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慧解脱”与“般若波罗蜜多”的衔接和差异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蔡耀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慧解脱”与“般若波罗蜜多”的衔接和差异

用以看待“解脱道”与“菩提道”关联的一道枢纽

蔡耀明

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本文目次

(一)前  言
(二)从《般若经》入手的先在知识
(三从《般若经》走回《阿含经》:从宗教上的问题意识出发到四圣谛以切入生死流转的课题
(四)从《阿含经》走向《般若经》:关切核心从解脱力转移到智慧力
(五)阿含经》和《般若经》之间的衔接:洞察缘起之智慧
(六)《阿含经》和《般若经》之间的差异:“慧解脱”与“般若波罗蜜多”的对照
(七)结  语
 
(一)前 言
  本文探讨“慧解脱”与“般若波罗蜜多”的衔接和差异,藉以提供一道枢纽来看待解脱道和菩提道的关联。慧解脱、般若波罗蜜多、解脱道、以及菩提道,都是谈论佛法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字词。然而,将这些字词摆在一起予以统整地论陈,则为本文在学界上的一项新鲜的尝试。
  本文的问题意识在于探问,若从佛法的修学为著眼点,则解脱道和菩提道之间的关联何在。文献依据上,解脱道以《阿含经》为代表,菩提道则仅限定在《般若经》。针对解脱道和菩提道的“关联”,则分别从衔接和差异这二方面来讨论。谈到衔接,可显示共通的交集;至于差异,则可显示各自的特色或独特的开展。由衔接和差异所看到的关联,即足以显示解脱道和菩提道可以有怎样的共通交集,以及可以有怎样的独特开展。
  问题意识如此设定后,接著即以洞察缘起之智慧做为衔接解脱道和菩提道的一道枢纽;至于解脱道和菩提道的差异,牵连实在太广泛,因而仅限定在智慧的格局和用途,以解脱道的慧解脱和菩提道的般若波罗蜜多之间的对照,来著手探讨和论陈。
  本文在论述背景上,原先是课堂背景知识介绍的一部分。具体言之,这是民国 91 年 8月17~18日(星期六∕日)二整日,在新竹市法源寺别苑,以《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的“ 勤求般若波罗蜜多 ”为名的课堂,在进入经文探讨之前,相关背景知识介绍的一部分,而该课堂探讨的经文,则为《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的〈常啼菩萨品第三十〉和〈法上菩萨品第三十一〉,二十五卷∕第二十三至二十五卷,宋?施护译,大正藏第八册( T. 228, vol. 8, pp. 668a-676b )。基于如此特殊的背景,以及顾虑全文理路的一气呵成,因此不准备使用任何引文或附注。若求以更完整的学术论文的面貌来刊出,此则有待另外的时机。
  本文论述的目标有二。第一,提供在深入研读或探讨《阿含经》或《般若经》可资参考的理解基础之一。扩而言之,甚至在研究诸如《 大般若经?第十五会 》或《 首楞严三昧经 》等大乘禅修经典,透过本文的论述,希望亦有助于提供背景知识的一部分依据,特别是由般若波罗蜜多对照于慧解脱的差异,得以理解般若波罗蜜多的少许特色,并且转而更加清楚看出这些大乘禅修经典何以呈现具备诸多特色的禅修教授。第二,显示以佛法的修学为著眼点和解释根据,加上在经文脉络一定的熟悉度与统摄力,如果用来探讨佛教经典的修学义理,将可针对解脱道或菩提道之类的生命超脱或开展的道路,就其动态的运作与彼此的关联,做出极具重大意义的探讨成果。

(二)从《般若经》入手的先在知识

《般若经》可看成佛法菩提道在智慧的讲究上的一个缩影。若是拿到《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也就是通称《小品般若经》的一个汉译本,暂时将焦点放在以常啼菩萨和法上菩萨为主角的二品,或是准备研读《大般若经?第十五会》,进而探讨以般若波罗蜜多为贯穿主轴的前提下,当中的禅修教授带有怎样的内涵与特色,则或多或少需要一些置基于《般若经》的阅读工夫,以及因而形成的先在认识。这当中隐含的意思是说,经文的探讨或诠释,除了浅层诠释之外,尚有深入诠释的讲究。一般的诠释学文章大都只落在粗浅层次的思考,然而诠释有深有浅,若要深入诠释,而非仅止于肤浅之论,则置基于相关文本的长期阅读工夫所形成的先在认识,即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开头,先来说明以什么为根据,竟然在此大谈特谈《般若经》这部相当深奥的经典。第一,这是基于在《般若经》前后累积至少二十年的研读工夫;第二,我在学术研究上,倾向于著重从修行实践的角度,来理解经典上的文字叙述是怎么切入现象或课题、以及怎么开展修行的境界或修行的理路。如果这儿的论述还有一点深度可言,很大部分该归功于这二个条件。
  《般若经》的文献相当庞大。正式进入经文之前,先对《般若经》极简略地介绍。大致上,本文的重点并不放在文献的集成史、翻译史、或文献不同版本之间的对照,因为这些讯息,在一般有关《般若经》或般若学的书籍或文章,通通可以找到一大堆。
  若从内涵介绍《般若经》,可从《小品般若经》的经文起头。法会的开启,由释迦牟尼佛交代善现尊者向法会大众,以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为主题,去说明各式各样的切入与开展。接下来,也几乎都在阐述以般若波罗蜜多的修学在菩提道的内涵、功能、转折、与进展的理路。在《小品般若经》要收尾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对善现尊者特别提到常啼菩萨和法上菩萨,以常啼菩萨寻求般若波罗蜜多的经历,做为整部《般若经》在求道者努力寻求与修学的一种缩影。般若波罗蜜多并不会凭空掉下来,尚有赖于求道者这一方面的努力和经营。在寻求般若波罗蜜多所需讲究的要点,以及般若波罗蜜多的内涵、理趣,大致上都可以从《小品般若经》这二品当中看到。
  可以肯定的是说,般若波罗蜜多的修学不只贯彻《小品般若经》,而且整部《般若经》首尾连贯都架在般若波罗蜜多的修学这一条主轴上。因此,介绍《般若经》,不论把重点摆在什么地方,都有必要从内涵对般若波罗蜜多建立起码的认识。至于形成认识的过程当中,可行的办法之一,就是将眼光放在般若波罗蜜多的功能。
  般若波罗蜜多可发挥什么功能呢?一位修学者在菩提道上,如果能够掌握般若波罗蜜多或浅或深的修学要点,将可引发好几方面的功能。例如,第一,活著的时候,可藉由听闻或阅读《般若经》,以某种方式或形态接近诸佛如来,而且更有促成实修般若波罗蜜多的机会;第二,这一辈子的生命波段结束之后,得以生生世世投生到有诸佛如来讲说般若波罗蜜多的佛土,并且能够一路推进般若波罗蜜多的修学;第三,这样子打基础或持续推进,可透过般若波罗蜜多的实修工夫,一方面收摄佛法各种车乘的修学法要,另一方面趋向一切智智,亦即诸佛如来无上正等正觉,最终得以圆满菩提道的种种善根资粮与果位。
  像这样初步理解般若波罗蜜多的修学在《般若经》居于主轴的地位以及在菩提道可发挥若干重大的功能,将可奠定至少一部分的知识基础,有助于扎扎实实读出《般若经》的一些深刻的内涵。

(三)从《般若经》走回《阿含经》:从宗教上的问题意识出发到四圣谛以切入生死流转的课题

  从宗教上的问题意识出发到四圣谛以切入生死流转的课题《般若经》的主轴虽是般若波罗蜜多的修学,但是《般若经》的内涵不只深刻,而且相当丰富,绝非般若波罗蜜多一词所可道尽。如果一路阅读下来,可以看出这么丰富的内涵并非游谈无根式的任意堆砌,而是有其理路的内聚与活活泼泼的根基,而其中的一项根基,可从《阿含经》和《般若经》的衔接来著手探讨。
  《阿含经》和《般若经》可做为共通的入手的地方在于探问,走上宗教的道路以及准备展开宗教的修学,首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问题。用专门的用语来说,这叫做宗教上的问题意识。
  《阿含经》的问题意识非常清楚,也就是一般的生命体,面对置身于生死流转的过程,对于到底是怎样的生死流转,以及如何去观照、思惟、和驾驭自己生死流转的过程,几乎都没什么算得上贴切的把握。依此形成初步的问题意识,接下来设立的宗教修学的目标,也就是从生死流转的过程当中超脱而出。依此建立的修学道路,就称为解脱道。
  若拿苦、集、灭、道这四圣谛来理解,首先是面对什么样的问题。这个问题用苦圣谛来总括。接著问到生死流转的苦痛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就用苦集圣谛来总括。表现在一个生命体,从跑到这个世间来入胎、出胎,以及成长的过程,很大程度是身不由己地一直往前推动和行进。这往前推进的过程当中,除了生理方面的持续成长与驱动力之外,还有生命体在经营生存的活动所引发出来的众多的意识、感受、情绪、情感、渴望、观念、见解,也多多少少形成推波助澜的效用。这些在生命进程带有推波助澜的效用,一路地汇集且难以自动喊停。就一路的汇集,叫做集。由于难以自动喊停,就一路汇集且跑出生死流转的相续不绝的历程。这些汇聚出来且造成生死流转相续不绝的烦恼,统称为生死烦恼。
  整个生死之间的历程,表面上看到的不过是生老病死,然而背后的力道,却是一个生命体在经营生存的活动过程当中,如何地身不由己,且又自觉或不自觉地弄出生死烦恼,替自己的生命进程推波助澜或兴风作浪。因此,修学者必须针对生死烦恼如何伴随生命的进程与生存的活动而蠢蠢欲动,不仅予以敏锐的观察,而且适当予以舍离。既然生死烦恼的现起与汇集构成生死流转的症结,若舍离生死烦恼,当即构成解脱生死流转的关键。就解脱生死流转而灭除生死流转所夹带的苦痛,此之谓苦灭。
  解脱意指从生死流转当中脱身而出,表现的形态,即不再身不由己地一辈子又一辈子投胎下去,《阿含经》的专门用语叫做“不受后有”。所谓“受”,就是去抓取出来,以及承担自己抓取的结果。“后”,指未来。“有”,广泛而言,是在三界六道的世间存在。缘生十二支中,包括爱、取、有、生、老死,这当中的“有”,指的是世间的存在,至于“生”,则是以粗重的或微细的形躯出现在世间,称之为出生。因此,所谓“不受后有”,就是不去抓取未来世在世间的存在,跟著也就无所谓以什么样的形躯出生于世间,这样就从生死流转以及生死苦得到解脱。换言之,解脱所灭除的,第一是在生死流转推波助澜的生死烦恼,第二则是经由生死流转所引发的生命苦痛。
  生命体在这个世间随著身体、语言、和思惟的运作,产生所谓的身语意三业。这三业,如果只是顺著平庸的习性走,就一直平庸下去。如果想要超脱平庸的流程,就有必要面对、观察、与思索该拿什么样的方式来看待身语意三业、生命的苦痛、生死烦恼的汇集,以及该拿什么样的生命内涵来走向解脱。这在佛法都有蛮独特的讲究,尤其是锻炼出足以走向解脱的生命内涵,叫做解脱道的修学,简称修道。修道意指在一些项目或法门上用功,例如八正道,藉以开发修学者对应的生命内涵与生命能力。若以八正道为某种核心,延伸开来,可包括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统称三十七道品。实践三十七道品,将足以让修学者走上解脱道,逐步开发必要的生命内涵,来提升自我观照与自我驾驭的能力,继而逐渐增强调伏生死烦恼的本领。
  以上是从四圣谛来理解《阿含经》所揭示的一位修学者到底面对什么样的生命课题,以及透过解脱道的操作到底走向什么样的生命目标。生死烦恼的观察与舍离,可以说是这当中的关键所在。以声闻的身分,一方面,追随释迦摩尼佛修学解脱道的法门、要领、与观念,另一方面,则以僧团一份子或居家的形态,渐次培养可面对生死烦恼的自我观察力、思择力、与驾驭力。只要做到活著的时候很有把握地不现起各式各样的生死烦恼,以及要死的时候很有把握地安住在清醒的不受后有的境界,解脱道的操作即告完成,而这样的解脱或解脱知见,也可以叫做涅槃,意指灭除生死烦恼、灭除生死流转、灭除生死苦。

(四)从《阿含经》走向《般若经》:关切核心从解脱力转移到智慧力

  关切核心从解脱力转移到智慧力,如果从《阿含经》再读过来,可以看出,《般若经》以及一般的大乘经典完全肯定解脱道的操作所面对的确实是生命的重大课题,经由三十七道品等法门的修学确实可培养解脱力,以及透过解脱力确实可达成安住涅槃的修学目标。然而,佛法的修学到了这个地步,到底算不算唯一的终点站,还容得下更进一层的问题提出来探讨。例如:第一,安住涅槃确实解决了生死流转的问题,但是生命体所有可能的问题是不是都解决掉了?第二,生命体是否除了解决生死流转的问题之外,就没什么其它方面的事情可做?
  《阿含经》和一般的大乘经典都很看重一位修学者透过佛法的操作所培养出来的解脱力。差别在于,《阿含经》把生死流转相关的问题当做几乎是唯一最为重要的问题,并且沿著开发出来的解脱力,心无旁骛地趋向的结局即解脱生死流转。相对地,一般的大乘经典虽也看重解脱力的开发,却不认为解脱力可涵盖一位修学者所有可开发的能力,连带地,既不认为个体的生死流转可构成唯一最为重要的问题,也不认为有什么必要将安住涅槃当成唯一最高的修学目标。简言之,佛法的修学已从只是开发解脱力,转而成为积极开发一位修学者其它方面的能力。伴随著能力的开发趋向多元,佛法的修学所面对的问题以及所要朝向的目标,也因此有调整的必要。这当中最为整全的形态,可从《华严经》一窥究竟。《华严经》的主题在成佛境界的显现与趣入。相对于《阿含经 》以开发解脱力为主,《华严经》以圆满开发所有各种可开发的能力为重头戏所在。
  用最简单的话来讲,所谓成佛,就是一个生命体所有可开发的能力都达到无限且圆满开发的境界。然而,这样的成佛境界并不是一下子可全面开花结果的。《般若经》担负的重大任务之一,就是专注在其中的一项能力,也就是智慧力,一方面,无限且圆满开发智慧力,另一方面,多多少少带出其它的能力,且将如此开发出来的其它能力,收摄在无限且圆满的智慧力的开发途程。说明无限且圆满的智慧力,专门的用语叫做般若波罗蜜多。

(五)《阿含经》和《般若经》之间的衔接:洞察缘起之智慧

  洞察缘起之智慧谈到般若波罗蜜多,既然讲究的是无限且圆满的智慧力,一个翻转下来,可拿洞察缘起之智慧,做为衔接《阿含经》和《般若经》的一道枢纽。
  《阿含经》把焦点放在生死流转相关的问题,以涅槃之解脱为最高的修学目标。解脱的形态有三:其一,心 (善) 解脱;其二,慧 (善) 解脱;其三,具备前二种形态,叫做俱 (善) 解脱。
  心 (善) 解脱字面的意思是从清净心思而妥善得到解脱。这当中的心思,主要意指在经营生存活动过程当中所夹带出来的各式各样的生死烦恼,可进一步分成贪、嗔、痴等根本烦恼和一大堆的随烦恼。如果不随便夹带生死烦恼,则使心思处于清净不受杂染的情况,不至于由生死烦恼的杂染,弄出一发不可收拾的生死流转一直往前攀缘的历程;以如此的形态做为趋向解脱的主要凭借,称为心解脱。
  至于慧 (善) 解脱,字面的意思是从智慧的开发而妥善得到解脱。智慧可从听闻或阅读而聚成,叫做闻所成的智慧;可从思惟道理而聚成,叫做思所成的智慧;以及可从禅修为主的专精修学而聚成,叫做修所成的智慧。其中特别是修所成的智慧,在《阿含经 》中,称为明明朗朗的智慧。与此相对的,列为缘生十二支的第一支,称为无明,亦即欠缺明明朗朗的智慧。问题是,在什么事情上,欠缺明明朗朗的智慧?
  《阿含经》特别强调,于过去无知,于未来无知,于现在无知,也就是时间动态方面,对于现象在时间的相续变化历程的前后之间的串连环节无法如实了知,就称为无明。此外,于内无知,于外无知,于内外无知,也就是空间动态方面,在生存活动的内部构成与变化历程,及其对应的外部构成与变化历程,尤其是内部和外部的接触所产生的交错的变化历程,皆无法如实了知,也称做无明。再来,于四圣谛无知,仍然是无明。为什么?四圣谛包含二个层次:一为生死流转的现象特征与形成症结,另一为超脱生死流转的修道法要与修学目标。四圣谛的这二个层次是牵动一个生命体的二大生命方向最为切要的运作实况,其中的一个是顺著生死流转的方向,另一个则是超脱生死流转的方向。《阿含经》以关切生命体的生命方向为要务,谈到无明,当然会把四圣谛的不如实了知,当成无明的一种重大的表现。
  一般的人当然有所认知。然而,所认知者,大致不出二大类。一者,以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感官形成直接的感知,但是时间上,流于片段片段,空间上,仅止于有限的侧面或层次,且实际可触及的范围极其狭窄。二者,以意根透过取相、命名、思惟、推论、诠释、判断、批判等间接的认知,由于以概念做为此种认知的基础,而概念本身已过滤掉或抽离时间的动态变化与空间的动态差异,在如此贫乏的概念之基础上,当然了知不到《阿含经》所强调的现象在时间的相续变化历程与空间的交错变化历程的串连环节,连带地,也就无法如实了知生命方向的营作。结果,一般的人虽然有所认知,仍然处于无明之遮蔽,称不上明明朗朗的智慧。
  《阿含经》强调,禅修所成就的那种明明朗朗的智慧,不仅挑战一般人的认知凭借与认知限度,而且力求贴切把握生命双重方向的具体且动态的历程。既然无明表现的情形之一为不如实了知生命双重方向的具体且动态的历程,若号称明明朗朗的智慧,即至少必须于此历程达到如实了知的地步。由于一般的人在现象世界亲身经验的具体且动态的历程,紧紧牵动著一己生死流转的机制与枢纽,却又无从予以如实了知,因此虽然具体且动态地活著,却谈不上挣脱得开一路活存下去的机制与枢纽。相对地,经由开发明明朗朗的智慧,不仅可能看清如此活著的时空动态串连的环节,而且也可能解开或不至于贸然跳进后续的钩锁环节;以如此的形态做为趋向解脱的主要凭借,称为慧解脱。
  构成慧解脱的关键之一,在于动态看待世间的事物或现象。世间的现象,不论是物质的、生命的、或精神的,通通处于变化之流,且显现变化的种种特征。由于变化,因此不恒定,称为无常。不仅现象无常,现象的构成部分,例如五蕴,以及现象活动的内外相接触的部分,例如内六处、外六处,还有内外的接触所攀缘出来的六识、六触为缘所生起的各式各样的感受,通通无常。现象的无常,在一个存在的波段,如果简略来看,就凸显出生灭这二个端点,或凸显出成住坏空、生老病死、生住异灭这四个环节,如果稍微细腻来看,就凸显出缘生十二支这十二个环节。统摄缘生十二支在现象的变化所牵动的前后串连的环节,佛法即以“缘起”这样的概念来表示。
  缘起初步表明的是各式各样主要的和次要的条件汇聚到一定的数量和程度之后,诸法才得以生起。法是什么呢?简要来讲,就是现象。若就主体的操作来讲,“法”意指一个生命体或一位修学者针对现象在观看、思惟、或操作所建构的契入点、契入的角度 、契入的准则或原理、契入所展开的修道历程及其环节、以及沿途开发的修道成果或理趣。特别是在修道上对现象的操作所进行的这一系列的建构,狭义而言,就叫做佛法。
  佛法讲究的重大基础之一,不在于紧紧抓住事物或现象,而在于将现象打开,成为或者是静态的构成部分,或者是动态活动所涉及各方面的接触部分,进而去观看、思惟、或操作这些部分的变化轨迹与彼此的关联或汇集。在如此的操作下,现象即被摊开成相关的众多部分既在各自的变化之流又在彼此的交会之流所迸发出来的因缘生灭的历程。简言之,现象,或甚至狭义而言,生死流转的现象,不外乎缘起流程上的生灭或生住异灭之环节或点点滴滴所串连而成的那么一回事。更省略来讲,现象即现象表现在缘起的流程。经由专精的禅修所开发的明明朗朗的智慧,之所以标榜能够揭开无明之遮蔽,凭借的本事之一,就在于足以洞察现象表现在缘起的流程。透过专精的禅修,洞察到现象表现在缘起的流程,也就是如实见到现象之所以为现象的来龙去脉,简称为如实见到现象;换个方向来说,如果想要观看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则契入的角度,首重沿著现象的缘起流程现起穿透式的直观。

(六)《阿含经》和《般若经》之间的差异:“慧解脱”与“般若波罗蜜多”的对照前 言

  《阿含经》和《般若经》之间的一道衔接枢纽,可从洞察缘起之智慧入手;至于这二部经典在智慧的差异,则可从慧解脱和般若波罗蜜多之间的对照入手。
  《阿含经》慧解脱所谓的智慧,若不只依靠听闻、阅读、或思惟,更是扎扎实实以专精之禅修汇聚而成,则意指对于生死流转的现象,得以发出烛照其缘起流程的洞察。简言之,智慧即洞察生死流转现象的缘起流程。这样的智慧,不仅不会流于只是认知或知识方面的东西,而且还可显发积极的功能,亦即导向解脱。慧解脱之所以可能,在于生死流转现象的缘起流程一旦得以清楚照了,即可凭借这样的一份明明朗朗的智慧,一方面,或多或少解得开在缘起流程已然造成的钩锁环节,另一方面,也比较不会糊里糊涂卷进缘起流程可能的钩锁环节。接著的重点在于,《阿含经》的智慧不仅可导向解脱,而且最主要的竟然还只是在导向解脱。结果,在慧解脱的形态当中,终究的目标在于达到解脱,而智慧也只不过是达到解脱的一个关键凭借。
  《般若经》同样注重现象的无常、生灭、缘起,以及奠基于如此契入角度所修集而成的穿透缘起流程的智慧。准此而论,依于烛照缘起所开发出来的智慧,即可提供《般若经》和《阿含经》衔接得上的共通特点。然而,这二部经典仍然存在不少的差异。其中的一项差异在于,《阿含经》在智慧上的讲究是慧解脱,智慧服务于解脱;相对地,《般若经》在智慧上的讲究是般若波罗蜜多,智慧不必服务于解脱,智慧可无限且圆满来开发,而般若波罗蜜多字面的意思,正好就是无限且圆满开发的智慧。
  《阿含经》的目标在于从生死流转得到解脱,而智慧可成为其中的一个手段。由于智慧只要开发到足以导向解脱之目标就够了,完全不必弄到无限且圆满的地步,因此在时空方面的拓展,不免显现一定范围的限度。问题是,什么范围的限度,才足以导向解脱?智慧以洞察生死流转现象的缘起流程为要务,而现象的缘起流程,则以一个波段为构成完整单位的最低限度。缘起流程的一个波段,即缘生十二支,从无明出发,经历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走到老死,纵贯而言,构成生命时间,亦即生死流转现象在时间向度走出来的范围。另一个向度为空间,乃就横切而言,特别值得注意的,有二种情形。第一种情形为投生,使生命体变换寄生之形躯,且转进到和先前波段不同的存在领域或存在环境;第二种情形则以“六入、触、受”最具代表性,说明的是经营生存活动在内身(内六处)外境(外六处)各自部门的一连串的接触过程当中,内身引发的百味杂陈的感受的后续的扩延波动,以及伸展到外境的遍地踪影。这二种情形皆可构成生命空间。其实,生命时间和生命空间不可绝然分割。以生命在纵贯的走向为依托,才有横切面的异域投生或四处扩延可言;同样地,以生命在横切的往内流进或往外流出的活动为依托,才显现得出生命的确在经历前后变化的流程。一个完整的生命时空的波段,因此可用缘生十二支从无明到老死的环节的串连来表示。如果转进到下一个波段,即构成生死流转的一个波段又一个波段的循环。就某种意味而言,生死流转的循环效应,不过是缘生十二支的一再复制的产品。既然如此,如果目标仅止于解脱,即不必没完没了地在智慧的洞察去追逐一再重复的缘生十二支的产品。只要满足在缘生十二支一个波段的洞察,以此为最起码的条件,即称得上具有智慧,也就可藉以导向解脱。
  《般若经》当然同样看重缘起之智慧,但是重点和看事情的角度都有所不同。《般若经》的重点不在于藉由智慧获得解脱,而在于无限且圆满开发缘起之智慧,藉以导向诸佛如来无上正等正觉,又称为一切智智。至于《般若经》看待慧解脱的角度,可整理出不少的要点,和目前的讨论较为相关的,则有如下四点。第一,《般若经》不只不否定而且还肯定慧解脱在理论的可能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第二,《般若经》将慧解脱或心解脱之解脱果位的取证称为“证入实际”,亦即到达且取证实存之边际;客体而言,意指客体的实存可以有其边际,主体而言,意指修学者的生命境界的提升或拓展皆到得了边际。由于号称证入实际,主体和客体的进展因而通通给划上休止符,就某种意味而言,即成有限的实存范围与不再拓展的生命境界。第三,生死流转的循环效应,虽可看成缘生十二支的一再复制的产品,但是每一个波段确实的内容毕竟都不相同,因此若仅洞察缘生十二支的一个波段,仍然说不上已经洞察到每一个波段千差万别的确实内容。第四,既然尚未从一个波段拓展到另一个波段,修学者的洞察缘起之智慧即属有限的情形,其智慧力亦属有限,即此有限,不仅显示有所欠缺与不满足,而且显示尚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看到且了解到即使洞察缘起之智慧操作到慧解脱的地步仍然可在缘起流程的波段范围突破开来,连带地,也就可在修学者智慧力的练就去加码、增进。以此为重大根据之一,《般若经》从头到尾即强调“无量、无数、无边”做为拓展智慧在格局上的参考指标。以“ 无量、无数、无边 ”为参考格局来拓展智慧,才有所谓无限且圆满的智慧可言,也才有开演般若法会讲究般若波罗蜜多的必要。

(七)前 言

  慧解脱和般若波罗蜜多分开来看,当然皆可自成一片天地。本文由般若波罗蜜多对照于慧解脱的差异所发出的探讨与论陈,力求生动地显示二者在洞察缘起之智慧的格局和用途,一方面呈现怎样的共通交集,另一方面却又如何分道扬镳。像这样的对观研究,在方法学的一项重大的意义在于,若运用得当,“对照式的探讨”将可掘发出“仅限于单一对象的探讨”所难以看出的重大讯息。犹有甚者,慧解脱和般若波罗蜜多皆非孤立的字词;这二个字词紧密且深刻牵动著《阿含经》、解脱道、《般若经》、和菩提道等极其重要的佛教经典与生命超脱或开展的道路。因此,灵活探讨慧解脱与般若波罗蜜多的衔接和差异,对于理解这些经典及其倡导的生命道路,将可带来一叶知秋的效果。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