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 星期五 农历12月11日
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阿含经典之丧亲辅导个案初探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绍韵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阿含经典之丧亲辅导个案初探
  陈绍韵
  1.绪论
  佛言:“有三法世间所不爱、不念、不可意。何等为三?谓老、病、死。”1年老、疾病,尤其死亡,是每个生命都会面临的必然状态,但却无法预知其时日与形式。以佛教观点看来,生死一体,死亡乃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2“寿、暖、识三者不再在身体上生起,也就是没有这三者”3,就像是砍断的树木、落地的果实4,生命期限终了(寿)、全身冷透(暖)、“意”“识”不起(识),是名为死。5如《杂含》说到:“寿暖及与识,舍身时俱舍,彼身弃冢间,无心如木石。……舍于寿暖,诸根悉坏,身命分离,是名为死。”6
  死亡必然,则丧亲亦必然,悲伤乃由是而生。但究竟悲伤处理妥善与否,与丧亲者有何关联?从数据统计与研究报告知道:丧亲悲伤的调适状况对丧亲者的身7心8健康,和日后生命观、价值观及其他情绪管理能力等,都有相当程度的影响,例如幼年丧亲导致的观念行为偏差9、老年丧偶导致的忧郁自杀、白发人送黑发人奠下日后夫妇离异的种子等。10虽从古至今,凡有生者皆难免一死,此乃众所周知之事,但当前社会型态改变,亲友支持系统薄弱,大部分问题,包括认知、情感与物质层面,仍需要丧亲者自己面对、调适、解决与渡过,如何有效的管理自己,或辅导亲朋好友因丧亲带来的种种负面反应,其重要性便显得愈加迫切。
  1.1.研究动机与目的
  佛教以解决人之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为鹄的,而与丧亲相关之苦,包括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与求不得苦等,故在佛教领域里来探讨丧亲辅导,应是别具意义、值得关切的。本文撰写之主要动机如下:
  一、自身经历后,方感此需求。
  笔者丧父方满三年,虽全家都已接触佛教,周遭亲友也略具佛法知见,然对丧亲者之身心反应与协助技巧等知识,却仍见缺乏,因此而有在佛教领域里整理提供丧亲辅导的原始动机。   二、台湾地区安宁疗护发展之需求。
  近年来安宁疗护11(HospiceCare)理念受到大力宣导,丧亲者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怀的对象之一;然安宁疗护起源于英国与基督宗教的文化背景,在台湾——拥有众多佛教徒的地区,提供具佛教理念的丧亲辅导自有其需求。
  三、丧亲辅导理论发展之需求。
  当前欧美学术界的丧亲辅导理论虽已热烈探讨、蓬勃发展,但部分认知与协助方法上却未达共识、仍见分歧12。又不论此现象之原因为何?是因为定义不清、研究不够全面13?尚处于百家争鸣的发展阶段?还是因为众生百态,各有各的人格特质、情感需求、认知观念等,因此需要不同角度方法、研究探讨出不同结果结论,作为大众参考遵循依据;总之以目前的情况看来,确实还需要有不同思惟观点提供更多的内容技巧,来协助丧亲者走过悲伤,或者激荡整合出更适切、更完整的丧亲辅导。
  然佛教传世源远流长,不论从时间或空间来看,都足以让它因时空变迁有适应性的发展,于是印度有印度的时节因缘14、中国有中国的时节因缘、西藏有西藏的时节因缘、欧美有欧美的时节因缘;仅以台湾地区来看,净土信仰者有其一定的念佛法门与临终处理,藏传佛教的信仰者也有其特定的修行次第与超荐仪轨。丧亲辅导亦是,通常的作法或者藉由宗教仪式来利益亡者、疏导情绪,或者只能随顺因缘、各凭本事,若要探求较为共通、普遍适用的原则方法,甚至内容技巧,应自何范畴?采何方法探求?佛教的丧亲辅导与当代的丧亲辅导可否产生对话交流而趋向多元或完整?笔者以为:原始佛典佛陀等圣者们的丧亲辅导个案,应有诸多学习参考之处,故拟以阿含经之丧亲辅导个案为主题,展开此篇尝试性之质化研究。
  本文研究目的,非与当代辅导理论做评比,亦非架构一套绝对唯一之佛教丧亲辅导“准则”与“规范”,而是在:
  一、发掘阿含经丧亲辅导个案之内涵,做为日后建立佛教形态丧亲辅导模式的基础。
  二、尝试使阿含经之丧亲辅导与当代之丧亲辅导展开对话。
  1.2.研究范畴与步骤
  本文研究范畴阿含经典,主要限定在北传汉译之四部《阿含》,与南传汉译之五部《尼柯耶》(本文中指《汉译南传大藏经》);研究主轴为四个丧亲辅导个案15,其名称与出处如“表一:阿含经典丧亲辅导个案出处一览”;研究步骤包括分析、比对、诠释、探讨等质化研究方法,并不仅顾及阿含经典个案呈现之状况与特性,亦重视当代丧亲辅导之发展成果,前者的目的在窥看阿含经典丧亲辅导个案的原貌,后者的目的在作为个案分析探讨、发掘内涵,以及促成佛教与当代丧亲辅导对话之依据。
  表一:阿含经典丧亲辅导个案出处一览(略)
  显而易见的,四个丧亲辅导个案的出处非一,本文对此现象采取的处理原则为:一、比对每个个案的不同出处。原因为:文献方面,不同出处乃因不同部派所传承,成为不同部派的诵本,带有不同部派的色彩,在文献上各具代表意义,如《长含》为法藏部传本,《中含》为说一切有部传本,《杂含》为说一切有部传本,《增含》为大众部传本,《尼柯耶》16为铜鍱部传本,又《别杂》为饮光部传本,故皆将之列入本文处理范围。17实务方面,不同出处所呈现的个案状况与辅导过程有其差异,若将这些差异取其联集部分18加以分析探讨,一则能够对同一个案之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二则能够提供更丰富、更多元的方法作为研究参考,于是而决定比对每个个案的不同出处。
  二、以A为主案,B、C、D等为辅案。此乃为方便叙述说明之故。又A本虽为北传诵本,却有直接相当之南传《尼柯耶》诵本,故取之为主案,其他部派传本为辅案;至于其他出处,或者为单独译本,内容多与阿含经典相去不远,或者非属阿含之部类,超出本文研究范畴,故皆不于本文作处理19。
  〈3.阿含经典丧亲辅导个案的分析〉一章的进行方式,除了将四个个案群里不同出处的十二个小个案分别处理的原则之外,且将每个个案先分成丧亲事件、丧亲悲伤、辅导过程、辅导成效四个小节,每个小节又再分成文献与析探两个部分来进行。文献部分,将列出每个个案不同出处的经文;分析部分,则是参考Worden(1991)之着,并顾及阿含经典呈现的特性后,所订出的三十一个分析项目来进行。
  〈4.阿含经典丧亲辅导个案的探讨〉一章则分成总说与别说两个部分。总说乃将所有的个案与所有的分析项目一起探讨;分说的部分亦依丧亲事件、丧亲悲伤、辅导过程、辅导成效四小节铺排,分别探讨四个个案在这四大项目中的状况,而与当代丧亲辅导理论或模式对话的尝试,也在此章进行。
  简言之,本文以阿含经典为范畴,丧亲辅导个案为主轴,运用文献分析、整理与进行对话等方法,完成此篇初探性之质的研究。
  1.3.相关文献之回顾
  文献搜集的结果发现,丧亲辅导研究文献虽然相当繁多,然与本文直接相关者却只有Goss&Klass “Tibetan Buddhism and the resolution of grief:The Bardo-Thodol for the dying and the grieving”一篇,其他间接相关的文献也为数不多,以下分为三类来说明:
  一、佛教学术方面:Goss&Klass以《西藏度亡经》为范畴来探讨西藏佛教的丧亲悲伤;释道兴的论文为台湾佛教安宁疗护方面的研究开了先锋;潘素卿的研究结果则有颇多参考之处。
  1. Goss, E. Robert &Klass, Dennis﹍1997 “Tibetan Buddhism and the resolution of grief:The Bardo-Thodol for the dying and the grieving” Death Studies, 21.
  从《西藏度亡经》来探讨西藏佛教对丧亲遗族的解决之道,内容述及巴利原典佛陀协助丧子妇人的故事、死亡旅程的种种现象、生死两利的修行法事,与正面看待死亡的态度。其中佛陀协助丧子妇人的故事,因收于汉译佛典之《杂譬喻经》、《众经撰杂譬喻经》及《出曜经》而未于本文探讨;正面看待死亡的态度则为原始佛教丧亲辅导的内涵之一。
  2.释道兴﹍1997《从佛教瞻病送终法谈临终关怀》,中华佛学研究所毕业论文。
  以《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为主,架构出佛教的瞻病送终法,实际内容则偏向净土行者与临终助念的探讨,然与本文同为跨领域之应用佛学研究,故于架构铺排方面实有参考必要。
  3.潘素卿﹍1996《佛教徒的死亡观念与生命意义之关系研究及其在咨商上的应用》,彰化师范大学辅导研究所博士论文。
  此篇论文深度访谈了十位佛教徒,并企图研拟出“适用于佛教徒的咨商雏形”。在遭遇死亡事件冲击时情绪反应的访谈结果显示:其中三位仍会“哀伤”、“压抑难过之情”等,另外三位则能以“勇敢面对”、“祈求佛菩萨的加持”、“稳定情绪安慰家人”、“从佛教理念了解临终的过程和相关的知识”、“以念佛方法处理亲人的后事”、“运用佛教的理念”等六种方法因应,20本文乃继此研究结果,从阿含经典中探讨佛法如何帮助丧亲者。
  二、宗教学术方面:将范围扩大到宗教领域后的学术著作如下。这些作品大多属于归纳性研究,或者探讨悲伤程度和宗教信仰的关连,或者从不同宗教文化寻找不同的解决之道,然与本文相同或类似——直接从宗教经典个案来研究的著作是没有的,也因此本文才得以斗胆进行这样的尝试。
  1. Balk, David E.﹍1991 “Sibling death, adolescent bereavement, and religion” Death Studies, Vol. 15.
  探讨丧失手足青少年的悲伤反应,以及不同的悲伤反应对宗教持有态度的关连,并在讨论结果中指出哀悼仪式是很有帮助的。
  2. Bohannon, Judy Rollins﹍1991 “Religiosity related to grief levels of bereaved mothers and fathers”OMEGA, Vol. 23(2).
  从参与教会的密切程度,来探讨丧亲悲伤之父母和宗教间的关连。
  3. Austin, D. & Lennings, C.J.﹍1993 “Grief and religious belief:Does belief moderate depression ?” Death Studies, 17.
  认为经历家人过世的丧亲悲伤者,其原先所有的宗教信念将有助于其减低悲伤,而不至于感到沮丧或无望。
  4. Thearle, M.J. ; Vance, J.C. & Najman, J.M.﹍1995 “Church attendance, religious affiliation and parental responses to sudden infant death, neonatal death and stillbirth” OMEGA, Vol. 31(1).
  发现定期参加教会活动者的死亡焦虑,比不定期或不上教堂者的死亡焦虑少。
  5. Silverman, Phyllis R. ; Weiner, Anita & Ad, Nava El﹍1995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in bereaved Israeli families” OMEGA, Vol. 31(4).
  探讨以色列丧亲家庭的亲子沟通状况,发现不论父母或子女,似乎都关注于保护彼此远离丧亲的痛苦与伤心。在较开放的家庭里,父母用语言来沟通传达讯息,并对孩子们的需要给予回应;在较封闭的家庭里,语言则具有逃避感觉和死亡的功用。
  6. Schindler, Buben﹍1996 “Mourning and bereavement among Jewish religious families:A time for reflection and recovery” OMEGA, Vol. 33(2).
  指出犹太教传统家庭的哀悼与悲伤行为具有含蓄的特色,他们尊敬死亡、安慰丧者,并且帮助丧者恢复日常生活。
  7. Klass, Dennis﹍1996 “Ancestor Worship in Japan:Dependence and the resolution of grief” OMEGA, Vol. 33(4).
  认为日本的祖先崇拜,其实是和死去亲人继续连结的行为,功能类似西方对于悲伤的解决之道。
  8. 刘秋固﹍1997〈荀子丧祭礼的生死关怀与悲伤辅导〉,华梵大学哲学系:第二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
  说明荀子以丧祭礼来纾解死亡带来的丧亲悲伤。
  三、佛教非学术方面
  台湾地区的相关出版品皆具实用性质。
  1. 郑振煌译﹍1996《西藏生死书》(Sogyal Rinpoche , 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台北:张老师。
  从西藏佛教的角度来看临终关怀,书中列出西藏人写给丧亲者的安慰信内容,并认为丧亲者如果能够藉由修行来利益亡者,也是个减轻悲伤的好方法。然本文所举个案未有强调此部分者,或说此部分未被佛陀所强调,因此暂不打算做详细探讨。
  1998《心灵神医》(Tulku Thondup Rinpoche , The healing power of mind)。台北:张老师。
  提供观想禅修的方式去除悲伤情绪,可作为本文丧亲辅导技巧之补充。
  2. 徐慎恕译﹍1998《拥抱忧伤》(Stephen Levine, Guide meditations, explorations and healings)。台北:立绪。
  此书强调“在任何一个治疗中,接受总是第一步,我们无法放下我们不接受的东西。”其中描写扭转哀伤、探索哀伤等冥想步骤,具有应用价值。
  3. 汪芸、于而彦译﹍1998《生死之歌》(Stephen Levine, Who dies?)。台北:天下。
  本书作者同上,是位佛教静坐老师,内容多以佛教观点来看待死亡与悲伤,并认为丧亲是我们自我改造与转化的好时机,本文许多个案皆可印证此点。
  1.4.名词释义与界定
  为方便行文与了解,以下先列举丧亲辅导的相关名词与不同说法21,然后再界定本文常用的词语。第一组名词:bereavement,中译成丧亲、丧恸、哀恸、哀伤、伤恸等。grief,中译成悲伤、哀伤、忧伤等。mourning,中译成哀悼等。
  关于bereavement的定义,有的指亲近之人去逝,如“丧亲是个主观事实,当我们所亲近的人去逝时,我们即为丧亲者(bereaved)。”22;有的还包括调适过程,如“此词在中文里也可翻译成丧失亲人,它代表的是失去亲人的事件,除此之外,它还包括丧亲者在失落发生之后,其所经历的调适过程。”23;其他的则指对依恋对象被剥夺后的失落,像是“伤恸是指对有情绪上依恋的对象死亡所造成的失落(loss)”24、“有被撕裂的含意,即指某人的所有物被强迫夺取的感觉,丧恸表示遭受一股外来的破坏力,使人无法抵抗,可视为对客体事件的失落。”25,以及“指任何人在失去所爱或所依附之对象(主要指亲人)时所面临之情境,这情境既是一个状态,亦是一个过程”26等。
  grief的定义,简明扼要者是“对丧亲的反应,是为丧亲者感受。”27、“一般来说,悲伤被视为一种对失落或对失去所爱的人所引发的一种正常反应。”28;将悲伤反应分为心理与身体两部分的有“指一个人因失落(loss)而产生的一连串心理及身体上的反应。这些反应包括了愤怒、罪恶感、沮丧、生理上的抱怨……等状况。”29、“是哀伤的一部分,主要指一个人在面对损失时出现的内在、生理及心理反应。心理方面则主要包括情感与认知的层面。”30;除身心之外,又加上行为反应的是“哀伤是指失去对自己有意义的人或事物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反应,是一种较主观的感觉。”31;再更详细将悲伤反应区分成感官、身体感官知觉、认知、行为四个项目的是Worden的说法32,例如“泛指因经历亲人死亡或与该死亡相关之事件所引起的反应,而悲伤的反应可包含感觉、生理感官知觉、认知及行为四方面。”33
  至于mourning的定义则相当统一,皆指社会行为,或具社会意义者,如“是悲伤的社会样貌(face)34。”、“哀悼其指的是当一个人失去所爱的人时,当事者通常是透过所属的社会、文化规范下的哀悼习俗和礼仪表达悲伤,如中国人的做七,因此此词具有社会文化象征的意义。”35、“属哀伤的另一部份,主要指一个人在面对失丧时,因身心的反应而带来的外在、社交及行为表现。”36;另有学者将之包含调适失落的部分,如“哀悼(mourning)乃是伤恸后,已认知和调适失落,而且哀伤即将式微的过程,属于社会行为的表现。”37而悲伤和哀悼的区别是“哀悼(mourning)指的是失落发生后的过程,悲伤(grief)则指失落后个人的经验。”38
  第二组名词:
  grief work,中译成哀伤过程39、悲伤工作40。
  on working with grief,中译成哀伤处理41。
  grief process,中译成悲伤过程42、悲伤历程43。
  grief approach,中译成悲伤解决方案44。
  bereavement approach,中译成丧亲辅导方案45。
  grief counseling,中译成悲伤辅导46、悲伤咨商47、哀伤辅导、哀恸辅导等。   grief therapy,中译成悲伤治疗48等。
  以上第二组名词为第一组名词和work、approach、counseling等字的组合,组合方式乃依不同作者而有不同用法,如李明滨的定义是“哀伤过程(grief work)是指除去和故人的依恋,修通伤恸的痛苦,和他人形成新的关系的复杂内心过程。”49、Worden区别悲伤辅导与悲伤治疗的说明则是:“悲伤辅导和悲伤治疗仍有其差异。辅导协助人们在合理时间内,引发正常的悲伤,以健全的完成悲伤任务。而悲伤治疗则处理异常或复杂的悲伤反应,需要一些专精技巧。”50张玉仕在〈试论当今丧亲辅导模式之过程适用否〉一文则说“丧亲辅导模式(model of process of bereavement):是种运作过程,用来助人处理情绪或再赋予自我、逝者和悲伤经验的新阐释。”51总而言之,皆指协助引导丧亲者的方法、步骤或过程。
  本文常用的词语界定则是:
  丧亲(bereavement):指亲人等重要他人死亡的客观事实。
  丧亲者、丧者、生者、当事人(bereaved):指经历丧亲事实,且因此而悲伤、需要辅导者。
  悲伤、丧亲悲伤(grief):指丧亲者因丧亲而引起的各种反应。
  丧亲辅导、丧辅(bereavement counseling):“对丧亲个案提供协助指导的方法步骤”,指一切辅导丧亲者回复正常生活,接受重要他人死亡、面对处理悲伤的内容过程,亦即本文标题“丧亲辅导”所指之意涵。
  1.5.指导老师指导过程
  本文自有想法开始撰写之初,指导老师就持续给予鼓励与指导。一路摸索,从长时间的笔记阶段,到后来逐渐具备论文雏形,题目亦从《丧亲协助——以原始佛教十个个案为例》、《原始佛典之丧亲辅导方案研究》、《汉译佛典之丧亲辅导方案初探》,终至现在的《阿含经典之丧亲辅导个案初探》。
  指导过程中,老师除注重论文写作之基本规则和词语使用等细节外,更提醒笔者要使佛教与当代丧亲辅导产生对话,截长补短、去芜存菁,理论与技巧并重,以得到更完整、更实用的丧亲辅导方案,本文才能够具有学术价值。也因此,老师建议笔者在绪论之后、个案之前,加入〈当代丧亲辅导概况〉一章,除可应用于个案分析之外,亦可达成佛教丧亲辅导与当代丧亲辅导对话之目的。
  老师的指导可谓细心严谨,但又自由开放。细心严谨的部分,如提醒笔者说明丧亲辅导的定义、种类、目的、方法、发展过程;分析个案的情境、原理、技巧、建议、优缺点;发掘丧亲辅导成功的关键与句型;发展佛教丧亲辅导个案的研究工具:探讨宗教师对于丧亲者的特有影响,何以运用技巧少、产生作用大等等。自由开放的部分,是老师提供笔者很大的学习与发挥空间,并且尊重笔者的观点与作法。
  老师虽身兼数职、行程紧凑,但每当笔者有任何问题需要请教时,老师总会在百忙之中尽快拨空和笔者讨论,提出精辟、关键的见解,又推荐笔者参与能够获得相关知识的研习活动,出国参访时亦不忘为笔者带回资料,更时常给予问候、关照,让笔者在课业之内、课业之外,实皆获益良多、感激之至。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