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住正法四大遗产
久住正法四大遗产
宗麟法师(圆光佛学院教师
转载于《僧伽》季刊,卷12,第3期(总47期),
民国92年4月20日,pp.4~25
目 录
壹、前 言
贰、久住正法四大遗产
一、依止理念
二、弘护人才
三、实证法门
四、僧团制度
五、小结语
参、久住正法因应之道
一、提振戒律
(一)佛制主导,僧制辅佐
(二)大小双融,止作并用
二、禅教相资
(一)禅修实证
(二)经论教理
三、培养人才
(一)修道本愿,生涯规划
(二)强观诸法,行化训练
四、小结语
肆、结语
壹、前 言
“正法久住”是佛教自觉觉他、二利(自利、利他)圆满,高远圣洁的愿景。世尊入灭遥隔千年,佛教命运在1.理念混淆、2.人才凋零、3.法门流失、4.制度隳弛的时流中遽变茍延;而佛弟子则在内有烦恼浊乱、知见迷离,外有1.异教思想冲击、2.政治势力侵扰、3.社会价值偏差的时代里动荡残喘。“像末世纪”(像法、末法)的积愫悲情就在教团、个人、内因、外缘的重重交络、渐渐推移中任运生起!
从“铁打常住,流水僧”[1]的警训,笔者回顾历史、放眼当代、宏观未来,谨以久住正法的赤忱鉴往知来,从三藏十二分教指陈光辉教运、利乐有情的佛门四大遗产,与守护、永续遗产的三项因应方法,祈冀殷忧启圣、扭转乾坤,再造正法威势,清净世间!
贰、久住正法四大遗产
世尊与历代诸祖在三藏(经、律、论)里广演正法久住要义。笔者整合、会通成四项纲维:1.依止理念、2.弘护人才、3.实证法门、4.僧团制度。以下一一概述论证永续正法、代代相传的佛门四大遗产!
一、依止理念
凡是刻意运转的动身、发语、起意 等种种行为造作,背后都有依循的思想理念。佛弟子要截断无始的烦恼瀑流,去除长劫的思想污垢,依止理念的内容与意涵,便成了关怀第一要件!
《杂阿含经?36经》:“当正观察,住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异洲不异依”[2]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三宝余势犹未全灭,故于彼时复有苾刍、苾刍尼等,少欲知足,护持禁戒,修行静虑,爱乐多闻,受持三藏教法,广为四众分别演说,利益安乐无量有情……”[3]
世尊预言“诸佛化迹,正法住世的通则- 于佛灭千年已后渐当隐没”[4]《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5]
《俱舍论?分别定品》:“世尊正法体有二种:一教、二证,教谓契经、调伏、对法。证谓三乘菩提分法。有能受持及正说者,佛正教法便住世间。有能依教正修行者,佛正证法便住世间。”[6
杂阿含经?36经》世尊强调依法纯正观察,不得依止“法”以外的其他理论。《佛临涅槃记法住经》将“法”清楚界定为“三藏教法”,并且具体提出“禁戒、静虑”的意涵。而《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除了贯串戒(禁戒)、定(静虑)、灭苦智慧(可从闻正法培养)的因果关系,更把“三藏教法”中灭苦智慧的意涵明朗化了!
三藏(契经经、调伏律、对法论)教法意涵戒、定、慧,被宋朝?元
照律祖说为“圣教虽多,不越三学”[7],更被印度?世亲菩萨演绎成《俱舍论?分别定品》的“正法体”,切中了以三藏教法的戒定慧为依止理念得以正修行证三乘圣果,具足久住正法的功能,同时也抛出了弘护人才与实证法门有久住正法的重要讯息!
二、弘护人才
《礼记?中庸篇》:“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8],充分表达“以人为治”,人才与政事兴废隆替的微妙性。虽然佛法主张“依法不依人”[9],,却不否认“人能弘道,非道弘人”[10]的现实性,禅宗祖师更有“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智)过于师,方堪传授”[11]的要求。尽管依止的真理多么究竟圆满,没有优秀的弘扬护持人才,仍然不能避免“像似正法”的危机与正法灭亡的悲剧!举证如下:
《十诵律?八诵?增一法》:“有五法正法灭亡没,何等五?有比丘无欲是名一。钝根是名二。虽诵义句不能正受,亦不能令他解了是名三。不能令受者有恭敬威仪,有说法者不能如法教是名四。斗争相言,不在阿练若处,亦不爱敬阿练若处。优波离!是名五法令正法灭亡没。”[12]
《四分律?第四分?毗尼增一》:“有五法令正法疾灭,何等五?有比丘不谛受诵,喜忘误,文不具足以教余人,文既不具其义有阙,是为第一疾灭正法。复次有比丘为僧中胜人上座,若一国所宗而多不持戒,但修诸不善法,放舍戒行,不勤精进未得而得、未入而入、未证而证,后生年少比丘仿习其行,亦多破戒修不善法,放舍戒行,亦不勤精进未得而得、未入而入、未证而证,是为第二疾灭正法。复次有比丘多闻、持法、持律、持摩夷,不以所诵教余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私便命终,彼既命终令法断灭,是为第三疾灭正法。复次有比丘难可教授、不受善言、不能忍辱,余善比丘即舍置,是为第四疾灭正法。复次有比丘喜斗诤、共相骂詈,彼此诤言口如刀剑,互求长短,是为第五疾灭正法。”[13]
《瑜伽师地论?摄事分?调伏事》:“云何名为像似正法?谓略有二种像似正法:一似教正法、二似行正法。若于非法生是法想,显示非法以为是法,令他于中生正法想,如是法教实故、谛故,非是正法,而复像似正法显现,是故名为似教正法。若广为他如是宣说,令他受学亦自修行,妄起法想习诸邪行,而自憍慢称言;‘我能修是正行’,应知是名似行正法。”[14]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声闻地?种姓地》:“云何名为法住随转?谓即如是证正法者,了知有力能证如是正法众生,即如所证,随转随顺教授、教诫,如是名为法住随转”[15]
《十诵律》说:“1.缺乏想追求善法的心(无欲)。2.悟性不高(钝根)。3.自己不能正确领纳义理文句,也没有能力使他人了解。4.不能令受教者起恭敬威仪,也不能如法演说教导。5.相互斗争,不住寂静处(阿练若处),也不好乐敬重寂静处。”,是正法灭亡的五大因素,直接提撕佛弟子的心性、悟性与教学能力关系正法的断续存废。《四分律》纪录:“1.不真实持诵、容易忘误的比丘,用缺漏的文义教导他人。2.上座宗师舍戒放逸,只修不善法,而不努力得证‘过人法’[16],使后生晚辈也跟著学习。3.多闻三藏未教导他人便命终。4.贤善比丘舍弃难调教、不堪忍的比丘。5.斗争骂詈,互求长短”,会使正法快速毁灭,点明心性、传承(与教学有关)、环境(上行下效的身教示范)的重要机制。《瑜伽师地论?摄事分?调伏事》分别从自作、教他把思想与行法的错误配属“似教正法”、“似行正法”,用表格简化关系如下(如表一)。并在〈声闻地〉有力地奖劝能证正法、鉴识人才的佛弟子,依内证境界教授、教诫他人,可使正法随转,久住世间。
综观以上圣典,推理得知:佛弟子心性贤善纯良、悟性锐利高明、教学精确应宜,将建构出优质的师资相摄、师弟相承,久住正法的环境教育。因此,开显了依止正教法修行、演说(即正见、正行)的弘护人才是久住正法的幕后推手,也突出了僧团制度的境教(环境教育)地位。
三、实证法门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17]肯定了人类成佛的可能性,而“练根”[18](练磨根性)思想更激发吾人修道的行动力。这样,进趣涅槃、具体可行的实证法门,便是雕琢人才,久住正法的要路。再举证如下:
《增一阿含经?阿须伦品》:“若有一人出现于世,便有三十七品出现于世。云何三十七品道?所谓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真行,便出现于世。云何为一人?所谓多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是故,诸比丘常当承事于佛,亦当作是学……”[19]《杂阿含经?816经》:“三学具足者 是比丘正行 增上戒心慧 三法勤精进”[20]
如前文(贰.一.依止理念)《俱舍论?分别定品》[21]所引,依三藏教法正修行成就的三乘菩提分法,便是正法久住,相应了《增一阿含经》世尊教诫本怀,嘱告弟子应当依教奉行学修,使三十七品道永住世间。又如元照律祖归纳:“圣教虽多,不越三学”[22],使《杂阿含经?816经》诱导佛弟子,精勤不放逸地增上戒、心(定/意)、慧三学 具足总持的正行,更有容摄三藏圣教的代表性。总之,佛弟子在内涵三学的圣教法门中真修实证菩提分法,是练磨根器、增上道品,也是摄持正法、永住世间的重要途径!
四、僧团制度
从世尊殷勤苦切训谕正法兴灭各项因素中,如:《四分律》[23]的上座宗师不持戒,晚辈跟随模仿;难调教;互相斗诤、骂詈、挑剔过失 等。与《佛临涅槃记法住经》[24]从佛灭700年以后的不勤修三学、轻蔑嫌诃持戒者、言词粗野、欺诳阿谀、损费三宝财物、经营世俗事业、耕种买卖贸易、习诵议谈世间戏论(例:政治、战事、饮食、淫欲 等)、耽著妙好生活资具(例:衣、钵、房舍、敷具 等)、与恶人结群集党 等种种乱象,一一暴露僧伽戒行毁犯、僧团制度隳弛的〝佛教法殇〞!于是世尊垂哀愍怜地施设戒律,示现狮吼,如:
《摩诃僧祇律?比丘僧戒法?四波罗夷法》:“有十事利益故,诸佛、如来为诸弟子制戒,立说波罗提木叉法。何等十?一者摄僧故。二者极摄僧故。三者令僧安乐故。四者折伏无羞人故。五者有惭愧人得安隐住故。六者不信者令得信故。七者已信者增益信故。八者于现法中得漏尽故。九者未生诸漏令不生故。十者正法得久住”[25]
《大方广佛华严经?明法品》:“常勤修习六和敬法,是故能令僧种不断”[26]
将世尊制戒十利益约摄为五项:1.摄受僧伽、2.安护僧伽、3.生益信心、4.断惑不生、5.久住正法,方便捕捉法要(组织成“制戒十利约摄表《大方广佛华严经?明法品》则把僧伽的薪传相承归趣六和敬的理想。
五、小结语
久住正法的佛门四大遗产,虽然各有定位、各立功益,实际却同体运转、共扶教运!引喻说明:一切圣教(经律论三藏意涵三学)的依止理念,好比兴建屋宅的设计蓝图;含摄三学的实证法门,有如制造装饰的建筑材料;规范僧伽的僧团制度,就像架构房舍的基础梁柱;而三学具足总持的弘护人才,恰似完成建物的施工品质(如图一)。设计越稹密周全、选料愈上乘坚实,配合诚信优良的施工,将延长建筑物的保固期限。同样的,契应法性的修道理念、依教奉行的佛门龙象、作证涅槃的纯正法门与满全六和的丛林制度,将超越人事时地,久住正法,生生不息!
参、久住正法因应之道
放眼当代佛教问题,世尊预言的乱象仍在推波助澜、汹涌澎湃。了解久住正法四大遗产后,笔者提出三项因应刍议,祈与僧俗同道共擎法灯、同曜佛日!
一、提振戒律
深思世尊降旨的“比丘五夏(比丘尼六夏)依师学律[28]、持律令法久住功德[29] ”,对观今日僧伽的迷思与僧团的失序,笔者认为应先提振戒律,救济正法灭没的燃眉之急!敬献两项方法如下:
(一) 佛制主导,僧制辅佐
虽然各部广律是部派取舍佛制戒律的结果,却都具有共通而相当的公信、公权地位[30]。因此,以佛制为主导母体,配合佛弟子顿渐修证与人事时地的深浅权衡,是最恰当的抉择!举例论述:
《四分律?第四分?毗尼增一》:“若比丘非制而制,是制便断,如是渐渐令戒毁坏,令多人不得利益,作众苦业,以灭正法。若比丘非制不制,是制不断,如是渐渐令戒成就,利益多人,不作苦业,令正法久住,是故汝等非制不应制,是制不应断,当随所制戒而学。”[31]
《五分律?第三分?食法》:“虽是我所制,而于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而于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32]
《舍利弗问经》:“如我言者,是名随时。在此时中应行此语,在彼时中应行彼语,以利行故,皆应奉持”[33]
根据《四分律》,世尊范限弟子只有随顺佛制修学的义务,没有增删戒律的权利,定位了“令戒成就、利益多人、正法久住”的持戒方向。而引用《五分律》,可适当地开放僧伽施设随方毗尼[34]、丛林清规的立法权(例:《敕修百丈清规》[35])。适度解限确实使戒律更具根机差异性与时代应宜性,然而,却不得抵触“清净”与《舍利弗问经》“随时利行”的原则。尤其在摄僧度徒时,更当谨尊佛制、再择僧制,为个人、团体做合法、合律的规划[36],成就正见正行的模范僧团。扼要地说:依佛制戒律萃取理念原则,把定行持方向;以僧制清规因应时代变化,创造清净、利行的修道机宜,是佛弟子的明智选择!
(二) 大小双融,止作并用
世尊在经律中赞叹戒是一切善法根本,能使行者所愿如意,甚至究竟成佛[37]。佛门轨持七众伦理,以所纳受的声闻戒体(通说为“小乘戒”)区别 [38];大乘佛法则立足于声闻戒而力扬菩萨戒(通说“大乘戒”)。然而,常见自诩为大乘菩萨行者,或轻言诋毁、或率性抛弃声闻戒、或过日中饮宴、或影视声光娱乐、或男女杂居一处 等,广泛地“顺世仪”[39],造成大小乘戒同根相煎的伤痛,甚至俱焚双毁的悲哀。其实,菩萨为安护众生心,更是严守轻重等持[40] ,回避讥嫌。本文仅就大小乘戒共存融合的可能性概述管见。1.审查动机:广览大小乘戒的一切犯罪构成要件,都必须先审查动机,依动机有无、强弱、特定、颟顸 等实况定罪。当行者面临生活情境时,谨慎思量1.律仪本末(小为本、大为末)、2.层次浅深、3.影响多寡、4.效应远近、5.过失轻重、6.利益大小 等,取舍行护律仪的止作二持。2.成就二利:从世尊制戒十利益[41]与菩萨律仪[42]分析,两者都具足现在、未来利益庄严自他的深义。以此特质类同性,依止上述审查动机的思量角度,朝1.光洁心性内化、2.修道习性加行、3.福慧善根串习的方向,提升自他二利。3.回向菩提:以成就自他二利的基础,谨守大小乘戒,运用练根[43]与回向[44]的理论,将一切律仪行法,回向自他与法界众生速疾圆满无上菩提(成佛)。再者,止作二持双美并用,更令吾人戒体光洁,行事如仪。唐朝?道宣律祖为止持、作持在增上戒学的定位与定义,做了极精湛的诠释。引证如下: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序》:“持戒之心要唯二辙,止持则戒本最为标首,作持则羯磨结其大科,后进、前修妙宗斯法。”[45]
《行事钞?持犯方轨篇》:“言止持者:方便正念,护本所受,禁防身口不造诸恶,目之曰止。止而无违,戒体光洁,顺本所受,称之曰持。持由止成,号止持戒,如初篇之类。二明作持,恶既已离,事须修善,必以策勤三业,修习戒行,有善起护,名之为作。持如前解。所以先后者,论云:戒相止,行相作。又云:恶止善行,义之次第。次释二犯,言初犯者:出家五众内具三毒,我倒在怀,鼓动身口,违理造境,名之为作。作而有违,污本所受,名之曰犯。犯由作成,故曰作犯,此对作恶法为宗。恶既作矣,必不修善,是故第二即明止犯。言止犯者,良以痴心怠慢,行违本受,于诸胜业厌不修学,故名为止。止而有违,反彼受领,故名为犯,此对不修善法为宗。”[46]
宣祖认为持戒的核心双轨是:以罪相戒本为标的的止持,及内容中议决羯磨最多的作持。并用“于听闻、正受〝不淫、不盗、不杀〞等五篇七聚法教后,因正念防护而使身口终止罪业”定义“止持”。而“该禁约的错误,竟顺任鼓动造作”定义为“作犯”。所以,把“止持”合会“作犯”。相反地,“该策进三业勤修的〝受戒、安居、忏罪〞等羯磨法事”定义为“作持”。“轻慢、怠惰本分毗尼学处而不修学”是“止犯”。而同样的把“作持”合会“止犯”。宣祖一语道破持戒心要,也一语警醒晚学后修。时下多数佛弟子对止持或懵懂、漠视而毁犯,或自主、开放而穿缺,长期处在不知有罪、不懂忏悔;或知罪不知忏悔,与罪恶染著缠绵的生死泥淖中。而对作持更是或无知、迷昧,或任意、随兴,使自他或愚騃度日、或以讹传讹,难得可贵的修道慧命濒临支解残断。如果止作二持同步并用,以“于微小罪见大怖畏”的理念[47] 陶炼“轻重等持”的性格。那么,当行者于“止持”“作犯”了(例:含食语、偷盗 等),及时用“作持”(例:或忏悔 [48]、或灭摈 等)挽救;或平时依教奉行“作持”(例:随犯发露、如法传戒、安居坐夏 等),相信必有清净身器、安和僧团的实益。虽然融合大小乘戒、止作二持并用,是个人内在的修道本愿、教理义解与机智灵活,面对外在师友环境、时代人文的大考验,身为三宝弟子,为了生死逼迫、世间苦难,应当有捍卫正法、住持三宝的大承担!行持戒律如同开凿护城河,挖得越深越宽,攻防自守、抵御外侮的安全性越高。而毗尼学处(戒律)守护得愈广漠愈细腻[49],防非止恶、明因识果的念知力愈敏达。虽然毗尼学处大部份倚赖规矩法则的禁制、善导来雕凿人才[50],但是,目的在培养成长中的凡夫,从“于微小罪见大怖畏”[51]的他律鞭策,脱换成洁身自爱的自觉自律,使行者在自处、处众或领众时,都能谨慎严明、稳健安然,则未来佛教教运、众生机感将为正法久住做历史见证!
二、禅教相资
既然三学具足是比丘正行[52],三藏中也多教授三学的因果关系[53],行者用严净毗尼做修道准备,所得的安稳适悦,将使止观禅修、开发智慧更捷疾顺利。因此,禅教相资是预约正法久住的方法之二。三世诸佛与历代贤圣祖师不断宣唱、示范解行相应,唐朝?圭峰宗密大师说:“须知经论权实,方辨诸禅是非;又须识禅心性相,方解经论理事。”[54],俐落开导经论教理与禅修实证相互资成、解行相应的因果关系。略述于后:
(一) 禅修实证
如宗密大师所说:了知经论思想的方便、究竟,才能辨证禅法的对错、邪正;检识禅修心性密印的理体、事相,才能胜解经论的理事教义[55]。因为禅修心性幽隐难察,入定、证果更不是一般人有能力觉照,时下或轻言自证“过人法”[56],聚众教学;或盲修瞎练,虚张声势;或漫无头绪、心慌意乱 等,便风起云涌,方兴未艾!禅境的虚实对错、邪正染净,也就更扑朔迷离、惑人眼目!这样,1.动机纯正,对向涅槃;2.机理相契,一门深入;3.随时运心,不作圣解;便相形重要了,简述如下:1.动机纯正,对向涅槃:《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明禅波罗蜜门》:“但三种人用心异故,发禅得道亦各不同。”[57],可见用心的染净、胜劣,是生命证量的锁钥。锁定佛法本质解脱[58],端正禅修动机,真为趣向涅槃而努力。2.机理相契,一门深入:“法无高下”[59],应机便是妙法,从经论发掘契合法性真理,并相应根机悟性的纯正法门,例:念佛、数息、永嘉禅、参话头[60]等,依经论指南督导禅修方法与过程。又,择定禅法后,切莫浮躁妄动,朝三暮四,左参右学,自乱方寸,应当一门专修深入,十年、二十年老实潜切用功,等到功夫极致时,自然展露澄渟慧明的心地风光。3.随时运心,不作圣解:端身正坐,静中禅修,固然能阻断外五尘的干扰,然而羁累皮囊(指色身)难免涉缘饮食、眠卧 等杂务,只要心系解脱成佛、安邦护法的目标,对生命的黄金时光(一息尚存),便能带起“时间管理”的行动力,快速养成随时随地止观运心的修道习性,凝聚向上一著、功夫致极的势力。隋朝?智者大师与宋朝?高峰禅师对随时运心,有雷同的见地。引列如下: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正修行》:“历缘对境修止观者:端身常坐乃为入道之胜要,而有累之身必涉事缘。若随缘对境而不修习止观,是则修心有间绝,结业触处而起,岂得疾与佛法相应?若于一切时中,常修定慧方便,当知是人必能通达一切佛法。”[61]
《高峰原妙禅师禅要》:“若论参禅之要,不可执蒲团为工夫,堕于昏沉、散乱中,落在轻安、寂静里,总皆不觉不知……步步不离,心心无间,如是经及三载,曾无一念懈怠心。”[62]
可见,止观禅修并非只是兀楞楞地“只管打坐”的腿子功夫;也不是身心俱疲地只有劳动作务,不懂禅观的“农而不禅”;而是在一切时中善观缘起地活用“坐中修”[63](静中修)与“历缘对境修”(动中修)止观。藉由“动静俱修”的理念与随时运心的方法,再凭仗正精进的加行力,串习成绵密勇猛的禅修惯性,便容易对治长劫生死中的颠倒散动。此外,禅定境界的检证,是止观行法的另一襟喉。禅境的寂妙胜乐或怖畏忧苦,常令行者情逐意驰,无法抗拒。世尊与历代祖师都曾为此垂哀振铎。引文如下:
《大佛顶首楞严经》:“……斯但功用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64]
《大智度论?初品?四无量义》:“若分别忆想 则是魔罗网 不动不依止 是则为法印”[65]
《瑜伽师地论?摄决择分?菩萨地》:“若安置心于无相界,一切诸相皆不现前;若不安心于无相界,不随所欲,便为诸相漂转其心。”[66]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分别禅波罗蜜前方便》:“当用三法除却魔罪:一者了知所见闻觉知皆无所有,不受不著、亦不忧戚、亦不分别,彼即不现。二者但反观能见闻觉知之心,不见生处,何所恼乱?如是观时,不受不分别,便自谢灭。三者若作此观,不即去者,但当正念,勿生惧想,不著躯命,正心不动,知魔界如即是佛界如,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于魔界无所舍,于佛界无所取,即佛法现前,魔自退散,既不见去来,亦不忧喜,尔时岂为魔所恼?”[67]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觉知魔事》:“行者既觉知魔事,即当却之,却法有二:一者修止却之,凡见一切外诸恶魔境,悉知虚诳,不忧不怖,亦不取不舍,妄计分别,息心寂然,彼自当灭。二者修观却之……”[68]
世尊提纲挈领地警诫:一切禅境只是短暂的运心功用,并非身证圣境,不认为那是出凡入圣才正确;如果理解为圣境,就会感招种种魔邪障难。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用不动摇、不依附的法印理念,导向“除诸法实相,其余一切皆是魔事”[69],解构一切分别忆想。弥勒菩萨 [70]在《瑜伽师地论》以安心于无相界,来澄寂漂转的心。而合糅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与《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要除却魔罪,只有息心寂然不取不舍的止心,与照破能缘心、所缘境都是空幻不实的观心。不管经论敷演得详要或广略,只要坚守禅法随时运心的“圣默然”[71],任由境界“换幕拉幕”,便是契入法印的善境界了。如果把心性譬喻为海水,当海水澎湃呼啸时,除了销弱海水照物映境的功能,映现的境界也变得扭曲、破碎;而澄渟寂止时,除了能映现万物,所映现的影象也保持得端正、完整。止观禅修便是利用禅法停息吾人鼓动、涣散、游离、浑浊的心,使心性变得寂静、统一、专注、澄净,提高对境界的觉观力而除灭烦恼。总括来说:禅修实证是佛法觉性教育中自力救济的根本,目的在使行者藉助止观运心作意,以澄净心识、观达境界的特质[72],成就明慧正觉、圆满二利的理想。
(二) 经论教理
《大佛顶首楞严经》:“五阴本因,同是妄想……随念所使,种种取像,心生形取,与念相应”[73],说明凡夫无始来的思虑忆念都是妄想,由此生化种种相续流转的五阴根身(个己身心)、器界(师友、山河 等生存环境)。精要的说:一切生死缠缚系属都是理念(即知见)的错误,而理念乖谬是因为思考决断违离法性(宇宙真实性)的结果。要逆转生死流,世尊以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及内心如理思考[74],作为获得醇正理念的方法。由于人为造作复杂多变,人格深处幽隐难见,佛弟子要成长如理作意的能力,笔者认为以深入三藏最稳当可靠。而身为汉传行者,处在三系佛教(南传、汉传、藏传)高度交流、像似正法[75]狂飙的时代,再供养两项因应方法[76]:1.汉传文献,多闻熏习:本著时间管理、生命利用、普济一切的行愿,不妨以汉传文献为主,再参酌各系典籍,依止“三学总持”的理念[77],倚靠“大乘多闻熏习相续”[78],既深又广而反覆地阅读,即使不能体解义理,也有内熏为坚固福慧善根的力量[79],何况是闻而受持[80]、依教奉行,这股内熏的善根力,更不可思议!2.引经据典,实证理论:凡夫执见未断、理事未通,常有轻率〝自由心证〞,自以为是;或引经据典,妄解经论的情形,应合“依经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返同魔说”[81]的殷鉴。因此,应当以“引圣教、遵古意”的稳健原则,引经据典,汇整究竟了义、具体可行的实证理论,做严谨精密的思考推理与灵活应用,规避自误误人、灭亡正法的近过、远祸!经论教理就像电脑软体,依靠多闻熏习输入心性,汰换凡夫迷情妄识,解破宿世生死无知的毒害,使行者正确思考一切境界,重新启动正念知、无罪障的净妙三业,解决生命历程中的所有困顿,完成如来大事!笔者简约为:“依教修禅,由义解确立知见;以禅契教,从行证串习善根。”[82]
三、培养人才
一般人多向往自由、随心所欲,以为不懂戒律便不犯戒罪或业报罪,宁愿当个沉睡的美人(不学戒、不持戒),传染他人一起沉睡(一盲引众盲),或大方礼让他人进步(别人学行就好,自己没关系),却不知道:即使不懂交通规则而违规肇事,仍要接受法律制裁(不学无知也有罪报)[83]。部份人士则热血心肠,以为“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84],或五味杂陈,用附佛外道法(例:算命、符咒 等)自作教他;或自说过人法[85](例:得禅、得解脱 等),以像似正法[86]自行化他。部份因长老圆寂,后继无人,清规殒落,法门夭殁!对照圣教,回顾历史、反观今日,使正法沦丧的人才问题,笔者归纳为两点:1.传承中断(例:多闻三藏未教导他人)[87],2.违理背教(例:佛弟子犯戒、邪见[88]等),面对佛教丰富、深致的文化资产,佛弟子要如何承担,竭尽本分事地永续正法?只有靠人才培育。笔者供养两项方法,敬献十方同道!
(一)修道本愿,生涯规划
现今发好心学佛或出家的佛弟子,部份随著师友环境守著不变的模式过活;或漫无目标的安逸度日;或历缘对境时怯弱气馁;或行住坐卧中染著缠绵 等。怯弱气馁延碍行道进度;染著缠绵是慧命的重大伤害;漫无目标将错过难得人身;而不变的模式也得定夺正误,衡量在佛法本质(即〝解脱〞)上追随意义的有无。整体来说:是个人与团体(特别指僧团)缺乏生涯规划。因此,人才潜能要被高度激发、佛教要充分运用人才,建立修道本愿与发展生涯规划,是个人、团体(延展到佛教教团)两全其美的方案。仰瞻三世诸佛、历代诸祖的成就,都是皈依庄严恢宏的修道本愿[89](愿),勤策深切力行(行)的结果。道宣律祖也切要慈训:“通进道门,不出三学,一切圣人,并由斯路”[90]。吾辈佛弟子当效法前圣先贤行愿,建立具体、明确、踏实,内涵三学的修道本愿,从各阶段远、中、近三程规划生涯,例[91]:
1.累劫规划 — 远程以“成佛/解脱”为终极目标,中程以“来世福慧善根”为标的,近程以“今生身口意妙行”为旨归。
2.今生规划 — 远程从“正念正知舍报”立标,中程从各年龄层励志(例:数年一个成长目标),近程从数周或数日策心。
3.每日规划 — 将每天的作息区隔为1.早晨、2.上午、3.下午、4.晚上,规划出1.配合团体(例:课诵、共修、聚会 等)、2.个人独处(例:读书、写字、禅坐 等)、3.弹性应用(例:可自由选择配合团体或个人独处)的时段,以“公事办完,办私事”的原则,充分利用每个“息出息入”的宝贵光阴。
修道实务中,常见师长与弟子的生涯规划不一致,师长期待弟子往东发展,弟子期许自己向西研发,当期待与期许难以协调时,人才潜能没有被高度激发,佛教人才没有充分运用,是师弟间的伤痛,也是僧团、教团的遗憾!探究问题症结,在于“摄僧度徒”制度病入膏肓,并发心胸气度与知见理念的相关症状,要顿愈沉痾,必得从摄僧度徒痛下针砭,依法行持,使师长在摄僧前对弟子愿力(未来志愿)、种姓(宿世心向)、根性(悟性)、心性(烦恼取向)[92]等特质,都有相当的了解,以备摄僧与否的参考。而弟子在剃染前对本师(剃度恩师)的愿力、理念、法门、教育(与制度有关) 等僧格,也有程度以上的认识,以备皈依与否的决定。相信彼此在足够而健康理性的审问、观察、调适、选择之下,个人、团体(僧团与教团)将规划出完美的同心圆。
虽然本愿建立广狭胜劣、生涯发展迟速顺违,与个人善根深浅有无、福报大小圆亏有完全的关系,但至少本愿与规划使吾人生活有目标、行道有方向,便是上报四恩、下济三涂的正面契机。何况,心胸越宽,愿力就越广;愿力越广,福报就越大;福报越大,智慧就越深。这是不可思议的连环勾锁因果关系!
(二)强观诸法,行化训练
如《俱舍论?分别定品》教证住世正法住世的思想[93],要将佛法理念内化成修道善根,强化辨识邪师恶友[94]的睿智,与醇熟消弭犯罪诱因的觉慧,是必须在修道生涯中反覆不断地练习,不论是自我训练、或受人训练、或训练他人,一套通盘完善的训练理想,有助于人才养成的实现,那便是“僧伽行化教育四要”[95],略述大意如下:
1.大乘理念 用法性真理实证自利,并随缘愍护利他。
2.乐道人才 由理念号召人才,由理念培养人才。人才又可分为师资与学生。
(1)师资:教授师-专司教授德证、经法、仪礼等事
职事僧-专司执行众事、襄理、辅翼等务
(2)学生:从修道共识分科选才。
3.法依制度 纲维僧团端赖法依制度。施设三门:
(1)僧团制度:僧才养成依附僧团,僧团制度雕凿僧才凡是课诵、过堂、布萨、安居 等,具磨冶僧 格之益。
(2)学程制度:依僧伽教育宏规,结合现代学制(例:大学部四年、高中部三年 等),策划科系学程(例:学年度以汉传历法农历规 划,并将“安居”列入学年度)。
(3)课程设计: 课程安排(含:教材选择)为佛法知见来源。教分二类:通识教育 是各科系共通课程,含禅、教二项,a禅:禅修法门 ;b教:(a)三学教理、(b)佛教制度,助进“世间佛法化”。专修教育 a)法门实证:禅法专修(例:念佛、参话头 等) ,串习实证,是住持三宝的根本。(b)教理义解:深广辨证,辅进实证 (c)领众行政:统领大众,寺务职事(例:佛制戒 律、丛林清规、佛事法会、宗教法令 等),襄辅三宝住持。(d)弘化布教:文教慈善(例:读书会、演讲、座谈、杂志 、刊物、义诊、赈济 等),弘宣佛敕,开发众生福慧善根。
4.优质环境 依报说法,激发修道潜能。凡是1.寺宇建筑、2.器物配备、3.文化宣导、4.劳动庶务、5.生活伦理 等,都有见闻熏修效应,顺入“ 大乘佛法特质”,营造二利环境氛围,任运长养慧命法身。
为培养人才具足依止法理评量情意上慎独自处、待人处事、应对进退的生活境界,把握智者大师“一切时中常修定慧方便”[96]的原则,连结隋朝?慧思大师“强观诸法”[97]的要领,在历缘对境、行住坐卧中随时随地作观(运转三学),便能使佛法“证成道理”[98]活化于世间!
生死流转的历程(包含:从初发心到成佛),每个生命体都有各自相应的法界情与无情,或等待受他引渡、或等著受己度化。佛弟子有如在山巅上观赏美景的登高者,要欣赏日出、月升最快速(自行化他累积福慧),要跌落山下也最容易(自误误他造作罪业);也像一株株的植物,必须根植在佛法实证的大地沃土,才能强韧有力、枝叶茂盛(善根坚固,自利自觉)地庇荫一切(正法化世,利他觉他)。因此,在“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99]的大悲驱动下,如果吾辈行者从佛法建立修道本愿,稳健规划并发展学佛生涯,随时随地强观诸法做自行化他的训练,便能练磨增上根性,成就“从法化生”[100]正见正行的弘护人才、佛门龙象,为正法供养福慧,不仅是佛教的美事,也是世间的福音!
四、小结语
世人多渴求消灾免难、身心自在;聪睿黠慧、广学多闻;代出贤良、万事安祥!行者多殷盼诸障蠲除、行道顺捷;明达正觉、慧辩无碍;龙象辈出、海众安和。而世尊住世说法是为“灭度一切众生”[101],令一切众生都成佛,永无颠倒梦想、生死苦恼,彻底解决吾人的怖畏与满足心愿!
只是,自作自受、身心不能相代的业感缘起[102]里,佛法就像毫不保留、毫无捡择地普照大地的阳光,凡夫犹如久处室内的病人(患生死大病),必须走到户外(或自己行动自力、或他人辅佐他力),亲自接受阳光洒照,努力吸收阳光热力般的戒律、禅教(即三学),才能活络细胞(积集福慧善根)、提高免疫功能而身心安泰(力断生死绳索)。当吾人身强体健,行动自由了(生死自在),务必记取病苦的教训,谨慎自护(自律自觉),常接近阳光养生保健(自力自助),感恩他人的协助(三世诸佛、历代诸祖、师僧父母、龙天神祇、十方信施 等,一切因缘的和合),愍念他人的疾苦(六道轮回),为他人的健康,清净欢喜供养棉力,辅翼他人也拥有养生保健的能力(培养人才),使世间没有疾病(生死病)、人人都是好人(成圣贤)。所以,提振戒律、禅教相资、培养人才,是个人善根、佛教教运、世间清净,自救救他最好的方法。
肆、结 语
世尊预言的像末时代,有人认为是世纪递嬗的必然现象,有人以为是不可改转的未然命运,有人决定随顺环境得过且过,有人主张因应环境弹性调整,笔者却在世尊的诰示与缘起法[103]中,落实了“世间有无量可能与变数”的信念,认为“像末世纪”的时代环境是吾人心性染浊、思想偏邪、戒德穿亏所造成的结果。所以,对扭转未来佛教教运与众生机感,充满光明希望。引证如下: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三宝余势犹未全灭,有比丘、比丘尼 等,少欲知足,护持禁戒,
修行静虑,爱乐多闻,受持如来三藏教法,广为四众分别演说,利益安乐无量有情。……皆不可思议诸菩萨等,以本愿力生于此时,护持如来无上正法,与诸有情作大饶益”[104]
《增一阿含经?力品》:“此比丘诸辟支佛,若如来不出世时,尔时此山中有此五百辟支佛,居此仙人山中,如来在兜术天上欲来生时,净居天子自来在此相告,普敕世间,当净佛土,却后二岁,如来当出现于世……是时诸辟支佛即于空中烧身取般涅槃,所以然者?,世无二佛之号,故取灭度耳。一商客中终无二导师,一国之中亦无二王,一佛境界无二尊号。”[105]
有菩萨以不可思议本愿力,住在三宝余势残存的时代;有辟支佛在佛前佛后出现世间,这都是邪魔乱力不敌正法威势的明证。正法久住不是佛教求生存的理想,而是饶益世间、利乐众生的愿景。虽然成长中的凡夫不是乘愿而来的菩萨,也不是续佛慧命的辟支佛,吾人却可以学习诸佛菩萨的弘誓,用戒德严身、禅教安心,在修道生涯创造练根、回向、清净法侣同愿同行的善性缘起,并如无尽灯,[106]灯灯相续、光耀无尽;也像满天星辰,星星交辉、璀璨无边。集合无量无边的具足三学佛门龙象弘护正法的力量,代代不绝、绵绵不断地守护、永续佛教、世间最丰富、深致的文化宝藏。以此强锐的内因(1.理念醇正、2.人才辈出、3.法门修行、4.制度健全)循环势力,便能销溶错杂的外缘(1.异教冲击、2.政治侵扰、3.价值偏差)障难。何况,久住正法的行愿,永蒙诸佛菩萨慈摄、明师善友加持、龙天神祇庇护、法界因缘祐成[107]。这样,像末世纪不是定数,正法久住成为可能,就倚重吾人念恩励志[108] ,即时行践!
注 释
1.佛门警语,譬喻僧团人事更迭,如流水般迅速消逝;而道场建筑长久,如铜铁打铸般保固不坏
2.《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册,第99经的第36经,第8页,上栏倒数第6行,往后续读,新文丰印行,台北,民国76年1月,修订版,简写为T.2/ 99(36) P.8a-6f.以下例同
3.T.12/390 P.1113c12f
4.T.12/390 P.1112b-1f
5.T.12/389 P.1111a2f.
6.T.29/1558-29 P.152b3f
7.《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序》,《新编卍续藏经》第62册,第 328页上栏倒数第7行,往后续读,新文丰印行,台北,民国83年8 月,台1版3刷, 简写为卍续62册 P.328a-7f. 以下例同
8.《礼记?中庸篇》
9.《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T.12/374-6 P.401b-3f.《大般涅槃经?四 依品》T.12/375-6 P.642a-9f
10.《论语?卫灵公篇》
11.《佛果圜悟禅师碧严录》T.48/2003-2 P.151c12f.《人天眼目?三种师子》T.48/2006-2 P.307a9f.
12.T.23/1435-49 P.358b-9f.
13.T.22/1428-59 P.1006b-4f.cf.《四分律?第四分?毗尼增一》T.22/1428-59 P.1007c-9f.
14.T.30/1579-99 P.872c10f.
15.T.30/1579-21 P.397a1f.
16.过人法:指 天龙鬼神来供养、禅定、解脱烦恼等,超越一般人的证量境界 cf.《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释释相篇》:“过人法者,无漏圣道,出过凡法故……过常人之所有故。”T.40/1805-中1下 P.285b-8f.、285c4f.《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卷八:“……圣德,事超凡境,故云过人法。言过有二:过凡至圣、过欲至色”引道宣律祖圣言 卍续62册 P.589b-1f.
17.《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T.12/374-27 P.522c-6
18.练根:指 学佛修道的悟性善根可以练磨增上,而达到不动、不退的生命境界cf.《俱舍论?分别贤圣品》T.29/1558-25 P.129b-12f.
19.T.2/125(8-6) P.561b-11f.
20.T.2/99(816) P.210a10f.
21.同注6
22.同注7
23.同注13
24.cf.附录一
25.T.22/1425-1 P.228c-8f.
26.T.10/279-18 P.97c-3f.cf.《息诤因缘经》六种和敬法 T.1/85 P.906c11f.《中阿含经?周那经》六慰劳法 T.1/26(196) P.755b-9f.
27.
28.cf.《四分律?第二分?受戒揵度》T.22/1428-34 P.806a-14f.《四分律?第四分?毗尼增一》T.22/1428-59 P.1003c7f.
29.《十诵律?八诵?增一法》T.23/1435-50 P.367c7f.
30.cf.《行事钞序》T.40/1804 P.2b15f.
31.T.22/1428-57 P.990c2f.
32.T.22/1421-22 P.153a14f.
33.T.24/1465 P.900a9f.
34.《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虽非我所制,例于余方所不应行者,亦不应行,名曰随方毗尼”T.36/1736-85 P.664b15f.
35.T.48/2025 P.1109c-10f.
36.cf.“参.三.培养人才
37.《优婆塞戒经?受戒品》:“是戒即是一切善法之根本也,若有成就如是戒者,当得须陀洹果乃至阿那含果。”T.24/1488-3 P.1049a10f.《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菩萨品》:“戒是无上菩提本 应当具足持净戒”T.9/278-6 P.433b14f.《增一阿含经?高幢品》:“吾今成佛由其持戒,五戒、十善无愿不获。”T.2/125(24-6) P.626a-8f.
38.参阅各部广律受戒犍度 cf.《梵网经合注》卷六:“今大小杂居,则诵菩萨戒时方依大乘戒次,诵比丘戒时仍依僧腊,不得以大夺小……以菩萨戒非关住持僧宝数故。”卍续60册 P.747a-4f.、 P.747b5f.卷七:“一.通论者:谓百腊比丘尼不得于初夏比丘前坐,设比丘尼受菩萨戒亦经百腊,犹故不得于初夏小乘比丘前坐,况是菩萨比丘………二.别论者:如比丘、比丘尼众,皆须兼论大小二种戒次,在大则大,在小则小,万万不得以大夺小。”卍续60册P.750b3f.、P.750b-4f.
39.顺世仪:指 随顺世俗仪礼 cf.《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声闻地?出离地》T.30/1579-24 P.412c-3f.《瑜伽师地论略纂》T.43/1829-8 P.110c-8f.
40.轻重等持:指 轻戒、重戒平等行持cf.《止观辅行传弘决》:“以浅助深,推功在戒,二乘尚尔,菩萨弥然。为护他故,讥嫌则急;小乘自度,性重则急,是故菩萨轻重等持。戒序云:声闻小行尚自珍敬木叉,大士兼怀宁不精持戒品?今戒为行本犹是小乘,弃而不持,大小俱失。”T.46/1912-1之3 P.162b-6f.《佛说因缘僧护经》:“尔时世尊告僧护曰:‘众僧供养,有应得者,不应得者。何者应得?持戒满足、出入常念、轻重等持恐怖不犯,如是之人,应受供养。’尔时世尊即说偈言:‘欢喜受他施 三衣常知足 定慧修三业 安乐在山谷’。尔时世尊告僧护曰:‘何者不应得?持戒不满足、出入不念、轻重不畏,如是之人,不应受供养。’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宁食大铁丸 焦热如火焰 破戒不应受 得信檀越食’”T.17/749 P.571c-4f.
41.同注25
42.参阅各部菩萨律仪
43.同注18
44.《广弘明集?回向佛道门》:“言回向者,以不著为义。原一切众生备修万行,舍身命财,所以不得解脱生死者,皆缘耽著果报,不能舍离;若能不执其心,修行摄度,随有微福回施群生,向于佛道者,则于果报不复生著,便于生死萧然解脱。”T.52/2103-27 P.320b-2f. 广览三藏“回向”理论
45.T.40/1808 P.492a11f.
46.T.40/1804-中4 P.91a-13f.
47.《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声闻地?出离地》:“云何名为于微小罪见大怖畏?谓于诸小、随小学处,若有所犯可令还净,名微小罪。于诸学处现行毁犯,说名为罪。既毁犯已少用功力而得还净,说名微小。由是因缘名微小罪。云何于中见大怖畏?谓作是观:勿我于此毁犯因缘,无复堪能,得所未得、触所未触、证所未证;勿我由此近诸恶趣,往诸恶趣;或当自责,或为大师、诸天、有智同梵行者,以法呵责,勿我由此遍诸方维,恶名、恶称、恶声、恶颂,遐迩流布,彼于如是现法、当来毁犯因,生诸非爱果,见大怖畏。由是因缘于小、随小,所有学处,命难因缘亦不故犯。或时、或处失念而犯,寻便速疾如法发露,令得还净,如是名为于微小罪见大怖畏。”T.30/1579-22 P.402c-10f.《杂阿含经?817经》T.2/99(817) P.210a4f.《大乘悲分陀利经?入一切种智行陀罗尼品》T.3/158-1 P.238a-6f.《十诵律?二诵?九十波逸提法》T.23/1435-11 P.81c1f.
48.cf.拙文〈忏悔除罪论〉,《僧伽》第10卷 第4期 总40期,民国90年7月20日
49.指 轻重等持“佛制大小乘戒与僧制随方毗尼”的止作二持
50.同注49cf.拙文〈戒律与佛教未来〉,《佛藏》,第18期,民国89.4.1
51.同注47
52.同注20
53.同注20cf.“贰.一.依止理念”
54.《禅源诸诠集都序》T.48/2015-上1 P.400b2f.
55.同注54
56.同注16
57.T.46/1916-1上 P.479c-10f.
58.《杂阿含经?110经》:“世尊为涅槃故,为弟子说法”T.2/99(110) P.37a5《金刚经》:“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T.8/235 P.749a8f.《法华经?方便品》:“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T.9/262-1 P.7a-7f.
59.《净土或问》:“法无高下,高下由根,根有多珠,修分多类。”T.47/1972 P.295a-5f.
60.念佛、数息:广览经论相关记载永嘉禅:cf.《禅宗永嘉集?奢摩他颂》T.48/2013 P.389b-9f. 〈毗婆舍那颂〉P.390c-10f.〈优毕叉颂〉P.391a-6f.《永嘉禅宗集注》卍续111册 P.399f.参话头:广览禅宗祖师语录例:《高峰原妙禅师禅要》卍续122册 P.702a《天目明本禅师杂录》卍续122册 P.724a《佛果克勤禅师心要》(《圜悟心要》) 等 卍续120册 P.696a
61.T.46/1915 P.467c-11f.
62.卍续122册 P.713b-7f.
63.《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正修行》T.46/1915 P.466c-2f.
64.T.19/945-9 P.147c9f.
65.T.25/1509-20 P.211a10f.
66.T.30/1579-73 P.704b-3f.
67.T.46/1916-4 P.507b-12f.
68.T.46/1915 P.470c-2f.
69.《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分别禅波罗蜜前方便》T.48/1916-4 P.507c15f.
70.有说“无著菩萨”,由于作者真伪的论证,不在本文探讨中,暂时以通用的“弥勒菩萨”纪录
71.《杂阿含经?501经》T.2/99(501) P.132a-13f.
72.广览经论中大小乘止观禅法的记载
73.T.19/945-9 P.147c9f.
74.《杂阿含经?843经》:“有四种入流分,何等为四?谓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T.2/99(843) P.215b-11f. 《中阿含经?大拘絺罗经》:“二因二缘而生正见,云何为二?一者从他闻、二者内自思惟”T.1/26(211) P.791a1f.
75.同注14
76.cf.拙文〈中国佛教禅观之未来展望〉,《佛藏》第11期,民国88年1月
77.cf.“贰.一.依止理念”
78.《摄大乘论?入所知相分》T.31/1594-中 P.142b10f.
79.广览经论中唯识法门“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的思想。又《法华经?方便品》:“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T.9/262-1 P.9a-5f.《万善同归集》:“历在耳根,永为道种”T.48/2017-下 P.993b12f.
80.《大智度论?初品?见一切佛世界义》:“闻而奉行为受,久久不失为持”T.25/1509-33 P.308b-14f.
81.《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第58则刚经轻贱》T.48/2004-4 P.263b-1f.
82.笔者短语cf.《圆光新志》第58期 P.53,民国90年7月
83.广览三藏相关记载
84.《大佛顶首楞严经》T.19/945-6 P.131c5f.
85.同注16
86.同注14 《大佛顶首楞严经》:“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因地不直(真),果招纡曲”T.19/945-6 P.132c13f.
87.同注13
88.cf.附录一
89.《无量寿经》T.12/360-上 P.267c-13f.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T.10/293-40 P.844b-5f.《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T.46/1933 P.786b-3f.《禅宗永嘉集?发愿文》T.48/2013 P.394c-13f.
90.《四分律羯磨疏济缘记》引道宣律祖圣言,卍续64册 P.747a2f.
91.引录拙文〈对境练心圆满福慧〉,《圆光新志》第58期,民国90年7月 cf.拙文〈沙门庄严—试论僧伽之生涯规划与发展〉,《第四届佛学院全国院务研习会专辑》,民国84年
92.《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声闻地》T.30/1579-30 P.449a-13f.《释禅波罗蜜?分别禅波罗蜜前方便》T.46/1916-3上 P.491c-12f.广览律藏师法、弟子法
93.同注6
94.“善友众相圆满”逆推“邪师恶友相”《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菩萨地?供养亲近无量品》T.30/1579-44 P.534c-2f.cf.“像似正法”同注14
95.引录并改写拙文〈汉传佛教僧伽教育之展望〉,《二十一世纪佛教僧伽教育研讨会》,民国89年8月5日cf.〈沙门庄严—试论僧伽之生涯规划与发展〉,《第四届佛学院全国院务研习会专辑》,民国84年〈中国佛教禅观之未来展望〉,《佛藏》第11期,民国88年1月〈戒律与佛教未来〉,《佛藏》第18期,民国89年4月1日
96.引录并改写拙文〈汉传佛教僧伽教育之展望〉,《二十一世纪佛教僧伽教育研讨会》,民国89年8月5日cf.〈沙门庄严—试论僧伽之生涯规划与发展〉,《第四届佛学院全国院务研习会专辑》,民国84年〈中国佛教禅观之未来展望〉,《佛藏》第11期,民国88年1月〈戒律与佛教未来〉,《佛藏》第18期,民国89年4月1日
97.《大乘止观法门》T.46/1924-3 P.657b5
98.《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菩萨地》:“证成道理者:谓若因、若缘,能令所立、所说、所标义得成立,令正觉悟,如是名为证成道理”T.30/1579-78 P.734c-13f.《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声闻地》:“云何名为证成道理?谓一切蕴皆是无常,众缘所生,苦、空、无我。由三量故如实观察,谓由至教量故、由现量故、由比量故,由此三量证验道理,诸有智者心正执受安置成立:谓一切蕴皆无常性、众缘生性、苦性、空性及无我性,如是等名证成道理”T.30/1579-25 P.419b-7f.《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复次当辨证成道理,问:依何道理?……”T.30/1579-51 P.583a5f.
99.《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章》P.250,民国89年10月新版1刷
100.从法化生:指 宿世福慧善根坚固,使今生的正报聪睿黠慧、福德具足,容易胜解佛法,究竟成佛,犹如从佛法真理化生世间一般。cf.《大方广佛华严经?十回向品》:“愿一切众生,常为佛子,从法化生”T.10/279-28 P.153b-13《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劝学品》:“汝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见法生,从法化生”T.8/223-3 P.234a10f.《大智度论?劝学品》:“汝真从佛口生,所以者何,见法知法故。”T.25/1509-41 P.363b-7f.
101.cf.注58《金刚般若波罗蜜经》T.8/235-1 P.751a13
102.《大佛顶首楞严经》:“身心本不相代”T.19/945-1 P.109a-7《般泥洹经》:“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善自获福,恶自受殃”T.1/6 P.181b1f.《杂阿含经?1227经》:“各随业所趣 善恶果自受”T.2/99(1227) P.335c10《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当知果报,自作自受,若作白业,还得白报;若作黑业,还得黑报”T.23/1444-2 P.1029c-10f.
103.广览经论相关思想的说明
104.T.12/390 P.1112c12f.
105.T.2/125(38-7) P.723a-6f.
106.维摩诘所说经?菩萨品》:“有法门名无尽灯,汝等当学!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T.14/475-1 P.543b-11f.
107.广览三藏中的明证
108.cf.拙文〈念恩励志展望佛教未来〉,《圆光新志》第52期,民国89年7月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