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1)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
  第一课 佛教的道德标准
  道德是维系国家纲纪令之不乱者,有保护社会人民生活安全的功用。中国古来制定的礼教,所谓“四维八德”、人伦“五常”,都是期望建立一个“忠恕仁义”、礼法有序的太平盛世。佛教整个思想内容是以人为本,与社会人群生活息息相关,如佛陀指导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阿闍世王等治国之法,即是“政治道德”;教授善生子、玉耶女等居家之道,即是“家庭道德”;佛陀以诗偈“得彼财物已,当应作四分:一分自食用,二分营生计,余一分藏密,以拟于贫乏”教育世人正确使用金钱,即是“财富道德”。佛教的道德标准,涵盖世间的理法纲常,乃至出世间的圣贤修行。今略说佛教的道德标准如后:
  一、五戒十善是佛教的道德标准:佛教的五戒是做人应遵守的“根本道德”;十善是内心净化、人格升华的“增上道德”;因果业报则是世间不变的“善恶道德”。世间的严刑重典,固然可以收一时之成效,但并非究竟之道。佛教以五戒十善作为人本的道德标准,倡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侵犯别人的身体、钱财、名誉、尊严,彻底改造人心,令人伦纲常有序,导正社会善良的风气。五戒十善即为佛教的道德标准。
  二、济世利人是佛教的道德标准:诸佛菩萨随类应化,利益众生,此济世利人的精神,即为合乎佛教的道德标准。在各行各业也要有济世利人的胸怀,如:教师要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医护人员要有“视病如亲,救人一命”的济世道德;工人要勤劳工作,以生产报效国家;商人要合法经营买卖,不取非份之财;军人为了保卫全国人民的安全,要奋勇作战,抵挡敌人的侵略。也就是每一个人都要能抛下自私的执着,效法古德先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若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的菩萨精神,以济世利人。济世利人是为佛教的道德标准。
  三、般若空慧是佛教的道德标准:菩萨以六度做为自度度人的舟航。所谓“五度如盲,般若为眼”,吾人若无般若巧慧,即令做种种行持,仍是有为的福报,不免五衰相现,非真正涅槃解脱之道。如:佛教的布施是要人学习舍弃悭吝之私念,但布施的来处,必须是清净的,不违反国家的法律,同时施者心不骄慢,受者心怀感恩,是“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的清净布施。此外,持戒不杀生、不妄语、不邪淫、不偷盗、不饮酒等固然是佛法,但佛陀的“杀一救百”□、末利夫人的“饮酒救人”□、一休和尚的“做人女婿”□、丹霞禅师的“烧佛取暖”□、石屋禅师的“教人偷心”□等等,也都是佛法。又慈悲柔和是佛法,但禅门中老师的棒喝、责骂、钳锤,令学僧截断妄想,识见本来面目,也是一种慈悲。因此,是佛法的,有时候不是佛法;不是佛法的,有时候反而是佛法。菩萨的“般若空慧”,能让我们喜舍不作施想,持戒不着戒相,忍辱离于我执,精进不生骄慢,禅修不恋定境。
  《金刚经》说:“菩萨心不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有了如眼目的般若空慧,待人处事自然能你大我小,你有我无,你乐我苦,没有比较的心;般若空慧也像“慈母”,看待一切众生犹如亲子,对其苦难自然有着不舍的同情;般若也像暗室的“光”,能照破心地的无明,销融差别对待,心不被苦乐所动,把执着的凡情转为对众生的慈悲。般若能净化我们的思想,提升我们的道德,有了般若空慧,苦乐是同体,净秽是一如,贫富能自在,有无能平等,如《八大人觉经》所说:“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以般若空慧,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般若空慧是谓佛教的道德标准。
  佛教的道德标准,以五戒十善的规范,健全人格;以圣贤济世利人,升华道德;以菩萨的般若空慧,明心见性。再者,现实生活里,戒定慧三学、四种正念、八种正道,也是医治我们贪瞋大病的良药,能令我们身心清净,道德臻于圆满。综而论之,举凡出于利众的悲心,且不违背世间礼法和菩萨饶益有情的大乘精神,都是合乎佛教的道德标准。例如:布施结缘、不念旧恶、惭耻美德、守护六根、不请之友、权巧方便、利乐有情、普同供养、四恩总报、弘法利生、尊重包容、心意柔和、爱语赞叹、守护正念,不做焦芽败种等等,都是具足佛教善美清净的道德标准。此外,学习佛菩萨的大慈、大悲、大智、大愿、大行,发菩提心,不舍弃五逆十恶众生的救度,这就是佛教最究竟圆满的道德。
  [注释]
  □详见《六度集经.杀身济贾经》。
  □末利夫人,中印度迦毗罗卫城人。幼名明月。父为摩纳婆,母为婆罗门种。于其父殁后,沦为摩诃男之婢。后因以饭食供养佛陀之功德,而得脱离婢身,成为憍萨罗国胜光王(即波斯匿王)之夫人。故事详见《修剪生命的荒芜.真正的戒律》页一四○,时报文化出版。
  □一休,日本临济宗奇僧。法名宗纯,字一休。好咏狂歌,不拘威仪,又善书画。相传为日本后小松天皇之子嗣。六岁出家,后至近江(滋贺县)坚田之华叟宗昙处参学,承其印可。师致力于改革当时孤立之禅风,使趋向大众化。一休和尚“做人女婿”事详见《星云禅话》第二集,页八四,佛光文化出版。
  □丹霞,唐代禅僧。南岳石头门下,谒江西马大师,受“天然”之法号。居天台华顶峰三年,更往径山参拜国一禅师。其后,大振法锡于邓州(河南邓县)丹霞山。曾于慧林寺遇天大寒,取木佛焚之,而有“丹霞烧佛”之公案。此公案旨在阐明“心中有佛”乃真正信佛者,若视偶像为真佛,反不见佛。见《景德传灯录》卷十四(《佛光大藏经.禅藏》页七三三)。
  □故事详见《星云禅话》第一集,页一六○,佛光文化出版。
  [习题]
  一、为何五戒十善是人本道德的标准?
  二、如何在各行各业实践道德?
  三、为何说般若是五度之眼,与道德有何关系?
  四、佛教的道德标准对国家社会有何功用?
  五、为何说利众是合乎佛教的道德标准?
  六、为何说向佛菩萨学习为圆满的究竟道德?


  第二课 佛教的伦理观
  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次序与默契,是依不同场合、身份而共遵的轨则。中国讲“伦理”最早见于《孟子》。此后,“五伦”建立□便成为中国人理想社会的目标。
  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生根发展,许多人以为佛教只重视出世的思想,忽略对人际往来的关心;事实上,佛陀的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教义,都是促进群我关系的融和。以下分别叙述佛教对僧团、僧信、朋友、工作、群己等伦理关系的看法。
  一、僧团伦理
  佛陀度化五比丘□后成立僧团,以我是“众中之一”的观念,领导僧团,倡导生佛平等;随着佛弟子增多,为使僧团清净和乐,佛陀便以随犯随制□方式制定戒律,成为僧团的伦理规范。其中“六和敬”□至今仍是维持僧团和乐共遵的法则。
  佛教传到中国后,逐渐发展成丛林制度,尤以禅宗在“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后,丛林的“四十八单”、“传法”、“传戒”、“师承”、“清规”等,为僧团树立了人事制度、生活仪礼等纲纪。例如:在职事伦理上,“住持”之下有“监寺”,层层负责,上下有序。至于人事,或有以“戒腊”□为前后,或有以“先进山门为师兄”,这种不以年龄论大小,而以先入丛林修道、受戒者称师兄的主张,打破一般人对“长幼有序”的传统次第观念。
  再如佛教史上贵为七佛之师的文殊菩萨,在释迦牟尼佛座前却执持弟子之礼;鸠摩罗什与槃头达多的大小二乘互相为师,传为杏坛之美;善财童子遍参天下善知识,没有男女之分;妙慧童女八岁成道,成为妇女成道典范;印宗法师为惠能剃度,后礼惠能为师,此尊法为师之举令人赞叹。以上说明佛门依法不依人的伦理观,实超越一般的世情。
  在佛光山,秉持“集体创作、制度领导”的原则,依戒腊、学历、年资、特殊才能等,设有序列等级制度,再依个人学业、道业、事业上的发心、精进、成就,作为晋升的依据。“三年一调”的职事制度,个人不恋栈、不滥权,常住也能“适才适所、人尽其才”,让人力运作有如活水,不致僵化。这种行政职务的安排,一方面尊重资深者,重视经验传承;另一方面则依个人品德、学识,拔擢年轻后进,令其发挥所长,让教团生生不息。
  二、僧信伦理
  所谓“财、法二施,等无差别”,原始佛教时代,出家僧侣必须外出托钵以维持色身,并藉此与信徒结缘,传扬佛法。信徒为令僧众安心办道,布施精舍、讲堂,僧团有了固定的安居处所后,人人可前往请益,僧信往来由是更加密切。僧信相处之道,僧众对待信徒:□教他佛法,助长家和;□鼓励发心,爱家爱人;□劝其正业,正勤正乐;□传授佛法,增加信心;□生老病死,给予开导;□人我烦恼,为其化解。此外,为信徒“添油香”,如:主动招呼、和悦笑容、亲切关怀、人格尊重、真挚慰问、解决困难、热忱服务、赞叹鼓励、完善设施、智慧建议等。在家信徒待僧众之道:□四事供养,恭敬尊重;□请转法轮,随缘学习;□宣扬圣德,赞叹有道;□护持道业,助其修道;□随其修行,增益品德;□令众无缺,安心办道。
  寺院是众生的加油站,也是慧命之家,僧侣以热忱服务,奉献自己;信徒以正见护持,尊重僧团。僧信和合团结,在菩提道上相互提携。
  三、朋友伦理
  所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一般人都期盼伯牙与锺子期的情谊,修道者也羡慕舍利弗与目犍连的法爱。“朋友”成为人与人之间支持互动的力量。经典中比喻,有的朋友如花、如秤,只重视地位、权力,完全以利相交;但也有的朋友像高山,大地,以广阔的心承载、包容,是一种道义之交。另外,经典中也记载善友是在急难时给予帮助,有过时予以规劝;恶友则是面善心恶,饮酒作乐,不顾生死。
  如何才能获得善友?佛陀教授七种方法:□难予能予;□难作能作;□难忍能忍;□密事相语;□不揭彼过;□遭苦不舍;□贫贱不轻。佛陀并以兰园、鲍肆比喻朋友习气的相互影响,或薰其香,或闻其臭,端赖自己正见选择。
  四、工作伦理
  工作,是人们生活的依靠之一,有人藉此养家活口,有人从中实践自我,有人只是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也有人尽心尽力,努力完成。若要事业有一番成就,除了广结善缘、节俭勤奋、乐于喜舍之外,工作伦理也是不可忽视的条件。身为上司者,在与员工相处时,应该做到:□关怀员工工作,不使过份劳累;□关怀员工饮食起居,了解待遇是否足够养家生活;□培养员工正当的休闲活动;□关心员工的健康;□各种福利与员工分享。
  身为主管者,是领导的中心,除了爱护部属、员工以外,也要健全自己,例如:□包容的心胸;□承担的勇气;□决断的智慧;□主动的精神;□不看轻后学;□不推卸责任;□不疑心猜忌;□不争相领导等。以此为行事准则,必能获得大众的拥护。
  另一方面,员工与主管相处之道有:□被怪不生气;□工作不拖延;□指示不违逆;□凡事不隐瞒;□处众不特权;□敬业不偷懒;□积极不懈怠;□往来不投机;□做人不孤僻;□做事不呆板;□思想不陈旧;□处世不极端。
  工作让人开发生命的潜力,展现生命的价值;只有发挥热忱,尊重工作伦理,用心投入工作,人生也才会更有意义。
  五、群己伦理
  佛教讲“同体共生”,乃指宇宙万物皆是众缘合和,彼此共生共存。亦即人类是群居的动物,无论食、衣、住、行,所受用物皆是大众相互成就而有,尤其资讯发达的现代,人人更离不开大众而独自生活。早在二千多年前,佛陀即殷勤教导弟子入众与人相处的礼貌,例如:□能谦恭;□知次第;□不论余事;□悉心聆听;□信受奉行等等。时间虽已久远,直至今日,仍旧备感亲切与受用。
  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护持与帮助。无论何时何处,能多为别人着想,不情绪化,权衡轻重,明白事理,人我之间不比较、不计较,如此必能拥有一个欢喜和谐的伦理关系。
  [注释]
  □《孟子》:“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饭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即佛陀成道后,初转法轮所度化之五位比丘。分别是:憍陈如、阿说示、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见《佛光教科书.教史》第一课:僧团的建立。
  □指随所犯罪过而制定之戒律。为“一时顿制”之对称。又称随缘制戒。即佛陀随弟子之每犯过误而设定制止之戒律。律藏中所谓之禁戒,皆非佛陀于一时所说,乃弟子犯错时,随时制定者。佛陀成道后十二年间,仅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为过去七佛通戒偈之略戒。十二年后,弟子中有不如法者,佛陀乃次第随犯随制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故戒律之法门乃随机随处而说。又具足戒中之诸戒,大多为佛陀针对迦留陀夷、六群比丘等而定制者,故佛陀之制戒设律,采随犯随制法。
  □即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指僧侣受具足戒以后之年数。《梵网经菩萨戒本》中记载:“若弟子,应如法次第,先受戒者在前座,后受戒者在后座。”
  [习题]
  一、您对“先进山门为师兄”的看法。
  二、您觉得僧信之间应如何相处?
  三、试述您对“戒腊”为僧团伦理次第的看法。
  四、如何对待部属?
  五、如何被领导?
  六、您对入众仪礼的看法?


  第三课 般若的妙用
  我们在世间上为人处事,都要讲求效能、功用。正如赚钱有什么用?读书有什么用?赚钱不但能解决生活许多问题,而且可以造福社会人群;读书可以增加知识,懂得做人处事,将来可以成功立业。同样的,“般若”对我们有什么妙用呢?“般若”就是智慧,而且妙用很多。
  梁启超先生说:“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佛教是理性的宗教,佛法是智慧的学问,而般若则是佛法的双眼,因此菩萨行六度波罗蜜□,以般若为首,如《大智度论》云:“般若为导,五度为伴;若无般若,五度如盲。”世间法因般若才能成为出世法。
  因此,“布施无般若,为得一世荣,后受余殃在;持戒无般若,暂生上欲界□,还堕泥犁□中;忍辱无般若,报得端正形,不证寂灭忍□;精进无般若,徒兴生灭功,不趣真常海;禅定无般若,但行色界禅□,不入金刚定□;万行无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无为果□”。
  今就“般若”对我们人生的妙用,提出四点看法:
  第一、可以正信真理
  人不能没有信仰,信仰就是力量,但是信错了就很危险。
  般若能让我们正信真理,认识真理的条件,因而选择正确的信仰。例如:
  一、正信有历史考据的: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历史上记载,有生养他的父母、国家,以及他的修行经过,在时、地、物上都可以考据的□,他是真实的佛陀。
  二、正信有般若智慧的:佛陀有能力帮助众生度一切苦厄。佛陀曾说:“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我如善导,导人善路,汝之不行,非导过也。”是真正有能力可以为众生消灾免难的。
  三、正信有慈悲道德的:佛陀不仅有能力,真实存在,他所宣说的教法、所领导的僧团,都是智慧、慈悲、道德,善行美名,普传十方。
  有般若就能明白真理的“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因果性、缘起性、永恒性”。比方说,佛教讲“有生有死”、“有业有报”,这是亘古亘今不变的真理。
  四、正信有净化人心的:有很多外道,常以主宰人间祸福,降灾招殃来控制信徒,而正信的佛教则主张“命运”是操在自己手中。
  有般若就能懂得以“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来印证真理。
  第二、可以体证般若
  古人说:“若人识得般若性,春花秋月大地春。”又说:“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宇宙世间森罗万象都是从我们自性的般若里面所显现的。
  究竟什么是般若?什么不是般若?只要能令众生开悟,一切都是般若,譬如佛陀教周利槃陀伽拂尘扫垢,周利槃陀伽因而开悟,则扫地作务皆是般若;不能令众生觉悟,则一切都不是般若,例如:讲者谆谆,听者藐藐,则般若又有何用?
  有一个老婆婆,每天一大早都到寺院拜佛,有一次礼完佛,经过寺院的丹墀时,不小心踩到一团东西,吱的一声,像是青蛙的叫声,心想:“我是来拜佛求功德的,怎么不小心杀生了!”回家以后,一直懊恼忏悔。于是回到寺院,请法师为青蛙诵经超度。法师一听,就带着老婆婆到丹墀一看,原来不是青蛙,而是一条被踩烂的茄子,一时之间,老太婆心中的阴影、罪业、不安都消失了。
  般若的功用就是要我们去认清事情的真相,不要为假相迷惑而患得患失!
  第三、可以明白价值
  般若有什么用?有般若就可以明白人生的价值。般若的价值非语言文字可以道尽,诗云:“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同样的衣食住行,有了般若,价值就不一样。比方说,穿衣,不一定要绫罗绸缎,淡雅朴素的粗布衣单,更能展现非凡的气质;饮食,不一定要山珍海味、满汉全席,清淡的白水菜根,青蔬黄果,细细咀嚼,更甚于珍馐美味;居住,非得洋房别墅,在国民公寓里,更能增加联谊,体会人我关系处,一花一叶一如来。
  现代人出门,往来交通,大多以汽车代步,反而使身体机能退化,有了般若就不一样,安步以当车,不但能减少环境污染,更能多留一份闲情给自己。
  现实的人生,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忙碌,但到头来却又不知为何辛苦为何忙。有了般若,忙,有忙的意义;奉献,有奉献的价值,人生就不一样了。
  因此,般若的价值妙用,在于能改善我们的生活,净化我们的思想,提升我们人生的境界。
  举喻而言:般若如“桥梁”、“舟船”,能运载一切众生到达彼岸;般若如“锋刃”,能斩断一切烦恼业识;般若如“光”,得以照破众生累劫以来的无明陋习;般若如“眼目”,是一切功德善法的根源;般若如“慈母”,诸佛菩萨、二乘行人□、人间行者,莫不由般若而证悟真理,故又称为“三世诸佛之母”。
  第四、可以生活自在
  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所证悟的就是般若;灵山会上佛陀拈花,迦叶微笑,就是相应的般若;禅宗五祖弘忍为惠能说法,当下明心见性,亦是般若;提婆求见龙树菩萨,投针于满钵水□,所契入的亦是般若。
  何以般若能有这样的妙用呢?所谓“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无自他之形象”。在般若大智慧里面,时空统一了,差别对待销融了,人我距离消失了,世间的学问知识转换为出世间的真理,执着的情感升华为对一切众生的大慈悲,心意不为苦乐所动,止恶向善的力量也增强了。
  因此,人生有般若,就能生活自在,纵使遭遇再多的灾难、难堪,都能在一念间逢乐不喜,遇苦不忧。善用般若思想,哭婆变笑婆□,一个转念,苦难的人生就会成为般若的人生。用般若待人,你大我小,你有我无,没有计较的必要。用般若生活,能有能无,能大能小,能前能后,能多能少。用般若做事,插花,花姿意境不一样;煮菜,菜香的味道不一样;说话,谈吐的风格不一样。有了般若,心境一转,海阔天空,人生何其快乐自在!
  [注释]
  □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六度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即指六欲天。据《翻译名义集》卷三举出欲界凡夫之三欲,即:□饮食欲,即凡夫于种种美味之饮食,多生贪爱之心;□睡眠欲,即凡夫之心多暗塞,耽着于睡眠而不能勤修道业;□淫欲,即一切男女由互相之贪染,而起造诸种欲事。因此,虽生天界,犹未能免除烦恼及生死轮回之苦。
  □即地狱。
  □诸惑断尽,清净无为,湛然寂灭的境界。
  □色界乃有净妙色质的器世界及其众生之总称,位于“欲界”上方,乃天人之住处。此界依所入定之浅深次第而分四地,称四禅天,其众生虽离淫欲,不着秽恶之色法,然尚为清净微细之色法所系缚,尚未究竟解脱。
  □又称金刚喻定,指如金刚一般坚利之定,可摧毁一切烦恼。即小乘声闻或大乘菩萨于修行即将完成之阶段,欲断除最后烦恼所起之定。生起此定,可断除极微细之烦恼而各得其极果,于声闻之最高悟境可达阿罗汉果,于菩萨则得佛果。
  □指招感三界果报之业因。如五逆、十恶、五戒、十善等,皆为有漏因。
  □即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
  □佛陀为北印度迦毗罗卫城净饭王之太子,名悉达多。母摩耶夫人为邻国居利族天臂城主之女。有关佛陀一生的事迹,古今中外皆有史料、著述详载。
  □指声闻、缘觉二乘。
  □提婆仰慕龙树威名,到印度憍萨罗国吉祥山,准备与龙树展开一场论辩。龙树久闻提婆智慧辩才,命侍者端一钵水相迎,提婆见状,默不作声,掏出一枚针掷入水中,龙树当下印可提婆。龙树以钵水象征自身佛性具足,满而不溢,提婆则以针说明法尔如是,一探到底。
  □有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卖雨伞的,小女儿嫁给卖面条的。老太太每天看到出太阳就忧心落泪,担心大女儿的伞没人买;遇到下雨天,她还是哭,因为担心小女儿的面条晒不干,卖不出去。老太太天天哭,成了哭婆。有一次,经过禅师开导:“晴天就想小女儿的面条店,雨天就想大女儿的雨伞店,自然会心情愉快。”从此哭婆变笑婆了。
  [习题]
  一、真理的特性是什么?
  二、何谓般若,有何功用?
  三、试举般若的譬喻。
  四、试述般若与六度的关系。


  第四课 佛教对经济的看法
  经济是一门“经世济民”的学问。人类的生活运作,总括说来,就是一部经济史。举凡日常的食衣住行育乐,没有一项可以离开经济。经济与民生息息相关,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厚实经济,富国裕民,则慈悲道德也难以获得重视。因此,春秋时代管仲曾说:“仓廪实,知荣辱。”孔子也说:“富而好礼。”佛教则以实际行动来推行各项社会福利事业,例如北魏的僧只粟与僧只户□,帮助政府解决了人民的饥馑;南北朝的寺库、唐代三阶教的无尽藏院□,以及历代所从事的油坊、当铺、旅店、碾磑□业等,都是繁荣经济、便民利国的福利事业。
  经济是民生命脉之所系,过去原始佛教的行者虽然不重视经济而轻财富,重清修,追求朴素淡泊的生活,倡导清贫思想,认为简朴才是修行,淡泊才是有道。然而从大乘佛教的经典来看,例如《阿弥陀经》的极乐世界,黄金铺地,宫殿楼阁皆为七宝所成,极尽庄严堂皇,菩萨莫不宝冠顶戴,璎珞披身,富贵无比。因此,修学佛法不一定要以穷苦为清高。佛教鼓励在家信众可以荣华富贵,可以营生聚财,但要积聚有道,要合乎八正道的正业□与正命□,如《杂阿含经》说:“营生之业者,田种行商贾,牧牛羊兴息,邸舍以求利。”只要能将本求利,勤劳赚取,无论是农牧收成,或是经商贸易、企业经营、投资生息所得等,都是佛教认可的经济营生。
  反之,非法所得的财富,例如:窃取他物、违法贪污、抵赖债物、吞没寄存、欺罔共财、因便侵占、藉势茍得、经营非法、诈骗投机、赌博淫业、放高利贷等,则为佛教所不许。
  佛教对钱财的看法是“非善非恶”,佛教并不完全否定钱财,黄金是毒蛇,黄金也是弘法修道的资粮。根据经典记载,佛教的信众中不乏大富长者,如须达长者□布施精舍、毗舍佉□四事供养□等,都受到佛陀的赞美。因此,佛教不能过分倡导贫苦思想,因为朴素淡泊用来自我要求是道德,用来要求别人则为苛刻。
  财富有清净的,有染污的;有外在的,有内心的;有一时的,有永久的;有现世的,有来生的;有个人的,有共有的。大乘佛教主张个人可以清茶淡饭,所谓“三衣一钵”□、“衣单二斤半”□、“头陀十八物”□,但是寺院团体不能不要财富。自古寺院建筑,朱檐碧瓦,雕梁画栋,富丽庄严;亭台楼阁、廊院相接,重重叠叠,幽远深邃,因此有谓“佛门净土”,佛门其实就是一个清净庄严的世界,一个安乐富有的世界。
  佛教不但重视一时的财富,更重视永久的财富;不但重视现世的财富,更重视来生的财富。佛教认为钱财是五家所共有□,钱用了才是自己的,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因此有了财富,还要懂得规划。《阿含经》四句偈云:“一施悲和敬,二储不时需,三分营生业,四分生活用。”布施如播种,要有拔济奉献的精神。布施财富则要不自苦、不自恼、不勉强、不比较、不计较,要能做到随喜、随缘、随分布施,如此才不失布施的真义。
  此外,佛教对于经济的观点,首先以“因缘果报”说明财富的获得,应从培福修德、广结善缘而来。因此,寺院经济的管理人要有因果观念与常住观念,例如“有权不可管钱,管钱的没有权”;并且强调“要用智慧庄严世间,而不要用金钱来堆砌”;“要能运用财富,而不为财富所用”;尤其本着六和僧团的精神,重视“利和同均”,十分合乎现代人共有、共荣、共享的观念。这都是佛教经济观的特色。
  至于佛教的经济来源,在过去印度佛陀时代提倡供养制度,传到中国,历代禅门提倡农林生产,到了近代太虚大师又再提倡工禅合一,现在则有基金制度;未来,以原始佛教的供养制度,结合农禅、工禅生产而发展出适合现代的经济制度,例如:果菜园林、房租田佃、生产事业、佛书出版、书画流通、佛像法物、法会油香、经忏佛事、餐饮素食、推广社教、弘法赞助、参观门票、慈善服务、安单静养、互助标会、护法委员等,则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金钱是学道的资粮,也是一切佛化事业的基础。佛学院、禅堂、念佛堂、学校、医院、电台、杂志社等,都需要金钱才能推动。所以,金钱并不完全是毒蛇,佛经所谓“净财”、“善财”、“圣财”,只要能善用金钱来弘法利生,其功德比装穷学道更大,更有意义,更有智慧。因此,学道并不一定要贫穷才是有道心;若是心里的贪欲不除,外表装出苦行的样子,也不足取法。把金钱用在造福大众的事业上,用在修学的慧命上,则钱财不是毒蛇,而是净财。是以佛教应该重新估定经济的价值,只要是合于正业、正命的净财,应是多多益善;只要能对国家民生、对社会大众、对经济利益、对幸福快乐生活有所增益的事业,诸如农场、工厂、公司、银行等,佛教徒都应该去做。因为有钱并不可耻,贫穷才会招来罪恶。
  佛教不但重视狭义的金钱财富,尤其重视广义之财,例如:佛法、信仰、慈悲、智慧、健康、欢喜、人缘、自在、惭愧、发心、道德、人格等。这些无形的财富比有形的财富更好。佛教不但重视私有财富,尤重共有的财富,例如:道路、公园、河川等公共设施,以及花草树木、日月星辰、天地万物的生态维护,并且主张以享有代替拥有、以智慧代替金钱、以满足代替贪欲、以思想代替物质,发挥普世的观念,建设共有的胸怀。
  [注释]
  □北魏时,献文帝曾经攻打刘宋,将所得青齐地方的居民迁徙到平城,而把地位较高的民户设为“平齐户”,其余民户皆作为奴婢,分赐给百官。当时,献文帝依照沙门统昙曜的奏议,规定平齐户及人民每年必须捐给州郡的僧曹︵管辖寺院之总机关︶六十斛粟︵唐制为三千六百升︶,以备饥馑时供给寺院僧徒或贷予贫民之用,此种谷物称为“僧只粟”,这些民户就是“僧只户”。
  □又称长生库,指贮存长生钱之库藏,为寺院所经营之贷款机关,其收入为唐宋时代寺院经济主要来源之一。唐代称无尽藏院,宋代称长生库,又称解库、解典库。
  □指使用水力之石臼。唐代贵族及寺院于其庄园或寺领地设置,用以脱谷、制粉,成为重要之财源。
  □八正道之一。指正当的身业,即身口意三业清净,远离杀、盗、邪淫等一切邪妄。
  □八正道之一。指正当的经济生活和谋生方式。
  □中印度舍卫城之长者,波斯匿王之大臣。其性仁慈,夙怜孤独,好行布施,人称之为给孤独。皈依佛陀后,建造只园精舍供养佛陀。
  □意译为鹿母。乃鸯伽国长者之女,遇佛之游化而证预流果。鹿子母曾向佛陀发八大愿,即:供食外来之比丘、远行之比丘、病中之比丘,施药物予病中之比丘,供食予看护病人者,施粥予比丘,施雨衣、澡浴之衣等。结婚时,又捐舍价值九亿钱之嫁衣,请求建造精舍,获得佛陀允许,由目犍连监督工事,历时九月而成,上下二层,各有五百室,称为东园鹿子母讲堂,或称鹿母讲堂。
  □谓供给资养佛、僧等日常生活所需之四事。四事,指衣服、饮食、卧具、医药,或指衣服、饮食、汤药、房舍等。
  □三衣即九条衣、七条衣、五条衣等三种袈裟。又称“福田衣”、“百衲衣”。代表出家僧侣的功德、精神,也是出家人的形象特征。钵是出家人的食器,又名应量器,出家人托钵乞食,堪受人天供养,故代表“福田”。
  □指学道者生活朴素淡泊,所拥有的衣物合计不过二斤半重。
  □指游方僧侣随身携带的十八件物品,分别是:杨柳枝、澡豆、水瓶、坐具、锡杖、香炉、奁、滤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像等。
  □谓世间财物为王、贼、火、水、恶子等五家所共有,以其不能独用,故无须强求。
  [习题]
  一、试举佛教对繁荣经济的贡献。
  二、略述经济之于推展弘法事业的重要。
  三、佛教的经济来源为何?
  四、佛教对于拥有财富的看法为何?
  五、如何是佛教徒正当的经济生活?
  六、佛教徒应如何开发净财?


  第五课 佛教的战斗观
  人类乃至一切众生,要生存于天地之间,“战斗精神”无可欠缺。大至佛陀超俗出家、降伏内外众魔军,得证圆满佛果,需要强大的战斗力;小至日常生活中克服周边逆境,乃至身心协调、起心动念之间,无一不须具备“战斗精神”。
  众生颠倒,往往“以邪为正,以恶为善”,若无代表正义的韦驮、伽蓝诸大战将,以武力来维护世间和平,则群魔猖狂,善良的百姓无以安居乐业。人间是个佛魔各半的世间,光明使者往往要伴随着胜利凯旋之歌才能到来。如同今日,世界各国高峰会议,若无强大的国防力量做后盾,则无争取和谈的筹码;维护治安的军警人员,若无强大的正义使命感,以及精良的战术武器,则无惩恶擒凶,降伏恶势力的条件。
  然而敌我武力之战,终非究竟,骁勇善战如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广大疆域,死后帝国随即被分割;又如蒙古元朝帝国成吉思汗□,战军所到之处血流成河,而今战绩安在?又各国相互征伐,免不了共业缠缚,冤冤相报,徒增生灵涂炭而已。因此,在《佛本行集经》中说:“若人善巧解战斗,独自伏得百万人,今若能伏自己心,是名世间真斗士。”过去阿育王□统一印度,早期南征北讨,所战皆捷,在四方臣伏之下,并未赢得百姓民心。由于高僧目犍连子帝须□的度化,虔信佛教之后,政风丕变,德风远播,因此被誉为“轮王化世”□。
  以佛教而言,战斗力之显现,于内则为“悲心大愿”之深度开发;于外则为“坚毅不屈”之理念开展。其中勇猛无畏之代表者,如目犍连以神通威力降伏魔王;舍利弗以深广辩才折服六师外道;富楼那自愿投身蛮地,以循循善诱之耐力化导愚迷;大迦叶召集五百阿罗汉结集经律□,防范正法湮灭。以上均为佛教战斗力之不同展现。
  世间最困难的战争,不在于百万雄兵对峙,也不在于敌我阵势相当,而在于内心当中的佛魔之战。因此《四十二章经》□形容修行者,有若披甲上阵与百万魔军作战的勇士,心性怯弱者,大多半途而废,唯有坚持愿力者能够达到最后的胜利。又修行者要有以下几种“战略”:
  一、以正见持戒为盔甲:有形的盔甲可以抵御强敌,保卫自身;正见的盔甲可以抵挡诱惑,远离三毒。《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则云:“戒德之人,道护为强,役使诸天,天龙鬼神无不敬服。”因此,首先要有“正见”,才能走上正道;有了正确的人生观,还要持戒力行,才能圆满生命。
  二、以智慧方便为刀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云:“安处不动,犹若金刚;以智慧箭,斩烦恼贼,破生死军,摧伏魔怨,荷负一切,令诸众生皆得解脱。”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手持宝剑,即象征以智慧剑斩断烦恼魔军。因此,《佛遗教经》云:“若有智慧,则无贪着,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则于我法中能得解脱。”所以,有智慧才能斩断烦恼的荆棘,建设心灵的殿堂
  。
  三、以精进勇猛为力量:《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云:“求菩提时,擐精进甲,以大誓愿而为器杖,日夜精勤,增长功德,犹初白月渐渐圆满。”凡事能精进勇猛,不生畏退,必能克服困难,成就胜果。
  四、以慈忍大愿为战术:《忍辱经》云:“怀忍行慈,世世无怨,中心恬然,终无毒害。”又云:“忍为神铠,众兵不加;忍为大舟,可以渡难;忍为良药,能济众命。”忍,具足大力,能成就世间一切的功德。
  佛陀对于统理万民的国王,也有五点开示:“一者、领理万民,无有枉滥;二者、养育将士,随时禀与;三者、念修本业,福德无绝;四者、当信忠谏,无受谗言;五者、少欲戒贪,心不放逸。”是则仁王治世,文武兼备,则无有邻国怨敌。
  五、以戒定慧为统帅:《维摩经》□云:“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离。资财无量,摄诸贫民;奉戒清净,摄诸毁禁;以忍调行,摄诸恚怒;以大精进,摄诸懈怠;一心禅寂,摄诸乱意;以决定慧,摄诸无智。”戒如清水,能洗涤我们心地的污垢;定如璎珞,能庄严我们的身心;慧如明灯,能照亮我们的前程。以戒定慧三学做为我们与烦恼战斗的统帅,可以降魔,可以获得无量的圣财□。
  六、以八种正道为大军:八正道是离苦得乐之道,是转凡成圣的途径。正见,因缘果报、善恶业力、无常苦空;正思,喜舍、慈爱、巧慧、结缘;言语诚实、柔软、爱语、善言;护生不杀、布施不贪、持戒不淫、惜福物资;从事合理的经济生活;精进的增长悲智,断除贪瞋;以四念住做为安住身心之处;以见性悟道的正定,开启般若智慧。依戒定慧为统帅,领导八正道的大军,是吾人防守六贼的坚固城墙,亦是战胜波旬□的勇猛大军。
  人天导师的佛陀,就是世间伟大的斗士,能在五浊恶世降服内外诸魔,成就佛道。四十九年间,建立和合僧团,派出法音使者,将光明解脱的大法传播印度十六大国。在思想上,突破了当时六师外道非究竟、非解脱的异风邪说;在社会组织上,破除根深蒂固的四姓阶级制度,将人类从各种缠缚中解救出来。因此,佛陀也是历史上第一位成功的社会革命家,一生为了传播慈悲和平的理念而奋斗。孙中山先生有“和平,奋斗,救中国”的遗言流传至今,佛陀则有“菩提,精进,度众生”的楷模传承千古。
  综合上述所说,佛教的战斗观,主张人类生存在世间,必须要有强盛的斗志,勇于向自心的无明、懈怠、执着挑战,提升心灵的境界,让每一天的生命都有新的进步、成长,这才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对于人类整体的生命形态来说,世界各国除了对物质科学的关注外,在心灵科学的研究上更应该加强,利益一切众生。
  [注释]
  □为马其顿国王(西元前三五六-三二三),古代伟大的将军。生于马其顿的佩拉,父亲是雄霸希腊的腓力王,老师是大哲亚里斯多德。西元前三三六年二十岁登基,成为亚历山大三世。先后征服小亚细亚、腓尼基、埃及、波斯、印度等。三十二岁建立一个横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三十三岁崩。
  □元朝蒙古帝国开国君王,姓奇渥温,名铁木真。有雄略,善用兵,先后平定鞑靼、奈曼诸部,于宋开禧二年即皇帝位,诸王群臣共上尊号为“成吉斯汗”。“成吉斯汗”源于回纥语,意为“海洋”。“汗”为“可汗”,表示“强盛的皇帝”。之后平定西辽,灭西夏,攻破俄罗斯联军,威震域外,在位二十二年。
  □又有“天爱帝须王”之称。中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第三世君王。约于西元前三世纪间统一印度,成为护佛最有力的仁王。以华氏城为首都,其统辖范围包括北印度全部、大夏的一半,南至案达罗,东达海边,纵横数千里。
  □阿育王时代高僧,十六岁出家,精通三藏,证阿罗汉果,得私伽婆付法。阿育王即位第六年(西元前三世纪),王子摩哂陀随帝须出家。之后阿育王精选一千大德僧,并邀请帝须主持第三结集。
  □即转轮圣王。轮王出世,具足长寿、体健、貌丰、宝藏足等四德。又有轮、象、马、珠、女、居士、主兵臣等七宝。深厚福慧力足以统领四洲,并且以正法治世,国土丰饶,人民和乐。
  □佛陀入灭之年,摩诃迦叶召集五百阿罗汉上座,在摩揭陀国王舍城先底槃那波罗山七叶窟,共结佛陀所说经、律二藏,由阿闍世王为外护。史称“第一结集”或“五百结集”。
  □第一部传入中国的佛经。全经共有《四十二章》,故称《四十二章经》。
  □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
  □凡十卷,唐代般若三藏译。
  □后秦鸠摩罗什译,三卷。又称《维摩诘所说经》。旨在阐说维摩所证之不可思议解脱法门,故又称《不可思议解脱经》。
  □指七圣财,谓成就佛道之七种圣法,即信、戒、惭、愧、闻、施、慧等。
  □天魔,指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之魔王,名为波旬,常娆乱释尊之修行。诸佛出世,常有与其同世之魔障难其修行成道,且魔各有不同。波旬乃释迦佛出世时之魔王,有无量眷属,常障害佛道。
  [习题]
  一、何谓佛教的战斗观?
  二、请举例说明古德战斗的精神。
  三、佛教战斗的对象为何?
  四、修行者必须具备什么战略?
  五、试述戒定慧的功德。
  六、为何八正道是趣向解脱的途径?


  第六课 佛教对教育的看法
  二千五百多年来,佛教的弘传史,其实就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教育史。世间的一切无不涵摄于佛陀的教育范畴内。佛陀生于贵族,受的是贵族教育,但当他施行教育的时候,却完全站在一切众生平等的立场施教,因此,佛陀的教育思想与作法,是大众化的、民主化的。佛陀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众生开发潜能或是经验的传授,最重要的是为一切众生提供自我解脱的方法。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在印度各城市讲学、行化。所讲的宇宙人生的真理,都是引用本生故事□、譬喻□、因缘□、长行□、重颂□等,做深入浅出的开导。佛陀的十二分教□、三转法轮□、四悉檀□都是大众化的说法。佛陀的教育微妙深广,有时候以神通□的自在变化来说法;有时候以六根□互用、扬眉瞬目、举手投足来传心。对佛陀来说,世间万象无一不是悟道法门,无一不是教育题材。
  佛陀教育弟子,不用打骂,也不以拒绝、责备的方法,大都用举譬、鼓励的方式,让弟子知道善美的人生,而不伤其尊严。佛陀最擅长观机逗教,对老人说老人法,对儿童说儿童法,对商人说商人法,对军人说军人法,佛陀“应机施教,对症下药”,其教育不仅契合“法尔如是”的真理,且倡导“自我教育”,如千经万论都指导大众开发自性,自我要求,自我解脱。
  佛陀非常重视自心教育,佛经中对心的譬喻更是不胜枚举,例如:心如猿猴难控制、心如电光刹那间、心如野鹿逐声色、心如盗贼劫功德、心如冤家身受苦、心如僮仆诸恼使、心如国王能行令、心如泉水流不尽、心如画师描彩绘、心如虚空大无边等。佛陀说法,完全是为了“治心”,故云:“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兹将佛陀的教育法列举如下:
  一、有教无类:佛陀不但为豪贵之人如频婆娑罗王□说为政之道,亦为首陀罗优婆离□说悟道的境界;不但为利根的舍利弗□说缘起法,亦为钝根的周利槃特□说净化心灵法门;不但令无贪的大迦叶□出家,亦令大贪的难陀□入道;不但为有智男子说法,亦为极愚女子开示;不独为贞节的末利夫人□赞美,亦为淫荡的莲华色□女鼓励。佛陀教育众生,不分贫富贵贱,不择智愚利钝,一律平等的施予教化。
  二、诲人不倦:佛陀不因众生刚强顽劣而舍弃他们,反而演说无量法门,利益众生。譬如:佛陀的堂弟提婆达多□多次谋害佛陀,佛陀不但对他没有怨恨,反而慈悲的给予教诲和感化;指鬘□外道因为佛陀的慈悲摄受,终于皈依佛教;佛陀对善觉王□的侮慢耐心举喻,令其觉悟;佛陀示疾前仍为一百余岁的外道须跋陀罗□说法,可见其诲人不倦。
  三、善巧方便:佛陀借由包裹檀香的纸张及绑鱼的绳子,告诉弟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佛陀以盆秽不能装进清净法水,教育罗□罗□,使其觉悟;佛陀以“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的偈语,令波斯匿王□知晓身体健康之道。又佛陀以“向风掷土”□,说明恶意伤人者,果报还自受;“盲龟浮木”□,说明人身难得;“松紧中道”,说明修行如调琴,要不缓不急;“两鬼争尸”□,说明无我的真理等。这种种的譬喻,都是佛陀依照众生的个性、兴趣、需要,以善巧方便来教化,发挥教学上的最高艺术。
  四、以身作则:佛陀以身作则的教育,在经典中随处可见,如佛陀为瞎眼的老比丘穿针引线,示范慈悲爱心;佛陀亲为有病比丘洗涤汙秽的身体,以身教代替言教;佛陀“为父担棺”,为父王送葬,告知世人孝道的重点;佛陀“日中路坐”,告诉琉璃王□“亲族之荫胜余荫”的爱国之道等,凡此都是佛陀以身作则的事例。
  五、以毒攻毒:有时候“以毒攻毒”也是佛陀的教育方法之一。例如佛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教化鬼子母□,令其忏悔前愆,成为儿童的守护神;佛陀教丧子的母亲到未曾有过丧事的人家讨取吉祥草,终使其觉悟无常之理。
  六、以古证今:佛陀在往昔因中的“割肉喂鹰”□、“舍身饲虎”□以及“鹦鹉灭火”□、“九色鹿”□等,都是佛陀以身证道,来启发大众自利利他的精神。
  除此之外,其它还有“随喜功德”□、“恒顺众生”□、“福慧双修”□、“解行并重”等教育法。
  佛法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实在很值得吾人作为教育的指南。佛教的经论,皆在教导众生如何将身口意导归于正确、和谐、圆满的领域,令众生弃除贪、瞋、痴□等恶习,从而改心换性,过一个健康、自在、快乐的人生。
  [注释]
  □形容佛陀一生说法次数之多。
  □主要记述佛陀过去世受生为各种不同身形及身分而行菩萨道的故事。
  □为使人易于理解教说的意义内容,而使用实例或寓言等加以说明,称为譬喻。
  □记载佛陀说法教化的因缘,如诸经的序品。
  □佛经体裁之一。是不限制字数而连续缀辑的文章,即今日所谓之散文。
  □亦称应颂,与契经相应,是以偈颂重覆阐释契经所说的教法。
  □乃佛陀所说教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十二类。又作十二部经、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
  □又作三转十二说。佛陀成道后,首在鹿野苑三度宣说四谛法,度五比丘,故亦称三转法轮。三转是:□示相转,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劝修转,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自证转,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佛陀化导众生的教法分为四个范畴,即:世界、各各为人、对治、第一义等四悉檀。
  □是佛菩萨等,依修定慧力而示现无碍自在的妙用,共分六种: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
  □指六种感觉器官,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是佛陀时代的摩揭陀国王。与韦提希夫人均皈依佛陀,供养僧伽,护持佛教,为最初之外护者。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原为释迦王宫的理发师,佛陀还乡时,跟随佛陀出家。又因持戒严谨,称“持律第一”。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自幼形貌端严,稍长,顿萌无常之感,便剃除须发,投六师外道中之删闍耶毗罗胝子出家学道,然犹深憾未能尽得解脱。后遇佛陀弟子阿说示,以佛陀说的因缘法,了知诸法无我之理。舍利弗旋即与目犍连各率弟子二百五十人同时到竹林精舍皈依佛陀。聪明胜众,被誉为佛弟子中“智慧第一”。
  □与兄摩诃槃特同为佛陀弟子。禀性愚钝,凡所学的教法,诵过即忘,佛陀教其扫地时念诵“拂尘除垢”,终于证得阿罗汉果。
  □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为婆罗门大富长者之子,听闻佛陀于竹林精舍说法,前往皈依,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因少欲知足,善修头陀行,被称为“头陀第一”。于灵山会上,受佛正法眼藏,传佛心印,为禅宗初祖。遵佛嘱于鸡足山入灭尽定,待弥勒佛出世时,传佛伽梨衣,为第一次结集经、律的上首比丘。
  □为净饭王第二子,佛陀的异母弟。容姿端正,具三十相,佛陀成道后度其出家,证阿罗汉果。
  □婢女出身,因以饭食供养佛陀的功德,而得脱离婢身,成为波斯匿王之夫人,生有恶生太子。
  □即莲华色比丘尼。在比丘尼中被誉为神足第一。王舍城人,前则与母共夫,后则与女共夫,深感命运悲凉,因而自暴自弃,遂至毗舍离城过淫女生活。一日,听闻目犍连说法而皈信佛教,出家后得六神通,证阿罗汉果。
  □佛陀的堂弟,阿难之兄。幼时与悉达多太子、难陀共习诸艺,其技优异,常与太子竞争。佛陀成道后,随佛陀出家,于十二年间善心修行,精勤不懈。后因未能得圣果而退转,渐生恶念。因受阿闍世王支持,后率五百徒众脱离僧团,自称大师,与佛陀对立。
  □佛陀弟子之一。师事邪师摩尼跋陀罗,恭顺谦敬。后以师母诬其凌辱之罪,其师命其出游修行,并嘱杀害千人,各取一指作鬘,才得授以涅槃之法。央掘摩罗于是出城杀人,每杀一人则取一指为华鬘,故有“指鬘”之称。杀了九百九十九人后,欲杀其母以成一千之数。后经佛陀为说正法,乃改过忏悔而入佛门,证得罗汉果。
  □又作善悟王。为印度迦毗罗卫国附近的天臂城主,生有摩耶、摩诃摩耶,其后二女共适迦毗罗卫城净饭王,摩耶夫人生悉达多太子。
  □佛陀入灭前,最后受教诫的弟子。得道时已一百二十岁,聪明多智,并于佛陀之前先取灭度。
  □为佛陀之子,不坏禁戒,修道精进,得证圣果,有“密行第一”之称。
  □中印度憍萨罗国王,与佛陀同日生。妻末利夫人,生子名毗流勒。因夫人末利之劝而皈依佛陀。为佛陀教团之大外护者,对佛教初期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有一天,佛陀到舍卫城乞食,途中一位婆罗门冲着佛陀怒骂,佛陀不予理会,仍然继续前行。婆罗门更加愤怒,于是弯下腰抓起一把土,掷向佛陀,结果,婆罗门所抛出去的泥土正好被风吹回来,于是洒得婆罗门灰头土脸。这是说一个人若以瞋心加害他人,将会自作自受,如同恶意举土掷人,巧遇逆风,反而污秽了自己。
  □《杂阿含经》卷十六:告诸比丘,如大海中有一盲龟,寿无量劫,百年一遇出头,复有浮木,正有一孔,漂流海浪,随风东西。盲龟百年一出,得遇此孔。至海东,浮木或至海西,围绕亦尔。虽复差违,或复相得。凡夫漂流五趣之海,还复人身,甚难于此。
  □大小两鬼争夺尸体的譬喻,说明人身原是假合的幻形空象,如在形相上计较、执着,认为这是我的观念,这是我的权利,这是我的□□。有我,是痛苦的根源;无我,才是解决问题的妙方。
  □为憍萨罗国王,波斯匿王之子。
  □本为恶神之妻,生子五百,因前生发邪愿,要食王舍城人所有儿子,佛陀欲教诫之,遂藏其爱子,鬼子母因而悲叹伤痛。佛陀说:“你爱你的儿子,别人也爱他们的孩子啊!”鬼子母闻而皈佛,并立誓为儿童的守护神。
  □佛陀过去生为尸毗迦王,天帝释与毗首羯摩相商,要试尸毗迦王的念力。毗首羯摩先化作一只鸽子,天帝释化为一只老鹰,追鸽入王宫。鸽子飞入王的居室,潜隐在王的怀中。老鹰随后飞入殿中对王说:“我追鸽作饵以充饥,今鸽已在我掌中,希望王还与我。”王回答说:“我救济一切众生,此鸟恐怖依我,所以不能给你。”鹰说:“王既然救一切众生,那么请先救救我的饥饿,否则又算什么济度众生?”王于是取剑割股肉,但股肉却总是没有鸽子重,股肉割尽,又割两臂,再割两胁,直到倒地不支。这时候,天帝释现出本形,深深赞许尸毗迦王的修行,恢复了王的身体。
  □佛陀过去世曾为摩诃罗檀囊国王子。一天,国王带着群臣、夫人与三太子富那宁、提婆、萨埵一起出外游玩,途中,遇到一只母老虎,刚生下幼虎不久,饿得奄奄一息。萨埵太子决定牺牲自己,救活母虎与小虎生命的本生故事。
  □有一只鹦鹉见自己生长的竹林起了大火,于是用溪水浸透浑身的羽毛,一次又一次地往返于小溪与火场之间,终于感动天帝释,召来雨师雨伯下雨灭火的故事。
  □佛陀过去生中为九色鹿时,曾因救一漂溺水中之人,而被王捕获欲杀,鹿乃陈述溺者之忘恩负义,王深受感动,遂令加以保护。佛陀以此本生启发大家爱护一切众生的慈悲心。
  □即见他人累积功德,如同自己积德般欢喜。
  □随顺众生的种种差别,将之引导于正途。
  □即行解并重。行持是修福,理解是修慧。古德把行与解喻为“知目行足”,知见如眼睛,修行如双足,眼睛和足相辅相成,才能行得安稳。佛经中有一警句:“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所以,在佛教里,对于福慧双修、行解并重的教育是很重视的。
  □指贪欲、瞋恚、愚痴三种烦恼。一切烦恼本通称为毒,然此三种烦恼通摄三界,是毒害众生出世善心中之最甚者,能令有情长劫受苦而不得出离,故特称三毒。
  [习题]
  一、为何说佛教的弘传史就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教育史?
  二、佛陀的教育方法有那些?
  三、试举例说明佛陀如何有教无类。
  四、佛陀如何以身作则来教育弟子?
  五、佛陀有那些善巧方便的教育例子?


  第七课 佛教的政治观
  政治是社会组织的重要一环,凡行政上所施行的一切治国之事,概称为政治。一般人谈到政治,每每将之与权术、谋略、党派、斗争画上等号,因此强调和合无诤的佛教徒,往往避谈政治,甚至在社会人士高唱“宗教的归宗教,政治的归政治”口号之下,更以远离政治为无求。
  然而实际上,政治是管理众人的事,人是群居的动物,不能离群索居;既然无法离开群众,自是不能远离政治而生活。再说,参与政治是国民的权利,除非触犯国家刑法,被褫夺公权的人才没有参政的资格。佛教徒中,即使出家僧侣也要纳税、服兵役,尽国民应尽的义务,所谓出家并不意味着出国,何况佛教主张不仅要自度,还要度人。佛教与政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彼此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不但政治需要佛教的辅助教化,佛教也需要政治的护持弘传。因此历代以来,佛教非但未曾与政治分离,而且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例如佛陀成道后,游化诸国,经常出入王宫说法,开示仁王的治国之道□,许多印度大国的君王如频婆娑罗王□、阿闍世王□、波斯匿王、优填王□等,他们受到佛陀的感化而皈依佛教,进而成为佛教的护法,并且将佛法的真理应用在治国安邦上,健全社会,福利百姓。佛陀涅槃之后,仍有许多国王,如阿育王□、迦腻色迦王□、戒日王□、弥兰陀王□等,他们遵循佛陀教法,以法治国,建立清明政治,写下印度史上辉煌的一页。
  在中国,历代僧侣与帝王也常有密切的合作往来,其中或有辅弼朝廷被尊为国师者,如:南阳慧忠□、法藏贤首□、清凉澄观□、悟达知玄□、玉林通琇□、天台智顗□等。或有出仕朝中为宰相者,如宋文帝礼请慧琳为宰相,日理万机,时人称为“黑衣宰相”;唐太宗向明瞻法师请教安邦定国之道,明瞻陈述以慈救为宗,太宗大悦,尊为帝相;明朝姚广孝本为道衍禅师,永乐皇帝爱其英才,敕令还俗辅佐朝纲,对明初的清明国祚贡献很大。
  此外,自魏晋南北朝起,朝廷并设有僧正、僧统、僧录司、大僧正等僧官,至今仍为日本所沿用。直到今日,西藏实行“政教合一”;泰国、锡兰、缅甸、尼泊尔则以“佛教领导政治,政治尊重佛教”;日本不但以佛教为国教,而且规定全国人民要信奉三宝,执政者要礼敬三宝,佛教备受尊重;韩国亦曾以佛教为国教,并曾雕刻大藏经以救国。凡此都说明佛教与政治关系密切,政治需要佛教的辅助教化,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佛教乃救世之仁,可补政治之不足。”
  佛教不但有和谐政治的功能,并可帮助政治化导边远、消除怨恨、感化顽强,发挥慈悲教化的功效。例如佛教的五戒,对安邦治国的贡献,正如《传戒正范》云:“若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传此风教遍于宇内,则仁人百万。夫能行一善,则去一恶;能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百刑息于国。其为国王者,则不治而坐致太平矣!”
  佛教对国家政治的影响与贡献,历代均有记载,诸如:帮助生产、开发交通、保护生态、利济行旅、文化建设、安住军民、兴办教育、医疗救济、财务运转、科技文学等。
  佛教在烽火漫连的乱世,经常扮演攘敌安邦的角色,例如:佛陀对摩揭陀国雨势大臣昭示健全国家的“七不退法”,巧妙的化解了一场血腥战争;唐朝的安禄山举兵造反,军需短绌,佛教徒于是发起贩卖度牒以增加军费,为平定安史之乱尽了最大的力量;南宋高宗偏安江南,礼请法道禅师入朝共谋国事,在禅师的极力奔走之下,为国家劝募了丰足的军粮,并且参战军旅,贡献计策,稳定了军机。曾经一度为禅僧的刘秉忠,元帝入主中原,耶律楚材仰慕他的贤能,特别征召他出仕为相,刘秉忠为了保全汉人的生命财产,免受无辜的杀戮,于是挺身而出,立朝仪,订制度,辅佐耶律楚材推行汉化,延续了汉民族的命脉。元代至温禅师,由于赞助王化有功,感动世祖而敕封为佛国普安大禅师。中国共产党南区司令许世友曾为少林寺和尚等。可以说,自古以来,佛教辅佐、教化政治的史例,多不胜举。
  佛教教义与僧侣行仪可以影响帝王的政治理念,建立祥和社会;帝王的权势则能帮助佛教普遍弘传,净化世道人心。晋代道安大师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佛陀在《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中,将护法之责交付国王,以收“上行下效,风行草偃”之功。此可证之于佛世时,因为有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的护持,佛教才能传遍五印度;佛陀灭度后,阿育王修建八万四千座佛舍利塔,并派遣布教师到锡兰等地弘法,使得佛教得以向外弘传,广宣流布。中国因有东汉明帝派遣郎中蔡愔西赴天竺迎请迦叶摩腾、竺法兰等高僧来华弘法,佛教因此得以传入中国。至于中国佛教的译经事业,大多是由于历朝帝王保护,设置译经院,因而得以完成,如鸠摩罗什大师受后秦姚兴的护持,在西明阁从事译经,而有《法华经》、《中论》等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经论流传后世;玄奘大师在唐太宗的支持下,译出《大般若经》、《成唯识论》等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经论,使法宝圣教的光辉普照于中国。
  又韩国的法兴王、高丽太祖、李朝世祖;泰国的坤蓝甘亨王、立泰王、怛莱洛迦王;锡兰的天爱帝须王、摩哂陀第四王、末罗王;缅甸的阿奴律陀王、敏东王;越南的第三主圣宗;寮国的维苏王等,他们有的发心出家,有的广建寺院,有的结集经典,有的注疏讲经,有的建立戒坛,都是历史上对佛法热心护持的帝王。
  现代信教自由,且政治有护持佛教的力量,佛教也有清明政治的功用。因此,佛教需要政治的护持,政治勿嫉妒佛教,勿舍本逐末,唯奖励慈善,应该多奖励从事净化人心,改善社会风气者。而佛教对于社会的关怀、人权的维护、民众的福祉,自是不能置身事外。因此,佛教徒不能以远离政治为清高,所谓“问政不干治”,个人可以不热衷名位权势,但不能放弃关怀社会、服务众生的责任。今日佛教徒为了弘法利生,对政治不但不应抱持消极回避的态度,相反的,应该积极关心,直下承担,这正是人间佛教菩萨道的实践。
  [注释]
  □佛陀对仁王政治的教化,普见于佛教的诸多经典中,例如:佛陀在《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开示,执政者应当心常忧民,如母之忆子,不离于心;在《如来示教胜军王经》告诉身为国王者:“于诸国邑所有众生,僮仆作使、辅臣僚佐,应以诸佛所说四摄而摄受之。”在《长阿含经》说:“君臣和顺,上下相敬,若能尔者,其国久安。”在《佛说孛经抄》里记载:“为君当明,探古达今,动静知时,刚柔得理,惠下利民,布施平均。”在《法句譬喻经》中亦提出为王之道,当行五事:一者、领理万民,无有枉滥;二者、养育强士,随时禀与;三者、念修本业,福德无绝;四者、当信忠臣正直之谏,无受谗言,以伤正直;五者、节育贪乐,心不放逸。在《金光明最胜王经》则说:“于亲非亲,平等视一切,若为正法王,国内无偏党,法王有名称,普闻三界中。”
  □与佛陀同时之摩揭陀国王。其皇后为韦提希夫人,生一太子,即阿闍世王。频婆娑罗王与夫人均皈依佛陀,深信佛法。在佛陀证道之前,王曾祈请佛陀于得道后先至王舍城受其供养,佛陀默许之。后来佛陀悟道后,即先至王舍城说法,王亦于迦兰陀建竹林精舍,供佛弟子止住,供养僧伽,护持佛教,为最初之外护者。
  □为佛世时中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之子。及长,立为太子,因听信提婆达多之唆使,幽禁父王于地牢中,欲致其死。即位后,并吞邻近诸小国,威震四方,奠定印度统一之基础。后因弑父之罪而遍体生疮,至佛前忏悔即平愈,遂皈依佛陀。佛陀灭度后,为佛教教团之大护法。摩诃迦叶于七叶窟结集经典时,阿闍世王为大檀越,供给一切之资具。
  □为佛世时憍赏弥国之王。因王后笃信佛法,遂成为佛陀之大外护。
  □为中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第三世王。西元前三世纪左右出世,统一印度,为弘扬佛教最有力之统治者。
  □古印度犍陀罗国(月氏国)之国王。系贵霜王朝之第三世王,其时被认为是印度政治史上、文化史上之关键时代,然有关其出世年代,从佛陀入灭三百年至七百年顷,众说纷纭。迦腻色迦王继阿育王之后建设大帝国,统治全北印度。于印度佛教史上,与阿育王并称为护持佛法之二王。将首都由中亚迁至古印度西北犍陀罗地区之富楼沙城(今巴基斯坦白夏瓦),其领土东至瓦拉那西,南至频陀山脉,北及中亚细亚、伊朗等地。曾与中国、希腊、罗马文化密切接触,造成东西文化之融和。王初信琐罗亚斯德教,不信罪福,轻侮佛法,据闻,因受马鸣菩萨之感化,始皈依佛教。
  □为七世纪顷中印度羯若鞠闍国国王、剧作家、诗人,史称戒日王第二世,以大力保护佛教、奖励文学著名。
  □即纪元前二世纪后半叶希腊人大夏王弥兰多罗斯,曾统治阿富汗之喀布尔地方,并入侵印度,一时势力及于西北印度五河一带,使印度深受希腊文化之影响。据巴利文《弥兰王问经》载,王与那先比丘讨论教义,终皈依佛教。
  □唐代僧。浙江诸暨人。自幼学佛,初习戒律,长通经论。闻六祖惠能大师之名,即踰岭叩谒,获其心印。既而游诸名山,经五岭、罗浮、四明、天目,而入南阳白崖山党子谷(白草谷),静坐长养,四十余年足不出山,而学者就之,恒逾百千。开元年中,玄宗钦其道誉,迎赴京师,敕住龙兴寺。未久逢安史之乱,师乃遁归。肃宗上元二年(七六一),再召赴京,住千福寺西禅院,公卿士庶参叩求法,不舍昼夜。代宗继位,优礼有加,迁住光宅寺。师博通诂训,普穷经律,虽受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礼遇,然天性淡泊,自乐天真。常慕南岳慧思大师之遗风,乃奏请于衡岳武当山建太一延昌寺,又于党子谷创立香严长寿寺,各请藏经一部以镇山。大历八年(七七三),又奏请度天下名山之僧,取通于经律禅三者之僧。后归南阳,于大历十年在党子谷示寂,年寿当在八十以上。諡号“大证禅师”,世称南阳慧忠、南阳国师。
  □唐代僧。为华严宗第三祖。字贤首,号国一法师。又称香象大师、康藏国师。俗姓康,祖先康居国人,至其祖父,举族迁至中土,居于长安。早年师事智俨,听讲华严,深入其玄旨。智俨示寂后,乃依薄尘剃度,时年二十八。初以能通西域诸国语与梵文经书,遂奉命参与义净之译场,先后译出《新华严经》、《大乘入楞伽经》等十余部。尝为武后讲华严十玄缘起之深义,而指殿隅金狮子为喻,武后遂豁然领解,后师乃因之撰成《金师子章》。师一生宣讲《华严》三十余遍,致力于华严教学之组织大成,又注释《楞伽》、《密严》、《梵网》、《起信》等经论,并仿天台之例,将佛教各种思想体系分类为五教十宗,而推崇华严之组织乃最高者,华严哲学于现实世界中乃属理想世界之实现。于玄宗先天元年十一月,示寂于大荐福寺,世寿七十。
  □唐代僧。为中国华严宗第四祖。号清凉国师、华严菩萨、华严疏主。十一岁,依宝林寺霈禅师出家,十四岁得度。干元元年(七五八)以后,依润州栖霞寺醴律师学相部律,又依本州昙一律师学南山律,诣金陵玄璧学鸠摩罗什所译之三论。大历十一年,游五台山、峨嵋山,后返居五台山大华严寺,专修方等忏法。尝讲华严宗旨于大华严寺、崇福寺,名震京国,声达帝听。贞元十二年(七九六),应德宗之召入长安,与罽宾三藏般若共译出乌荼国王贡献之《四十华严经》,进之于朝,奉敕奏对华严大宗,帝大悦,赐紫袍及“教授和尚”之号;又奉诏于终南山草堂寺制新经之疏十卷,是即《贞元新译华严经疏》。贞元十五年(一说十一年),德宗圣诞,召入内殿,阐扬华严宗旨,帝朗然觉悟,谓“以妙法清凉朕心”,遂赐号“清凉国师”。师曾立十愿以自励,依此赐号而称清凉十愿。顺宗即位,亦礼之为国师,朝野悉慕高风。宪宗元和五年(八一○),答宪宗之问,述华严法界之义,以深惬帝旨,加号“僧统清凉国师”,任国师统,并敕有司铸金印。师身历九朝,先后为七帝讲经,于开成四年示寂,世寿一○二(一说元和年中示寂,寿七十余)。葬于终南山石室,相国裴休撰碑文。
  □唐代眉州洪雅(今四川洪雅)人。法名知玄,字后觉。幼即喜见佛像僧形。七岁至宁夷寺听法泰讲《涅槃经》,仿佛目睹前因,是夜即梦该寺殿之佛以手摩其顶。十一岁随法泰出家,研习《涅槃经》。两年后,于蜀地大慈寺,奉丞相之命升堂说法,听者日计万余,莫不骇叹其慧,皆尊师为陈菩萨。后从辩贞律师受具足戒,复随安国信法师学唯识,自研经籍百家之说。师尝恨乡音之不堪讲经,因诵大悲咒,遂感神僧于梦中为其换舌,翌日,语音即变。既长,游履帝京,武宗慕道家之成仙羽化,独诏师与道士抗论;师直言不讳,语锋才辩,几至获罪,帝虽不纳其言,然亦嘉叹其识见。至宣宗立,诏师于大内讲经,并赐紫袈裟,署为三教首座。师尝于懿宗亲临法席赐沈香为座时,因生欢喜心,遂招累世冤业于其膝上生人面疮,后以迦诺迦尊者之助始濯除。后乞归故寺,居彭州丹景山。僖宗幸蜀时,赐号“悟达国师”。士夫多喜与之交游,李商隐归田后,与师共住最久。中和三年示寂,世寿七十三,僧腊五十四。
  □清代僧。江苏江阴人,俗姓杨。字玉林,世称玉琳国师。十九岁投磬山圆修出家受具足戒,嗣其法,传临济宗。曾住浙江武康报恩寺,后奉清世祖之召入京,于万善殿举扬大法,受大觉禅师之封号。未久,归山而留其弟子茆溪行森于北京弘法,此乃其法流弘通于北京之端绪。翌年受封大觉普济禅师,受赐紫衣。顺治十七年(一六六○),帝选僧受菩萨戒,特以师为本师,加封大觉普济能仁国师。师于内廷说法时,撰客问一篇,大学士金之俊奉敕作评注,并附序刊行之。晚年在浙江西天目山建禅源寺,并常住于此,称师子正宗派。其后禅源寺与金山、高旻、天宁诸大丛林始趋于兴盛。康熙十四年七月(一作康熙十五年八月),寂于江苏淮安之慈云庵,享年六十二。
  □为中国天台宗开宗祖师(一说三祖,即以慧文、慧思为初祖、二祖)。隋代荆州(湖南)华容人,俗姓陈,字德安。世称智者大师、天台大师。七岁即好往伽蓝,诸僧口授《普门品》一遍,即诵持之。年十八,投果愿寺法绪出家。未久,随慧旷学律藏,兼通方等,后入太贤山,诵《法华》、《无量义》、《普贤观》诸经,二旬通达其义。陈天嘉元年(五六○),入光州大苏山,参谒慧思,慧思为示普贤道场,讲说四安乐行,师遂居止之。一日,诵《法华经.药王品》,豁然开悟。既而代慧思开讲筵,更受其咐嘱入金陵弘传禅法。于瓦官寺开《法华》经题,从而树立新宗义,判释经教,奠定了天台宗教观之基础。陈太建七年(五七五),入浙江天台山,于佛陇之北建寺居之。九年,帝敕赐“修禅寺”之号。至德二年(五八四),陈后主率后妃从师受菩萨戒,三年奉敕出山,寓金陵灵曜寺,未久,于太极殿宣讲《大智度论》、《仁王般若经》,又于光宅寺讲《法华经》等。及隋军攻破金陵,师西游荆土。隋开皇十一年(五九一),晋王杨广(炀帝)累请东返,师鉴其诚,乃至扬州为授菩萨戒,王敕赐“智者”之号。其后西行,至当阳玉泉山建寺,开皇十三年于寺讲说《法华玄义》,文帝乃敕赐“玉泉寺”之额。翌年又宣讲《摩诃止观》,十五年复应晋王之请,东返金陵,撰《净名义疏》。开皇十七年,坐化于山中大石像前,世寿六十,戒腊四十。生前造大寺三十六所,度僧无数,传业弟子三十二,其中著名者有灌顶、智越、智璪等。师入寂后,杨广派人依其所遗图画于天台山下建寺,大业元年(六○五)即位后,并亲赐“国清寺”之额。后周世宗时追諡“法空宝觉尊者”。南宋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又加諡“灵慧大师”。
  [习题]
  一、试举经证说明佛陀如何开示仁王治国之道。
  二、试举例说明政治需要佛教辅助及佛教需要政治护持。
  三、试举例说明佛教徒对政治应有的正确认识。


  第八课 佛教的参禅须知
  经云:“宁静安详者,禅定中来。”参禅修定是佛教的重要修持法门,透过禅定的功夫,以显发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古来即为各大宗派所共行的修持之道。
  禅,汉译为静虑。禅,充实宇宙,古今一如。唐代青原禅师说:禅就是我们的心。这个心是指我们心灵深处的那颗“真心”。这颗真心,超越一切有形的存在,而却又呈现于宇宙万有之中,即使是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也到处充满了禅机。因此,六祖惠能大师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就是说明参禅求道,重在觉悟真心本性,但并非否定打坐的功用。因此,对于初学者而言,坐禅仍是参禅重要的入门方法。依《天台小止观》说,初学坐禅,当调五事:调食、调睡、调身、调息、调心。
  关于调身方面,依“毗卢七支坐法”,分为七个要点:一、双腿交叠,跏趺而坐;二、背脊竖直,不可靠壁;三、手结定印,置于肚脐下;四、双肩平齐,放松自然;五、头面端正,内收下颚;六、嘴唇抿合,舌抵上颚;七、收敛双目,观照身心。
  此中,“结跏趺坐”俗称“盘腿坐”。又分为单盘□及双盘□;初学者如果无法双盘,单盘亦可,或将两脚交叉而坐,或挂腿坐(即正襟危坐)均可。
  关于调息方面,息就是呼吸。一般而言,呼吸有四种现象:风(出入有声)、喘(结滞不通)、气(出入不细)、息(不声不结不粗)。前三者都是气息未调之相,不宜坐禅,唯有气息和顺舒畅,心境才能平静安稳。
  调息为修定的入门方法,调息的方法有数息□与随息□。数息是“五停心观”□之一,数息有减少睡眠等五种功德,是修定的基础,对治散乱心最为有力。其与不净观被称为“二甘露门”。
  数息也是“六妙门”□的因相之一,六妙门即:数、随、止、观、还、净等六种修定的妙法。在一切习定的法门中,以“安那般那禅法”为最根本,同时也是最为稳当、安全。安那般那禅法即是透过六妙门的修持,令心止于一境,然后依定顺入正理观察诸法实相,进而断惑证真。佛陀当年于菩提树下跏趺端坐,即内观安般,终得万行开发,降魔成道,后来亦以安般禅法教众,为入门之主要方便。
  关于调心方面,《佛遗教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调心就是要把杂念、妄想、散乱的心专注于一处,让妄心止息而进入清净、明觉、忘我之境,这也是坐禅的根本目的。
  调心为修定的主要方法。一般初参常会出现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昏沈,二为掉举,调心除了要调伏乱心,不使放逸外,更要令心浮沈宽急得所,例如昏沈时,则观心于鼻端或发际,提起正念,使心意集中;掉举时,则观心于丹田,使浮躁之心下沈。
  此外,亦可观想佛之相好,或者念佛、持咒;或者参话头、公案等,只要合乎戒德、定德、慧德的禅修方式,均可依个人之根机,择一而修。
  总之,禅修主要的目的,在于修心得定,继而开发智慧。习禅修定无法速成,不能越等,经云“依戒修定,依定发慧”,这是不容忽视的明确学程。尤其从初学摄心,到正定成就的修学过程,应重视基础禅定之养成,亦即依《瑜伽师地论》所说的九住心□,或依《辩中边论》所说的八断行而修,渐次灭除妄念、散乱、掉举、昏沈等过失,令心安住在所缘境,久而久之,心便能不沈不掉,平等正直,任运安住,这便是欲界中最高的第九住心,名“等持心”。
  由“等持”而进入“奢摩他”□,亦即色界中的“未到定”,期间必须修四禅八定□,或修四谛十六行相□等。佛教尤其重视闻思慧的修学,闻慧、思慧、修慧是修学佛法智慧的次第学程,禅行者修得九住心的禅定基础后,须再致力于经教的研究,得闻慧、思慧的“法住智”□之成就,才能证得修慧的“
  涅槃智”□圣果。
  禅,是要我们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不住生死,是要我们以般若的智慧来超越轮回生死;不住涅槃,是要我们以慈悲心来服务人群,救度众生。因此,习禅切莫忽视持净戒,修慈悲。能持净戒,身心清净,习定容易成就;具慈悲心,常怀悲悯,则不堕枯木禅境。
  坐禅环境的选择,也是极为重要,例如:不宜潮湿、炎热,空气须流通,明暗要适中,不于风口下打坐,坐垫不宜太软或太硬等。初学者假使尚在调身的阶段,应以“坐次多,时间短”为宜。坐禅可安排在早上起床时、晚上睡觉前或例假日休闲时,且应避免在过于饥饱、身体疲倦或剧烈运动后坐禅。再者,初学者最好勤于到寺院与大众共修,待完成基础训练后,再居家独修。
  居家禅修应具备的助道因缘,如:近善知识、培养慈悲、止恶行善、不攀外缘、善调饮食、善调睡眠、除掉悔盖、坚固信心、礼佛忏悔、每日发愿等。习禅过程中,若遇业障现前,须从行为上忏悔,以及行善法功德,培养善种做起,更重要的是,思想上要多闻薰习无常与缘起性空的法义;定课坐禅时,须常以自我当下的身心作为禅观对象,进行对无常、无我的体察,一旦开发出般若智慧,则业种干枯,业障自亡。尤其最好能自订功课表与功过表,每日自我要求,并视坐禅为例行功课,则所谓“久坐必有禅”,只要能依于正确的坐禅方法,耐烦练习,假以时日,一旦坐出宁静、轻安、喜悦,自然能获得坐禅的利益,建立坐禅的信心。
  [注释]
  □称为半跏趺坐,是把右脚放在左腿上,或把左脚放在右腿上。
  □称为全跏趺坐,是先将左脚放在右腿上,再将右脚放在左腿上,又名“吉祥坐”。
  □数息又可分为数出息、数入息。数出息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呼气上,每呼出一口气,即数一个数字,数到十,再从一数起,如此反覆念数,心意便能渐渐集中而杂念渐少。反之,数入息则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每一个吸气时。数息时,因妄念生起而丢失数字时,可从一数起。
  □念心自然观照息风出入,念念分明,莫使间断。
  □又称五观、五度门。即指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念佛观、数息观等五种停止、息灭烦恼魔障的方法。
  □系指入于涅槃之六种禅观,即:□数息门,数息(从一至十)摄心,为入定之要法,故为第一妙门。□随息门,随息之出入而不计其数,如此则禅定自易引发,故为第二妙门。□止门,心止而诸禅自发,故为第三妙门。□观门,观五阴之虚妄,破种种颠倒妄见,则无漏之方便智可因此开发,故为第四妙门。□还门,收心还照,知能观之心非实,则我执自亡,无漏之方便智自然而朗,故为第五妙门。□净门,心无住着,泯然清净,无漏智因此而发,自然断惑证真,故为第六妙门。六妙门中,前三门属定,后三门属慧,依此定、慧,即可获得真正之菩提道果。
  □指行者修禅定时,令心不散乱而住于一境者,共有九种心,即:
  □安住心,即能将心安住于某对象。
  □摄住心,即当心念对外在对象起作用时,能令心念速返回本心。
  □解住心,当解知(分别理解)之心对外在对象起作用时,能令心速返。
  □转住心,即停止解知之心,而乐于安住。
  □伏住心,即久入禅定而生厌时,能速令折伏。
  □息住心,即内心动念时,能速令止息。
  □灭住心,当贪爱心起时,能速予灭除。
  □性住心,当诸多妄念停止作用时,了知心之本性本来明净,而自然安住。
  □持住心,累积禅定功夫之结果,自能安住禅定,自然行善止恶。
  □又作止寂、等观,为禅定之另一称谓。即止息一切想念与思虑,令心归于专注一境之状态。
  □四禅又作四静虑、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禅与无色界天之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有想非无想处定等四无色定,合之而成八定。
  □又作十六行、十六行观、十六行相观、十六圣行。行相,相状之意。观四谛时,各有四种差别,于其时所产生之行相十六种。说十六行相之目的,为治常、乐、我所、我见等见,故修非常、苦、空、非我等行相;为治无因、一因、变因、知先因等见,故修因、集、生、缘等行相;为治解脱是无之见,故修灭行相;为治解脱是苦之见,故修静行相;为治静虑及等至之乐为妙之见,故修妙行相;为治解脱是数数退堕而非永恒之见,故修离行相;为治无道、邪道、余道、退道之见,故修道、如、行、出等行相。
  □遍知生起法,而知有佛无佛,法性常住,是为法住智。
  □即知灭之智。
  [习题]
  一、何谓禅定?
  二、如何调身?
  三、何谓数息、随息?
  四、何谓六妙门?
  五、试述调心的重要与方法。
  六、修定的次第为何?
  七、试简述禅的类别。
  八、试简述习禅应注意的事项。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