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的意义与实践
慈悲的意义与实践
陈美玲 (福严推广教育班学员)
一、前言
二、慈悲的定义
(一)慈悲的意义
(二)何以名大慈大悲
三、行慈悲之功德
(一)得无量福德
(二)嗔恼谗谤不能坏心
四、慈悲之修习对菩萨行者之意义
(一)回归佛陀之本怀
(二)广结众生缘
(三)心愿广大,不贪二乘
五、大乘慈悲特胜于二乘、凡夫慈悲之理由
(一)三种慈悲
(二)无缘慈悲立于空观
六、长养慈悲心的方法
(一)多闻熏习,思惟正法
(二)取相入观,修慈悲三昧
(三)观众生苦,不离众生
(四)习以成性,依性成习
(五)发广大愿,播菩提种
(六)内心清净,质直不曲
(七)实践万行,以般若为导
七、结 语
关键字:慈悲 大慈大悲 众生缘慈悲 法缘慈悲 无缘慈悲
一、前言
大悲心是大乘所以不共二乘的重要特质,众多的大乘经论中更处处阐明菩萨慈悲的心行。《大智度论》说:大慈大悲名为一切佛法之根本;[1]又说: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蜜之母,[2] 这是值得发大乘心的学佛者重视并予以实践的。“慈悲”也是一般人检视佛弟子的重要德目。所以,如何长养慈悲心是佛弟子必然要修持的法门。然而,为避免流于空泛的慈悲,而与仁爱、博爱等相混淆,或但行慈善之事,而不能彰显佛法乃至大乘不共的特质,是笔者探讨这个主题的动机。
慈悲心行的深度实践,必然要依据佛法的熏习。透过对义理的薰陶,深入内心,于日常生活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随份尽力的实践,才能达到自利利人的目的。凡夫无明烦恼无穷、我见刚强,因此,从凡夫发愿学菩萨行,在力行利生事业之时,若不能与法紧密结合,精进用功,保持心的清净无著,是很容易堕入我见执著深坑的,功德中也将夹杂著染污;或因身心疲累,不能发长远广大之大乘心,而成为败坏菩萨。因此,真正大慈悲心的实践,要与般若空慧结合,从多闻、思惟入手。不能只是盲目的付出,而鄙视经教的熏闻。
慈悲心行的深度实践,必然要依据佛法的熏习。透过对义理的薰陶,深入内心,于日常生活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随份尽力的实践,才能达到自利利人的目的。凡夫无明烦恼无穷、我见刚强,因此,从凡夫发愿学菩萨行,在力行利生事业之时,若不能与法紧密结合,精进用功,保持心的清净无著,是很容易堕入我见执著深坑的,功德中也将夹杂著染污;或因身心疲累,不能发长远广大之大乘心,而成为败坏菩萨。因此,真正大慈悲心的实践,要与般若空慧结合,从多闻、思惟入手。不能只是盲目的付出,而鄙视经教的熏闻。
二、慈悲的定义
(一) 慈悲之意义
慈、悲与大慈、大悲,经论中有许多不同的比较,在此仅提出印顺法师及《大智度论》中的观念作说明。
印顺法师在《学佛三要》中说:
大悲,简要说为悲,中说为慈悲,广说为慈悲喜舍。见众生的苦痛而想度脱他,是悲;见众生的没有福乐而想成就他,是慈。(《学佛三要》p.6)
《大智度论》卷20中说:
慈名爱念众生,常求安隐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喜名欲令众生从乐得欢喜;舍名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大正25,208c9~13)
《大智度论》卷27中说: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大正25,256b15~17)
拔众生苦,与众生乐,是慈悲普遍的意义。菩萨的种种修学,就是以此为前提。印顺法师提到:没有慈悲,那一切的福德智慧都不是菩萨行,因而赞扬慈悲乃菩萨行的心中之心。[3] 慈悲为佛道之根本是龙树菩萨在整部《大智度论》中处处阐明的重要观念。
(二)何以名大慈大悲
大慈大悲,为什么称“大”?在《大智度论》中提到:慈悲的小与大,是声闻、凡夫与诸佛菩萨在许多方面比较的结果,例如心念的大小、行为的实践、与众生乐的性质、发心与实践时间的长远、显现的神通变化、能布施的限度,以及为人眼见耳闻的外显行为上都有所不同。以下列举《大智度论》卷27中的几点加以说明:
1. 与声闻凡夫比较,诸佛菩萨的慈悲心为大四无量心中慈、悲名为小;此中十八不共法次第说大慈、悲名为大。复次,诸佛心中慈、悲名为大,余人心中名为小。……菩萨大慈者,于佛为小,于二乘为大,此是假名为大;佛大慈、大悲真实最大。(大正25,256b22~27)慈悲说为大小,是心念上比较的结果,与凡夫、声闻比较,诸佛菩萨的慈悲名为大。此中所指的四无量心是指声闻所修的四无量定,龙树以为佛的大慈大悲不是声闻法所说的四无量定所能比。在声闻法中以为慈悲只是有漏法、系法、世间之法,[4]《大智度论》对此提出反驳,因而开展出慈悲心的深义。这一开展,对大乘佛法有深远的影响。印顺法师说:“无量三昧的被遗忘,说明了声闻佛教的偏颇。佛教的根本心髓──慈悲,被忽视,被隐没,实为初期佛教的唯一不幸事件。到大乘佛教兴起,才开显出来。”[5]
2. 心念众生,并能实与众生乐事
小慈,但心念与众生乐,实无乐事;小悲,名观众生种种身苦心苦,怜愍而已,不能令脱。大慈者,念令众生得乐,亦与乐事;大悲,怜愍众生苦,亦能令脱苦。复次,凡夫人、声闻、辟支佛、菩萨慈悲,名为小,诸佛慈悲乃名为大。复次,大慈,从大人心中生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法中出,能破三恶道大苦,能与三种大乐:天乐,人乐,涅槃乐。(大正25,256b27~c6)实际给予与众生种种乐事,所谓天乐、人乐、涅槃之乐,不只是但为观想,调伏自己的烦恼而已。此中提及:唯有诸佛的慈悲才能清净无漏,才称为大慈大悲。
3. 与众生真正法乐,心念遍满十方三世众生
是大慈遍满十方三世众生,乃至昆虫,慈彻骨髓,心不舍离。若三千大千世界众生堕三恶道,若人一一皆代受其苦,得脱苦已,以五所欲乐、禅定乐、世间最上乐,自恣与之皆令满足;比佛慈悲,千万分中不及一分。何以故?世间乐欺诳不实,不离生死故。(大正25,256b22~c13)佛的大慈大悲之心,并非只爱人类,对十方三世众生,乃至蚁虫,都是慈彻骨髓。此中,对佛陀无限宽广慈悲心量的描述,已甚于世间一切的宗教;即使给予众生世间最上五欲之乐,也不是究竟的慈悲;给予众生解脱生死的法乐,救度众生迷失的心,才是究竟帮助众生。因此,发心欲救度众生的菩萨行者,深入法义,是为救度自己及众生迷失的心。
4. 无量生死中,心不厌没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萨见众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诸苦所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槃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大正25,256c16~23)声闻见自身老病死苦不得解脱,而欣求涅槃;菩萨见众生苦而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声闻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菩萨则愿于无量阿僧祇世于生死中,不厌没,不取证,所依靠的即是对众生的大慈悲之心。
5. 变化其身,忍诸骂詈、毁谤,但为度众生
得佛道时,成就无量甚深禅定、解脱诸三昧,生清净乐,弃舍不受;入聚落城邑中,种种譬喻、因缘说法;变化其身,无量音声,将迎一切,忍诸众生骂詈诽谤,乃至自作伎乐,皆是大慈、大悲力。(大正25,256c23~27)二乘解脱了便不再受生三界,进入无为的涅槃乐,不再管众生之事;菩萨则不怕处在烦恼具足的刚强众生当中,骂詈诽谤在所不惜。自作伎乐,[6] 亦为化导众生。遍学一切,堪忍一切,但为化导众生。
6. 为度众生,大行布施
众生闻佛种种妙法,知佛为祐利众生故,于无量阿僧祇劫难行能行;众生闻见是事,而名此法为大慈、大悲。……世世为一切众生,头目髓脑尽以布施;众生闻见是事,即共名之为大慈、大悲。(大正25,256c29~257a8)《大智度论》中,提到尸毗王割肉喂鹰的菩萨本生故事,为一只小鸟,割下自己身上的肉,喂食帝释所化的鹰,为了众生而舍弃生命,受一切苦,难行能行,非凡夫所能想像。[7]
7. 慈悲之心为众生眼见耳闻
大慈大悲故,世世不惜身命,舍禅定乐,救护众生,人皆知之。于佛智慧,可比类知,不能了了知;慈悲心眼见、耳闻,处处变化大师子吼,是故可知。(大正25,257a16~20)菩萨的难行能行,舍己为人,众生得见得闻,因此而受到感化,并依此得乐,故名为大慈大悲。以上对大慈大悲的阐释,主要是以诸佛菩萨的慈悲心量为主。作为凡夫而学菩萨行,虽不能达到,但以此为目标,扩大自己的心量,在长远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菩萨的心与行,慢慢长养慈悲心,终会到达圆满。
三、行慈悲之功德
修行慈悲之心具有无量的利益,各经论中列举了许多,那广大的福德是凡夫众生用尽各种方法想要得到的,却不知道获取的秘诀就在慈悲心的修习、增广与发扬上。在浊世中,众生的苦痛常是来自于别人身口意念的侵逼与伤害,然而,再刚强凶恶之徒,却无法伤害一个具有深广清净的慈悲之心的人。以下略述行慈悲之功德。
(一) 得无量福德
在《增一阿含经》〈放牛品〉第四十九第四分别诵中提到:
若有众生修行慈心解脱,广布其义,与人演说,当获此十一果报。云何为十一?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火、盗贼终不侵[打-丁+王],若身坏命终,生梵天上。是谓比丘,能行慈心,获此十一之福。(大正2,806a18~23)
《大智度论》卷20中说:
佛说入是慈三昧,现在得五功德:入火不烧,中毒不死,兵刃不伤,终不横死,善神拥护。以利益无量众生故,得是无量福德。以是有漏无量心缘众生故,生清净处,所谓色界。(大正25,211a25~29)
行慈,普及一切众生,对众生无怨恨之心,故无一切灾横,得无量福德之果报,并得天佑。对菩萨而言,得无量福德,是为了更有能力修行六度。[8] 至于佛为什么说修慈心的果报为什么是生梵天呢?《大智度论》中解释是因为当时印度人对于梵天都非常熟悉,以为是众生最尊贵之住处,因此,若说众生行慈能生梵天,那广大的众生则多性向行慈之法。[9]换句话说,佛陀说法,善巧的劝导众生行慈为要,而不是以生梵天为目的。如果一心只为求生梵天,虽行善法,因为著相,仍会有无穷过失。[10]
刀兵不伤、命不中断的原因是对于一切众生有慈悲心,长夜教化众生除去恶心,如是因而得如是果。[11]
(二) 嗔恼谗谤不能坏心
在《禅法要解》中,对于慈心之功德有这样的说明:
若出家若在家行者作是念:慈心力故,于恶世中安隐无患;于破法众中独随法行;于热烦恼令心清冷,如近聚落有凉清池。复次,行慈力故,怨家毒害不能复害,如著革屣刺不能伤。行者处于欲界,多嗔怒害,斗诤、怨毒种种诸害,慈心力故无能伤损。(大正15,291a13~19)
在恶世、破法的众生当中,能安隐无患、独随法行,所依靠的不是财力、势力与武力,而是能得无量福德的慈心力量。恶世主要是指多嗔、怨毒、斗诤、怒害的欲界。行者处于这样的世界,不免受到众生的伤害而感到痛苦,唯有慈悲的力量能保护自己,像穿戴盔甲、手执利器的战士,入兵阵而不为伤损。
《禅法要解》里也提到:
行慈者诸恶不能加,如好守备外贼不害,若欲恼害反自受患,如人以掌拍矛,掌自伤坏矛无所害;五种邪语不能坏心。五种者,一、妄语说过,二、恶口说过,三、不时说过,四、恶心说过,五、不利益说过。譬如大地不可破坏,种种嗔恼、谗谤等不能毁也。譬如虚空不受加害,心智柔软犹若天衣。(大正15,290c16~26)嗔心现起,常是因为众生言语的毁谤,慈心的修习是对治嗔毒的良药,无边的谗谤也不能恼害其心,心智柔软若天衣,堪忍一切如大地。对凡夫而言,行慈除嗔恚,才能在恶世中而不为所伤,得无量福;对声闻而言,修慈心破嗔,烦恼随之减弱,易修禅定、得解脱;对菩萨而言,慈悲更是发心之本,是利益众生的重要条件。[12]
四、慈悲之修习对菩萨行者之意义
(一)回归佛陀之本怀
佛陀一生,从身为太子的观耕开始,见到农夫在烈日下苦痛的耕作得不到休息,见到田里众生的互相残杀,血肉馍糊,升起深刻的悲痛之心,而兴起求道解脱之志;接著游观四门时见到老病死,从他人而推到自己,从自己而想到他人,见到一切众生生命历程中的苦与痛,而决定寻求解脱之道,到成佛之后一生的事迹,不辞辛劳处处转法轮,无一不是慈悲心行的表现。[13]
从类集世尊菩萨时代大行的《六度集经》中,更可看出菩萨道是重于悲行的。
布施度无极者,厥则云何?慈育人物,悲愍群邪,喜贤成度,护济众生。……布施众生,饥者食之,渴者饮之,寒衣、热凉,疾济以药。车马舟舆,众宝名珍,妻子、国土,索即惠之。[14]
忍辱度无极者,厥则云何?……众生所以有亡国、破家、危身、灭族,生有斯患,死有三(恶)道之辜,皆由不能怀忍行慈,使其然矣。菩萨觉之,即自誓曰:吾宁就汤火之酷,菹醢之患,终不恚毒加于众生也。……自觉之后,世世行慈。[15]
精进度无极者,厥则云何?精存道奥,进之无怠。……若夫济众生之路,前有汤火之难,刃毒之害,投躬危命,喜济众难。[16]
《六度集经》中对布施、忍辱、精进度的解释,皆是以悲愍众生为前提,无非是要阐明菩萨道慈悲济度众生的重要。印顺法师说:布施,忍辱,精进,充满了对众生的悲心悲行。布施度利济众生(并不重供养三宝),共二十六事,占全经百分之二十九,可见悲济众生的重要!(《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561)
经论中,记载菩萨本生慈悲心行的故事很多,在《贤愚经》〈降六师品第十四〉提到:
佛于此日,入慈三昧,出金色光,遍照大千,光触众生,三毒心息,自然兴慈。等视众生,如父、如母、如兄、如弟,爱润之心,都无增减。然后为说若干妙法,亦发大心,住不退地,得果生天,难可称量。(大正4,363b1~6)
六师想要与佛比一高下而逐佛不舍,释迦佛终究降伏了六师外道,不是以武力,而是入慈三昧,用无比的慈悲之力感化外道。
在《贤愚经》〈大施抒海品第三十五〉中也提及佛陀的本生事迹。在本生故事里,佛陀曾经名为大施,入海取宝珠,途中遇种种困难,毒龙、毒蛇、罗刹侵扰,菩萨皆以慈心化度的故事。[17] 以慈悲之心化度众生,再引导众生进入离苦得乐的解脱之道,对众生深广的慈悲心之体现是佛陀的本怀。随佛陀的发心而发心,回归佛陀的本怀是修学佛法者之正途。
(二) 广结众生缘
诸佛的甚深智慧,声闻、菩萨尚不能尽知,然而慈悲心行却能令一切众生眼见耳闻,所言所行为众生信受,[18] 慈悲之相是摄化众生的方便。在《大智度论》卷27中提到:
是大慈大悲,一切众生所爱乐;譬如美药,人所乐服;智慧如服苦药,人多不乐;人多乐故,称慈悲为大。复次,智慧者,得道人乃能信受;大慈悲相,一切杂类皆能生信;如见像,若闻说,皆能信受,多所饶益故,名为大慈、大悲。复次,大智慧名舍相,远离相;大慈大悲为怜愍利益相;是怜愍利益法,一切众生所爱乐。(大正25,257a23~b1)
菩萨修学的历程中,若只有持戒、禅定、智慧而无慈悲,不易摄化众生。因为智慧的体证,不为一般众生眼见耳闻;众生的苦痛,需要菩萨慈愍的安慰,同情的救济,即使是短暂的济拔,也能令众生得到快乐。未信三宝的众生,不知佛法智慧之深妙,未得道的众生亦无法体验般若之殊胜,然而,慈悲的心与行却是他们能感受到并且深深爱乐的。印顺法师说:“佛弟子的体证,如契合佛的精神,决非偏枯的理智体验,而是悲智融贯的实证。是绝待真理的体现,也是最高道德(无私的、平等的慈悲)的完成。唯有最高的道德──大慈悲,才能彻证真实而成为般若。所以说:“佛心者,大慈悲是”。[19] 佛是悲智圆满的,修学佛道的历程中,切勿因智慧的远离相,弃舍了众生,误入弯曲迂回之路。
(三) 心愿广大,不贪二乘
《大智度论》卷30云:
以慈悲大故,愿亦无量,利益之心无有齐限;众生种无量故,非一佛一菩萨所可尽度。问曰:若事不称心,何故作愿耶?答曰:欲令心愿旷大清净故;如行慈三昧,虽不能令众生离苦,但自欲令心旷大清净,成利益愿故。(大正25,284c4~10)
有人质疑慈心观,但作观,并不能真正利益无量众生。在原始佛教中,慈心观的确逐渐演变成只是一种修定的法门。《大智度论》中,对“四无量心”的意义做不同的阐释,因而开展出慈悲的宏伟意义。龙树以为:四无量心的修习,能令利益众生的心愿旷大清净,在久远的福德累积中,必有实现愿望的一天。慈心与空的修习能让自己不贪二乘,不证入涅槃。《大智度论》卷76说:
是人常行慈悲心于众生,深乐佛法故,不贪二乘;若梦、若觉,观一切法如梦、如幻等。……菩萨于二处退转:一者、著世间乐故转;二者、取二乘故转。是菩萨坚心,深入空及慈悲心故,乃至梦中亦不贪三界、二乘,何况觉时!(大正25,597b7~14)
深乐空性智慧,及发对众生的慈悲心,精进坚定的行持此二法,是菩萨不退转的原因。《大智度论》卷76也提到:
菩萨欲观甚深法,所谓十八空,三十七品,三解脱门。先应作是念:众生长夜著我相等,行者若直观甚深法,或得声闻道,或堕邪见,以无怜愍心,不能深入自相空故。是以菩萨欲观是法,先生悲心,所谓众生长夜著吾我心诸烦恼。长夜,名久远;无量劫来是我必不可得,但空虚诳颠倒故,受诸忧恼。菩萨见是已作愿:我当为众生成佛道,断是众生著我颠倒;是时,即是行空等三解脱门而不证实际。是善根成就,菩萨不取实际证,亦不失四禅等诸功德。菩萨深入空故,诸根猛利,胜于二乘。(大正25,594b15~26)
在生死中,不以自身的苦为苦,行教化众生之事,是菩萨的风范和气概。唯有在凡夫地让悲心深化,发愿成佛道,在体认空、无我之深义时,方能不证实际,不取涅槃,愿在秽土与众生共处,度化众生。这是大乘佛教基本的思想,是菩萨珍贵的广大无比的心愿。
五、大乘慈悲特胜于二乘、凡夫慈悲之理由
(一) 三种慈悲
在《大智度论》中,龙树将慈悲分为三种:众生缘、法缘、无缘。[20]《大宝积经》卷41说:
众生缘慈,初发大心菩萨所得。法缘之慈,趣向圣行菩萨所得。无缘之慈,证无生忍菩萨所得。(大正11,236a19~21)
众生缘慈指的是凡夫的慈悲,是心遍及十方五道一切众生,慈心广大,但仍有我、人、众生、寿者相,不明我法二空,是“取众生相而生慈悲”,虽然可贵,但终究是生死中事。[21]法缘慈是二乘圣者的慈悲心境,通达无我,了知众生不过是五蕴假合没有实体,却由于因缘和合而起惑造业,在生死当中流转不已,由此而升起的慈悲心称为法缘慈,[22]虽能观“众生空”,但未广观“一切法空”。[23]
无缘慈是诸佛菩萨特有的慈悲,佛是彻证一切法空的,于彻证一切法空时,当下显了假名的众生。缘起的假名众生即毕竟空,“毕竟空中不碍众生”。智慧与慈悲,也可说智慧即慈悲(“般若是一法,随机立异称”)的现证中,流露真切而悯苦的悲心。[24]
对我法空的法体会越深,慈悲之心越深入。诸佛菩萨彻证一切法空,所显了的“无缘慈悲”是胜于凡夫、二乘慈悲的理由。
(二) 无缘慈悲立于空观
《大智度论》卷50说:
此中说无缘大悲名具足,所谓法性空乃至实相亦空,是名无缘大悲。菩萨深入实相,然后悲念众生。(大正25,417b21~24)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佛菩萨特有的心境,那是凡夫的心境不易实现的梦想,却也是大乘行者在无量阿僧祇劫难行苦行中想要达成的远大理想。行慈悲的人,如果有“我在行慈悲”的执著,憍慢的心就永不可能去除,永远不算真正的慈悲。此时,般若智慧的熏闻证得就显出他的重要性了,只有循著空性的理则,慢慢遣荡内心的执著,心才会得到自由,不被拘缚。只有在观一切法如幻如化的情况下,一切都不可得,与众生的对立才会彻底消失。此种慈悲,方能真正超越爱憎,对众生行真正的慈悲。
六、长养慈悲心的方法
长养慈悲之心,让它日益深广,才能不舍弃众生而向二乘,才能不畏怖世间之苦直往菩萨道。这是《大智度论》一直强调的“慈悲为佛道之根本”之深义。以下略述长养慈悲心的方法:
(一) 多闻熏习、思惟正法
印顺法师在《般若经讲记》中提到:“受持与讲说般若,是思想的文化的救济,能拯拔堕落的人格,开发锢蔽者的智慧。”[25] 对般若义理加以思惟,能开启禁蔽已久的智慧,让钳制我们、令我们不得出离的坚固执著思想得到救赎。行者唯有知苦、知法,才能不为苦痛所缠绕,并进而代众生受种种苦。如果不从闻法入手,不受持般若,不研究经教,不思惟佛法深妙之义理,那所谓的慈悲,将会是肤浅的,仅止于口头说说罢了。
在《大智度论》卷15〈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法忍义〉提到菩萨对于身心内之结使烦恼及身心外所遭受的种种苦加以思惟,而能忍不动,并以此发愿救度众生。例如对于寒热风雨等外苦思惟:若自生恼乱忧苦,有害菩萨道;在受苦时,发愿自己成佛时,国中无此众苦;思惟受身之人无不有苦,人身无牢无强,老病所逐,应自忍修福,利益众生……。对于内心的结使则思惟:虽未得道,若当不忍,与凡人无异,非为菩萨…,破内外魔军,以成佛道。[26]同卷中,又继续提到:
菩萨于诸烦恼中,应当修忍,不应断结。何以故?若断结者,所失甚多,堕阿罗汉道中,与根败无异。是故遮而不断,以修忍辱,不随结使。问曰:云何结使未断而能不随?答曰:正思惟故,虽有烦恼而能不随。”(大正25,169a28~b3)
对治身心内外种种烦恼,依靠的是“正思惟”;为众生,久住世间,虽有烦恼,能忍而不随,所依靠的也是“正思惟”。因此,靠著多闻及思惟正法,能将所遇到的一切苦痛转化为利益众生,乃至代众生苦的慈悲之心。
(二) 取相入观,修慈悲三昧
1. 取受乐、受苦、受喜、受不苦不乐人相入观
《大智度论》提纲挈领说明修慈悲三昧的方法。步骤是: 发愿,愿所有众生受乐; 取受乐人相,摄心入禅; 渐渐增广,即见一切众生皆受乐。刚开始由亲族知识,直至怨亲同等。悲心则取受苦人相,直至见十方众生皆受苦,喜心取受喜人相,喜是更深彻,更细微的乐。舍心则取不苦不乐人相,直至见一切众生受不苦不乐。[27]
要对自己的亲族知识产生慈愍之心不难,所以从这里开始练习,让慈悲之心增广,进而扩展至不憎不爱的人。对怨敌要起慈愍之心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人莫不以为对于恶人要加以痛击,世间的正义才能彰显,孔子也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然而,怨亲平等,这却是成佛道不能不突破的难行苦行之重要关卡。
2. 调伏憍慢与嗔恨
如何对不知恩、侵恼菩萨的众生平等以对呢?《大智度论》卷72提到:菩萨应以等心、慈心、下意之心来利益众生。[28]受不知恩的众生侵恼,往往是最难令人忍受的,菩萨等心对待众生,因而得能无碍之心,[29]得此心已,众生虽有大罪大过,菩萨但欲利益不生恼心;慈心是与众生乐,不恼众生,对一切众生产生爱敬慈念之心;下心则是下意之心,愿意谦虚卑下对待众生。嗔恚最妨碍慈悲心的升起,若自以为高于众生,起自大傲慢的心,众生侵怒便无法忍受。所以《大智度论》说:“憍慢是嗔之本,嗔是一切重罪之根。”[30] 若在众生前谦卑低下,那对于背恩的众生只有愈加慈愍,乃至受众生打骂,都不会有恚恨之心。
3. 四无量心互相协调,让慈悲增长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互有关联,在修习时应彼此协调,方能适当并且增长。与众生乐必要拔众生苦,如栽培植物,要风雨调顺,环境适当,才能成长茁壮,四无量心的修习也是一样。既深爱众生,为什么又要对众生行舍心呢?《大智度论》卷20说:
一切众生离乐时得苦,苦时即是苦,得不苦不乐则安隐,以是饶益。行者行慈喜心,或时贪著心生;行悲心,或时忧愁心生;以是贪忧故心乱,入是舍心,除此贪忧,贪忧除故名为舍心。(大正25,210a4~9)
修舍心,一是对众生,令众生得不苦不乐的安隐处;一是对行者自身,除贪忧心,令心不乱。除了调整行者自己的内心之外,《大智度论》还提到:
欲令众生得实事,当发心作佛,行六波罗蜜具足佛法,令众生得是实乐。以是故,舍是三心,入是舍心。(大正25,210b10~19)
菩萨的心愿是欲令众生得实乐而发心作佛,并依此大愿得大果报,饶益众生,若是内心一直处于悲喜乐当中,便不能精进一心行六度,所以舍前三心入舍心。
(三) 观众生苦,不离众生
1. 众生的内外身心之苦
八苦是四圣谛中苦谛的主要内容,此八苦是指: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取蕴苦。《大智度论》则提到众生有内外二苦:
内苦有二种:身苦、心苦。身苦者,身痛头痛等四百四种病,是为身苦;心苦者,忧、愁、嗔、怖、嫉妒、疑,如是等是为心苦。二苦和合,是为内苦。外苦有二种:一者、王者胜己,恶贼、师子、虎狼、蚖蛇等逼害;二者、风、雨、寒、热、雷电、霹雳等。(大正25,202b2~7)
环境的变化,往往带给众生无比的痛苦,即使国土丰乐,没有外苦,种种的身心之苦也捆绑著众生,令众生今世后世不得出离。此中所提内外之苦是属苦受,经中处处说明因为无常,一切有漏诸行皆苦。苦受是苦;乐也是苦,因无常变动,转眼间,乐也就因消失而悲哀了;不苦不乐也是苦,因为迁流变化,不知觉中而走向苦痛。总之,不但不安定,不圆满是苦,因为无常,诸受皆苦。
2. 众生的迷惑邪见之苦
众生因为无明而对法对有情产生种种倒见,本来我空法亦空,众生却以为有实在的人、法;一切法本来清净而众生不以为如此,起种种染污之心,因而起惑造业,如驰骋纵欲、诤论嗔恨、以非为是、邪命自活、贪得无厌、为恩爱之奴、荒废修道、乃至于弃舍大乘,志于声闻。[31]邪见迷惑实在是一切痛苦,一切烦恼的根源。令众生今世饱尝身心内外之苦,后世堕入无量无边三途之苦。
3. 缘众生苦而起悲心
唯有深刻知道众生所受的身心之苦,及因无明之所产生的种种邪见,引生无量无边的苦,才能取受苦人相,遍及一切,修慈悲三昧;也唯有不离众生,才能深知众生的苦,以众生的苦痛为所缘而兴起慈悲哀愍拔济之心与事。《华严经》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32]菩萨不离苦难的众生,是与声闻避绝人世、急取涅槃不同之处。
(四)习以成性,依性成习
《大智度论》卷20说:
善修者,是慈心牢固;初得慈心,不名为修。非但爱念众生中,非但好众生中,非但益己众生中,非但一方众生中,名为善修。久行得深爱乐,爱憎及中三种众生,正等无异。十方五道众生中,以一慈心视之。(大正25,209b21~26)
放逸和懈怠,无法精进行之,常是修习慈悲心失败的原因。世间上有各种不同个性,不同习性的人,贪行、嗔行、痴行、勤劳、懈怠、好乐读书,乃至于好乐赌博……,也都是长久的习惯所造成,所谓习以成性。慈悲之心的培养也要透过久久的熏习,养成习惯。印顺法师在《成佛之道》中也提到:“初以习成性,次依性成习”,意指:起初,以见佛、闻法为因缘,发大菩提心,熏习成大乘佛性。其次,有了菩提心种,就依此佛性而渐渐修发,使佛种的清净功能,由下成中,由中成上[33] 。大乘的清净功德是这样不断的熏习而来,慈悲心的长养也是一样,只有透过不断的、长久的修习,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才能让慈悲深植于心,心量从小至大至无量,扩及十方五道众生,破除嗔恨怨恼,达到怨亲平等。
在忙碌的工作中,烦躁是非常容易升起的,因此,慈悲心的培养,把握时间是很重要的。时时将心沉淀下来,提醒自己,让慈悲之水滋润枯竭的心灵,再度充电。不断的修习,长久下来,也能造就一个具有慈悲性格的人。
(五) 发广大愿,播菩提种
愿,能带领行者到达目标,能坚定行者的意志,能招感同愿同行的伴侣,愿就像一个引导者,在修学的长远路上引导著行者的方向,《大智度论》提到:“作福无愿,无所摽立,愿为导御,能有所成。”[34]时时发利益众生、不舍众生的愿,实是长养大慈大悲之心的好方法。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中,菩萨发救度众生的愿共有一百四十一条,经中提到行者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各种环境中,见到各种好或不好的人、事、物,都可当作发利益众生愿的所缘,目标极其高远,实行则从极其细微的地方著手。[35]
在经中提到菩萨无论是见到严饰人、素服人、愁忧人、欢乐人、苦恼人、强健人、疾病人,端正人、丑陋人、报恩、背恩人、贤圣、沙门,婆罗门、仙人、苦行人、论议人、帝王、帝王之子……,都作愿,希望众生舍离诸不善法,得解脱,向佛道。无论处在居家、妓乐、聚会……等处在种种环境中,或入僧坊、持戒时、修业时、入房舍、上升楼阁、著衣、喝水、吃饭、洗脸、洗手、大小便利……,无论作任何事,都发愿利益众生,上求佛道,乃至于处在危难、烦扰当中,也愿众生随意自在,无所挂碍。[36] 菩萨见到丛林、高山、树、花、流水、荆棘、园圃、道路……,无论见到任何东西,一切有情及无情物,都当愿众生离苦得乐,趋向佛道。换句话说,因为无时无刻不心系众生,所以对于日常生活中,美好、丑陋的境界,如意、不如意的人事,睁眼所见山河大地的一切有情、无情,乃至于自己一举手,一投足间,菩萨都能发挥无限的创意,成为发愿利益众生的增上缘。在身、口、意上时时心念众生,慈悲众生,如此则能开展出一条端正不偏的菩提之路。
(六) 内心清净,质直不曲
《大宝积经》卷41云:
如是大悲,由于不谄而得生起,譬如虚空永出离故;如是大悲,由于不诳而得生起,从增上意而出离故;如是大悲,非由诈妄而得发起,从如实道质直其心而出离故;如是大悲,由于不曲而得生起,极善安住无曲之心而出离故;如是大悲,由彼无有憍高怯下而得生起,一切有情高慢退屈善出离故。(大正11,237b18~b25)
慈悲心的培养要靠无谄、无诳、不诈不妄、不曲、不憍慢、不怯下的清净质直之心,方能深刻正确有力。《大智度论》卷73也说:
菩萨摩诃萨,随其所得,增益善根,灭除心曲、心邪。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身清净、心清净。以是身、心清净故,能过声闻、辟支佛地,入菩萨位中。(大正25,571a12~15)
灭除邪曲虚诳这些下贱烦恼之心才能得身心清净,虽行于世间而能离诸逼迫苦恼,心不厌没,所以能过声闻辟支佛地。谨言慎行,时时锻炼自己刚强难调的心,让烦恼渐伏,让心念保持清净无染,在精进摄心的状态下,心才能纯净敏感,对万事万物生起悲天悯人的心怀。
《大智度论》说:“身口清净名持戒,意清净名忍辱。”[37]心常因疲累困顿,纷乱掉举,而力量脆弱,伤己伤人而不自知。藉著持戒与忍辱的修持,让身心保持清净,深刻的慈悲心力从此培养。《大智度论》卷85提到:
深心清净者,慈爱一切众生,虽怨贼中人亦不加恶……。深心者,于众生中得慈悲心,不舍心,救度心,于诸法中得无常、苦、空、无我毕竟空心,乃至佛不生佛想、涅槃想,是名深心清净,深心清净故,能教化众生,何以故?是烦恼薄故,不起高心、我心、嗔心故,众生爱乐,信受其语,教化众生。(大正25,657a27~b6)
此处深心,是指对众生的慈悲之心与对诸法的无常、苦、空、无我的毕竟空心,是悲与智的结合之清净心,是真正能薄烦恼的心。心中若存有高慢心、我心、嗔心,污浊杂染,即使要对众生说法,众生亦无法信受,内心清净才能真正慈爱众生,才能行教化众生事。
(七) 实践万行,以般若为导
1. 五度与般若随行
菩萨万行以六度四摄为代表,这是菩萨实行利益众生的重要项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般若,行前五事能得大福德,但应以般若为导。《大智度论》说:“五波罗蜜如盲,般若波罗蜜如眼。……五波罗蜜如鸟无两翼,般若波罗蜜如有翼之鸟。”[38]《大智度论》卷34提到:
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普观诸法皆空,空亦复空;灭诸观,得无碍般若波罗蜜。以大悲方便力,还起诸功德业;此清净业因缘故,无愿不得。”(大正25,314b7~10)
菩萨的万行若不以般若为导,不名为波罗蜜,虽修布施、持戒……等事,受世间果报已而复还尽,因般若的观诸法实相毕竟空,不取相心著,而能得清净无碍之业因缘,无愿不得无事不成,般若之于菩萨的重要性由此可见。然而,行般若观诸法空,破世间烦恼得无碍波罗蜜时,若无深彻的慈悲之心,将舍弃众生,取涅槃证。因菩萨大悲方便之力方能还起诸功德,利益无量众生,圆成佛道。因此《大智度论》中,龙树时时强调:“菩萨常不应离大悲及毕竟空。”[39]实行五波罗蜜与般若波罗蜜时,不论是一波罗蜜中相应随行,具诸波罗蜜,或是随时别行波罗蜜,[40]都能从无量劫笃行中让慈悲之心加深加广。
关于行尸罗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大智度论》说:
若欲不恼众生,当行诸法平等;若分别是罪是无罪,则非行尸罗波罗蜜。何以故?憎罪、爱不罪,心则自高,还堕恼众生道中。(大正25,196 c5~8)
观罪不罪众生心无憎爱,是行尸罗无著而得般若,否则取相生著,分别罪不罪的众生而起种种诤竞,对有罪众生起高慢之心,对无罪众生起爱染,则非清净的尸罗波罗蜜,也无法对众生产生清净的慈悲之心。
关于忍辱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大智度论》提到:
无有打者、骂者,亦无受者,但从先世颠倒果报因缘故名为受。是时不分别,是忍事忍。法者,深入毕竟空故,是名法忍。得是法忍,常不复嗔恼众生;法忍相应慧,是般若波罗蜜。(大正25,196c14~18)
观三轮体空,无有打者骂者受者,深入毕竟空的智慧,是菩萨行忍辱波罗蜜而得般若,如此才能忍受无边的痛楚,而不对众生起丝毫的嗔恨之心,行清净的大悲行。
在《大智度论》卷38提到:菩萨修禅时,以方便力不随禅生,不随无量心生,不随四无色定生,而是随其心愿生于他方现在佛土、乃至生于欲界。[41]为什么生于佛国?除了因深入大悲,以此得无量福德故能生值诸佛外,[42]《大智度论》也提到“命终时怜愍众生,愿生他方现在佛国,续与般若波罗蜜相应。所以者何?爱乐随顺般若波罗蜜故。”;[43]至于为何修学禅而舍此禅生,还生欲界,原因是因为怜愍众生而生,是为柔软摄心而入禅,方能在心乱不定的欲界中广行利益众生之事业。总之,菩萨行禅波罗蜜时,因慈悲心深,而能随愿往生,不会退堕,以此福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萨行六度万行时,应以般若为导,方能令悲心深广清净,真正利益众生。《大智度论》说:“以著心行六波罗蜜,是名似。声闻、辟支佛经,无有慈悲,不求佛道,但欲自度;虽是好事,破菩萨道。”[44]时时观三轮体空,不以著心行六度。行般若时,亦不离怜愍众生的慈悲之心,是行者须时时提醒自己的地方。
2. 四摄
菩萨另一重要利益众生的德目为四摄,行此亦能让慈悲之心辗转增上。四摄即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布施是以财法二施施予众生;爱语有二:一者是随众生所须所爱而为说安慰语,乃至法语,二者是得道菩萨观察众生的根机而为说所应度法;利行亦可分为二:一者为众生的今世后世利益,勤修利益众生的事业,二者,以信三宝,持戒、多闻、布施、智慧等善法教导众生;同事是化导众生之恶心,令行善法,并同其所行。[45]菩萨与众生接触,以此四摄化导众生令住十善,是慈悲之心的具体实践,在实践中能令慈悲之心更加深彻。
《大智度论》卷67中,对四摄的解释,特重于以“法”化导众生:
于二施中法施,随其所乐而为说法。是爱语中第一,众生爱惜寿命,令行十善道,则得久寿。利益,于一切宝物利中,法利最胜,是为利益。同事中,同行善法为胜,是菩萨自行十善,亦以教人。(大正25,527a14~17)
“自行○○,亦教他人行○○”是般若经论中经常出现的句型,如“自行六波罗蜜,亦教他人行六波罗蜜”;[46]“自行正见,亦教他正见,赞正见法,欢喜赞叹行正见者”。[47]可以证知为众生宣说正法的重要性。以身作则、教导众生,是令众生离苦的根本办法;善观众生因缘根性,以种种善法教化众生,方能令众生离苦。所以说给予众生离苦得乐之正法,甚于给众生一切珍宝之物。
七、结 语
我们偶尔会听到学佛者说自己“业障深重”,或是感叹“境遇怎么这么糟?”作为一个大乘的修行者,应但问自己是否时时增长般若经论中所提的三心,[48] 而不应妄自菲薄。在凡夫地要学菩萨行,特别要长养对众生的大慈大悲之心。在《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云:“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49] 菩萨行者是在每一个有苦恼众生的地方,行六度万行,并与般若空性慧相应,试著体悟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之一分,精进修大乘行。慈悲心深厚的行者,并不因境遇的不如人而伤心,不因遇到危难而畏惧,或因自身的困顿而自我鄙夷,也不应自高而伤害他人,因为众生与我是“身心相依、自他共存、物我互资的”,[50]思惟这无我的智慧,真正的慈悲就能涌现。
慈悲之心是可贵的,是不共二乘的重要特质之一,是佛弟子重要的修行德目,慈悲心的显发乃至长养在在须扣住法上面的用功。就本文所提出长养慈悲心的方法,无论是要保持身心清净,行六度四摄,观众生苦及迷惑邪见,多闻、思惟等,都说明熏习正法、与空性智慧相应的重要。唯有如此才能得到真正的大慈大悲,正所谓“因智兴悲,悲依智导”。否则,差之毫厘,将失之千里,落于泛泛所称的慈悲,或因为执著心生,落于爱见大悲。[51]
慈悲的讨论散布于各大乘经论中,资料非常的多而丰富,例如慈悲的功德在《大方等大集经》卷29,《大宝积经》卷41处,都有非常丰富详细的阐述,在写作的过程中发现要严谨有力的呈现主题并不容易。但可以肯定的是:多读诵大乘经典对慈悲之心的培养必大有帮助。
关于众生缘、法缘、无缘慈悲之讨论,发现经论中的说法不一,即便是《大智度论》诸卷中亦有不同的界定,留待日后继续研究。至于空观如何作为慈悲实现之基础呢?在《维摩诘经》卷2〈观众生品〉及许多经论中也有精采的描述,留待日后加以探讨。
经论中关于慈悲的讨论资料甚多,慈悲被大乘重视由此可见,慈悲的发扬在这时代更显需要。初次写作多有疏漏,盼能从经论的整理当中体验佛陀的大慈悲之一丝一毫,进而实现。
【参考资料】
1. 《六度集经》,吴.康僧会译,大正藏第三册。
2. 《持心梵天所问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十五册。
3. 《增一阿含经》,东晋.瞿昙僧伽提婆泽,大正藏第二册。
4. 《贤愚经》,元魏.慧觉等译,大正藏第四册。
5. 《禅法要解》,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十五册。
6. 《大方广佛华严经》,唐.般若译,大正藏第十册。
7. 《大方广佛华严经》,唐.实叉难陀译,大正藏第十册。
8. 《大宝积经》,唐.玄奘译,大正藏第十一册。
9. 《大智度论》,龙树菩萨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二五册。
10. 印顺法师著,《学佛三要》,台北.正闻出版社,60年10月初版,83年12月再版。
11. 印顺法师著,《般若经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62年8月重版,81年3月修订一版。
12. 印顺法师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70年5月初版,83年7月七版。
13. 印顺法师著,《成佛之道》(增注本),正闻出版社,83年6月初版。
14. 印顺法师讲、杨梓茗记录,《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偈颂讲记》,正闻出版社,88年2月出版。
15. 印顺法师著,《中观今论》,正闻出版社,89年10月新版一刷。
16. 中村 元著、江支地译,《慈悲》,台北.东大图书公司,86年9月出版。
17.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ver 1.0光碟,台南.财团法人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
【注 释】
[1]《大智度论》卷27?大正25,257b9;256c16。
[2]《大智度论》卷20?大正25,211b21~24 此处说: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蜜之母,诸佛之祖母。菩萨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故得作佛。
[3]印顺法师于《学佛三要》p.67提到:
菩萨的种种修学,从慈悲心出发,以慈悲心为前提。“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没有慈悲,一切福德智慧,都算不得菩萨行。所以,大(慈)悲心,实在是菩萨行的心中之心!
[4]《大智度论》卷27?大正25,257b7-8。
[5]《学佛三要》p.138。
[6]参阅《大智度论》卷93?大正25,710c2-14此中提到:“菩萨欲净佛土故,求好音声,众生闻好音声,其心柔软,心柔软故易可受化。”菩萨如此,诸佛亦然。所以说自作伎乐,为化导众生。
[7]参阅《大智度论》卷27?大正25,257a8-12。
[8]《大智度论》卷15?大正25,169b12~13
“菩萨功德福报无量故,其心柔软,诸结使薄,易修忍辱。”世间人常因福德不足,奔波劳苦,衍生种种烦恼,故
说菩萨功德福报无量,其心柔软,易于行六度万行。
[9]《大智度论》卷20?大正25,211 b5~8)“复次,断淫欲天皆名为梵,说梵皆摄色界,以是故断淫欲法名为梵行;离欲亦名梵。若说梵则摄四禅、四无色定。”这里的梵,是含摄四禅、四无色定。
[10]《大智度论》卷19?大正25,197a21~24“梵行、天行中,因取众生相故生,虽行时无过,后皆有失;又即今求实,皆是虚妄。若贤圣以无著心行此二行,则无咎。”此中所说二行即是梵行、天行,所谓过失指的心有执著,即使行的是善法,亦是美食杂毒。
[11]《大智度论》卷57?大正25,464a28~b2“从久远已来,修集福德智慧,于一切众生有慈悲心,教化众生,除去恶心。如是善男子,刀兵不伤,命不中断。”
[12]参阅《禅法要解》卷1?大正15,a21~26。
[13]参阅《学佛三要》p.118~119。 印顺法师以为:释尊的一生,不外乎大慈大悲的生活,无非表现了慈悲为本的佛心。
[14]《六度集经》卷1?大正3,1a14~18。
[15]《六度集经》卷4?大正3,24a19~b1。
[16]《六度集经》卷5?大正3,32a10~18。
[17](1)《贤愚经》卷8?大正4,407a25~29“菩萨见此,即自端坐,系心摄念,入慈三昧。念诸毒蛇本生之时,皆由嗔恚,嫉妒倍盛,故生此中,受斯恶形。极以慈心,矜怜悲念,慈心已满,彼诸蛇毒,皆自除歇。”
(2)《贤愚经》卷8?大正4,407b1~3“见诸罗刹,闻人香臭,皆来求觅,大施已见,摄心慈观,诸罗刹辈,敬心自生。”
(3)《贤愚经》卷8?大正4,407b8~16“知是龙城,欢喜往趣,见其城外,有七重堑,满诸堑中,皆有毒蛇,其毒猛盛,视之可恶。大施导师,念诸毒蛇,皆由前身怒害多盛,故受如斯可恶之形,念慈哀愍,如视赤子。慈心已满,蛇毒悉除。即起蹈上,行诣龙城,见有二龙以身绕城,交头门阃,见于大施,仰头愕视。大施寻时,复入慈心,龙毒便除,低头不视。”
[18]参阅《大智度论》卷27?大正25,257a21-22
[19]《学佛三要》p.138~139。
[20]《大智度论》卷40?大正25,350b25~26。
[21]参阅《学佛三要》p.136。
[22]参阅《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偈颂讲记》p.116~117。
[23]《学佛三要》p.136 印顺法师提到:法缘慈是悟解得众生的无我性,但根性下劣,不能彻底的了达一切法空。
[24]参阅《学佛三要》p.137。
[25]《般若经讲记》p.82。
[26]参阅《大智度论》卷15?大正25,168b20-169a27。
[27]《大智度论》卷20?大正25,209c21-28。
[28]参阅《大智度论》卷72?大正25,569c9-26,此中提到:“世人但能爱敬所亲,菩萨普及一切,得此柔软清净的好心,名众生忍,是法忍初门。”
[29]在《大智度论》卷93?大正25,713b23-24中提到:“定知一切法皆如是,从是因得是果,是故名佛一切法中无碍。”因为定知因果关系,即使是大罪过的众生,菩萨也能不生恼心,等心对待,也因此而能得无碍之心。
[30]《大智度论》卷20?大正25,569c9-c10。
[31]参阅《持心梵天所问经》大正15?9b22-10a24 此三十二种倒见归纳如下:1.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而众生以为有。2.一切法无所有、无所依、悉为虚无、无吾我、无有主、无可受,而众生以为有。3.一切法无有生、无有灭、无欲尘、无贪欲、无恚怒、无愚痴、无所从来、无所去、无造行、无放逸,而众生以为有而驰骋纵欲。4.一切法悉为空静、悉为无想、悉无有愿,而众生不以为如此。5.与众生诤论,嗔恨结恨;知见颠倒,为世所习,游于邪径;为财利世俗所依,贪得无厌;为恩爱仆,为财业家居妻子之娱,无有坚要为坚固想;仇怨恶友,而反谓之为是亲友;邪业自活;为诸尘垢而现污染,于家居事多有患害扰攘;于修道懈废,放逸懈怠;志于声闻缘觉,弃舍大乘。
[32]《大方广佛华严经》卷40?大正10,846a13-14。
[33]《成佛之道》增注本p.259。
[34]《大方广佛华严经》卷40?大正10,846a13-14。《大智度论》大正25,108b16~17。
[35]参阅《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4〈净行品〉?大正10,70a4~72a17。
[36]《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4〈净行品〉?大正10,70a17~a18“若在厄难 当愿众生 随意自在 所行无碍”。
[37]《大智度论》卷81?大正25,628c26~27。
[38]《大智度论》卷35?大正25,314b12-16。
[39]《大智度论》卷53?大正25,441c12。
[40]《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6b22-27,相应随行的意思是指行一波罗蜜,具足其他五波罗蜜,不离般若波罗蜜;随时别行波罗蜜,是指因一、因二、因三、因四得般若波罗蜜,多者受名。
[41]此中欲界指的是四天下、人、六欲天十处。参见《大智度论》卷38,大正25?339b6-8。
[42]参见《大智度论》卷38,大正25?338c17-19。
[43]《大智度论》卷38?大正25,339b13-16。
[44]《大智度论》卷69?大正25,542a19-22。
[45]参阅《大智度论》卷66,大正25?526c~527a。
[46]《大智度论》卷91?大正25,705b10-11。
[47]《大智度论》卷93?大正25,714b28-29。
[48]此三心即: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无所得为方便,散见于般若经论当中。参阅印顺法师著《学佛三要》,p.66。法师在此提到:“此三心实是菩萨学行的肝心!”并引述古人说:“失之则八万法藏冥若夜游,得之则十二部经如对白日。”。
[49]《大方广佛华严经》卷40?大正10,846a18-19。
[50]《中观今论》自序文p.8。
[51]《维摩诘所说经》卷2?大正14,545a28-b2“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爱见悲者则于生死有疲厌心。若能离此无有疲厌,在在所生不为爱见之所覆也。”;《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八)》p.4681.1“爱是系著,见是执见,由执见而生之爱,是名爱见。”;《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八)》p.4680.2“指不离爱见的大悲。即未证实相之理,承认有能爱、所爱二相而起的大悲。”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