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光教科书:《佛教的真理》(1)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光教科书:《佛教的真理》
  第一课  佛教的真理
  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在中国老子《道德经》中论及,“道”是自然与天命相合的精神境界,称之为“真理”;孔子亦认为符合天、地、人、三纲、五常的伦理,就是真理。一般来说,世人,尤其是哲学家们都把真理看作是生命所追求的目标,到底什么是真理呢?如何达到真理?究竟如何检验真理?□□这些问题,不论是各宗教家、哲学家,都有不同的看法。基本上,佛教认为“真理”必须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永恒性、本来性、超越性、可证性等条件。例如:“空”不是因为我们发现它,它才存在,它是本来存在的;“空”不能分是你的空,还是我的空,所以“空”是必然性、平等性、普遍性、永恒性的;再如生死、无常、缘生,都是必然的、普遍的。人生也唯有体证到真理的条件,才能通往生命真实的世界。
  何谓佛教的真理?广义的说,如来一代教说,三藏十二部经典,契理契机的道理,都是真理。综合其法要,可归纳为:
  一、苦聚:苦,通常是指我们受到业、妄想、烦恼的控制,而有五阴炽盛□身心痛苦的感受;所谓“苦受”固然是“苦苦”□,“乐受”也会“坏苦”□,“不苦不乐受”也会“行苦”□。总之,四大□五蕴□所积聚的人生就是苦聚,苦聚是人生的实相。所以,必须寻找灭苦的方法,才能超越娑婆苦海,从忧悲苦恼中得到解脱,也就是“照见五蕴皆空”,才能离开苦聚。
  二、无常:是指世间的万象,无一不是在刹那生灭变化中,没有一样是常住不变的。例如:一年有春夏秋冬的更替,人有生老病死的转化,器世间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的现象,心念有生住异灭的迁流,这些都说明了世间一切都是刹那无常。虽然如此,“无常”也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幸福的人生是无常,穷困的人生也是无常,唯有超越世间无常,才能获得永恒自在。
  三、无我:所谓“我”,是主宰和实体的意思,但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真正可以主宰的“我”,或是可依赖的“我”。因为“我”不能自由,不能自主,更没有实体。吾人要求青春永驻,希望永远幸福安乐,那里能如我所愿呢!所以佛教讲“诸法无我”,是认为宇宙万有皆是因缘和合所生,不能单一、独立或自我单独的存在,人生要超越“假我”的执着,才能证得“真我”的自性涅槃。
  四、空性:所谓“空性”,并非指存在的东西忽然变得不存在了,而是指一切事物的存在,是无自性□的,没有不变不灭的实体,所以空性才是实相。佛陀说:“物质的存在如泡粒,感受如水泡,表象如阳焰,意欲行为如芭蕉,识别作用如幻化。”唯有离开错误虚幻的认知,才能证悟生灭缘起的空性。
  五、业感:业,是指“行为”、“行动”或“造作”的意思,它包括身体、语言、思想三业。“业”,无论善恶好坏,都会产生一种力量,能驱使我们去造作新的行为,而新的行为又会产生新的力量。如此行为生力量,力量又推动行为,辗转相生,就形成了业力轮回。所谓自作自受,就是有情生死流转的动力,由此形成了惑、业、苦□,不断循环,相互地纠缠。
  六、因果:因果是指宇宙生灭变化的法则,《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这揭示了佛教因果论的特点,说明万事万物都是仗“因”托“缘”,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为“因”,等待缘聚合又生他果,如是相依相摄,因缘果报形成森罗万象、无穷无尽的世界。
  七、缘起:即“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是说明世间万物彼此依待而存在的法则。世间一切的事物,既非凭空而有,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现起和存在,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不复存在。
  八、中道:中道就是超越有无、增减、善恶、爱憎等二边的极端,如人生热烘烘的一味追求欲望享乐,或冷冰冰的舍离一切,执持苦行,都是不恰当的,应离开邪见执着,而行不偏于左右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中道”。但吾人也不能将“中道”误以为是折中之道、中庸之道。中道应以般若智慧来调和事理,融和有无;中道是以般若智慧来导正吾人的行为,趋向解脱之道。
  九、般若:是指向人生正途的光明法炬;有了般若,才能照见缘起性空,洞悉事事物物的无常、无我,而能知苦灭苦。佛教所讲的一切法,凡无般若,皆为世法,一切法有了般若,才是佛法。如“布施”而有般若,才能三轮体空□;“持戒”而有般若,才能饶益众生;“忍辱”而有般若,才能无生法忍□;“精进”而有般若,才能奋而不懈;“禅定”而有般若,才能证悟觉道。般若就是一种能透彻宇宙真相的智慧。
  十、涅槃:涅槃是灭除一切痛苦的究极理想境地,是净化贪爱,舍诸执着,拔除烦恼,息灭欲念的世界,进而到一大总相□的常寂光世界□。当吾人透过佛法的修持,拥有般若的慧解,舍弃贪瞋痴烦恼的束缚时,当下就能获得清净自在的涅槃境界。
  “厌苦求乐”,这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人类发展的本能。可是世间科技文明急速发展,带给社会繁荣,人民富有,却没有使人类的生活更加明智合理或安心自在,反而使人陷入更多的困顿与惶恐,这是为什么呢?依佛教的见解,人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无明”;因为人们对世界的本质有根本上的误解,所以苦痛就会像涟漪一样,一个接一个发生。
  佛教的真理告诉我们:要离“苦”,才能得安乐;要知“无常”,才能有希望;要懂“无我”,才能融入大众;要明“空性”,才能真空妙有;要消“恶业”,才能美善人生;要识“因果”,才能心甘情愿;要透“缘起”,才能真相大白;要行“中道”,才能安身立命;要证“般若”,才能自由自在;要圆满“涅槃”,才能究竟人生。希望法界众生都能徜徉在真理的领域,以佛教真理作为修行的指归与方法,不断净化身心,时时轨范行为,进而达到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
  [注释]
  □有情众生的身心是由五阴(色、受、想、行、识)假合而成,因常造作诸恶,如火炽然,生生不息,逼恼身心,苦上加苦,故谓五阴炽盛苦。
  □是指人的身心本来就苦,再加上饥渴、疾病、风雨、劳役、寒热、刀杖等众苦之缘所生的苦,称为苦苦。
  □是指原本顺乎己意的乐境,一旦时过境迁,或因故遭受破坏,而逼迫身心的苦恼。如“乐极生悲”或“丧亲之痛”等,都属于坏苦。
  □是指一切有为法迁流三世,无刹那常住安稳,使身心感到逼恼,称之为行苦。例如,我们常因“时光飞逝”或“世事无常”而慨叹良多,即属于行苦。
  □为四大种之略称,又称四界。佛教谓物质(色法)系由地、水、火、风等四大要素所构成。地的本质为坚性,有保持作用,称为地大;水的本质为湿性,有摄集作用,称为水大;火的本质为暖性,有成熟作用,称为火大;风的本质为动性,有生长作用,称为风大。积聚四大即可生成物质,故四大又称能造之色、能造之大种;被造作之诸色法,则称四大所造。由四大和合而成之人身中:□地大,指人身中的发毛、爪齿、皮肉、筋骨等;□水大,指人身中的唾涕、脓血、津液、痰泪、大小便等;□火大,人身中的暖气;□风大,人身中的出入息及身动转。若此四大不调,则易致病。
  □又称五阴,即指色、受、想、行、识等组成有情身心的五种元素。
  □指自体之本性。自具有真实不变、清纯无杂之个性,称为自性。
  □乃用以显示有情为惑业所缠缚(迷)之因果关系。即依贪、瞋、痴等惑而造作善恶之业,又由此业为因而招感三界之生死苦果,故称为惑业苦。
  □三轮体空,乃指布施之时,能体达施者、受者、施物三者皆悉本空,摧破执着之相。其内容包括:□施空,能施之人,体达我身本空,既知无我,则无希望福报之心,称为施空。□受空,既体达本无能施之人,亦无他人为受施者,故不起慢想,称为受空。□施物空,物即资财珍宝等物,能体达一切皆空,则虽有所施,亦视为空,故不起贪想,称为施物空。
  □忍,是担当、负责、认识、承受。无生法忍,即随缘随处能洞察一切事物本不生灭的自在境界。
  □指真如之实体。真如广大,含涵一切,故称之为大;总体一味平等,无差别之相,故称总相。《大乘起信论》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
  □指诸佛如来法身所居之净土。因佛所住之世界为真如本性,无生灭变化(常)与烦恼之扰乱(寂),而有智慧之光(光),故称常寂光土。此土乃佛自证最极秘藏之土,以法身、解脱、般若为其体,具足圆满“常、乐、我、净”等四德。如《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载:“释迦牟尼佛,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常波罗蜜所摄成处,我波罗蜜所安立处,净波罗蜜灭有相处,乐波罗蜜不住身心相处。”
  [习题]
  一、佛教认为符合真理的条件有那些?
  二、简单说明佛教真理的内容。
  三、“苦聚”、“无常”、“无我”、“空性”、“业感”、“因果”、“缘起”、“中道”、“般若”、“涅槃”之间有何关系?
  四、了解佛教的真理,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第二课  经 藏
  佛陀成道后,说法三百余会,留下无数的身教与言教。佛陀入灭后,弟子们为了避免遗教散佚,同时确立教法,以防日后产生异端,于是经过数次的结集□,辑成“三藏十二部经典”流传于世。
  三藏十二部□是佛教经典的总汇,一般称之为“大藏经”或“一切经”。广义言之,佛陀所说一切教法,均称为“经”;狭义而说,则专指十二部经之“契经”,亦即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的教法,此为三藏圣典之一,一般又分成小乘经□、大乘经□两种。“经”所阐扬、诠释的教法,称为“经教”,记载经教的书籍,称为“经典”,有了经典的流传,始有正法住世。  经藏,梵语“修多罗藏”,正译为“契经藏”;即上能契合诸佛所说的真理,下能契合众生的根机。“经”,含有“贯穿”与“摄持”的意思,亦即能贯串各种义理而不散失隐没,并能普遍摄化众生而无遗漏之意。众生依循佛陀教法行持,能够了脱生死,达到自在安乐的目的,所以“经”又有“路径”之义。
  “经”还有出生□、显现□、绳墨□、常□、法□、结鬘□、泉涌□诸义。佛经除了由佛陀亲口宣说之外,佛陀与弟子间的对话,以及弟子所说,经过佛陀印证无误者,或由天人、仙人、化人等所说,契于三法印者,皆称为“经”,此谓“五人说经”。
  根据《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所载,佛陀每次说经,有时先入定;又诸经所明,皆是安心之法,依此摄心,即不散乱。若将三藏配于三学,“经”相当于“定学”。依《大乘庄严经论》所举,为对治众生疑惑,为说戒、定、慧三学,为讲说法、义,所以设立经藏,则经应为广诠三学之教。总之,佛陀说经,目的是要让众生“因指见月”□,藉着经教,断除无明,找回自心本性。因此,学佛当如经首安立之“如是我闻”□,必须听经闻法,理解经教,同时更要力行实践,所以经典总以“信受奉行”结尾。
  佛教最早的经典是《阿含经》,但根据天台宗的说法为《华严经》,所谓“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载”。最早传到中国的佛经是《四十二章经》,这是一部平易简明的佛教入门书。
  佛教中最长的经典是《大般若经》,共六百卷,内容是阐述“空”的道理;所有经典中最短的经是《般若心经》,只有两百六十二个字,却是《大般若经》的心要。
  《大般若经》与《华严经》、《法华经》、《解深密经》等,是属于义解性的经典,较常用于研究、讲说;一般信徒最常读诵的经典有:《金刚经》、《心经》、《阿弥陀经》、《普门品》、《药师经》、《地藏经》等;《维摩经》译文流丽优美;《百喻经》、《离睡经》、《减肥经》,善巧方便,生动有趣。
  佛经的流传约经过背诵、书写、印刷三个时代。佛世时,靠口耳相传;佛陀入灭后,佛教随着弘法路线分别往南方及北方国家弘传,而在纪元一世纪的时候,南方的锡兰开始利用文字记录佛陀的教法,北方则在纪元二世纪的西北印度开始使用文字书写佛典。当时纸张尚未发明,使用最广泛的是以贝多罗树的叶子刻字,称为“贝叶经”,后来也有刻在石头上(例如房山石经)以及刻在木头上(例如木刻版大藏经),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木刻版大藏经是刊刻于宋开宝四年的《开宝藏》。在此之前,佛经主要靠抄写来流传。
  佛陀最初在印度弘化时,是以摩揭陀国语言传述,尔后有梵文记载(北传)及巴利文记载(南传)。东汉时代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此后渐渐在中国蓬勃发展,主要得力于经典的汉译。经典最初由印度流传到中国时,由于数量有限,而且前人的翻译也不够完整,或有所出入,因此三国时代的朱士行便率先西行求法,随后陆续又有法显、玄奘、义净等高僧前往印度,完成取经的壮举,并将带回的经典译成汉文流通。其中在中国佛教史上译经最多、影响最大的四位译经家分别是:鸠摩罗什、玄奘、真谛、义净□。
  东晋道安大师最早把经典加以整理,并做成目录,称为《综理众经目录》□,这是我国第一本佛典目录,为整饬佛典,保存佛教文化,作出开拓性的重大贡献。
  《金刚经》云:“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佛法藉着经典的流布,能令含识有情彻见本性,佛果菩提成熟圆满,即能出生诸佛。如《杂阿含经》云:“佛言: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觉知,成等正觉。”由此可见,佛法经教对于佛弟子的重要。《涅槃经》载,佛陀在因地修行时,曾为雪山童子,为求半偈佛法真理而舍其全身,足证经法是何等珍贵。在《生经》里面,佛陀开示弟子阿难:“自求归依,以法为证,归命经典,勿求余归。”以上列举经中教示,说明人天世间,唯有佛法经典最是宝贵。
  [注释]
  □又称集法藏,有等诵、合诵、会诵的意思。结集的方式,是先聚集圣贤比丘,再从众圣贤比丘中推出精通法、律的圣者,由上座发问,宣诵者就凭记忆回答诵出,经与会大众共同审定,确定是佛陀所说,才是佛法。这种经过共同审定,等于全体共同诵出的方式,即名结集。佛陀入灭之年,在摩揭陀国王舍城郊外之七叶窟中,以大迦叶为上首的五百弟子,进行第一次的经法结集,由阿难诵经,优婆离诵律。佛入灭一百年后,又陆续经过第二、第三、第四次的结集,辑成三藏十二部经流传于世。所以佛教其实就是佛陀的教育法,而三藏十二部经典就是佛陀对众生所作的身教与言教的记录。
  □乃佛教圣典的分类学。三藏是指经藏、律藏、论藏;十二部经是将佛陀的教法,依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十二种类,分别为:
  □长行:又作契经,是以散文方式直接记载佛陀的教法,不限定字句长短。例如:《阿弥陀经》、《心经》。
  □重颂:或译应颂,与契经相应,即以偈颂重宣契经所说之教法。例如:《法华经·普门品》的偈颂。
  □孤起:又作讽颂,即全部以偈颂的方式来记载佛陀的教法。例如:《法句经》、《佛所行赞》。
  □譬喻:以譬喻故事来说明法义。例如:《百喻经》、《法华经》的穷子喻、三车喻、化城喻等。
  □因缘:叙述佛陀说法教化的因缘。例如:诸经的序品。
  □无问自说:不待他人请问而佛陀自行开示的教说。例如:《阿弥陀经》。
  □本生:记载佛陀前生种种大悲心的修行,也通于弟子过去生的事迹。例如:《本生经》、《六度集经》、《杂宝藏经》。
  □本事:记载本生谭以外,佛陀与弟子过去生的行谊。例如:《法华经》中《药王菩萨本事品》。
  □未曾有:记载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的经文。例如:《未曾有因缘经》。
  □方广:指说方正广大真理的经文。例如:《华严经》。
  □论议:以法理论议问答的经文。例如:《维摩经》。
  □授记:佛陀对菩萨或声闻弟子授记成佛的经文,有自记说、为他记说两种。例如:《法华经》中《五百弟子授记品》。
  □小乘经,或称原始佛教时代的经藏,即指《阿含经》或南传之尼柯耶。唯谈真空寂灭之理,诠释声闻、缘觉修行证果之法,为部派佛教及今之南传佛教徒所信奉者。
  □大乘经,指大乘佛教徒所信奉之经典,又作菩萨契经、方等经。大乘经所说之主要内容,为成佛之途径、菩萨道之内涵,及六波罗密、佛性等教义,亦即诠示大乘菩萨修行证果之法。
  □指佛陀的经教,能令众生“出生”善法,长养善根,如同母亲生养孩子一般,故名“出生”。
  □依照经典所言而行,就能断除恶业,善果“显现”。
  □经如古代木匠所用的“绳墨”,能使我们的言行正直。
  □经典所诠的教理是恒“常”不变的真理,故称常,又称为“教常”、“理常”。
  □“法”有理则、规范的意思,依照佛陀的经教而行,就不会有差错,不会出轨,故名“法”。
  □经能贯穿法义,如同“结鬘”成冠,令不散失。
  □真理如活泉不断涌现,经典说不尽如“泉涌”的真理,故有此名。
  □佛陀的教法如同手指,能指引我们找到如明月般洁净明亮的佛性。因指见月启示我们:佛陀的教法是帮助我们寻回自性的妙方,因此学佛不能有法执,否则“执指忘月”,终无所成。因此《金刚经》说:“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佛陀临涅槃时,阿难尊者代表大众请示,佛陀涅槃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令人起信?佛陀说:“在一切经典的经首安立“如是我闻”一语。”这便是今日佛经以“如是我闻”开头的由来。由于经典结集是由阿难诵经,故“如是我闻”亦表示今日之经典系阿难如实从佛陀座前听闻而来,每一字一句都是佛陀的教法,大众不可产生疑义、纷诤,同时也把佛经与外道做了区别,帮助信徒有所遵循。
  □鸠摩罗什先后为苻坚、姚兴礼为国师,声重一时,所译经论凡三十五部三百余卷,颇为后世所重。真谛博通三藏五部,究明大乘妙理,见重于南朝梁武帝,侯景之乱后,流落辗转各地,仍译经不辍,所译经论凡六十四部二七八卷,概出注疏,致力于义理之阐明,其学识之广博与方法之卓越,为我国佛教史上之泰斗。玄奘大师远历西土十九年,请回佛经凡六百五十七部,名重一时,译经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占我国译经总数四分之一强,将于印度所学者尽传入我国,唐高宗视为国宝。义净游学印度十年,带回梵本经论四百余部,译释经传五十六部二百三十卷。
  □又称《释道录》、《道安录》、《安公录》,为东晋道安大师所撰。收录后汉至晋孝武帝宁康二年(三七四),约二百年间之汉译佛典及注经之作,为我国第一本佛典目录书。
  [习题]
  一、何谓“三藏”、“十二部经”?
  二、“经”的定义为何?
  三、佛陀宣说经教的目的为何?
  四、经首为何要安立“如是我闻”?
  五、何谓“五人说经”?
  六、试述经典的重要性。


  第三课  律 藏
  佛陀入灭后的初夏,五百弟子在七叶窟举行佛陀遗教第一次结集,由多闻第一的阿难陀诵经,结集成经藏;由持律第一的优婆离诵律,结集出律藏。
  律藏,音译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译调伏藏,是佛陀为调伏弟子烦恼,对治生活恶习所制定的教团规则;也就是在修道生活中,佛陀针对弟子所犯的过失而定的规范,是随犯随制,属随缘制戒。律藏就是整理佛陀所制戒法的典籍,亦即“戒”由律藏所诠说,而律藏则为“戒”的根据典籍。
  律藏的内容通常分为波罗提木叉□与犍度□二部,包括僧团应守的禁止条文及生活礼仪规范等。在三藏圣典中,“经藏”有佛及弟子、天人等五种人说;“律藏”则“唯佛所制”。根据《四分律》记载,佛陀制定戒法,始于成道后十二年,因须提那犯了淫泆之行而起。佛陀制定戒法的本意,是专为摄僧而令正法久住□,所谓“戒住则僧住,僧住则法住”,佛陀入灭二千五百多年,至今佛弟子仍能见闻佛法,即是由于佛陀“制戒摄僧”之故。中国佛教依照传承,凡经披剃出家者,必须登坛受戒,始为正式的出家人。中国依律传戒开始于曹魏正元元年(二五四),由昙摩迦罗在洛阳白马寺翻译第一本戒本《僧只戒心》,并请梵僧立羯磨法授戒,而朱士行则是中国第一位受具足戒的比丘。戒律关系着佛法命脉的维系,也就是说佛法慧命的住持,是建立在戒律之上。因此,戒律极具重要性。
  有关律藏结集的因缘,根据《长阿含卷四·游行经》记载,佛陀入灭后,弟子均极悲伤,有一名曰跋难陀的比丘却兴奋地说:“那长老去世甚好,他在世时,经常拿戒律来约束我们,如今他去了,我们可以自由自在,为所欲为了。”大迦叶听后深为痛心,因此发起结集律藏,由优婆离分八十次诵出根本律法,此后由迦叶、阿难、末田地、商那和修、优婆□多等五师相承。后经优婆□多门下五位弟子再从八十诵律中各执所持自成一部,就是所谓的五部律,分别是:《四分律》□、《十诵律》□、《僧只律》□、《五分律》□、《解脱律》□。在这五部律中,我国仅传译前四部,外加五部论,共四律、五论,为中国律宗重要的典籍。
  律藏初传中国,被各家判定为小乘法门,道宣律师根据佛陀“以戒为师”的遗教,致力将戒律融小归大。他体察众生根机,认为五部律中,《四分律》最适合中国,遂以大乘教义来解释小乘律典,明其戒体,立其戒相,一统律藏,使律宗成为大乘八宗之一。
  在汉译律典中,历来持诵最多,影响最大的是《四分律》,不仅是律宗所依据的根本典籍,也是中国所译各种律本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佛教戒律。甚至在中国所谓“律宗”,指的就是四分律宗。
  《四分律》的传译,自东晋至唐朝道宣□律师时,经百多年的弘宣,已经自成一宗,且因世代律师的造疏发扬,而有法砺的相部宗、道宣的南山宗、怀素的东塔宗等三派,其中以道宣的南山宗影响最大。
  原始佛教的律藏,分广律□、戒经、律论□三类。广律有六种:《铜鍱律》□、《十诵律》、《四分律》、《摩诃僧只律》、《五分律》、《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戒经即《波罗提木叉经》,乃汇集比丘、比丘尼所受持的禁戒条目,是僧团中半月半月所诵,汉译又称为“戒本”或“戒心”,是律藏的核心、根本,因此有谓“一切众律中,戒经为最上;佛法三藏教,毗奈耶为首”。关于律的论书,则有《毗尼母论》□、《摩得勒伽论》□、《善见论》□、《萨婆多论》□、《律二十二明了论》□等五部论。
  大乘佛教的第一部律藏典籍是《梵网经》□,大乘律一般多散说于经论之中,少有另外编辑成律仪的专书。《梵网经》主要在说明菩萨修道的阶位及应受持的十重四十八轻的戒相。内容和小乘律不同,没有出家、在家的区别,主张众生依循共通的戒律,并以佛性的自觉为其特色。
  《四分律》说:“毗尼藏者,是佛法寿命;毗尼若住,佛法亦住。”律藏是佛教的实践法门,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教的根本精神,就是止恶修善,戒律就是止恶修善的具体规范。三藏典籍中,律藏是保留原始佛教根本精神的圣典之一。
  [注释]
  □指戒经,即记载戒条的戒本,亦即教团的罚则,乃比丘、比丘尼应守的禁止条文,以及禁止的因缘,并详解犯者所犯罪之轻重。又意译为从解脱、随顺解脱、别别解脱、最胜或无等学,因为持戒可防身口意之过恶,渐次解脱诸烦恼之束缚,故名。包括比丘戒本、比丘尼戒本。其依罪之轻重,分为:波罗夷、僧残、不定、舍堕、单堕、波罗提提舍尼、众学、灭诤、偷兰遮、突吉罗等。
  □意译为“品”或“聚”,即分类编集而将同类之法聚集一处的意思。此系指将僧团内有关受戒、布萨、安居等之仪式、作法及僧众之生活礼仪、起居动作等规定条文,分类整理,并具体详解。分别有巴利语律典所记载的廿二犍度与汉译《四分律》的二十犍度两种。
  □律藏是佛陀所亲制,依《摩诃僧只律》卷一载,当初佛陀制定戒律的因缘、目的有十:□摄僧;□极摄僧;□令僧安乐;□折伏无羞人;□有惭愧者得安稳住持;□不信者能信;□正信者得增益;□于现法中得漏尽;□未生诸漏令不生;□正法久住。□昙无德部所传,共六十卷。姚秦佛陀耶舍与竺佛念汉译。内容略分有比丘律、比丘尼律、二十犍度、集法毗尼、调部、毗尼增一。《四分律》在中国的弘扬起于北魏孝文帝时的法聪律师,到了唐朝道宣律师大大的发扬《四分律》的精义,从此奠定中国律宗的基础。
  □萨婆多部所传,姚秦弗若多罗、昙摩流支译,是我国最早译出的广律,共六十一卷。初诵为波罗夷、僧残法等;二诵为尼萨耆法、波逸提法;三诵为波罗提舍尼法等;四诵为七法;五诵为八法;六诵为杂诵;七诵为尼律;八诵为增一法;九诵为优婆离问法;十诵为比丘诵等。
  □又称《大众律》,为摩诃僧只部所传,共四十卷,东晋法显与佛陀跋陀罗译。内容有比丘毗尼和比丘尼毗尼二部。
  □即《弥沙塞部律》,为弥沙塞部所传,共三十卷。刘宋佛陀什等译。五分是:□比丘律;□尼律;□受戒等九法;□灭诤法与羯磨法;□破僧法、卧具法、五百集法、七百集法等。
  □为迦叶遗部所传,是唯一未传译中国的一部律。
  □唐朝浙江吴兴人,十六岁出家,先后随慧頵、智首学律,一生持戒严谨,尝听律二十遍,对《四分律》的弘扬、注释不遗余力,由是律宗成立。因其常住终南山,后世又称四分律宗为南山宗。道宣律师精通三藏,专究毗尼,著作等身,其著述中的《行事钞》、《戒本疏》、《羯磨疏》、《拾毗尼义钞》及《比丘尼钞》等,合称“南山五大部”,是研究律宗的重要典籍。
  □佛陀成道后,弟子一有犯过,佛陀便一一广说其应受的戒律,并记其事缘。此详说戒律的律藏,即是广律,又称广教。一般包括三个部分:□为防范为非作恶的禁戒,即禁止某些言行的事项和违反后所采的罚则,并详细说明各种禁戒形成缘由;□有关修法、行仪、日常生活礼仪的具体规定,此为犍度的部分;□附属事项,仅具戒律条文者,称为戒本,而与广律相对。律藏五部中,迦叶维部仅传戒本,广律之传译则阙如。南传佛教则传巴利语之广律。
  □佛灭度后,后世的弟子依各人的见解来阐述佛陀所说过的法,名之为论。律论是有关“律”的论着。
  □乃从印度传入锡兰,在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南方佛教国家流传之律。内容分为经分别、犍度、附随三大部。
  □共五十卷,是根本说一切有部的广律。
  □译者不详,共八卷,是毗奈耶藏中本母(提纲挈领解释佛说宗趣)的论释。
  □刘宋僧伽跋摩译,共十卷,是《十诵律》中优婆离问及毗尼诵的异译。
  □萧齐僧伽跋陀罗译,共十八卷,是《四分律》的解释。
  □译者不详,共九卷,是《十诵律》的解释。
  □陈真谛译,一卷,依十八部中正量部的律,以二十二偈及注释而成的律论。
  □全称《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又作《梵网经菩萨心地品》,相传为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然未能确定。本经取意于大梵天王之因陀罗网,重重交错,无相障碍;诸佛之教门亦重重无尽,庄严法身无所障阂,一部所诠之法门重重无尽,譬如梵王之网,故称梵网经。本经系卢舍那佛本说,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重说,着重于对父母、师僧、三宝的孝顺,以慈悲孝顺为持戒的根本,不但具有经的性质,也有律的性质,而且是以律为重点,因此可称之为“经中之律”。
  [习题]
  一、何谓“律藏”?
  二、律藏的重要性为何?
  三、佛陀制定戒律的因缘为何?
  四、结集律藏的因缘为何?
  五、律宗的典籍有那些?


  第四课  论 藏
  论藏,音译阿毗达磨藏、阿毗昙藏,意译为对法、大法、无比法、向法、胜法、论。原指有关教法的研究,例如研究律藏者,称为阿毗奈耶,后来广至对经、律二藏的论述,乃至以论解论者,都称为阿毗达磨。
  根据《俱舍论》卷一载:“胜义的阿毗达磨系以智慧对观四谛之理,而对向涅槃之最高智慧,具有慧、无漏的意义。”也就是说,论藏旨在明示教法,引导佛子入佛知见。《大乘庄严经论》亦指出,设立论藏是为对治自心的见取,为成就慧学,为通达法、义,故知论藏实通于三学中的慧学。
  佛陀的教法,经过弟子数度结集,分为经、律、论三藏。论藏约成立于西元纪年前后,此时佛教已由原始佛教进入部派佛教,并随着部派的分裂,对教理和戒律产生种种的异说和诤论,各个有力的部派都成立各自的论典,于是在二、三百年间,分初、中、后三期,完成了阿毗达磨论典七部□。部派佛教完成论藏,三藏典籍至此完全成立,这是部派佛教的一大特征。
  原始佛教所结集的经藏中,实际上已含有不少能归入论藏的经典,只是最初仅为简单归纳一些佛教名词,后来逐渐演成解释、论义的形式,也就是藉着往复问答以显扬教义的“论议”。论藏原本是对经典所说的要义加以分别、整理或解说,后来随着僧团的纷诤日起以及外道邪说猖狂,论藏于是负起摧伏外道,破邪显正的任务。例如:佛陀入灭后八百余年,外道纷然,异端竞起,邪辩逼真,殆乱正道,提婆菩萨□于是作《百论》用以防止闲非,彰明宗义。
  此外,龙树菩萨□有感修行人或因内心滞惑,或生倒见,或执偏误,于是作《中论》,令离二边之相。又着《十二门论》,以“十二门入于空义”,除正面阐述佛教“缘起性空”的理论外,更针对当时印度思想界流行的胜论(主张因中无果)、数论(主张因中有果)和小乘部派佛教等做有系统的批判。乃至佛陀入灭后九百年,针对当时印度佛教界对世界本质问题,有人执空,有人说有,争论不已,于是有世亲菩萨□所著作的《辩中边论》一书问世,以辩明中道和两边,目的为剔除边见,求得中道。
  《百论》与《中论》、《十二门论》合称三论,为三论宗的依据论典。佛教的各个宗派中,凡是以经立宗者,如华严宗、净土宗、密宗等,皆称为经宗;以律立宗者为律宗;以论立宗者,如俱舍宗、成实宗、三论宗、法相宗等,称为论宗。
  佛教的出家僧侣中,精通经、律、论三藏者,称为三藏法师;深通经藏者,称为经师;精通律藏者,称为律师,精通论藏者,称为论师;造论弘扬佛法者,称为论主或论师。佛陀曾被当代各家称为论师,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迦旃延善演佛陀所说之法义,助益于弟子对佛法的理解,故称论议第一。印度佛教史上以法救□、妙音□、世友□、觉天□等四师,合称“婆沙四大论师”;大乘佛教则以马鸣□、龙树、提婆、童受□等四师,合称“四日论师”;龙树菩萨与世亲菩萨则有“千部论主”及“千部论师”的美誉。
  论藏其实包含经藏与律藏,经、律、论三藏是佛陀的教法,是佛教的教义,是修行的指南,佛弟子依之修行,必能开发无漏智慧,获得无上涅槃妙法,因此三藏称之为“法宝”。
  [注释]
  □分有南传巴利七论及北方有部七论:□南传巴利语的七论,有初期完成的《法集论》、《分别论》、《人施设论》;中期完成的《论事》、《界说论》;后期完成的《双论》、《发趣论》。□有部七论为:《集异门足论》、《法蕴足论》、《施设足论》、《界身足论》、《品类足论》和《发智论》。
  □三世纪时南印度人,颖悟异常,能说善道。早习婆罗门学说,后于龙树菩萨门下接受中观思想;曾代替龙树与外道论战,破斥外道,对佛法的弘传,贡献很大。著作传说达百种之多,是佛教史上极为著名的人物,后遭外道所害。
  □二、三世纪时南印度人,自幼颖悟,出家后广习三藏,未能餍足,后经大龙菩萨引入龙宫,授以无量大乘经典,遂体教理,广造大乘经典的注释书,树立大乘教学体系,是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创始人。龙树著作有四类:□专门解释大乘经典,譬如解释《大品般若经》的《大智度论》、解释《华严经.十地品》的《十住毗婆沙论》等;□组织学说的著作,譬如《菩提资粮论》;□论议性质者,譬如《中论》、《十二门论》、《回诤论》等;□与政治有关的著作,如《宝行王正论》等。龙树的著作非常多,后世誉为“千部论主”,在印度极力弘扬大乘佛教的思想,其中尤以二谛中道观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五世纪北印度犍驮罗国人,本宗小乘,造五百部小乘论,抨击大乘非佛说,后经兄长无着诱导,转而信奉弘扬大乘学说,又造大乘论五百部。其对大乘经典《华严经》、《大涅槃经》、《法华经》、《般若经》、《胜鬘经》等都有解释,并有详论瑜伽宗的许多论着,主要有《摄大乘论释》、《辩中边论》、《十地经论》、《大乘百法明门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大乘五蕴论》、《佛性论》等,时人呼为“千部论师”。
  □说一切有部的论师,另说为一切有部四大论师之一,或谓为婆沙四大论师之一。生卒年不详。
  □北印度都货逻国人,着有《阿毗昙甘露味论》二卷。师由相之差异而立三世之别,以此称名于世,古来由此而尊为婆沙四大论师之一。
  □一、二世纪时北印度犍驮罗国人,迦腻色迦王在迦湿弥罗举行第四次结集时,世友任五百贤圣的指导者,编集《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总结说一切有部理论学说,被誉为婆沙四评家或婆沙四大论师。
  □婆沙四大论师中思想较为前进者,主张过去、现在、未来诸法依前后相待而有异。生卒年不详。
  □一、二世纪中印度舍卫国娑枳多城人,出身婆罗门家族,初习外道之法,后与胁尊者对论,深有所感而皈依佛门。博通三藏,明内外典,为古典梵语文学的先驱,曾将佛陀生涯以梵语写成叙事诗《佛所行赞》,开优美文学文体之先河,在梵文学史上留下不朽之盛名。说法时,能感群马悲鸣,故号马鸣。以其造《大乘起信论》、《大乘庄严论》等,故称论师,为付法藏第十二祖。
  □经部宗之本师,别号“日出论者”。谓其造九百论,喻如日出,明导世间,故名。以其阐扬论义,故称论师。
  [习题]
  一、何谓“论藏”?结集经过如何?
  二、佛陀设立“论藏”的用意何在?
  三、试列举佛教史上较著名的“论书”与“论师”。


  第五课  戒 律
  僧团的健全,须赖规矩秩序的建立,戒律是维系佛教于不坠的纲常。《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如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佛陀临涅槃时嘱咐弟子要“以戒为师”;佛陀入灭以后,戒律一直维系着教团的慧命。
  戒□,是自发心的遵守规律;律□,则含有他律规范之意。戒律不仅被奉为三藏之一,更是三学之首。佛陀一切经教,皆不出戒定慧三学,戒有防非止恶的功用,为修持之首要,依戒生定,依定发慧,慧可破惑证真,以此成佛。《菩萨璎珞本业经》说:“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受戒如同学生遵守校规,人民恪守法律一般,不同的是,校规、法律是来自外力的约束,属于他律;而佛教的戒法,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
  《佛遗教经》说:“若人能持净戒,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戒为实践佛道的基础,一切善根功德悉由持戒而生。戒如良师,指引我们修行的方向;戒如轨道,规范我们的身心行止;戒如城墙,帮助我们抵御五欲六尘的侵袭;戒如浮囊,可免我们没溺于生死苦海;戒如明灯,照亮我们的前途光明;戒如宝剑,断除我们的贪心欲念;戒如璎珞,庄严我们的道德人格;戒如船筏,度脱我们到达涅槃的彼岸。受戒后纵使犯戒,因为有惭愧心,懂得忏悔,罪过较小,仍有得度的机会;不受戒的人犯了戒,不知忏悔,罪过加重。因此,宁可受戒而犯戒悔过,不能不受戒而犯过,因为受戒才有得度的机会,不知戒的精神,则永无成佛的可能。
  戒的要义有四,即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戒法是佛陀所制定的法则;戒体是领纳戒法时,行者将戒的精神融贯在身心之中,产生防非止恶的功能;戒行是将戒体如法的表现于身、口、意三业;戒相即所遵守的各种不同的戒行。戒体是戒律的根本精神,具策励止恶修善的力量。如果缺乏戒体为内涵,戒律易流为形式化的戒条,如果戒律的精神不实践于行为,则如同虚设,因此戒虽分为四科,其精神是一体的,必得四科一时成就,才能圆满戒之善德。从戒的各种分类,又有以下的内容:
  一、通戒与别戒:通戒指“七佛通戒偈”,别戒指僧团七众各别持守的戒律。
  二、止持戒和作持戒:“止恶行善”是戒的总相,戒律不外止持、作持二门。七佛通戒偈中的“诸恶莫作”是消极的止恶,属于止持戒;“众善奉行”是积极的行善,属于作持戒。
  三、性戒和遮戒:本质上是罪恶的戒,例如杀生、偷盗、淫欲、妄语等行为称为性戒;如果本质并非罪恶,然而容易引生讥嫌,或诱发其他性罪,例如饮酒容易令人失去理智,因而犯下杀、盗、淫、妄等恶行,称为遮戒。
  四、声闻戒和菩萨戒:声闻戒指声闻乘人所受持的戒律,如《四分律》、《十诵律》等。菩萨戒□指大乘行人所受持的戒法,内容为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也就是聚集了断诸恶、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的一切佛法。
  五、在家戒和出家戒:佛教戒律因受持者身分和发心的不同,有在家的三皈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出家的沙弥及沙弥尼十戒□、式叉摩那六法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及菩萨戒。出家具足戒□的条文很多,若依其轻重类别,大致可分成七项:波罗夷□、僧残□、不定□、波逸提□、波罗提提舍尼□、突吉罗□、灭诤□。
  佛教的戒律虽然有出家戒、在家戒的区别,但一切戒律是以五戒为根本。五戒虽然分别为五,其根本精神则是不侵犯;不侵犯而尊重别人,便能自由。
  戒律是佛法的生命,是诸佛的本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然而佛性虽具,必须持戒,然后乃见。《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持戒是菩提的根本,也是迈向解脱自在的法门。持戒就是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慈悲心与菩萨道的具体表现,也是使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之道。守持戒律时,应把握戒的基本精神,才不会拘泥于戒条的形式,而能与时俱进,发挥安顿身心,净化社会的功能。
  [注释]
  □音译尸罗,意指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广义而言,凡善恶习惯沿袭成风,令人遵守者,皆可称为“戒”,故有“戒禁取见”的邪见。一般专指净戒、善戒,特为出家僧众及在家信徒制定的戒规,有防非止恶的功用。“戒”,原是佛陀住世时,举外道所作的“非行”来教诫徒众者,适用于僧、信二众,并不像“律”的随犯随制。所以,犯戒时,不伴以处罚的规定,而是由自发的努力改善为其特征。
  □音译毗奈耶,又作毗尼、比尼,含有调伏、灭、离行、善治等义。这是佛陀所制定,而为比丘、比丘尼所须遵守的有关生活规范之禁戒。即在修道生活中,针对实际、具体上之需要而定的规范,此谓随犯随制(随缘制戒),佛陀的出家弟子如犯恶行,佛陀则必教诫:今后同样的行为不可再违犯,如再犯,则处罚。后乃成为僧伽的规定。因此,“律”必附有处罚的规定。律是应出家众而制定的,是被动的,所以有别于戒。
  □又称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是属于七众戒以外的别解脱戒。其特色涵盖了七众戒,而又超胜一切戒。因此,凡是发菩提心的佛弟子,不论出家、在家,皆可受持。据《梵网经》内容记载,菩萨戒虽有十重戒:杀、盗、淫、妄语、酤酒、说四众过、自赞毁他、悭惜加毁、瞋心不受悔、谤三宝,以及四十八轻戒等戒相,但是它的根本精神是发菩提心,以菩提心为戒体,如果忘失菩提心,也就违反菩萨戒。
  □又称自性戒、一切菩萨戒。是舍断一切诸恶,含摄大小乘律仪的止恶门。是七众弟子所受的戒,随其在家、出家的差异,而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分别。又此戒为法身之因,以法身本自清净,由于恶覆,故不得显;今离断诸恶,则功成德现。如《释门归敬仪》卷上说:摄律仪戒能断舍诸恶,为法身之因。
  □又称受善法戒、摄持一切菩萨道戒。为修习一切善法、圆满菩提所修的律仪戒,是修善门,以修身、口、意的善业回向无上菩提,如常勤精进、供养三宝、心不放逸、行六波罗蜜等。一旦犯过,则要如法忏除,重新立愿,发菩提心,长养一切诸善法。此即报身之因,以其止恶修善,故成报佛之缘。如《释门归敬仪》卷上说:“摄善法戒是勤修善法,为报身之因。”
  □又称摄众生戒,是以慈心摄受利益一切众生,属于利生门。
  □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虽然分别为五,但是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不杀生,就是对别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盗,就是对别人的财产不侵犯;不邪淫,就是对别人的名节不侵犯;不妄语,就是对别人的名誉不侵犯;不饮酒,就是对自己的理智不伤害,从而不去侵犯别人。受持五戒是人道的根本,五戒与儒家的五常有相通之处。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不杀曰仁,不盗曰义,不淫曰礼,不妄曰信,不酒曰智。受持五戒是尽形寿受持,非一日一夜受持而已。
  □是佛陀为使在家信众有机会学习出家生活,藉以长养出世善根,种植出世正因,而特别开设的方便法门。“八”,是指所受持的八种戒;“关”,即关闭八恶,令三业不起诸过;“斋”,是齐断诸恶,具修众善的意思。另外,过午不食,也称为斋。“戒”,有防非止恶的作用。合起来说,就是受持八戒一斋,可以齐断诸恶,具修众善,防止身口意三业的恶行,并由此关口通向出世之道,关闭生死流转之门。因此,八关斋戒是趣向善道的妙门,是契入佛道的捷径。受持八关斋戒,可使在家信徒熏习长养出世善根,因此又称为“长养律仪”;受持八关斋戒必须一日一夜远离家居,亲近三宝而住,因此又称为“近住律仪”。八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着华鬘香油涂身、不歌舞观听、不坐卧高广大床;一斋是:不非时食。
  □又作勤策律仪。沙弥(尼)受持十戒: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离高广大床、离花鬘等、离歌舞等、离金银宝物、离非时食。出家要先受沙弥(尼)戒,进一步才受具足大戒。
  □意译正学女、学法女。受具足戒前,必须先修学六法,二年期间内戒行清净,无有毁犯,才能受持比丘尼具足大戒。这一段期间就称为式叉摩那,所受的六法据《四分律》卷二十七所说,为染心相触、盗人四钱、断畜生命、小妄语、非时食、饮酒等六种戒法。
  □即指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由于与其他在家出家戒相比,戒品具足,故称具足戒。
  □意译断头、极恶、无余、不共住等。在僧团里,如果有人犯下瞋心杀人、不予而取、贪婪奸淫和妄言证果等四重禁戒其中的一条,就是犯了波罗夷罪,必须逐出僧团,不能共住。
  □意思是犯了很严重的戒,犹如风烛残年,濒临死亡的人,必须向僧众忏悔,以全残命。在律典中,共有十三条僧残法,如蓄意诽谤、破和合僧等,都属于僧残罪。
  □指犯戒有无、轻重尚不明确,须视当时情况来作判断,也就是所谓的嫌疑罪。
  □意译堕、弃堕、能烧热、应对治、应忏悔。波逸提有舍堕与单堕两种,其意为凡所犯若经忏悔,则能得灭罪;若不忏悔,则有堕于恶趣之诸过。
  □意译为向彼悔、显示、说罪,是向对方忏悔就可以除灭的罪。共有四项戒属于提舍,例如佛世时,不自己入城托钵的比丘就是犯了提舍尼戒。
  □意译恶作、小过、轻垢、失意、应当学。有关威仪方面的一百条戒法都属于突吉罗戒,属轻罪之一,在戒本中将它纳入众学法内,是应当在大众中再努力学习的意思。故意违犯此戒者,须向上座比丘忏悔;非故意违犯此戒者,自行忏悔即可。例如衣衫不整,行止有失威仪等,都属于突吉罗。
  □七条有关息灭诤论的规定。例如当面对质、忆念陈述都属于灭诤的法则。
  [习题]
  一、何谓“戒”、“律”?根本精神为何?
  二、戒律对人生的重要为何?
  三、何谓“通戒”、“别戒”?
  四、在家戒与出家戒各有何类别与内容?


  第六课  禅 学
  “拈花微笑”□是禅宗最古老的公案,是人间最美丽的传说,二千多年来,禅的智慧流传在人间,开启了世人的眼目,照亮了万古长夜。
  禅学渊源于印度,盛兴在中国。禅学可概分为两类:广义的禅学是指西元前五世纪佛陀创立佛教开始,发展至八世纪的大、小乘印度禅,即所谓的“禅那”□之禅;狭义的禅学则指发端于中国隋唐时代,而后开演为“五家七宗”□的“禅宗”□。
  印度“禅那”,意译为“静虑”,或“思惟修习”,即:思惟真理,静息念虑之法,其目的是藉由“四禅八定”□的禅定基础,禅观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以达到涅槃清净的圣果。中国“禅宗”的禅又称“宗门禅”,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
  印度禅法早在东汉时就已传入中国,并于魏晋南北朝盛极一时,只是当时并未开宗立派。当时“禅”与“定”被视为是一体的,参禅就离不开打坐,此所谓“以定摄禅”。到了魏晋时期,般若学盛行,禅学经过离言扫相的般若学的洗礼,禅的修持逐渐由打坐参禅,转向对宇宙实相的证悟。南北朝佛性论的兴起,更使中国禅宗融和“般若实相说”与“涅槃佛性论”为一体,奠定了思想和方法论的基础,般若学与佛性论于是成为中国禅学的两大理论基石,进一步把中国的禅学带向自性自悟的最高禅修境地。
  禅,是佛教的主要修行之一,佛教重视行证,透过禅的思惟实践,佛教的思想、信仰得以具体的实证、体验。禅,并非禅宗专属,中国佛教的各个宗派,在教理或实践法门上,皆与禅有密切关系。例如:无四禅八定的修持,则无俱舍宗;无五重唯识观□的实践,则无法相宗;无般若空观的中道实修,则无三论宗;不实修止观□,则天台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乃至净土宗的行者念佛求生净土,亦须修十六观□及念佛三昧□、般舟三昧□;甚至四谛、十二因缘、四念处等佛陀一代时教,都是透过禅观而证悟。禅的“止观双修”为修证之要、定学之门,居三学之枢纽,禅学之于佛教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禅门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然而不立文字并非不依文字,教外别传并非不依经教,而是要行者不得拘泥于文字、经教。须知文字、经教是“标月指”,其目的在引导学人见自本心,悟自本性。因此,从初祖达摩以至五祖弘忍,皆以《楞伽经》□为禅宗印心的典据。到了六祖惠能,由于闻说《金刚经》□,当下茅塞顿开;及至五祖弘忍以《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再为其印心,终于“漆桶脱落”,亲见“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的自家面目,于是五千多字的《金刚经》从此取代了达摩东来以“《楞伽》四卷,可以印心”的传统地位,并为中国禅学开启了历久不衰的黄金时代。
  六祖大师见性开悟后所宣讲的《六祖法宝坛经》□,更被视为禅宗典籍中的无上宝典。此外,《永嘉证道歌》□、《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禅源诸诠集都序》□、《古尊宿语录》□、《无门关》□、《碧岩录》□等,无一不是禅门骊珠。
  禅,是佛法的核心,是中国佛学的骨髓,也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太虚大师说: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禅,不但是中国唐宋以来民族思想的根本精神,尤其宋朝以后的孔、孟、老、庄各家学者,无不学禅、研禅。“禅解儒道”□、“禅儒相融”□的结果,佛教不但影响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也融和了中国文化,并且孕育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佛学精髓禅学。
  近代由于敦煌禅籍的发现,学术界对禅宗的研究逐渐重视起来,所以有胡适、吕澄等国际知名学者投入禅学研究,于是在本世纪八十年代中叶的中国大陆出现了一股禅学研究的热潮,甚至席卷欧美,形成一股禅学热。
  禅,是有情众生的清净本性,禅,能帮助人类寻得失落的自我,转化二元世界观的谬见,因此一直深受知识份子的青睐、共鸣,并且迅速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发挥影响力,所以,廿一世纪将是佛教的世纪,更是禅学的世纪。
  [注释]
  □根据《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所说:一日,佛陀在灵鹫山,时有大梵天王,为令今世、后世众生获得利益,以金婆罗华献佛,舍身为床座,恭请佛陀为众生说法。佛陀登座拈花示众,与会百万人天大众皆面面相觑,无法会意,唯有迦叶尊者当下灵犀相通,破颜而笑,于是佛陀开口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如是,禅在“拈花微笑”师徒心意刹那交会之间传了下来。因此,禅宗的传承,是以灵山会上佛陀拈花,迦叶微笑为滥觞。
  □在佛陀之前,印度就有以“生天”为目的的坐禅思想;到佛陀时,才展开远离苦乐两边,以达中道涅槃为目的的禅。因此,禅为大乘、小乘、外道、凡夫所共修,然其目的及思惟对象则各异。禅及其他诸定,泛称为禅定;又或以禅为一种定,故将修禅沈思称为禅思。禅,非知识,不用述说,无法言传,故历代祖师皆以“直指人心”、“以心传心”的方式,世代相传。
  □禅宗自初祖菩提达摩五传至弘忍,其下分“北宗”神秀与“南宗”惠能二派。北宗主“渐悟”,行于北地,并无分派;南宗主“顿悟”,行于南方,盛于中唐以后。尤以惠能门下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二支,为唐末以降禅宗的主流。南岳门下出沩仰宗、临济宗;青原门下分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是为五家。临济门下又分黄龙派、杨岐派,合称七宗。于是,“五家七宗”各立门户,各有家风。宋朝以后,唯临济、曹洞盛行于世。
  □又称佛心宗、达摩宗、无门宗。乃探究心性本源,以“见性成佛”为主旨的大乘宗派。中国自古以专意坐禅者为禅宗,兼含天台、三论二系,而不限于达摩宗。唐中叶以降,达摩宗兴盛,禅宗遂专指达摩宗而言,习惯上称“宗下”。
  □四禅,是指色界天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四种禅定境界。色界天的四禅境界与无色界天的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等四无色定境界,合称为八定。所以,八定其实包括了四禅。四与八的法数之所以并举,是因为色界与无色界是相对的,在色界为“禅”,在无色界为“定”;如果以色界和无色界相对于欲界的“散”心,则色界和无色界都称为“定”。
  □指超脱传统依据经教、拘泥于形式的坐禅冥思,及凝心入定的固定修习方式,而另行开辟一种“以心传心”的禅法。六祖之后,禅宗大都不据经教,不立文字,只以拈提话头、参公案,以期直指自心、自悟自性、见性成佛的祖师禅化世,即谓教外别传。
  □是指以般若正观直接开发自心潜能,如实悟见本来自性,体现出生死不二、物我一如的本然禅心。
  □乃唯识宗的修行,略说有观境与修行二种法门,观境其实也是修行中的一部份。观境就是唯识三性观,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修习唯识三性观,乃是由浅入深,由粗入细的渐修,其渐修层次有五,称为“五重唯识观”,分别是:遣虚存实识、舍滥留纯识、摄末归本识、隐劣显胜识、遣相证性识。
  □止观的“止”,是停止、止息,即停止一切的心念,而住于无念之中,摒除一切的妄想,令生正定智慧。“观”,是观想、贯穿,即止息散乱的妄想之后,进一步观想诸法,以发真智,彻悟诸法实相的本体。止为静态消极的不造作,也就是“禅定门”;观要观想缘境、光明,为动态积极的再用功,属“智慧门”。天台宗的修行方法,就是三种止观:渐次止观、不定止观、圆顿止观。
  □即十六种观法,出自《观无量寿经》。念佛行者由忆念弥陀之身与净土,得以往生西方,总其观行有十六种:日想观、水想观、地想观、宝树观、宝池观、宝楼观、华座观、像想观、真身观、观音观、势至观、普往生观、杂想观、上品生观、中品生观、下品生观。
  □是以念佛为观想内容的一种禅定,也就是忆念佛德或称念佛名的三昧,分为因行、果成二类。
  □为定行的一种。在一特定期间内(七日至九十日),常行无休息,除用食外,均须经行,不得休息,步步声声,念念唯在阿弥陀佛,得见诸佛现前,故又作常行三昧、佛立三昧、诸佛现前三昧。
  □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共四卷,宋朝求那跋陀罗(三九四至四六八)译,禅宗所宗第一部经典。全经记录大乘佛教多种重要教义,内容主要是说“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等四种法要,不外就是“心”法。并说明“阿赖耶识”与“如来藏”相结合的法义。此经是《起信论》建立“真如缘起”的根本依据,同时也是代表后期大乘佛教思想的经典,也是法相宗所依六经之一。
  □全称《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一卷,后秦鸠摩罗什(三四四至四一三,一说三五○至四○九)译,本经于五祖弘忍之后,取代《楞伽经》而为禅宗所依的根本经典之一。原因除了六祖惠能早年依止五祖弘忍座下之前,已因听闻《金刚经》而有所悟,更重要的是,《楞伽经》偏讲法相唯识,《金刚经》偏说无相性空,由法相而进入法性,是渐非顿,《金刚经》从缘起性空以明法性,以金刚无相为顿悟之门,阐扬心要,正与禅宗讲明心见性的宗义相契,所谓“理之参究,识取本心,方可证得本性”。
  □又称《六祖坛经》、《法宝坛经》、《坛经》。一卷,唐六祖惠能大师(六三八至七一三)讲,弟子法海等记录。本经被视为禅宗典籍中的无上宝典,近代的国学大师钱穆博士尤其认为,《坛经》是中国第一部白话经典作品,同时也是探索中国文化必读典籍之一。自唐以来,本经即受人推崇、重视,在中国佛学思想史上,确有承先启后的力量,是禅宗行者不可不读的宝典。
  □唐永嘉玄觉(六六五至七一三)撰,一卷。以古体诗的体裁,或四句、或六句一偈,揭示其悟境及禅宗真髓,文简意赅,是一篇弘扬禅法的杰出作品,也是禅文学的绝唱,故广受文人雅士、禅行者的喜爱。
  □原题《佛祖同参集》,略称《传灯录》。宋朝道原禅师纂,三十卷,收录印度、中国历代祖师名号,并一一列其法系,说明禅门传灯相承次第,载明祖师之籍贯、修行经历、住地、示寂年代、世寿、法腊等。此外,更传述各祖师“师资证契”的机缘语句、接化语句及悟道偈语等,号称“一千七百则公案”,即出自此书。
  □南宋僧普济撰,凡二十卷。系取自《景德传灯录》以下之五灯录,即于《景德传灯录》、《广灯录》、《续灯录》、《联灯会要》、《普灯录》等,撮要会为一书,故称《五灯会元》。内容收录过去七佛、西天廿七祖,东土六祖以下至南岳下十七世德山子涓嫡传付法禅师之行历、机缘。
  □唐朝宗密(七八○至八一四)着,二卷或四卷。宗密收录禅宗诸家的言词偈颂,撰成《禅源诸诠集》一书,别称《禅源理行诸诠集》,凡百卷,后遇会昌法难(八四五)及唐末五代之乱而佚失,今仅存《禅源诸诠集都序》。宗密同属禅宗(荷泽禅)与华严宗,力主禅教合一,本书即是提倡此一主张的代表作,是佛教思想史上的重要典籍。文中将一切众生的根源称之为“本觉”、“真性”、“佛性”、“心地”,故称“禅源”。以“本觉真性”为主题而开展理论,即是教义;依之修证开悟,便是禅法。□宋守赜藏主集,四十八卷。系收集晚唐至南宋初,南岳怀让以下,如马祖、百丈、临济、云门、真净、佛眼、东山等四十多家禅宗名德语录,多为《景德传灯录》所未载者,是研究南岳以下各家禅风的主要典籍,特别是研究临济宗一系的思想要典。□全称《禅宗无门关》,宋代无门慧开撰,全一卷,弥衍宗绍编。本书抄录古来闻名之公案四十八则,再加颂与评唱而成。全书旨在阐明“无”之境地,同时,悟入应以“无”为“门”,“无门”即是“门”。古来即与《碧岩录》、《从容录》广行于禅林间,唯临济宗特以其属于正系,故最重用之。
  □全称《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宋代圜悟克勤编,十卷。初为雪窦重显自《景德传灯录》中选择最重要之百则公案,附以颂文;其后,克勤复加垂示、评唱、着语,于宣和七年(一一二五)完成。
  □禅具有儒家的孔孟、道家的老庄之风格、内涵。儒家孔子云:“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止”与“虑”,即是佛教的“止观”法门;定、静、安、虑,便是“定慧”的意思。孟子的“尽心知性”、“存心养性”之心性论,颇能与禅宗的“明心见性”相通。道家老子的“见素抱朴,少欲寡私”与“致虚守静”;庄子的“心斋”、“坐忘”、“游心”、“凝神”,亦能与禅宗的“修心”相通。
  □禅学与儒学的相融,既有禅学家以禅解儒,又有理学家爰禅入儒。北宋著名禅师契嵩曾赞《中庸》为“天下之至道”,又提出“中庸几于吾道”;大慧宗杲亦云:“菩提心则忠义心也,名异而体同。”明代高僧憨山大师强调:“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蕅益大师也大力融会佛儒思想,他以佛理注解四书,着有《四书蕅益解》,也以“禅”解《易》,着有《周易禅解》。此外,道家谈“有无”,佛教亦说“空有”;儒家谈“中庸”,佛教亦说“中道”,可谓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一般人多半认为儒道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殊不知从东晋到唐末的五百年间,佛学即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尤其禅学的影响更广。尤以明代的儒学,更是直认“圣人之学,心学也”,此即“禅儒相融”的最佳明证。
  [习题]
  一、禅学的定义为何?
  二、试述禅学的沿革。
  三、禅学之于佛教的重要性为何?
  四、请列举数部禅宗重要的经典,并简介之。
  五、何以说中国佛学的特质在于禅?


  第七课  般 若
  一般宗教大多重视信仰或慈悲,唯有佛教重视理性,追求智慧。佛教认为开发般若智慧,才能分辨邪正真伪,断除烦恼;才能自度度人,究竟解脱。大乘菩萨以般若智慧作为六度的上首,所以能悲智双运,济世利人;三世诸佛都是因为证得无漏智慧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以经典上说:“般若为诸佛之母。”
  “般若”是智慧的音译,因为它的含意比世人观念中的智慧还要深远,人闻则生殷重之心。而智慧含义肤浅,有善有恶,有正有邪;般若是纯净善美的,是真实无漏的。所以根据译经“五种不翻”□的“尊贵不翻”法则,古来都直译为“般若”,而少用“智慧”来表达。
  般若是正见缘起,了悟诸法空性的智慧,《大智度论》说:“般若者,即一切诸法实相,不可破,不可坏。”有了般若就能认识“缘起性空”,进而能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佛道,所以般若是菩提之“因”。能够认识“缘起性空”、“不生不灭”的诸法实相,就是般若。因此,般若是一种能透彻宇宙真相的智慧。
  般若并非外来知识,而是众生的清净光明本性,是众生的本来面目;般若是法身、实相、真如、自性、佛性的同义词。佛性人人本自具足,因此六祖大师说:“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若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得般若。
  般若有知苦灭苦,观空自在的功用,没有般若的人生,欠缺正见,易为外境烦恼所转,而在起惑、造业、受苦中轮回不已。有了般若,便可开发自性之光,证悟自己真实的生命,从生死的此岸安渡到解脱的彼岸,此即“般若波罗蜜”□。佛陀为了帮助众生达成此一目的,在他住世说法四十九年当中,仅仅“般若”就讲说了二十二年,留下一部六百卷的《大般若经》,指引着众生“证真实以脱生死”,由此可见般若对人生的重要。
  大乘般若的妙用,不仅在彻悟诸法实相,离一切虚妄而得解脱,更重要的是,菩萨以此无所得的般若大方便,广行六度□万行,而能“一切舍不取施想,持戒不缺而不依戒,住于忍力而不住众生想,行于精进而离身心,修禅而无所住”。《大智度论》说:“五度如盲,般若如导。”般若为六度的根本,能摄导五度趣入“波罗蜜”,所以布施等五度要能成就“波罗蜜多”,一定要以无所得的般若为方便而修。因此,“导万行以入智海”,这是般若的另一个功用。
  般若是诸佛菩萨亲证诸法实相的一种“圆明本觉智”,是离一切迷情妄想的“清净无分别智”,是通达一切法自性本空、本无所得的“真实无相智”。般若有很高的境界,从凡夫到二乘、菩萨、佛,有层次上的深浅不同。凡夫的般若□是正见,二乘的般若□是因缘,菩萨的般若□是空,诸佛的般若□是般若。凡夫只要具有正知正见,就可以勉强称得上是有般若智慧了,真正的般若则要到证悟成佛才能证得,因此《法华经》说:“唯佛与佛才能究竟诸法实相。”《大智度论》也说:“般若者,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有胜。”
  般若是通达诸法真理、指向人生正途的法炬。般若有三种:一、实相般若□;二、观照般若□;三、方便般若□。方便般若是推理判断一切诸法的差别相,观照般若是洞悉一切诸法的真实相,这两种般若的妙用都发自于实相般若,所以说实相般若是般若的本性,是每一众生本来具有的自性光明。要开发这种智慧,需要从佛法中精勤修学,由浅至深,逐次前进。依其方式有:由闻法所得的智慧,称作闻慧□;由思惟所得的智慧,称做思慧□;由修行所得的智慧,称为修慧□。
  惠能大师说:“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每个人都有一颗心,一般人所了解的是肉团心、妄想心、分别心,却忽略了本自具足的灵知心,这才是真心。真心就是般若,有了般若,宇宙世界皆在一心。“般若”不是语言所能解释,勉强言之,可以取喻为“镜子”。一个人不管胖瘦美丑,只要在般若的镜子前一照,当下实相现前,见到本来真面目。佛弟子平时诵经拜佛、听经闻法,做种种的功德,就是要擦亮心中的镜子,心净则般若现前。有了般若,即使遭受批评毁谤、无理打骂,都可以视为消灾;遭遇挫折、打击、冤屈、侮辱,皆能视为逆增上缘,以之作为修道之养分,而能滋养菩提善根。所以,有了般若,人生的境界就不一样了。因此,学佛除了要涵养慈悲心之外,更要具足观空的般若智慧。
  [注释]
  □乃中国四大译经家之一的玄奘大师所主张,在译经时不予意译,而保留其原音的五种情况:
  □多含不翻:例如罗汉一词,含有杀贼、不生、应供三义;薄伽梵一词,兼具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等六义,故不可任择其一而译。
  □秘密不翻:例如经中诸陀罗尼及咒语等,乃诸佛的秘密语,微妙深隐,不可思议,因此不以字义译之。
  □尊贵不翻:例如般若意译为智慧,但是智慧是一种世智辩聪,是有善有恶、有利有弊、有染有漏的分别意识;而般若是至真、至善、至美,是无染无漏的真如自性,般若尊贵无比,因此不译为智慧。
  □顺古不翻:例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指无上正等正觉,然而自东汉以来,历代译经家皆以音译之,因此为了随顺古例故不翻。
  □此方无不翻:例如菴摩罗果产于印度等地,为我国所无,因此保留原音不翻。
  □波罗蜜,译为“度”,到彼岸的意思。“波罗蜜”要具备几个条件:菩提心相应、住大悲心、以般若无所得智慧为摄导、须回向一切众生、自利利他、为法为人,能合乎这几个条件,才能称为真正的菩萨行,才能到达彼岸。
  □全称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菩萨发心修学大乘法门,不出于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即大乘的异名。《胜鬘经》说:“摄受正法即是波罗蜜。”六波罗蜜是菩萨行的大纲,菩萨如果修行六波罗蜜,具足福慧资粮,圆满所修,便得证悟无上正等正觉。如《发菩提心经论》卷上说:“布施是菩提因,摄取一切诸众生故;持戒是菩提因,具足众善,满本愿故;忍辱是菩提因,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故;精进是菩提因,增长善行,于诸众生勤教化故;禅定是菩提因,菩萨善自调伏,能知众生诸心行故;智慧是菩提因,具足能知诸法性相故。”可见六度是成就菩提道果的必备条件。
  □凡夫的般若,具正知正见,信因果罪福,闻正法能不轻毁。
  □二乘的般若,了知四圣谛、十二因缘,能证声闻、缘觉等果位。
  □菩萨的般若,知缘起性空之理,不厌不离,行度众事业。
  □诸佛的般若,如空中映像,水中显月,随缘应现,湛然不动。
  □是般若的理体,众生所本具,离一切虚妄之相,是般若的实性,即一切种智。
  □是观照实相的实智,了知诸法没有自性,所以称为观照,即一切智。
  □是分别诸法的权智,善巧分别诸法,称为方便,即道种智。
  □由三藏十二分教或善知识处闻知,也就是从听经闻法,或阅读佛典,由文义而引入悟境,进而对佛法生起甚深的信解,从而得到无漏圣慧。这是依听闻所成的智慧,故称“闻慧”。
  □以闻慧为基础,进一步对法义深入思惟、观察,考辨诸法的甚深法性,以及因缘果报等事相,而有更深的体验、更亲切的了悟。这是由思惟所闻所见的道理而产生的无漏圣慧,故称“思慧”。要成就思所成慧,应按照佛陀所说的“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来简择、审度,才能正确体会佛陀说法的究竟意义。
  □依据闻、思所成的智慧而对佛法有所悟解,进而与定心相应,观察抉择诸法实相,以及因果缘起等真理,也就是经过止观双运后,所引发的深慧。由于此乃依修习而生的无漏圣慧,故称“修慧”。
  [习题]
  一、何谓般若?
  二、般若何以不直译为智慧?
  三、般若的功用与重要性为何?
  四、般若的种类与层次为何?
  五、如何修习般若?


  第八课  四圣谛
  “缘起”是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生灭变异的定律,佛陀因证悟“缘起”而成佛,但因缘起深奥难解,为使尚未起信的众生免于畏怯,所以佛陀在初转法轮时□,特以“四圣谛”□来说明众生生死流转以及解脱之道的缘起道理,进而激发众生厌苦修道的决心。因此,“缘起”是佛陀自证成佛的“自受用”,“四圣谛”则是“他受用”之始。
  四圣谛就是苦、集、灭、道四种真理。《中论疏》说:“四谛是迷悟之本,迷之则六道纷然,悟之则有三乘贤圣。”也就是说,若能如实知见四谛,便是圣者,因此称为“四圣谛”。
  一、苦谛□:以智慧观察世间事物,情与无情悉皆为苦。根据经典的说法,苦有二苦□、三苦□、八苦□、一百零八苦,乃至无量无边诸苦。形成苦的原因,不外我与物、我与人、我与身、我与心、我与欲、我与见、我与自然的关系不调和。
  二、集谛□:以智慧彻悟烦恼与造业是形成生死痛苦的原因。众生由于无明、贪爱、瞋恚等烦恼的驱使,而积集种种恶业,由此种种恶业而招致种种苦果。
  三、灭谛□:透过智慧,证得涅槃,究竟解脱生死烦恼。“涅槃”是指修道者在知“苦”断“集”后,由修“道”所证得的解脱境界。
  四、道谛□:达到究竟涅槃的方法。一般指佛陀初转法轮时所开示的八正道。
  若就因果性质而言,苦、集二谛是迷界的世间因果,是流转门□,“集”是因,“苦”为果;灭、道二谛是悟界的出世间因果,是还灭门□,“道”是因,“灭”为果。若依因果的顺序来说,四圣谛应该是集、苦、道、灭,但是因为“果”易明而“因”难晓,佛陀为顺应众生的根性,因此先明示苦相,令众生生起厌离之心;再示苦因,使正确明了苦之来源,及苦因为可断者,继而示以涅槃乐相,令生欣慕,然后再说离苦之法,令其修行,目的就是要使众生“知苦、断集、慕灭、修道”。
  四圣谛的内容一如治病的过程:苦,如人患病;集,生病的原因;灭,如病已痊愈;道,如治病的药方。《佛遗教经》说:“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四圣谛是宇宙间颠扑不破的真理,其与缘起、三法印是构成佛教教义的三大纲领;缘起论的主要内容是十二缘起,而三法印是缘起论的思想基础,四圣谛则是缘起论的具体型态,三者都是初期佛教的根本思想,称为根本佛法。
  四圣谛是佛陀初转法轮时所说,临涅槃时又再三叮咛弟子们,对四圣谛有不解的地方,可提出来问。可见在佛陀的一代时教中,对四圣谛的阐扬是自始至终的。尤其在初转法轮中,佛陀更三度演说四圣谛的妙义,称为“三转十二行相”。
  第一次为“示相转”,将四圣谛的内容定义加以解说,以便弟子了解。内容为“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
  第二次为“劝修转”,劝诱弟子修持四谛法门,以断除烦恼,获得解脱。内容为“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
  第三次为“自证转”,佛陀告诉弟子,自己已经证得四圣谛,勉励弟子们只要勇猛精进,必能同样证悟四圣谛。内容为“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注释]
  □转法轮,是比喻佛陀所说之教法能破除众生之迷惑,有如轮王转动宝轮,能降伏怨敌。又指佛陀说法无有间断,辗转传布,有如车轮转动不停。佛陀成道以后,最初为世人说法,是在波罗奈斯的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比丘讲说“四圣谛”,此即“初转法轮”。
  □“圣”,是正的意思,《胜鬘宝窟》卷下本说:“圣者,正也。以理正物,名为圣义。”“谛”,即真理,有审查、真实不虚的意思。《瑜伽师地论》说:“从苦谛到道谛,是如实的,无颠倒的,故名为谛。”又说:“唯有圣者能如实了知,如实观见;一切愚夫不能如实知,如实见,因此诸谛唯名圣谛。”由上可知,苦、集、灭、道是四种正确无误的道理,是真实不虚的,是圣者所知见的,故称为四圣谛。
  □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恼的状态,苦谛就是说明人生实相是苦的道理。不管世间充满多少苦,其实佛教之所以讲苦,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知道苦的实相,进一步去寻找灭苦的方法。因此,了解苦的存在,只是一个过程,如何离苦得乐,获得解脱,才是佛教讲苦的最终目的。
  □依身体内外来分,苦有二种:
  □内苦:指身痛、头痛等四百零四种病的身苦以及忧愁、恐怖、嫉妒、猜疑等心苦。
  □外苦:指来自大自然的风雨、寒热、雷电、霹雳等灾害,以及虎狼、狮豹、蛇虫等伤害之苦。
  □有情众生所受的苦,依程度而分,有苦苦、坏苦、行苦三苦。
  □乃依苦的内容分为八种:
  □生苦:在母腹中,正坐胎时,处溷秽中,头下脚上,如坐牢狱;等出胎时,母子交危;既生出之后,风触嫩皮,刀割脐带,有苦难言。凡此因出生世间所带来的痛苦,称为生苦。
  □老苦: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乃至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是为老苦。
  □病苦:身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不免因四大不调而染患疾病。当病起时,或脏腑损伤,或皮肉疮痈,或全身疼痛,或饮食难消,乃至缠绵床榻,喘息呻吟,是名病苦。
  □死苦:当命终神识欲离去时,有如风刀解体,生龟脱壳,痛苦不堪,是名死苦。
  □爱别离苦:自己所亲爱的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是为爱别离苦。
  □怨憎会苦:常所怨恼憎恶的人,本求远离,而反聚会,是为怨憎会苦。
  □求不得苦:对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苦苦追求而不能得到,为求不得苦。
  □五阴炽盛苦:此苦是以上七苦的总体。有情众生之所以会产生痛苦,就是因为有情众生的身心是由五阴(色、受、想、行、识)假合而成,故而造作诸恶,如火炽然,生生不息,逼恼身心,苦上加苦,是名五阴炽盛苦。
  □“集”是积聚、招感的意思。集谛就是指形成痛苦的原因。众生招受苦果,往往不知自省,反而怨天尤人,更起迷惑颠倒,再造新业,复成苦因,如是烦恼业报辗转相生,苦上加苦,以致苦海无边,譬如扬汤止沸,只见滚上加滚,无有已时。因此,众生如果想从痛苦的深渊中解脱出来,首先要灭除集苦的原因,不再造作新的苦业,如此才能离苦得乐。因此,彻底了解造成痛苦的原因||集谛,是追求幸福不可忽视的要务。
  □“灭”是寂灭的意思,其实就是“涅槃”的异名;涅槃是灭除了烦恼、痛苦、人我、是非、差别、障碍等种种无明,而获得的一种境我一如、超越生死、自由自在、光明幸福的圆满境界。因此,灭谛是指灭尽贪、瞋、痴等烦恼,而显现出清净真如体性的境界。
  □“道”是通达的意思。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道谛就是指从痛苦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所必经的道路,也就是证得涅槃的正道,一般指佛陀初转法轮时所开示的八正道。与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等,合称为三十七道品,又称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以次第趋向菩提,故称为菩提分法。
  □指众生生死相续不断,辗转于三界六道之轮回。
  □相对于流转门,指灭除苦恼而至证悟。
  [习题]
  一、何谓“四圣谛”?内容为何?
  二、佛陀宣说四圣谛的动机与用意何在?
  三、四圣谛有何重要性?
  四、何谓“三转十二行相”?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