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断金刚般若经会开讲弁词
能断金刚般若经会开讲弁词
三时学会 韩清净
将解经文,先申略意。此有四端,别举于次。
一、总明经意。
如来说教,随机所宜。机有三品不同,教遂三时亦异。此般若经属第二时。正为不定声闻回趣大乘者说;兼为定性菩萨直趣大乘者说。唯识疏云:诸异生类无明所盲,起惑造业,迷执有我,于生死海,沦没无依。故大悲尊初成佛已,仙人鹿苑转四谛轮,说阿笈摩,除我有执,令小根等渐登圣位。彼闻四谛,虽断我愚,而于诸法迷执实有。世尊为除彼法有执,次于鹫岭说诸法空,所谓摩诃般若经等,令中根品舍小趣大。彼闻世尊密意意趣说无破有,便拨二谛性相皆空为无上理。由斯二圣互执有空,迷谬竞兴,未契中道。如来为除此空有执,于第三时演了义教。《解深密》等会说一切法唯有识等。心外法无,破初有执。非无内识,遣执皆空。离有无边,正处中道。于真谛理,悟证有方。于俗谛中,妙能留舍。依此应知般若经等既令小根舍小趣大;中根意说不定声闻,是故此经为彼宣说。《解深密经》亦云:世尊在昔第二时中,唯为发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以隐密相转正法轮。乃至广说。依此应知第二时教,既言唯为发趣修大乘者;此中发趣,有二种人。一不定声闻,二定性菩萨。以彼二人,或为回向,或为直往,皆得名为发趣修大乘者。是故此经除为不定声闻外,理亦应为定性菩萨。此经因缘,既由善现请问而说;集会大众,复言与大苾蒭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乃至最后信受奉行,亦但说言尊者善现及诸苾蒭苾蒭尼等。不如《解深密》等说有菩萨。由是当知此经正为不定声闻回趣大乘者说。若论实义,直趣菩萨应共信受。兼为彼说,于理无碍。
二、别判经文。
此经前后文虽大同,然义有别,无重说过。今随文判,冠置于上。为令学者于披读时,于一一文,观知其义。知其义故,更于前后观知系属。由是经文全部纲领历然不紊,不同义趣易可推寻。又此经文,旨多深隐,若无无著世亲颂释,解了无由。今立科判,多分依之。又立科判,本为显义,若但依文而立其名,是则仅具科判相貌,不能显了经文义趣。虽立科判,应成无用。今矫此弊,于一一字,精审思择。或依无著世亲论释,或依大乘法相道理,于科判外,更别为文以释立意。幸诸学者,其勿忽诸。
三、审勘译本。
此金刚经,有六译本。一秦罗什译,二魏菩提流支译,三陈真谛译,四隋笈多译,五唐玄奘译,六唐义净译。于六译中,唯秦译本,流行远广。所余译本皆未流行。今所讲者,为唐玄奘法师译本。较诸秦译,文无阙隐,不违法相,能正显示二无我理。由此当知二无我理,虽不可说,然由大乘法相道理,能随顺彼,显其实义。是故经云:如来现前等所证法,或所说法,或所思法,即于其中非谛非妄。由彼离言,非如所说,故言非谛。然顺生解非倒安立,故言非妄。奘师译本,商榷华梵,徵诠轻重。微词无爽,精义不乖。假此研求,无异梵本。非谛妄义,微妙能彰。欲悟入者,斯为宝笈。罗什译本,其所据者为龟兹梵文。较诸异本,多所漏略。对勘可知。又彼法师,来自葱右,未审华文。口授笔述,疑滞应多。慈恩有云:虽则髣髴糟粕,未能曲尽幽玄。非无故也。今讲奘师译文,随将通行秦译附后。对勘审读,胜劣可知。
四、正释法义。
《解深密》说:彼诸菩萨,由五种相,了知于法。一者,知名;二者,知句;三者,知文;四者,知别;五者,知总。云何为名?谓于一切染净法中所立自性,想假施设。云何为句?谓即于彼名聚集中,能随宣说诸染净义,依持建立。云何为文?谓即彼二所依止字。云何于彼个别了知?谓由个别所缘作意。云何于彼总合了知?谓由总合所缘作意。如是一切,总略为一,名为知法,如是名为菩萨知法。彼下又说:彼诸菩萨由十种相,了知于义。一者,知尽所有性;二者,知如所有性;三者,知能取义;四者,知所取义;五者,知建立义;六者,知受用义;七者,知颠倒义;八者,知无倒义;九者,知杂染义;十者,知清净义。乃至广说。如是十种,当知普摄一切诸义。今者此经所说法义,非离深密而更别有。如是法义应正解释,方生信解。知法为法,知义为义,而不安住自见取中。若不尔者,非法为法,非义为义,由是因缘,获大衰损,触大业障。如解深密广说其相。今总略为四句分别。有于是法持为是法,而于非义持为是义,是第一句。当知是人,彼虽于法起信解故,福德增长;然于非义起执著故,退失智慧;智慧退故,退失广大无量善法。有于非法持为是法,更于非义持为是义,是为第二句。当知是人,于佛经典,诽谤毁骂,由是因缘,获大衰损,触大业障。有于是法知为是法,复于是义知为是义,是为第三句。当知是人,于佛经典能生信解,亦能增长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有于是法执为非法,复于是义执为非义,是为第四句。当知是人,彼先为诸业障所障,而唱如是言:此非佛语,是魔所说。以无量门,毁灭摧伏甚深经典。由此因缘,复为如是业障所障。如是业障,穷于百千俱胝那庾多劫,无有出期。于四句中,唯第三句,彼有情类意解清净。能于此经甚深密意语言,生其胜解,发清净信。信此经典,是如来说,是其甚深显现,甚深空性相应,难见难悟,不可寻思,非诸寻思所行境界,微细详审聪明智者之所解了。能于此经恭敬供养、受持、读诵,究竟通利,乃至为他宣说开示。由是因缘,所生福聚不可思议,为佛知见,非虚谬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