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成人教育的意涵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见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团体长期以来一直扮演成人教育提供者的角色,
  什么是佛教成人教育?如何界定?
  其基本内涵、理念及施设原则为何?
  前言
  成人教育是现今教育领域的新趋势,不论是各级学校、社教机构、工商团体、非营利组织等,都在积极整合运用其教育资源,企图提供社会大众更多元学习的机会。
  佛教团体长期以来一直扮演成人教育“提供者”( provider )的角色,以非营利、志愿性的组织办理成人教育,提供成人学习的机会,几乎有佛教团体的地方,即有各类的学习活动出现,形成社区的学习组织,发挥了相当大的社会教化功能。
  本文旨在探讨佛教成人教育的意涵。首先说明“成人”的界定、成人教育的意义及其特性;其次,分析归纳佛教教育的意义及基本内涵;最后,提出佛教成人教育的界定、理念及其施设原则。
  “成人”的界定
  “成人”一词的定义,一般常从生物、心理、社会和法律的观点加以界定(见表一。黄富顺,1993 )。
  我国民法规定年满二十岁为“成年”,但是“少年事件处理法”中所谓少年是指已满十二岁未满十八岁之人。根据后者的规定,十八岁以上者,如有犯法行为产生,而已非“少年事件处理法”的处理对象,而应算是“成人”,须受刑罚处分。所以,十八岁以上亦应属“成年”。(张寿山等,1997 )
  美国成人教育国家顾问委员会( National Advisory Council on Adult Education,NACAE )采综合的观点,除了兼及生物、社会、法律的层面外,更顾及教育的层面,提出对“成人”的界定为:“在青春期之后,不再参与全时正规的学校教育,且能负起成人生活角色或已达法律或社会之所认定的年龄,具有成人权利、义务和责任的人。”( NACAE,1980;转引自黄富顺,1993 )
  以上的界定说明了“成人”一词具有相当高的异质性。从生物学及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成人是身心发展已达成熟的个体,但不同的年龄层,所展现的身心发展程度不尽相同,而即使是同一年龄的成人,其身心成熟的程度亦有所不同。从社会及法律的观点而言,“成人”由于天赋、性别、地区、环境、教育、阅历等因素,在社会上所担负的角色、任务及赋予的权利义务也呈显多样的差异。
  以台湾地区而言,各机构团体办理成人教育时,通常是从年龄的观点来予以界定,即年满十八岁以上者,皆属成人教育的对象。
  成人教育的意义
  成人教育( Adult Education )因成人学习者的异质性高,实施类型多元纷杂, 难有一致的定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在一九七六年召开成人教育会议,提出了成人教育的定义为:“成人教育一词代表全部有组织历程,不管其内容、水准和方法为何,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是学校教育的代替或学校教育的延长,目的在提供社会中的成人,发展潜能、充实新知、改进技术与提升专业资格、导引其新的发展或使其在态度上和行为上产生改变。”( UNESCO,1976;转引自杨国赐,1993 )
  黄富顺综合各项研究,提出三种界定成人教育的途径,以作为了解成人教育意义的架构(见表二。黄富顺,1992 )。
  上述的定义指出,成人在其身心迈向成熟、担任社会角色及任务的生命历程中,需要持续地学习以面对全面的生活,而获致健康和谐的发展。成人教育的意义在提供担任社会成人角色的人参与有系统、有组织、持续性的学习活动,以导引其个人发展潜能、提升知能,促成行为、态度、习惯及价值观念改变的过程。
  成人教育的特性
  成人学习者由于异质性高、学习需求纷杂不一,相对地,提供成人教育的机构类型、课程内容与实施方式也呈现丰富而多元的特性。
  成人教育主要提供机构的类型包括宗教团体、志愿组织、营利机构、公私立学校、专业或职业协会、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社教机构,各机构依其宗旨、目标、资源、学习者的需求、地域文化等因素提供各具特色的课程。
  依据调查研究资料显示(林美和等,1990;黄国彦等,1991;简茂发等,1992;林清江等,1993;黄富顺等,1993; 刘兴汉等,1993;蔡培村等,1994;庄璧菁,1995 ),台湾地区成人的学习需求以身心适应、生涯发展、家庭生活、职业知能、休闲安排、人际关系等生活性、实用性趋向为主。
  就学习时间而言,成人较有意愿参与学习的时间主要为周末、例假日与平日晚上(蔡培村等,1994 ),年纪较长者认为早上的时间较为适当, 不喜爱在夜间学习(黄国彦等,1991 )。
  就学习地点而言,成人有意愿的学习地点包括学校、家里与社教机构。都市地区成人倾向选择学校、企业机构及社教机构; 乡镇地方倾向选择里邻中心(蔡培村等,1994 )。
  实施方式则包括长期、短期、课堂、隔空或独立学习,例如:定期讲座、暑期学校、住宿课程、夜间课程、周末学院、函授教育、隔空教育、自我导向学习、研习会、演讲等。
  佛教教育的意义及其基本内涵
  [一、佛教教育的源起]
  佛教教育的事实,可溯源自西元前六至五世纪释迦牟尼传布佛法开始。释迦牟尼出生于尼泊尔的释迦族中心地迦毗罗卫城,是净饭王的长子,一般说的“释迦”,是他所属的种族名称,因此他被称为“释尊”(释见憨、陈信宪译,1995 )。 西方佛教学者大多将他称为“佛陀”。 “佛陀”原语 Buddha,是“觉悟者”、“觉醒者”、“觉者”的意思(释达和、陈淑慧译,1992 )。
  根据佛教原始经典的记载,佛陀在年少时,由于亲睹生命现象的苦迫,与人类因生、老、病、死带来的种种苦恼,遂引生对生命问题的极大关怀与思考,舍离王宫生活,选择出家修行的生活方式,以探求生命的真相,而后在菩提树下发见“缘起”的法则,彻悟生命苦恼的根源及解脱之道,并由深观世间的缘起,体悟人类的究竟安乐来自整体社会的和谐,于是决定游化。佛陀的教化,绵延至今二千五百多年,整个弘传流布的过程,即是一段源远流长的教育历程。
  源远流长的佛教教化过程,经由历代佛教徒及佛教学者的结集、论著,累积了浩瀚丰沛的三藏典籍,成为人类文化智慧的资产,其中,有关将佛教( Buddhism )教义与教育( Education )学理作一联结,阐明佛教教育( Buddhist Education )意涵者, 则始于近代。
  [二、近代佛教学者之佛教教育观点 ]
  近代佛教学者中,提出佛教教育观点并发表论述篇章者,有太虚法师、印顺法师、日本学者水野弘元等人,除此之外,另有从各个不同立场角度所提出的佛教教育观点者,分述如下:
  ◎(一)太虚法师(1889──1947)
  太虚法师是近代中国佛教革新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其提倡的“人生佛教”思想影响现代佛教甚钜,继其“人生佛教”思想而开展者,如“人间佛教”、“生活佛教”、“建立人间净土”等,成为现代佛教的重要共识。
  太虚法师对于佛教教育的观点主要发表于〈释迦牟尼的教育〉一文,此外,《太虚大师全书》中也有部分篇章附带述及(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 )。太虚法师提出:
  1.就教育的对象而言:
  佛教教育的对象,含括出家与在家两种对象;出家者,是特殊,是少数;在家者,是普遍而广摄多数,且普及于全宇宙一切的众生。
  2.就教育的内容而言:
  出家者的学习,有一定的律制,修持戒、定、慧三学──戒学是道德养成的教育;定学是调身、调息、调心,使身心得到健康的教育;慧学是经由闻、思、修的学习,增长知识、智慧的教育,成为有纪律的团体生活,如现在的寺院形式。在家者的学习,修学基本的三皈、五戒,并将所受于佛教教育的内涵,践行于个人、家庭、职业、社会等层面,随份随力促成整体社会的向上、向善。
  3.就教育的施设原理而言:
  佛教教育的施设原理有二,即“主旨的贯彻”与“现实的适应”。所谓“主旨的贯彻”,意为任何人接受佛教教育的目的,在于与佛陀一样获得及达到宇宙人生圆满的真谛。“现实的适应”,系指因应各个人的情况,合宜地施设各种教育。
  4.就教育的方法而言 :
  教育的方法是所谓的“四悉檀”。“悉檀”,是成就的意思;“四悉檀”,意为以四种方法成就学习者的修学──“世界悉檀”:运用巧辩妙慧,以各种有趣的、极浅显的譬喻,为学习者传述全部或一部分的主旨;“各各为人悉檀”:依个人天赋及特质,施设个别的教育,即“众生有种种病,如来施种种药”;“对治悉檀”:观察学习者的根机,以种种的方法帮助其调改缺点,培养完善的人格;“第一义悉檀”:针对资质优秀的学习者,直接教导传授佛教最高觉悟的真谛。
  ◎(二)印顺法师(1906──)
  印顺法师( 1976 )以佛法的立场说明佛教是一种教育,佛教不只是信仰,更要修学,信佛也称为“学佛”,并提出:
  1.佛教是“觉”的教育:
  就佛教的意义而言,佛的教育,不外本著自己圆满的觉悟内容,适应众生的根机,来教育大家,引导大家来修学,同登正觉成佛的地步。所以,佛教是先觉觉后觉的“觉”的教育。学佛,是向佛学习,成佛就是人格的究竟完成,佛教是最圆满的完人教育。
  2.佛教教育的内容是三学、五明:
  佛教教育最主要的内容是:“戒学”、“定学”、“慧学”三学。“戒学”是一般的德行,重在止恶防非;“定学”是专心一境,使内心安定纯净;“慧学”是廓清我见、妄执,断除烦恼的智慧。
  广义来说,“世间一切微妙善语,皆是佛说”,可说一切良善的知识、德性、技能,都总摄于佛的教育范围内。所以“菩萨求法,应于五明处求”。“五明”就是大乘佛弟子应该修学的五类学术——语言文字学的“声明”、察事辩理的“因明”、医药生理的“医方明”基于数学及所有物理科学以及实用工作技术的“工巧明”、佛学的“内明”。
  3.佛与众生是师生的关系:
  佛陀被称为“天人师”、“导师”,信佛学佛的人,自称为“佛弟子”。弟子中,有小学的“声闻弟子”、大学的“菩萨弟子”,依在家、出家、男女等来分别,就有优婆塞等“七众弟子”。佛与众生,是老师与弟子的关系。
  4.佛教教育以实践为本:
  佛教教育不是空虚的知识传授,是以实践为本,而实践必以知为先要。应站稳这一立场,去求得世、出世间的智慧。
  ◎(三)水野弘元(1901──)
  日本学者水野弘元探讨巴利藏等资料,从原始佛教的教义中抉择出佛教教育的思想,指出(释达和、陈淑慧译,1992;吴本信一译,1993 ):
  1.佛教是人格完成的教育:
  佛教,是去除人们的苦恼、不安,而获得安身立命的信仰。它并不是断除一时的、部分的烦恼,而是止息相续及整体的惑苦,以提升人格。人格的提升不只有精神层面的提升,也要求色身的调和与健康。就佛教信仰而言,色身和精神所有层面的健康调和状态,是人格完成的必要条件。教育的目的是朝向人格的完成,佛教是为了完成人格而说的教育。
  2.教育的内容是四谛、八正道:
  佛陀最初为五比丘说四谛、八正道的教法,以引导他们证得阿罗汉,所谓四谛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1) 苦谛:是正确地认识苦恼以及众生所面临的苦恼。
  (2) 集谛:是正确地认识执著的原因和理由。
  (3) 灭谛:是灭去苦恼之后的正常状态。
  (4) 道谛:是要使有苦恼而无益的心,转向无苦恼而有益的理想境界的方法,即八正 道。
  佛教的八正道,是从八方面著手训练,以造就健全人格,并非只是除去一时的苦,而是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会衍生烦恼。八正道是:
  (1) 正见:正确的见解,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正确地认识善恶及善业之果报与三世因果。
  (2) 正思惟:正确的想法,正确意志的抉择,心依正见转向正确的方向,远离贪、嗔、痴等烦恼。
  (3) 正语:正确的言语,远离虚伪、恶言、挑拨离间及无意义、不切实际等言语;
  (4) 正业:正确的身体行为,远离杀生、偷盗、邪淫的行为。
  (5) 正命:正确的生活方法,从事正当的职业,以得到生活物资。
  (6) 正精进:正确的毅力、勇气与努力。
  (7) 正念:正确的意识、忆念,对于身心环境,观察了知是不净、无常、苦、无我。
  (8) 正定:正确的精神集中与心灵的平静,进而达到无念无想的禅定状态。
  3.教育的方法是契机施教:
  佛陀认为世人虽有浅深迟速的理解力,但是只要有说法的方法皆可使其了解才是。为使所有的民众能理解佛陀所说的教法,佛陀使用各地方民众的平易日常用语来说法,所以佛陀的教育方法,是因应受教者的智慧、根机、性格等而定,亦即所谓的“应病与药”。
  佛陀教化指导众人的教育方法,在阿含经或律藏,大约说来有两类:一乘道和次第说法。“一乘道”是指由初步时至最高位止,于所有次第,只教示、实践唯一的修行道;“次第说法”,是依对方信仰或智慧的进展,教以每阶段不同的学习和修行方法。
  4.教育的形式以对谈为主:
  传述佛陀的实际说法是于阿含经,佛陀的说法对象是以一人或二、三人之少数者的场合为多。佛陀的说法是采取对谈的形式,以应在场的对方,进行随机的说法;佛陀向几千万大众讲演的说法,是大乘经典才出现的形式。
  5.教育理念是“众生平等”:
  佛教认为所有的人皆具备实现理想能力的佛性,所以对任何人应该平等地说法。佛陀时代的印度婆罗门教,设立差别阶级,对于最下阶级的奴隶或贱民不列为教化对象。佛陀并不认同阶级差别的划定,对于任何阶级、家系、地位、职业的人,皆给予平等的教化,希望整体社会成为和平幸福的理想国土。
  6.教育的理论基础是“缘起论”:
  水野弘元提出,“缘起论”是佛教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论点,以此奠定了佛教的正确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基础。佛陀所说的“缘起论”,是当时印度思想界最独特的说法,是与其他的哲学、宗教最大不同的特征,也是佛教所以能够突破地域观念、超越国界,而普及全世界的主要原因之一。缘起的道理,不论如来出世与不出世,都是永远存在的,佛陀只不过是将原来的道理发见之后,开示众生而已。
  水野弘元也指出,佛教至今仍具有经得起一切理论批判的合理性,其合理性不单是为真理而言真理,而是作为信仰实践之基础的合理性理论。因此,佛教并不是出自狂热的信仰,而是具备了合理性与伦理性的信仰与实践。
  [四、其他学者的佛教教育观点]
  晓云法师(1987)认为佛教教育是“觉之教育”,佛陀教化的基本原理以“人”为出发点,佛教一切经论皆为教人自觉觉他。佛教之根本教义与修持之法要是“四谛”与“三法印”;最主要的理论是“缘起论”;佛陀的教化原则是观机逗教。佛教义理之学,深化了一般知识,使人生之意义、境界及思想的领域升华、充实、净化、安稳。
  安京植(1991)从研究大乘佛教的观点提出:“从教育的目的这方面来看,佛教教育重视人内心的觉醒及自我解脱。”到了大乘佛教这一支,不但在于自悟自度、个人解脱,进而在于自觉觉他、普度众生的“完全教育”。佛教教化众生的两个前提是: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以及众生根机有所差别。前者是教化方法的出发点,后者是决定教化方法的因素。
  慈怡法师(1992)认为佛教教育之究极目的,乃在以佛法孕育人格,人格完成,即所谓“成佛”。佛教教育的根本原理是“涅槃”及“缘起论”。佛陀以自悟之理示现于人,令他人亦能获得解脱,此即为佛教教育之最根本理念。佛教教育的内容涵盖伦理、道德以及精神、心理教育等,以利益安乐一切众生为标的。近程目标是人间净土之实现,远程目标则循“人间净土”为阶梯,层次而上,以达“究竟成佛”之远程目标。
  悟因法师(1992)提出,所谓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这教育的内容,不排斥科学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它最重要的是人生命中佛性的开发,于每个人心中建立起自觉的价值观与道德标准,在完成个人生命的当下,也成就他人。“缘起”思想即是教育方法,由于心本来是空性的,熏习什么就呈现什么,因此人是可以被塑造的,透过环境的熏习及自我不断地增益,久而久之,形成思想与行为,会塑造出自己的个性与风格。成佛也是如此,我们不断地增益成佛的种子、因缘,最终就可以成佛。
  昭慧法师(1992)以佛法的立场提出对于成人教育的看法,认为:佛法之于成人教育,有其人格陶冶、文化训练之个人意义与社会意义。成人教育的基本原理,都与佛法中“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缘起──因果律”之根本原理相符相契;其“改进生活素质”或“达成自我实现”之预期功能,与佛法教化之预期功能,更是不谋而合。再者,成人已有的丰富生活经验与社会经验,可以取来印证佛法,而更可持佛法之根本精神,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与技能,来实践“自利利他”的佛法,此即“人间佛教”之意义,亦即佛教办理成人教育之理想。
  就佛教团体办理成人教育方面,昭慧法师提出“一切世间微妙善语”,凡可利济群生者,无不可纳入为学科内容;佛教所办理的成人教育,允宜以佛法为主,并以佛法“自由、平等、民主、理性、慈悲”之精神贯于一切学习之中,俾助学习者剥脱传统或世俗所制约之情见,培养出恢宏的世界观。
  恒清法师(1993)提出,佛教认为教育的理想目标,无非是希望达到圣化人格的解脱境域,即所谓“人成即佛成”。而人格(或佛格)完成的形而上基础,乃人性中本具佛性。佛性是众生最大向善的潜能,因此佛教教育的目标就开显此人人皆备的佛性,藉以破执见,去除无明,最后达到转迷成悟的理想。
  南后男(1994)研究分析佛陀的教化理念为:平等、慈悲、伦理、道德,合理且实用。佛教教育的目的是个人之人格完成和佛国土之建立。教育的内容包括经、律、论三藏,即了解诸现象、实体,去实践的诸方法。教育方法则有多种,有的以言语教化或威仪教化,有的说譬喻法、问答法、转意法或对机说法,也有人以讲演法、观察法或启发法等,这些方法是佛陀以他的智慧和慈悲来广度众生的各种方便而已。
  综合上述佛教学者的观点,兹将佛教教育的意义及其基本内涵,整合归纳为以下几个要点:
  ◎(一)佛教教育的意义
  佛教教育是“完成人格的教育”、“觉之教育”,是以人为出发点的自觉觉他的教育,是觉悟生命苦恼的根源、止息惑苦、朝向人格完成的教育。人格的完成含括色身与精神所有层面的健康调和状态,人格的究竟完成即是成佛。
  ◎(二)佛教教育的目的
  佛教教育的目的是“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亦即身心烦恼、惑、苦的止息,以及圆满人格的实现与人间净土理想的完成。
  ◎(三)佛教教育的原理
  佛教教育的两大原理是契理、契机。契理,是契“缘起”之理,在缘起的正见上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基础;契机,是指因应众生个别差异而施设种种教育的内容、方法等,导引其认识宇宙人生真义,提升生命层次,乃至成佛──人格的完成。
  ◎(四)佛教教育的对象
  主要有出家、在家二种对象。出家众,即指僧伽(宗教师);在家众,指居家学佛的佛弟子,有其为社会服务的职业。广义地说,含括一切的众生。
  ◎(五)佛教教育的内容
  经、律、论三藏是佛教教育的内容,以“缘起论”为核心,修学实践戒、定、慧三学以及四谛、八正道、三法印等根本教理。而除了佛法的修学之外,更广义地来说,世间一切良善的知识、德性、技能等,也都是佛教教育的范围。
  ◎(六)佛教教育的方法
  以学习者为主,依其智慧、根机、性格等,施设种种的方法及学习次第,帮助学习者修学;佛教中所谓的四悉檀、八万四千方便法门,即指因应众生千差万别的根性,而观机逗教的教育方法。
  ◎(七)佛教教育的师生关系
  佛教教育中,师生的关系是以先觉觉后觉,在“缘起论”的基础上开展出平等、慈悲、智慧的修学与实践,共同迈向人格完成与人间净土的实现。
  ◎(八)佛教教育的形式
  在原始佛教时代,佛陀主要是以一对一或一对数人的对话形式,进行教化;但在大乘经典中,则出现向数千或数万大众说法的讲演形式。
  ◎(九)佛教教育的理念
  整体而言,佛教教育的根本理念是“众生平等”。在缘起的世间里,众生虽有性别、年龄、职业、地位、资质、根机等千差万别,但其实现理想能力的佛性,却是平等不二的。
  佛教成人教育的界定、理念与施设原则
  承前所述,本文以成人教育的意义及特性、佛教教育意义及其基本内涵的分析为基础,进一步描述佛教成人教育的界定、理念及其施设原则。
  [一、佛教成人教育的对象及其界定]
  佛教团体办理的成人教育,依其对象可分为出家、在家两种。出家者的教育,是以培育宗教师为主的僧伽教育,或称专业教育,此种类型大都以佛学院的方式办理。在家者的教育,是提供佛教徒或社会大众的教育,或称信众教育、推广教育、成人教育等,办理的方式则较为多元。
  佛教成人教育的界定系指后者,亦即佛教团体以佛教徒或社会大众的成人为对象,所提供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多元化课程,其目的在协助成人探寻生命意义,促成其人生观、生活态度、行为习惯等之增上转变的教育历程。
  [二 、佛教成人教育的理念]
  佛教成人教育基于“众生平等”的理念,认为成人虽具有相当高的异质性,在性别、年龄、天赋、环境、阅历、社会角色及任务等各方面,呈显各样的差异,但都需要持续地学习以面对全面的生活,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而每一位成人也都可能透过适当的教育,开发个人潜能,不断地向上、向善,达成自我实现、完成圆满人格的理想。
  [三、佛教成人教育的施设原则]
  佛教的“众生平等”理念落实在成人教育的施设上,提供了以下三个原则性的思考(见图一):
  ◎(一)自觉觉他,共成理想社会
  从“完成人格”、“觉之教育”、“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的教育意义及目的而言,佛教成人教育带引成人在学习的历程中探寻生命的意义,启发自我的觉醒。并由深观缘起,体悟人类的究竟安乐是来自整体社会的幸福和谐,当个人追求生命理想境界完成的同时,也为共成社会的正向进步而努力。
  ◎(二)契机施教,帮助成人学习
  从教育的原理、内容、方法、师生关系而言,佛教成人教育的实施历程中,教师以协助者的角色帮助成人学习。因应成人的异质性,施设种种适当的教育方法,引导成人透过佛法的修学,以及世间一切良善的知识、德性、技能等方面的学习,发展潜能,增益其在身心适应、生涯发展、家庭生活、职业知能、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成长。
  ◎(三)结合科技,发挥教育效能
  从佛教教育的形式而言,佛教成人教育的实施,不仅限于传统的对话、面对面课堂讲授或大型的演讲,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更可运用各项科技发明的教学媒体、隔空教学等方式,发挥教育的效能。
  结语
  成人需要继续学习,以面对全面的生活,尤其在快速变迁的现代社会,承担多重角色与责任的成人很希望透过佛学课程的学习,获得个人的成长,协助他们在家庭生活或职业生涯方面的经营。佛教成人教育的推展有净化人心的功能,各佛教团体以社区的成人民众为对象,形成学习组织,为共成社会的和谐进步发挥了正面的影响力量。
  佛教教育源远流长,造福群生无数,佛教团体推展成人教育时,如何阐扬、厘清佛教教育的意涵,以成办教育志业或提升办学品质,增益社会的良善成长,实为佛教团体必须省思与践行的课题。
  本文试从成人的界定、成人教育的意义及其特性之探讨,以期对成人教育的基本概念得一了解。其次,就佛教教育的源起、近代佛教学者的佛教教育观点,分析归纳佛教教育的意义、目的、原理、对象、内容、方法、师生关系、形式、根本理念。最后总结提出佛教成人教育的界定、理念及其施设原则,希望能提供佛教团体于推展成人教育时之参考。
  【参考文献】
  印顺法师(1976)。佛在人间,p.321,pp.232-332。新竹:福严精舍。
  印顺法师(1976)。妙云集丛书。新竹:福严精舍。
  安京植(1991)。唐代净土宗众生教化之教育意义。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博士论文。
  吴本信一译(1993),水野弘元著。原始佛教的教育思想。载于妙林杂志,卷五,10、 11期。
  林美和(1990)。我国成人学习需求研究。教育部委托研究。
  林清江(1993)。嘉义地区成人教育现况需求及可行模式之研究。教育部委托。
  南后男(1994)。佛陀教化众生理念在现代教育上的意义。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论 文。
  恒清法师(1993)。禅宗与杜威──教育思想和方法之比较。载于哲学论评,16期, pp.77-96。台湾大学哲学系。
  昭慧法师(1992)。佛法与成人教育。载于宗教与成人教育论文集,pp.2-18。台北: 般若文教基金会。
  悟因法师(1992)。人人都有被教育的可能。载于香光尼僧团十二周年特刊,p.127。 嘉义:香光庄严杂志社。
  张寿山等(1997)。高雄市成人教育现况、需求及可行模式之研究,p.8。教育部委托。
  庄璧菁(1995)。嘉义地区成人教育供需差距及其解决途径。中正大学成人及继续教育 研究所硕士论文。
  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太虚大师全书。p.206,pp.217-224,260-263,238-242,1434-1449。
  黄国彦等(1991)。台湾地区老人学习需求与内涵之研究。嘉义师范学院。
  黄富顺(1992)。成人教育,pp.2-5。台北:台湾书店。
  黄富顺(1993)。成人心理,pp.6-7 p.8。台北:国立空中大学。
  黄富顺等(1993)。台北市成人教育现况、需求及可行途径之研究。教育部委托。
  慈怡法师(1992)。佛教教育原理。载于普门杂志,pp.83-85,1992年一月号。
  杨国赐(1993)。社会教育的理念,p.98。台北:师大书苑。
  刘兴汉等(1993)。台北县成人教育现况、需求及可行模专题研究。教育部委托。
  蔡培村等(1994)。台湾省城乡地区成人学习意愿之比较研究。台湾省教育厅委托。
  晓云法师(1987)。觉之教育,p.73,pp.119-120。台北:原泉出版社。
  简茂发等(1992)。台中市成人教育现况需求及可行模式之研究。教育部委托。
  释见憨、陈信宪译(1995),中村元著。原始佛教:其思想与生活,p.34。嘉义:香光 书乡出版社。
  释达和、陈淑慧合译(1992)。佛教的原点,p.3,pp.58-82,p.199。马来西亚:立成 印务。
  Brown, E. (1997). Religious Education for All. London: David Fulton Publishers.
  Cheng,T. M. (1990). Venerable Tai-Shu and Modern Chinese Monastic Education. Seattle: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Merrian, S. B. & Cunningham, P. M.(1989). Handbook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Vogel, L. J. (1991).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ommunities of Fait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编者按:本文作者毕业于中正大学成人及继续教育研究所硕士班,现任安慧学苑佛学 研读班班主任。)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