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崂山佛教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崂山佛教
  【沿革】 佛教传入崂山地区,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崂山之佛教始于魏晋,盛于隋唐,明代又迭起高潮,清代后期渐衰。崂山的崇佛寺(俗称荆沟院)建于魏元帝景元五年(公元264年),这是崂山最古老的寺院,应视为佛教在崂山的发端。东晋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到印度等地求经的僧人法显泛海返国,遇飓风漂泊到不其县崂山南岸栲栳岛一带登陆,当时不其县为长广郡的郡治,笃信佛教的太守李嶷听说法显是到西方取经的名僧,便将法显接到不其城内,讲经说法,并在其登岸之处创建了石佛寺(即潮海院)。从此,佛教在崂山声名大振,广为传播。嗣后,崂山相继建起了石竹庵(后改名慧炬院)和狮莲院(俗称城阳寺),北魏时法海寺的创建,标志着崂山佛教已初具规模。
  隋、唐两代,佛道并重,隋代重建即墨县于今址后,狮莲院、荆沟院和慧炬院等著名寺院得以重修,规模更加宏伟,香火日渐旺盛。唐代,僧人普丰由四川峨嵋山来到崂山,在今王哥庄镇大桥村东修建了大悲阁,内祀大悲观世音菩萨,后改称峡口庙,其后又在铁骑山东修了一座分院,名为林花庵,又在峡口庙东2.5公里的东台村建了另一座分院,名为普济寺。崂山巨峰之南还建有白云庵。宋、元两代,佛道两教一直和睦相处。万历十一年(1583年)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和尚来到崂山,于万历十三年起在崂山太清宫三清殿前耗巨资修建了气势恢宏的海印寺,后因与太清宫道士发生纠纷,进士出身的道人耿义兰进京告御状,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朝廷降旨毁寺复宫,憨山亦被远戍雷州。崂山佛教虽遭此打击,但并未一蹶不振,桂峰、自华及慈沾等著名僧人仍在崂山进行了许多佛事活动,加之当地乡宦士绅的支持,崂山的佛教仍有所发展。据粗略统计,明、清两代创建的寺院有20余处,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清顺治九年创建的华严寺。这座寺院规模宏伟,名声远播,藏有清雍正年间刊印的《大藏经》一部,还有元代手抄本的《册府元龟》。直到清末民初,华严寺与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石佛寺、法海寺仍被称为崂山佛教的三大寺院。民国时期,崂山佛教每况愈下,逐渐衰落。
  建国后,崂山的僧人在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引导下,积极参加了各项爱国活动。在1956年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崂山的僧道联合创办了生产合作社,过着亦禅亦农的生活,走上了自给自养的道路。“文化大革命”中,各寺院的神像被砸毁,经卷、文物被焚烧,僧尼被遣散,大殿被封闭。但也有些宗教文物受到了群众的保护,华严寺的《大藏经》和《册府元龟》被青岛市的文化部门抢救出来;沙子口东风船厂的职工把石佛寺和大石寺的五尊铁佛完整的保存下来;源头村居民把法海寺的乾隆年间重修碑拉到家中隐藏起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宗教政策得到了进一步落实,“文化大革命”中被遣送的僧14人、尼7人,均落实了政策,并妥善安排了他们的生活。1985年青岛市成立了佛教协会筹委会,政府还拨专款修复了崂山华严寺和法海寺,并将这两座寺院列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 崂山佛教寺院自古至今有名可循的有32处,建于隋代之前有6座,建于唐代的有4座,建于宋代的有1座,建于明代的有16座,建于清代的有5座。
  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在清代中期之前,崂山的佛寺有白佛寺(即石佛寺)、法海寺、荆沟院(即崇佛寺)、狮莲院(即城阳寺)、慧炬院、华严庵(即华严寺)、海印寺和西莲台(即洪门寺)等著名寺院。据1939年资料统计,当时崂山尚有17座寺院,计有法海寺、石佛寺、大石寺(即石湾庙)、华严寺、峡口庙、灵圣寺、清凉院、于姑庵、菩萨庙(即文殊普贤庙)、慧炬院、普庆庵、林花庵、荆沟院、毗卢庵、白云庵、清风洞和普济寺。其中完好的尚有10座,破旧的3座,倒圮的4座。有僧尼的寺院12座,僧尼共82人,寄居者2人。
  1959年时,崂山有法海寺、潮海院(即石佛寺)、清凉寺、菩萨庙(即文殊普贤庙)、峡口庙、华严寺、毗卢庵、观音寺和灵圣寺9座寺院。其中完好和比较完好的有华严寺、法海寺、观音寺、清凉院,破旧的有潮海院(即石佛寺)、毗卢庵、灵圣寺、菩萨庙,已倾圮的有峡口庙。这些寺院中共有和尚12人,尼姑3人,寄居5人。其中,华严寺有和尚6人、尼姑1人,法海寺有和尚2人、寄居2人,观音寺有寄居2人,潮海院有和尚2人,毗卢庵有和尚1人,清凉院有和尚1人、尼姑2人、寄居1人。如今,只有法海寺和华严寺经数次修复后,被列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
  附录 崂山历代寺院简介
  崇佛寺 又名荆沟院、金沟院、崇福寺。位于城阳区惜福镇院后村南。创建于三国魏元帝景元五年(公元264年),隋代开皇年间(581~600年)重修。该寺为崂山最古老的寺院,自清代渐圮,今无垣。
  石佛寺 又名潮海院、石佛庵、白佛寺。位于崂山区沙子口镇栲栳岛村东。相传该寺创建于南北朝初期(又有资料记为唐代或宋代修建)。明万历年间曾重修。该寺曾为崂山三大古老寺院之一,早年间规模宏伟,内祀如来。1939年时,房屋尚好,住持为海静和尚,有僧20人。至1959年时该寺仍有僧4人。“文化大革命”中,该寺神像、供器、经卷、文物、庙碑等全被捣毁焚烧,房屋被拆除。现今其遗址仍存4株数人方可合抱的银杏树。
  慧炬院 又名石竹庵。位于城阳区夏庄镇崂山水库北岸。创建年代无考。隋代开皇二年(公元582年)重修,元代大德年间复又重修。该院为崂山古老寺院之一,明代黄宗昌《崂山志》记有:“慧炬院在县南四十里凤凰山下。”明代万历二十八年海印寺被拆毁后,其经卷、供器、文物等移存此处。清同治年间,又将倒塌的庙堂改建为三间佛爷庙。1939年时尚完好,住持为道士韩信奎,有僧2人。1966年被拆除,现只剩庙址1个、碑座1个。
  狮莲院 又名城阳寺。该院为崂山古老寺院之一,位于古不其城内,今城阳区城阳镇的城阳村,创建年代无考。隋代开皇年间重修。该院于民国初年废倾,其遗址现为青岛第八面粉厂,厂西南角小院中尚有一巨大驮碑的石,雕镌古拙,弥足珍贵,是狮莲院仅存的遗物。
  法海寺 位于城阳区夏庄镇源头村。创建于北魏武帝年间(424~452年),一说为三国魏武帝年间(155~220年)。该寺为崂山古老寺院之一,创建年代虽有两说,但据近年来在寺旁出土的石佛造像考证,该寺原建于北魏时。1939年时该寺完好并住有僧人。1959年该寺有僧2人、寄居2人。“文化大革命”中,寺内神像、供器、文物、经卷、碑亭等全被捣毁焚烧,房屋改为小学和幼儿园,现经政府拨款修葺,焕然一新。该寺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
  峡口庙 又名大悲阁。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大桥村东,在三标山北,当峡口迤东。创建于唐代。该寺为唐代普丰和尚所建,初名大悲阁,内祀如来。明代由寂云和尚重修,清嘉庆年复又重修,祀观音,移佛像于后殿。1939年时尚完好,住持为能隆和尚,有僧4人。1959年时该庙已倾圮,1966年拆除。
  普济寺 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东台村。创建于唐代。据传该寺为普丰和尚所建,为峡口庙之下院,早已倾圮,现无垣。
  林花庵 位于城阳区惜福镇东葛家村。创建于唐代。据传该庵为峡口庙之下院,清代已倾圮,现无垣。
  白云庵 又名上庵。位于崂山区沙子口镇巨峰南麓。创建于唐代。明代憨山和尚撰写的《万历年重修碑》记有:“白云庵为古刹,至嘉靖间,全真朴一向重起之。”明代黄宗昌《崂山志》载:“白云庵在巨峰南麓,今为玉皇殿。”清代该庵倾圮,现无垣。
  普庆庵 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白云洞西。创建于宋代。1939年时该庵已破旧,居士王悟禅夏季在此栖居,后倾圮,现不存。
  歇佛寺 位于城阳区惜福镇惜福镇村。创建于明初。即墨城南淮涉寺之大石佛,系在崂山雕成,运送时在此暂歇故名,该村旧时亦名歇佛村。解放前该寺渐圮,现无垣。
  毗卢庵 位于城阳区惜福镇傅家埠村东。创建于明代。在歇佛寺南,地势平行,有庙田30亩,禅宇甚盛。解放初期为小学所用,1959年时已破烂不堪,尚有僧1人。1966年拆除。
  大明寺 位于城阳区夏庄镇寺后村。创建于明代天顺年间(1457~1464年)。明代郭氏夫妻乐善信佛,建大明寺。清末该寺倾圮,1958年拆除。
  铁佛庵 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青山村西铁佛洞。创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原为佛寺,明万历年间道姑刘贞洁居此修真,民国初年该庵渐圮。
  朝阳庵 又名浮山寺、朝阳寺、潮阳庵、全圣观。创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该庵由明代进士黄作孚修建,为其隐居读书处。民国初年,追随肃亲王的曾明本于复辟失败后将此庵改为道观,名全圣观,并在此出家为道士。
  洪门寺 又名西莲台、西莲寺、莲台寺。位于城阳区夏庄镇崂山水库南岸莲台村。创建于明代。该寺由自华和尚修建,内供丈八佛像,自华死后,其弟子18人共建砖塔葬师。清乾隆末年已毁,道光年间拆除。
  清凉院 又名李村院。位于李沧区李村南庄。创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1~1620年)。该院原为尼姑庙,1939年时尚完好,住持为界和和尚,有僧3人。1959年时有僧1人、尼姑2人、寄居1人。1985年,落实宗教政策,迁入湛山寺。
  海印寺 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太清宫前。创建于明代万历十六年(1588年)。明代高僧憨山于万历十三年起在太清宫三清殿前建海印寺,万历十六年建成。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皇帝降旨毁寺复宫,现仅存该寺遗址。
  观音寺 又名观音庵、北斋庵。位于城阳区流亭镇流亭村南。创建年代无考,明万历年间重修。旧时该寺香火甚盛,后渐圮,1958年拆除。
  菩萨庙 又名文殊普贤庙、清华庵。位于李沧区东李村。创建于明代。1939年时该庙尚完好,住持为尼姑龙界,有尼姑2人。解放后一度由供销社使用,1959年时已破败不堪。
  于姑庵 位于市北区错埠岭。创建于明代。明清两代此庵属崂山之寺院,因明代有于氏女在此出家,故名。清光绪三十四年重修和扩建,共有殿宇和房舍25间。1939年时该庙住持为尼姑玉芳,共有尼姑5人。1959年时仍有尼姑3人。该庵现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风洞 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泉心河南岸之日起石。创建于明代。尼姑广住居此处苦修18年,旧时洞前有弥罗庵故址。现该庙已倾圮,无垣。
  莲花庵 位于即墨市鳌山卫镇之北。创建于明代。该庵为崂山洪门寺(西莲台)之下院,现已倾圮。
  大石寺 又名大士寺、大士庵、石湾庙、石院庙。位于崂山区沙子口镇石湾村西山。创建于明代。该寺有大殿3间,内祀观音,又有庙田60亩。1939年时尚完好,住持为义仁和尚,有僧4人。解放后,该寺改作小学,1966年拆除。
  清凉寺 位于崂山区沙子口镇小风口南,创建于明代初年。清末该寺已倾圮,现无垣。
  石门庵 位于崂山区北宅镇七口峪村南。创建于明代中期。该庵在石门山南麓,内祀观音,清乾隆年间重修。1956年该庵倾圮。
  白榕庵 又名姑子庙。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曲家沟村东。创建于明代。该庵为明代崔介庵所建,原为尼姑庙,后为道观。解放前该庵已倾圮。
  超然庵 又名姑子庙、草庵。位于城阳区惜福镇超然村。该庵约建于明代初年,久圮无垣。
  华严寺 又名华严庵。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返岭后村西。创建于清代顺治九年(1652年)。该寺是崂山现存规模最大的寺院。该寺原称华严庵,1931年更名为华严寺,1939年时住持为莲桥和尚,有僧40人,1959年时尚有6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寺内之神像、供器、经卷、文物、碑碣等全被捣毁焚烧。1987年局部修复。该寺现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
  十梅庵 位于李沧区楼山后乡十梅庵村。创建于清代。旧时该庵因有梅10株而得名,内供佛像,壁间有胶州宋孝真所画之墨竹。该庵因年久失修,1957年倒塌。
  灵圣寺 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解家河村。创建于清代后期。该寺境颇幽静,为华严寺之下院。1939年时尚完好,住持为能高和尚,有僧2人。该寺在1959年时已破旧不堪,现已倾圮。
  【节日】 佛教节日很多,有纪念性活动,有佛制性戒法活动,还有超度性活动及顺俗性活动。崂山地区佛寺的重大节日为佛诞、观音诞和盂兰盆会。
  佛诞节,亦称浴佛节,是佛教最盛大和隆重的节日,崂山各寺院将此节日定为农历四月初八。该日上午,僧众身穿袈裟或僧衣,在佛堂诵经,并举行沐佛仪式,进行“普佛”、“绕佛”和“交大供”等宗教活动。除佛诞节外,还有农历腊月初八的释伽牟尼成道日,二月初八的出家日,二月十五日的涅2日,寺僧都有简单的纪念活动。
  观音诞,农历二月十九日。崂山各寺院大多都供奉观音,二月十九日为观音诞辰,六月十九日为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日为观音出家日,因而有的寺庙将这三个十九日都称“圣诞”。一般之祝仪为唱香赞,诵菩萨名和《大悲咒》,唱观音赞、偈,念圣号,拜愿三皈依毕。盂兰盆会,农历七月十五日。
  盂兰盆会又称盂兰盆节、盂兰盆斋、盂兰盆供,另称中元节、鬼节,是佛教徒为追念和超度祖先的法事节日。崂山许多寺院多于午前上盂兰盆供,施斋供僧外,还举行诵经法会,举办水陆道场,放焰口、放灯等宗教活动。
  此外,还有一些佛菩萨的诞辰,如农历正月初一的弥勒菩萨诞,二月十八日的药王菩萨诞,二月二十一日的普贤菩萨诞,三月十六日的准提菩萨诞,四月初四的文殊菩萨诞,五月十三日的伽兰菩萨诞,六月初三的韦驮菩萨诞,七月十三日的大势至菩萨诞,七月三十日的地藏菩萨诞,九月三十日的药师佛诞,十一月十七日的弥勒佛诞。崂山的各佛寺,在这些菩萨的诞辰之日皆分别举行各种宗教活动。
  【崂山历史上的“灭法”事件】 中国佛教史上有4次大规模的灭佛事件,发动者为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史称“三武一宗”。崂山佛教当然也逃不出这几场“法难”,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在法海寺附近出土的一大批石佛造像。
  1980年7月,崂山源头粮站在修筑门前小桥时,于1米半深处发现一批残缺不全的石造像,有头像、肢体、石像底座等120余件。石造像身大者残高2米,身小者仅20厘米,由于破坏得较为严重,虽经接对整理,却无一完整。从这批石造像的残部来看,仍可看出当时纯熟的雕刻水平。这些造像的面孔有方颐的,也有丰圆的。其表情也各不相同,有的庄重肃穆,有的面带笑容,也有的闭目深思,还有的和蔼可亲。发型则更是别致多样,有高肉髻、螺髻之分,也有头戴花冠、宝缯束发之别。佛像有身穿通肩式袈裟,也有著方领褒衣博带式大衣,下着长裙,裙带作小结。有端坐于莲瓣方座上的,也有双足跣立在束腰形莲座上的,均右手前伸,左手下垂,掌心向外,作“施无畏与愿印”。菩萨像上披帛巾,从双肩搭下,内着百褶长裙,有项饰和璎珞,均双足跣立于圆形莲花上。
  随同这批石造像出土的,还有一件残佛像端坐的长方形底座。座前题铭:“大齐武平二年岁次辛卯五月丁未朔七日癸丑,任娲为亡先主许法择,自恨生不值佛出,又不见弥勒三会,娲敬造弥勒像一躯,上为国王帝主,下为七世父母,生存养属,一切众生,普同斯福,一时来佛”字样。座右侧题铭为:“佛弟子任阿娲,佛弟子许仕亮。”这些题铭为这批石造像提供了确切的年代。“大齐武平”是南北朝北齐君主高纬的年号,武平二年即公元571年。根据石像的造型、服饰及雕刻技法等多方面的考证,应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这批石造像的出土地点,离法海寺只有20米,而法海寺又始建于北魏。据此可知,这批石造像是原供奉在法海寺内的。从出土佛像数量之多,可以看出法海寺当时规模之宏大,更足以显示南北朝时期崂山佛教之盛况。
  这些石造佛像埋藏于地下的原因和时间,与“三武一宗”这四次“灭法”有关。第一次毁佛灭法事件,发生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太平真君五年~七年(公元444~446年),那时崂山地区隶属南北朝时南朝宋国的长广郡不其县,不属北魏之版图,故未受其影响。第二次毁佛灭法事件,发生在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三年(公元574年),那时崂山地区隶属北齐之光州长广县,亦非北周之版图,故又未受其影响。第三次毁佛灭法事件,发生在唐代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在这次大规模的“会昌灭法”中,法海寺的石造佛像被毁而埋入地下。这些石佛像被发现时,皆侧放,项东,背北,胸南,头、肢体、底座等皆放于排列的石像空间。其放置的如此井然有序,可以断定当时是有意埋下,待机再取出修复的。法海寺附近已出土的石造佛像,仅为当时埋藏的一部分。
  【崂山历史上的“僧道之争”】 明代万历年间,崂山发生了一起直达朝廷的“僧道之争”。德清(即憨山和尚),以“私创寺院”的罪名被充戍雷州。宏伟雅整的海印寺,因皇帝御批“毁寺复宫”而夷为平地,香火几绝的太清宫,得官资重修而气势隆重。这场“僧道之争”官司,在崂山地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僧德清(1546~1623年),字澄印,号憨山,俗姓蔡,安徽全>人。9岁时,被其母送于寺中读书,幼多宿慧,入目能诵。12岁时,祝发于金陵长干寺(即南京报恩寺),出家为僧后即潜心研读佛经及经诗子集。至17岁时,已学有所成。自26岁起行脚远游,先后到过庐山、吉安、青原等地。在五台时,见一山伟岸清逸,心甚爱之,当地人称此山名“憨山”,乃取此为号,世称憨山和尚。万历五年(1577年),憨山在北京,是年正值笃信佛教的慈圣皇太后选僧诵经,憨山亦在入选之列。诵经同时,憨山还写了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太后闻知,特赐金纸,书成之后,憨山便离开北京去五台山。憨山在五台山致力于研习唐代高僧澄观的华严思想,深慕其为人与学识,因而自字“澄印”。万历八年(1580年)推行张居正“一条鞭法”时,官府定五台山寺院岁贡皇粮五百石,憨山为此事致书朝廷,请求蠲免,后果然允准。万历九年(1581年),慈圣太后派人到五台山为万历皇帝求嗣,将一切佛事交由憨山办理。万历十一年(1583年)四月,憨山和尚为寻访那罗延,从五台山来到崂山。初居今华严寺之西的那罗延窟,因此处不可居,遂于该年夏季卜居太清宫处,于树下掩片席为居,历7个月,当地人张大心结庐使其安居。憨山在崂山的处境为太后所知,于是便“赐金三千为建庵资”。憨山并未用此金筑一座独处己身的庙宇,因此时崂山地区正值灾年,饿殍满地,民不聊生,于是他便散金赈民,救民于倒悬之中。果然,当地百姓感激不尽,太后闻知也大悦。
  憨山和尚初来崂山时兴致勃勃,“一见形胜,诚为大观”。久之,乃感“真人一去,山色如灰,中之贫民樵采,云山殆尽,藏修之士,百无一人,处处琳宫,皆为荆棘”。本欲“长辑山灵而去”,另择风水宝地安居。后来发现了崂山中一佳地,即今太清宫处。用憨山和尚的话说:“观其形势,背负鳌山,面吞沧海,中藏一庵,屋庐虽毁,基址犹存。”憨山便产生了在此建一宏伟寺院的想法。当时太清宫的景况,许多资料有记述。胶州进士赵任撰写的《明万历重建太清宫碑》中记道:“岁久邱墟,草烟花露矣,而三官庙仅存其半。”另据即墨进士黄宗昌撰写的《崂山志》记载:“下清宫旧道院也,倾圮甚,羽流窜亡,一、二香火守废基,苦无籍。”即墨文人蓝恒矩的《吊海印寺故址赋》中也写道:“那罗延窟苦不可居,太清宫日就倾覆,星散黄冠,雨吹破屋。”由此看来,那时的太清宫已残破败落,很不景气。在困顿贫苦的境况下,太清宫的道士们愿“举地售之”。憨山闻讯后,急忙赴京,通过其结识的太监,将此事奏明太后,慈圣太后“命后眷各出布施,修寺安供。”并亲自赐额曰“海印寺”,另外还敕颁《大藏经》一部。为了建造这座海印寺,慈圣太后前后所赐帑金以数十万计,万历十六年(1588年)海印寺建成,佛宇僧寮之宏,规模气势之伟,可与五台、普陀诸名刹相媲美。
  太清宫道士对憨山和尚之讼控,始自万历十七年(1589年)。据一些资料记载,其起因是“耿义兰有饣告见逆”。耿义兰原为高密人,进士出身,后出家为道,曾在崂山慈光洞和黄石宫静修。憨山在修建海印寺时,还将太清宫中已破旧的三官庙加以修葺,安置留居太清宫的诸道士。耿义兰亦居于此,他亲眼见太清宫众道人不能守基业,反而“举地以售”,落了个寄人篱下,羞怒之下,“为鸣鸠逐鹊计”,遂讼于公堂。万历十七年,耿义兰首告憨山于山东巡抚衙门,巡抚将此案交莱州府审理,耿义兰之状告非但不准,反而受到笞刑,其他道人如贾性全、连演书、张复仁、谭虚一、刘真湖等又数次上告,仍均未被获准,反以诬告被治罪,耿义兰越发恼怒,乃指宫门詈曰:“予将效秦庭七日哭而覆尔也!”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秋,耿义兰来京都上告憨山,并住在京西白云观。白云观是北京最大的道教庙观,亦有道教天下第一丛林之称,为北方全真道的中心。此时白云观住持王常月,恰与万历皇帝的宠妃郑贵妃交往甚厚,通过王常月和郑贵妃将耿义兰的控疏呈给了万历皇帝。万历与其母慈圣太后因权力矛盾,早有“帝后之争”,对僧道两教,万历皇帝本无偏好,但随与其母矛盾的加深,逐渐“恶佛事太烦”。于是万历皇帝在耿义兰的《控憨山疏》上御批为:“既屡控,巡抚理宜亲审具奏,何叠批有司,党援妖僧害道殃民,是何情弊?仰刑部将经书官员并一干人犯提审。”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下谕逮憨山进京问罪。在耿义兰的控疏中,状告憨山有如下数罪:交通内侍;私冒皇亲;诈称敕旨;结党谋逆;霸占道产;殴毙人命;涂炭百姓;结交官府;私囤粮草等。结过三推六问,苦刑严讯,“坐以私创寺院”论罪,将憨山和尚充军发配到广东雷州。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朝廷降旨“毁寺复宫”,使前后费时四年、耗资巨万的海印寺毁于一旦,敕颁《藏经》不能毁坏,全部移放崂山慧炬院。又拨巨资将太清宫复建告成,此时之太清宫,身价徒增,声名大震,朝廷敕颁《道藏》四百八十函,以镇名山,并由即墨县令“躬诣察勘得地一顷二十七亩有奇”,作为供奉《道藏》的土地。
  被充军发配后的憨山和尚,在雷州凄苦生活了将近20年。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皇长孙朱由校(即后来的熹宗)生,天下大赦,憨山虽已年逾花甲,但神宗独不赦还。直到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四月,慈圣太后死后,憨山才获赦放还。这时憨山和尚已近古稀之年,他重新穿起了僧服,诣京谢恩后,漫游江浙、两湖一带,并结庵庐山五乳峰下,专修净业。居四年,又回到广东曲江县东南50里的曹溪宝林寺,潜心著述。天启三年(1623年)卒。
  对崂山的这场“僧道之争”,历代人士各有评说,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归根结底是事出有因,其背景就是明万历年间宫廷内的“帝后之争”,僧、道两家只不过是他们相互倾轧的工具和牺牲品而已。清同治年间即墨县令林溥《劳山纪游》七律诗中,有一公允之评论:“华藏元宗无二义,可怜缁羽枉相侵。”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