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教科书:《佛教的真理》(2)
第九课 十二因缘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大课题: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生死的由来,佛教说为“十二缘起”,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循环相续的结果。也就是说,有情众生由于一念“无明”,因而造作各种“行”为,因此产生业“识”,随着业识投胎而有“名色”,继而“六入”成形,藉着六入接“触”外境而产生感“受”,而后生起“爱”染欲望,进而有了执“取”的行动,结果造下业“有”,“生”命的个体就此形成;有了“生”,终将难免“老死”,“死”又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于是就在“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的循环之下,有情众生一期又一期的生命便因此流转不已;构成有情生死的这十二个条件互为因缘,因此称为“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显示的是有情生命流转的因果关系,当中“无明”和“行”是过去世的因,依此二因而生出“识”、“名色”、“六入”、“触”、“受”等现在世的果;再由现在世的“爱”、“取”、“有”再次种下未来世“生”、“老死”的果,由此产生三世之间“惑、业、苦”的因果轮回关系,称为“三世二重因果”。
从上表可知,十二因缘就像一条链子,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生命紧紧串连在一起;又像一座城墙,人为城墙所困,虽然有门,但是门口站有许多卫兵,不容易出去。人本来可以跳出十二因缘的束缚,但是由于贪、瞋、痴烦恼的牵引,所以不容易出离十二因缘的流转。因此,若欲脱离三世轮回,得到解脱之道,只有泯灭生死根本的“无明烦恼”,唯有“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此才能究竟解脱。以上的流程称之为“还灭缘起”□,反之,称为“流转缘起”。十法界当中的缘觉圣者虽然生不逢佛世,但能够从十二缘起的流转、还灭现象了悟“非生非灭”的真理,因此称为“缘觉”。
《增一阿含经》记载,佛陀因为思惟十二因缘的真理而开悟证果,而后因为悲悯众生“不解十二因缘法,流转生死,无有出期,皆悉迷惑,不识行本,于今世至后世,从后世至今世,永在五恼之中,求出甚难”,故以方便宣说此甚深难解之法,令众生共趋于正觉解脱。这段话说明:唯有认识十二因缘法,才能了解生命流转的实相,进而永除诸暗,离苦得乐。
十二因缘是有情众生生死流转的根源。一般的生命起源说法是直线的,依佛教的因缘法来看,生命是“无始无终”,是圆形的。一个人除非能够证悟解脱,否则一期生命结束,死亡的只是肉体,生命将随着业识继续流转,就像果树的种子,永远相续相生;又像薪尽火传,赓续不断;也像水和冰一样,互相溶合,互为冰水。所以,在三世相续的生命中,尽管我们的身体有五趣六道之别,生命主体却是一个。有些不明生命现象的人认为“死亡就是消灭”,这就是不明因果的“断灭论”□。
《中阿含经》卷十《习相应品》说,了解十二因缘流转带给生命的诸多苦恼,便能有信;习信,便有正思惟□;习正思惟,便有正念□正智□;习正念正智,便有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习解脱,便得涅槃□。这段话可说是道尽了“十二因缘”法的价值所在。
[注释]
□烦恼的别称。《大乘起信论》说:“一切染因,名为无明。”《菩萨璎珞本业经》说:“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无明就是不能如实知见之意。对于四圣谛、三法印、因果业报等佛教真理生起错误认知,也就是无知,是根本的妄执,对于通达真理的智慧,有蒙蔽障碍作用。我人无始以来,由于一念不觉,不能了知“缘生万法生,缘灭万法灭,一切法是无常无我”的诸法实相,就是无明。无明是与生俱有的,所以称为“无始无明”,为生死轮回的根本。
□造作、行为的意思。由于过去的无明烦恼,引发身、口、意三业招感未来果报的力量,就是“行”。
□通指个人精神统一的总体,在十二因缘法中特别指托胎的业识而言,是依过去惑业的动力,招感异熟报体的阿赖耶识遇缘托胎,以完成现实的生命体现在这一生的开始。
□为名与色的并称。名,是心的精神作用;色,是有质碍的物体,二者是构成有情的要素。
□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指出胎后,六根与外境接触而产生的一般认识作用,也就是根、境、识三者和合而起的知觉作用。
□即领受,是领受外境而感受苦乐等感觉的精神作用。
□贪爱、染着的意思。指对于苦乐等感觉进一步产生爱憎等精神作用。《增支部》经典说:“爱可生爱,亦可生憎;憎能生爱,亦能生憎。”在佛法看来,爱与憎有如手心与手背,是一体的两面。
□执着的意思。取是以自我为中心,对所有事物不顾一切的攀缘追求,而引发三业活动,并造成未来身心的种种烦恼痛苦。取有四义:
□欲取:对五欲或色声香味触等五尘生起追求的欲望叫欲取。
□见取:谬解正理,如对五蕴产生我见、边见,妄计取着叫见取。
□戒取:执取许多不合理的戒律叫做戒取。
□我取:对所爱的事物生起我和我所有的执着,如我执、我见、我慢、我法、我语等,称为我取。
□存在的意思,与“业”的意义相通。指由于爱着驰取,产生“纵我役物”的行为,而构成潜在的业力。这些业力所招感的苦乐果报,是相续而生,不会亡失的,所以称为“有”。
□指由过去所造作的业力而引生来世的果报。根据《俱舍论》卷九的说法,这是指在未来世托胎结生的一刹那。而唯识宗则从广义的解释,认为从“中有”至“本有”尚未衰老之间,都是属于“生”。
□随着生命的逝去,生理机能逐渐衰退,便是“老”;最后呼吸停止,诸蕴离散,身坏命终,则是“死”。不过,老死并非有情的全部灭亡,老死的是色身,生命仍不断地流转。
□转迷而还归寂灭,称为“还灭”。依“十二因缘”说,人的生命源于无明、造作,故而有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生命的流转,如此顺观十二因缘称为“流转门”;反之;无明灭,则行灭、识灭、名色灭、六入灭、触灭、受灭、爱灭、取灭、有灭、生灭、老死灭而得解脱生死,如此逆观十二因缘称为“还灭缘起”。
□又称断见,为五见中的边执见之一。边执见又作边见,为偏执于一端之见解;如认为人死后仍常住不灭,此称为“常见”;认为人死后则断绝,此称为“断见”。根据《大毗婆沙论》卷二所载,诸恶见虽有多种,皆不出有见、无有见二见之中,有见即指常见,无有见即指断见。以上二见皆为边见,因此佛陀主张离常离断,而取中道。
□又作正志、正分别、正觉或谛念,为八正道之一。即思考真实的道理,也就是远离贪欲、瞋恚、害念等邪思,而对无贪、无瞋、不害等生起思,称为正思惟。
□又作谛意,为八正道之一。如实忆念诸法之性相而不忘失,称为正念。净土宗则谓,面临诸种遭遇,能心不错乱颠倒而一心念佛,称为正念。
□指契于正理的智慧。据《因明正理论》载,即如实量知诸法的自性差别之智,为离染缘以到达涅槃之智慧。
□即于顺境,其心适悦之感受。为五受之一。
□又作止寂、等观。即止息一切想念与思虑,使心归于专注一境之状态。
□即身心适悦的感觉,为五受根之一,故又作乐根。若由身心上区分之,于身体上的适悦感受曰乐受;于心灵上,则称为喜受。乐总为一切善业所引生的果报。
□令心专注于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精神状态,通称为定。定与戒、慧同为三学之一,为佛教实践方法的大纲。
□即嫌恶诸苦之无量过患而欲出离之善的精神作用。为心所之名,与慧俱为无贪之一分,故无别体。
□灭却烦恼的状态,为四圣谛的灭谛,是灭除贪欲、瞋恨、愚痴、无明、邪见、是非、烦恼的一种寂灭无染、物我双亡、圆满光明、自由自在的世界。
[习题]
一、何谓十二因缘?
二、十二因缘与三世轮回的关系为何?
三、佛陀宣说十二因缘的目的何在?
四、十二因缘对人生的重要性为何?
第十课 五 蕴
“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这是佛陀成道后,对宇宙世间诸法万象的说明。
所谓“四大”,是指结合物体的四种元素:地、水、火、风。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宇宙世间的山河大地、房屋器皿、花草树木等森罗万象,无一不是仰赖这四种元素组合而成,乃至我人的色身,也是四大假合而成。人体的毛、发、爪、齿、皮、骨、筋、肉是坚硬性的地大;涕、唾、脓、血、痰、泪、津、便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人所以能生存,就是因为四大和合,若是四大不调,就会呈现病相,甚至四大分散,人就会死亡。
四大假合的色身,是一种物质的现象,而人之所以称为“有情众生”,除了具有物理机能外,还有忧、悲、苦、恼、喜、怒、哀、乐等精神状态。人是由物质和精神聚集的和合体,所谓物质,就是父母所生的四大假合之身,佛法名之曰“色”□;所谓精神,就是佛法所说的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五者,是构成我人身心的五个条件,称为“五蕴”;五蕴就是“我”的代名词。
五蕴又称五阴。《大乘广五蕴论》说:“蕴者,积聚义。”《摩诃止观》卷五说:“阴者,阴盖善法。”意指众生是由色、受、想、行、识等五法“积聚”而成;此五法能盖覆、遮蔽众生本来的真如佛性,因而起“惑”造“业”,受无量劫生死轮回之“苦”。因此,五蕴也可解释为五蕴魔、五阴魔□。
五蕴是佛法对于有情生命个体的分析,五蕴是因缘所生,而非实有。《维摩经》说:“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色,从四大和合而有;受、想、行、识,由妄想分别而生,究竟皆无实体。佛陀为了明示五蕴虚幻不实,曾举五喻□说明,所谓“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事”,以此晓谕众生:五阴之我,不过是五法积聚,暂时的和合,唯有假名,没有实体。“五蕴非有”,实乃佛教“无我观”□最具体的诠释。
然而,凡夫众生无明,往往执着五蕴假合之相为“我”,有“我”就会与“人”争执,我是他非,由此而造业,引生烦恼痛苦。因此《大智度论》说: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着五众为我,然后着外物为我所。《原人论》也说:“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觉,执之为我。宝此我故,即起贪、瞋、痴等三毒。三毒系意,发动身口,造一切业。”
佛陀为了破除凡夫“执我为有”的愚迷,故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的真理,希望众生都能“照见五蕴皆空”,获得般若空慧。般若为三世诸佛之母,般若根源于空,经过了空的体证,般若才能显现,从而证得正觉。所以,由“无我”而进入“空”,是修行到达解脱所必经的路径。
哲学家老聃曾说:“人之大患,在吾有身。”我人的身体实乃众苦积聚而成,心理上有贪、瞋、痴烦恼的痛苦,身体上有老、病、死的痛苦,家庭里有愁衣愁食及恩爱别离的痛苦,社会上有是非斗争,怨憎相会的痛苦,世间上有风、水、火、震、兵灾等痛苦。苦,紧紧的跟随我们,纠缠我们,学佛应该要先认识“苦”;知“苦”,才知道求“解脱”。要知苦,先要能正确认识五蕴缘生之法皆是无常,以无常故有苦,为解脱苦故,须知无我。能够观此五蕴身心皆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才能无我;无我即能远离颠倒执着,无我才能解脱。所以《八大人觉经》说:“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这正是佛陀宣说“五蕴非有”的本怀。
[注释]
□指我人的色身是由地水火风等四大和合而成的假相,并无实体。《圆觉经》说:“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毛发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呼吸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说明我人的色身是虚幻不实的存在。
□五蕴是指色、受、想、行、识等构成我人身心的五种元素。因为“五蕴”是因缘和合所生的假法,本无实在的自性,因此说“非有”。就生理方面来说,色蕴是四大假合而有,本无实性;就心理方面来说,受想行识等四蕴都是对境而生,所对的色蕴既非实有,能对的四蕴自然也是假合之相。因此,心物二法,当体皆空,所以说“五蕴非有”。
□质碍的意思。凡是有形体,占有空间,会互相障碍,且会转变败坏者,都称为色。我人根身以及山河大地等林林总总的物质现象,都属于色的范围。色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积聚而成,广义的色,为物质存在的总称;狭义的色,则专指眼根所取的境。
□领纳的意思。是根身领略外境而生起感受的一种作用。例如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对境所生的感觉,称为身受;意识对境所生的情绪,称为心受。身受又分:接触顺境而起的叫乐受,接触逆境而起的叫苦受,接触非顺非逆境而起的叫不苦不乐受。乐受易起贪心,苦受易起瞋心,不苦不乐受则起痴心。心受又分:领纳顺境所起的感受叫喜受,领纳逆境所起的感受叫忧受。身、心二受也有连带关系,譬如身受热袭,则感心烦;凉风吹拂,则感愉悦。因此身心的感受可互相为用。凡是身心对境所领纳的一切,都可称为受蕴。
□取像的意思。攀缘外境,回忆往事,幻想将来,都是想。《杂阿毗昙心论》说:于境界能取相貌;《五蕴论》说:于境界所取种相;《广五蕴论》说:能增胜取诸境相。意思就是说,认识外境时,摄取境相,再加以分别想像,就叫做想。
□迁流造作的意思。是对于心中的概念产生思虑决断,乃至造作动身发意的行为。《增一阿含经》说:“云何行阴?所谓身行、口行、思行,此名行阴。”又说:“所谓行者,能有所成,故名为行。为成何等?或成恶行,或成善行,故名为行。”所以身、口、意三者所起的思惟、作意、行为,都是属于行。
□了别的意思。是心对于外境明了识别的作用,如眼能了别青黄白黑,耳能了别好恶音声,鼻能了别香臭之味,舌能了别酸甜苦辣,身能了别冷暖软硬。《俱舍论》卷一说:“各各了别彼彼境界,总取境相,故名识蕴。此复差别有六识身,谓眼识身至意识身。”因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对境只取总相来分别,所以类聚此六识而立名为识蕴。
□四魔之一,又称五众魔、身魔。由于色、受、想、行、识等五蕴都是构成夺命的因缘,故喻为魔。亦即五蕴积聚而成生死苦果,此生死法能夺智慧之命,故称为五阴魔。
□据《大庄严经》卷十二记载,佛陀曾以五蕴为喻,对频婆娑罗王宣说世间诸法皆非坚实,称为“五蕴喻”,即:□色如聚沫喻:众生色身如聚沫,沫因风吹水成聚,虚有相状,体本不实。□受如水泡喻:众生所受苦乐如水泡,水因风动或物击,忽尔成泡,须臾即没,起灭无常。□想如阳焰喻:众生妄想如阳焰。阳焰指日光,旷野远望,日光发焰,如水溶漾,而实非水,以渴者想为水故,因念成想,皆为虚妄。□行如芭蕉喻:众生造作诸行,如芭蕉之危脆而不坚实。□识如幻事喻:众生识心分别诸法,皆随境生灭;如幻巾为马、幻草木为人,皆由幻觉所成,本无实体。
□乃观想一切有为法皆为四大五蕴假合之存在,无有如是之我。“无我”,主要是用来对治我执,原始佛教所说的无我,是指“人无我”,也就是“人空”。
[习题]
一、何谓“五蕴”?“四大”与“五蕴”的关系为何?
二、“五蕴非有”的道理何在?
三、试述“五蕴非有”对人生的助益。
第十一课 业 力
社会上,由于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经营运作,因此世间得以运转不息;人类,因为身、口、意三业□造作各种善恶行为,所以生死轮回不已。佛法将此主宰轮回的动力,称之为“业”□;造业的主人翁就是身、口、意;“业”有驱使造作的力量,故称“业力”。
由身口意所造的业,分为善业□、恶业□、无记业□,能招感三界五趣的总报者,称为“引业”□,而令此总报体的种种差别得到圆满决定的,称为“满业”□。“业”表现在外,并能示予他人者,称为“表业”,持续潜隐于内的业果力量,而无法表示于外,令他了知者,称为“无表业”。
各人所造的善、恶诸业,往后必招感相应的苦、乐果报。当招感果报的受果、受时俱定,称为“定业”□;反之,受果、受时俱不定,暂不受报,称为“不定业”□。
准此,因果报应不能只看一时,因为业依照受报时间分有:现生造业,现生受报的“顺现受业”;现生造业,次生受报的“顺次受业”;现生造业,二生或多生后受报的“顺后受业”。
业报之所以有现生成熟、来生成熟、后生成熟等不同的差异,主要的原因有二:一、因的力量有迟早,如一粒瓜种和一粒桃种同时下种,瓜种当年即可生长结果,而桃种须待三四年后才能结果;二、是缘的力量有强弱,如诸缘具足,则成熟自然早些,否则助缘不够,力道不足,自然业果的成熟亦慢。
不过,尽管果报有迟速,可以肯定的是“因果不会消灭”,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有部毗奈耶》也说:“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
因果业报,如影随形,众生除非不造业因,否则善恶种子永留八识田中,一旦遇缘,必起现行,而且“善恶不相抵销”,已种恶因,必受其报,不能以做些好事来抵销应得的恶报。除非多做善事,多聚善缘,可使恶报由重转轻;或善缘增多,善力加强,令善果速疾成熟,使恶缘逐渐减弱。譬如一杯盐水,表示恶因,若多加以善因的淡水,则可冲淡恶果的咸味,转为甘美。因此,多行善因,多聚善缘,极为重要。
业报,尚可分为:一、随重的业报,亦即就所造的善、恶业中,何者为重,何者先报。二、随习惯的业报,是就个人日常的习惯、行为而受报。净土宗教人一心念佛,目的就是要养成习惯,一旦临命终时,一声佛号就能与佛感应道交。三、随忆念的业报,是由忆念决定去向,此为临终前忆念生前的善恶而决定去处。故佛教有对临终之人说法,或为其助念佛号,或说其生前善行,令其忆念,以此引发善业而感善果。
《分别善恶业报经》说:“一切有情,作业修因,善恶不等,所获报应,贵贱上下,种族高低,差别亦殊。”众生造业,除了有招感个人受用的五根身形等正报□的“不共业”□之外,同时能招感共同受用的山河大地等器世界之依报□,称为“共业”□。
业是行为或造作的意思,它是意志力的反应,这个行为无论善恶,都会产生一股力量,推动我们造作新的行为,新的行为又会产生新的力量,如此辗转相生,就形成一循环式的业力推动圈。因此,业有如念珠的线,维系着众生的生命,永无休止的在六道轮回不已。
在佛经中,佛陀曾将业力比喻“如种”、“如习”。譬如植物开花结果,花虽然凋谢枯萎,但保留下来的种子一旦遇缘,仍会发芽、抽枝、开花、结果。众生业力的感果,也是这种现象。又如一个装过香水的瓶子,虽然香水用罄,但是瓶子里仍留有香水味道。
从上面的譬喻可以知道人的祸、福、穷、通,都是自身的业力所感,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造什么因,就得到什么结果,善恶果报须由自己承担,并非有神明、上帝能够赏赐祸福,也不是阎罗鬼王可以任意司掌赏罚。我们要能够确实的体认:业是自己创造,不由神力;业是机会均等,绝无特殊;业是前途光明,希望无穷;业是善恶因果,决定有报。如此则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开创自己的人生,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
[注释]
□佛教把我人身体、语言、思想的行为造作,称为身业、口业、意业,合称为三业。
□音译作羯磨,是“行为”(个人)、“行动”(社会)、“运动”(自然界)或“造作”的意思。它包括各种行为、所作、行动、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动,或单由意志所引生的身心生活。
一般而言,业分为身、口、意等三业。内心想要去做某件事的意志,就称为“意业”,又称“思业”;把内心的意志表现在身体的行动与言语上,称为“身业”与“口业”,二者又称为“思已业”,也就是已付诸行动者。由此身、口、意所造的业,可以决定人生的苦乐祸福。
□即合乎人间道德,合乎大众利益的,都称为善业。譬如身行放生、布施、净行;口说诚实语、柔软语、赞叹语;意起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等。因善业而得福者,称为福业,福业报生人天。
□即是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的行为,都称为恶业。譬如身行杀生、偷盗、邪淫;口说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起贪欲、瞋恚、邪见等。因恶业而受罪者,称为罪业,罪业报生三恶趣。
□乃不能记为善或恶,即非善非恶,如无意识的动作等。无记业没有感果的力用。
□又称总报业。就是牵引众生在四生六道轮转的业力,故称引业。这种隐而不显的力量,在生死轮回中起伏,是宿世累劫以来的强胜业力。
□又称别报业。就是圆满有情的众同分,而令各人诸根形量等殊别的善恶业。例如:同样转生为人,在人当中,却有身体强弱、寿命长短、贤愚不肖、贫富贵贱等差异,此种差异的产生,是由于各人所造的业力不同所致。譬如布施者得富贵报,杀生者得短命报,这种令各人完成圆满一生的业报,就称为满业。
□指身口意所造作的善恶之业所招感的果报,其受果、受时俱定,亦即不但决定了应受的果报,即连报应时间也已决定,任凭山移水转都难以改变,即称定业。
□指善、恶之业所招感的果报,因为时间和因缘未到,不管做了多少善事、恶事,报应来临的方式和时间还不一定,暂时不受报,称为不定业。
□指依过去善恶业因而感得之果报正体,如生于人间,则具备四肢五官,受人间之果报;生于畜生,则具备羽毛齿革,受畜生之果报。《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二说:“正者,凡圣能依之身,谓人天、男女、在家出家、外道诸神、菩萨及佛。”换言之,正报是指众生世间,即能依之有情。
□有别于群众共业的个人业力,称为不共业。天灾、地震等大家共同感受到的灾难,个人感受不同者,即称为不共业。不共业中亦有“不共中的共业”和“不共中的不共业”。譬如同一家人,不免忧戚与共,祸福同享,彼此有共业的关系,此即不共中的共业。反之,两个陌生人,对于彼此的喜怒哀乐,很难感同身受,缺乏共鸣,此即不共中的不共业。
□指依于正报而受相应止住之所的果报,如受人间之正报者,则必有与其相应之家屋器物等依报;受畜生之正报者,则必有与畜生相应之巢穴等依报。《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二说:“依者,凡圣所依之国土,若净若秽。”换言之,依报是指国土世间,即有情依托之处所。
□众生共通的业因,能招感自他共同受用的山河大地等器世界,称为共业。譬如天灾、地震等,大家共同感受到的灾难,就是众人的业报所招感。
共业中又分共中共的业、共中不共的业。如山河日月、风霜雨露,人人同沾共沐,共同欣赏、受用,就是共中共的业。又如各人之房舍、物品等,唯有持有主独自受用,他人不得随意受用,此即共中不共的业。
[习题]
一、试述业的定义与轮回说。
二、决定业报先后的因素与规则为何?
三、依照业的性质而分,业有那些种类?
四、列举业的譬喻,说明三世相续的原理。
第十二课 八正道
“苦”是人生实相,离“苦”得“乐”,人之所欲。学佛最终的目标,即是透过佛法的修学体证,达到解脱生死轮回的“苦”,获得涅槃寂灭的“乐”,这是人生最究竟圆满的境界。因此,佛陀成道之初,即为众生开示八种转凡成圣,通向涅槃解脱的正确修行方法,称为“八正道”。
八正道分别为: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等,这是八条通往涅槃的捷径。所谓“正”者,以此八法尽离邪非故;所谓“道”者,因其能通达不生不灭、寂灭最乐之境故。循此八正道,可使众生苦集烦恼永断,证得涅槃的圣贤境界,因此又称“八圣道”。八正道又如船筏,可使众生从“迷界”的此岸渡到“悟界”的彼岸,因此又称为“八道船”、“八筏”。
八正道为佛陀成道后初转法轮时所说,其后陆续说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等,共为三十七道品。其中以八正道最能代表佛教的实践法门,因此一般以八正道为四圣谛中“道谛”的内容,是为“灭谛”之“因”。实际上八正道与三十七道品也只是详略之分,意义并没有差别。
八正道中,“正见”居首,“正见”即离诸颠倒邪见的正观,是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因果的智慧,是透过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等佛教教理来观察宇宙万象而获得的正确见解。学佛应该正见因缘果报□、正见善恶业力□、正见无常苦空□、正见佛道永恒□。有了正见的智慧,对于是非、善恶、真伪才能做正确的思惟判断,发诸于身口意才有正确的行为,而不至造下三涂□之因,自然免受五趣□轮回之苦。《杂阿含经》卷二十八说:“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正见的重要,由此可见。
八正道可大分为八,实为一体,其中任何一项的实践,必然使其余七项伴随同时圆满成就,正如《大毗婆沙论》说:“由正见故,起正思惟;由正思惟故,得正语;由正语故,复得正业;由正业故,复得正命;由正命故,发起正勤;由正勤故,便得正念;由正念故,能起正定。”佛法虽有八万四千法门,然而每一法门都不能背离八正道,由此可见八正道的重要性。
戒、定、慧三学是佛教的实践纲领,八正道归纳起来亦不出戒、定、慧三无漏学:正见、正思惟属于慧学;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学;正念、正定属于定学;正精进通于戒、定、慧三学。
八正道以“正见”为首,说明学佛应当以智慧为前导,才不致迷失方向,这是以修行的次第而言;若以修行的目标来说,“正定”才能离惑证真。要修得“正定”,则须借助“正见”至“正念”等前七支为缘,也就是说,有了正知正见,发乎于身的行为,才能远离杀、盗、邪淫,合于“正业”、“正命”、“正精进”;发乎于口的语言,必然是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的“正语”;发乎于意的正确思想,才能远离贪、瞋、愚痴的无明妄念,而起无瞋恚、无害想的“正思惟”,及忆念正道的“正念”;如此身口意三业清净,自能入于无漏清净的“正定”而获得解脱自在,所以说八正道是正觉解脱的正道。
八正道也是最平实而生活化的实践法门,日常生活中对因果义理有肯定的认识,就是正见;平日所思所想,念念与佛法真理相契合,就是正思惟;与人交谈说话都是慈颜爱语,令人生起信心、欢喜,就是正语;平时所行所作,都合于道德礼法,不会为了一己之私欲而侵犯、伤害别人,这就是正业、正命;进而主动济弱扶倾、乐善好施、行善止恶,这就是正精进、正念;遇到困难挫折,能够沉着、冷静,运用智慧去判断、解决事情,这就是正定。八正道包含了信仰与道德的要目,不仅是出世解脱道的实践法门,也是人间生活中人人皆应遵守的道德准则。
[注释]
□即正确的见解与观念。《胜鬘经》说:“非颠倒见,是名正见。”《大智度论》说:“正见是智慧。”《法界次第门》说:“若修无漏十六行,见四谛分明,是名正见。”正见就是明慧,是修行的导师,如行路需要眼目,航海需要罗盘一样。正见又像一部照相机,拍照时必须调好光圈、距离,画面才能清晰美丽而不会走样。
□又作正志、正觉、正分别。《瑜伽师地论》说:“由正见增上力故,所起的无瞋恚、无害想,是为正思惟。”因此,正思惟就是不贪欲、不瞋恚、不愚痴,远离邪妄贪欲,作真理智慧的思量分别。
□又作谛语、顺理语。即远离一切不慎之语、诽谤之语、傲慢之语、辱骂之语、刻薄之语、花言巧语和虚妄不实之语。也就是十善业中的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
□又作正行、谛行。指正当的身业,亦即行为举止正当,身、口、意三业清净,远离杀生、偷盗、邪淫等一切邪妄。也就是十善业中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
□即正当的经济生活和谋生方式。据《瑜伽师地论》卷廿九云:“如法追求衣服、饮食,乃至什物,远离一切起邪命法,是名正命。”
□又作正精进、正方便、正治、谛法、谛治。精是不杂,进是不退,亦即朝真理的道路勇猛迈进。《大智度论》中以“四正勤”作为精进的目标。
□又作谛意。就是清净的意念。即不生邪念,忆持正法。
□即以正确的禅定集中意志和精神,使散乱的身心专注一境。如《杂阿含经》说:“谓住心不乱、坚固、摄持、寂止、三昧、一心。”此即正定。
□又作四念住、四意止、四止念。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此对治净、乐、常、我等四颠倒之观法。
□又名四正断、四意断。以正勤可以断除懈怠,故名。四正勤为三十七道品中之第二行品,为方便精勤于断恶生善之四种修行品目,即:已生恶令永断,犹如除毒蛇;未生恶令不生,如预防流水;已生善令增长,如溉甘果栽;未生善令生起,如钻木出火。
□又作四神足、四如意分。分别为:□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能如愿满足;□精进如意足:于所修法,专注一心,无有间杂,而能如愿满足;□念如意足:于所修之法,记忆不忘,如愿满足;□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愿满足。
□根,能生之意。信、进、念、定、慧能生一切善法,对于降伏烦恼、引入圣道,具有增上之作用,故称五根。分别为:□信根:笃信正信及助道法,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精进根:勇猛勤修善法,无有间杂;□念根:于正法记忆不忘;□定根: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失;□慧根:对于诸法观照明了,了知如实之真理。
□力,即力用,能破恶成善。五力为:□信力:对三宝虔诚,可破除一切邪信;□精进力:修四正勤,能破身心懈怠;□念力:修四念处,能破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定力:专心修定,能破诸乱想,发诸禅定;□慧力:观悟四谛,成就智慧,可达解脱之境。
□又称七觉支、七觉分、七觉意。觉,意指菩提智慧,以七种法能帮助菩提智慧开展,故称觉支。七觉支即:□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精进觉支:精进于正法而不懈;□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轻安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着而保持平衡。
□世间万法都是由因缘和合所生起,有因有缘,必然有果。正如播了种(因),只要条件(缘)具足,必然会开花结果。每个人都脱离不了因果法则,也就是种好因好缘,就会有好结果;反之,植恶因恶缘,就会有恶的果报。因此,正见因缘果报,才能明因识果,由迷入悟。
□每个人每日身行、口说、意想所造作的善恶业,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决定自己一生的幸与不幸,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善恶业报,丝毫不爽,因此,只有正见善恶业力,才能谨言慎行,免受恶报。
□诸法乃因缘和合所生,空无自性,随着缘聚缘散而生灭变异,所以一切法“无常”。因为无常,所以好的可能会变坏,坏的也可能变好。因此,正见无常苦空,可以使我们处顺境时不耽溺乐事,处逆境时,不悲观消极,进而积极奋发,超凡入圣。
□“无常苦空”虽然是人生实相,但是在无常苦空中有一个“常乐我净”的涅槃世界,那是泯除人我对待,超越时空障碍,证悟生命永恒无限的境界。学佛修行就是为了追求这样一个美好圆满的涅槃境界。因此,能够正见佛道永恒,就能超越死亡和无常的恐惧,就不会产生拨无因果的断见,进而修善止恶,终而达到涅槃的境界。
□又作三恶道、三恶趣。指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众生趣生之处。
□指地狱、饿鬼、畜生、人、天等五道众生。“趣”,就是所往、皈向的意思。众生依过去所造善恶业而趣往所应往、所应生的地方,所以称为趣。
[习题]
一、“八正道”的内容为何?
二、八正道为何以“正见”最重要?
三、八正道与三学的关系为何?
四、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八正道?
第十三课 因缘果报
世间法因为受到个人主观、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很难有绝对的公平,即使是赖以维系社会秩序的法律,也常因为受到客观因素所左右而难以获致绝对的公平。世间真正的公平是“因果”□,无论达官贵人或贩夫走卒,无一能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定律下获得宽贷或殊遇。因此,因果之前人人平等,因果才是人间最公平的仲裁者。
因果,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化的普遍法则。佛教的因果观源自“缘起性空”□的道理,旨在阐明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仗“因”托“缘”,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为“因”,待“缘”聚集又生他“果”,如是辗转相摄,乃成森罗万象。因此,宇宙间从自然界到众生界,从天体到微尘,没有一个现象能脱离得了因果的关系。
因果律是事物生灭变化的法则,《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揭示了佛教因果论的特点:任何思想行为,必然导致相应的结果,“因”未得“果”之前,不会自行消失;反之,不作一定的业因,也就不会得到相应的结果。因此,因果是宇宙人生的实相,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
因果的道理,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不管我们相不相信因果,因果是绝对存在,它像空气一样,充满整个宇宙,无时无处不在公平地执行着有情人间善恶的赏罚,或无情器世间的成坏。《涅槃经》中郑重指出:“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因此,一个人可以不怕鬼神,不怕生死,但是不能不怕业报,不能不畏因果。因果,具足说来应该是“因缘果报”,因是主因,缘是助缘,由因缘和合所产生的事物称果。宇宙中,大至一个世界,小如一个微尘,都没有实存的自性可言,而是随着因缘不同,果报就会有所差异。因此,要想了解因果,就必须认识因缘,因缘的种类包括:□有因缘与无因缘□;□白因缘与黑因缘□;□内因缘与外因缘□;□正因缘与邪因缘□。能够正确认识因缘,才能趋正避邪,才有好的果报。
在佛教诸多教理中,“因果观”与人生的关系最为密切,我们对“因果”应该有如下的正确认识:
一、因果通于三世:《大宝积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果业报,如影随形,造了善恶业因,不管时间久暂,只要因缘成熟,必定要受果报。因此,因果报应在时间上有现报□、生报□、后报□等“三时报”之分。
佛教的三世因果论,乃是“惑、业、苦”三者相续循环的因果关系,亦即由“惑”起“业”,因“业”感“苦”,于“苦”复起“惑”,于是三世流转,循环不已。三世并非专指前生、今生、来生,而是指时间上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二、因果非宿命论:《因果十来偈》说:“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高位者礼拜中来,下贱者憍慢中来,瘖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这首偈语说明人间的贫富贵贱,生命的长寿夭亡,容貌的端正丑陋,都是受过去生所造善恶业影响的结果,并非由他人所操纵,更不是命中注定。因此,因果观是肯定努力、上进,是乐观进取的道理。
三、凡事各有因果:世间诸法的形成,“因”是能生,“果”为所生,“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将这种因果关系表现得最为浅显易懂的,莫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法则。植物如此,非植物的任何现象莫不如此,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不爽的业报思想对社会人心的规范,远远超越法律条文有形的束缚,因此孙中山先生曾说:“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法可以补法律之不足。”
四、果报自作自受:《地藏经》云:“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一语道尽“善恶因果,决定有报”、“因果业报,自作自受”的至理。
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因果不是宗教教化的戒条,是人人心中的一把万能尺,度量着自己一生的命运,也刻划着人世间善恶的长短,更为自己量身打造一个未来的我。
[注释]
□指原因与结果,也就是指因果律。在佛教教义体系中,因果是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盖一切诸法的形成,“因”是能生,“果”是所生,也就是能引生果的是“因”,由因而生的是“果”。以时间的因果关系而言,因在前,果在后,此称为因果异时;若就空间而言,则如束芦之相倚相依,此乃广义的因果关系,称为因果同时。
□世间一切诸法,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本无自性,故说缘起性空。
□因缘不是知识上的问题,不是靠研究讨论就能理解,因缘的真理是要靠自己在事理上修行,在心境中证悟,才能体会。这种经由真实的修行、了悟而体会的因缘,是“有因缘”。如果只是滞留在抽象的理论上,表现在空洞的言语中,那就是“无因缘”。
□因缘有善有恶,白因缘就是善的因缘,黑因缘就是恶的因缘。“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知。”一个人若不能明白生灭的道理,对因缘只是肤浅的认知,就很容易随外界环境的变迁而随波逐流,陷溺在黑暗的、恶性的因缘里无法自拔;反过来说,如果道心坚定,信念不变,那么,所成就的因缘就会是光明的,所得的果报就是良善的。
□因缘有外在和内在的不同,外在的因缘是一般因缘,内在的因缘是价值因缘。外在的因缘如同一块田地,播下不同的种子,收成就不一样,这个种子就是价值因缘。又如一样的父母、老师,教养出来的儿女、学生,程度各不相同,因为内在的价值因缘,如资质、心力等各有千秋。所以说:因缘有内外,外缘虽然具足,而内因不同,果报自然有异。
□因缘有正、邪,有的人生病了,知道是身心失调,接受对症下药的医疗,病自然痊愈,这是“正因缘”;有的人生病了,不能找出生病的真正原因,反而疑神疑鬼,以为是神明的惩罚,到处求神问卜,吃香灰,结果病情反而加重,这就是“邪因缘”。
□指现在世造业,现在世引生果报。
□指此生所作业,于次生招感果报。
□指此生所作之业,于次生乃至多生以后感果。
[习题]
一、何谓因果?
二、试述佛教的因果观。
三、在因缘果报中,“缘”具有什么样的影响力?
四、正确的因果观对人生有什么重要性?
第十四课 三法印
世间上每个宗教都强调自己所宣扬的教义是真理。所谓“真理”,必须合乎本来如此、必然如此、普遍如此、永恒如此等四个条件。佛教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就是合乎这四个条件的真理。因此,三法印是识别真佛法与假佛法的标准:一切法若与三法印相违的,即使是佛陀亲口所说,也是不了义;若与三法印相契合的,纵然不是佛陀亲口所说,也可视同佛说。因为三法印是“印”证佛法真伪的标准,如同世间的公文,凭藉印鉴可以确认公文的真假,因此称为“三法印”。
三法印是佛法的根本大纲,不仅说明宇宙人生生灭变化的现象,也诠释诸佛寂灭无为的解脱境界,是涵括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三条定律:
一、诸行无常:世间上的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随着缘聚而生,缘散而灭,是三世迁流不住的,所以说“无常”。无常有“念念无常”□与“一期无常”□两种。佛法中的无常,并非“断灭”,而是“变灭”,这种“变灭”是前灭后生,相续不断的,这就是宇宙人生一切现象的真理。诸行无常所以是三法印之一,是因为它对人生有积极的激励意义。《大般涅槃经》中说:“一切诸行悉无常,恩爱必归别离。”体念无常,能激发广大菩提心,完成自己,也救护一切众生。当初佛陀舍弃世间荣华,出家修道,是有感于人生的无常;成道之后,也以苦、空、无常的人生真相来开导众生。因此,原始佛教教团的成立,可以说是源于佛陀对诸行无常的体悟。
二、诸法无我:一切有为、无为法并无独立的,不变的“我”的实体,一切法都是依因缘而生,彼此相互依存,并无“我”的恒常不变的实体与自我主宰的功能,所以说“无我”。无我有“人无我”□、“法无我”□二种。因为一切法“无我”,所以“无自性”,无自性即“缘起性空”,无我系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所以要正确的了解佛法,必须彻知诸法无我。
三、涅槃寂静:这是灭除贪、瞋、痴、慢、疑等诸烦恼,达到身心俱寂的一种解脱境界。“涅槃”就是四圣谛中的“灭谛”。“寂静”是远离烦恼,断绝苦患,也是涅槃的异名。涅槃佛性是人人本自具足的,佛陀成道之初曾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显现。”众生从无始以来,因为“我执”之故,起“惑”造“业”,因“业”受“报”,于是流转生死;“我执”若除,则惑、业不起,当下即能证得涅槃实相。佛陀宣说三法印,就是为了破除众生的我执,以引导众生出离生死之苦,而得涅槃之乐,所以《法华经》说:“我此法印,为欲利益世间故说。”三法印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一切小乘经典都是以“三法印”来印证是否为佛说;大乘经典则以“一实相印□”来印证佛法的究竟与否。一实相印其实就是三法印中的“涅槃寂静”,所以有不同的立名,是因众生根机有利有钝,所以佛陀说法才有广略的方便,而究竟之理只有一个。过去佛教一直给人悲观消极、遁世避俗的印象,这是因为一般人对佛教所说的“苦”、“空”、“无常”等义理,有了错误的理解,以为佛教只是消极的讲苦,讲无常,却不知道其中的目的,是为了让众生认识苦、空、无常的人生真相,从而发起欣乐厌苦之心,积极的追求究竟涅槃之乐。三法印所要传递的就是:无常才有希望□、无我才能和众□、涅槃才是究竟□,这是我们对三法印应有的认识。在原始佛教的教理中,三法印是缘起说的思想基础,缘起说是佛陀教法的代表,两者意义相通,同为最初的根本佛法。因此,若能理解三法印,也就能把握佛陀的根本思想了。
[注释]
□行,是迁流、转变的意思。《俱舍颂疏》说:“造作、迁流二义名行。”《大乘义章》卷二说:“有为集起,名之曰行。”“诸行无常”是指世间上的事事物物,无一不是在刹那刹那之间迁流变化,没有一样是常住不变的。譬如有情世间的人有生老病死的现象,器世间的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的演变,心念有生住异灭的变化;也就是说,一切法在时间上是刹那不住,念念生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现在的即生即灭,因此说“无常”。
□法,是指宇宙间所有的事物,包括物质现象和心识活动等。“我”是恒常不变的实体,具有自我主宰的功能。然而世间一切诸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并无单一独立的、自我存在的、自我决定的永恒事物。因此,世间的一切事物,不但“无常”,而且“无我”。
□涅槃是指息灭烦恼、生死、痛苦、人我等种种无明火焰,而达于寂灭无染,充满快乐、光明、自由自在的境界。涅槃境界远离诸苦,湛然常住,无生无灭,所以称为“寂静”。若能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观察中,体悟法性寂灭,获得解脱,就是“涅槃寂静”。涅槃依证悟的深浅,可分: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无住涅槃、大涅槃等。
□念,是刹那的意思。《探玄记》说:“刹那者,此云念顷,于一弹指间,有六十刹那。”因此刹那是极短的时间。在世间所有事物中,变化速度最快的,莫过于我人的心念,根据《婆沙论》说:“一昼夜间,有六十四亿九万九千九百八十刹那五蕴生灭。”说明心念的生灭,刹那不住,比闪电还要迅速。《宝雨经》说:“此妄心如流水,生灭不暂滞;如电,刹那不停。”除此,世间上的任何器物,由新到旧,都不是突然变化,而是刹那刹那间渐渐变化而成的,所以说“念念无常”。
□在一段时间内,迁流代谢,终归坏灭,称为一期无常。一期无常其实是由念念无常累积而来,譬如人的生老病死、物的生住异灭、世界的成住坏空,都是由刹那刹那的渐变,累积成一期的突变。
□一般人执着为“我”的身体,是依烦恼业集、五蕴诸法所成,所谓“五蕴和合,假名为人”。“我”是虚妄不实的,如梁柱瓦椽和合而有房舍,离开梁柱瓦椽,别无房舍。因此,有情众生只是五蕴诸法所成,我只是假名而已,就如命名为人、猫、狗,都只是一种假名方便,没有一定的实体,故说“人无我”。
□世间上一切事事物物都是依靠因缘和合所成,空无自性,如幻如化,因此说“法无我”。
□是指真实无二之理,即真如、法性;以其无二无别,离诸虚妄,故称一实相。“印”,即信;世之公文,得印可信,佛陀所说的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之理印定其说,外道不能杂,天魔不能破。若有实相印,即是佛说;若无实相印,即为魔说。
□佛教讲“诸行无常”,说明世间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缘起、缘灭启示“无常”的道理,无常不是消极的,无常并不可怕,无常告诉我们:好的会变坏,坏的也能变好。例如:贫穷的人,只要他肯勤劳努力,积极奋发,也有致富的一天;人事不和谐,只要肯与人为善,广结善缘,也能赢得别人善意的回应;做事遇到挫折,只要能够坚持到底,逆境终将改变,因为世事是无常的,世间不会有永远的灾难。因此,无常带给人生无限的光明,无常带给我们更宽阔的空间,很多苦难都因“无常”而重新燃起无限的希望。此外,无常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把握时间,尤其学佛的人,有了“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的无常观,才能精进不懈,进趣佛道。所以,无常才能进步,才能更新,才能生生不息。无常蕴藏无限的希望与生机,是最实在,最亲切的真理。
□佛教讲“诸法无我”,是为了破除众生对自身的“自我爱”,以及对我所有物的“境界爱”。因为我们执以为“我”的身体,是生灭变化,是纯大苦聚,生理上有饥寒、疾病、疲劳等诸苦;精神上有憎怒、畏惧、失意等苦恼。当众苦逼迫时,欲离而不能,根本无“自在”可言。因此《摩诃止观》说:“无智慧故,计言有我;以慧观之,实无有我。”是故,所谓“无我”,并不是说没有我这个人,而是要我们摆脱有形对待关系的束缚,使自己安住于无人我、无对待的境界中;也就是说,要我们泯灭人我对待,把“我”融入大众中。
佛教是非常重视大众的宗教,离开大众就没有佛法。所以,学佛的人,首先要培养“以众为我”的性格,能够“无我”,才能融入大众,才能广结善缘,才能和众。
□一般人不懂涅槃的意义,以为涅槃是死后的世界,其实涅槃不是死亡,涅槃是不生不死,灭除我执、法执种种烦恼的解脱自在。因此,涅槃之乐不是死亡之后才能得到,而是当下就可体证。能够对涅槃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得到真实究竟的常乐我净,才能体会诸佛千古无我的涅槃妙谛,这才是人生最究竟圆满的归宿。
[习题]
一、三法印的内容为何?
二、佛陀宣说三法印的目的为何?
三、三法印与一实相印有何不同?
四、我们对三法印应该有怎样的认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