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般若中道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般若中道


  大乘空宗,即印度龙树、提婆等人创立的中观学派,对空观的领悟和阐述,才是符合佛祖精神的正见。因此,龙树在佛教史上被公认为"空宗鼻祖"。

  龙树,约为公元二世纪的人。据诸多佛教史料记载,他出身于南印的婆罗门族,年幼时即通晓婆罗门经典,并且博学多才:"天文地理,图纬秘纤,及诸道术,无不悉综"(鸠摩罗什译《龙树传》),后来因遇险而厌世,最后遁入佛门。他皈依佛教后,先到北印雪山地区,在一塔庙里,向一老比丘学习大乘经典,并与诸外道和部派佛学者辩论,辞锋犀利,所向无敌。他在通晓大乘经典之后,又回到南印,致力于般若中道学说的创立。他得到了住地忄乔萨罗国王的支持,为他在黑峰山花九亿金钱修建一座五层伽蓝,供他讲经宏法。晚年,他移居东南印度阿摩罗缚底大塔西北五十公里的吉祥山,继续宣传般若空宗学说,后来被迫自杀;他的死因,有两说。据玄奘传说,他修得长生术,传与支持他的国王,国王高寿不死。年轻的王太子久久不得继承王位,因此对龙树恨之入骨。王太子的亲信献策说,菩萨是能舍弃一切的,你可向龙树要求,把他的头施舍与你吧。太子依此计行事,龙树无奈,被逼自杀(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十)。另据鸠摩罗什译的《龙树传》记载,龙树宣传大乘教义,主张我法皆空,受到小乘法师的愤疾,结果被小乘法师幽禁而死:是时有一小乘法师,常怀愤疾。龙树问日:"汝乐我久住此世否?"答曰:"实所不愿也。"退入闲室……,遂蝉蜕而去。由此可见,当时的政治、思想斗争已达到何等激烈而尖锐的程度。继承龙树思想,竭力发展般若空宗思想的另一佛教学者是提婆。他是龙树的弟子,又名圣天,因只有一只眼睛,所以亦称迦那提婆。他是斯里兰卡人,也是一位王子。他早年信奉婆罗门教,能言善辩。后来,因仰慕龙树,亲自渡海到吉祥山向龙树质疑。龙树听说提婆登门,命一弟子端一满钵水给他,一言不发。提婆一见满钵水,即从身上取针一枚投入,也是默不作声。两人的这一举动,有什么寓意呢?龙树以一满钵水表示自己绝顶聪明,学识渊博,如水一般,无器不满,无处不在。提婆投针,表示自己如针沉水,可以一探到底。因此,龙树觉得提婆天资聪颖,悟性极高,立即会见他,并与他交谈。提婆对龙树深为折服,便拜他为师。提婆皈依大乘以后,在中、北印一带大力宣传般若空宗,挫败外道,教化众生,声名远播,"博识渊览,才辩绝伦,擅名天竺,为诸国所推。"晚年,隐居在森林中著书立说。由于提婆主张空宗;不可避免地也要受到其他教派的激烈反对,甚至发展成流血冲突。据《提婆传》载,有一个婆罗门弟子,由于他的老师在辩论中败于提婆,他感到羞辱,决心报复。他暗中发誓:汝以"空"刀困我,我以“实”刀困汝!有一天,这个"婆罗门弟子来到其(提婆,身边,执刀穷之日:“汝以口破我师,何如我以刀破汝腹!”即以刀决之,五脏委地……"。提婆和龙树一样,因弘扬般若空宗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龙树、提婆的著作甚多,龙树有"千部论主"的称号。龙树的主要著作有:

  《大智度论》一百卷 姚秦鸠摩罗什译

  《中论》四卷(龙树造颂,青目造释)姚秦鸠摩罗什译

  《十二门论》一卷 姚秦鸠摩罗什译

  《顺中论》二卷 元魏般若流支译

  《般若灯论》十五卷(龙树造颂,分别明造释)唐波罗颇蜜多译提婆的主要著作有:

  《百论》二卷 姚秦鸠摩罗什译

  《大丈夫论》二卷 北原道泰译

  《百字论》一卷

  《百论》和龙树所撰的《中论》、《十二门论》,合称《三论》,这是大乘般若空宗的经典论著。

  龙树,提婆的般若中视学派说"空",最得佛祖精神。他们从因缘和合之法自身去说空,认为不需经过分解,就事物和现象本身去看,就是性空的,这在佛学史上,称之为"当体空"或"即体空"。龙树在《中论·观四谛品》中写下了一段有名的偈文,简明、扼要,精确地阐发了般若中观学的思想: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此段偈文,由鸠摩罗什所译,因为这一段偈颂中有三个"是"宇,中国佛学者称之为"三是偈";又因此偈论及空、假中三诵,亦称"三诵偈"。这偈颂是般若空宗精义的集中表现,深受历代佛学研究者的重视。偈文概括了性空、假名、中道的内在关系,三者在本质上是合一的。由于万事万物及其现象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自身的本质规定性,所以是虚幻不实的存在,故称之为"性空";这个"性空"又是存在于人类认识之中,是经"我说"出来的概念,纯属造作之词,因而又是"假名"之客,即假名;尽管五彩缤纷、千差万别的事物不是真实的存在,但必须用名言、概念将它们区别开来,所以这种名言、概念仍是存在的。但由于它们所表述的对象(万法)是空无自性的事物,所以又称之为"假名"。性空和假名,都是同一缘起事物的两个方面,因为性空才有假名,假名意味着性空,空即是假,假即是空。般若空宗要求修持者在观念上既不执著于"有"(认为万法实"有"),又不执著于"空"(认为万法虚无,根本不存在),坚持空、假相即不离的原则,这样来理解诸法实相,这就是中道观,即中正,不落偏见的看法。隋代天台宗的高僧智顿(公元530一597年)非常推崇龙树所作的"三是偈",并阐出发微,推演这一中观思想,提出"三诵圆融"的学说。

  智凯首先分析"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一句的含义。他认为,色(物质)和"心"都是由因缘结合而成,所以是"空"的。就"色"而言,无非是地、水、风、火"四大"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青色从木生,黄色从地生,赤色从火生,白色从风生,黑色从水生。"《风从地阴气生,地从火生,火从木生,木还从水生,"四大与五行"如是追逐,周而复始,无自生者。"既然"四大"、"五行"不"是"自生"之物,所以都是"空"。外五行是空,内五行也是空:"肝从青气生,心从赤气生,肺从白气生,肾从黑气生,脾从黄气生。肝从肾生,肾从肺生,肺从脾生,脾从心生"(《摩诃止观》卷八下)。这就证明,人体五脏也是无自性的"缘生"之物,也是空!"心"同样如此:"行心从受主,爱心从想生,想心从识生,识从过去衍生,过去行从无明生,无明从妄想生,妄想从妄想生。"智凯认为,世人为"无明"所困感,产生种种迷误与妄想,以至将火焰误认为水,南北东西,追逐不得,"谓水入地,爬地吼唤,身体疲极,转至更暗,亦复不得"(同上),所以,尘世中的一切,不过是无明之心和妄想的幻影,"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今求心不可得,即一切空"(《摩诃止观》卷五下,

  智凯认为,尽管色、心力空,但世界上毕竟有色和心的现象存在。在色的方面,有日月星辰,高山平原、小溪长河、大海波澜、花鸟虫鱼、飞禽走兽、草木花果、各放异彩。有林籁结响,泉石激韵,有异卉浓香,秋水涨碧。说不尽的千姿百态,道不完的绚丽多采。在心的方面,有爱、想、行、识等种种心理状态,这些东西,纷坛繁杂,都不过是心所立的名字:"心能为一切法作名字。若无心则无一切名字。当确性、出世名字,悉从心起!"(摩诃止观》卷三下,既然,"心"给这些现象取了名字,也可以说它们都是"有",这就是"亦名为假名。"假名虽是"有",但不过是"假有"而已。假有都是相对而言的,如长与短相待,东西、南北、美丑都是如此,离开对立的一方,另一万也就不存在,所有这些都是"有名无实,是为相待有"。这些"假有"都是根据表面现象而立名,如乳酪有色、香、昧、触,就根据这些现象,赋予它"酪"的名称,这叫"假名有色、香、味、触",如果再分下去,越分越小,都无实物,惟有心法(概念),所以也叫"法有",法有者,即是色、香、昧、触四微和合,故名"法有"(《摩诃止观》卷五下)。总之,世人所说的实有之物,都是"假有",归结到底,不过是概念的集合,假立的名字罢了。

  依据空和假的涵义,人们对世间的事物,就应从两个方面去观察:从它们是因缘和合而生的这一角度去看,它们是无自性之物,因而"性空";但从它们都有假相、假名来看,又可以说是"有",只不过是虚假的存在,前一种看法,符合佛教真理,是"真谛";后一种看法,是世俗的见解,是"俗谛";对于真俗二谤,智频要求人们"双遮二诵",不要偏向任何一边,要持守"中道"。他说:"初观用空,后观用假,是为双存方便。入中道时,能双遮二谛"(《摩诃止观火卷三上)。

  这即是说,说性空,谈假名,都是为了弘教的方便而采用的方法,万事万物是非真非假,亦真亦假的东西,一句话,是空、假中的统一。站在冲观"的立场上,就是"三谛圆融",空、假、中三谛不可分离,空即假,假即空,不执著空与假,即是中。智频为了便于人们理解"三谛圆融"的道理,举了一个例证。他说:譬如明镜,明即喻空,像即喻假,镜喻中,不合不散,合散宛然。一面明亮的镜子,映照万物的明性就是空;镜中的影像,虽有而实无,这就是假,明镜既有明性,叉有假像,合二者为一,这就是中。龙树、提婆的"三诵偈",经智频的生动阐发,使人豁然开朗,洞澈了悟。龙树在创立般若空宗时,用水中之月来比喻中道观。水中的明月不过是天空中明月的倒影,是没有本质,没有自性的假相,所以是"空"。但水中月,的确又是能被人看到的幻影,作为虚幻不实的月亮,即"假名"之月仍是存在的。说水中有真月亮,这是妄言;说水中没有月影,这也是谬论。只有说水中没有真月亮而有假月亮,这才符合中道。根据以上的通俗论述,我们再结合鸠摩罗什翻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通称《大品》),对般若学的空义,再作一些理论概括,从而更好地掌握其精髓。《般若经》所讲的空义,有以下一切皆空的内容:

  佛教大乘般苦学关于"空"的概念,来源于大乘佛教对人生和宇宙的分析。小乘所讲的"空"是就事物"无坚实"、变化"无常"而言的。它的立意在于否定有情,生命体的真实性,论证"人无我",没有否定外部世界棗"色"的真实性。大乘般苦学讲空,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主张"法无我",即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飞潜动植,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没有实体的,同样是"空"。般若学者担心人们将"空"义执著为真实存在的实体,强调连"法"也没有常在的实体,同为虚幻不实的东西,这就是所谓"法无我",即"空"本身亦空。《般若经》讲"空"的内容非常丰富,《大品》卷五《问乘品》中,一连讲了"十八空",所谓:

  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

  现对这"十八空""的主要内容,作一些简要剖析。什么叫做"内空"呢?"佛言:.内法名眼、耳、鼻、舌、身、意。眼、眼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耳、耳空,鼻、鼻空,舌、舌空,身、身空,意、意空,非常非天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内空。"这里讲的"内法",就是指人的"六根"(感官),这"六根"是"非常非灭"的,所以本性为空。

  什么叫做"外空"呢?"何等为外空?外法名色、声、香、味、触、法。色、色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声、声空,香、香空,味、味空,触、触空,法、法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外空。"这里所说的"外空"就是人们的感觉对象(色尘至触尘)和思维对象(法尘),即外部世界的一切,都是空无自性的东西。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是"非常非灭"的缘故。

  什么叫做"内外空"呢?"何等为内外空?内外法名内六入,外六入。内法、内法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住自尔。外法、外法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内外空。"这就是将内"六根"之空和外"六尘"之空,合而言之,称为坤外空。"内"六根"、外"六尘"叉总称为"十二入"或"十二处"。

  什么叫"空空"呢?"何等为空空?一切法空,是空亦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空空。"这里的。一切法,"是佛所说的关于世间万物皆空的道理。对于"空"理或"空"义,也不能视为有实体、自性之物,所以"空""理本身也空"。达叫做"空空。"

  什么叫做"大空"呢?何等为大空?东方,东方相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大空。"这里讲的"大空",指的整个宇宙空间(四方、四维、上下)都是空,可谓"空"无边际,至大至远。

  什么是"第一义空"呢?"何等为第一义空?第一义名涅磐。涅磐,涅磐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第一义空。"这里所讲的"义"是指义理和境界之意。说到空,是很彻底的,即使成佛的最高境界涅磐,也不能执著为实有之物,也是"空"的,故称之为"第一义空。"

  什么又是“有为空”呢?"何等为有为空?有为法,名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欲界空,色界、色界空,无色界、无色界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佛教所说的"有为法",包括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指为食欲、淫欲特盛的众生所住的世界,色界,指已离粗欲而只享受精妙镜象的众生所住的世界,无色界,指已脱离物质享受,只有精神存在于定心状态下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一句话,泛指一切有因果关系的现象,都是有为法。作为有为法的"三界",都是空。如果说,"第一义空"是"空"出世间的彼岸世界的话,那么"有为空"则是"空"入世间的此岸世界。

  什么又是"无为空"呢?"何等为无为空?无为法,名若无生相,无住相,无天相。无为法,无为法空,非常非灭故; 何以故?性自尔,是为无为空。"这里所说的"无为法",是指无生火相,无滞留相的"涅磐"境界,"无为空",也即是"第一义空。"

  什么又是"毕竟空"呢?"何等为毕竟空?毕竟,名诸法毕竟不可得,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毕竟空。"这里讲的"毕竟,是说领悟到世间和出世间诸法,无论如何,也是不能执著为实有的假相。领悟到这种道理本身,也非实有,所以叫"毕竟空。"

  什么叫"无始空"呢?"何等为无始空?若法初来处不可得,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无始空。"这里所讲的"无始",是指诸法无源可溯,即没有起始之意,但这种"无始"之义,本身也是空。

  什么又是"散空"呢?"何等为散空?散,名诸法无灭,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为散空。"诸法为因缘和合之物,没有造作者,所以称之为"散",有的佛经如《放光般若》又称为"无作",这种"散"或"无作"的道理,其本身也是空。

  什么又叫"性空"呢?"何等为性空?一切法性,若有为法性十若无为法性,是性非声闻、辟支佛所作,非佛所作,亦非余人所作,是性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性空。"这里讲"性空",不是从"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一角度而言,而是从一切法"性",不是"所作"来讲,同"散空"之义相近。

  什么又叫"自相空呢?"何等为自相空?自相名,色、坏相,受、受相,想、取相,行、作相,识、识相,如是等有为,无为法,各各自相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自相空。"这里所说的"自相空",是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的五种相状,即色的败坏相,爱的领受相,想的取著相,行的造作相,识的认识相,都是空。

  什么又叫"诸法空"呢?"何等为诸法空?诸法、名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是诸法,诸法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为诸法宝。"这里的"诸法",是指正蕴,十二处,十八界,包括人的肉体与精神,人的感官与思维及其认识对象,都是空。

  什么又是"不可得空"呢?"何等为不可得空?求诸法不可得,是不可得空。非常非灭故;何以做?性自尔,是名不可得空。"这里所讲的"不可得空",是指人们不可能将诸法的缘由寻根究底而加以执著,这一原则也是空。

  什么又是"无法空"呢?"何等为无法空?若法无,是亦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无法空。"这里所说的"无法空",是指诸法无自性,所以是空,关于性空之理也是空。"无法空"同"空空"之理相近。

  什么又是"有法空"呢?."何等为有法空?有法,名诸法和合中有自性相,是名有法宝,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有法空。"这里的"有法空",是指因缘和合而成的

  事物有虚假的相状,这虚相为空。

  什么叫"无法、有法空"呢?"何等为无法、有法空?诸法中无法,诸法和合中有自性相,是无法、有法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无法、有法空。"这里的"无法、有法空",是将"无法空"和"有法空"合并而言,没有增添其它新义。

  根据"十八空"的观点,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世间诸法和出世间诸法都是"空"。世间诸法,如"五阴"等现象都是"如梦、如响、如热焰、如化、如泡、如影、如电、如幻"的假有或"幻有",都是一种不真实的存在,假有与真空,合二而一:"色不异幻,幻不异色;色即是幻,幻即是色"(《大品》卷四《幻学品》)。出世间诸法,也是如此,如菩提、涅磐这些"果位"之法,也是空如梦幻,"须菩提语诸天子:我说佛道如幻如梦,我说涅袋亦如幻如梦;若当有法胜于涅樊者,我说亦复如幻如梦!"(《大品》卷八《幻听品》)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出世间诸法,同样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假名、虚字、空号,"因缘和含,而有假号,名日菩萨,……所名曰佛"(《光赞般若》卷一《顺空品》)。"所谓菩萨,但假号耳;所谓道者,则亦假号;所谓空者,则亦假号。……从何立字,但托虚言"(同上)。"所名曰佛,诸佛之法,亦无实字,但假号耳"侗上书卷三《假号品》)。"般若学宣称世间、出世间诸法皆空,特别是指出"菩提、菩萨、佛"都是"假号",都是空,当然不是否定佛法,而是要佛门释子不要执著虚名、假号,应该洞察、了悟性空之理,方能通晓佛法。

  第二,空即一切

  般若学在主张一切皆空时,并非脱离幻有、消灭幻有而讲空,而是指出幻有即是空,空即是幻有,两者相即不离,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比如,《放光经》就说:五阴则是空,空则是五阴(〈无见品》)。

  呈性与五阴等无有异(〈信本际品》)。

  色痛想行识无常……假令无常不空,则非无常,空亦不离无常。无常则是空,空则是无常(怀无品〉)

  色与空等无异,所以者何?色则是空,空则是色,痛(爱)想行识则是空;空则是识,亦不见生,亦不同灭……(《假号品》)。

  般若学所说"空"义,不是否定一切,不是认为万物是零,根本不存在,而是将诸法视作没有生灭的,不真实的存在,不具有任何质的规定性,只能说它象某物而已。佛教反复谕导众生,世间、出世间诸法都不过是一种似乎存在的东西,只有体认"空"理,才能觉悟、解脱而成佛。般若智慧就是法性、就是成佛的境界,"般若波罗蜜及法性亦无有二"(《舍利品》),"诸法之性则是道"(《超越法相品〉),"诸法毕竟空,即是涅磐"(《摩诃经·实际品》),《般若经》所讲的"空",也就是佛教所追求的彼岸世界的最高精神境界,这是至神至炒而不可言喻的胜地。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嗔是失佛法之根本
下一篇:六家七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