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教科书:《菩萨行证》(1)
佛光教科书:《菩萨行证》
第一课 菩萨道的起点
菩萨是印度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凡是觉悟到生命苦空无常,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人,不论出家在家,不分地位高低,只要能发菩提心者,都有资格称为菩萨。
第一课,先说菩萨道的起点——发菩提心的因缘。菩萨,不是生下来就是菩萨,所谓:“没有天生的弥勒、自然的释迦。”从菩萨的因位到成佛的果位,是多生累劫,自初发心经过五十一个阶位精勤不懈地修行各种济世利人的功行而完成的。就如要成为大学教授,必须经过小学、中学、大学的学习,最后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等,才有资格任教。从无知的童蒙到广博的学士,除了本身的勤学好问,也须有父母、师长、社会诸多的因缘资助。同样的,要从初发心的菩萨因位到等觉菩萨的果位,发菩提心是重要的起点,但发菩提心也要辨别其邪正、真伪、大小、偏圆,以免误入歧途,偏离正道。
如何辨别发菩提心的邪正、真伪、大小、偏圆呢?
不为名闻利养,不耽世间欲染,只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不怕佛道长远,不畏众生难度,只为佛法兴隆,人民安乐,如是发心,名之为真。
不求个己解脱,不望当生成就,只为悲智双运,菩提道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
不滞人天福报,不欲声闻独觉,只为三觉圆满,万德具足,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发菩提心的人,需要发恒常久远之心,视人溺如己溺,鼓舞内在的动力能源;以不忍圣教衰的护法精神及不忍众生苦的菩萨心肠,而发上弘下化的大愿,一方面勇猛地修习对治烦恼生死的法门,一方面无畏地深入五浊恶世,随处拔众生之苦,与众生之乐,示教利喜。如《现观庄严论》说,菩萨以“智不入诸有,悲不住涅槃”的悲智双运精神,同处众生的生死烦恼海中,发起大悲哀愍一切众生的利济之心,勇猛精勤地开展菩萨的世界。
清朝省庵大师说,发菩提心有十种因缘: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念正法久住故。
发菩提心应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菩萨道的起点,就在慈悲的培养,方便的增加。菩提心不是一时的情绪,而是从生活中点滴的受持奉行:不放弃一个众生,不轻视一点小善,以佛道为依怙,以真理为法侣;如此行持菩萨道,才不致沈沦无边的苦海里。
历代圣贤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者,均可作为修行人的典范。如《本生经》载,佛陀往昔行菩萨道时,曾不惜性命“舍身饲虎,割肉喂鹰”,以完成菩萨布施度的宏愿。作忍辱仙人时,为歌利王割截肢体,以不生瞋恨而完满忍辱之修行。另外,如舍利弗独自一人前往北方监造只园精舍,并勇敢地面对憍慢自高的六师外道,以神力降伏之。目犍连为维护正法的传布,无惧于异教徒的伺机迫害,终于为教殉难。富楼那到西方输卢那国教化粗犷的人民,只为佛法可以兴隆,牺牲生命,亦在所不惜。摩诃男自沈于水,以救族人,乃至须达多、梨师达多举所有资产以为供养、布施等,这一切都要靠菩提心发起的力量,才能有此大愿大行。
刘宋昙无竭,历经险难,前往中印度求取经典,几乎丧命。唐代神会大师欲振师门六祖之风,设无遮大会论战时贤,多次遭遇迫害,甚至因御史卢奕的诬奏,奉敕黜离洛阳荷泽寺;然为大事也,不惜身命,终于确立南宗为正统禅门。智实大师因唐太宗重道轻佛,以僧为末座,智实不受诏令,被流放岭南,无怨无悔地说:“我非为争先末,只为让后世知大唐有僧耳!”惠主大师因陵阳公将驴骡放任在大殿游走,为力卫殿堂,以死抗拒,不惧权势。志超大师,不畏严敕——私自度僧者加以极刑,仍照常剃度,以维护僧宝。元代法珍比丘尼为法宝流通,毅然挥刀断臂募资刻藏,感动四方信士,发心赞助,积三十年始成《赵城金藏》。设若没有上述成千上万人的舍身舍命行菩萨道,佛法命脉如何延续于后世?
修习菩萨道者,如果能发心严正,时时自觉有所不知、不净、不能、不圆,勤奋地遍学一切法门,心心上求佛道,念念下化众生,发挥“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菩萨精神,此即为菩萨道的起点。
[注释]
详见本册第三课<菩萨道的次第>。
详见<劝发菩提心文>。
“舍身饲虎”,见《金光明经》卷第四<舍身品>;“割肉喂鹰”,见《菩萨本生鬘论》卷第一尸毗王救鸽命缘起。
歌利王是佛陀本生谭中所出现之王名。佛陀于过去世为忍辱仙人时,歌利王恶逆无道,一日,率宫人出游,遇忍辱仙人于树下坐禅,随侍宫女见之,舍歌利王而至忍辱仙人处听法。王见而生恶心,遂割截仙人之肢体,然仙人仍不起瞋心。这是菩萨忍辱行满之著名例子。《大唐西域记》卷三载,北印度乌仗那国瞢揭厘城之东有大塔,即世传忍辱仙人受苦之处。
详见《贤愚经》卷十<须达起精舍品>。
详见《增一阿含经》卷十八。
详见《杂阿含经》卷十三。
神会大师为唐代禅僧,荷泽宗之祖。年十三,参谒六祖惠能。六祖入灭后二十年间,曹溪之顿旨沈废,两京之间皆宗神秀,由普寂等续树法幢。师初至洛阳,欲振六祖之风,乃于开元二十年(七三二)设无遮大会于河南滑台大云寺,与山东崇远论战,指斥神秀一门“师承是傍,法门是渐”,欲确立南宗惠能之正统传承与宗旨。天宝四年(七四五)着《显宗记》,定南北顿渐两门,即以南能为顿宗,北秀为渐教,“南顿北渐”之名由是而起,竭力攻击神秀之渐门,于是南宗日盛而北宗大衰。(详见《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下、《宋高僧传》卷八、《景德传灯录》卷五)
元代法珍比丘尼于募刻藏经之外,并参与各种慈善义举,造福社会人群。详见《佛教.弟子篇.断臂刻藏法珍比丘尼》。
[习题]
一、怎样的人堪称“菩萨”?
二、请举例说明历代高僧大德如何发菩提心而成就菩萨行。
三、菩萨道的起点为何?
四、省庵大师说菩提心缘何而发起?
五、发菩提心的内在动力为何?
六、如何辨别菩提心之邪正、真伪、大小、偏圆?
第二课 菩萨道的实践
吾人学佛修行,若依二乘声闻、缘觉,只求自觉自利,非是究竟圆满法门;唯有发心立愿,广修六度万行的大乘菩萨道,才能自度度人,圆满佛果。
第一课,我们从菩萨道的起点,略说发菩提心因缘,厘清发心的邪正、真伪、大小、偏圆后,进入第二课菩萨道的实践。所谓实践菩萨道,《维摩经》说:“直心是菩萨法,深心是菩萨法,发心是菩萨法,降魔是菩萨法。”虽然菩萨有无量法门,而归纳之则有四弘誓愿、四无量心、四摄法、六波罗蜜等,是一切菩萨发菩提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应实践的法门。
一、四弘誓愿
所谓大乘四弘誓愿,即是依苦、集、灭、道四圣谛而发起的深誓弘愿。
因为众生多苦,所以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
因为苦由业集,所以发愿烦恼无尽誓愿断。
为令众生向道,所以发愿无量法门誓愿学。
为使众生证果,所以发愿佛道无上誓愿成。
因为修习苦、集、灭、道四圣谛而发菩提心的大乘菩萨,就要以四弘誓愿来弘扬四圣谛的真义。
二、四无量心
所谓四无量心,一是慈无量心,二是悲无量心,三是喜无量心,四是舍无量心。此四种无量心的实践,能降伏我们内心的贪、瞋、痴、慢等烦恼,体证菩萨无量无边的境界。
慈无量心:就是给人信心。
悲无量心:就是给人希望。
喜无量心:就是给人欢喜。
舍无量心:就是给人方便。
菩萨觉知生死炽然,烦恼逼迫,仍本着“拔苦予乐”的本怀,视一切众生长者如我父母,幼者如我子女,菩萨不只是自己解脱,也希望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在《陀罗尼杂集》说,菩萨有四种大事:心如大地、心如大海、心如桥船、心如虚空,能长养一切善法,能包容一切差别,能启发一切欢喜,能成就一切因缘。
三、四摄法门
所谓四摄法门,是菩萨度众时的权巧方便,视众生根器、喜好的不同,令之转迷成悟。《法华经》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者是。
布施摄:是乃结缘行。凡是他人有所需求,合乎正道律法,即给予满足。所谓财施、法施、无畏施是也。以慈悲柔软之心,令亲近者皆大欢喜,并发起道心。
爱语摄:是乃方便行。以柔和安慰语,令得欢喜;以慈悲赞叹语,令得信心;以增进善法语,令得清净;以圣贤饶益语,令得无畏而依附菩萨,接受道法。
利行摄:是乃利益行。身常行善事,口常说善言,心常存善念。以此身、语、意三业之正行、正语、正念,以利益众生,劝发菩提道心。
同事摄:是乃随顺行。如菩萨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愿力示现无量身形入诸六道,令众生在黑暗里见到光明,在无助中得到帮助,在徬徨时得到依靠,在苦难时得到救济。
四、六波罗蜜
所谓六波罗蜜,略称“六度”,“度”谓度迷到悟,度邪到正,度苦到乐,度此到彼,乃菩萨欲成就佛道所实践的六种德目。
布施度:是乃无相布施的无悭心。必须要能财施、法施、无畏施等与三轮体空相应,才是菩萨的布施。
持戒度:是乃尊重有情的无犯心。必须摄律仪、摄善法及饶益有情兼行,才是菩萨持戒。
忍辱度:是乃难行能行的平等心。为一切道法而修习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观察法忍的忍辱法门,必须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不生退怯,才能完成忍辱行满。
精进度:是乃断恶修善的勇猛心。菩萨不畏诸苦,在修学道上能勇猛精进、摄善精进、利乐精进,不生疲厌地常于人间教化刚强众生,精勤不息。
禅定度:是乃净秽一如的正念心。菩萨以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的禅定功夫,自他安稳。
般若度:是乃空有无碍的智慧心。菩萨以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随其所应,令众生发起善念,不堕烦恼,是菩萨的无量妙用。
经云:“初发心如朝露。”一个初发心的菩萨在前进菩萨道的过程中,如何坚固道心,不退菩萨誓愿?“四弘誓愿”是自我策励的德目,“四无量心”是皆大欢喜的妙法,“四摄法门”是福慧庄严的璎珞,“六波罗蜜”是普渡众生的慈航。
菩萨道的实践,除了四弘誓愿、四无量心、四摄法门、六波罗蜜等,还有《金刚经》的“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般若观;《楞严经》的“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的慈悲观。菩萨在日常生活里,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心不着五欲尘垢,安住于正念,以水月为道场而作空华佛事。所谓:“假使热铁轮,于汝顶上旋,终不为此苦,退失菩提心。”这才是菩萨“自度度人,自觉觉他”的伟大功行。
[注释]
引自<菩萨品>第四,直心指朴实、率直、毫无虚假之心。深心指深切求法、坚固信法之心。发心指努力行持,实践所学。降魔指菩萨如如不动,魔则自然消灭。
《陀罗尼杂集》,凡十卷,撰者不详。又称《陀罗尼集》、《杂咒集》。集录诸经中之陀罗尼,并说明其受持功德。
指三种禅定,即:世间禅,乃色界、无色界之禅定。又分有二类:根本味禅有四禅、四无量、四空等三品,合称十二门禅。厌离欲界之散乱者修四禅,欲求大福者修四无量,厌色笼者修四空。根本净禅,乃逢佛出世,闻佛说法,依之而直发无漏智,故称净禅。亦有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禅三品,分别为慧性多者、定性多者、定慧均等者所修。出世禅,有观、练、薰、修四种:观禅,观为观照之义。观照不净等境相之禅,故称为观。有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四种。练禅,练为锻炼之义,即九次第定,此禅由浅至深,顺序锻炼四禅灭尽定,不杂异念,以无漏锻练有漏,使其成为清净之无漏禅,通达八地。薰禅,薰为薰熟自在之义,如狮子奋迅三昧,能除异念之间杂,其顺逆进退皆得随意自在。修禅,超越三昧,修治前定,使之精妙,可超越出入自在。出世间上上禅,即《地持经》卷五所说之九种大禅:自性禅,修观心之实相,不外求。一切禅,为摄尽自行化他一切法之禅。难禅,为深妙难修之禅之意。为利益无量有情,舍去禅定之乐,还生欲界,乃至依止静虑,证悟无上菩提。一切门禅,一切禅定以此四禅为门而自此出入。善人禅,此乃具殊胜善根之众生所修。一切行禅,摄尽大乘一切行法。除烦恼禅,除灭众生苦恼之禅。此世他世乐禅,令众生悉得现在、未来一切乐之禅。清净净禅,惑业断尽,得大菩提之禅。
隋智顗《金刚般若经疏》立三种般若义,即:文字,虽非般若,但为诠释,故称文字般若。观照,谓慧心鉴达之用,故称观照般若。实相,为观照所知之境界,故称实相般若。
[习题]
一、试述六度与四摄的关系。
二、学佛应发何心,立何愿?
三、试举高僧行菩萨道的实例。
四、试述行菩萨道的生活意义。
第三课 菩萨道的次第
大乘菩萨的思想,源于佛陀自述往昔因中所行所为,在十二部经中的“本生谭”提及有发心者,为求佛道,精勤不休;为利有情,不惜身命的大乘行为和思想。凡开始发菩提心,皆称为“初发意菩萨”,必须逐渐实践四弘誓愿、四无量心、四摄法门、六波罗蜜等行门,自此就像初入学的学生,一年又一年的往上升级,自觉觉他、自度度他,一直经过五十一个阶位,自他圆满,才能完成佛道的理想。
菩萨道要历经的次第,依据《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五十二阶位修持的德目,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阶位,在此漫长的修行阶段,必须要自我精进、自我要求、自我策励、自我印证。以下略述菩萨道次第的内容。
一、十信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信为入道的第一步,故菩萨五十二阶位中即以十信位为首,而修习正信不退,成就信心妙德,则为十信位之要务。十信即:
信心 念心 进心 戒心 定心
慧心 护心 愿心 不退心 回向心
如何进入菩萨道的信心之门?首先要皈信三宝,经常忆念佛法,精勤修学慈悲喜舍,严持戒律,修习禅定,诵读般若,护念正见,发大愿心,不失信念回向法界,以上求下化作为不退的菩提,以所积聚的善法功德,普为一切众生息灭诸苦,历经一大阿僧只劫,方能完成四不坏信。
二、十住
菩萨的信心最要紧的是要安住,才能成就功德,能令菩萨安住信心,必须持戒清净,无所毁犯,柔和忍辱,自他平等,施为智慧,契入般若,而以十住为增上次第。十住即:
发心住 治地住 修行住 生贵住 方便住
正心住 不退住 童真住 王子住 灌顶住
菩萨发心要:一住广大心,二住清净心,三住无碍行,四住生贵处,五住大方便,六住有正心,七住不退转,八住菩萨法,九住必成就,十住灌顶位。
发菩提心的菩萨行者,不但要能安住,而且要与佛道相契,不违菩提,安住于四不坏信,安住于禅定法喜,安住于法印圣谛,安住于大悲誓愿,安住于无量方便,安住于般若空慧,安住于平等妙法,安住于无相布施,安住于身、语、意清净,安住于大乘正道。
三、十行
十信、十住的阶位完成后,菩萨应再以“十行”学习菩提佛道的密行。十行即:
欢喜行 饶益行 无逆行
无屈行 离痴行 善现行
无着行 难得行 善法行 真实行
三世诸佛之密行,以众生为福田,万法为善友。一要让众生欢喜,二要饶益世间,三要无违逆,四要不屈不挠,五要不痴迷乱,六要众善现行,七要无着无染,八要难行能行,九要善法清净,十要真切实践。
四、十回向
行者修习十信、十住、十行等三十心圆满成就后,必须再加强福慧资粮之积聚,此即十回向心之修习。回向,即回己所修之善法功德,转向予众生,并且使自己趣入菩提涅槃。十回向即:
救护回向 不坏回向 和平回向 到达回向 无尽回向
坚固回向 随顺回向 如是回向 解脱回向 平等回向
进入十回向位的菩萨,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能够不坏一切善法功德,以和平美满给予,世间所有一切善行要真真实实的到达,毫不保留的布施一切,自他都要坚固愿行,能发心随顺善法,不逆人意,要回向大众皆向佛道,人人皆能解脱,希望法界平等圆满。菩萨能离众生相,进入冤亲平等法性,视一切有情如亲友想,不坏不失菩萨誓愿,回向救护众生。发大乘道,了无迷惑,心常平等,于生死、怨亲、憎爱、善恶等无着无缚,愿心广大无边,法界平等、自他一如。
五、十地
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的阶位成满后,即趣入十地的菩萨位,而得甚深的智慧,灭一切烦恼缠缚。于一切时中,念念住于慈悲柔和;于一切人中,怨亲爱憎皆能圆满自在。十地即:
欢喜地 离垢地 发光地 焰慧地 难胜地
现前地 远行地 不动地 善慧地 法云地
今据隋慧远的《十地经论义记》卷一所释,为:欢喜地,初证圣处,遂起大欢喜心。离垢地,即离能起误心犯戒、烦恼垢等,清净戒具足,离心垢故。发光地,随闻、思、修而使真理显现,得法光明。焰慧地,以智慧火而烧烦恼薪,令智慧光倍焰。难胜地,得出世正智,方便善巧能度难度众生。现前地,听闻般若波罗蜜,入甚深法门而大智现前。远行地,成就甚深方便智慧,得无生法忍光明,菩提功德圆满,种种大愿皆具足,更发胜精进,菩萨行转胜。不动地,以本愿力故,诸佛亲现其前,与如来智,令其得入法
流门中,于一念顷,分身遍十方,教化无量众生,随意自在。善慧地,住于此地为法王,以三乘法化众生,随机诲诱无厌倦,如云广布无不及。法云地,依无漏智,一切业惑悉得解脱,与真如理相应。堪受诸佛大法云雨,具佛十力自在,果德圆满,以法身为云,普周一切众生,令住一切智道。
发菩提心修学菩萨道经历此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五十个阶位之后,进入第五十一等觉位。所谓等觉,即行过十地,解与佛同,坐佛坐处,于佛名菩萨,于下菩萨名佛,似佛非佛,待断尽一切无明烦恼,证得圆妙般若,觉悟涅槃之理后,便登上妙觉位,亦即相等于佛陀的正觉之位了。
[习题]
一、进入菩萨道应具备什么信心?
二、如何安住于菩萨道?
三、进入菩萨道应修持什么密行?
四、菩萨行者如何积聚福慧资粮?
第四课 观世音菩萨的化世因缘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由这简单的两句话,就可以了解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为我国民间所普遍崇信。尤其是观世音菩萨的圣像金容,在都市、村庄、船上,差不多有人烟的地方,都有人供奉,更可见观世音菩萨与我们人间的因缘,的确非常深厚。
观世音菩萨因为“闻声救苦”,所以名为“观世音”,因为菩萨观理自在、观人自在、观境自在、观心自在,所以又名“观自在”。菩萨还有“施无畏”、“大悲菩萨”、“圆通大士”、“南海观音”等诸多名号。在《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记载,菩萨于无量劫前已经成佛,号为“正法明如来”,其以慈心悲愿而倒驾慈航,再来娑婆度化有缘众生。在《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即详说此菩萨于娑婆世界利益众生之事。
<普门品>有如观世音菩萨的传记一样,对于菩萨的应化、慈悲、神力以及游诸国土度化众生的事迹,叙述甚详。佛陀在经中对于观世音菩萨慈悲化世的广大功德,有诸多赞叹,因而感动无尽意菩萨以璎珞供养。从经文中的对话,所呈现的就是一位悲智双运、福慧具足的圣者典范。
比方说: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能满足祈求生儿育女者的心愿:“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也可令众生远离三毒烦恼:“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乃至还能免除火难、水难、风难、刀难、鬼难、囚难、贼难等七种灾厄之苦。总之,虔诚执持菩萨的圣号,菩萨即能以其慈悲、智慧、勇猛的威神力加持于祈求者,即得解脱厄难。如经云:“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菩萨除了冥冥中给予众生感应之外,也能应众生的机缘而为说法,如<普门品>中所言: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国王身得度者,即现国王身而为说法;乃至应以比丘、比丘尼、居士、妇女、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等,以三十三应化身度化众生,所谓“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对于观世音菩萨的信仰及感应的原理,我们应该要有如《华严经》所形容的“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般的体会,那就是闻观世音菩萨名号时,口中称念,身行礼拜圣像,同时要生起清净心,以专一其心驱除一切杂念妄想,思惟观音愿行,如此身口意三业合而为一,则观世音的心就是我的心,我心与菩萨心合而为一,自然能“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由于观音信仰的普及,及众生的虔祷,而感应菩萨示现各种不同身相,以救苦救难,所以观世音菩萨的造像亦多不胜数。如“白衣观音”、“竹林观音”、“鱼篮观音”、“水月观音”、“琉璃观音”、“蛤蜊观音”、“送子观音”、“马郎妇观音”、“十一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其中大多以庄严貌美的女性身相示现,因此有说观世音菩萨是为女人身。其实观世音菩萨的形像,由于应化无方,所以相状也就不一,经载菩萨应众生的祈求,而感应不同身分,作为度生方便。除以国王、妇女等身为有缘众生说法度脱外,在必要的环境下,菩萨也示现天、金刚神、阿修罗,乃至龙、鬼、蛇、鸟等众多类形,以摄化众生。因此,信奉者对于菩萨是否为男为女,大可不需在外相上加以分别。
观音菩萨给予人间的救济,是随处示现的,他以十四种无畏、千手千眼,慈愍众生,救苦救难。如:“唐文宗嗜食蛤蜊,菩萨即现身度化”,“宋朝永觉禅师受牢狱之灾时,称念观世音菩萨,刀寻断断坏”,“孙中山先生游历普陀山时,曾亲眼目睹菩萨显现灵异事迹”,“以屠宰为业的不孝子,朝拜南海时,蒙观音指示‘反穿衣,倒踏鞋者,即是观音老母’”等,诸如此类菩萨度化众生的事迹,在《观音灵感录》中,载录甚多。
吾人信奉观世音菩萨的真正意义,在于“念观音,拜观音,更要自己做个观世音”。观世音菩萨能为众生施予无畏,吾人亦应效法菩萨,加强自我威神力的提升,具有慈悲力、智慧力、勇猛力,做众生的保护者。因此:
对于意志消沈,灰心失志者,应效法菩萨给予鼓励。
对于被人加害,灾难临身者,应效法菩萨给予解救。
对于遭遇挫折,险阻艰困者,应效法菩萨给予助缘。
对于误入岐途,迷失方向者,应效法菩萨给予指引。
[注释]
即救度众生,为其祛除种种怖畏之意。又作无畏舍、无畏施。与财施、法施合称三种施。<普门品>云:“观世音菩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故有“施无畏”之称。盖佛菩萨以种种之威神方便,使众生远离狮子、虎、狼、水、火、盗贼等诸怖畏。
又称圆通尊。昔时楞严会上二十五位圣者各自述说所证之圆通方便,佛敕文殊料简是非,文殊历评已,独以最后观世音之耳根圆通为最上;以此土众生六根中耳根为最利,故以耳根之圆通方便为最上。故二十五圣中,圆通之名特为观世音之专称。
全一卷,唐代伽梵达磨译。全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略称《千手经》,现时流通之大悲咒,即此经宣说之咒语。
宣说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之妙用。由长行与偈颂所成。汉译本共有三种:一为竺法护译之《正法华经》第二十三<光世音菩萨品>,二为鸠摩罗什译之《妙法莲华经》第二十五<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三为隋代闍那崛多、达摩笈多共译之《添品法华经》第二十四<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世音之信仰,古来在印度、中亚、中国、西藏、日本等地均广为流布,近代尚发现用回鹘语、蒙古语、土耳其语所写的<普门品>断片。
又作无尽慧菩萨、无量意菩萨。贤劫十六尊之一,为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三昧耶会外坛北方五尊中西端之菩萨。无尽意菩萨因观一切事象之因缘果报皆为无尽,而发心上求无尽之诸佛功德,下度无尽之众生,故称无尽意菩萨。依《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七<无尽意菩萨品>载,无尽意菩萨出现于东方不眴国普贤如来之世界。
观世音菩萨为摄化普益示现三昧中之三十三种化身。即<普门品>所举者,顺序如下:佛身、辟支佛身、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毗沙门天身、小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比丘身、比丘尼身、优婆塞身、优婆夷身、长者妇女身、居士妇女身、宰官妇女身、婆罗门妇女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龙身、夜叉身、干闼婆身、阿修罗身、迦楼罗身、紧那罗身、摩罗伽身、执金刚身。
比喻菩萨之悲德如妙月清净。即以菩萨内证离障,是为净智;能以净智摄照万物,是为光明,故以之比喻菩萨之悲德。《六十华严经.离世间品》:“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
指三十三观音中之第六尊,常着白衣在白莲花中。白,表菩提心,意即住此白净菩提心。又称大白衣观音、白衣观自在母。
三十三观音之一,其形像为手持鱼篮,或乘骑大鱼。起源于我国唐代民间之信仰,现今盛行于日本。或谓鱼篮观音即马郎妇观音,又有谓鱼篮观音之像乃唐代人误以庞蕴居士之女灵照持篮之像讹传而来者。
三十三观音之一。有谓即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之水吉祥菩萨。有各种形像,据《图像钞》卷七所说,水月观音坐于大海中之岩石上,垂左足,右足竖膝,与左膝相叉钩,面部微仰,作思惟之相。另有三面六臂像,左三手分别持宝莲花、金轮、孔雀尾,右三手分别持利剑、宝珠、青莲花,身色如日光,坐于宝山上。
三十三观音之一。此尊所流布之像,乃两手捧琉璃壶,乘一莲瓣而浮于水上。又称高王观音、香王观音。《高王观世音经》谓此菩萨能救诸苦厄。据《开元释教录》卷十八载,北魏天平年间(五三四——五三七),定州募士孙敬德造观音像,常事礼拜,后为贼所引,临刑前夕,梦一僧,教其诵读此经,醒来乃诵千遍。及至刑场,三度受刃,刀折而不伤皮肉,监司怪之,遂免死。还而拜像,见圣像颈项上有三道刀痕,由此而信者日众。
三十三观音之一。以其坐于蛤蜊中,故有此称。据《佛祖统纪》卷四十二“唐文宗开成元年条”记载:唐文宗食蛤蜊,有擘而不开者,乃焚香祷之,蛤蜊开,忽变现菩萨之形。帝乃诏终南山惟政禅师问此因由,后并诏告天下寺院立观音像。此为蛤蜊观音信仰之滥觞,普遍为渔民所崇信。
观音三十三相之一。观音化为马郎之妇,故称马郎妇。陕右之俗,习骑射而不知三宝之名,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八一七,一说四年),有一美女挈篮鬻鱼,人竞欲娶,女云:“一夕能诵<普门品>者事之。”至黎明,能诵者二十余人。女复授以《金刚经》,能诵者犹十数人。女更授以《法华经》七卷,约以三日。至期,独以马氏子能通经,依礼迎妇入门,女称病求止别房,须臾便死,体即烂坏,遂葬之。数日后,有紫衣老僧至葬所,命起视之,唯黄金锁子骨存。老僧谓众人曰:“此乃观音大士也,愍汝等障重,故方便化汝等耳。”语罢飞去。由此之故,陕右信佛者多。且自宋代以降,马郎妇观音之信仰极为盛行,然后人每以之与“鱼篮观音”混同。
又作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大光普照观世音菩萨。此一观音的著名,是由其神咒而来,该神咒名为“十一面观世音神咒”,为十一亿佛陀所说,威力甚大。有关示现十一面之意义,依《十一面神咒心经义疏》载,十一面中,前三面为慈相,是菩萨见到行善众生时生出慈心的大慈与乐相;左三面为瞋相,是见到行恶众生时生出悲心的大悲救苦相;右三面白牙上出相,是见到净业众生时所发出的赞叹、劝进相;最后一面是暴笑面,是见到善恶杂秽众生时,为使其改恶向道所生的怪笑相。顶上的佛相,是为修习大乘的众生所作的说法相。
据《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云:“大悲观自在,具足百千手,其眼亦复然,作世间父母,能施众生愿。”千,表无量、圆满之义。“千手”即象征观世音菩萨大悲利他之方便无量广大,“千眼”象征观世音菩萨应物化导时,观察根机之智圆满无碍。关于观世音菩萨具足千手千眼的因缘,据《大悲心陀罗尼经》所述,过去无量亿劫有千光王静住如来出世,以愍念一切众生,故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观世音菩萨一闻此咒,从初地超第八地,心得欢喜,遂发身生千手千眼以利益安乐一切众生的大誓愿,应时身上具足千手千眼。
据《楞严经》卷六载,观世音菩萨以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不作意之力用),与诸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此十四种无畏功德即:
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不自观音,谓不随声尘所起知见;以观观者,谓返照自性。不起知见,则无所妄;返照自性,则一切真寂,无复苦恼,故使受苦众生蒙此真观,即得解脱,是为无畏。
知见旋复,在心谓知,在眼谓见;知、见之性热,则属于火。谓菩萨能旋转知见,以复真空,能使众生,设入火难,火不能烧,是为无畏。
观听旋复,观、听之性动,则属于水。谓菩萨能旋转观听,以复真空,能使众生设为大水所漂,水不能溺,是为无畏。
断灭妄想,心无杀害,谓菩萨证悟实性,断灭妄想,发大慈心,无杀害念,能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是为无畏。
熏闻成闻,六根消复,同于声听,谓熏闻属思,思其所闻,无性可得,则成真闻;六根害人,与兵刃无异。菩萨六根既皆消灭,以复真空,一切尘境,同于声听,能使众生之当被害者,刀刃所加,段段折坏,是为无畏。
闻熏精明,明遍法界,谓菩萨从闻熏习,所成慧性既得精明,明照十方,周遍法界,幽暗即消。众生虽被药叉诸幽暗者来近其侧,然菩萨之精明能使药叉之目受明夺,自不能视,是为无畏。
音性圆消,观听返入,谓受虚妄声尘系缚,无异禁系枷锁,菩萨以动静之性俱灭,则其观听返妄入真,声尘解脱,能使众生禁系等事不能着身,是为无畏。
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谓菩萨消灭音声,圆成闻慧,则遍生慈力,能以大力令彼得乐,是以众生经于险路如行坦途,或遇恶寇,自不能劫,是为无畏。
熏闻离尘,色不能劫,谓菩萨以思慧熏闻成性,离诸尘妄,不被色尘所劫,能使一切性多婬之人不生贪欲,是为无畏。
纯音无尘,根境圆融,谓菩萨音性纯净,离诸妄尘,根境相入,圆融无碍,能使怀忿恨之人不生瞋恚,是为无畏。
消尘旋明,谓菩萨除暗消尘,旋复性明,能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暗,是为无畏。
融形复闻,谓融形则碍灭,复闻则性真,故涉入世间而不坏世间之相,能遍十方,供养微尘数佛,禀承其法,各为法子。以此无畏施诸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
六根圆通,明照无二,谓菩萨六根圆融,通达无碍,含摄法界,如大圆镜,明照无二,由此故能承顺法门,受领无失;以此无畏,施诸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
我一名与六十二恒河沙名等无有异,谓菩萨得真圆通,能使求福众生但持我之名号,与彼俱持无数菩萨名号之人,较量所得福德,等同而无异,是为无畏。
位于浙江定海县东海中之舟山群岛。又称补陀山、补陀洛迦山、梅岑山、小白花山。为观世音菩萨之圣地。与五台山、峨嵋山、九华山并称我国佛教四大名山。唐以前传有梅福、葛洪寄隐修道,故又称梅岑山。唐大中年间(八四七——八六○),有一印度僧至此自焚十指,而亲睹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授以七色宝石,遂传此地为观音显圣地。五代后梁贞明二年(九一六),日僧慧锷从五台山持观音像归国时,船行至该地,辗转不前,乃就地建宝陀寺供养,而仿印度观音住地之“补陀落迦”取名。南宋以降,历朝布施财物颇多,宝寺林立,僧徒日众,遂成大道场。古来祈求航海安全之例频繁,朝拜亦甚盛行。
南宋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将普陀山佛教各宗统一归于禅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又规定该山以供奉观音为主。历朝相继兴建寺院,一度有寺院、庵堂、茅蓬二一八所,僧尼二千余人。其中著名者有三大寺、七十二小寺。佛寺始立于五代后梁贞明年间(九一五——九二○),全山纵横十八公里左右。三大寺为普济寺(前寺)、法雨寺(后寺)、慧济寺。每年春夏之交,由各地前来普陀进香避暑之善男信女络绎于途,成为江南诸省香火最盛之佛寺。普陀山绝顶之白华山俗称佛顶山,由山麓至白华顶有二千余石级,山腰有云拂石,上刻“海天佛国”四字。慧济寺即在白华顶下,与前后寺并称为普陀三大丛林。普陀山四面环海,山中岩峰洞窟天然形成,玲珑耸峭,奇险诡幻,不一而足。海潮声与山上寺院梵音交相合鸣,构成一幅海天佛国之奇境。
[习题]
一、试举出五种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并说明其由来典故。
二、为什么说“观世音菩萨与世间因缘深厚”?观世音菩萨是男身或女身?
三、我们如何在生活中效法观世音菩萨?请举例说明。
第五课 智者文殊菩萨
文殊师利,简称“文殊”,又作“曼殊室利”,意译为妙德、妙首、妙吉祥等。舍卫国婆罗门梵德长者之子,出世时有许多瑞相,相貌庄严,具三十二相。成道后的文殊,为佛陀弟子中的上首,在众菩萨中堪称第一,所以尊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佛陀曾说,在过去世中,曾经面授法义,因此,文殊菩萨又被人称作“三世觉母”。而在诸多经典中,则推崇文殊为诸佛之师。其实文殊菩萨过去世早就成佛,如在《首楞严三昧经》中的“龙种上尊王如来”,在《八十八佛洪名宝忏》中的“普明佛”,都是指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展现出不同的风貌,有时手握莲华,象征智慧的高尚纯洁;有时手握宝剑,表示智慧能断除一切烦恼;有时骑坐金毛狮子,表示勇猛威武;有时安居莲台,表示清净无染;有时骑乘孔雀,表示飞扬自在。在中国,五台山是文殊化现的道场,在各地佛寺道场中,如僧堂、戒坛,都供奉着“僧形的文殊”,以弟子的身分来协助佛陀的教化,是为内秘菩萨行,外现比丘相。另外,还有“五髻文殊”的形象,这是表示五智、五佛,意指文殊菩萨虽有童子的姿态,却是诸佛的大智。
从经典的记载,在在显露出文殊菩萨的绝妙睿智与灵巧说机。例如:佛陀说法四十九年中,三百余次的大乘法会,文殊菩萨几乎都参与其中。在《维摩经》中,当诸大罗汉、诸大菩萨不敢向维摩问疾之时,文殊菩萨当仁不让,率领众人前去,并和维摩居士畅论“不二法门”之理。这是文殊菩萨智慧威德发挥至极的表现。
在《妙法莲华经》中,当佛陀在灵山会上放白毫光,文殊深知佛意,即请佛陀宣扬法音,倡导圆乘佛性,奠定佛教大乘思想的基础。而文殊菩萨的睿智,也让与会的菩萨、罗汉等,心悦诚服地尊他为大善知识。《华严经》善财童子也是受到文殊菩萨的鼓励,因而发起南诣各国,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开旅游参学的先河。又在《楞严经》中,阿难尊者为摩登伽女的巫术所迷惑时,文殊菩萨持剑前往里巷民舍,将阿难救出,这种护持后进,以正导迷的示现,成为佛门的一段佳话。
另外,《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中记载,佛陀曾在只园精舍,于夜半入定放光,照亮文殊菩萨的禅房。舍利弗知道佛陀现神通相,是为饶益众生,而说妙法,因此令阿难集合众僧。会中,佛陀依跋陀波罗之问,向大众述说文殊师利有大慈悲,随佛出家学道,住首楞严三昧;并说文殊师利有无量神通、无量变现。若有众生但闻文殊师利名者,除却十二亿劫生死之罪;若礼拜供养者,生生之处恒生诸佛家,为文殊师利威神所护。
文殊菩萨善说法要,有些疑难的问题经他解说,即能恍然大悟。说法时,经常引用说喻、反诘、引证、否决、机锋来警醒众生,善巧开导,具有独到风格。例如《阿闍世王经》载,阿闍世王造了杀父的五逆罪,内心深感罪恶深重,疑悔不安,而请文殊说法,希望能解脱他内心的疑悔。文殊却对他说:“若恒河边沙等佛,也不能为汝说是狐疑!”阿闍世王应时惊怖,竟从座上跌下来。这不是文殊师利使阿闍世王绝望,而是为王说:佛陀觉了一切法如虚空,本来清净,不是可染污的,也没有染污可除。
文殊菩萨到今日仍在各处现身说法。例如:文喜禅师朝礼五台山,曾蒙文殊应现指引佛法,文喜禅师后来参谒仰山,顿了心契,并于任典座之职中开悟。有一次,文殊菩萨在饭锅的蒸气上现身,文喜禅师举着饭铲便打,说:“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今日再相见,惑乱不了我。”文殊菩萨也回答:“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老僧嫌。”文喜禅师已经彻见了自他不二的道理。《虚云和尚年谱》中记载,虚云和尚朝礼五台山的时候,文殊菩萨二度化身文吉老者,解救他病弱垂危的生命,并为他释解佛法真义,使他觉悟拜佛只在吾人的一片真心。
文殊菩萨是佛陀的法王子,
文殊菩萨是诸菩萨罗汉的上首,
文殊菩萨是每一个佛子学习的对象,
文殊菩萨是佛教的骄傲与光荣,
文殊菩萨是智慧的化身,
文殊菩萨是般若空性的证悟者,
他已经斩断了所有的烦恼。
文殊菩萨是力量的示现,
他可以拯救众生远离苦难。
[注释]
即大众之中位居最上者。于佛世时即有此称。后于禅林里,间以“首座”代称上首,而其推重之意不变。
音译究摩罗浮多、鸠摩罗浮,意译童真,乃菩萨之别名。菩萨为佛位之继承者,佛为法王,故总称菩萨为法王子。菩萨与如来法王之关系犹如世间王子与国王之关系,故称法王子。
狮子为百兽之王,佛为人中狮子,故诸经论中每以狮子比喻佛之无畏与伟大,佛所坐之处(床、地等),称为师子座、师子床、狮子座、猊座,佛之说法称师子吼。后泛指寺院中佛、菩萨之台座以及高僧说法时之座席。文殊菩萨像跨乘狮子,意亦如上述。
五部座之一。孔雀为瑞鸟,形貌严丽,具种种色,故以之为座,表示转大法轮之义。位于我国山西五台县东北,与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合称为我国佛教之四大名山。以东、西、南、北、中五峰耸立,山顶无林木,垒土如台,故称五台山。又以五峦巍然,拔乎群山,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别号清凉山。为古来文殊菩萨示现之道场,广受海内之信仰。《华严经.菩萨住处品》及《宝藏陀罗尼经》谓文殊菩萨住处为五顶,名清凉山,此为文殊信仰之由来。
指佛所得之五种智,出于《无量寿经》卷下、《略论安乐净土义》。即:佛智,总称佛之一切种智。不思议智,谓佛智能以少作多、以近作远、以轻为重、以长为短,反之亦可,故称不思议智。不可称智,谓佛智泯绝称谓,非相非形,超越对待。大乘广智,谓佛无所不知,无烦恼不断,无善不备,无众生不度。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谓佛智如实而不虚妄,得如实三昧,常在深定,遍照万法,无与伦比,如法而照,其照无量。
即五尊佛。又作五智佛、五智如来、五禅定佛。有金刚界与胎藏界之别。
金刚界五佛,即毗卢遮那佛、阿佛、宝生佛、阿弥陀佛、不空成就佛。居于金刚界曼荼罗中央之五解脱轮。其中,大日如来位于中央,身呈白色,住智拳印;阿如来位于东方,身呈黄金色,左手握拳,安于胁部,右手下垂触地;宝生如来位于南方,身呈金色,左手握拳,置于脐部,右手向外结施愿印;阿弥陀如来位于西方,身呈金色,住三摩地印;不空成就如来位于北方,身呈金色,左手握拳当脐,右手舒五指当胸。
胎藏界五佛,谓大日、宝幢、开敷华王、无量寿、天鼓雷音,即胎藏曼荼罗中台八叶中之五佛。其中,大日如来位于中央,身呈黄金色,住法界定印;宝幢如来位于东方,身呈赤白色,左手握拳,安于胁部,右手作触地印;开敷华王如来位于南方,身呈黄金色,住离垢三昧;无量寿如来位于西方,身亦呈黄金色,住弥陀定印;天鼓雷音如来位于北方,身呈赤金色,为入定之相。盖金刚界为果曼荼罗,表智;胎藏界为因曼荼罗,表理。此五佛为法界体性智等之五智所成,故称为五智佛、五智如来。又西藏所传之五佛,称为五禅定佛,住于净土而化现人身佛之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等五佛,以化度众生。又出生普贤、金刚手、宝手、莲华手及一切手等五法子禅定菩萨,于人身佛入灭后当担起度生济世之事。
指显示超越相对、差别之一切绝对、平等真理之教法。即在佛教八万四千法门之上,能直见圣道者。《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载有三十三种之不二法门。今之俗语多援引佛教“不二法门”一语,转指学习某种学问技术唯一无二之方法。
谓圆满无缺之教法,指三乘中之佛乘。三乘即声闻乘、缘觉乘、佛乘(菩萨乘),系佛陀就众生根机之利钝所立之三种教法。其中,佛乘因欲求无上菩提,普度一切众生,修习六度万行,终将达于圆满究竟,故亦称圆乘。
为《华严经.入法界品》中之求道菩萨,曾南行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遇普贤菩萨而成就佛道。大乘佛教用以作为即身成佛之例证,其求法过程,则表示华严入法界之各阶段。据《旧华严经》卷四十五<入法界品>载,善财童子为福城长者之子,于入胎及出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现,故称之为善财,其后受文殊师利菩萨之教诲,遍游南方诸国。先至可乐国参访功德云比丘,受念佛三昧门。继之,历访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夜天、天女、婆罗门、长者、医师、船师、国王、仙人、佛母、王妃、地神、树神等,听受种种法门,终至普贤菩萨道场,证入无生法界。
在《摩登伽经》卷上、《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等,曾载摩登伽女蛊惑阿难之事。其后受佛教化,成为比丘尼,并证得阿罗汉。
文喜禅师(八二一——九○○),沩仰宗僧,仰山慧寂法嗣。俗姓朱,嘉禾(浙江省)人。幼年出家,唐开成二年(八三七)于赵郡(河北)受戒,后于仰山慧寂处开悟,受吴越王钱氏礼请,住持杭州童泉院,并颁赐紫衣。光化三年十月廿七日示寂,世寿八十,法腊六十。师圆寂后,肉身不坏,发爪俱长,吴越王惊为奇瑞,更予厚葬。与文殊菩萨之相见问答,见《碧岩录》卷四第三五则。
虚云和尚(一八四○——一九五九),湖南湘乡人,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为民国以来,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以一身而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十九岁,于褔建鼓山涌泉寺依常开老人出家,次年依妙莲和尚受具足戒。其后,四处行脚名山,参访学道,行踪遍及四川、西康、西藏、印度、锡兰、缅甸等地。四十三岁发心朝拜五台山,以报父母深恩,由普陀山法华庵起香,三步一拜,历经三年,备受饥寒,几次大病,奄奄一息,皆蒙文殊菩萨感应相救,终拜抵五台显通寺。
五十六岁在江苏高旻寺,因沸水溅手,致使茶杯落地,而顿断疑根,彻悟本来。
六十一岁尝随清末两宫西幸,启建祝圣护国消灾法会。事毕即潜隐终南山,更名虚云,号幻游。后往槟榔屿、马六甲、吉隆坡、台湾等地讲经弘化。六十八岁于泰国讲经时,曾入定九日,轰动泰京。其后曾为护国祝圣禅寺入京请藏。亦曾说服滇军协统李根源,消弭逐僧毁寺之祸,并调停汉藏纠纷,招抚盗匪,为民除去战祸,在滇中阐教十八年。九十岁始离滇返鼓山任住持。一百零九岁时在香港弘法。后因怀抱护教救僧悲愿,乃于次年返回大陆。一九五一年,师一百一十二岁,春戒期间,中共扰劫云门,弟子妙云被殴致死,师自身亦屡遭毒打,筋骨断折,至于昏厥。未久病发,趺坐如故,止食九日,遂有神游兜率、侍听弥勒讲经之事。行凶者讶其不死而慑伏,乃不再续扰。晚年驻锡江西云居山,曾拒任中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九五九年秋,于云居山示寂,世寿一百二十,僧腊一百零一。
[习题]
一、为什么文殊菩萨被尊为“诸佛之师”、“文殊师利法王子”?
二、文殊菩萨在《维摩经》中有何智慧威德的示现?
三、在佛陀说法四十九年,三百余次的大乘法会中,文殊菩萨为何具有重要的地位?
四、请列举三则文殊菩萨的弘化事迹。
第六课 普贤菩萨的大愿
普贤菩萨是华严三圣之一,是有名的大愿王,也称“普贤萨埵”、“普贤大士”、“普贤如来”、“遍吉士”等,是毗卢遮那佛的胁侍,与金刚萨埵同体,是佛陀的助理,也是法门的护法。普贤的意义,依据《圆觉经》记载之义为“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探玄记》则解释为“德周法界曰普,智顺调善曰贤”。华严宗祖师宗密大师另有三释:“一、约自体,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二、约诸位,曲济无遗曰普,邻极亚圣曰贤;三、约当位,德无不周曰普,调柔善顺曰贤。”
一般文殊、普贤常是并称的,文殊骑金毛狮子,普贤乘六牙白象;文殊表示智、慧、证三德,而普贤则显示理、定、行三德,合为解行并重。如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乃文殊菩萨开始,表示为从智慧而契入,最后向普贤问道,五十三参圆满,表示从行而证悟,故有所谓:“文殊般若自在,普贤三昧自在。”即为定慧合一之义。
普贤菩萨在因地修行时,发下十大愿行,做为修行法门,期能圆满佛果,吾辈学人可效法“普贤十大愿”作为修行目标。内容如下:
一者、礼敬诸佛:是人格的尊重。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礼敬诸佛,就是尊重一切众生的人格,如常不轻菩萨云:“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作佛。”此即是人格的尊重。
二者、称赞如来:是语言的布施。布施财物、公理、正义、佛法,都有难度,唯有语言的布施,容易做到。佛陀在因地修行时,就是修习赞叹法门,所以比弥勒菩萨提早成佛。可见赞叹他人,布施善言的重要。
三者、广修供养:是结缘的实践。在修学佛法中,供养父母、师长、三宝,有二种供养、三种供养、四种供养、十种供养,无论任何一种供养,都是最好结缘沟通的管道。就是居住在极乐国土的大众,也要每天晨起“各以衣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可见供养结缘在修学佛法过程中的重要性。
四者、忏悔业障:是生活的反省。众生在日常生活里,身、口、意三业经常造下难以弥补的过失,因此,需藉着“作法忏”、“取相忏”、“无生忏”来清净身心。如佛世时,造下五逆重罪的提婆达多,最后也经由忏悔而得救。所以,生活中的反省忏悔非常重要。
五者、随喜功德:是心意的净化。信者学佛要修学播种,以期将来的福田有所收成,但是聚集功德一定要有欢喜清净的发心,就是一点心意,也可以随手功德、随口功德、随心功德。例如毗舍佉因闻法心生欢喜,随喜布施一件珍珠衫,而成就了精舍的建造。可见心意净化之随喜功德的成果。
六者、请转法轮:是真理的传播。佛法是救世的舟航,因此,必须常转法轮,利益众生。当初佛陀接受须达长者的邀请,到舍卫城说法,所以佛法才能弘扬五印度。
七者、请佛住世:是圣贤的礼遇。请佛住世对人间非常重要,当初佛陀证悟的时候,因自觉所证悟的缘起真理,世人必不能信解,而欲进入涅槃。后因梵天王之劝请,佛陀悲愍众生,开始说法,示教利喜,众生才得见真理之光。
八者、常随佛学:是智者的追随。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十大弟子以及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都是佛陀的常随众,由于经常跟随佛陀左右,所以速证圣果。可见追随智者,常随佛学的重要。
九者、恒顺众生:是民意的重视。佛陀行事非常民主,普贤菩萨、须达拏太子能领会佛意,重视大众的意见,不逆人意,皆是恒顺众生的精神表现。
十者、普皆回向:是法界的融和。法界要达到融和的境界,必须要“回自向他”、“回事向理”、“回因向果”,转垢秽为清净,转恶世为善法,转邪见为正道,转生灭为寂灭。能到达法界融和的世界,普贤菩萨的大愿也就圆满了。
普贤菩萨是大乘佛教行愿的象征,是实践菩萨道的行为典范,以普贤的行愿加上文殊的智慧,就是把行愿和理论结合在一起,如此则能究竟圆满大乘佛。
[注释]
即《华严经》所指华藏世界之三位圣者:毗卢遮那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毗卢遮那佛理智完备,居中位;文殊菩萨主智门,立于毗卢遮那佛之左;普贤菩萨主理门,位于毗卢遮那佛之右。
即《华严探玄记》,唐代法藏着。凡二十卷。叙述旧译《六十华严经》之大要,并解释经文之意义,旨在阐述华严宗之中心教义。
文殊菩萨骑金毛狮子之造形,见《广清凉传》卷中。普贤菩萨乘坐六牙白象的典故,见《法华经.普贤劝发品》。
见《华严经.入法界品》。
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等。此外尚有法的供养,如以恭敬供养、赞叹供养、礼拜供养等精神之崇敬态度亦称供养。
据《十住毗婆沙论》卷一载,为:法供养,指善于听闻大乘正法,或广或略;财供养,指饮食等四事供养。另据《大日经供养法疏》载,为:理供养,指以证入真实之理为供养;事供养,指供养香花等。
据《普贤行愿品疏》载,为:财供养,指供以世间之财宝、香花等;法供养,指起菩提心,而行自利、利他之二利;观行供养,指行周遍含融观、事事无碍观等华严观行供养。《十地经论》卷三载,为:利养供养,指衣服、卧具等;恭敬供养,指香花、幡盖等;行供养,指修行信行、戒行等之供养。《法华文句》载,为身、口、意三业供养,即:身业供养,身至诚礼敬诸佛菩萨;口业供养,口发言称美诸佛菩萨功德;意业供养,端心正意,想念诸佛菩萨相好庄严。
据《大日经义释》卷十一载,为香花、合掌、慈悲、运心等四种供养。《理趣释》卷下载,为菩提心供养、资粮供养、法供养、羯磨供养等四种供养。《增一阿含经》卷十三载,为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等四种供养。《无量寿经》卷下载,为悬缯、燃灯、散花、烧香等四种供养。《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三载,为饮食、衣服、汤药、房舍等四种供养。
《法华经.法师品》载,为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等十种供养。《大藏法数》则将缯盖、幢幡合并为幡盖,而加入合掌,成为十供养。若据《菩萨地持经》卷七所举之十种,则为:身供养、支提供养、现前供养、不现前供养、自作供养、他作供养、财物供养、胜供养、不染污供养、至处道供养等。
见《佛说阿弥陀经》。
见《天台四教仪集注》载,忏摩有三种,即:作法忏,谓身礼拜、口称唱、意思惟,三业依法披陈罪过,求哀忏悔。取相忏,谓定心运想,于道场中,或见佛来摩顶,或见光现,或见花飞,或梦见诸瑞相,或闻空中声。于此诸相,随获一种,罪即消灭。无生忏,一切罪业皆从一念不了心性所生,若了心性本空,罪福无相,则一切法皆悉空寂,罪亦消灭。以上作法、取相二忏为事忏,无生忏为理忏。理忏为正,事忏为助;若正助合行,事理兼运,则无罪不灭,无福不生。
为佛陀叔父斛饭王之子,阿难之兄弟。常与佛陀敌对,破坏僧团和合,如曾经率五百徒众脱离僧团,自称大师,制定五法,以此为速得涅槃之道。又于耆闍崛山投下大石,虽为金毗罗神接阻,然碎片伤佛足而出血。又曾趁佛陀入王舍城时,放狂象加害之,然象遇佛陀即归服,事亦不成。后扑打莲华色比丘尼至死,并于十指爪中置毒,欲由礼佛足而伤佛陀,但佛足坚固如岩,提婆反自破手指,乃于其地命终。古来以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放狂象、杀莲华色比丘尼、十爪毒手等五事为提婆之五逆,又特称破僧、伤佛、杀比丘尼三事为三逆。据《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载,提婆临堕地狱前,为火所烧,“便发悔心于如来,正欲称南无佛,然不究竟,适得称南无佛,便入地狱”。以其忏悔故,佛陀谓其将历经一劫地狱之苦,并为授辟支佛记。
巴利本《法句经注》载,毗舍佉乃鸯伽国长者之女,遇佛之游化而证预流果,嫁弥伽罗之子,后劝其翁弥伽罗归依佛门,弥伽罗甚为欢喜,遂呼毗舍佉为母,后人由此而称其为弥伽罗母,即指鹿子母,后生一子,名为鹿纽。鹿子母曾向佛陀发八大愿,即:供食外来之比丘、远行之比丘、病中之比丘,施药物予病中之比丘,供食予看护病人者,施粥予比丘,施雨衣、澡浴之衣等。结婚时,又捐舍价值九亿钱之嫁衣,请求建造精舍,获得佛陀之允许,由目犍连监督工事,历时九月而成,上下二层,各有五百室,称为东园鹿子母讲堂,或称鹿母讲堂。
[习题]
一、普贤菩萨为何号为“大行”?
二、请举出三件随喜功德的具体作法。
第七课 地藏菩萨的事迹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是地藏菩萨的写照。
在诸大菩萨中,地藏菩萨与观音、文殊、普贤等,同列名为“悲、智、行、愿”的代表。关于“地”的意义:一、能育,大地能育万物,菩萨亦能培育圣行;二、能载,大地能载万物,菩萨亦能荷载众生;三、能生,大地能生万物,菩萨亦能普孕德用。关于“藏”的意义:一、秘藏,喻菩萨秘藏三德(法身、般若、解脱);二、库藏,喻菩萨如库中藏有功德,可利济众生;三、伏藏,喻菩萨能开发众生隐伏的宝藏。
所谓“地”,即大地的意思。它能生、能载、能藏、能持、能摄、能依,坚牢不动,这说明菩萨愿力好似金刚,不可破坏;固如磐石,不可动摇。
所谓“藏”,是指秘藏,说明地藏王如库藏中秘密收存的金银珠宝,可以用来救济贫困,所以有秘密、包容、涵育的意义。
在中国流通很广的《地藏菩萨本愿经》(简称《地藏经》),记载地藏菩萨当初以长者子的身分,发愿修行,度脱一切受苦众生,证得佛果的事迹。如经中说到,他为国王的时候,向一切智成就佛发愿说,他要度尽恶世的众生,一个也不遗漏。
经中亦列举菩萨往昔生中慈孝的事迹,例如:作“婆罗门女”的时候,向觉华定自在王佛祈求慈亲能够信奉三宝,获得解脱;为“光目女”的时候,供养得道的罗汉,帮助救拔在地狱受苦的慈亲。所以,地藏的慈孝愿力,诚为佛子修行学道的典范。佛陀为了给慈母摩耶夫人作得度的因缘,曾经离开僧团到忉利天宫三个月,为母亲宣说《地藏菩萨本愿经》,赞扬地藏菩萨的功德。因此,《地藏经》被誉为佛门的孝经。
《地藏经》宣说地藏菩萨种种不可思议,如地藏神力不可思议、地藏慈悲不可思议、地藏智慧不可思议、地藏辩才不可思议、地藏定力不可思议,乃至经名也具不可思议神力。综观地藏菩萨行愿,实是一位不可思议的圣者。
地藏菩萨发心弘大,念念利益群生,到处应机说法。如经中云:“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若遇瞋恚者,说丑陋癃残报;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若遇畋猎恣情者,说惊狂丧命报;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若遇烧山林木者,说狂迷取死报;若遇前后父母恶毒者,说返生鞭挞现受报;若遇网捕生雏者,说骨肉分离报;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瘖哑报;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处恶道报;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若遇破戒犯斋者,说禽兽饥饿报;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若遇两舌斗乱者,说无舌百舌报;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
地藏菩萨从久远以来,无数次的轮回中,都以他的大誓愿力救度苦难的众生。但所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却引起人们误认地藏菩萨永远不能成佛。其实地狱在地藏菩萨心中早已空却。
地藏菩萨曾多次参与佛陀的讲席,也曾化身为朝鲜国的王子金乔觉,到中国安徽九华山,度了闵员外父子,并在山中修持。有一童子侍者思念家乡亲人,地藏化身的金乔觉吟诗一首:
空门寂寂汝思家,辞别云房下九华,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添瓶涧底休捞月,烹茗瓯中罢弄花,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地藏就是这么一位有人情味的菩萨。他的灵感事迹甚多,有往昔因中的地藏本迹,有历史上地藏菩萨的行事,有历朝和现代的感应事迹。尤其在诸大菩萨中,地藏菩萨是唯一现比丘相的。他骑着善听,右手拿锡杖,左手持宝珠,其庄严神圣的法相,接引了广大无数的信众。
[注释]
据《大乘义章》卷十八载:法身系指一切众生本来具足之真如,或指以功德法完成之身;解脱即脱离烦恼束缚之谓;般若则指悟之智慧。此三者,三即一,一即三。在因位时,称为三佛性;在果位时,称为三德。
乃指不能见闻佛法之处。
《地藏十轮经》云:“地藏已于无量无数大劫,五浊恶世无佛世界,成熟有情。”《地藏菩萨本愿经》云:“久远劫来,迄至于今,度脱众生,犹未毕愿。”又云:“是地藏菩萨教化六道一切众生,所发誓愿劫数,如千百亿恒河沙。”
据《神僧传》及《高僧传》二书记载,在世尊入灭一千五百年后,地藏菩萨降迹为新罗国(今韩国)的王子金乔觉,自幼仰慕佛道,不爱王位。唐高宗永徽四年(六五三),王子出家,法号“地藏”。后航海来华,至安徽九华山苦修,感得地主闵公长者及山神恭敬供养。地藏比丘向闵公长者化缘一袈裟地建寺,以其神通力,袈裟覆盖九峰,闵公见之,欢喜赞叹,遂将整座九华山布施供养,作为地藏比丘的道场。后来闵公的独子亦随地藏出家。地藏比丘在九华山驻锡七十五年,度众无数,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七月三十日示寂,世寿九十九,肉身不坏,弟子将肉身建塔供养,至今仍受世人瞻仰礼拜。地藏比丘临终时,曾显现地藏菩萨像,后世咸认其乃地藏菩萨的化身,乃以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为地藏菩萨圣诞纪念日。
我国自隋唐之后,崇尚地藏菩萨之信仰极为兴盛,隋代的信行依《地藏十轮经》而高唱“普佛普法”之说与地藏菩萨礼忏法,当时称为三阶教。宋代的常谨撰有《地藏菩萨灵验记》,书中收录梁代至宋代有关地藏菩萨的三十二则灵验事迹。在日本,地藏菩萨的信仰始自平安中期,兴盛至今;鎌仓时代以后,渗入民间信仰,发展出育子地藏、子安地藏(专事救护育子之事)、延命地藏、胜军地藏等信仰。《地藏菩萨三国灵验记》乃日僧实睿编录,良观续编,系集录印度、中国、日本等三国地藏菩萨之灵验事迹而成,计一百三十七则,有关日本的部份,乃日本地藏灵验记之嚆矢,刊行于一六八四年。
[习题]
一、《地藏经》是何人在何处为何人说?
二、简述地藏菩萨何以能作百千万亿变化救拔众生。
三、简述《地藏经》中所说地藏法门的修持法及所得利益。
四、请写出礼拜地藏菩萨的心得或灵验事迹。
第八课 弥勒欢喜佛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这一首赞偈是当初释迦牟尼佛和弥勒菩萨共同在底沙佛前修学时,因为多修此一赞叹法门,持诵上述的偈颂,故早于弥勒成佛。所以,弥勒菩萨现在只能称作补处菩萨,等到当来下生,才能成就佛道。
弥勒菩萨出生于印度波罗奈国,名为慈氏,又名阿逸多,跟随舅父阿波离申修行。后来亲近佛陀,有所契入,佛陀为之授记,将来在龙华树下三会度众,成为末世众生美好的希望。
弥勒的修行,有一特色:“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他发愿在世间常行布施,给人慈悲,重视持戒,内观智慧,不急于像小乘人一样,只求自我的了生脱死。
《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弥勒大成佛经》是为“弥勒三部经”。《上生经》主要讲弥勒上生兜率天的事迹,在兜率内院说法的情况。《下生经》主要叙述在未来世,弥勒菩萨将从兜率天下生,再次降生于我们这个世界,然后成道说法度众。
弥勒菩萨的造像,当初是头戴宝冠,身着天衣,披挂璎珞,或作两脚相交倚坐之形,或作一脚自然垂下,一手扶着脸颊,半跏趺思惟的形状,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弥勒菩萨的塑像,是一尊笑容可掬,胖大身形,光头大耳,袒胸露腹,箕踞而坐,一般民间都以五代梁时应化的布袋和尚的形像,作为弥勒菩萨的造形。布袋和尚在游化人间的时候曾说: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
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另外,有一首形容他自己的诗偈,尤其为人津津乐道。偈云:
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办,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
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悟得长生理,日月为邻伴。
至今,在各寺院的山门口,都有一尊皆大欢喜的弥勒圣像,世人都称他为欢喜佛。有对联曰:
大肚能容,容却人间多少事;
笑口常开,笑尽天下古今愁。
佛寺的五观堂中央,皆有供奉弥勒像,是为布袋和尚的遗风,如浙江天童寺的斋堂,有一首偈写道:
弥勒示贫相稳坐主位,当纠察拖耳耳拖长;
密祖现海量喜让客居,命侍者移座座移位。
东晋时代苻坚曾送一尊结珠弥勒像给道安大师,道安大师和他的弟子法遇、辅僧、昙戒等,发愿要上生兜率内院弥勒净土。至此以后,我国高僧大德,如唐朝玄奘大师、民国太虚大师、慈航菩萨、浩霖法师等,都是兜率净土的信仰者,都是发愿往生弥勒净土的人。
弥勒净土所以殊胜,是因为它不像其他的佛国净土,距离我们的娑婆世界很远。兜率净土在欲界,发愿往生的人,不一定出家,不必一心不乱,只要受持五戒,常参加八关斋戒,作福行善,就可以往生了。往生弥勒净土比较容易,非常合乎现代人的意愿。
弥陀净土是三根普被,弥勒净土是众生平等,法界圆融。有人认为,弥勒净土是在欲界中,恐怕将来不能了生脱死。其实,常居内院,亲近弥勒,时时听闻说法,那里会再轮回生死呢?
在我国,常有一些旁门左道藉弥勒菩萨的信仰,招摇惑众,如弥勒教、白莲教等,常宣说:“释迦佛已退位,弥勒佛掌天盘。”以此说非法结社,乱人耳目,自欺欺人。因为根据佛经所说,弥勒菩萨要等到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才要当来下生,于龙华树下集会说法,广度众生。
一般人对于弥勒菩萨的信仰,只重视往生兜率内院的种种利益。其实,比这个更重要的是,弥勒菩萨对人间净土的建设,但却一直未受到世人的重视。在《弥勒下生经》中曾说,弥勒菩萨当来下生时,我们的世界一片光明,大地平整如镜,遍地绿草如茵,花朵芬芳美丽,四季气候宜人,农业五谷丰收,不用占有,物品随意所有,大家和睦相处,慈眼相待,没有战争,社会安全,是一幅皆大欢喜,纯善美好的人间净土。
所以,我们大家应该共同祈愿,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早日降诞人间,龙华三会愿相逢!
[注释]
底沙佛是佛陀于过去世修百劫相好业时所遇之佛。又作底砂佛、帝沙佛、提沙佛、补砂佛、弗沙佛。据《俱舍论》卷十八所载,佛陀于过去世三阿僧只劫修行成满后,更勇猛精进修行百劫相好业之际,适逢底沙佛坐于宝龛中,入火界定,威光赫奕,特异于常,遂专诚瞻仰,翘足而立,经七日七夜而不倦怠,净心以妙伽他赞叹彼佛:“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由此,乃超越九劫,而以九十一劫成正觉。
补处菩萨谓经过此生,来生定可在世间成佛的最高位菩萨————等觉菩萨。一般皆称弥勒为一生补处之菩萨。据《弥勒上生经》等记载,弥勒菩萨现居于兜率天,待此生尽,则下生于人间,以补释迦之佛位。另据《无量寿经记》卷上之说,一生补处之菩萨又分为四位次:住于正定位之菩萨;接近于佛地之菩萨;住于兜率天之菩萨;
由兜率天至人间下生而成佛。
指弥勒菩萨于龙华树下成道之三会说法,又称龙华会、龙华三庭、弥勒三会、慈尊三会,略称龙华会。乃佛陀入灭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菩萨自兜率天下生人间,出家学道,坐于翅头城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正等觉,前后三次说法。于昔时释迦牟尼佛之教法下未曾得道者,至此会时,以上中下三根之别,悉可得道。
据《菩萨处胎经》卷二<三世等品>所载,龙华三会中,第一会说法度众九十六亿,乃受释迦牟尼佛之五戒者;第二会度众九十四亿,乃受持三归者;第三会度众九十二亿,乃一称南无佛者。然于《贤愚经》卷十二<波婆梨品>、《大智度论》卷三等所载之三会度众人数则略有出入。
古来即盛行愿于弥勒佛出世时再生人间,逢遇三会之说法,如《出三藏记集》卷十二<法苑杂缘原始集目录序>举出宋明皇帝初造<龙华誓愿文>、京师诸邑造<弥勒像三会记>、齐竟陵文宣王<龙华会记>等。又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四九九)十二月比丘僧欣造立之弥勒像光背铭,即记载弥勒出现之时,其愿再生人间成为王侯,参预龙华之说法。具此种造像铭之佛像,后世亦留传不少。
此外,供养弥勒佛之法会及灌佛会,亦称为龙华会。据《荆楚岁时记》龙华会条载,四月八日诸寺备办种种斋食,以五香水浴佛作龙华会,以象征弥勒之下生。
全称《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又称《弥勒菩萨般涅槃经》、《观弥勒上生经》、《观弥勒经》、《上生经》,全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为弥勒经典中最晚成立之作品,亦为弥勒净土信仰所依据主要经典之一。
内容叙述弥勒菩萨命终往生兜率天宫,为教化诸天,昼夜六时说法。又谓欲往生天宫,必修行十善,念佛形像,口称弥勒之名,以此功德并可超越九十六亿劫生死之罪。
又称《观弥勒菩萨下生经》、《观弥勒下生经》、《弥勒成佛经》、《弥勒当来下生经》、《下生经》,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古来说弥勒下生诸经中,本经为最受重视者。内容叙述于未来蠰佉转轮圣王时,弥勒自兜率天下生,以修梵摩为父、梵摩越为母。成道后教化善财、父母等八万四千大众,并与今世之释迦佛同对众生劝说三乘教法。又大迦叶于过去诸佛时,善修梵行、十二头陀行,故得佐弥勒劝化众人。本经之对告众为阿难,乃本经之一大特色,其他经之对告众则多为舍利弗。异译本有姚秦鸠摩罗什、唐代义净各别译出之《弥勒下生成佛经》一卷。注疏有憬兴之《弥勒下生经疏》一卷、善珠之《弥勒下生经义疏》一卷,及作者不详之《弥勒下生经述赞》一卷等。
略称《弥勒成佛经》,全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本经在《弥勒经》中具有最完整之型态,内容亦最丰富,故冠以“大”字。内容记述佛陀因舍利弗之问,在摩伽陀国波沙山说弥勒出世之时代及国土。
又作都率天、兜率多天,意译知足天、妙足天、喜足天、喜乐天,与夜摩天合称为兜夜。乃欲界六天之第四天,位于夜摩天与乐变化天之间,距夜摩天十六万由旬,在虚空密云之上,纵广八万由旬。关于此天之名,《立世阿毗昙论》卷六谓:欢乐饱满,于其资具满足,于八圣道不生知足,故称为兜率陀天。《佛地经论》卷五则谓:后身菩萨于中教化,多修喜足,故称为喜足天。
此天有内、外两院,兜率内院乃即将成佛者(即补处菩萨)之居处,今则为弥勒菩萨之净土。又昔时释迦如来身为菩萨时,亦从此天下生人间而成佛。一般所传内院有四十九院,或即依据《弥勒上生经》之说而来,其经文谓:“此摩尼光回旋空中,化为四十九重微妙宝宫。”外院属欲界天,为天众之所居,享受欲乐。天人之寿命约四千岁。
五代梁时僧,明州(浙江)奉化人,或谓四明人,姓氏、生卒年均不详,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世传为弥勒菩萨之应化身,常以杖荷一布袋,见物则乞,故人称布袋和尚。有偈曰:“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可为其一生之写照。
《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载,布袋和尚身材肥胖,眉皱而腹大,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常用杖荷一布囊,凡供身之具,均贮于囊中,时人称为长汀子布袋师。师能示人吉凶,颇能预知时雨。梁贞明二年(九一六)三月,师将示寂,于岳林寺东廊下端坐磐石,而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安然入寂。其后,有人于他州见师负布袋而行,世人以其为弥勒之化现,江浙之地多画其像流传之。又传至日本后,成为七福神之一,民间多祭祀之。
位于浙江四明天童山,距鄞县(旧称宁波府)东约三十五公里处。西晋永康年中,义兴于会稽郡鄮县东南约十七公里之山间岩上草创一宇居之,因感太白星幻化为童子,日供薪、水,遂以太白为山名,寺号天童。东晋隆安三年(三九九),寺毁于火灾。唐玄宗开元年间,法璿于山之东麓,依故迹建寺,称太白精舍,又于寺之西南隅造多宝塔,日日诵读《法华经》。肃宗至德二年(七五七),宗弼等移寺基至今地。历唐武宗、唐懿宗、宋真宗等数百年间,曾先后赐号改称为“天童珑寺”、“天寿寺”、“景德禅寺”等,成为十方丛林之重心。并有怀清、宝坚、普交等先后住锡于此,宏智正觉亦住于寺中,前后达三十年,建立七塔,整备僧堂、众寮等,又立寺产之制,寺观一新,四方衲众云集,其数逾千。另有日僧明庵荣西、希玄道元、寒岩义尹、彻通义介、西涧子昙、雪舟等杨等人先后抵寺参学请益。
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密云圆悟主持本寺,大振临济宗风。每遇讲经会,徒众常逾三万之数,王公名士问法者亦众。至清世宗时,亦曾赐以“慈云密布”之匾额。寺有客殿、伽蓝堂、云水堂、禅堂、方丈、天王殿、佛殿、法堂等,堪称我国一流之大禅刹。
东晋时代之前秦王。字永固,一字文玉,略阳氐族人。博学多才,有经世大志,雅量能容,士皆乐于归顺。弑其主苻生而自立,号秦天王,平服北土,兼并宛襄。后与东晋战于淝水,败归,为姚苌弑于新平佛寺,时为晋太元十年五月,享年四十八。平生颇知礼敬三宝,优遇高僧,躬聆讲说。曾送佛经、佛像于高丽,为韩国、日本知有佛法之始。迎道安法师于襄阳,待以殊礼,谘以大政。又闻鸠摩罗什名,遣将帅往迎。既遇弑,将被害,犹整衣礼佛而后受死。
为东晋佛教之中心人物。常山扶柳(河北正定)人,俗姓卫,生于东晋永嘉六年(三一二),一说建兴二年(三一四)。十二岁出家,敏睿逸伦,研习经论,识志超卓。嗣入佛图澄之门,其后北方大乱,与其师辗转避于诸方,而于湖北襄阳讲说教化十五年。前秦苻坚闻其名,率兵攻陷襄阳,迎至长安,居五重寺,事之以师礼。道安尝劝苻坚召请西域之鸠摩罗什,并着手整理汉译经论,编成《综理众经目录》一书,所作目录等虽不存于今,然《出三藏记集》系根据其著作而编成者。此外,复致力于经典翻译,及诸经序文、注释之作,共注序二十二部。将经典解释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等三科,此法亦沿用至今世。另于僧团仪式、行规、礼忏等,多所制立,且定释氏为僧姓,悉为后世所准。其研究以般若经典为主,另又精通阿含、阿毗达磨,开拓经文批判之先河。一生功业,于佛教史上贡献至钜。太元十年(三八五)示寂。又道安手上有肉瘤隆起,世人每称为印手菩萨。其与习凿齿二人复尝以“四海习凿齿”、“弥天释道安”之语对答,甚为著名,后世遂以“弥天释道安”呼之。
慈航菩萨(一八九五——一九五四),福建建宁人,俗姓艾,字彦才,号继荣。幼失怙恃,年十七礼拜自忠和尚为师。次年,受具足戒于九江能仁寺,曾遍礼九华、天台、普陀等各处道场。学禅于常州天宁寺、扬州高旻寺,游学于谛闲法师之门,复于度厄法师座下习净土。一九二七年,入闽南佛学院,亲近太虚大师,受其薰陶,而有革新佛教之志。此外,又曾亲近圆瑛法师。曾两度闭关,阅藏六载。一九二九年,主持安庆迎江寺,致力于弘法事业,倡言改革僧伽,整顿佛教,尝创设中国佛学会于缅甸仰光。一九四○年,随太虚大师访问东南亚佛教国家,继而留居马来西亚,创办星洲菩提学院、星洲佛学会、怡保佛学会、槟城佛学会等,并发行《人间月刊》,极力推行佛学社会化,南洋佛教由是大兴。一九四八年,至台湾中坜主持妙果法师所兴办之台湾佛学院,僧俗兼收,开台湾佛教之新纪元。旋为安置大陆来台之僧青年,乃于汐止成立弥勒内院,并开讲因明、唯识、楞严等大乘经论,尽心致力于教育弘化。一九五四年五月示寂,世寿六十,僧腊四十二。遗体跏趺盘坐于缸内,并安置在静修院后山。三年后开缸,肉身不坏,教界传为美谈,并建慈航堂,以纪念其德业。后人辑其遗着成《慈航法师全集》行世。
生于一九二七年,安徽合肥人,俗姓黄。法名圆证。年十四,披剃于江苏东台义阡禅寺,礼厚宽和尚为师。一九四五年春,于南京宝华山受具足戒。先后毕业于镇江竹林、常州天宁二佛学院。大陆变色后来台,曾住汐止弥勒内院,亲近慈航法师多年。先后任义阡禅寺监院、善导寺维那、松山寺住持等职。曾赴美弘法,于纽约创建东禅寺。
[习题]
一、弥勒菩萨的修行有何特色?
二、试述“弥勒三部经”的主要内容。
三、试述弥勒净土的殊胜。
四、试述弥勒菩萨对人间净土的建设蓝图。
第九课 艺术家马鸣菩萨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此话证之于马鸣菩萨对佛教弘传的影响,诚不虚言也。
马鸣菩萨是西元二世纪初人,生于中印度舍卫国婆枳多的婆罗门家族,初习外道,博学善辩,后为印度长老胁尊者折服,皈投尊者座下,为其弟子。
出家后的马鸣,深研佛法,博通三藏,到处弘法化众,因为他加入了佛教的行列,所以大乘佛教经他提倡,风靡印度,盛极一时。
他是一位佛教的文学家、音乐家,他的作品涵盖诗歌、戏剧、音乐等,都是望重当时,闻名于世。例如,他将佛陀的一生用梵语写成的叙事诗《佛所行赞》,不但文辞优美,叙事细腻,而且风格鲜活,可以说是古典时期梵语文学的先驱,也是开优美文学的先河,不但于五印度及南海诸国传诵一时,后来贵霜王朝的佛传雕塑即依此诗偈而制成。此书与记述佛陀的异母兄弟难陀的叙事诗《孙陀罗难陀诗》,同为马鸣菩萨重要的两部诗歌代表作。
此外,他作“赖吒和罗”剧曲,宣说苦空无常之义,感得华氏城五百位王子发心出家修道,成为佛教史上以戏曲音律度众的美谈。二十世纪初,在中国新疆发现三部印度古戏剧残卷,其中一部《舍利弗传》,也是马鸣菩萨的着作,为现存梵文文学中最古老的戏剧作品。
马鸣菩萨一生以佛教的诗词歌赋教化世人,感人至深,因此声名远播,引发当时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王兴兵入侵中印度摩揭陀国时,要求以佛钵及马鸣相抵二亿金,作为撤兵条件。马鸣到了贵霜王朝后,旋即度化迦腻色迦王,受封为国师,王每于政务余暇,时常向他请益佛法,尤其在各地行宫与其他地区兴建佛塔、伽蓝,形成日后佛教美术史上著名的犍陀罗美术。
马鸣菩萨度化迦腻色迦王后,由于当时佛教不同的部派各持己见,令修学者不知如何遵循,迦腻色迦王因此礼请胁尊者广召天下贤德之士,举行盛大的经典结集会议,以统合教义之分歧。
结集大会于克什米尔举行,由五百罗汉与五百菩萨组成,结集结果,承认佛教十八个部派皆是讲说佛陀的教义,只为广度不同根机者而施设不同的法门,于是各部派间近百年的纷扰终于圆满结束。此次结集同时也将戒律以及尚未记录成文的经藏部份写成文字,删订已有的写本,并注释三藏经典,大会并公推马鸣菩萨负责修订文句,这是佛教史上第四次的经典结集。
马鸣菩萨在北印度期间,广宣大乘佛法,备受时人推崇,尊称为“功德日”。尤其,马鸣菩萨最重要的贡献是造论破邪显正,阐明佛旨,如《摩诃摩耶经》卷下云:“佛涅槃后六百岁已,九十六种诸外道等,邪见竞兴,破灭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马鸣,善说法要,降伏一切诸外道辈。”在西藏的《马鸣传》中更推崇说,马鸣菩萨是一位“没有他不能回答的问题,没有他不能驳倒的非难,如同强风吹倒枯木一般,他经常折服问难者”。因此,又有“辩才比丘”的美誉。
马鸣菩萨一方面将深奥的佛理融入音乐、戏曲、诗歌等文艺作品中,同时他所制作的佛曲、佛乐也丰富了佛教的音乐。他在论述方面的著作有《大乘庄严经论》、《大乘起信论》等。其中,《大乘起信论》提出一心、二门、三大、四信、五行,为大乘修行的阶次,须于慧解、实践并重,才能从生死流转门还至涅槃真如界。本论为历来各宗所依据的重要论典之一,佛教的主要宗派,天台、华严、禅、净、密等宗,都深受影响。
综观马鸣菩萨的一生,以文艺度众,以诗偈歌咏诠释生命苦空的真谛,并参与经典结集,终结佛教各部派百年的纷争。他以一部《大乘起信论》萌发了大乘佛法的种子,丰富日后中国佛教的教义内容,因此《摩诃衍论》推崇他为“大光明佛”,他不但是西域造论兴宗的始祖,更是一位佛教音乐、艺术的开创者,影响后世佛法的弘传至深且远。
[注释]
印度马鸣菩萨造,凡五卷二十八品,北凉昙无谶译。又称《佛本行赞》、《佛所行赞经》、《马鸣赞》等。系以五言偈颂赞述佛陀一生,由诞生至八王分舍利之事迹。本书为马鸣之代表作,乃古典梵文学之先驱,佛传文学作品,无人出其右,曾广泛流行于古印度。一八九二年,法国学者烈维出版了《佛所行赞》第一章,自此打开马鸣菩萨名声,被公认为是梵文文学著名的诗人之一,又是叙事诗、戏曲和抒情诗的创作者。
为兴盛于一世纪末至三世纪中叶之西北印度统一之王朝。早期由中亚游牧民族月氏族长丘就却所统率。第二代大拓疆土,第三代为迦腻色迦,统治印度北部,势力伸展至中亚、伊朗,创建自阿育王以来之最大强国。其时,东西文化交流频繁,与中国、罗马等互有往来。时值佛教说一切有部教义大兴时代,马鸣即当时活跃于佛教文学界之不朽人物。时犍陀罗地区的佛教美术亦大放异彩。
中印度西北方居楼国芦吒村富豪之子。佛陀至其国教化时,随佛出家,得果后返乡。父母以美女诱其还俗,该女反受其教诫,离俗修道。马鸣将赖吒和罗尊者一生的事迹编成戏曲,于华氏城亲自演出,而令五百王子及众多民众舍俗出家,对佛法之弘传,功不可没。
迦腻色迦王系贵霜王朝第三世王。建立了纵贯中亚至中印度的大帝国,于佛教史上,与阿育王并称二大护法王。王初时信奉外教,不信罪福,轻侮佛法,后受马鸣之感化,始皈依佛教。
第四次的经典结集系由胁尊者为召集人,以世友为上首主持会议,迦腻色迦王全力护持。此次结集,重新修订三藏教典,尤其对经、律、论三藏广泛注解,各有十万颂,总计三十万颂,合有九百六十万言,此注解即为现今流传之《大毗婆沙论》。
《大乘起信论》中所说“一心”,是指众生心,也是如来藏(真如)心。因为众生心(法)能显现大乘法的体、相、用。一心含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二门”指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从流转的生灭门,依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阶次的修行,还至真如涅槃界。“三大”是指体、相、用三者。“体大”,谓一切法平等,于一切凡夫、三乘圣贤、诸佛等,无有增减,恒常不变;“相大”,谓如来藏具足大智慧、大光明等无量性德;“用大”,谓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之善因妙果。“四信”谓信真如、信佛、信法、信僧,此说主要为成就信心。“五行”谓修行有五门,以此五门成就“四信”。五门为施门、戒门、忍门、进门、止观门(指定慧),故五门亦等于六波罗蜜。
[习题]
一、马鸣菩萨在音乐、戏剧、诗偈、经典论述的著作有那些?
二、试略述马鸣菩萨于佛教文学的贡献。
三、试略述《佛所行赞》的内容及其在文学上的价值。
四、《大乘起信论》的主要内容为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