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光教科书:《佛教问题探讨》(2)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第七课 称谓
  一、佛教常用的称谓有那些?
  佛教的称谓是一种礼仪,常代表着当事者的身分或职务,也是一种修持程度的表征。称谓的先后大小具有维系佛门纲常的功用,如法合宜的称谓,是学佛行仪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课。
  就出家众而言,信徒普遍通称所有出家众为“师父”或“法师”,“师父”在丛林中是职务的通称,如受戒师父、依止师父、剃度师父、知客师父、纠察师父、当家师父等。“法师”则代表“以法为师、以法师人”,研修律藏有成者称“律师”,专门修习禅坐者称“禅师”,研究论藏或造论阐扬佛法者称“论师”。
  此外,“大师”系指专家、杰出者之谓,大陆比丘尼也有称大师者。大师有“菩萨”之意,菩萨又称“大士”,如观音大士、普贤大士等。开山建寺,为寺院第一代住持者,一般称“开山大师”。无论僧俗,对于师长或德学俱优者均可尊称“上人”,或称大德、仁者、长者。中国历代帝王往往加封德学兼备,可为一国师表的高僧为“国师”。唯“长老”则仅限于戒德俱尊的出家众始得称之。
  “和尚”,乃亲教师之义,要在僧团中确实奉行六和敬,始得成就。一个寺院只有一位和尚,又称住持、方丈。传授三坛大戒时,须有得戒和尚、羯磨阿闍黎、教授阿闍黎三师及七尊证、开堂和尚、引礼法师等人共成佛事。
  就在家居士而言,在佛门全心奉献而未婚的在家女众称为“师姑”;未行剃染而服种种净业作务的在家男众,称为“净人”、“道人”或“教士”。出家众彼此可互称师兄、道兄、戒兄、学兄和法兄。在家信徒彼此可称居士、师兄、师姐。对他人称呼自己的师父为“家师”,尊称他人之师为“令师”,自己谦称学僧、学人、末学或弟子等。
  此外,还有上座、中座、下座、僧伽、僧侣、僧俗、僧信、同参、善知识、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檀那、施主、功德主、檀讲师、檀教师、弘讲师、弘教师、藏主、庄主、库头、饭头、水头、菜头、园头、净头等佛门的常用称谓。
  二、何谓“罗汉”?
  罗汉是“阿罗汉”的略称,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供养的圣者。
  阿罗汉有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杀烦恼之贼。不生,即无生,不复受生于三界中。应供,应受人天的供养。
  据《法住记》所载,有十六尊罗汉承佛敕命,永住世间守护正法。自此部经典汉译以来,十六罗汉、十八罗汉成为禅宗寺院主要的造像,呈超凡出俗或奇异姿态,后世乃以罗汉譬喻不拘小节,尚余习气的悟道圣者。
  三、什么人可称为“菩萨”?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略称。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有情之意;菩提萨埵意译作觉有情、大道心众生。即指以智慧上求无上菩提,以慈悲下化无量众生,修六度万行,期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皆可称为菩萨。亦即发自利利他菩提心者,称为菩萨。
  诸经典常举的菩萨名,有弥勒、文殊、普贤、地藏、观世音、大势至等。大乘僧侣或居士,亦有被尊为菩萨者,如印度大乘佛教学者龙树、世亲等即被尊为菩萨;于我国,竺法护被尊为敦煌菩萨,道安为印手菩萨;日本亦有高僧由朝廷赐封菩萨号者。
  四、何谓“三藏法师”?
  三藏法师,指精通经、律、论三藏的法师。在佛教史上,通晓三藏,并从事翻译经、律、论的高僧众多,其中以玄奘大师最为著名,世人每以“玄奘三藏”或“唐三藏”尊称之。其他如鸠摩罗什三藏、慈愍三藏、不空三藏、义净三藏、真谛三藏、日照三藏、善无畏三藏、金刚智三藏等,也都赢得“三藏”的称号。
  五、何谓“国师”?
  国师,为帝王对学德兼备而可为一国师表的高僧所御敕的封号,含有一国民众之师、帝王之师等意。此号夙行于印度、西域。如诃梨跋摩于印度摩揭陀国折服外道论师,而受王封为国师。佛教东传以后,西域亦有国师封号,如鸠摩罗什之父鸠摩炎舍相位出家,东渡葱岭,龟兹王闻名敬慕,请为国师。
  我国封高僧为国师,系于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五五○),敕高僧法常入宫宣讲《涅槃经》,尊为国师,是为嚆矢。其后,唐代有法藏为康藏国师,澄观为清凉国师,慧忠为南阳国师,知玄为悟达国师等。元、明、清各代对佛教领袖人物亦有此封号,如玉琳国师。清代康熙四十五年(一七○六)封章嘉活佛为国师,掌管内蒙古喇嘛教事务。
  六、出家人都可称为“和尚”吗?
  和尚,指德高望重的出家人。和尚梵语音译为“邬波驮耶”,意译为亲教师、大众之师。原为受戒者的师表,如戒坛中,正授戒律者,称“得戒和尚”;主持白四羯磨授戒仪式者,称“羯磨和尚”;教授威仪作法,为众人引导开解者,称“教授和尚”。后世沿用为敬称语,如方丈和尚、开堂和尚、主法和尚、主七和尚等。
  七、何谓“方丈”、“住持”?
  “方丈”、“住持”皆指掌管寺院一切大小事务,监督大众,并为大众说法的主僧。
  古时,印度的僧房多以一丈四方之室为制,故称方丈室;后来转指住持的居室,今为禅林住持或对师父的尊称。
  住持,原为久住护持佛法的意思,后指掌管一寺的主僧。佛教传入我国之初,习禅者唯以道相授受,或岩居穴处,或寄居律寺,未有住持之名,直至唐代,禅风渐兴,徒众日增,百丈怀海禅师始设住持之制,严传师法,奉其师为住持,尊称长老,后亦称方丈。宋代以后的禅林则广用住持的职名。
  八、何谓“仁波切”、“活佛”、“格西”?
  仁波切,指堪任密乘轨范师(阿闍黎)的上师,须具备下列条件:须有正统传承的根本金刚上师的密法灌顶。从金刚佛至自己的根本上师,其间所有密法的传承灌顶皆须圆满无缺,不可间断。须受本尊大灌顶(阿闍黎灌顶),精通显密佛法及菩提心学,并具备火供、坛城等修法材料,熟习诸经轨所说的修法。自己有能力传授密法时,须经根本金刚上师许可,方能担任上师阿闍黎,为人传法灌顶。圆具上述条件后,依照西藏的习惯,即可称为“仁波切”,意指转世佛爷。
  活佛,指西藏高僧证道圆寂后,为接替前生遗职的转生。为维护教团的发展,高僧在往生之际,便预告下一代转生的方向,其弟子即就所言地点寻出一年之内所生出的神童,经正式试验之后,证实无误,即推举为继承者。
  西藏的达赖喇嘛、班禅喇嘛,外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以及漠南蒙古的章嘉,均为历史上著名的活佛。
  格西,藏语“格威喜联”的简称。意译作善知识。相当于博士或教授。西藏佛教格鲁派的学制,僧众循序修学五部要论(《现观庄严论》、《入中论》、《戒律》、《俱舍》,并于学程期间,每年冬季兼学一月《因明论》),学至《俱舍论》时,由各中部学院的“堪布”(住持、主持者)量其学力,而授予“格西”之衔。
  九、何谓“上人”?
  上人,系对师长或智德兼备者的尊称。《释氏要览》卷上谓,内有智德,外有胜行,在众人之上者为上人。《大品般若经》卷十七<坚固品>则载,若菩萨摩诃萨能一心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护持心不散乱,称为上人。《维摩经》中文殊菩萨称维摩居士“彼上人者”,即人上人、大人物的意思。在日本,上人一语特用于净土宗与日莲宗。
  十、何谓“同修”?
  同修,指同修净行的人,共同修行同一法门。有谓戒和同修、同修梵行、同修净业、同修禅法、同修止观、僧俗同修等。
  [注释]
  出家众受具足戒时,须有三师、七尊证等十位长老大德的教导及证盟。三师,指得戒和尚、羯磨阿闍黎、教授阿闍黎。三师中的“和尚”,即得戒和尚,乃比丘得戒的根本及其皈投处,凡担任戒和尚者,其戒腊须在十年以上,并严守戒法,具足智慧,堪能教授弟子。羯磨师即是羯磨阿闍黎,乃读羯磨文的阿闍梨,主持白四羯磨授戒仪式。羯磨师为诸比丘受戒的正缘,若无羯磨师秉承圣法,则法界善法无从生起,担任此职者,其戒腊须在五年以上。教授师又称教授阿闍黎,即受具足戒时教授威仪作法,为众人引导开解者,故又作威仪阿闍黎,其戒腊亦须在五年以上。七证是证明传戒作法确实无误的七位戒师。
  在传戒法会中,有关戒子的受戒仪规、生活礼仪规矩等,皆由开堂和尚教导。
  是指禅林中藏殿的主管,主事者须通义学,掌管禅院大众的阅藏看经。藏殿分为看经堂与经藏(指经堂),分别由看经首座与藏殿主掌理,此二者皆隶属于藏主。
  禅林中掌管有关禅刹领地事项的职称。又称都庄、庄主。职掌事务包括监视田界、修葺庄舍、安抚庄佃(又称庄客、地客),庄内所有小事,当随时处理之,事关重大者,则须申诉寺中主事裁定。古清规本无此职,乃后世所立。
  司掌寺内庶务之职,即管理日常的谷、钱、帛、米麦等的出入。
  禅宗丛林内掌理大众粥斋的人。举凡酌量僧众的人数、检看米谷的精粗、分别水浆的清浊、樽节菜蔬的多寡、顾虑柴薪的有无,乃至炊具的洗涤等,皆在职役范围之内。
  禅林中司掌汲水、烧热水供大众盥洗的职称。
  禅林中,典座之下设有管领菜蔬之僧,称为菜头。其职司为拣舍枯叶、蚀叶、菜虫等。若以非法之食供养三宝,大众不知而受,其害甚多,故菜头须谨慎为之。
  禅林中司掌栽培耕作菜园的职称。
  禅林中职司清扫厕所的职称。
  见者,推度之义。以邪推度而起的迷情称为见惑,如我见、边见等。思惑,乃思虑世间事物而起之惑,如贪、瞋、痴等。
  尽智,指依四谛之理,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断尽一切烦恼时所生的自信智,属无漏智。
  十六罗汉:宾头卢跋罗堕闍;迦诺迦伐蹉;迦诺迦跋厘堕闍;苏频陀;诺矩罗;跋陀罗;迦理迦;伐闍罗弗多罗;戍博迦;半托迦;罗怙罗;那伽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注荼半托迦。十八罗汉,即于十六罗汉加达磨多罗尊者与布袋和尚,或加绘降龙、伏虎二尊者。
  竺法护,西晋译经僧。祖先为月支人,世居敦煌。于武帝泰始元年(二六五)携带大批胡本经典至东土,居于长安、洛阳,专事译经。武帝末年,在长安青门外营建寺院,精勤行道,广布德化二十余年。时人称之为月支菩萨、敦煌菩萨、敦煌开士。
  汉晋间佛教思想的集大成者道安大师,因出生时手臂多长一块皮肉(皮手钏),时人称“印手菩萨”。
  即梵语“护摩”,意译作火祭祀法、火供养法、火供养、火供、火法、火食。即于火中投入供物以作为供养的一种祭法。亦为密教一般修法中的重要行事,用以譬喻以智慧火焚烧迷心之意。原系印度古代供养火神阿耆尼,以为驱魔求福的作法;后为密教所采用,并逐渐成为密教的重要修法,然其意义有极大不同。据《大日经疏》卷十九、卷二十载,佛陀未成道前,不能了知火的自性,故依据吠陀典籍而说四十四种护摩法;至佛陀成道后,既已了知火的自性,则宣说十二种护摩法,此即真护摩,为如来一切智光的表征。其行法方式,先择地、造坛、设炉,口诵真言,投乳木、五谷等供物入于炉中,以净行者的三密,并成就息灾、增益、降伏等法。此一行法,皆于心外行事作法,故称外护摩、事护摩。反之,不须采用实际作法,而以自身为坛场,于观想中,以如来的智火烧除诸业烦恼,此种于心内作观修法的护摩则称内护摩。
  坛,音译作曼荼罗。密教于修法时筑台安置佛、菩萨像,及三昧耶形、供物、供具等,称为“坛”。修法时所用的坛,称作修法坛。


  第八课 仪礼
  一、佛教对于民间节庆的看法如何?
  中国民间节庆有新年春节、元宵、清明扫墓、端午、中元、中秋;美国有万圣节、感恩节;泰国有泼水节,乃至全世界各国民族都有各种不同的节日。节庆的形成或是由于人民终年累月工作,需要有共同节日,作为休息、鼓舞士气以及互相联谊之用;或是为了效法先贤的忠孝仁义事迹,而订定节日以兹纪念。因此,从社会立场而言,节庆实有其存在的必要。
  佛教尊重各民族习俗,无有好坏优劣之别,然佛教徒应提倡庆祝佛教的节日,让佛教徒有缅怀教主、相互学习、宣扬教义的机会,同时藉着佛陀伟大的弘化事迹,净化社会人心,达到潜移默化的功用。例如四月八日佛诞节、十二月八日佛陀成道纪念日、七月十五日盂兰盆会等,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佛教纪念日。佛教徒若能全力推动,将上述三个节日订为正式的佛宝节、法宝节、僧宝节,成为全国共同的节日,则佛教将更深入人心,与生活更紧密结合,达到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的目标。
  二、三宝节的意义?
  佛宝节,指四月八日佛诞节,也称浴佛节,是纪念佛陀在印度蓝毗尼园诞生时,九龙吐水、金盆灌沐的景况。当然,佛陀的圣德、自性、法身早就清净无染,毋须灌沐,众生不过是藉此洗涤自我罪业,期与佛心相应。今日佛教迅速发展,许多国家已把佛陀的诞生、成道、涅槃日统一订为“卫塞节”,所以每当五月月圆时,锡兰、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都以之为国定假日,尤其锡兰,更以此日为最伟大的庆典,举国欢腾。希望所有佛教徒也能在全世界大力提倡订定卫塞节,或直接称之为佛宝节,争取假日。例如:每逢该日,公教人员向机关请假一日,自营商店则自动公休一天,如此逐渐影响政府重视广大佛教徒的心愿,使佛诞节成为国定假日。
  法宝节,是纪念佛陀当初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证悟正觉的日子。十二月八日,让人间有了佛法、光明,使众生得以远离无明,有超脱轮回的希望,所以称为法宝节。过去寺院丛林在此日以腊八粥供佛,与大众结缘,表示感戴佛恩,并为信众消灾祈福,遂将之名为“腊八节”。今日佛教徒更应感念这个使人间充满光明希望的日子,继续以腊八粥与世人结缘。
  僧宝节,是目犍连尊者为救母脱离倒悬之苦,经佛陀教示,应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设斋供僧,以此功德回施其母,使离三途之苦,始有盂兰盆会的节日,所以在中国节庆中,盂兰盆会为重要的节日。希望佛教徒能本诸过去流传,继续提倡盂兰盆会,光大僧宝的圣德。
  三、盂兰盆会、普渡是什么意义?
  盂兰盆,意译作倒悬,比喻亡者之苦有如倒悬,痛苦至极。据《盂兰盆经》所载,目犍连尊者以天眼通见其母堕在饿鬼道,皮骨相连,日夜苦闷相续,故以神通持钵饭往饷其母,然其母以恶业受报之故,饭食皆变为火焰。目犍连于是向佛陀请示解救之法,佛陀便指示其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或称佛欢喜日,以百味饮食置于盂兰盆中供养三宝,能蒙无量功德,得救七世父母。现今于七月十五日,寺院循例举行盂兰盆会,在诵经施食之外,并有供僧大会。
  所谓“普渡”,即普施饿鬼诸种饮食的法会。依唐代不空所译的《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载,阿难一夜在静处思惟,焰口恶鬼来告诉阿难,谓其三日后即将命终,堕饿鬼道。阿难大为惊怖,急至佛陀座前哀求救度,佛陀教示阿难若能施饮食予恒河沙数饿鬼及诸仙等,非但不落此道,且能延年益寿,诸鬼神等常来拥护,遇事吉祥。后至梁武帝启建水陆法会,扩而普施斋食于水陆有情,演变而为救拔诸鬼神的法会。
  四、生活中的佛教仪礼有何重要性?
  佛陀的教法具有人间性,与生活息息相关,表示生活中处处有佛法。要使佛法能普遍为社会所接受,提倡佛教生活仪礼乃刻不容缓之事。
  佛教仪礼的范围涵盖了生老病死、婚丧喜庆,目的是让佛教徒在生活中都能有所依循,都能心存感恩,都能欢喜安详。例如:佛教家庭在婴儿弥月时,要到寺院中为其子女取名;成年时,行成年礼,代表已能担当家计,负担社会责任;结婚有佛化婚礼,接受法师的祈福祝祷。此外,举凡佛像安座、新居落成、工厂开工、房屋迁移、破土奠基等等,都可遵循佛教仪礼,请法师证明、洒净及说法,使佛法能落实生活之中,达到佛教人间化的目的。
  五、婚丧喜庆仪礼有标准的规定吗?
  人从出生、弥月、成年、结婚,一直到往生,不分国家、种族、区域,都有既定的仪式,这些仪式又都与宗教息息相关。例如:西方社会信奉天主或耶稣者,上从国王,下至百姓,不论生老病死,全在教堂完成一生的祝福。佛教徒亦然,举凡毓麟之礼、皈依之礼、成年之礼、佛化婚礼、寿诞之礼,乃至临终关怀、丧葬礼仪,佛教徒都可以在寺院中完成。
  举行这些仪礼最主要的原则是简单隆重,能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下,接受法师的祈愿、诸佛菩萨的加被祝福,使人生更加圆满殊胜。
  六、临终助念要多久?八小时之内不可移动亡者吗?
  亡者临命终时,帮助他放下万缘,提起正念,随大众念佛,以正信安住正念是最重要的,因此家属要轮流助念,或请法师或助念团前来帮忙,最好是八小时之内不间断的念佛。
  亡者虽已断气,但神识尚未离开,如果此时移动他的身体,恐其剧痛生瞋而堕恶趣,故有八小时之内不可移动亡者之说。然而八小时之说并非绝对,须依时空人事权宜处理,例如:遇到意外死亡,身体受伤严重;或在医院中往生,诸多不便;或生前即发慈悲心,捐赠器官,遗爱人间者,则不必拘泥于八小时不可移动的禁忌,而流于执着。
  七、各种仪礼必须要歌赞唱颂吗?
  世界上凡有重要的集会,无不在会前有一歌唱、赞颂的仪式,有的是唱国歌,有的是唱会歌、团歌,藉以昭显集会的正式隆重。佛教在举行法会或召开会议之前,也必须要有此一仪式。一般而言,传统习惯以唱“香赞”为主;现代佛教活动日益多元,除了香赞以外,“三宝颂”最为普遍流行,三宝颂歌词如下:
  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
  南无僧伽耶,南无佛法僧。
  您是我们的救主,您是我们的真理,
  您是我们的导师,您是我们的光明。
  我皈依您,我信仰您,我尊敬您,
  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
  除此,会中念诵“祈愿文”,为参加集会者祝祷祈愿,尤其具有特殊的意义。
  八、佛教教旗的颜色代表什么意义?
  佛教教旗是一面五色旗,纵横均为蓝、黄、红、白、橙。五种颜色象征五乘佛法、五族共和,进而达到各民族平等;横向表示全世界都能和睦相处,纵向代表世界和平,绵亘永远,亦即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的真义。
  [注释]
  毓有养育、教育的意思,麟是麒麟儿的简称。当孩子自母体孕育诞生后,他的养育、教育,对父母来说,都是一种新的经验,新的学习,因此必须要有好的方法,帮助父母培养菩提幼苗的成长。在佛教的人生礼仪中,有所谓「毓麟之礼”,提供给为人父母来教养子女,其内容包括孕育生命之初的胎教,及至出生后的命名、弥月、寄名、入学、祭祖、拜年等礼仪。


  第九课 菩萨
  一、与我们娑婆世界最有缘的佛、菩萨有那些?
  依佛教的宇宙观而言,十方三世有无量诸佛,其中最为人所知晓,为人所称念的有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及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三尊佛又称为“三宝佛”。在诸菩萨中,则有浙江普陀山的大悲观世音、山西五台山的大智文殊师利、四川峨嵋山的大行普贤王、安徽九华山的大愿地藏王等四大名山的菩萨以及当来下生弥勒菩萨,为娑婆世界所熟知,也是与中国最有缘的“五大菩萨”。五大菩萨的慈悲、智慧、大行、愿力及包容的特质,一直是佛教徒修持的楷模,学习的目标。
  二、佛菩萨的姿态样子为什么不同?
  诸佛菩萨为了度化不同根机的众生,于是示现不同的形象。如佛像有坐像,表禅定义;立像,表行化义;卧像,表吉祥圆满义。至于手印,有接引印、吉祥印、降魔印及破邪印等。
  菩萨的姿态有手持莲花、净瓶、如意及降魔法器等,更有骑狮子的大智文殊菩萨,骑大象的大行普贤菩萨,骑善听的大愿地藏王菩萨。而佛菩萨的庄严、圣洁、柔美、潇洒、自在,具有宗教淑世教化的功能,表达了生活中的真善美。除此之外,不同朝代的佛菩萨圣像,代表当代佛教信仰的虔诚恭敬,更展现艺术家对佛法的体证,保留了人类的智慧、文化及艺术上的成就。
  三、观世音菩萨是什么来历?
  观世音又称观自在、施无畏、大悲圣者及圆通大士等。
  依据经典记载,观世音菩萨早已修行圆满,成就佛果,是过去正法明如来,因以慈悲为本愿,倒驾慈航救济众生,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补处菩萨,阿弥陀佛的胁侍,常在娑婆世界普施教化。观世音菩萨的愿心,千处祈求千处应,凡受苦、遇难的众生,只要一心诵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令得解脱;若有所求,亦皆令得满足。观世音菩萨应机随缘度化,故有三十二应化身之说,如示现佛身、比丘身、优婆塞身、童男、童女身等,以慈悲方便摄化众生。
  四、佛、菩萨、神明有什么差别?
  “佛”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理的人。他觉知三世一切诸法无常,缘起性空;他已“三觉圆满,万德具足”,解脱自在,具足福慧,以自证之德,度化一切众生,令离烦恼苦,得涅槃乐。
  “菩萨”是指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人。其修行层次共分为五十二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一旦登上妙觉地,也就成就了佛果。就像学生要经过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的求学阶段,才完成了学业。所以只要发心,以智慧上求无上菩提,以慈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蜜行,均可称为菩萨。
  “神明”,是指对民间有特殊贡献的人,往生后人们为其建庙祭祀。如王爷、城隍爷、仙公、妈祖、灶神、文昌帝君、财神爷。甚至对自然界不了解,产生山神、海神、雷神、电神等,不过他们尚存贪欲、瞋恚、善恶等烦恼,因此未能了生脱死,远离轮回之苦,一旦福德享尽,仍会堕入三恶道,非究竟的皈依处。
  五、佛教有那些有名的护法神只?
  护法,乃保护佛法,维持正法的意思。护持佛法的善神称作护法神、护法天,如梵天、自在天、帝释天;帝释即民间通称的玉皇大帝、天公。此外,还有四大天王、三界二十八诸天、十二神将、鬼子母等。
  鬼子母是民间安产与幼儿的保护神,原本喜好窃食他人之子,经佛陀的慈悲教化,遂皈依佛陀,并且发愿生生世世保护天下的儿童。在印度佛教的护法神只有所谓“天龙八部”。经典中所提到的国王、大臣等,也都是佛教的护法。
  中国佛教流传久远以来,檀那、功德主也称为佛教护法。而著名的护法神只则有伽蓝护法、降魔韦陀及天上圣母妈祖等。由于佛教具有宽大的包容性,只要对民间有利益,对佛教的正法发心护持,佛教均加以接纳、包容,成为佛教的护法神只。
  六、佛教对民间神只的看法?
  信仰是一种出乎本性,发乎自然的精神力,自有人类历史以来,就有宗教信仰。中国传统的民间信仰,起初是缘于对大自然现象的不了解而产生敬畏的膜拜,或对特殊贡献者产生英雄式的推崇。如果将中国民间信仰的神明组织起来,就好像人间的政府制度。例如:为求儿女聪明,拜文昌帝君,如教育部长;为求出门平安,拜天上圣母妈祖,如交通部长;为求发财,拜财神爷,如财政部长;为求民生安乐,拜城隍爷,如县市长。其他还有土地公,如派出所主管;月下老人,是婚姻介绍所;注生娘娘,是助产士等。
  佛教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宗教,虽然承认民间神只之说,但不以神只为信仰或皈依的对象,因为神只也是六道众生之一。
  七、中国民间有名的神僧有那些?
  出家修行者经过禅定修行,获得神通力量的称为神僧。
  在印度,佛陀座下有许多弟子证得神通,尤以目犍连尊者,有“神通第一”之称。在中国佛教史上也有许多神僧,如竺法兰、迦叶摩腾、佛图澄、宝志、寒山、拾得、达摩、布袋和尚、济公、邓隐峰、金山活佛妙禅等。这些奇僧异士之所以称为“神僧”,是由于他们多是为了在乱世中行方便度化,警示世人于瞬息,挽救佛教于危急,因此,权巧运用神通,慈悲济世。例如:宝志禅师以神力使梁武帝亲见先王受地狱之苦,终于废除锥刀之刑;佛图澄善持神咒,示现神通,感化有杀人魔王之称的石勒、石虎;济公和尚于戏笑中频显神通,处处行侠仗义,扶弱济贫;金山活佛以其独特的医疗方式为人治病,救人无数,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神通必须与大悲心相应,若非有益于世人,这些神僧不会轻易示现神通,也不会以神通作为谋利、求名的手段。他们的行事风格固然异于常人,但是他们的菩萨行谊,却感化了众多的佛弟子。
  八、佛菩萨圣像可以当艺术品、装饰品吗?
  诸佛菩萨圣像的功能,一般可分为几种情况:信仰上的功能:佛教信众供奉、礼拜佛菩萨圣像,以求净化心灵,解脱自在。旅行者皆将圣像戴在身上,视为保佑卫护,祈求沿途平安,一路顺畅。艺术上的价值:艺术家将之视为佛教艺术品,表现真善美的意境。收藏家将其视为古董、装饰品,收藏或陈列家中,做为欣赏、装饰之用。
  佛菩萨的圣像纵使未被供奉而当作艺术品陈列,只要不亵渎,也是佛教所许可。如敦煌、云岗、龙门石窟等优美的佛教艺术杰作,吸引许多人前往欣赏、研究;观世音菩萨庄严的法相,成为艺术家笔下的作品;弥勒菩萨的富态庄严、欢喜自在,更是广受大众的喜爱。佛法在恭敬中求,心净则国土净,只要心存恭敬,佛菩萨的圣像被视为艺术品或纪念品,难道不是菩萨百千万亿应化身之一!
  九、破损的佛像如何处理?
  破损的佛像依其材质,处理方式可分为:纸绘的佛像可于虔诚诵经后焚烧,泥塑、木雕者可沈于水中或掩埋,因为水火可以成就、清净一切,例如破铜烂铁经火一烧,都能成为钢铁。换言之,有情生命必经生老病死,无情事物必经成住坏空,大众不必忌讳以焚烧或掩埋方式处理破损的佛像,会蒙受灾难或重责,其实这就如同火葬、水葬我们的亲友,只要以虔诚恭敬的心处理即可。
  [注释]
  又作护国四王、四王,即持国(东方)、增长(南方)、广目(西方)、多闻(北方)四天王。此四天王居须弥山四方的半腹,常守护佛法,护持四天下,令诸恶鬼神不得侵害众生,故称护世,又称护国。
  三界,指众生所居住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二十八诸天,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与无色界的四天。欲界六天即: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十八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无色界四天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十二神将为药师佛的眷属,系守护诵持《药师经》的十二夜叉神将,即:宫毗罗、伐折罗、迷企罗、安底罗、頞尔罗、珊底罗、因达罗、波夷罗、摩虎罗、真达罗、招杜罗、毗羯罗等十二大将。每一神将各拥有七千药叉,计为八万四千护法神。
  意译为爱子母、天母、功德天等。为五百鬼子之母,故称鬼子母。本为恶神之妻,生子五百,因前生发愿,食王舍城所有儿子,由其邪愿,命终遂生为药叉,至王舍城,窃食他人幼儿。佛陀欲训诫之,遂藏其爱子,鬼子母因而悲叹痛伤。佛陀为其开示云:“汝有子五百,今仅取汝一子,汝已悲痛若是,然汝食他人之子,其父母之悲又将如何恸乎!”鬼子母闻而皈佛,立誓为安产与幼儿的保护神。
  守护佛法的诸神,又作龙神八部、八部。八部即:天、龙、夜叉、干闼婆(香神或乐神)、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紧那罗(非人、歌人)、摩罗伽(大蟒神)。此等异类皆归化于佛之威德,成为佛的眷属,护持佛陀及佛法。
  又称为檀越,意译布施,即给与、施舍的意思。中国、日本又将檀那、檀越称为施主,即施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等的信众。
  指大力护持寺院的信徒。
  常见于佛教寺院大殿佛像左右两侧的护法神将即是降魔韦陀及护法伽蓝。


  第十课 修行
  一、佛教徒有何必修的功课?
  现代人生活忙碌,佛教徒在生活中必修的功课,主要不离福慧双修的范畴。佛陀被尊为“两足尊”,即为福慧圆满的象征。
  佛教徒的必修功课内容,依其工作、家庭的需求不同,可有适当调整。如:早上静坐一炷香,用以省思观照,革新自我。晚上五分钟念佛,以佛号洗涤俗虑,契入佛心。日常默诵一卷《心经》,自然智慧增长,所行无碍。此外,诵念“佛光四句偈”,也是必修的功课之一。其内容如:“慈悲喜舍遍法界”,即为奉行四摄妙法;“惜福结缘利人天”,即为实践广大布施;“禅净戒行平等忍”,即为悟入诸佛密行;“惭愧感恩大愿心”,即为获得无量圣财。
  二、修行的内容有那些?
  虽然各宗各派的修行有其差别,但主要仍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修行的内容也因各人的根机因缘而有所不同,但仍不离以福慧圆满为标的。
  一般的禅坐、止观、念佛、持戒、课诵、抄经、持咒、朝山等,当然是修行的内容,但推行慈善福利工作,参与社会教化活动,只要是淑世利人的事业,也都属于修行的内容。此外,大乘菩萨的助道资粮——六度,皆可做为现代人修行的眼目,如不悭吝而行的无相布施,护念有情生命的持戒,心甘情愿的忍辱,遍学无厌的精进,净秽一如的禅定,生佛平等的智慧。
  三、共修与自修的差别?
  “自修”是自我潜藏,从缩小自己开始,来长养恭敬心,乞求佛法。“共修”则为大乘佛教所提倡,是团体集会的活动,靠大众的力量彼此相互砥砺,福慧增上。
  例如佛陀说的每一部经,都必须有“众成就”,有声闻大弟子、菩萨僧众及无量天人等众的参与、发问,令大众心开意解,悟入圣谛。又如诸佛净土,皆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共修共成,而得不退转。
  自修容易流于自我封闭,退失精进向上的力量,而共修容易发掘自我短处,以维护菩提的种苗。自修缺少境界的考验,难免会贡高我慢,而共修则具足惭愧的美德,自然能成圣成贤。
  古云:“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好逸怠惰是人性的本然,在大众中共修,可以时时警惕自己,不易退失菩提。
  四、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有何差别?
  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的差别如下:
  出家以出离心为本,割爱辞亲,一心慕道,有了淡泊的出世性格,再入世作利益众生的事业;在家以增上心为本,从家庭爱染中,渐渐培养出离心。
  出家修行重于福慧双修,且依闻思修入三摩地;在家修行以修福为主,以慧为辅,依喜舍结缘培植福德。
  出家以寺庙僧团安居、共住清净为主;在家则依家庭眷属、五欲和乐为要。
  出家以弘法利生、自觉觉他为主;在家则以喜舍布施、护世护教为主。
  五、修行者需要过午不食?
  不一定需要。修行悟道与饮食无必然关系,因为饮食只是健康上的营养来源,而修行主要是在于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的身心净化工夫。佛法依中道而行,饮食以不贪求、不过饱为准,如蜂采蜜,不损花香。身体如芭蕉危脆,修行者应视饮食如药石想,藉此疗养色身,借假修真,成就佛道。
  “过午不食”,是佛制生活规范之一,不是修行的主要条件,故不能代表修行高深的象征,如同佛陀是因为契入缘起法而大彻大悟,而非因修过午不食而成就佛道。佛道要在众生身上求,所以三世诸佛的菩提华果,皆从众生中而来,依众生为根种,悲心为雨露,方便为和风,忍辱为枝干,般若为花叶,成熟菩提道果。
  六、修行者须求得当生成就、即刻神通?
  一般学佛者最大的通病,便是要求当生成就和即刻神通,把修行当成一种魔术,满足其速成之心,却忘记修行是返求诸己,内观觉照的增长,以此降伏心魔,成就佛道。如一颗种子落地,若无阳光雨水,寒风霜雪等助缘,那里有收获呢?佛陀于人间成佛,亦是多生累劫头目骨髓尽舍,田园资产普施,满足一切众生所求,积集福德而成。以佛陀智慧德行,尚须六年的雪山苦行;惠能大师的利根,尚且在磨房中舂米八个余月;普愿禅师在南泉山挑水煮饭三十年;慧忠国师在党子谷扫地四十年。他们尚且需要养深积厚,培植福德因缘,天下那里有“天生的释迦,自然的弥勒”呢?
  吾人一味贪求“当生成就”,犹如兔上觅角,了不可得;一味的妄想“即刻神通”,忘失本心,偏离正道,亦如水中捞月,徒劳无功。其实禅门的搬柴运水,吃饭洗钵,乃至扬眉瞬目,皆是神通妙用,只是吾人迷茫心智,无法会得罢了!
  七、修行是要求别人,还是自我要求呢?
  修行主要在于要求自己,协助他人。现代人修行的毛病,只会要求别人,却不懂得要求自己。例如有人去住山修行,别人就批评他不发心建寺,弘法度众;创办文教事业,接引青年,别人又议论他不发心从事社会福利的工作。老是拿着一把尺去丈量别人,无理的要求别人要忏悔业障,要持守净戒,要发心度众,要护持道场,自己却不知愧,不肯发心,不知改过,不明事理。
  修行实乃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无人可以替代!真正的修行者,懂得要求自己,改心换性,对他人本着悲愍之心,给予方便的协助,才能契入无上心要。
  八、如何加强自我修行的密行?
  所谓“密行”,其实就是一种觉性的修持。觉悟五蕴不实,而能远离颠倒梦想;觉悟生命无常,而能发起救度众生的悲心。
  如何加强自我修行的密行呢?如:行立坐卧,威仪自重;吃饭时称念三供养及食存五观想,举心动念,以慈悲利他为本;入众处事,以惭愧感恩为门。对三宝生起恭敬及难遭难遇之想;对众生生起尊重及平等忍耐之力,把修行与生活融成一体。这些都是增长福慧的无上密行。
  密行,并非秘而不宣,故作神秘之举,而是视修行为本分事,不以修行做为沽名钓誉的手段,不贪求名闻利养。所谓“朝朝共佛起,夜夜抱佛眠”,心中有佛,此即密行的真义。


  第十一课 宇宙
  一、宇宙是怎么形成的?
  佛教从各种角度来探讨宇宙的相状,计有世间论、万法论、本体论、缘起论、因果论等,然而根本思想仍然不离佛陀所证得缘起性空的道理。佛陀说一切法皆因“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由因缘和合而成立,同时也因各种条件的互相依存而有变化,故没有实在独立的自性,所以有成、住、坏、空的现象。现象界生起、消灭的原因条件,都不出缘起的法则。此法则也是宇宙、世界、社会、人生及各种精神现象产生的定规。这种世界观成为佛教异于其他宗教的最大特质。
  二、什么是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的宇宙观,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四大洲及九山八海,称为一小世界,系自色界的初禅天至大地底下的风轮,其间包括日、月、须弥山、四天王、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等。此一小世界以一千为集,而形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集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集成一个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所集成,而称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所教化的领域,故又称“一佛刹”。宇宙中有无数个三千大千世界,便有无数个佛刹。
  三、天堂与地狱在那里?
  天堂在那里?地狱在那里?
  天堂在天堂的地方,地狱在地狱的地方。佛教将宇宙分为十种法界,即佛、菩萨、声闻、缘觉、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其中,“天”即指天堂,有三界二十八天之分,地狱则有十八种地狱。所以,天堂在天堂的地方,地狱在地狱的地方。
  天堂地狱在人间。有的人生活富裕就像在“天堂”,有的人生活困苦就像在“炼狱”,有的人饱受饥饿冻馁如处在饿鬼,有的人遭逢炮火焚烧就像生活在鬼域。
  天堂地狱就在一念之间。许多人习惯与人计较、比较,心中充满猜疑忿恨,整天在贪瞋愚痴,或被烦恼忧伤系缚,就像生活在地狱。反之,如能时时保持一颗明净的心,开阔胸怀,包容一切,使人心趋向正道,人间天堂的完成必定指日可待。
  成佛希贤端赖一心,堕落轮回系乎一念。《维摩经》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天堂地狱不在他方远处,即在当下一念。
  四、人生会轮回吗?什么是六道轮回?
  世间万象离不开轮回的道理,举凡宇宙星球的运转,春夏秋冬的更替,昼夜六时的推移,善恶六道的轮回,身体的生老病死,以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流转等,宛如车轮回转的现象,都证明“轮回”的道理。
  众生由于善恶业力的牵引,在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六种不同的生命轨道,因果相续,无始无终,受无穷流转生死轮回之苦,故称其为“六道轮回”。
  信仰佛教的目的在解脱生死的束缚,因此在了解轮回的真象之后,进一步要勘破轮回,超越轮回,进而要不畏轮回,虽处于轮回中而不为轮回所困,效法菩萨倒驾慈航救度众生的悲愿,最后必能在无尽的轮回之中超越轮回而成就菩提慧命。
  [注释]
  风轮为构成大地的四轮之一,乃世界的最底部。世界之成,必先立于虚空之上,称为空轮,依此空轮而上生风轮、水轮、金轮,合称四轮,四轮之上乃有九山八海。风轮其广无数,其体坚密,假令以金刚轮奋威击之,则金刚碎尽,而风轮无损。称之为轮,乃取其形横圆,其体坚密之义。
  分别是八寒地狱(頞浮陀、尼罗浮陀、阿吒吒、阿婆婆、喉喉婆、沤波罗、波头摩、摩诃波头摩)、八热地狱(等活、黑绳、堆压、叫唤、大叫唤、烧炙、大烧炙、无间)、孤独地狱、近边地狱。


  第十二课 人生
  一、人,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
  生从死来,死又从生去,一切众生皆因十二因缘而生生灭灭,在轮回中牵系着过去、现在与未来。有如时钟一般,无始无终,不断循环。
  有情生命流转的主体是业,业由无明之惑所造,由业又生苦,而苦又从无明(指观念不能通达)而来,由此而招感生、老、病、死的生命现象。
  因此,人为什么会有“老、死”呢?因为有“生”。生又从何而来呢?从善恶行为的“有”业而来。而行为的有业是因执“取”而生;“取”又因为贪“爱”而来;爱则因感“受”外境的苦乐所起;受又因接“触”外境所生;触则源于完具眼耳鼻舌身意的“六入”而有;六入则由“名色”所形成,名即受想行识,色指色身,名色即构成有情的身心部份;名色又由业“识”投胎所招感;而识之所以投胎,则由过去种种善恶业“行”的力量所驱使;而各种的行为造作,则归于无明烦恼,缺乏智慧而来。
  因为欠缺智慧的光明,所以生生世世轮回生死。因为开发般若自性,所以解脱烦恼,超越三界。生从何处来?从个人的业力或愿力而来。死往何处去?也是因个人的业力或愿力而去。
  二、世间为何有贫富、贵贱、智愚、美丑的不同?
  这些问题常常使人误解世间不平等,甚至怨怪老天作弄人,因而愤世嫉俗或偏激行恶。其实在佛教的因果观看来,一切都很合理,每件事都有其因缘。主要的原因,就是业力。古德有因果十来偈,可以简要解答上述问题:
  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
  高位者,礼拜中来;低下者,骄慢中来;
  瘖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
  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
  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六根具足者,持戒中来。
  行为是因,业报是果。业力可以左右人生中的穷通祸福。业报又分:引业、满业、定业、不定业以及共业与不共业。贫富、贵贱、智愚、美丑,皆由前业所感,属于“满业”,也就是人人不同的“别报业”。
  三、善恶业能相抵吗?会影响子孙吗?
  为善有如取用有益于健康的粗淡食品、饮料,甚感无味,一段时间之后,带来可贵的健康,方知粗淡有真味。
  为恶有如取用美味的致癌食品与饮料,当下甚为甘甜可口,一段时间之后,却带来各种致命的并发症,方知美味的表相之下,隐藏了许多杀手。善恶业并非以相抵了之,罪业如盐,善业如水,一把盐放在一缸水中,自然可以把盐味稀释淡化,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日积月累,太多的恶业,会减损累世以来的善德。又积极行善,自然消弭往昔恶业。
  无论是善业、恶业,都会影响到子孙,因为同业相招之故。行善则招感有德者为后代;行恶者,则招感败德者为子孙。
  四、业力与愿力有何不同?
  业力是因造作善恶之业,以招感相应果报而得。有部《毗奈耶》云:“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中阿含经》又说:“身、口、意三业,以意业为重。”意即心意。身、口二业皆由意业为前导,故心正则行正,行正则业善。
  然而轮回转世的善恶条件,并非自由意志抉择,而是因业力的牵引,故《大乘义章》云:“业力如风,善业风故,吹诸众生,好处受乐;恶业风故,吹诸众生,恶处受苦。”
  愿力则因强烈善念而发的誓愿,例如菩萨共愿皆以“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为本。《俱舍论》云:“以愿为先,引妙智起;如愿而了,故名愿智。”可见诸佛菩萨大愿皆以大智大悲为首。四弘誓愿是一切大愿的总愿,别愿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观世音菩萨的十二大愿。愿力可以成就一切事业,净土宗也鼓励往生极乐的人乘愿再来。
  星云自一九九八年起,撰写百种祈愿文,提供给各行各业佛教信徒作为佛前祈愿或当作早晚课诵的参考,希望人人能以善愿力共同来成就人间这一块净土,成为和乐安详的美好世界;更希望人人都能开发内心的能源,见到自己圆满清净的本来面目。
  五、人生对生死应有什么看法?
  人对于生死毋须害怕,只要以平常心来面对,自然而来,自然而去。生,也未尝可喜;死,也未尝可悲。生,是死的延续;死,是生的转换。生既未尝生,死亦未尝死,生死一如,何忧何喜?
  人在有生之年,能够把握每一个当下,对未来充满希望,对人间乐意奉献智慧力量,把生命的过程当作一所大学,各人选修适合自己根性的科系,许多技艺、专长、学识、善根,可以持续到来生。因此,许多天才都是因为前生专精所学,累积善因善种,于今世现行所致。发菩萨心者,为普利群伦,每一行业,每一专长,均应修应学,因而有诸大菩萨化身千百亿的感应事迹。
  人死后,受生投胎的业力有三种:一、随重业受生;二、随习惯受生;三、随意念受生。因此,除了业报之外,习惯与意念都十分重要。
  六、人生与因缘果报有什么关系?
  语云:“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人心如地,播植善种或恶种,全在于我们自己,至于得到什么样的收成,也没有理由怨叹,所以说“心田事不同,果报分胜劣”。
  因缘果报,在起心动念间,在日常生活间,重重无尽,比网际网路的电脑还要复杂。常人可以什么都不怕,但不能不怕因果。“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表示菩萨深知凡事都必然是有因果关系,所以慎于始,而凡事洞察于机先,不昧不滞,自然能掌握未来。凡夫众生往往糊里糊涂的昧着良心造业,心存侥幸,以为只要隐瞒住他人耳目,恶报就不会降临。一旦恶报来临,又往往忘记自己造恶在先,怨恨老天不公。如此恶果相缠,有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而不自知。
  慈航法师示寂之前,曾作一首偈语奉劝大家:
  奉劝一切众生,时时反省为要,每日动念行为,检点功过多少。
  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果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法性本来空寂,因果丝毫不少,自作还是自受,谁也替你不了。
  空花水月道场,处处时时建好,望尔广结善缘,自度度他宜早。
  因缘果报,历历不爽,要有美满的人生,就要培植好因好缘,要怎么收获,就要怎么栽。
  [注释]
  业,造作的意思。意谓行为、所作、行动、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动。一般而言,业分身、口、意等三业。依身、口、意所造的业是善、是恶,其后必招感相应的苦乐果报。以有业因,故招感业果。
  惑,迷而不解的意思。为烦恼的别名或总称。《成唯识论》卷八载:“生死相续,由惑、业、苦;发业润生,烦恼名惑。”盖众生迷惑于事理,发有漏的业,润当来的“有”,而为生死相续、辗转不已之因者,称之为惑。
  引业,又称总报业,为能牵引我们在四生六道轮转的业力。而满业则为圆满个别报体的业,例如:同样转生为人,但美丑、贫富、贤愚个别不同,这即是满业牵引所成,因此满业又称别业。
  定业,即造作善恶的业,其应受何报,或何时会受报,皆已决定,或各别已决定。不定业则虽已造作诸业,但应受何报,或何时会受报,皆无决定,或各别不决定。
  共业,指众生共通的果报,如自他共同受用的山河大地等器世间,这是依报的业,称为共业;又如天灾、地震等共同感受的灾难,也是众人的业报所招感,也称共业。不共业,则为个人所招感的身形、美丑,或有别于他人所遇到的好坏事情等皆称之。


  第十三课 生死
  一、何谓“分段生死”、“变异生死”?
  佛教将众生的生死分为两种:
  分段生死:又作分段死、有为生死。是变异生死的对称。指众生由于每一世所招感的果报不同,而有形貌、寿命等区别,称为分段身。受此分段身后,必有一期生命的结束。故称分段生死。
  变异生死:又作无为生死、不思议变易死、变易死。是分段生死的对称。指阿罗汉、辟支佛及大力的菩萨等三乘圣者因悲愿心而来世间所受的生死。三乘圣者已跳出三界,结束分段生死,由于修行的结果,烦恼迷惑渐除,智慧圣果渐增,此种迷悟的迁移,感得意境的升华,每一期都不相同,由前期转入后期的变易,恰好一度生死,故称不思议变易生死。
  二、生死有何譬喻?
  在佛教经典有许多形容生死的譬喻:
  生死如泥:指众生由于无知、不自觉,因而陷溺在生死的泥沼中,难以出离。《俱舍论》云:“生死泥者,由彼生死,是诸众生沈溺处故,难可出故,所以譬泥。”
  生死如夜:指生死犹如长夜梦境,唯有黎明来到,方能觉知梦境的虚幻。《成唯识论》云:“未得真觉,恒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
  生死如海:指众生轮回流转,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忽而上升天道,忽而堕落畜生,仿佛在无边无际的生死苦海中载沈载浮一样。《佛所行赞》云:“当乘智慧舟,超度生死海。”《大般涅槃经义记》云:“如来得涅槃船,周旋往返,济度众生,故能于彼生死海中得作船师。”
  生死如云:指生死魔障遮覆灵觉本性,好像浮云覆盖日月一样。《无量寿经》云:“慧日照世间,消除生死云。”
  生死如轮:指众生以惑、业、苦三者辗转相因,犹如车轮,在生死中流转不已。《大智度论》云:“生死轮载人,诸烦恼结使,大力自在转,无人能禁止。”
  生死如园:指生死界犹如园林,凡夫耽恋不舍,菩萨游化其间。《往生论注》云:“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
  三、人为什么会贪生怕死?
  生死的事实是假相,众生随着业力,在生死流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常人不知,信以为实。其实,生与死是同一件事。表面上看起来,生命的诞生有种种的形相,种种的欢喜;生命的殒灭,有种种的伤感;以悟者的心智观察,则一切皆为虚妄。死亡只不过如同旧屋残破剥落,搬了新家而已,身体好比房子,损坏了,换一个好身体,如是而已。事实上,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并非真正的生,死也并非真正的死。人之所以会贪生厌死,乃我执在作祟,一旦有了我执,世间上的纷扰、动乱、痛苦就如影随形般逼迫而来。去除了我执,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死一如,表里不异,当下就能得大解脱,获大自在。
  四、人死一定会下地狱吗?
  一般人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亲人死了一定会变成鬼,或下地狱。佛教虽然承认鬼的存在,但是佛教认为人死了之后却不一定变成人见人怕的鬼。人离开了这个世界,前往的地方,不仅仅是地狱而已,也许到天堂去享乐,也许再降生为人。纵然轮回为鬼,也必须具备有成为鬼的罪恶因果。好人不但仍然可以做人,还可以做个更好的人,甚至还可以成为圣贤,成为诸佛菩萨。
  五、人死有轮回吗?
  有。佛经上说:“生又何尝生?死又何曾死?”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其实,这一个死,不正是另一个生的开始吗?人本来就不会死。佛教讲“十二因缘”,生命是环型的,与其他宗教所讲的直线型不一样。譬如耶稣教讲:“人从那里来?”“人从上帝来。”“上帝从那里来?”“上帝本来就有,不需从那里来。”佛教主张:“人从那里来?”“人从死来。”“死从何来?”“死从生来。”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我们的心则有生住异灭,生死永远不停止,像时钟一样,循环不已,那里是开始?那里是结束?事实上,没有终点,也没有起点。
  六、人死后的世界为何?
  人死亡之后的情形如何?依佛经记载,由于躯壳形体从有形有限转化为无形无限,人死后的境况要比生前好多了。从下面几点可作一比较:
  时空的限制:人在生前受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隔绝,不能随心所欲,万里遨游,也无法返老还童,纵情恣性,可是一旦死亡而脱离形体的桎梏,他的道心真性就可以自由自在来去,穿越三界时空了。
  肉体的负担:《法句经》说:“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渴寒热,瞋恚惊怖,色欲怨祸,皆由于身。”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我们的大负担——饿了要找东西喂它吃,冷了要替它加衣服,生病时要忍受皮肉的痛楚这个身体所带给我们的烦恼远比带给我们的快乐多。而死亡之后,业识不再受躯壳的牵制,不必再去侍候这个色身,就没有饥寒、病痛的生理折磨,也没有种种触受压迫的负担了。
  人天的神通:活着的时候,人的种种能力都受到躯体限制,死后则不受物理世界的拘束,能够穿墙越壁,看到肉眼所看不到的事物,听到耳朵所听不到的讯息。而且业识具有浮留在空中的能力,能够自由自在地飞行,其运动的速度可以随意念所生而无远弗届。除了佛陀的金刚座、母亲的子宫胎不能穿越之外,其余物理世界的任何阻碍都可以穿梭自如,真是“念动即至”了。
  七、佛教为何要提倡火葬?
  佛教主张火葬,既方便又经济,更合乎卫生,尤其适合于人口爆满,用地日狭的今日社会;不像土葬费用高,占地广,并且埋葬几年后还要捡骨,非常不方便。火葬安厝灵骨,不需要占太大的空间,真是一劳永逸。
  八、如何永断生死?
  人生在世,最苦的莫过于生死。当亲人临命终时,那一种生离死别的苦楚,如刀刃在心上乱割,真是肝肠寸断!如何才能免去这种痛苦?佛陀告诉我们,惟有永断生死苦恼,进入不生不灭的涅槃,才有办法免除生离死别的痛苦。怎么样才能永断生死苦恼,进入涅槃?佛陀说:惟有修行。
  一个人若不修行,则永远不能出头。平时若只做些功德,至多仅能获得人天果报,虽然在天界得以享福,但当福报享尽,仍须堕落受苦,不能出离生死。唯有发出离心,厌离尘世的欲望,不为欲望所缚,再以入世的精神,从事弘法度众的工作,才能出离三界的生死苦海。
  过去诸佛菩萨能出离生死苦海,逍遥于常寂光中,都是经过多生多劫的刻苦修行与磨练,才能有所证悟。因此,若想永断生死苦恼,则必须认真修行。


  第十四课 生活
  一、在家信众应该注重怎样的生活行仪?
  要奉行清净的生活行仪:不接触非法的场所,如赌场、酒家等眩惑六根,沦丧清明智慧的地方;不从事非法的工作,如开设或投资具有赌博或非正当谋生性质的行业。凡违反国家法律及脱离佛教八正道的生活,就是非法,不合乎清净的生活行仪。
  佛陀的三十二相好,都是从累劫注重生活行仪中修来的。生活的行仪,除了要奉行戒律,防非止恶,更要积极的饶益有情,举凡施予他人信心的和风,欢喜的煦日,方便的雨露,服务的温暖,都是学佛者实践清净生活行仪的内容。
  二、佛教徒的人我相处之道?
  人与人相处,布施及喜舍即是最好的人我之道。人际间的冲突、矛盾,都在于大家只顾及自我的立场,忽略了对方的需求,因此,造成彼此的怨恨及诤论不休。
  佛教的人我相处之道,本着护念众生的柔软心,视一切众生如父如母,如亲眷手足,自然能够和乐相敬。人我相处之道,秉持光荣归于他人,你大我小的信念;利益归于他人,你乐我苦的胸襟。能以佛心、菩萨心与人相处,便能水乳相融,无有嫌隙。
  此外,佛教的四摄法:“布施”,令众生身心无忧;“爱语”,令众生发大信心;“同事”,令众生信受法义;“利行”,令众生入佛之智。慈悲喜舍是人我相处之道,忍耐柔和是人我相处之道,惭愧感恩是人我相处之道,惜福结缘是人我相处之道。
  三、在家信徒如何过五欲的生活?
  五欲为财、色、名、食、睡,涵盖了眼、耳、鼻、舌、身五根,对应于色、声、香、味、触等外境的活动。如何在五欲的生活中修行自在呢?
  对于色,要不贪美色,对于感情要净化、升华,要持守不邪淫的合法婚姻生活。
  对于声,要常闻正法、梵呗赞佛之音,并懂得要善听、兼听、全听,所谓“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
  对于香,家中常有一炷清香供佛,藉此安定心神,俗虑尽消。
  对于味,饮食的调理不要酒香、肉香,要清淡的菜根香。
  对于触,一般世俗的触,是感官的舒适、快意、刺激、麻醉,但佛教的“触”,是人我接触要自然,要中道,以柔软心、慈悲心、平等心相对待,彼此精神一致,心神意会。
  四、佛教徒如何规划生涯?
  依出家、在家分别说明如下:
  出家的生涯规划:第一个十年,为培植福德因缘的阶段,应学习持戒的生活,苦行作务,熟悉各种佛事行政。第二个十年,为广学多闻发心的阶段,奉行慈悲,立志为众,随缘参学,以专经专论作为自我的密行。第三个十年,为住持道场教化的阶段,弘法教化,安僧办道,将其经验传承后人。第四个十年,增上发心,伸广长舌,作狮子吼,讲说佛法,度无量众。第五个十年,为放下万缘游化的阶段,随缘自在,游化各方,树立慈悲形象,著书立说,令法音流传十方。
  在家的生涯规划:第一个阶段,重视信仰的增进,如:听闻正法,布施结缘,参与共修,义工服务等。第二个阶段,重视慧解的加强,如:研读高僧传记、佛教历史、宗派专书等,深入经藏,以法乐自娱。第三个阶段,重视修持的内涵,如:自我的修行:念佛、禅坐、诵经、拜佛等。大众的修行:为教奉献财物、劳力、智慧等。能够明了修持的内涵所在,肯定参与教团的活动,即是修持。第四个阶段,为辅助教团弘化的阶段,把经验传承给后人,协助教团的发展。第五个阶段是学习出家的生活,受持斋戒,离俗世家,阅读经藏,著书立说,破邪显正,讲说佛法,协助教化的工作。
  佛教徒的生涯规划,以自利利他为根本,不求速成,不急功好利,以知苦恼、知惭愧为内学,庄严成熟美好的佛国净土。
  五、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不自苦:应衡量现实的经济状况,不必存有与人比较的心态,只要随力布施,即使微分供养,也会得到无量无边的福德。
  不自恼:凡所有施,皆随喜随缘,不须为难勉强。
  不后悔:布施后,不生起懊悔的心,不计算功德多寡,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有意义:布施就像播种,种子要落在肥沃的土地,才能有丰富的收获。选择一块具有文化、教育、慈善、共修等利益大众的福田,让每一分的布施,都能发挥无限的功用。
  布施之道,除了不自苦、不自恼、不后悔、有意义之外,还要有欢喜心、恭敬心,懂得细水长流之道。此外,身体的礼敬、劳动服务;言语的赞美,传播正法;心意的随喜及智慧的贡献,并对于众生无畏的布施,给予信心、希望、方便,更是布施的真谛。
  [注释]
  乃佛陀应化身所具足的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 称“相好”。


  第十五课 家庭
  一、佛化家庭的生活内容是什么?
  家中设一佛堂,增长对佛法的信心。
  要有佛书专柜,开拓智慧宝藏。
  张贴格言法语,时时自我反省。
  早起安排定课,念佛、禅坐、诵经、拜佛,与诸佛贤圣常往来沟通。
  每月几餐素食,全家约定,以早斋或初一、十五日,或六斋日,培养慈悲护生的观念。
  家庭有共修的时间,禅坐、念佛、读经皆可,增进家庭的和谐。
  共同做寺院的护法,长期护持道场,接引他人学佛。
  常用佛法,互相勉励。
  佛化家庭的生活内容,凡是合乎佛法正道,能令家庭美满,眷属和乐的活动,都可以随缘随喜的参与。
  二、佛化家庭应如何注重亲子关系?
  要有信仰的传承:父母把信仰传承给下一代,就像薪火相传,生命得以绵延不断。信仰,是留给孩子最好的财富。因为人世间的金钱终有散尽时,但是有了信仰,则能开发善美的本性,获得无量的圣财。
  要有佛化的生活:孩子不是父母的讨债鬼,而是菩提幼苗、有缘眷属。不用权威管教孩子,多赞美,少责备;多鼓励,少打击;多说理,少命令;多接纳,少拒绝。
  要有上慈下孝的模范:儿女就像一张白纸,父母的言行是他们学习的模范。因此,不只是一味要求儿女孝顺,自己也要对父母供养承顺。如是因如是果,慈爱的父母,必然能使儿女感动,亲子的关系自然能维持上慈下孝的伦理纲常。
  彼此惭愧感恩:亲子之间,常怀惭愧、感恩之心,彼此相互学习,把家庭建设成清净安乐的道场,彼此互为助道因缘。人的一生,与家庭生活关系密切,家庭是悲惨的地狱或是欢乐的天堂,眷属是善人聚会或是怨憎相会,端在吾人的一念之间。
  三、家庭中的成员信仰不同,彼此应当如何相处?
  同一信仰的家庭最圆满幸福。但是,如果家庭中有不同信仰的成员,更应该发挥尊重包容的心胸,容许异己的存在,不批评,不非议他人的信仰。自然界的风雨各不相同,但也都能遍洒人间,滋润成熟万物;宇宙间的星球各有运转轨道,也能彼此循环无间,呈现昼夜四季的风貌。
  面对不同信仰的家庭成员,柔软慈悲心是溶化彼此隔阂的不二法门。多一些赞美的声音,多一些关怀的温情,多一些协助的行动,多一些忍耐的智慧。人人有信仰宗教的自由,藉由尊重包容的平等观,才能避免困扰和纷争,不造成家庭情感的伤害,影响和乐的气氛。
  四、居家如何过感情生活?
  对父母长辈要恭敬孝养,以尽人伦之情。
  对兄弟姊妹要助其创业,使其生活顺利,以尽手足之情。
  对夫妻伴侣要相敬相爱,生活无令缺乏,以克尽夫妻互谅互信之情。
  对年幼子弟要教授礼仪及处世之道,助其达成理想,以尽提携之情。
  对亲人朋友要讲求仁义,以尽守望相助之情。
  此外,居家的感情生活中,除了创造欢乐的气氛,增进彼此情感的融和,更要以缘起法,升华净化彼此的执着,以信仰为居家生活的中心,带领眷属,由爱家到爱人,将家庭的小爱,扩大为菩萨清净的大慈大悲。
  五、在家信众应该如何经营钱财?
  佛教有所谓的“正命”,就是合乎五戒的经济生活。在人世间,小至个人生活,大至国家的富强,社会的安定,都与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如何经营钱财?将本求利,获取报酬;勤劳节约,积集财利;一技之长,开拓事业;智慧灵巧,增加财富。这些都是净财的来源,不犯法不违法,合乎佛陀所教导的正命的经济生活。
  钱财要如何分配呢?可分为十等分:六分作为家人生活之用,其余四分,一分储蓄,备不时之需;一分作为医疗或娱乐之用;一分帮助亲属或社会福利之用;一分作信仰布施,广植福田之用。
  来路正当的钱财不是毒蛇,只要懂得经营分配,钱财也能成为人间的慈航,救人上岸,解除他人的忧悲苦恼。
  [注释]
  每月清净持戒的六日,即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印度自古传说鬼神每于此六日伺机害人,故至六斋日中,遂盛行沐浴断食之风。其后佛教沿用此一行事,并谓于此六日,四天王必下降世间,探查人间的善恶。因此僧众每月于此六日须集会一处,布萨说戒。在家二众于此六日受持一日一夜八关斋戒。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