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教科书:《佛教的真理》(3)
第十五课 缘 起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既非凭空而有,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归于乌有,这种说明“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因果定律,称为“缘起”。
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是宇宙人生本来的、必然的、普遍的理则,所谓“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因为现观缘起而成佛。“缘起”并非佛陀所“创造”,佛陀只是“发现”了这个自然的法则,再将此宇宙人生的真理对众生宣说、开示。在《杂阿含经》卷十二中,佛陀说:“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为诸众生分别演说、开发、显示。”缘起法表现在有情生命的流转上,称为“十二缘起”;表现在世间事事物物的生成上,则称为“因缘所生法”。
佛陀一代时教所说的空有、无常、因果、中道、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等教法,可以说都是为了诠显缘起思想的根本教理所作的方便教说,《楞严经疏》说:“圣教自浅至深,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这也说明了佛陀的教法有其一贯性。
缘起是佛教异于其他宗教、哲学、思想的最大特色,也是解释宇宙万法起灭,乃至生命起源的一种至高无上的真理。《稻秆经》说:“见缘起则见法,见法则见佛。”佛陀的法身,就是诸法的实相,也就是“缘起性空”,若能从缘起法中通达诸法的空性,即知缘起而有的一切法虚幻不实,即能从缘起法中见到诸法的空性,这就是佛陀的法身。因此《金刚经》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也就是禅宗所谓的“见性成佛”,故知欲成佛道,必须谛观缘起。
所谓“缘起”,即“待缘而起”。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无独立性、恒常性,必须靠“因”、“缘”和合才有“果”。“缘起”法所阐述的,就是因、缘、果的关系,俱舍宗为了说明万法的因果关系,立有六因□、四缘□、五果□之说。因、缘、果三者是相依相待而存在,没有绝对的独立性。《杂阿含经》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是缘起的最好说明,也是因果法则的最佳诠释。
缘起法虽然深奥难懂,不过从因果法则的六条定律中,可以进一步认识“缘起”,即:□果从因生□;□相由缘现□;□事待理成□;□多从一有□;□有依空立□;□佛是人成□。
“缘起说”在佛陀时代早已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后世的论师依此为根本教理,逐渐发展出“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六大缘起”□等学说。尽管各宗各派的经典根据、论述说法不同,对于“缘起说”所阐述的,无非是宇宙万法生灭变异的关系,以及人生苦乐的来源。
例如缘起法显示世间上任何事情的结果,都是因缘所生起,因此要过快乐的人生,便须培植好因好缘。如果没有植下善因善缘,一旦遭逢不好的果报,也要懂得改善因缘,而不是一味在果报上计较。所以,了解因缘果报的关系,使我们懂得改善逆缘、培植好缘、广结善缘、随顺因缘。
此外,缘起法启示世间万法是“无常”的,好的可能变坏,坏的也可能转好,因此,即使一时遭遇困难、挫折,只要能坚持百忍的朝向正确的人生目标努力,逆境终将成为过去,所以“无常”为人生带来希望无穷。
诸法既是因缘所生,自然空无自性,无自性便无法自我主宰,所以说“无我”。若能正观缘起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就能远离爱欲、烦恼。烦恼是系缚众生,使众生不能解脱自在的最大障碍;烦恼既除,当然就能获得生命的解脱。
因此,认识缘起,知道人生祸福、好坏皆是自己所造,非有他力可以主宰,唯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如此必能帮助我们把握人生的方向,认识人生的意义,而能活得踏实,活得自在,进而建立感恩的美德,培养随缘的习惯,拥有希望的未来,了悟真实的人生。
[注释]
□世间一切诸法都是“因”、“缘”所生起,主要而力强者为“因”,次要而力弱者为“缘”,透过因与缘和合,才有一切现象,才有一切法的生起。例如一粒种子撒在泥土里,必须施肥、浇水,以及充足的空气、阳光,才能长成一棵大树。其中,种子是因,泥土、空气、阳光等为缘,这些因缘都具足了,才有长成大树的果。
□指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其中,俱有因、相应因是“同时因”,为空间的因,指诸法的相依相托;同类因、遍行因、异熟因是“异时因”,是时间的因,指诸法的相续继起。因此,因虽有多种,但大别可分为“因果同时”的因,和“因果异时”的因。
□一切有为法的生起必须凭藉四种缘,称为四缘,即:
□因缘:指产生自果的直接内在原因,例如:由种子而生芽,种子就是芽的因缘;换言之,一切有为法中,能亲生自果者,称为因缘。
□等无间缘:又称次第缘,是指在心、心所的相续中,由前一刹那而引发后一刹那生起的原因。亦即心、心所于前一刹那灭谢,复给予后一刹那生起的力用。前一刹那的心法与继之活动的后一刹那的心法,这种同起的、无间断的相续关系,称为等无间缘。
□所缘缘:略称为缘缘,是指心法、心所法所攀缘的一切对象,亦即一切外在事物,对内心所产生的间接与直接的缘。例如:眼识必以一切色为所缘缘,耳识必以一切声为所缘缘,乃至意识必以过去、现在、未来等一切法为所缘缘。
□增上缘:指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等三缘以外,一切有助于或无碍于现象发生的原因条件。
□依六因、四缘所产生的结果计有五种,即:增上果、士用果、等流果、异熟果、离系果。
□“因”是生起万事万物主要的、内在的条件,是生果的直接力;“缘”是外在的条件,能助因生果,是生果的间接力。所以,万有诸法之所以存在,必定有其生成的因缘,这就是“果从因生”的理则。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这个“境”就是因缘,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所产生的假相,其本身并无自性,所以说“缘起性空”;由于其无自主性,所以随着缘生而现,因此说“相由缘现”。
□宇宙万法的生起,固然是要有因有缘,但是在因缘果报的生起上,还有着普遍的理则,也就是因果的法则。譬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不能得豆,种豆不能得瓜。“如是因感如是果”,违背了这个“理”则,便不能成其“事”,所以说“事待理成”。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一”就是只有一个,“多”就是有很多个;但是在佛教看来,一就是多,多就是一,甚至“多从一有”。譬如把一粒水果种籽埋到泥土里,经过灌溉施肥,而后长大开花,结出累累的果实,这都是由一粒种籽而来。因此,佛教譬喻布施如播种,“一文施舍万文收”,其道理和“一粒落土百粒收”是一样的,这就是“多从一有”。
□“果从因生”的事象,“事待理成”的理则,这些都是存在的,也就是“有”。但是这个存在的“有”,必须依“空”而立,这个“空”是万法的空性,事物本身如果不具备空性,就无法显出它存在的价值与作用。例如一张桌子,它是由木头做成,木头来自大树,大树又是由种子、泥土、阳光、空气等因缘结合而成,所以一张桌子眼前看它是有,其实它是靠各种因缘和合而成的假相,它的自性本空,如果它的自性不空,就不必藉由各种因缘而成就。所以,要“空”才能“有”,“空”是一切法之所依,如果没有空性,万物将不可能存在。龙树菩萨在《中论.观四谛品》中提出“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则不成。”这就是“有依空立”。
□佛陀悟道之初,曾经宣示说,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但因烦恼无明覆盖,因此不能证得;只要断除无明,拂尘去垢,开显佛性,自能证悟成佛,因此有所谓“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说:“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这就是“佛是人成”的最佳佐证。
□依《俱舍论》之说,认为宇宙万法的生起,都是由于我人的业力所招感。造业之因,乃因无明烦恼而起惑造业,于是产生苦果。因为“惑”为心之病,“业”为身之恶,“苦”为生死之果报;以心之病为缘而造身之恶,由身之恶为因而感生死之果。如此惑、业、苦三道辗转相通,互为因果,循环不尽,称为“业感缘起”。三世因果、十二因缘观即由此而来。
□法相宗依《瑜伽师地论》、《解深密经》之说,主张业力来自众生心识中的阿赖耶识所执持的种子,这个种子遇缘则生起“现行”,复由现行熏染种子,其后再遇缘,则更生现行,自现行又熏种子。如此现行熏种子,种子生现行,辗转依存,互为因果而无穷无尽,称为“赖耶缘起”。
□依据《大乘起信论》之说,认为阿赖耶识虽是形成宇宙一切现象的本源,然而追溯其根源,则为含藏真如的如来藏心。也就是说,诸法是真如,由无明之缘而起动,犹如海水,本自湛然,由于风的助缘而产生千波万浪,翻腾不已,称为“真如缘起”。
□依《华严经》所说,万法相互融通,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主伴具足,相入相即,圆融无碍而重重无尽,称为“法界缘起”。
□据密宗所说,一切诸法都是由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遇缘而生起,故称“六大缘起”。
[习题]
一、何谓缘起?
二、如何认识缘起?
三、试述缘起中的四缘。
四、试说明“缘起说”的发展。
五、试述认识缘起对人生的助益。
第十六课 空 有
影响中国佛教最深远的思想有二:一是有宗,以“缘起论”观点而主张因缘所生法为实有;二是空宗,依般若经论而观于缘起的存在,“宛然有而毕竟空,空假无碍,是为中道”。
空宗与有宗是大乘佛教两大系统,空宗即“中观派”□,有宗即“瑜伽派”□。中观派以诸法无自性立论,破除一切众生情见之执着,以显现诸法实性,故称“法性宗”□;瑜伽派以“万法唯识”解析诸法的缘生之相,目的也是在于析相以见性,故称“法相宗”□。
如来一代教法,所说皆不出空、有二义,因此,不论空宗、有宗,其思想渊源皆来自于佛陀的根本教说,也就是佛教的根本教理“缘起法”。
“缘起”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异的因果法则,诸法因为“缘起”而“有”,所以“空无自性”,是暂时的幻起、幻灭。换句话说,诸法实相,不生不灭,从暂时存在的现象界则说“缘起”,从本无自性的实相界而说“性空”。因为“缘起”,才能显示“性空”,因为“性空”,所以能够“缘起”。也就是说,因为“空”□才能“有”,“空”是成就一切“有”的要因,中观学派的龙树菩萨据此而提出“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的中观学说。
“缘起”与“性空”不但不是对立的,而且是相生相成的。所谓“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体现真空”,如此不偏“顽空”,不偏“执有”,即名“中道实相”义,能够了达“空有不二”的中道思想,就是般若。般若的整个精神就在以“假”成“空”,由“假”显“空”。准此,真俗二谛□于是成为“缘起性空”的另一种表现。
真俗二谛是佛法的纲要,《三论玄义》说:“二谛是佛法的根本,如来自行化他,皆由二谛。”佛陀依于诸法性空阐述真谛,依于众生的妄执阐述所执非真。换句话说,二谛是为了把中道实相的妙理,藉由真空、俗有的方便言说而彰显。所以,佛说二谛是为“执有者”说“空”,为“执空者”说“有”,是应病与药,使依真舍俗,依俗识真,由此直契诸法实相,此即所谓“道非有、无,既有,无以显道”,因此《三论玄义》说:“有二谛故,佛语皆实。以世谛故,说有是实;第一义故,说空是实。”
缘起无自性,无自性所以是空,“空”是佛教最重要的教义之一,也是佛法不共其他宗教及世间学说的特质,佛门因此有“空门”之称。
“空”是真理的极致,“空”能将印证真理的“三法印”统一起来,例如:□世间没有永恒性的东西,世事变化多端,这是“诸行无常”,也就是“无常苦空”。□世间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万法相因相成,这是“诸法无我”,也就是“缘起性空”。□世间没有实有性的东西,一切如梦幻泡影,这是“涅槃寂静”,也就是“妙有真空”。
佛教讲“空”,并不是否定一切,相反的,“空”是诸法所以成就的根本。《大乘密严经》说:“离空无有色,离色无有空,如月与光明,始终恒不异。诸法亦如是,空性与之一,辗转无差别,所为皆得成。”万法惟其性空,才能生起宇宙万有;万有徒具假相,才能显示自性本空。所以,空与有,如月之与光明,始终不二。空与有,是相待之假称,说空说有,只不过为了诠显中道实相义,如果执有拨空,则失于真谛;执空排有,则失于俗谛。执空执有,同样都是边执的妄见,均非中道之正理。
因此,《般若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金刚经》说:“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皆是阐明空有不二,空有相融相即的道理。
空,是佛教的X光,经由空性,便能洞悉诸法实相诸法所以是空,是由于无自性可得;诸法所以是有,是由于相用不是空无的。《释摩诃衍论》的“虚空十义”□,把空的奥妙诠释无遗。“空”并不是顽空,并不是妄计一切皆空的“恶取空”□,“空”具有建设性,譬如,没有空间就不能建房子;袋子不空,便不能装东西;宇宙不空,众生就无法生存,所以要“空”才能“有”,宇宙万法就是建立在这个空义上。
“空”蕴含无限,真空才能生妙有。佛教讲“空”,就是要我们大破、大立,空去一切有无对待,空去一切差别观念,甚至连“空”也要空去,然后才能享有一个解脱自在、空有不二的世界。
[注释]
□西元第二、三世纪,南印度龙树论师出世,阐扬大乘佛法,依《般若经》造《中观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诸论着,以宣扬“般若性空”的思想。之后,龙树的弟子提婆承袭大师的学说,亦造《百论》等,发扬龙树“缘起无自性”的学说,这一系后来称为“中观派”,又称为“大乘空宗”,与无着、世亲的“瑜伽派”,并称印度大乘佛教的二大主流。
□西元四、五世纪,无着、世亲二大论师出世,当时的印度思想界,一方面是中观的空:诸法皆空;一方面是外道或小乘的有:我法实有或我空法有。他们认为这些都是邪执,因此,主张积极的有论。这一系学说后来称为“瑜伽派”,又称“大乘有宗”。瑜伽派主要提倡“万法唯识”的道理,说明一切法的存在皆由心识变现。此学派以《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论》、《辩中边论》、《金刚般若论》、《分别瑜伽论》等五部论着为立论的基础,于中尤以《瑜伽师地论》为主要依据,这也是此宗后来称为“瑜伽宗”的由来。
□乃强调法性一味之理的宗派,俗称空宗。中国的大乘八宗属于法性宗的有三论宗、华严宗、天台宗、密宗等属之。其中三论宗即依据龙树菩萨的《中论》、《十二门论》,与提婆菩萨的《百论》所开立的宗派,可谓承续印度的中观学派。
□强调诸法差别之相的宗派称为法相宗。唯识宗与俱舍宗均属之,其中以唯识宗较具影响力。唯识宗依据《解深密经.法相品》而立,认为一切诸法的体性、相状,都是唯识所变,就其所变的“法相”来命名,故称“法相宗”。
□音译为舜若,意译为空无、空虚、空寂、空净、非有。依佛法说,一切存在的事物,皆无自体、实体、我等,此一思想即称为空。空乃大乘般若系统的根本思想,在佛教的经论中,有关“空”的分类很多,计有二空、三空、四空、六空、七空、十空、十一空、十六空、十八空等。大体而言,可归纳为人空、法空、胜义空三种。
□指真谛与俗谛。真谛又名第一义谛、胜义谛或空谛,俗谛又名世谛、世俗谛或有谛。《中观论》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为第一义。”二谛总摄一切佛法,是佛法的立论根本,佛说二谛,旨在引导众生趋向中道,也就是认识“缘起性空”的诸法实相。
□《释摩诃衍论》中所载“虚空十义”为:
□“空”有无障碍的意思,如虚空,虽遍一切处,但绝不障碍任何一色法。
□“空”有周遍的意思,如虚空,遍满一切,无所不至。
□“空”有平等的意思,如虚空,无有简择,于一切平等。
□“空”有广大的意思,如虚空,广大、无垠、无际。
□“空”有无形相的意思,如虚空,无有形状相貌。
□“空”有清净的意思,如虚空,恒常清净,无有垢染尘累。
□“空”有不动的意思,如虚空,恒常寂止,离一切生灭成坏之相。
□“空”有绝对否定的意思,把一切有限量的事理彻底否定、消灭。
□“空”有空空的意思,彻底否定一切自性和摧毁一切空执。
□“空”有不可得的意思,如虚空,不可取得,不可把捉。
□执一切皆空,于俗谛中不施设有,于真谛中真理亦无,此谓恶取空,又称断灭空。
[习题]
一、何谓空有不二?
二、空有与二谛、中道的关系为何?
三、试举例说明空与有的关系。
四、空有不二何以是诸法实相?
五、如何认识空?
第十七课 中 道
一只手始终紧握拳头,这是畸形;如果只张不合,这也是畸形。唯有拳掌卷舒自如,这才正常。所以,凡是落于左右、好坏两边,都是极端;能够不偏不倚,这就是“中道”□。
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场,中道就是超越有无、增减、苦乐、爱憎等二边之极端、邪执,是不偏于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
佛陀成道后,初转法轮时即为五比丘揭示:离于偏执,履中正而行,这才是解脱之道。此乃佛陀历经六年的苦行生活,深体“行在苦者,心则恼乱;身在乐者,情则乐着。是以苦乐,两非道因。行于中道,心则寂定”。再者,当时印度有六师外道,在修行上有顺世派的极端享乐主义者,有尼干陀的极端苦行主义者;对于宇宙人生问题的看法上,有极端的“宿命论”□与“无因论”□,这种各执一端的说法,佛陀认为均不可取。为了不落于偏见,因此“离于二边,而说中道”:在修行上,要不偏于苦行或纵乐的生活;在思想上,要离于有或无、常住或断灭两种极端的见解。所以,中道具有实践上与理论上的两种不同意义。在实践意义上的中道,以实践八正道为主;理论上的中道,就是缘起。
缘起是宇宙人生一切现象形成的法则,诸法因为“缘起”而有,所以“空”无自性;但是“空”并不否定“缘起”的假有,而是在万法现象上,观察其无自性的空。因此,“缘起”与“性空”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体两面的。佛陀说“缘起性空”,就是要众生因“空”而知“有”,因“有”而达“空”,是为对治众生“空”、“有”两端的执着,所以能真正通达缘起者,于诸法则不执着实有,亦不执着全无,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是体悟非空、非有,就是“中道”。因此,龙树菩萨的《回诤论》说:“佛说空、缘起、中道为一义。”
由“缘起”而见自性“空”义,便不会落入执“无”的边见;了知“缘起”为自性“空”之理,便不会落入执“有”的边见。不落入有、无二边,才能对“中道”有确切的体认:中道连系“二谛”||性空是“真谛”□,假有是“俗谛”□,二者统一起来而成中道,所以中道不著名相与对待,综贯“性”、“相”及“空”、“有”。
由以上诸说,可以知道中道的实相,即是“空有不二”□、“即真即俗”□、“色心并举”□。“空有不二”是指不执空、不执有的真空妙有;“即真即俗”则既是真谛,亦是俗谛的中道思想;“色心并举”为不偏唯心,亦不偏唯物的中道观。
中道是佛法不共世间法的特色之一,能够把握中道,就能得到佛法的真实义。因此,无论大、小乘的各宗各派,皆以之为弘法的基本义理。但是,各宗派对中道的解释并不尽相同,如小乘所说的“八正道”,中观派主张的“八不中道”□,法相唯识宗的“唯识中道”□,天台宗所立的“三谛说”□等,各家所诠释的观点不一,但都不失佛陀最初所说的中道思想,其中以“八不中道”最为浅显易懂。
所谓“八不”,即: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八不,主要在破众生的自性执,也就是说,缘起的诸法,其当体性空、不可得,但是凡夫、外道及有所得的行者不能体认一切法空,总执有实在性的法,从常识上的实在,到形而上的实在,不能超脱自性妄见。此自性见,在时间上,即有常见、断见;在空间上,则有一见、异见;在时空的运动上,则有“去、来执”;在法的当体上,则有“生、灭执”。此生灭等八计是众生迷失的根本,和离一切妄见戏论不可得的中道不相应,于是龙树菩萨开立“八不”,以破除一切有所得的迷执,而彰显无所得的中道。因此,古人说:“八不妙理之风,拂妄想戏论之尘;无得正观之月,浮一实中道之水。”
中道的思想是“空、有”融和的智慧,可以直接契入世间实相。因此,有了中道的般若智慧,就能认识世间生灭、差别的万法,一一皆具足常住不灭的中道真理。能够如实认识世间实相,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不会被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风所吹动,自然能在佛法中找到安身立命之处。所以,离于二边而行中道,这就是智慧,这就是佛法。
[注释]
□中道的“中”字,本义有二:□中实:中即如实,如实的还给一切法的本相,所以《中论》序说:“以中为名者,照其实也。”□中正:中即圆正,不偏于两边,恰得其中,谓之正,所以僧肇称《中观论》为《正观论》。
□即印度六师外道之尼干子一派的宿作因论。此派外道主张,一切众生所受苦乐之报,皆依宿世本业而定,唯以宿作为现世果报之一切因,不认为现在之功力能感果,故成邪执。
□印度六师外道之一的末伽梨拘赊梨子一派所主张:世间诸法系非因而生,无因无缘生一切物,无染因,亦无净因,如棘刺之针不待人作而自尖,孔雀无待人画色而自然美,是一种自然外道。
□即出世间之真理。
□即世间之真理。《中论·观四谛品》卷四说:一切事物之空性,为保持空性之作用,必须于假现之事物上显现,而由其相依相待之关系产生认识作用;了知此等假名之法,是为世俗谛。
□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所生的假有,本性是空,因此不能从假象上执有,应该从假有中认识空性,但是也不能从空性中执空,因为尽管缘起法是幻有、假有,但也并非虚无,我们可以从空性中看到妙有,这就是“空有不二”。龙树菩萨从缘起和合的现象中,直指“缘起”与“性空”不是对立的,“缘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缘起;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体现真空”。如此不偏“顽空”,不偏“有执”,即名“中道实义”。
□二谛是佛法的纲要,所谓空、有,都是依此而开显的。佛说二谛的本意,是为了引导众生趋向中道,但后世论师由于见解、观点上的不同,强分空有、真俗,而有“真空俗有”与“真有俗空”的说法。事实上,二谛是从不同的认识而安立的两种真实,虽然不是彼此无关,但却是各就所见而说,如同一现实的世界,凡夫见之,视为实有,这就是世俗谛;圣者灼见,知其是空,这就是真谛。所以,“即真即俗”,二谛无碍,这就是中道的旨趣所在。
□《华严经》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华严宗主张三界都是心之所作,也就是说,客观的世界,须有主观的心照射之,方能现出客观事象。而且客观的世界映入我人眼中,由主观加以认识,全凭心智,所以《般若经》说:“于一切法,心为善导,若能知心,悉知众法,种种世法,皆由心生。”离却心识,则无万象,所以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佛法以一心统摄诸法,并不落于一边,而是藉现实以启发心灵,本心灵以照见现实,这就是不偏唯心、不偏唯物,“色心并举”的中道观。
□根据《中论·观因缘品》所载:缘起的理法是打破生、灭、断、常、一、异、去、来等八种邪见而阐明空的真理;万有是依此缘起道理而存在,所以离八邪,本无实体,不为执着之对象。如此,离八邪而住于无得正观,称为中道,也就是“八不中道”。
□唯识宗立有、空、中等三时教之教判,如《解深密经》等所说,远离有、空两边(两极端),而完全彰显非有非空之中道真义。即:凡夫因迷情之妄执,视有情实体生命之“我”,与构成万有要素之“法”为实在,此为“非有”;万有为因缘之假和合,系由阿赖耶识所变现,是“非无”;万有无固定之自性,是为“空”,故能自在变现。依此,宇宙之真相即是“非有非无”(非有非空)之中道。此其所谓中道即唯识中道。
□天台宗立空、假、中三谛之说,主张诸法皆具空、假、中三谛。空、假是诸法的一体两面,空即是假,假即是空;中道实相乃是超越空假之绝对,是诸法的本体。天台宗主张中道之理为宇宙之真实相状,悟其理即能自由自在趋向佛乃至地狱之十界。
□因缘和合而诸法生,此生相如果实有,就可以不必凭藉因缘;既然必须凭藉因缘而生,即非实有,所以说不生。因缘离散而诸法灭,既先以无生,何得有灭?所以说不灭。所以世谛生灭,非实生灭,但由因缘生而假名生,因缘灭而假名灭。因缘生,虽生而不起,因缘灭,虽灭而不失,所以生灭宛然而不生、不灭。
□因果依因缘而起,只是假名,不可说定有因缘和合先后等,也不可说无因缘和合先后等。虽俗谛假名说有常断,而假常不可名常,假断不可名断,不常、不断名为中道。
□众因缘生法,因果不同,能所二义,所以非一;因是果的因,果是因的果,所以非异,不一、不异名为中道。
□众因缘生法,果不偏在因,所以不从内出;也不偏在缘,所以不从外来,不来、不出名为中道。
[习题]
一、中道的意义为何?
二、佛说中道的缘起与目的为何?
三、何谓中道实相?
四、何谓八不中道?
五、中道思想对人生有何重要?
第十八课 无 常
“景物依旧,人事已非”,这是一般人对无常的感叹。其实,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随着缘聚而生,缘散而灭,它是三世迁流不住的,所以不但有情世间□的众生□有生、老、病、死的现象,器世间□的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的演变,人的心念有生、住、异、灭的变化,自然界的时序更是春、夏、秋、冬,或冷、暖、寒、暑的更替不已。也就是说,一切法在时间上是刹那□不住,念念生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现在的即生即灭,正如《金刚经》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因为世间一切万法无一是常住不变的,因此说“无常”。
无常是宇宙人生一切现象的真理。依物理学来说,宇宙世间一切事物没有一样是静止的,既然是动的,就是“无常”。因此,《八大人觉经》说:“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阿含经》也说:“积聚终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万善同归集》更是形容:“无常迅速,念念迁移,石火风灯,逝波残照,露华电影,不足为喻。”这些都是说明人生无常的道理:三世迁流不住,所以无常;诸法因缘所生,所以无常。
无常依其变化的速度,分为“念念无常”与“一期无常”两种。在世间所有事物中,变化速度最快的,莫过于我人的心念,心念的生灭,刹那不住,比闪电还要迅速,因此《宝雨经》形容心念如流水,生灭不暂滞;如电,刹那不停。
除了心念是“念念无常”之外,其实人的生老病死、物的生住异灭、世界的成住坏空等,莫不是由刹那刹那的渐变,累积成一期的突变。因此,世间一切现象,乃至万事万物,可以说都只是时间性的存在而已。因为不论精神、物质,凡一切现象无一不刹那生灭变化,而且是不断的变化,因此无常是世间实相,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当初佛陀因为感悟人生无常,于是舍弃荣华,出家修道;成道之后,也以苦、空、无常的人生真相来开示众生,所以原始佛教教团的成立,可以说是源于佛陀对诸行无常的体悟。
世间无常故苦。顺遂变成困逆固然是无常,祸厄转为幸福也是无常。因此,无常不是消极的,无常说明:好的会变坏,坏的也能转好。例如:贫穷的人,只要努力工作、经营,也有致富的可能;人事不和谐,只要肯与人为善,广结善缘,自能赢得友谊;做事遇到挫折,只要能够愈挫愈勇,逆境终将突破。无常对人生具有积极的激励意义,因为世事无常,才能使我们脱离不满的现状;因为世事无常,所以得以体会法性的真实平等;因为世事无常,所以不会为神权邪说所迷惑。尤其,修学佛法的人因为有“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的无常观□,所以容易生起出离心,精进不懈,进趣佛道。
《大般涅槃经》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是说明世间万物无一得以常住不坏,凡生者必灭,因此,唯有超脱此生、灭的世界,才可达到寂静的境域。也就是说,一切有为法的本性是空寂的,所以无常、无我,所以能实现涅槃,这就是“三法印”的思想根据,也是佛教的根本教义。
无常使生灭相续,无常带给人生无限的光明,无限的生机。如果世间一切永恒常住,则世界必然一片死寂,惟其一切法是由因缘和合而起,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所以才有春夏秋冬的四时运转,才有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的物换星移,才有聚散穷通、悲欢离合,也才能构成一个生机无限,多彩多姿的有情世间。
无常为我们的人生开拓更宽广的空间,很多苦难都因无常而重新燃起无限的希望。所以,无常才能进步,才能更新,才能生生不息;无常,蕴藏无限的希望与生机,是最实在,最亲切的真理。
[注释]
□又名众生世间、假名世间,是指由五阴和合的众生,依正报而呈现种种不同的差别。据《摩诃止观》卷五记载:众生世间在十界中各有差别,如四恶趣是罪苦众生,人天是受乐众生,二乘是无漏众生,菩萨是慈悲众生,佛是常住无漏众生。因为有这种种众生的差别,所以称为众生世间。
□又作有情、含识、群生。指一切有情皆由万法和合,众缘成就而生,自无始以来历经众多生死,故称众生。如《大智度论》说:“众生是由五蕴等众缘假合而生,所以称作众生。”又《不增不减经》说:“法身为烦恼所缠,往来生死,因此名为众生。”总之,众生就是指被无明烦恼所覆,流转生死的六道有情而言。
□又名国土世间、住处世间,是指众生所依的国土住处,因依报而住于种种不同的国土。例如:地狱住于赤铁,畜生住于地、水、空,修罗住于海畔海底,人住于地面,天人住于天上,二乘住于方便土,菩萨或住于地面,或住于天上,或住于方便土,或住于实报庄严土,佛住于常寂光净土。
□在佛教的时空观中,以劫为基础,来说明世界生成与毁灭的过程,而一个世界从成立到毁灭,其过程必经历成、住、坏、空四个时期,称为四劫。随着四劫不断递嬗更迭,世界便随之一次又一次地成了又坏,坏了又成。
□意译为“须臾”、“念顷”,也就是一个心念起动之间的意思。刹那是最短暂的时间单位,以现在的时间计算,大约等于七十五分之一秒。所谓“少壮一弹指,六十三刹那”,可见刹那的短暂。
□又作非常观。观一切万物之变化无有常法,称为无常观。
[习题]
一、何谓无常?一切有为法为何无常?
二、无常的种类有那些?
三、无常的现象为何?
第十九课 涅 槃
寺院所供奉的佛像,一般有立姿、坐姿、卧姿的不同。卧姿又称涅槃像,表示福慧圆满、动静一如。所谓圆满,就是了生脱死、超越时空、泯灭人我对待、自他融和一体之义。所以,涅槃不是一般人以为的死亡,而是最真实,最有价值的人生,是快乐之境、幸福之地。
根据《涅槃经》说:“灭诸烦恼,名为涅槃。”《大毗婆沙论》说明涅槃的意义是:“烦恼灭,三火息,三相寂,离诸趣。”《杂阿含经》说,涅槃是“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所以涅槃就是四圣谛中的灭谛,是灭除贪欲、瞋恨、愚痴、无明、邪见、是非、烦恼的一种清净无染,也是物我双亡、圆满光明、自由自在的世界。
在佛教各经论中,对“涅槃”有种种不同的异名诠释,如《法蕴足论》的“无为、无边、无漏、无住、无生、无作、无灭、无起、无染、真实、彼岸、微妙、寂静、恒在、安稳、胜义、至善、稀有□□等”,以及《四谛论》的“无坏、无失、无等、无碍、无求、无上、无量、无爱、解脱、超绝、唯一、圆满、清净、最上、真谛、真如□□等”,这是分别从否定与肯定来诠释“涅槃”的意义。
此外,《大涅槃经》说,“佛性”就是涅槃;《华严经》说,一切诸法的自性就是涅槃;《般若经》说,“理无所知,无所不知”的“般若”就是涅槃;《楞严经》说,证实了“理绝动静”就是涅槃;《维摩经》说,“十地不二法门”就是涅槃;《胜鬘经》说,“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就是涅槃。涅槃,就是不生不灭的自性。
鸠摩罗什大师将涅槃译为“灭度”,就是灭烦恼障,度生死海的意思。玄奘大师则将涅槃译为“圆寂”,“圆”指圆满,“寂”指静寂;具足一切功德,泯除一切污染的习气、烦恼等,就是涅槃的真义。
涅槃的诠释,虽然诸经所用名义各异,可是理实无二,都是指“清净自性,真实本体”,此自性本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因此《方等般泥洹经》卷二说,涅槃具有常住□、寂灭□、不老□、不死□、清净□、虚通□、不动□、快乐□等八种法味。
此外,涅槃具有十大特性:一、涅槃如净莲□;二、涅槃如水□、三、涅槃如解毒药□;四、涅槃如大海□;五、涅槃如食物□;六、涅槃如虚空□;七、涅槃如摩尼宝珠□;八、涅槃如赤旃檀□;九、涅槃如风□;十、涅槃如山峰□。
涅槃是证悟的境界,它有层次上的区别,各宗派对涅槃的分类也有不同。天台宗依体、相、用,认为涅槃可分本自具足的“性净涅槃”□、透过修行证得的“圆净涅槃”□、为教化而示现的“方便净涅槃”□。法相宗将涅槃分为:自性清净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无住处涅槃□等四种。
涅槃是止灭一切痛苦聚集的究极理想境地,当我们不再受制于贪瞋痴烦恼的束缚时,当下就是一种涅槃解脱的境界,所以涅槃乃人人可证,当下可得。
涅槃具有常、乐、我、净四德□,具体而言,涅槃是一种无生的境界□、无住的境界□、无我的境界□、无缺的境界□。涅槃超越有漏世间的一切对待,无法透过人生表相的见闻觉知获得,必须自己下真功夫,从修行内证中,渐渐体悟它的存在。从历代证悟涅槃的圣者教示中,可知欲求证涅槃,必须:□依于戒行□;□依三法印而修□;□依三学、四摄、六度而学□。
涅槃是佛教最高的理想,因此列为三法印之一,称为“涅槃寂静”。涅槃是人生最究竟的归宿,但是涅槃的境界并不一定等到死亡才能证得,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正等正觉,这种正等正觉就是涅槃。所以,涅槃就是我们自己清净的本性,是真实的自我,是宇宙之源、万法之本。求证涅槃,就是要找回清净的自性,能够证悟涅槃,就能泯除人我关系的对立,超越时空的障碍,不被烦恼、痛苦、人我、是非、差别等种种无明所束缚而流转生死。所以,涅槃是超越生死的悟界,能证入“涅槃”,就是人生的解脱。
[注释]
□涅槃之理通彻三世而常存,圆遍十方而常住,故称常住。
□涅槃之理寂绝无为,生死永灭,故称寂灭。
□涅槃之理不迁不变,无增无减,故称不老。
□涅槃之理原本不生,然亦不灭,故称不死。
□涅槃之理安住清寂,诸障皆净,故称清净。
□涅槃之理虚彻灵通,圆融无碍,故称虚通。
□涅槃之理寂然不动,妙绝无为,故称不动。
□涅槃之理无生死逼迫之苦,而具真常寂灭之乐,故称快乐。
□莲花不能离开淤泥而生长,但是却不被淤泥所污染;涅槃也和莲花一样,不为一切烦恼所污染,不必远离生死而证得,故说涅槃如净莲。
□涅槃具有水的清凉性,能息灭一切烦忧热恼;涅槃更具有水的止渴性,犹如雨淋旱土,能解除我们对爱欲的渴望,故说涅槃如水。
□涅槃是一切被烦恼毒物所苦的众生安养休息之处,犹如袪除百病的甘露灵药,能灭除世间一切苦恼病症,故说涅槃如解毒药。
□大海对于一切尸骸没有爱憎之念;涅槃也是一样,远离烦恼形骸,无所罣碍,这就是涅槃的“无爱憎”。大海浩瀚无涯,没有此岸彼岸之分,容纳百川而不溢;涅槃广大无边,也能包容众生而不壅塞,故说涅槃如大海。
□食物能解除饥饿衰弱;涅槃也能去除众生心灵的饥饿,故说涅槃如食物。
□涅槃是一种不生不死、不来不去、无所罣碍的境界,就好像虚空一样无边无际,不住一处而遍于一切处,不依一物而为一切物所依,令圣者自由自在遨游其中,故说涅槃如虚空。
□涅槃如摩尼宝珠,能放射道德的光辉,除人热恼,予人清凉,故说涅槃如摩尼宝珠。
□赤栴檀是最稀有难得的奇树;涅槃也如赤栴檀,散发出无与伦比的芬芳戒香,为圣者所赞叹,世间所稀有,故说涅槃如赤栴檀。
□涅槃之妙理,犹如在顺风中行驶舟船,可吹送人至于菩提,故说涅槃如风。
□峰顶土质坚实,所有无明、痛苦的种子都不能生长,是完全脱离一切有漏染污的境界;涅槃也是任何烦恼恶贼都难以攀登的,故说涅槃如山峰。
□就涅槃的体而言,诸法实相的自性清净,不生不灭,称为性净涅槃。
□就涅槃的相而言,修行证果,如实觉了诸法为圆,破除一切烦恼为净,所以称为圆净涅槃。
□就涅槃的用而言,佛陀虽已证入涅槃,但是为了救度众生而随众生的机感示现一切应身,说一切法,机缘尽时,应身灭亡。然而生本非生,灭亦非灭,而是涅槃的一种方便应现之生死假相,故称方便净涅槃,又称为应化涅槃。
□一切诸法虽然被客尘烦恼所覆障,但是法性真如清净不变,无生无灭,湛然澄明,有如虚空,具有无量微妙功德,为一切有情万物所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任何人不假外求,便可证得清净的真如自性,称为自性清净涅槃。
□虽然已经断灭三界烦恼,更不起惑造业,却还余留过去业力所招感的肉体,但是不会受饥寒苦乐等影响,能平静地面对人生世事,是名有余依涅槃。
□无余依涅槃,不但断除所有烦恼,而且由过去业力所招感的色身也灭亡,无有遗余, 一切微苦皆已离尽,是名无余依涅槃。
□断除所知障,证悟生死涅槃不二的真理,所以不厌生死,不动本际,不住涅槃,悲智双运,穷未来际,利乐有情,称为无住处涅槃。
□涅槃四德,根据《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三记载,涅槃有四种境界,称为涅槃四德:
□常:涅槃境界的觉悟是永远不变的觉悟。
□乐:涅槃有四种大乐,即:□无苦乐:世间的乐即是苦因,所以是相对的乐;证入涅槃,则能超越一切苦乐,而得到绝对的大乐;□大寂静乐:涅槃的境界远离一切戏论,离言绝虑,所以是大寂静乐;□大知乐:诸佛如来证得涅槃后,具有大智慧,远离颠倒虚妄,于一切法悉知悉见;□不坏乐:如来法身犹如金刚,不能毁坏。
□我:涅槃的境界,自由自在,毫无拘束。
□净:涅槃的境界,湛然清净,没有烦恼的染污。
□指涅槃已没有生死、变异,是个不生不灭的境界。既不生有漏杂染的烦恼,也不起无漏清净的涅槃想,是个染净俱捐、境我皆泯的绝对世界。
□指涅槃之后,无处不在,在清净心里,在法性之中,在真如佛性内,在万里虚空里。证得涅槃之后,这个法身如如不动,住在荡荡涅槃城。所谓涅槃城就是“无边风月眼中眼,不尽乾坤灯外灯,柳暗花明千万户,敲门处处有人应”的气象。
□指真正的涅槃,是我执已除,到达无我的大自在,再从无我中建立真我,所以涅槃后的我才是真正的我。
□指涅槃的境界是我们心中永恒的乐土,有完全的平静,有至高的妙乐,有持续的幸福,有福慧的完成,有究竟的解脱,有永恒的自我,有真实的世界。涅槃的芬芳至乐是人人可以证得,时时可以体悟的。
□《弥兰陀王问经》说:“求道者若安住于戒行,精进修行,无论住于何处,皆可实证涅槃。如人有眼睛,立于何处,皆可看见虚空,涅槃以戒行为住所。”因此,以戒为师,精进修持,假以时日,就可以证得涅槃。
□欲成佛道,必须遵循佛陀的教诲,谛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教理,了解诸法的空幻,对于一切万有现象,心中不起丝毫贪恋畏惧的念头,止灭一切尘沙般的烦恼,不执不取,能所俱亡,能够如此,便能到达诸法静寂、爱执坏灭的涅槃境界。
□欲修涅槃境,便要以“戒、定、慧”安止身心,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作为应化度众的方便法门,并且从日常行住坐卧的平易处,精进修持六度生活,日日摄心守正,时时转迷成悟,成就无量清净功德,长养无边殊胜力量,圆满究竟般若智慧,具足种种利生弘法的妙用。
[习题]
一、涅槃的意义为何?
二、涅槃有何特性?如何求证?
三、涅槃之后的境界为何?
第二十课 烦 恼
“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人生的大患,生死流转的根源,就是“烦恼”□。
烦恼,是指一切能污染、易扰乱有情身心的精神作用。烦恼之所以会造成生死过患,根据《成唯识论》卷八说:“生死相续,由惑业苦。发业润生,烦恼名惑,能感后有诸业名业,业所引生众苦名苦。”众生因为迷惑事理而造作恶因,所种下的业因种子,再经过烦恼恶水的滋润,就会产生负面的巨大力量,招感苦涩的恶果,逼恼众生的身心。如此一来,惑(烦恼)、业(行为)、苦(苦果)辗转相因,循环不息,就形成有情无量劫以来的生死轮回,也就是“十二缘起”的环环相扣。因此,烦恼能招感业力,引发未来的生死果报,具有“发业润生”□的功用。
佛陀成道之初曾揭示:“众生皆有佛性。”众生虽然佛性本具,却为烦恼无明所覆蔽,因此不能开显。由于烦恼能够使众生迷惑事理,妨害觉悟,所以又称为“惑”;俱舍宗与法相宗便将烦恼分为“见惑”□与“思惑”□两种,天台宗则将“见惑”与“思惑”并称为“见思惑”,另立“尘沙惑”□与“无明惑”□,三者合称三惑。
“烦恼”是学佛最大的魔障之一,它能障蔽、遮盖众生的真如佛性,所以又称“障”、“盖”;它盘缠在众生心中,像是重重绞绕的绳索,所以又称“结”、“缠”;它系缚众生的身心,令不得自在,所以又称“系”、“缚”;它像污垢,因能污染众生的心性,所以也叫做“垢”;它如洪水,能使善品流失,所以又称“瀑流”;它驱使众生流转于生死之中,所以又称“使”;它能牵制众生,令不得出离生死,故又称“轭”;众生的烦恼交络繁茂,有如茂密的森林,所以又称“稠林”;众生因为烦恼,常由眼等六根门头漏泄过患,所以又称“漏”;潜在的烦恼随逐众生,眠伏在深层的意识里,以极微细的活动状态,在不知不觉中扰乱众生身心,所以又称“随眠”;烦恼又如尘埃,能染污吾人之心性,所以又称“尘劳”;烦恼本非心性固有之物,乃因迷理而起,所以又称“客尘”;此外,又有火焰、毒箭、虎狼、险坑等譬喻。
烦恼是迷惑自性的魔障,佛法以“八万四千”法数形容烦恼之多,但是若论烦恼的根本,则不出贪、瞋、痴、慢、疑、恶见等六种根本烦恼。其中的“恶见”即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种错误的见解。此五见具有推崇探求的特性,作用猛烈,所以又称为“五利使”。相对于五利使而言,贪、瞋、痴、慢、疑的推求则较为钝拙,所以又称为“五钝使”,两者合称“十使”,又称“十根本烦恼”。随着根本烦恼而起的从属烦恼,则称为“枝末烦恼”□。
依凡夫的习性,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人、事、物,自然想要执为己有,这就是“贪心”;相反的,对于不顺己意的人、事、物,产生排斥,甚至厌恶,这就是“瞋恚”;由于凡事全凭自己的好恶,顺己则喜,违逆则怒,完全不明事理,这就是“愚痴”。因为贪、瞋、痴作祟,于是产生悭贪、吝啬、嫉妒、自私、怨恨、执着、恼怒、散乱、烦闷等情绪,这就是烦恼。因此,产生烦恼的根本原因起于贪欲、瞋恚、愚痴,三者又称“三毒”□,系毒害众生出世善心中之最甚者,能令有情长劫受苦而不得出离。此三毒又为身、口、意等恶行之根源,故亦称“三不善根”,为“根本烦恼”之首。
此外,人之所以产生烦恼,究其原因,其实是心王、心所向外追求,迷惑于物境;亦即透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对外攀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于是五欲、六尘便像尘埃一样覆盖真心,产生无明,进而起惑造业。因此,学佛修行不但要“勤修戒定慧”,以期“息灭贪瞋痴”,尤其要“转识成智”。《六祖坛经》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摄大乘论讲记》说:“佛法不外乎转迷启悟、转染成净的行践。转迷启悟与转染成净的关键,即是知。”“知”就是明理,就是智慧,就是“转识成智”,若能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则无明烦恼灭尽,自能开显佛性,找回自我。因此,佛法说“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此乃大乘佛教之究极。
[注释]
□是能使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人类由于我欲、我执,常沉沦在苦乐的境域,而招致烦恼的束缚。在各种心的作用之中,觉悟为佛教的最高境界;准此而言,妨碍实现觉悟的一切精神作用,通称为烦恼。
□此系惑的两种作用,亦即由惑起业,由惑润生。惑是烦恼的别称,由烦恼滋润业,而引生未来之果,唯识宗以此说明众生流转生死的根源。
□指因迷于真理,而使意根对于法尘所起的邪见烦恼。在见道时能够断除,所以称为“见惑”。例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利使,属于见惑。
□贪、瞋、慢及无明等烦恼,缘五尘、六欲等事相,经思惟作用而留之于心,所以称为“思惑”。又因为是修道时所断的烦恼,所以又称为“修惑”。例如:贪、瞋、痴、慢、疑等五钝使,属于思惑。“见惑”与“思惑”能招感三界的分段生死,是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所共断的烦恼,所以又称为“通惑”。
□指障碍菩萨教化众生的界内外习气,比喻此惑障如尘沙之多,故称“尘沙惑”。菩萨在断“见思惑”以后,容易着于空观,不能进一步了知众生无边的差别相,所以又称“空惑”。
□指迷于中道第一义谛的烦恼,是烦恼的根本。声闻、缘觉不知其名,唯有大乘菩萨定慧双修,万行俱足,才能够断此烦恼。
□称为萨迦耶见、有身见、伪身见、坏身见等。指不知色身是五蕴和合假有,而执着实有我身,生起我、我所有的知见。
□称为边执见。指偏执一边的极端见解,例如说世间是常、是断、是有边、是无边;主张色身与心灵是同、是异;或认为如来圆寂后是有、是无等学说都属于边见。
□否定四谛因果道理的见解。抱持邪见者,不惧恶,不行善,在五见中最为邪恶。
□指执着错误的见解以为正确。
□指着不正确的戒律,以为可以达到解脱或升天的果报,这种错误的执着见解称为“戒禁取见”。
□又称“随烦恼”、“随惑”,是积习较浅,比较易于省察和断除的烦恼,共有二十种,即:忿、恨、覆、恼、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沈、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指贪欲、瞋恚、愚痴三种烦恼,又作三火、三垢。一切烦恼本通称为毒,然此三种烦恼通摄三界,系毒害众生出世善心中之最甚者,能令有情长劫受苦而不得出离,故特称三毒。
□前五识是透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对外攀取色、声、香、味、触等五种欲境所产生的了别作用。这五种根、境、识相结合则能执取外境而为其所迷,不知回首,犹如尘埃一样覆盖我们的真心,起惑造业,又如五个盗贼居住在身体的村庄里,无时无刻不在破坏、劫取我们的功德法财,因此要转化为“成所作智”,也就是将具有破坏性的染污识转化为成就世间事务的智慧。有了此智,所言所行才有建设性,才会清净无染,才能有益于人。
□第六意识具有思惟、了别的功用,在我们的八识田中,以第六意识的分别心最为强而有力,任何事物,只要经过第六意识的分别,好坏、美丑、是非、曲直立见分晓。因为它有分别现象界所有事物的作用,所以又称为分别意识。严格说来,前五识必须透过第六意识的思惟才有认识的功能,通过第六意识的判断作用,才使我们产生主观的好恶想法。因为这种认识是浮面的、粗浅的、狭隘的、概念性的,因此要转化为妙观察智,才有深入思惟、透视事理的智慧,才不会被表相所迷惑。
□第七末那识是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它执取第八阿赖耶识所含藏的种子为常住不变的自我,因此有我见、我慢、我痴、我爱等烦恼;因为执我,因此产生我、我所的妄执分别;有了分别就会有比较、计较、不平,就会分别好坏、善恶、人我,身心因此不得安宁。唯有转化为平等性智,才能泯除人我,才能消弭差别对待,进而观善恶、好坏、人我、怨亲等万法皆平等一如。简单的说,就是将自私自利的小我,转变为具包容性的大我。
□第八阿赖耶识是宇宙人生的本源,它像一个仓库,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这些种子不会随着身体的销亡而消失,它会一直保持下去,转移到新的生命体中,所以它是生死轮回的本体。当第八识转染污为清净的大圆镜智时,这才是真正的转识成智。此智能将无漏种子变现为佛果妙境,就像圆镜映现万物,能真实不虚的照见诸法实相,所以称 为“大圆镜智”。
[习题]
一、何谓烦恼?
二、烦恼何以是生死流转的根本?
三试述烦恼的异名及过患。
四、烦恼的根本为何?如何转烦恼为菩提?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