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教科书:《菩萨行证》(3)
第十八课 现代菩萨的风姿
“现代菩萨的风姿”,收录近百年佛教史上出家、在家二众奉行菩萨道的殊胜事迹。在家众有优婆塞杨仁山、李炳南、赵朴初、严宽祜等;优婆夷孙张清扬、张姚宏影等;出家众有太虚大师、慈航菩萨、台湾的妙果法师、圆融比丘尼等人。
现代菩萨的风姿,千差万别,各有特色,但终不离以“大悲救苦”、“利乐群生”为共遵之本。如:刻经印藏,令法宝流通;维护寺产,令僧宝免难;悲心济世,令老幼安养;传授戒法,令尸罗久住;布教讲说,令大众归信;办学教育,令薪火相传。
复兴中国佛教的功臣杨仁山居士
杨仁山,名文会,字仁山,安徽池州石埭人。一八三七年出生于书香之家,一九一一年逝世,享寿七十五岁。幼随父定居北京,早年习儒学,并学天文地理,同治元年,因阅读《大乘起信论》,开启他刻经弘扬佛法的一生。可说是近代佛教复兴的启蒙者。美国哈佛大学宏姆斯.韦尔契教授誉之为“中国佛教复兴功臣”。
杨居士创办金陵刻经处,先后刻印经典两千余卷,流通经书百万余卷,佛像十余万帧,影响后来北京、天津等各地刻经处的成立。另外,他也曾至印度协助斯里兰卡摩诃菩提会会长达磨波罗居士弘扬佛教,创办只洹精舍,成立支那内学院,门下人才辈出,尤以太虚大师、欧阳渐最为突出,其他如仁山、智光、虞愚、吕澄等,亦甚优秀。杨仁山如此不遗余力的推动佛教,促成了近代中国佛教的复兴。
缔结莲社倡导念佛的李炳南居士
李炳南,名艳,字炳南,号雪庐,山东济南人。生于一八九○年,殁于一九八六年,世寿九十七。从小聪慧好学,能奏笛,好剑术,诗经子史、歧黄之术,无不精妙。早年皈依于净土祖师印光大师座下,曾出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府秘书数十年,后于台中提倡念佛法门,坚持往生净土,一时风气大盛,接引无数大专青年学佛,培育弘法人才,创立“台中佛教莲社”,兴建“慈光图书馆”、“菩提医院”,创办“明伦月刊社”等弘法文化机构。追随其念佛者有立法委员董正之、考选部政务次长周邦道、《菩提树》发行人朱斐等。
雪庐老人在台弘法四十余年,立下佛教许多社会事业,日常除任奉祀官府秘书长外,晚间还在各道场讲经,并兼任东海大学、中兴大学教授,个人生活如苦行僧,是外现儒相,内秘菩萨行的在家长者。
护持寺院抢救佛教的赵朴初会长
一九○七年生,安徽太湖人,幼承家学,勤于文史哲学的研究,是诗家,也是近代中国四大书法家之一。
大学时代才开始接触佛学,后深入探索佛教各宗哲理教义,先后出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及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等职。曾积极致力重建寺院,兴办佛学院,挽救中国佛教,协助重建僧团领导,并团结全国佛教徒发扬佛教优良传统,推进佛教各项事业发展,促进国际佛教徒间的友好与文化交流。一九八二年荣获日本佛教传道协会颁与传道功劳奖,一九八五年日本庭野和平财团授予和平奖,日本佛教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致力文教延续薪火的严宽祜居士
在佛教界素有“严老”之称的严宽祜,本名“祜邦”,一九二四年出生于广东汕头的望族。一九四二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目睹流离失所的难民,感悟世间无常,而开启学佛的生涯。
严居士于香港设立佛经流通处,刊印百余种佛经,流通逾百万册,促使佛法广为流行;也曾积极抢救即将被焚的佛经,延续佛教薪火。后至美国兴建玉佛寺,成立德州佛教会,开办菩提学院中文学校;更发心至大陆兴建慈敬、常宝及佛光希望小学;每年资助大陆十八个省市三十八间佛学院及捐助百余所寺院袈裟、海青等法物。
严宽祜虽然所受教育不多,但自修学习,事业有成,他捐建多所学校,让万千学子能接受教育,所到之处成立文教基金会,兴办寺院、流通处,抢救法宝,发展海外佛教文化事业,成绩斐然。他谦虚、博学、热情,是一位护法为教的现代维摩。
护法卫僧宣扬圣教的孙张清扬女士
孙张清扬,又名张晶英,一九一三年生于湖南,家境富裕,母亲为虔诚的佛教徒,适夫孙立人将军。清扬居士毕生投入佛教事业,对护持佛法不遗余力,曾任贵州督匀慈幼院院长、中国佛教会常务理事,为佛光山八品功德主。
一九四三年,清扬居士率先联合国大代表王均一等人,致函行政院院长陈诚先生,请求释放被诬陷入狱的大陆僧伽,令慈航法师等数十人幸免于难;亦曾经协助李子宽居士买下台北善导寺,供大陆僧侣来台弘法之用;捐款协助东初法师影印大藏经,为当时佛教界一大盛事,深深影响近代台湾佛教的复兴。除此之外,又协助创办《人生杂志》,同时赞助张少齐居士所办的觉世书店,并捐款兴建中华佛教文化馆,对台湾早期正信佛法的推动,有莫大贡献。
晚年,孙女士将台北寓所捐出,指名作为佛光山弘法教育基金之用,对于僧伽教育深具远见。她一生护法卫僧,堪为现代在家居士的楷模。
协助建寺大心布施的张姚宏影女士
出生于富裕家庭的张姚宏影,在家乡温州完成学业。慈父往生后,接掌家务。
十八岁时,感染肺疾,在雁荡山观音寺调养,因而与佛结缘。她一生心仪文教事业,为回馈乡梓,在温州市捐献“宏影图书馆”;为纪念先夫,捐建“宏德中学”。年五十,成为佛光山信徒,协助创建洛杉矶西来寺、关岛禅净中心,让华裔有信仰的依靠。进而再协办西来大学、佛光大学、佛光卫星电视台等。近年协助创办南非佛学院,给予黑人皈信出家的助缘。这一切均成为佛门胜事。
张姚宏影建设伯爵山庄,成立日月光电讯集团,以净财推动佛教文化教育事业,以此作为自度度人圆满菩萨道的法门。
提倡人生佛教的领袖太虚大师
太虚,一八八九年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州的长安镇。幼失恃怙,长养于庵院,深受外祖母的宗教熏陶。十六岁由小九华寺士达监院为他剃度,法名唯心,但培养之恩皆渊源于其师祖奘年。
太虚大师一生致力于佛教改革运动,倡导人生佛教,他有两句名言:“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瑜伽菩萨戒本。”虽然始终未能竟愿,但是他的影响却极为深远。大师一生讲学弘法,不遗余力。曾出任中国佛学会会长、云南省佛教会理事长、闽南佛学院院长等职,主持庐山暑期讲习会,首开自由演讲佛法的风气。曾主编《海潮音杂志》,宣扬人生佛教的理念,目前仍在台湾发行,也是中国佛教历史上发行最久的刊物。
在中国近代佛教史上,太虚大师不仅是一代佛教领袖,其著作《太虚全书》更是现代佛学思想的巨擘。太虚大师的思想主张八宗平等互融,各有殊胜,此一观念突破古德判教的传统。
现代肉身菩萨的慈航大师
慈航,名继荣,字彦才,福建建宁县人,一八九五年生。十八岁礼自忠和尚为师,剃度出家,法名慈航。在江西能仁寺受具足戒,曾学禅于圆瑛法师,听经于谛闲法师,学净于度厄老和尚,受教于太虚大师。
一九三三年,在仰光与丘宏传、陈宏宣居士等人成立“中国佛学会”,将大乘佛法传至南传佛教之地。此外,创办星洲菩提学院、槟城佛学会等,致力于佛学社会化,培育僧伽,对接引南洋地区的华侨皈依佛教贡献良多。
一九四八年,应妙果和尚之请,来台主持“台湾佛学院”。此外,汐止静修禅院住持达心、玄光二人礼请他到弥勒内院驻锡、授课,当时大陆来台学僧纷纷前来依止,弥勒内院遂成为台湾的佛学教学中心,当时亲近慈老的大陆来台学僧,例如了中、自立、净海、幻生、浩霖、唯慈、宽裕、真华等人,均是法门龙象,分别于各地弘化一方,为佛教贡献力量。
一九五四年示寂,寂后坐缸,面目如生,三年后开缸,肉身不坏,成为台湾第一尊肉身菩萨。
创办台湾佛学院的妙果长老
妙果 ,字腾悟,生于一八八四年,台湾桃园人。从小习儒读书,聪明灵慧。十三岁,因为父兄相继去世,感人生无常,而有出家之志。十八岁时,在大溪斋明寺皈依,后随凌云寺觉力禅师学佛,一九一二年于鼓山涌泉寺受具足戒。后创建苗栗法云禅寺、中坜圆光禅寺,专供僧众修道,而蜚声东瀛,获日本永平寺及总持寺赠金襴袈裟,且受日皇迎入内廷供养。同时,日本台湾总督选为南瀛佛教会理事,到处宣讲佛法,各地佛寺聘为导师。一九三六年传授大戒于圆光寺;为抢救僧青年,创办台湾佛学院,延聘慈航法师主持。不仅如此,诸多大陆军政长官初来台湾,也因其接引,而皈依者甚众。如谬征流、徐良等,皆为其弟子,晚年仍朝夕课讲不辍,严持毗尼,一九六三年圆寂于中坜圆光寺,世寿八十。
传授戒法捐助办学的圆融比丘尼
圆融,生于一九○六年,圆寂于一九六九年。曾重建屏东东山寺,成立图书馆,寺院庭园广大,开放供市民休闲游憩;提倡念佛共修,经常召集徒众弟子,于屏东县内作乡村布教。圆融并任屏东佛教会理事长多年,倡导戒律,迎请高僧大德传授三坛大戒多次。又法师深感教育的重要,因而热心于佛教教育的推动,曾请道源、真华、会性法师诸人主办佛学院;也于一九六一年,巨款捐助中国佛教会,创办中华佛学院。其大弟子天乙、天机诸师继承他的遗志,可惜天乙法师壮年早殁,现在的香光寺尼众教团,即其法脉。
上述现代菩萨的风姿虽只是沧海一粟,但愿藉此篇抛砖引玉,令未发菩萨道心者,生起大悲,已发心者,坚固行愿,于三大阿僧只劫久远的菩萨道中,能作一切众生的救护,引导一切众生入佛知见,同登如来佛地。
[注释]
金陵刻经处位于南京市延龄巷,以刻印流通佛典为目的之佛教文化机构。杨仁山有感于清末兵乱,经典多轶失,遂与同志十余人四处劝募,着手佛典之开版流通。同道江都郑学川(其后出家,法号妙空),首于扬州东乡之砖桥鸡园创设江北刻经处,杨仁山则于南京从事刻经。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刊行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图、十一面大悲观音像等。后于南京北极阁建屋,收藏数年来所刻之经版。光绪八年(一八八二),于元墓山香云海觅求藏版之地,然因经费不足而告中止。光绪十二年,杨仁山渡海至英国,三年后返国,得日本缩刻大藏经,因是闭户诵读。十六年,至北京蒐寻藏外古德逸书,并经由日本佛教学者南条文雄,由日本寻回我国失传之隋唐佛教著述,如《中论疏》、《百论疏》、《成唯识论述记》等,刻印流通。二十三年,于南京城北延龄巷开设藏版及流通处,即金陵刻经处之创始。三十三年,于刻经处开办佛学学堂,称只园精舍,养成振兴佛教之士。未满两年,因经费不足而中止。乃研读《大日本续藏经》,然认为其混杂,遂详订书目,汇编大藏辑要。宣统三年(一九一一),杨仁山罹疾,临终委托陈樨庵、陈宣甫、欧阳渐等三人开版大藏辑要所揭典籍,又召集佛学研究会同仁,共商金陵刻经处之维持。杨仁山殁后,陈樨庵等人继续经营,从事刻经。
国民革命军至南京后,刻经事业一度终止。中日事变后,难民居于刻经处,若干经版散轶。西元一九五二年,文会之孙杨立生、杨雨生与徐平轩、赵朴初等人获得南京、上海佛教界的护持,成立“金陵刻经处护持委员会”。其中,徐平轩主其事,吕澄任辅佐。另有中国佛教协会的经济援助,故计划扩充业务,加以周叔迦等人的外护,遂扩大刻经处所,整修破损屋宇及所藏经版,版架几达九百个,又整顿文会藏书一六○○种。一九五四年以后,由于中国佛教协会之助,更进一步收集散于全国各地之经版,计有江北刻经处二二九○○个,重庆罗汉寺一四三九○个,苏州玛瑙经房三八○○个,北平、天津两刻经处二二六○○个,所收经版共达十二万版以上,又置刻工二十人,补刻散轶经版,与玄奘着译书之新刻。应刻经之需要,养成经典的新摺、刻工,致力蒐集散轶经版,并置英文世界佛教大百科事典之中国编纂所支部。
支那内学院乃我国现代著名之佛学院,创办于一九二二年。因古印度称中国为支那,佛教自称内学,故有此名。院址位于南京公园路。院务由欧阳渐主持,设学务处、编校流通处、事务处,分掌研究、讲演、图书、出版、校勘、编纂、庶务等责。教授除欧阳氏外,另有汤用彤、吕澄、邱虚明、王恩洋、聂耦庚等人。学生除正式招生者外,社会各界亦经常有来该院问学者。一九二五年,该院开设法相大学特科,招收比丘、居士等学员四十余人,一九二七年特科因故停办。一九三七年中日战争爆发,南京被日本占领,该院迁往四川江津,定名为蜀院。一九四三年欧阳氏去世后,院务由吕澄接掌。原在南京刻经一一○部一○五五卷,入蜀又刻经三十部五十余卷。该院以主持人欧阳氏为一代佛学名家,教授亦多为一时之选,故颇受中日等国佛学界所重视,俨然为当时我国佛学研究中心。该院以“师、悲、教、戒”为院训。所刊行之《内学年刊》,与太虚大师的《海潮音杂志》,并为民国以来的两大佛教刊物。
欧阳渐(一八七一——一九四三),江西宜黄人,字竟无,一字渐吾。早岁刻苦治学,博览诸子百家,中日甲午战起时,感于杂学无济于国事,乃专治义理之学,欲以之挽救时弊。三十四岁,赴南京师事杨仁山,得闻华严法界之旨,皈信佛教,入只洹精舍,潜心经论,致力佛学。年三十六,母亲病逝,遂将肉食、色欲一并断绝。自云学佛与他人异,每于悲愤而后有学。曾留学日本,返国后,任两广优级师范教员。其后再赴南京,从杨仁山游,杨氏临殁,以金陵刻经处相嘱。一九一二年,与李证刚等倡设佛教会,主张政教分离,沙汰庸僧,可惜事与愿违,未能成功。
欧阳氏于佛学,初读《大乘起信论》、《华严经》、《楞严经》。年逾四十,转攻法相唯识、《瑜伽师地》等,更由《大智度论》而《般若》、《涅槃》;久之,则专尚法相唯识,扬弃《华严》,以为《大乘起信论》、《楞严经》均为伪书。同时会通儒佛,所刊行《中庸传》、《孔学杂志》、《四书读》等,皆能发前人之所未发,学术界尊为“佛学大师”。
一九二二年,在南京创立“支那内学院”,讲“唯识抉择谈”,吕澄、汤用彤、王恩洋、黄忏华、熊十力等人皆尝游学于其门,名学者梁启超、梁漱溟、章太炎等人亦与之相过从。印度诗哲泰戈尔来华访问时,特往面晤,畅谈一夕,惊佩不已。十四年开办法相大学,设特科,然以时局停办。复编纂《藏要三辑》,方便学佛。抗战期间,迁内学院于四川江津,仍讲学、刻经不辍。一九四三年二月,氏以肺炎病逝于蜀院,享年七十三岁。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有《欧阳大师遗集》四册。
严居士对大陆的教育热衷关心,在获知大陆人民生活困苦、教育资源贫乏后,遂请托上海的佛教同仁,如丰一吟、潘文彦等近十数人的协助,组成工作小组,走访多处偏远乡镇,深入了解实际所需。除了资助各地小学重建外,并为纪念其母严陈慈敬及岳母崔冯常宝老居士,分别在安徽、甘肃二省兴建“慈敬小学”、“常宝小学”。此外,严居士一心希望建造一所以佛教为名的社会学校,于是在排除重重困难后,他们与广东省青少年事业发展基金会的“希望工程”,合作兴建“佛光希望小学”,这是大陆第一所以“佛光”为名的学校。
严宽祜居士所成立的基金会有:“上海福慧基金会”,敦请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任名誉会长,严宽祜任会长,本着佛教教义“福慧双修”,布施以培福,教育以修慧而定名。严居士除了捐款人民币一千万元之外,另以美金三十万购置办公室,作为基金会的会址。一九九四年,又本着回馈十方大众的心意,在台湾设立“财团法人严宽祜文教基金会”,多年来不断致力于教育、慈善等事业。
一九七三年,严居士移民美国德州休士顿,因发现附近几州完全没有佛教的踪迹,遂着手计画在当地开展佛教事业。不久,启建佛光寺,至一九八九年底,再兴建玉佛寺,次年六月二日落成开光时,休士顿市长蕙特美女士为感谢“德州佛教会”为该地社教、慈善所做的贡献,特颁发四枚荣誉公民证暨亲善大使证书予永惺、净海、宏意三位法师及严宽祜居士,并宣布该日为休士顿的“佛教日”,使佛教徒皆与有荣焉。
一九五五年,为了法宝的保存与弘传,严居士设立“香港佛经印送处”,年底更名为“香港佛经流通处”,专门印赠、流通佛教经书和法器。当时,台湾与大陆音讯难通,香港成为当然的转运站,而严宽祜的“香港佛经流通处”,其服务内容除了经典佛像以外,举凡教界的请托代办,皆一概义务承揽。当时在台湾三重埔办理“佛教文化服务处”的慈庄、慈惠法师(当时是在家小姐),便是以通讯方式向严宽祜请购法物,如此一来一往,结下日后严居士与佛光山的深厚因缘。
有关严宽祜居士的介绍,可参见《普门杂志》二一八期第八十二页。
孙女士与佛光山法缘甚深,孙立人将军亦曾在一九七九年莅临佛光山。相关资料见《普门杂志》一三六期第一四八页、一三七期第七十八页、一四七期第一三三页、一五五期第一○六页、一四一页、一五三页,一五六期第一五五页,以及《传灯》第六十页。
参见《普门杂志》一二五期第一五一页、一三八期第一四二页、一四三期第一六○页、一九三期第八十二页、一九七期第八十八页、二○一期第一三四页。
太虚大师,浙江人,俗姓张,本名淦森。法名唯心。为民国以来佛教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号华子、悲华、雪山老僧、缙云老人。十六岁出家。十八岁受具足戒于宁波(即今鄞县)天童寺寄禅和尚,时与圆瑛法师私交甚密。十九岁在西方寺阅读藏经,因读《般若经》而有悟境。其后游学于杨仁山之只洹精舍,与欧阳渐、梅光羲同学。因受时代思潮的激发,故主张革除佛教积弊,以弘教护国,进而兴国救世。一九一二年赴广州宣扬佛法,被推为白云山双溪寺住持。并与仁山法师首倡组织“佛教协进会”,进京晋谒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提出改革佛教计画,中山先生以手令褒勉之。旋倡改金山寺为佛教大学,未获成功。翌年,在南京创设中国佛教协进会,后并入中华佛教总会。在追悼寄禅和尚大会上,主张教理、教制、教产三大革命,撰文鼓吹佛教复兴运动,建立新僧团制度。
民国三年掩关于普陀山。某夜,忽闻前寺开大静,心念蓦然断息,复历悟境。二十八岁又历第三次悟境。在关中先后撰写《佛法导论》、《整理僧伽制度论》、《首楞严经摄论》等书。二十九岁出关后,即代圆瑛法师参加台湾法会,游历日本,并在上海创设觉社,主编《觉社丛书》,翌年改为《海潮音月刊》。三十二岁,与欧阳渐的支那内学院有法义之诤。大师以平素反对用进化论的历史考证法研究佛书,故于日本学者考证《大乘起信论》、《楞严经》等书为伪书时,乃起而反对。尝作<评大乘起信论考证>、<佛法总抉择谈>,力主法相必宗唯识,并为《起信论》辩护。同时,倡导大乘八宗平等,而宗本天台、禅宗。更主张以禅、律振兴佛教,且拟弘扬大乘佛法于国际上。时人将其归属为佛教界革新派的代表,而以谛闲大师为守旧派的代表。一九二四年,在庐山举行世界佛教联合会。次年,率团出席日本东亚佛教大会,并考察日本佛教,日人尊之为“民国佛教界之盟主”。一九二七年,任厦门南普陀寺住持兼闽南佛学院院长。一九二八年,在南京创设中国佛学会,并弘化于英、法、德、荷、比、美各国,应法国学者建议,在巴黎筹设“世界佛学院”,为中国僧人赴欧美传
播佛教之始。自此声望日隆,国内有视之为佛教救星者。四十四岁,住持奉化雪窦寺。次年,与熊十力、支那内学院有法义之辩。四十九岁,作“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自陈佛教改革每遭挫折的原因。其后,积极从事于建立佛教中心组织的工作。一九四三年,与于斌、冯玉祥、白崇禧等组织中国宗教徒联谊会。抗战胜利后,任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主任、国民精神总动员会设计委员等职。一九四六年,受宗教领袖胜利勋章。师意欲成立中国佛教会,惜未克达成,即于一九四七年,示寂于上海玉佛寺直指轩,享年五十九岁。
师一生倡导佛教革命,致力佛教事业,虽未能竟愿,然其影响极为深远。综其一生,皆为实践佛僧、佛化、佛国的三佛主义而努力。首先,为提倡僧教育,培植僧材,设立武昌佛学院(一九二二)、闽南佛学院及汉藏教理院(一九三一,重庆北碚缙云寺)。其次,创办《海潮音》、《佛化报》、《佛化新青年》等杂志以弘扬佛法。一九二九年,更着手组织“世界佛学院”,以建立人生佛教,促使佛教世界化。并派遣学僧分赴西藏、印度、锡兰等地留学,以从事巴利文、梵文、藏文的研究。其造就培养的人才甚多,有法舫、法尊、芝峰、印顺、大醒、大勇等人。其主要著作有《整理僧伽制度论》、《释新僧》、《新的唯识观》、《震旦佛教衰落原因论》、《法相唯识学》、《真现实论》等,后由印顺等辑为《太虚大师全书》六十四册行世。
圆瑛法师(一八七八——一九五三),我国近代僧。福建古田人,俗姓吴,法名宏悟,号韬光,以字行。生于清光绪四年。幼失怙,十九岁至鼓山出家,主修天台学,后至宁波天宁寺习禅。二十六岁参学于天童寺敬安和尚,并赴福建、浙江及南洋等地讲经,声誉极高。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与太虚大师缔交,订定“以心印心、白首如新、以善劝勉、疾病相扶、安危与共、事必相商、各自立志”等数条义规,共结兄弟之盟。时年二十九,太虚十八。其后致力于组织中国佛教会与寺产保护运动(当时政府提倡庙产兴学运动,主张以寺院财产充作振兴教育之资)。一九三一年四月,于上海举行中国佛教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时,由于议决事项的意见相左,太虚等进步派乃脱离该会,另于南京组织中国佛学会。师与王一亭等则继续主持中国佛教会。抗战军兴,师赴南洋募集医药费用。翌年,主持槟榔屿极乐寺。一九三九年,返上海,主持福建鼓山涌泉寺、宁波天童寺,并于上海玉佛寺、圆明讲堂等处讲经布教。其中,尤以《楞严经》的注释、宣讲,倾四十余年的愿力而广说之,机辩纵横,饶益教界。此外,特重僧伽教育、社会福利事业、各地寺刹复兴、佛书刊行、难民救济等。一九五三年九月,于北京入寂,世寿七十六。遗有《圆瑛文集》、《圆瑛大师法汇》等著作行世。
谛闲法师(一八五八——一九三二),清末民初天台宗名僧。浙江黄岩人,俗姓朱,名古虚,号卓三。幼见沙门即喜。少时习医,二十岁,悬壶邑中,屡为贫者施药。未久,以妻亡子死、慈母见背,遂遁入白云山,依成道法师出家。二十四岁,于天台山国清寺受具足戒。先后亲炙敏曦、晓柔、大海等诸师研习《法华》、《楞严》等经。光绪十二年(一八八六),受迹瑞融祖之法,传持天台教观第四十三世。先后掩关三次,专修禅观。历任永嘉头陀寺、绍兴戒珠寺、上海龙华寺、鄞县观宗寺等住持。其间应各地僧俗之请,讲经四十余年。
宣统二年(一九一○),于南京设立佛教师范学校,并任校长。一九一九年,于观宗寺开创观宗学舍,讲经弘法。后又主讲于观宗学舍,罗致学僧,授以台宗大小诸部,于是人才辈出,其僧俗弟子有常惺、仁山、显荫、倓虚、戒尘、持松、妙真、蒋维乔、黄少希等,对于天台义学的弘扬,贡献殊大。一九三二年七月,入寂于观宗寺,世寿七十五。着有《大佛顶首楞严经指昧疏》、《圆觉经讲义》、《金刚经新疏》、《始终心要解》、《观经疏钞演义》、《教观纲宗讲记》等书,后人合辑为《谛闲大师遗集》行世。
[习题]
一、请举出五则例子,叙述现代菩萨的风姿。
二、现代菩萨有何共同的特色?
三、除了本课中的“现代菩萨”,请您再举出二位现代菩萨的风范。
四、试述现代菩萨应肩负的使命与任务。
第十九课 菩萨道的经论介绍
大乘经论里有许多蕴含菩萨道的思想,今列举《圆觉经》、《解深密经》、《胜鬘经》,《大乘起信论》、《瑜伽师地论》、《菩提道次第论》等三经、三论,略说菩萨思想的经证。
一、《圆觉经》:
全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唐朝罽宾佛陀多罗译。是唐、宋、元、明以来,贤首、天台、禅宗等教下、宗下,盛行讲说研讨的经典。
本经的内容,是佛陀为文殊、普贤、弥勒等十二大菩萨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观行,主张人人本具圆觉妙心,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由于凡夫以四大、六尘作为身心假相,就像病目妄见“空中华”、“第二月”。
如何证得与佛陀平等无别的圆满觉性?佛陀对普觉菩萨说明:欲求圆觉,要尽一切虚空、一切众生,皆令入究竟圆觉。对弥勒菩萨开示:修学圆觉法门,应求诸善知识,发广大心,正立菩提愿,承受善知识教诲,能免于堕入邪见,不妄自修诸魔业。
佛陀最后嘱咐圆觉菩萨:佛陀灭度以后,末世众生求道不成,当精勤忏悔往昔恶业,安住大悲心,为诸大众施大饶益,才能圆满菩萨发心。
二、《解深密经》:
本经共五卷,分八品,唐玄奘大师译,以大乘境、行、果甚深奥妙的法义为全经的宗趣。乃唯识宗所依据的“六经十一论”之一,更是大乘唯识学证知阿赖耶识的理论根源。
《解深密经》初四品明所观境,次二品辨能观行,后一品显所得果。在序分时,即明示如来庄严所依,“大念慧行以为游路,大止妙观以为所乘,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入门”,依定慧等持之力,入三解脱门。
《解深密经》的<地波罗蜜多品>中,佛陀为观自在菩萨说明六度为一切菩萨的学处,并以修学五法:一者、信解正法;二者、修十法行;三者、护菩提心;四者、近善知识;五者、勤修善品:作为资益六度万行的完成。
三、《胜鬘经》:
本经全称《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南朝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共十五章,立“如来藏”之说,以“心性本净,客尘所染”,宣说如来藏的密意。本经融和《法华经》“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及《华严经》“净心妙有”的思想,并集其大成。
全经的宗旨,有四种含义:一者、摄受正法,救度众生;二者、奉行大乘,胜二乘果;三者、破烦恼缠,显如来身;四者、净秽平等,解缚一如。
胜鬘以十大受、三大愿,开展菩萨大道,坚持净戒、不慢尊长、不瞋众生,以无厌心为众生说宁舍身、命、财,护持正法等,都显示菩萨的愿行就像勇猛的狮子,信受大乘,心无怯弱。
四、《大乘起信论》:
简称《起信论》,马鸣菩萨造,南朝真谛大师译,共一卷,以“一心、二门、三大”为理论基础,建立一心二门、真妄同体、净染同一的思想,发挥真如缘起论“心性本净”的境界。
《起信论》主张“心性本净”,譬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但须种种方便熏修,才能得其明净。论中提出四种方便,可远离信心怯弱,毕竟不堕二乘之地:一者、信真如之理,起于大悲;二者、惭愧悔过,止一切恶;三者、爱敬三宝,能消业障;四者、大愿自在,遍一切众。还有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等方法,成就四不坏信。
《起信论》总述菩萨发心修行的过程,是依“众生总摄一切法”,统合净染的分别。就如同《华严经》所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五、《瑜伽师地论》:
本论篇幅很大,共一百卷,弥勒菩萨说,无着菩萨记,唐朝玄奘大师译,内容分五部分,其中以<本地分>的十七地义最为重要,说明三乘十七地所依、所行的境界。
十七地概分为境、行、果。境即三乘人所观的境,行则为三乘行者的修行,以修习闻、思、修三种慧行为共法。在第十五地中的“菩萨地”提及:菩萨以发心为依止,并以平等分布,心喜施与;修和敬业,善顺他心;知恩知报,不怀怨结;难行事业,皆无畏惮;诸苦难中,悉能安忍;性不顽钝,性不愚痴等六波罗蜜多,满足福慧资粮,成熟菩萨种性。
菩萨种性优于二乘,由大悲心熏发,能成熟一切佛法及诸有情,于涅槃不多愿乐,于众生不生厌离。
六、《菩提道次第论》:
这是西藏宗喀巴大师所著。全论述说三士道,即人天乘、声闻乘、菩萨乘的修学过程。此为总摄佛教全体要义,故名《菩提道次第论》。
三士道共同基础有二:一、为亲近善知识;二、为思惟人身难得。下士道为离三恶趣,升人天之道。须皈依三宝、深信因果、止恶修善;中士道为涅槃道,以戒、定、慧三学,出离三界生死;上士道为菩提道,欲救度一切众生,成就无上佛果。由此发起菩提心,求受菩萨戒,以六度成熟自身,以四摄法利乐有情。
“三士道”的修行是不分宗派传承,都要学习的善品道法,故又称“共同道”。
此外,与菩萨道有关的经论尚有:《华严经》中菩萨以清净身、语、意成就愿海;《法华经》中菩萨常以无畏施与众生;《维摩经》中菩萨因众生病故病;《大智度论》中明言菩萨以六波罗蜜为实践方法;《摄大乘论》中,以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为菩萨共遵学处;《入菩提行论》中,则说先忏悔罪障,恭敬三宝、师长,并以随喜修学一切善法方便,方入菩萨广大行门,圆满菩提。
[注释]
《圆觉经》的注释书,有唐代宗密大师所著《大方广圆觉经大疏》、《大方广圆觉经大疏钞》等多种。
依佛陀的言教开解立行,重视教理教义的宗派,称为“教下”或“教门”,如华严、天台、唯识等即是。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禅宗则称宗下、宗门。以其“乃释迦文一佛教之大宗正趣”、“三学者莫不宗于此门”,故称为“宗门”或“宗下”。二者合称为“教禅二宗”或“宗门教下”。
《解深密经》同本异译尚有南朝真谛大师所译的《佛说解节经》、北魏菩提流支所译的《深密解脱经》。内容分为八品:<序品>、<胜义谛相品>、<心意识相品>、<一切法相品>、<无自性相品>、<分别瑜伽品>、<地波罗蜜多品>、<如来成所作事品>。除<序品>外,其余七品均为《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五至七十八所引收,此外《摄大乘论》、《成唯识论》亦引用之,对后世的影响甚大。今本经注疏较着名者,唯存圆测《解深密经疏》十卷。
“境、行、果”的“境”,指观照、信解的对象,系就一切法审其善、恶、无记等三性,观察其有体无体、有为无为等。“行”,由观境而起信解的修行,即已知境界,则修习闻、思、修三慧,专致于五重唯识观。“果”,指因其修行而得的证果,谓有漏之修,能招感世间一切妙果;无漏之修,可永灭诸障,证得大菩提。
六经指:《华严经》、《解深密经》、《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未传译)、《大乘阿毗达磨经》(未传译)、《楞伽经》、《厚严经》(未传译),一说为日照译的《大乘密严经》。十一论指:《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经论》、《集量论》、《摄大乘论》、《十地经论》、《观所缘缘论》、《阿毗达磨集论》、《二十唯识论》、《辩中边论》、《分别瑜伽论》(未传译)。
指得解脱证涅槃的三种法门。空门,观一切法皆无自性,由因缘和合而生。若能如此通达,则于诸法而得自在。无相门,又称无想门。谓既知一切法空,乃观男女一异等相实不可得。若能如此通达诸法无相,即离差别相而得自在。无愿门,又作无作门、无欲门。谓若知一切法无相,则于三界无所愿求;若无愿求,则不造作生死之业;若无生死之业,则无果报之苦而得自在。
乃十种受持经典的方法行仪。书写:书写经、律、论,使其广为流通。供养:乃尊敬有经典或有佛塔之所在。施他:指为他人说正法,并施与经典而教化之。谛听:专注聆听他人读诵经文。披读:自开经典读诵。受持:指受纳教法,忆持不忘。开演:指为他人说教法,使其起信解。讽诵:指讽诵、宣扬经文,使他人产生喜悦。思惟:指思惟佛陀所说的法义。修习行:指修习佛陀所说之法。
为大乘如来藏系经典中代表作之一。内容叙述胜鬘夫人对佛陀立十大誓愿、三大愿,并自说大乘一乘法门,阐释圣谛、法身、如来藏等。本经注释本甚多,现存有净影慧远的《胜鬘经义记》(缺下卷),吉藏的《胜鬘宝窟》,及日本圣德太子的《胜鬘经义疏》等。
为真常唯心论系的重要论典。本论注疏不胜枚举,较著名者有隋代慧远的《起信论义疏》、新罗元晓的《起信论疏》、唐代法藏的《起信论义记》,三书合称为《起信论》三疏。本论为历来各宗所依的重要经论,三论宗的吉藏、天台宗的智顗亦对本论推崇备至。唐代时,元晓、法藏、澄观、宗密等华严家争相为本论作注疏。至湛然作《金錍论》,本论渐成为天台家造章疏时所必依用的经论。
所谓“一心”,即指众生的如来藏(真如)心。盖一心能摄万法,万法皆为真如的显现。然此心有觉与不觉之分,故析为二门,觉者称为“心真如门”,不觉者称为“心生灭门”。由此一心的本体(具有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等无差别相的性质)而言,称心真如门。由此一心的现象(具有生、灭、增、减等性质,为相对的差别相)而言,称心生灭门。心真如门为宇宙本体的觉性,心生灭门为宇宙现象之不觉性。此种一体二面之关系,即称为“一心二门”。然二门毕竟不一不二,犹海水与波浪,虽因风动而起波浪,然于海水的本性则不生变化,故海水与波浪两者为毕竟不二。所谓“三大”,指众生一心的本体、相状、作用广大无限,故称体大、相大、用大。体大,真如平等的法常恒不变,一切法不增不减,遍其体性。相大,真如的相状具足大智慧光明等无量功德。依如来藏之义,功德之相如恒沙无量,故称相大。用大,真如的作用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之因果。《大乘起信论》:“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从本已来,性自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
系印度瑜伽行派的基本论书,亦为中国法相宗重要典籍。内容详述瑜伽行观法,主张客观对象乃人类根本心识的阿赖耶识所假现的现象,须远离有与无、存在与非存在等对立的观念,始能悟入中道,为研究小乘与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宝库。由于本论广释瑜伽师所依所行的十七地,故又称《十七地论》。全书分为五分:本地分,广说瑜伽禅观境界十七地之义,乃本论之主体。又十七地之中,尤以“菩萨地”为重要。摄决择分,显扬十七地的深义。摄释分,解释诸经之仪则。摄异门分,阐释经中所有诸法的名义差别。摄事分,明释三藏之要义。
“地”为阶梯之义,十七地即指从凡夫到成佛所必须经历的十七个修行阶段,为瑜伽行派的瑜伽师所重。十七地是: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地、无心地、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有余依地、无余依地。此说见于《瑜伽师地论》卷一至卷五十。
菩萨种姓是指具有成佛可能性的众生,此类众生在久远劫中常修菩萨行,于福德资粮、智慧资粮常勤修学,故有大势力,于未来劫中能证无上正等菩提。因此,六根所现皆为菩萨相状,日常所行皆为六度四摄,此乃菩萨种姓所具有的殊胜。
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师着。本论系基于显教而阐说由凡夫趣证佛果所必须经历的修学次第,作者总摄三藏十二部经的要义,依据噶当派祖师阿底峡《菩提道灯论》以下士道(人天乘)、中士道(二乘)、上士道(大乘),由浅入深,次第撰著而成。本论特色乃详述三士道中每一道次的修行方法,并强调下士道并非只求人天福报,中士道亦非只求了生脱死的涅槃解脱,此二者皆为进求上士道菩提道果而作准备,故是以“共下士道”、“共中士道”综贯成佛的菩提道次第。另外,作者为广传此论,省去诸所引教证部分,精简概括要义而成《菩提道次第略论》,相对于《略论》本,则本论又称为《广论》。本论在西藏盛极一时,并辗转流传于西康、甘肃、青海、蒙古等地,中国汉地则由法尊法师于一九三五年翻译完成,始刊行流通,渐为中国佛教所知。印顺长老的《成佛之道》一书所立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的修行历程方法,即参考本论三士道修行次第而成。
为我国华严宗所依经典。系如来成道后的第二七日,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上位菩萨所宣说的自内证法门。此一华严经教乃教法中的根本法轮,内容记述佛陀的因行果德,开显出重重无尽、事事无碍的妙旨。本经译本有三种:《六十华严》,凡六十卷,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八十华严》,凡八十卷,唐代实叉难陀译,为华严宗最主要经典;《四十华严》,凡四十卷,唐代般若译,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为新旧两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之别译,内容记述善财童子历参五十五善知识(或谓五十三参)而成就普贤的行愿。
后秦鸠摩罗什译,共有二十八品。该经为把握佛陀的真精神,乃采用诗、譬喻、象征等文学手法,以赞叹永恒的佛陀(久远实成之佛)。称释迦成佛以来,寿命无限,现各种化身,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重点在弘扬“三乘归一”,即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归于一佛乘,调和大小乘的各种说法,以为一切众生皆能成佛。今本文中“菩萨常以无畏施于众生”乃出于<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维摩经》成经的因缘是维摩居士称病,欲令佛陀遣诸比丘菩萨探问其病,藉此机会与佛陀派遣前来探病的文殊师利等,反复论说佛法,因成此经。本经是基于般若空的思想,以阐扬大乘菩萨的实践道,说明在家信徒应行的宗教德目。
凡一百卷,是诠释《大品般若经》的论着,为印度龙树菩萨着,后秦鸠摩罗什译。全论所引经典、论书极多,对学说、思想、用例、传说、历史等之解说亦甚为详细,可谓为当时的佛教百科全书。本论立足于“诸法实相”的积极肯定立场,极力阐明大乘菩萨思想及六波罗蜜等的实践,龙树以后大乘佛教等诸说,几乎皆以本书为中心而开展。
印度无着造。汉译本有三:后魏佛陀扇多译,凡二卷。南朝真谛译,凡三卷。又称《梁译摄大乘论》。唐代玄奘译,凡三卷,题名《摄大乘论本》。本书是解释古印度大乘阿毗达磨经的<摄大乘品>,阐述大乘教义,着重瑜伽行派的观点,共分十章。因其内容赅摄大乘佛教的一切圣教法门要义,故称《摄大乘论》,为摄论宗及唯识宗的根本要典。本论的注疏极多,印度有世亲、无性二论师所作的注释,皆有汉译本。
即三学中具有增上势力的定学,因能收摄散乱之心专注于一对象,进而远离欲望与邪恶,趋向见性悟道,故为能增进“心”之学,而称增上心学。
为七、八世纪印度中观学派论师寂天所著。全书由九一七梵文偈颂组成,共分十章:
赞叹菩提心;皈依三宝与忏悔;誓发菩提心;修道;保护正知;忍辱;
精进;禅定;智慧(般若)与波罗蜜;对诸佛菩萨的赞叹。
[习题]
一、简述《大乘起信论》中所提不堕二乘之地的四种方便。
二、试述《解深密经》及《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的重要性。
三、简述《圆觉经》、《胜鬘经》的主要内容。
第二十课 总论菩萨道
菩萨依其功德和势力,在许多的经典,有不同的意义。《华严经》有开士、大士、力士、无上士等名;《菩萨地持经》有佛子、大师、大圣、大名称、大功德、大自得等诸义;《瑜伽师地论》有普能降伏、勇健、怜愍、法师等之说;《金刚经心印疏》说菩萨摩诃萨有七种广大的含义:
一、具大根:众生所见、所闻、根器、乐欲等不同,而有顿、渐,有钝、利等分别。佛陀为大医王,视众生根器的利钝,能应机说法,令其体解大道,发无上心。例如《法华经.化城喻品》载,佛陀以权巧方便演说五乘佛法、大乘不共法等,调御二乘行人“回小向大”、“回自向他”,不以自了解脱为究竟圆满。
声闻以四圣谛为根,成四果位;缘觉以十二因缘为根,成辟支佛;菩萨则以悲智为根,成无上正等正觉。菩萨因为具有大慈悲、大智慧的根性,故能发四弘誓愿,勇猛不退。
二、有大智:菩萨的大智,犹如《金刚经》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具足性空平等、理事平等、生佛平等大智,故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如《楞伽经》的“一切众生,犹如己身”,具足“同体共生”的认识,故能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如《胜鬘经》的“以无厌心为众生说”,故能护持正法,教化众生。
菩萨的大智,能断三界的见、思二惑,能离去戏论,能超出二果浅薄的小智。此大智能起如幻三昧,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如观世音菩萨“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的无穷妙用。
三、信大法:菩萨信解“缘起中道”的真理正法,能观空有无碍,故能以出世的思想作入世的事业。菩萨信解“大悲为本,方便为门”,故能悲智双运,福慧俱圆。菩萨信解“心、佛、众生,等无差别”,故能如常不轻菩萨,不轻慢一切众生。菩萨信解“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故能无相布施,无我度生。
四、解大理:菩萨悟解“般若”为诸佛之母,“缘起缘灭”是万法实相,“三法印”是宇宙人生真谛,“四大非有”、“五蕴皆空”是生命本质,“同体共生”是宇宙轨则,“三十七菩提分”是福慧资粮,“上求下化”是成佛之道。菩萨体认法身真如是不生不死的生命本体,所以虽有生死,而不畏惧,也不迷惑,此皆由于理解人生缘起缘灭的真理。
五、修大行:菩萨的大行,即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佛陀在未成佛道之前,历经三大阿僧只劫修行,即使轮回六道之中,亦无一时忘失菩萨慈悲的德行,无一念退失菩萨“上求下化”的本愿。例如:作狮子王时,施其身命,满足鹫鸟;为兔王身时,以闻法故,烧身供养;为金色鹿时,勇猛无畏,救群鹿命;为寂静王时,日日刺血,供养病人;为大龙王时,心无瞋怨,忍其剥皮;为国王身时,剜身千灯,求于半偈;为大兔王时,自投罗网,令群兔出。
六、经大时:菩萨的修行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的时间,还要完成五十一阶位后才能圆满。菩萨在第一大阿僧只大劫,是以修信心为主,满十信阶位,修到现证空性。第二大阿僧只大劫,已转凡成圣,为地前菩萨,修到七地清净无相的境界。第三大阿僧只大劫,进入八地“不动地”无相无得,无证无悟,成无生法忍,尽断三界惑已,位居补处。
菩萨具有善根愿心,能“三只修福慧,百劫修相好”,久集无量福德智慧,不生疲倦;具般若空慧,久住世间教化众生,不生厌离。
七、证大果:大果是指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断二障、二惑、二施,贪、瞋、痴永尽,超越有无、大小、一多、净秽、空有,已达到因圆果满的境界。在《解深密经》中,说明菩萨证得涅槃果位后,又频起悲愿于有形色、方所、事业、住处、眷属、因果等,变现那由他国土,分身千百亿,示教利喜。
菩萨证悟无上正等正觉之后,具有广大无量无边的慈心悲愿,能生死一如,大小互融。在《四谛论》里更以“圆满、清净、最上、真如、无忧、无尽、无碍、无求”来形容菩萨圣者的情况。从菩萨到达佛的境界,不可言说,不可思议,如《华严经》云:“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佛陀也教诫世人:“见缘起法即见佛。”
从菩萨道到佛果的完成,须具菩萨慈悲的大根,了达缘起性空的大智,信仰六度四摄的大法,悟解无证无得的大理,修学上求下化的大行,不畏三大阿僧只劫的大时,即能证得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的佛果,那就是从菩萨到佛果的圆满了。
[注释]
<化城喻品>,乃《法华经》中七喻之一。化城,指变化的城邑,比喻二乘的涅槃。《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载,有众人将过五百由旬险难恶道以达宝处,疲极欲返,其导师为振奋众人,以方便力,于道中过三百由旬处化作一城,令彼等得苏息,终能向宝处前进。即藉化城比喻二乘所得的涅槃非为真实,乃佛为使彼等达大乘至极佛果的方便假说。
同体,含有平等,包容的意思。地球上虽有各种国家、民族、地域的不同,但是却共同仰赖地球而生存;众生虽有男女、老少、强弱、智愚的分别,但是却同为众缘和合的生命体,有平等一如的清净佛性。共生,含有慈悲、融和的意思,我们生存的社会,也需要士农工商各行各业贡献每一个人的力量,才能建立祥和而共有的社会。虚空中的日月星辰不分明暗,互相辉映;大地上的山岳丘壑不论高低,彼此连绵;宇宙间的奇珍异兽不别异同,相辅相成。因此,这个宇宙本来就是“同体与共生”的圆满世界。佛教讲因缘,认为天下本是一家,所有的众生是因缘和合、一体不二。
指通达一切诸法如幻之理的三昧,亦指变现种种如幻之事的三昧。此三昧如幻师之变现男女、兵众等,皆能如意而无所拘碍。菩萨即住于此三昧中,虽以如幻三昧的变化无碍广度众生,亦了知一切诸法如幻之理,故菩萨不执着度化众生之相而化用自在。以上故事源自本生谭,记述佛陀于过去世受生为各种不同身形及身分而行菩萨道的事迹。
印度数量名称。又作那由多。即千亿、兆。
菩萨的十力。指在十回向中,第九无缚无着解脱回向位的菩萨所具足的十种作用。十者即:深心力(直心力)、增上深心力(深心力)、方便力、智力(智慧力)、愿力、行力、乘力、神变力(游戏神通力)、菩提力、转法轮力等。又《首楞严三昧经》、《大智度论》卷二十五等,亦各曾列举类似的十力。
菩萨的四无所畏。《大智度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一等载:闻陀罗尼受持演说其义得无所畏,谓菩萨能忆念教法,持之不忘,故于众中说法时对所说的义理具有无所怖畏的自信。由证无我恼乱他相现行俱生不通达威仪路三业清净大守护成就无畏,谓了知众生根性的利钝,施与相应的说法,于此具有无所怖畏的自信。常持法而不忘失毕竟通达慧方便救度有情见欢喜净诸障难无畏,谓对一切所问,能作如法便巧之答覆,更无所怖畏。不忘失一切智心不于余乘而求出离能得圆满自在一切种利益有情无畏,谓听受有情的问难,能如法为彼等分别解说,以开解物心及断除疑网,说法教导而无所怖畏。
菩萨之十八不共法。出自《宝雨经》卷四,即:行施不随他教;持戒不随他教;修忍不随他教;精进不随他教;静虑不随他教;般若不随他教;行于摄事,能摄一切有情;能解回向;方便善巧为主,自在令一切有情有所修行,复能示现于最上乘而得出离;不退大乘;善能示现于生死涅槃,而得安乐,言音善巧,能随世俗;智为前导,虽现前起种种受生,而无所作,离诸过失;具足十善身语意业;为摄诸有情,恒不舍离,常能忍受一切苦蕴;能为示现一切世间之所爱乐;虽于众多苦恼愚夫及声闻中住,而不忘失一切智心,如宝坚固,清净庄严;若受一切法王位时,以缯及水系灌其顶;能不舍离诸佛正法示现悕求。
[习题]
一、菩萨具备那些性格?
二、行菩萨道与年龄、智慧、时间有关吗?试举例说明。
三、试举出古今中外高僧大德行菩萨道的感人故事。
四、试述自己或周遭认识的居士行六度的事迹。
第二十一课 圆满菩萨道
《法华经.譬喻品》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法句经.世俗品》亦云:“世皆有死,三界无安,诸天虽乐,福尽亦丧。”众生流转于此生死炽然,苦恼无量的世间里,如何安住身心?金钱为五家共有,无法永久积集;眷属合会当离,生死无法替代;人生面临八苦逼迫,以何作为究竟皈依处,以何作为圆满修行?唯有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自觉觉他、自度度他,个人才能自我圆满。
菩萨道的圆满即身、语、意的清净,也就是菩萨远离五欲,摧伏四魔,解脱愚痴的缠缚,而获得身心的自在。例如:佛世时的莲华色女,走出爱情的迷惑,成为神通第一的比丘尼;跋提王子,出家后了解无为的快乐,不再恐惧恶人的加害;聪明博学的大迦叶,闻佛法音,心开意解,成为领众圣者;罗罗不再妄语,除去内外尘垢,成就密行第一,是为青年的楷模;杀人无数的鸯伽摩罗,受到佛陀的感召,止住狂心,成就忍辱无诤的修行。这都说明远离贪瞋愚痴,修持戒定慧,皆能成就菩萨道。
佛道虽是长远,然而“人成即佛成”,人格的健全,道德的升华,身心的净化,慈悲的实践,便能成就生命的圆满,如五大菩萨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护持三宝,弘通正法,精进修慧,利乐有情,这是菩提心的发起;广行方便,度脱群品,烦恼漏尽,自他一如,这是菩萨道的圆满。凡发心行菩萨道者,应以《八大人觉经》的“不念旧恶”,《大乘起信论》的“不变随缘”,《华严经》的“不忘初心”,《维摩经》的“不请之友”等,作为我们圆满菩萨道的法门。
佛陀降魔以后才能成等正觉,吾人生活中,以六度万行,广行四摄,实践四弘誓愿,具有般若正智,必然能转苦海为莲池,化荆棘为林园,灭魔军成正道,转烦恼为菩提。
家庭要如何圆满菩萨道呢?
传统的中国社会,十分重视家庭伦理,因此,有所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等伦理关系,而《礼记.大学》也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这都是说明家庭的重要。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从个人的身心净化到家庭的建设,佛陀提出更实际,更有智慧的办法。例如佛陀度化须达多长者的媳妇玉耶女,使她改掉骄奢傲慢的性情,养成和众乐群的性格,终于挽回濒临破碎的家庭。佛陀为善生童子讲说奉养父母、夫妇相处、家庭经济之道,使善生回迷向正。
夫妻不是冤家,儿女不是债主,家庭更不是牢狱,而是和乐互敬的净土。家庭的和谐则要婆媳尊重,妯娌互助,和睦邻里,勤劳赞美,做一切众生“不请之友”,让自己成为别人得度的因缘。
社会要如何圆满菩萨道呢?
现今社会面临的问题有:战争的威胁、金融的危机、种族的冲突、生态的破坏、伤残的福利、人口的老化、失业的犯罪、贫富的不均、婚姻的暴力等。如何建设安全、安心的圆满社会呢?佛教提出“天下一家”、“法界一如”的理想,从“人权”的尊重到“生权”的提倡,尊重包容中,同中存异,异中求同,以“无缘”的慈悲,创造安和乐利的美好社会。
佛教理想的社会,是要让居住的环境庄严堂皇、雄伟宽阔;要让自然的生态整齐清洁,平坦优雅;要让人我的相处和善、友爱、赞叹、互助;要让饮食的生活清淡自然,衣食无忧,各取所需;要让休闲的生活欢喜舒畅、安然自在;要让经济的生活勤俭富足,喜舍共有,七宝具足,自然充满;要让信仰的生活恭敬供养,称颂赞叹。
法界如何圆满菩萨道呢?
法界具有真如、本性、法性、般若、如来、涅槃、圆满、无漏等意义,如六祖惠能在开悟时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亦如华藏世界的光光相摄、事事无碍;药师净土的光明炽然,净无瑕秽。
所谓法界的圆满,就是说佛陀的法身没有时空的隔绝,没有生死的轮回,没有人我的对待,没有得失的爱瞋。就如唯识学的大圆镜智,绝去尘埃;《起信论》的如来藏,不生不灭;《法华》的一味法雨,润泽群众;禅宗的截断众流,无有执着。这是一个法界圆满菩萨道的世界。
法界虽大,就如我们这颗真心,能够包容太虚,量周沙界;能够上彻天堂,下通地狱。法界的圆满庄严,其实就是菩萨多生累劫的福慧具足。
[注释]
谓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中,不能求得真实的安宁。
谓世间财物为国王、盗贼、火、水、恶子等五家所共有,以其不能独用,故无须强求。《大智度论》卷十一云:“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躁不安。”
乃众生轮回六道所受的八种苦果,为四谛中苦谛的主要内容。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欲。即:财欲,财即世间一切的财宝。谓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贪求恋着而不舍。色欲,色即世间的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谓人以色悦情适意,故贪求恋着,不能出离三界。饮食欲,饮食即世间的肴馔众味。谓人必藉饮食以资身活命,故贪求恋着而无厌。名欲,名即世间的声名。谓人由声名而能显亲荣己,故贪求乐着而不知止息。睡眠欲,谓人不知时节,怠惰放纵,乐着睡眠而无厌。
指夺取人的身命及慧命的四种魔。蕴魔:又作阴魔、五阴魔、五蕴魔、五众魔、身魔。即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积聚而成生死苦果,此生死法能夺取慧命。烦恼魔,又作欲魔。即为身中的百八等烦恼,能恼乱众生心神,夺取慧命,致不能成就菩提。死魔,能令众生四大分散,夭丧殒没,而使修行人无法续延慧命。天子魔,又称他化自在天子魔、天魔。即欲界第六天之魔王,能害人善事,憎嫉贤圣法,作种种扰乱事,令修行人不得成就出世善根。上述前三者为内魔,最后者为外魔。
莲华色比丘尼,在佛弟子比丘尼中被誉为神足第一。未出家前,原为王舍城人,初嫁郁禅国人,婚后曾生一女。因发现其夫与母私通,故离家至波罗奈城,另嫁一长者。日后长者至郁禅国经商,娶一少女归投波罗奈国,后方知彼乃莲华色之女。莲华色深感命运悲凉,前则与母共夫,今则与女共夫,因而自暴自弃,遂至毗舍离城过婬女生活。一日,听闻目犍连说法而归投佛陀座下,后得六神通,证阿罗汉果。
为佛陀最初所度五比丘之一。属释迦族。关于其父,诸传所载不一,或谓跋提为斛饭王之男,或谓白饭王之次子,或谓甘露王之子。与阿若憍陈如等,于鹿野苑受佛陀教化,为佛陀最初的弟子。
行十二头陀,能堪苦行,为佛陀十大弟子中“头陀第一”。生于王舍城近郊的婆罗门家,本娶跋陀罗迦卑梨耶为妻,皆不好五欲,后一起出家。因受佛陀教化,启发正智,以僧伽梨供养佛陀,着佛陀所授与之粪扫衣。曾受佛陀分予半座。而灵山会上拈花微笑的故事,更为禅宗脍炙人口的公案。佛陀入灭后,成为教团的统率者,于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经典结集。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系佛陀出家前之子。据《未曾有因缘经》卷上载,佛陀成道后六年始还迦毗罗城,令罗罗出家受戒,以舍利弗为和尚,目犍连为阿闍梨,此即佛教沙弥之始。其为沙弥时,有种种不如法,受佛陀训诫,后严守制戒,精进修道,得阿罗汉果,誉称“密行第一”。
意译为指鬘、指髻,或一切世间现。初为住于室罗伐悉底城的凶人,尝师事邪师摩尼跋陀罗,恭顺谦敬。后以师母诬其凌辱之罪,其师遂命其出游修行,并嘱杀害千人,各取一指作鬘,始得授以涅槃之法。鸯伽摩罗于是出城杀人,每杀一人则取一指为华鬘,故有“指鬘”之称。至九百九十九人时,欲弑其母以成一千之数。佛陀遥知而愍,遂前往化度,鸯伽摩罗见佛陀前来,执剑趋前,意欲害之,后经佛陀为说正法,乃改过忏悔而入佛门,后证得罗汉果。
详见《玉耶经》或《星云大师讲演集》——“佛教妇女的故事”。
《尸迦罗越六方礼经》记载,印度一婆罗门之子善生遵从亡父之命,每天清晨出至王舍城,向六方礼拜。佛陀乃告之以六方可配于父母、师长、妻妇、亲族、僮仆、沙门婆罗门等,并教导在家者如何过伦理道德的生活。
瑜伽行派及唯识宗认为经过特定的修行至佛果时,即可转有漏的八识为无漏的八识,从而可得四种智慧。即: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识)转至无漏时,得成所作智(又称作事智),此智为欲利乐诸有情,故能于十方以身、口、意三业为众生行善。第六识(意识)转至无漏时,得妙观察智,此智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能依众生不同根机自在说法,教化众生。第七识(末那识)转至无漏时,得平等性智(又称平等智),此智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能平等普度一切众生。第八识(阿赖耶识)转至无漏时,得大圆镜智,此智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如大圆镜之光明,能遍映万象,纤毫不遗。
《大乘起信论》相传为印度马鸣菩萨所造,南朝真谛译。阐明如来藏缘起之旨,谓众生心性的“本体”不生不灭,远离言说之相,毕竟平等而常恒不变。并言及菩萨、凡夫等发心修行之相,系从理论、实践两方面归结大乘佛教之中心思想,为佛教思想的重要入门书。
指所有一切事(诸现象)、理(本质)均平等无差别。通常指佛陀的教法而言。
[习题]
一、什么是菩萨道?
二、为什么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三、请举出“三界”一词的亲身体会及认知。
四、如何实践《维摩经》的“不请之友”?
五、试述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菩萨道。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