文献,列出判定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玉门关地理位置的多项具体条件:应位于今疏勒河南岸;应置于遍设烽燧的山间;应在汉长城“昆仑塞”址上等,并据此确认,唐代“玉门关”的地理位置就在甘肃省安西县双塔堡附近,历时约830余年。”同时,这则新闻也指出,“目前,中国考古工作者还没有找到唐“玉门关”遗址,这可能因千余年来的风雨侵蚀,唐‘玉门关’早已被毁,或清代在这里修筑双塔堡时利用了唐‘玉门关’的残址。”
  这次的“玄奘之路”文化考察活动,将致力于解决这一考古学上的谜题。有专家相信,唐玉门关的具体位置极有可能在安西县双塔水库以下。随着当代摄影技术的发展, 中央电视台将出动水下摄影,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协助专家们解决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纷争。
  锁阳城遗址
  锁阳城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安西县中南部。居昌马洪积扇西缘,古代疏勒河流经该地。锁阳城始建于汉,兴于隋唐,其它各代都有不同程度的重修和利用。其形制保存了典型的唐代古城风格。城东北方向有一座大型寺院系元代建筑,大塔高14.5米,千座小塔整齐地排列于一条线上。锁阳城在汉代是敦煌郡冥安县治所,西晋为晋昌县,隋为常乐县,唐代为瓜州郡。后历经战乱,明王室闭关后遭废弃。锁阳城之名缘于清代民间,因城周围有诸多味美甘甜的锁阳,后人因物命名为锁阳城。古代锁阳城附近有一大片非常开阔的绿洲,是酒泉郡与西域联系的纽带。周围有几十处古城、古墓、石窟、寺庙,保存规模尤以锁阳城为最。锁阳城分内外两城,外城总面积80万平方米,内城总面积28万平方米。西北角墩高18米,上有敌台、擂台等古代军事设施。锁阳城具有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军事防御系统和古代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同时,也是古代沙漠化演进过程中沧桑变化的典型标本,
  榆林窟
  榆林窟又名万佛峡,位于安西县城南70公里处。洞窟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直立的东西峭壁上,因河谷中生榆树而被称为榆林窟。榆林窟是国务院1961年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榆林窟是我国著名的石窟之一。从洞窟形式、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看,与莫高窟十分相似,是莫高窟艺术系统的一个分支,历来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至今创建年代虽无文字可考,但从洞窟形式和有关题记推断,当开创于隋唐以前。从现存壁画风格和游人题记结衔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均有开凿和绘塑,进行过大规模的兴建。现存有完整壁画的洞窟42个,其中东崖32窟、西崖10窟。保存着彩塑272身、壁画5650余平方米。 第六窟高22米的释迦牟尼佛像,全身用金色涂就,灿然如新、金碧辉煌、显得极其庄严雄伟。第三窟的18罗汉,神态各异,形象逼真。尤其是塑在南壁西端的哑罗汉,上身前倾,张口瞠目,欲言不能的神情,活灵活现,堪称榆林窟彩塑的代表。
  榆林窟的塑像虽有不少佳作,但它还不能代表榆林窟的价值。榆林窟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精美的壁画上。自唐至元,历代留有不少佳作。《西方净土变》和《观无量寿佛经变》所描绘的天国世界、楼台亭阁,再现了唐代高超的艺术技巧,再现了唐代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幻化在漂渺虚无的佛国世界里。这两幅大型壁画的代表作,现陈列于人民大会堂甘肃厅。五代、宋初、西夏、元各种题材的内容也非常丰富,耕获、嫁娶、宴饮、奕棋、酿酒、冶铁、音乐、舞蹈等画面反映了当时现实生活的真实场景。29窟还有一幅与玄奘相关的西夏壁画《玄奘取经图》,是具有高度历史、艺术价值的稀世珍宝。榆林窟还出土过珍奇文物雕刻象牙佛。
  四、哈密
  距离现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活动在新疆天山以北广大草原地带的塞人也曾到达巴里坤草原,此后又有乌孙、月氏和匈奴等相继进入哈密地区。乌孙王“昆莫”可能就是“昆吾”的转音,史载“当是之时,东胡强而月氏盛”,乌孙和匈奴都一度受制于月氏,直到公元前二世纪初,匈奴强盛而占据月氏地,哈密便为匈奴势力所统治。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域广大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东汉时期,匈奴分裂,北匈奴呼衍王部一直活动在巴里坤草原。南北朝至隋唐,匈奴衰而柔然兴,巴里坤一带仍[被屏蔽广告]
  是其重要的活动基地。《魏书·唐和传》载:唐和“与兄弟契携外姓李宝避难伊吾,招集民众二千余家,臣于蠕蠕.蠕蠕以契为伊吾王“后又有高羔子为伊吾城主”。六世纪中叶,突厥汗国在伊吾设其城长。唐初,突厥伊吾城长“举七城降唐”。唐在此置伊州,下设伊吾,纳职、柔远三县。不仅如此,唐朝又设伊吾军,地守在伊州西北的甘露川。耶律大石西迁,属西辽领疆。公元1271年元朝建立,在西域设阿力麻里行中书省,哈密属之。元蒙时期称回鹘为畏兀儿,称伊州为哈密力。从此哈密之名便沿用至今。明初有害虫据自立之哈密国。公元1404年归附明朝,明设哈密卫,与河西所设7卫统称8卫。这是明朝政府在边境设立和重要军事机构。公元1678年为蒙古准噶尔部占领;后内附清朝,次年编旗设队。后又设厅、直隶厅。民国时期收归新疆省府治下,先后改名哈密行政区与哈密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正式定名为哈密地区。
  佛教于公元1世纪传入哈密。15世纪前后依斯兰教传入时,佛教在哈密仍有较大影响,到17世纪初才逐渐走向衰落。主要佛教遗址有庙尔沟石窟寺、白杨沟寺院及小南湖佛塔等。
  白杨沟佛寺遗址
  位于哈密市柳树泉农场白杨沟村东1公里处的白杨河上游。白杨河水自中部流过,将其分成东西两部分,当地维吾尔族人称为“台藏”。此系唐代佛教兴盛时期的大型佛教遗址,是哈密地区年代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寺院。
  寺院主要遗存在白杨河西岸,构筑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在断崖立面上凿出窟体后,再用土坯砌筑,并在窟前接砌前室;二是利用断崖直接开凿成窟;三是在与断崖相接的台面上用土坯砌建成窟。三种建窟形式与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雷同。洞窟的平面长方形和方形两种。有单窟,也有两窟和三窟相连。内壁均抹草泥,现依稀可见彩色壁画。距主体建筑北部亦有一组石窟,其中在一单窟的甬 道中,发现面积不到2平方米的壁画,白底红绿彩,图案系小千佛,据唐代史籍记载,唐代伊州下辖的纳职县(今拉甫却克古城)正北20里的地方有一所香火旺盛的佛教寺院,似指此处。公元14--15 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哈密后, 该寺院逐渐废弃。
  五、吐鲁番
  “吐鲁番”突厥语的意思是“富庶丰饶之地”,位于天山山脉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间。是历史上高昌王国的故地。609年,高昌国附属于隋,隋置鄯善郡、县城末郡、伊吾郡,由西校尉统管西域事务。618年,唐王朝建立。638年(唐贞观12年),西突厥乙毗咄可汗,挟持高昌王麴文泰叛唐,640年,唐朝大将侯君集契何力率军攻灭高昌,设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改主昌为西州,州治高昌城,下辖高昌、交河、柳城(鲁克沁)、蒲昌(鄯善)、天山(托克逊)五县,实行均田制、租庸调法、府兵制和户口稽查制度。高昌国传9世,15王,辖三郡五县廿[被屏蔽广告]
  二城,历时141年亡。658年,唐高宗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今库车),高昌隶属于西州都督府,府治安西。791年,西州为吐蕃所并。
  阿斯塔那古墓群
  阿斯塔那古墓位于吐鲁番市东南约40公里的阿斯塔那和哈拉和卓附近,南邻高昌故城,面积约10平方公里。
  阿斯塔那古墓群是当年高昌故城居民寻求死后安乐的幽静之地,在方圆10多公里的戈壁沙丘之中,堆积着密密麻麻的古冢。既有达官贵族、威武将军,也有平民百姓、下层兵士。因而又被当今学者称为“高昌的历史活档案,是吐鲁番地区的地下博物馆”。
  阿斯塔那古墓群的墓葬形制是以一个家族的习俗来营造自己的墓地。在墓区处处可见井然有序、界线分明的一个个莹院。鼓区内是一个父系大家族的墓园,按照祖、父、子、孙辈份大小,依次进行排列,非常正规。墓葬皆为土洞墓,墓室中大多是居住在当地汉族人,少数为兄弟民族,此处以姓氏为家族的墓葬结构,同河西走廊以至中原墓葬有许多相似之处。
  高昌国都城遗址
  高昌城作为“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商会,政治、军事、文化、宗教中心,在元代以前14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曾经繁盛一时。
  遗址在吐鲁番市东约50公里二堡乡哈拉和卓村。占地约200万平方米。西汉时称高昌壁,两汉、魏晋时期戊己校尉屯驻于此。327年前凉时设立高昌郡,扩建了城墙,460年成为高昌国都城。观十四年(640)唐朝在高昌城设西州州治,城市又一次扩建,形成了目前故城的规模。9世纪中叶为高昌回鹘国都。元代为哈喇火州宣慰司治所。元末明初故城毁于兵火。历时1400年。
  高昌故城地处交通要冲,是古丝绸之路北道的门户,在中西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高昌故城城垣基本保存完好,有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重,城外有护城壕。外城城墙略呈方形,周长约5公里。城墙残高5~11.5米,基厚约12米,夯筑,夯层厚8~12厘米,有清晰的夹棍眼,间或垒砌2~3层土坯。城垣筑有马面。南面有3个城门,其余三面各有两个城门,西墙北端城门筑有瓮城。内城在外城中间,城墙夯筑,西墙、南墙犹存。宫城在最北面,处于外、内城之间,南、北墙分别利用外、内城的北墙。玄奘经过高昌国时,正逢强大的麴文泰统治高昌王国,贞观四年以前也是高昌与唐王朝关系最为密切的时期。高昌王国佛学昌盛,国王麴文泰本人也佛学也有很精辟的见解。因此对学识渊博的精研佛学的中原高僧玄奘极其礼遇。宫城即王城所在地,就是当年玄奘受在极度礼遇,向国王讲经说法的地方。当玄奘多年以后从印度返国,高昌国败于唐王朝,面目全非。
  柏孜克里克石窟群
  柏孜克里石窟是高昌石窟中现存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它曾经是高昌回鹘王国的王家寺院。始凿于麴氏高昌国〔499-640年〕时期。其中18、29、48号洞窟属于这一时期。18号洞窟为中心柱式大型洞窟,是该窟群现存能看清壁画内内容最早的一洞窟,前室及甬道和隧道下部在回鹘高昌前期重新修绘,仅隧道上部和顶部完整地保存了早期壁画内容,即绘斗四式平基图案,侧壁绘着圆领通肩式袈裟的千佛,两手在腹前相握的手势有别,顶部和侧壁交界以写实的手法,仿木结构绘出檩、枋等形象逼真。
  在历经了鞠氏高昌王国的发展之后,柏致克里克在唐西州时期名叫“宁戎寺”,是新疆地区重要的佛寺中心,久负胜名。北庭大都护杨袭古曾重修寺院,从这一事实说明,柏孜克里克石窟在当时已发展成为西庭地区的一处佛教圣地。属于这时期的洞窟有16、17、25、27、31、42、69号窟。以上洞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十一世纪以后重新修绘的,这一时期壁画题材主要是发源于中原地区的大型经变画。盛唐的新画风进入了高昌石窟,将用线造型的艺术技巧推向高峰,画面线条简洁流畅,刚劲有力,寥寥数笔,形神兼备。
  回鹘高昌国时期,宁戎寺成为王家寺院,历代高昌王大都在此建有洞窟。柏孜克里克石窟以回鹘高昌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属于这一时期比较典型的洞窟有14、20、31、33、39、 41、82等窟。壁画题材比以前更丰富,有诸佛,千资百态的各种菩萨像、大型经变画、说法图、千佛洞、供养菩萨行列,天龙八部、四大天王像、供养人和供养比丘像及各种装饰图案,并出现了反映释尊前生无数世诚心供佛,终于自身成佛的本生因缘故事,塑绘结合的“鹿野苑初转法轮”以及密都诸题材。
  六、库车
  库车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埠。作为古代西域大国龟兹国的国都,库车有许多文物遗址。汉代在此处曾设西域都护府,唐代设安西都护府,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玄奘在此处停留了半年。
  龟兹
  [被屏蔽广告]
  西域古国,中国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又称丘慈、邱兹、丘兹。古代居民属印欧种。回鹘人到来后,人种和语言均逐渐回鹘化,龟兹国以库车绿洲为中心,最盛时辖境相当于今新疆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 、新和6县市。都延城,唐代称伊逻卢城(今新疆库车东郊皮朗古城)。西汉时隶属于匈奴。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龟兹服从于汉。神爵二年(前60),汉廷在龟兹东乌垒城设西域都护。王莽时重又隶属于匈奴。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汉使班超经营南道,北征匈奴,西域各国重与汉通。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龟兹降汉。汉以班超为都护,居龟兹它乾城。但因与中原交通被阻,西域都护撤回。终汉之世,龟兹叛服不常。魏晋时,龟兹遣使入贡。其后,先后顺属前凉、前秦、北凉。又向北魏遣使朝献。5世纪中叶,龟兹一度为柔然部控制。此后,龟兹曾先后遣使于北魏、北周和南朝的梁。
  隋代时,龟兹臣属于北方西突厥汗国。炀帝大业十一年(615),曾遣使入朝。唐初,龟兹与唐有交往,但仍附属于突厥。贞观十八年(644),唐军攻焉耆,龟兹与焉耆连兵相拒。二十一年,唐兵进击龟兹。翌年擒其国王、权相,唐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显庆三年(658)唐将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都城,下设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龟兹开始成为唐朝统治西域的中心。由于吐蕃势力进入西域,唐被迫多次放弃龟兹等四镇。直到武则天长寿元年(692),才恢复四镇 ,此后约百年间,安西都护府得以稳定在龟兹,故龟兹王城又称作安西。在德宗贞元六年(790)前后为吐蕃攻占。
  840年后,龟兹进入西州回鹘势力范围,人种也逐渐回鹘化。随着黑汗王朝(操突厥语的民族在今新疆、中亚建立的封建王朝)的强盛,大概在11世纪末 ,龟兹脱离西州回鹘,归附喀什噶尔汗,皈依伊斯兰教。从此,龟兹不再是一个独立或半独立的政权。乾隆二十三年(1758)归入清版图,定名库车。
  龟兹地区气候温热,盛产麻、麦、葡萄、梨、桃等;出良马、封牛;山中有矿,故黄金、铜、铁等冶铸业闻名西域;又因处在丝绸之路干线上,中转贸易发达,龟兹锦尤负盛名。在伊斯兰化以前,一直以佛教为国教,是西域小乘佛教的中心。龟兹乐从前秦吕光西征时传入河西,再入中原。隋乐有西国龟兹、齐朝龟兹、上龟兹三部。入唐后,龟兹乐又编为十部乐之一。
  龟兹古城遗址
  龟兹古城位于库车县城西约2公里的皮郎村。古城周长近8000米,北墙2000米,南墙1806米,东墙1646米,西墙从残墙分析大约有2200米。除东、南、北三面城墙尚可辨认外,西墙已无存,全城成不正规的正方形,城墙高2- 7米,全为夯土筑成,每隔40 米左右有城垛一个。故城内及周围有古遗址约10处。哈拉墩遗址位于故城中心,南城墙西约400米处为皮朗墩,再西是萨克萨克墩,东城南中还有房舍遗址。故城中曾出土陶片、铁块、铁铲、黄铜残片、玉石耳坠和剪边五铢钱、龟兹小铜钱等。
  克孜尔尕哈千佛洞
  位于库车县城西北13公里,为唐代遗址。已编号洞窟47个,现较完整的洞窟有38个,其中19个为支提窟,19个为毗河罗窟。窟中壁画多为佛本生故事像。壁画“龟兹风格”较浓。
  克孜尔哈烽火台
  克孜尔哈烽火台是一个汉代边防报警的古战场烽燧遗址,距今已有两千年之久,是目前古丝绸之路北道上时代最早、最大、最高的烽燧遗址。
  库木吐拉千佛洞
  位于库车县城西南30千米,渭干河的出口东岸,南北蜿蜒750米,现有编号的洞窑112个。洞窑开凿年代自西晋,经隋唐,迄宋元。现存壁画数千平方米,以描绘大乘佛教内容为主,壁画艺术“唐风”较浓,并有少量雕塑。石窑中还有大量的龟兹文,汉文和的题记,库木吐拉千佛洞被称为“汉人洞”,是中原和龟兹传统友好关系史的一个缩影。库木吐拉千佛洞窟内和窟外石崖上有大量的僧侣题名、题记以及并行的回鹘文题记、汉文和古龟兹文题记。这是研究古龟兹历史文化艺术极其珍贵的资料。
  昭怙厘大寺遗址
  又称苏巴什佛寺,位于库车县城东北23公里的确尔达格山南麓,为魏晋时代的佛寺遗址。该寺分东、西两部分,分布于通往河东西两岸。东寺依山而筑 ,寺内有房舍和塔庙遗址,全系土坯建造,墙壁高者达10余米。城内有三座高塔,最北一塔耸立于山腰,可俯瞰全寺遗址。西寺呈方形,周长约318米墙高10米,围墙内残垣密集,似为僧舍所在地。遗址上有数处高塔。北面有佛洞一摊,洞壁上刻有龟兹文字和佛教人物像。曾出土铜、铁、陶、木器及壁画、泥塑像、写有古民族文字的木简及残纸等。
  七、拜城
  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属于龟兹古国的疆域范围, 其石窟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在中亚和中东佛教艺术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龟兹石窟窟群比较集中,壁画内容丰富,不仅有表现佛教的“本生故事”、“佛传故事”、“因缘故事”等壁画,还有大量表现世俗生活情景的壁画。
  八、塔什库尔干
  帕米尔高原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地区是丝绸之路向西的必经之地。帕米尔高原位于新疆西南部,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等庞大的山系在这里交汇构成巨型“山结”,因此也被称为万山之源。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在这里就有4座,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就坐落在这高原中。这条商路沿用了数千人,玄奘也跟着前人的足迹,取道帕米尔高原归国。
  1998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刊登《冯其庸发现玄奘取经东归入境山口》,报道红[被屏蔽广告]
  学家冯其庸于前一年登上帕米尔高原,到达海拔四千七百米的冰山明铁盖山口,终于找到了唐代高僧玄奘西天取经归国入境之处。沿着山口古道,一路的景色与汉唐以来的遗迹,都与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吻合。他就此发现撰写出《玄奘取经东归入境古道考实》论文。明铁盖山口位于昆仑山脉地势最高的西段,帕米尔高原的东部,属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帕米尔高原上的明珠,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塔吉克民族为主体的塔吉克自治县。塔吉克民族素有“鹰的民族”的美称,鹰是塔吉克先民崇拜的图腾。自治县边境线长达888.5公里,周边与多国接壤,平均海拨4000米以上。南有海拔8611米的乔戈里峰,为世界第二高峰;北有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
  塔什库尔干石头城
  石头城位于县城东北角,是中国城堡文化史上著名的石头城建筑。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结果,该石头城是公元初期塔吉克人的先民建立的“谒盘陀国”的都城。如今仍可见到一些露出地面的城墙、炮台和居民住宅的遗迹轮廓。内城地面海拔高3095米,历史上这里一直是这一带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交通的枢纽。同时,塔什库尔干石头城也是世界4大著名的古石头城中的惟一保存较完好的石头城。古代著名游行家法显、唐玄奘和马可·波罗等都到过此地。
  丝绸之路古驿站
  丝绸之路古驿站,(当地语为吉日尕勒驿站)位于城南34公里,314国道旁100米处。古驿站内有古代沟渠、耕地遗迹、房屋遗址、古代陵墓及陶土残片,河岸悬崖上有大小相似的几十个沿穴,考古发掘的火迹、灰烬、动物肢骨和石器,属旧石器时代末期文物,距今最少也在10000年以前。
  中巴国门
  中国与巴基斯坦交界的中巴国门是314国道的终点:海拔高4733米,距喀什市424公里,距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868公里。1963年中巴建交后,中国援助巴基斯坦修建从喀什至伊斯兰堡1200公里长的中巴友谊公路,这条公路穿越帕米尔高原,途经4座海拔7000米以上的冰峰。
  九、和田
  和田位于新疆最南端,古称于阗,藏话意思为“产玉石的地方”,是丝路南道的重要商贸中心。公元前68年,汉宣帝“遣卫司护鄯以西之诸国”,于阗正式纳入汉朝中央政府的统辖之下。古于阗是西域最早的佛教中心,有丰厚的佛文化遗产;早在公元前1世纪,于阗就有佛教传人,是不折不扣的“佛国”。许多著名高僧如晋时法显、唐时玄奘都曾涉足和田。直到公元11世纪,伊斯兰教才在和田取代了佛教。
  [被屏蔽广告]
  尼雅遗址
  尼雅遗址位于民丰县正北约 150 公里处的沙漠中,是精绝国都故址。该古城1901年由斯坦因首次发现,他又复于1906年再度对该遗址进行调查发掘,斯坦因两次共发掘废址53处,掘获卢文木简721件,汉文木简、木牍数件,以及武器、乐器、毛织物、丝织品、家具、建筑物件、工艺品和稷、粟等粮食作物。同时,还对遗址进行了测绘。其考察成果公布后,轰动了世界。继斯坦因之后,1905年美国人亨延顿,1911年日本人桔瑞超等亦先后涉足此地,此后,斯坦因于1913年和1931年又来过两次,解放后,新疆博物馆等单位组织专业队伍对尼雅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产抢救性清理。尼雅遗址位于尼雅河末端已被黄沙埋没的一片古绿洲上。古遗址散处掩坦在古尼雅河谷的沙丘链之间,以佛塔为中心,呈带状南北延伸25千米,东西布展5—7千米。在这片狭长区域内,散布着规模不等、残存程度不一的众多房屋遗址、场院、墓地、佛塔、佛寺、田地、果园、畜圈、渠系、池塘、陶窑和冶炼遗址等。发现的各类遗址已多达70处以上。
  遗址中出土过大量的文物。大部分是各种木器,还有铜铁器、陶器、石器、毛织品,出土的古钱币有东汉的五铢钱等。还有大批木简,大部分书写着怯卢文字,也有古代于阗文和汉文,还发现炼铁遗址和烧结物。
  丹丹乌里克
  丹丹乌里克佛教城位于玉龙喀什河和克里雅河尾间之间,距离和田360公里。此古城属汉唐遗址,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 1 公里,大多数建筑物是废弃的佛教寺庙。这里曾经是一座规模颇大的佛教城。1900年12月英国人斯坦因来此进行了挖掘,挖掘出了鼠首人身木板画和被认为是蚕桑公主传蚕桑到于阗的木板画。1929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黄文阳授也来此进行了考察挖掘,发现了汉文、于闺文、梵文、婆罗迷文文书及大量古钱币等文物。
  热瓦克佛寺遗址
  热瓦克佛寺遗址位于洛浦县吉亚乡西北70公里处的沙漠中,是和田地区保存较好的惟一具有犍陀罗风格的佛寺遗址。兴衰年代为公元2--10世纪。维吾尔语的意思为"楼阁"、"亭台", 它是一组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建筑群。佛塔由院墙、院外院落包围。院墙内外有大量壁画、泥塑佛像。壁画中的故事都是佛教故事,有轮回图之类。泥塑佛像靠贴在院墙内外两壁。佛塔外还散布着大量红、灰色陶片、佛像残片等。这座佛寺突出的犍陀罗风格正是丝绸之路上佛教由印度东传至中原的明证。也是研究犍陀罗艺术的宝库。
  十、罗布泊
  罗布泊又名罗布淖尔,古代称其为“盐泽”。 位于塔里木盆地东端,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罗布淖尔系蒙古语音译名,意为多水汇集之湖。一世纪时的《汉书》描述它“广褒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可是今天的罗布泊却只是一片荒蛮,没有水,也找不到生命的踪影。只有大量而丰富的古文化遗迹在默默述说这里曾有过的繁华与辉煌。自1901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发现楼兰古城遗址(现编号为LA)以来,这里一直受到中外探险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者的高度关注。这次“玄奘之路”大型文化活动在考察与玄奘相关的历[被屏蔽广告]
  史遗迹的同时,也会试图揭标楼兰古道的真实走向。
  楼兰
  楼兰是罗布泊最有名的古城遗址之一。楼兰古城位于孔雀河下游河网中,罗布泊西岸约30公里处。楼兰古国遗址以中心占地及规模最大的城池遗址为代表,其周边还有十多处城池、寺庙群、民居群、渔村、墓葬区以及烽燧等遗址。
  楼兰古国有史料记载时期应为汉晋年代。它曾经是一个人口众多,颇具规模的古代王国。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向汉武帝上书中说道:“楼兰,师邑有城郭,临盐泽”。它是丝绸之路南道的咽喉门户。
  公元330年以后,楼兰突然消失了。此后的历史文献描述的都是一片荒凉景象。在黄沙中沉睡了1600多年以后,1900年3月28日,斯文赫定的探险队发现消失两千年的楼兰古城。随后,美国亨廷顿、英国斯坦因、日本桔瑞超、中国陈宗器等人先后进入楼兰考察发掘,发表不少文章或专著。
  楼兰古城遗址,经历了千多年的风沙摧残,但仍保留下城墙、房址、军用塔楼基座以及房梁柱础窗门等大量遗迹。虽满目疮痍,废墟与荒漠交织,仍可清晰显示其当年的规模和繁华。
  据介绍,汉代楼兰王国人口达1万4千人,以饲养牛、羊、驴、马和骆驼为主,兼有农、渔猎。后来为保护丝绸之路,一度成为汉代的屯田地区。在更早时期,楼兰处于孔雀河三角洲水源充沛之时,有茂密森林和绿色的草原,土地肥沃,水网交织,地势平坦。在孔雀河涸竭断流后,慢慢沦为荒漠,为楼兰人所遗弃。
  现保存的古城遗址略呈正方形,东城垣长333米,南城垣长329米,西城和北城垣均为327米,总面积10.8万平方米。从现存建筑物风格及布局看,楼兰城分为三个区,中部和东南部为行政区,西部和西南部为住宅区,以佛塔(又被称为军事塔楼)为中心的东北部为佛寺区(或军事区)。该城池很有特色的地方是一条河道东西向横贯而过,至今河道的沙砾中满是碎陶片。城中最高的土台上有著名的“三间房”,为官衙所在地,现仅存土夯成的四面厚墙,想当年应是两层的楼房。“三间房”附近有成片倒塌的房屋,黄土层下是红柳胡杨枝构成的隔层,再下面是粗大的房梁。此外还有呈套房形状的民宅遗址,胡杨木和红柳编织成的墙骨仍竖立围成房框,原糊上的黄泥均已剥落。房址中,有门框、柱础等。在一河岸高台上,还有几根方形有榫眼相接的粗房梁,最长的达7米多。进入古城中流连,常会在灰土中发现铜钱、饰珠等物。
  十一、敦煌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为了彻底断绝匈奴与西羌的通路和联系,捍卫边关和丝绸之路的安全,汉武帝于元狩二年(前121年),在河西设置了酒泉郡和武威郡。并采用设防、屯垦、移民等措施,不断充实、加强建设河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又将酒泉、武威二郡分别拆置敦煌、张掖两郡。又从令居(今永登)经敦煌直至盐泽(今罗布泊)修筑了长城和烽燧,并设置了阳关、玉门关,史称"列四郡,据两关",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随着战乱和平的交替、经济的兴衰,丝绸之路几通几绝,但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被屏蔽广告]
  的中西方经济、文化与交通大动脉的重要作用。敦煌,便是作为这条大动脉的心脏而存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和平开放的心态带来了敦煌文化的大繁荣。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玄奘到印度取经返回,经敦煌回到长安。
  被称为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的莫高窟就座落在敦煌城东南25公里处的大泉河谷里,南北长约1600米。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元二年(公元366年),历经十六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到元朝终止营造。在唐朝武则天时代建造的洞窟已达到一千余龛。因之,俗称千佛洞。至今仍保留有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
  敦煌千年来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中,书写着许许多多如玄奘一般虔诚的僧侣和信徒们的身影。这里也不难找到玄奘的故事。玄奘从印度归国后应唐太宗要求口述由其弟子辩机笔录而成的《大唐西域记》的最古版本便是在敦煌发现的敦煌残本,只存一、二、三卷残卷。公元九世纪的敦煌壁画中能够找到玄奘的画像。甚至连毫不留情地窃走敦煌艺术瑰宝的斯坦因也是用“玄奘”的名字打动看守莫高窟的王道士。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