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八敬法”
回顾“八敬法”
/ 明法比丘
八敬法( attha garudhamma )又译作八重法、八尊重法、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违法。即比丘尼尊重恭敬比丘的八种法。这是佛陀的姨母兼养母摩诃波阇波提(Mahaprajapati大爱道)要求在僧团中出家,佛陀以此八法来约束比丘尼,以免比丘尼在僧团或社会中产生纰漏,而影响正法久住。摩诃波阇波提与佛陀的生母摩耶夫人(Mahamaya)是同胞姊妹,是释迦族天臂城(Devadaha)城主须菩提(Subhuti)的女儿。
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年,曾应父亲的邀请回迦毗罗卫城,当时父亲听法后证三果,而摩诃波阇波提证初果。四、五年后,佛陀知道父亲病危时,再回迦毗罗卫城,跟父亲说法,父亲证得四果,然后命终。办完丧事后,摩诃波阇波提请求佛陀允许她出家,要求三次,佛都不允许。佛陀回到毗舍离,摩诃波阇波剃了光头,跟一群释迦族的女人(宫妃女眷)一起走路三、四百公里,来到佛住锡的大林.重阁堂。摩诃波阇波脚肿,浑身染尘,哭泣,站在门外,阿难得知她被佛陀拒绝出家于正法律僧团。于是阿难代为三次请求,佛不允许,最后阿难以善巧方便问佛陀:女人出家是否可以证初、二、三、四果,及提及姨母养育之恩。佛陀才制定“八敬法”,若能遵守,终身奉行,则允许出家,摩诃波阇波提顶戴信受。此八法为:(见《巴利律》-〈小品〉〈比丘尼犍度〉Vin. Cv.10.1;《增支部》?八集?瞿昙弥品 A.8.51;《中本起经》卷下〈昙弥来作比丘尼品〉第九,大正4.158)
(一) 比丘尼受具足戒,即使百岁(百腊)也应该顶礼(abhivadanam)、起迎(paccutthanam)、合掌(abjalikammam)、恭敬(samicikammam)当日受具足戒的比丘,尊敬(sakkatva)、尊重(garukatva)、奉行(manetva)、赞叹(pujetva)此法,尽形寿不得违犯。
“百岁比丘尼”要向新受戒的比丘顶礼,是佛陀制定的规矩,已经成为佛教的伦理,它是不随时代潮流而改变。不能怪罪比丘傲慢、偏执,关起山门做皇帝。礼拜比丘僧,其实就是礼拜、尊敬正法及佛陀。任何人行恭敬法,不但自己得利益,甚至所有见闻者都能随喜功德、得利益。
在其他部派的尼律波逸提中,《十诵律》(103),《四分律》(175),《五分律》(179),有见新戒比丘不起立礼迎戒。“波逸提”(pacittiya意译堕、令堕、能烧热、应对治、应忏悔)为比丘、比丘尼所受持之具足戒之一。乃轻罪之一,所犯若忏悔则能灭罪,若不忏悔则堕于恶趣之诸过。须舍财物而忏悔之罪,称为“舍堕”;单对他人忏悔即可得清净之罪,称为“单堕”。
(二) 比丘尼不可住于无比丘之住处雨安居。
每年三个月雨季安居,比丘尼住处或附近没有比丘,就无法向比丘请求教诫。另外还有安全的考量。
波逸提中,《巴利律》(56),《四分律》(143),《五分律》(91),《十诵律》(149),《根本说一切有部尼律》(128),《五分律》(178),都有制定无比丘住处雨安居戒。
(三) 比丘尼每半个月从比丘众请教诫问布萨日、请求教诫。
比丘尼僧团每半个月要布萨说戒,应该推派一位比丘尼代表,到比丘僧团问布萨的日期,古时候没有日历,有时不知新月(黑月)、满月(白月),或新月、满月有时会差一天;另外一个原因是比丘尼僧团也有要跟比丘僧团作布萨一致。“请求教诫”是比丘尼到比丘僧团请求教诫佛法或戒律。
波逸提中,《巴利律》(59),《四分律》(141),《五分律》(100),《十诵律》(151),《根有尼律》(126、127),《僧祇律》(132),都有制定。
(四)比丘尼雨安居后,应于两众依见、闻、疑三事行自恣。
雨安居结束之日,举行自恣时,比丘尼除了在尼僧团中,向大众表白若有人看见、听到、怀疑她的戒行不清净,请大众慈悲检举。此外比丘尼在第二天,也需要到比丘僧团中举行自恣。“自恣”(pavarana 满足、喜悦、随意事),乃随他人之意举发自己所犯之过错。若有举发,犯罪属实,面对其他比丘、比丘尼忏悔,忏悔清净后,生喜悦心,称为“自恣”。
波逸提中,《巴利律》(57),《四分律》(142),《五分律》(93),《十诵律》(150),《根有尼律》(129)都有制定。
(五)比丘尼犯(八)敬法于两众行半月摩那埵。
比丘尼若违犯八敬法,应先于比丘尼僧中行半个月的摩那埵,再于比丘僧中行半个月的摩那埵。比丘尼犯十七条僧残罪(savghadisesa),只需于二部僧中行六日六夜的摩那埵。可见犯八敬法之严重性。“摩那埵”(manatta悦众意、下意、折伏贡高)是犯僧残罪时,于六日六夜期间忏悔灭罪的方法。犯僧残罪时,若无覆藏,立即向至少二十人之清净比丘(比丘尼)前忏悔发露忏悔,六日六夜另外住于他处与僧众隔离(别住),为众僧做苦役,在此期间,更应该收摄身心,谨慎悔过,令众僧欢喜。若犯僧残罪故意覆藏,应随其覆藏日期行别住,别住期限到,才六夜六日行摩那埵。六日后,依清净比丘(比丘尼)至少二十人,作出罪羯磨,始除灭其罪,得再返回僧团中。
比丘尼违犯八敬法,大部份在波逸提中提到,不知是否此条太严格无法实践,经时代的演变,才改做波逸提的轻罪处置。
在其他部派尼律中,《僧祇律》,《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根有尼律》都有制定。
(六) 式叉摩那两年学法之后,应于两众请受具足。
未受具足戒前之尼为式叉摩那(sikkhamana学法女),两年学戒毕,应从众僧求受大戒。二年内,须修学四根本戒(戒淫、戒杀、戒盗、戒大妄语)和六法(淫欲心与男人相触、偷盗价值超过四“钱”、断畜生命、小妄语、非时食、饮酒),并藉此两年的时间,以验知是否有孕,以免出家后生子的尴尬。关于“钱”(masaka)的计算,古时一钱约四粒黄金(一粒黄金约1/24 ounce),约0.333钱 (中国重量单位),约13美元(2002.9.),四“钱”就是52美元。戒经上规定若犯偷盗价值超过五“钱”(65美元),就犯波罗夷,失去比丘或比丘尼的资格。有人以一件袈裟计算,在台湾的价值约1,000元(合美金28.8元),在缅甸则约100元台币。在现代泰国则认为偷窃一泰铢(约等于一元台币),就犯波罗夷。
两年学法之后,先于比丘尼僧团中请求受具足戒,然后当天再到比丘僧团中请求受具足。
(七) 任何事情比丘尼不得骂詈、谗谤比丘。
比丘尼不得骂詈、谗谤比丘。
在波逸提中,《巴利律》(52),《四分律》(145),《僧祇律》(91)都有制定。
(八) 从今日以后,比丘尼禁止训诫比丘,比丘不禁止训诫比丘尼。
比丘尼不得检举(见、闻、疑)、教训比丘的罪过,比丘得检举比丘尼的罪过。
巴利 律 |
十 誦 律 |
明 了 律 |
僧 祇 律 |
根 有 律 |
五 分 律 |
四 分 律 |
中阿含 | |
受具百歲應禮迎新受具比丘 |
1 |
1 |
2 |
1 |
6 |
8 |
1 |
8 |
不得無比丘住處住 |
2 |
4 |
7 |
7 |
3 |
2 |
7 |
3 |
犯尊法於兩眾行半月摩那埵 |
4 |
5 |
8 |
8 |
8 |
3 |
8 |
7 |
半月從比丘眾請教誡問布薩 |
3 |
6 |
3 |
6 |
2 |
1 |
6 |
2 |
安居已於兩眾行自恣 |
5 |
3 |
4 |
5 |
7 |
7 |
5 |
4 |
二年學法已於兩眾請受具足 |
6 |
2 |
1 |
2 |
1 |
4 |
4 |
1 |
不得罵詈讒謗比丘 |
7 |
. |
5 |
. |
5 |
. |
. |
. |
不得向白衣說比丘過失 |
. |
. |
. |
. |
. |
5 |
2 |
. |
不得說(舉)比丘罪 |
8 |
8 |
6 |
3 |
4 |
6 |
3 |
6 |
問比丘經律不聽不得問 |
. |
7 |
. |
. |
. |
. |
. |
5 |
不得先受供養物品 |
. |
. |
. |
4 |
. |
. |
. |
. |
(参考:印顺法师:《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pp.402-403)
从八敬法来看,比丘尼僧团是依附于比丘僧团学法、学律,也要比丘尼承认比丘僧的领导权。佛陀说了八敬法之后,阿难尊者转达佛陀的意思,摩诃波阇波提乐于接受八敬法,她说:“尊者阿难,譬如好庄饰的男女青年、少年,洗好头,得到青莲华鬘(uppalamalam)、婆师华鬘(vassikamalam一种很香的白色茉莉花)、阿提目多迦华鬘(atimuttakamalam,很香的开白色或红色的玫瑰花),两手受之,顶戴头上。如是,大德,我受如是八敬法,尽形寿不违犯。”(《巴利律》-〈小品〉〈比丘尼犍度〉;参考《中阿含经》第116经〈瞿昙弥经〉大正1.606) 摩诃波阇波就出家受具足作比丘尼。
女人出家会有什么结果呢?经中说,原先正法住世一千年,女人出家会使正法只住世五百年。原因是,如女多男少之家,盗贼、夜盗易入侵;稻田(谷)生白霉,则稻田(谷)不久住;甘蔗田生红霉(甘蔗末端变红色),则甘蔗田不久住。譬如使池水不氾滥而做堤防,才为女人制定八敬法。
多年后,摩诃波阇波提转成长老尼(偕同其他长老尼)往诣尊者阿难,要求年少新学晚后出家的比丘,向长老比丘尼顶礼、起迎、合掌、恭敬。阿难于是向佛陀表白。佛陀就说:这是不可能的事,连其他宗教(的男性)都不顶礼、起迎、合掌、恭敬女人,如来岂能容许顶礼、起迎、合掌、恭敬女人。表示佛陀本人非常不同意这种要求,也不经僧团表决。佛陀因此制定:比丘不得顶礼、起迎、合掌、恭敬女人小过、轻垢、越毗尼,违者犯突吉罗(dukkata即恶作、越毗尼,属轻罪)。(参见《巴利律》小品?〈卧坐具犍度〉Vin. Cv. 6. 5.)虽然摩诃波阇波争取不成,就继续奉行原先佛陀制定的八敬法。
《中阿含经》〈瞿昙弥经〉甚至记载:佛陀训示阿难说,若女人不于正法律中出家(当比丘尼),诸梵志(婆罗门)、居士(在家人),一样会“当以衣布地而作是说:精进沙门(沙门意译:息止、息恶、勤息)可于上行,精进沙门难行而行。令我长夜得利饶益安隐快乐。…当以头发布施而作是说:精进沙门可于上行,精进沙门难行而行,…当以手奉种种饮食。住道边待而作是说:诸尊,受是食是可持是去随意所用,…。诸信梵志,见精进沙门敬心扶抱将入于内,持种种财物与精进沙门而作是说:诸尊,受是可持是去随意所用。令我长夜得利饶益安隐快乐。”经典早就点出女人当“沙门”,一样可得到活命与生活资具,不一定当比丘尼。
目前南传比丘尼已经断了传承。因此,没有南传比丘尼守不守八敬法的问题。至于北传还有没有比丘尼的传承就受到质疑,在中国有的学戒的大德就认为比丘尼的传承已经断了,也就是说没有合乎当“和尚尼”、五师或十师资格的尼师。摩诃波阇波提一脉相传的传承断了,可以重新开始吗?这又遇到比丘尼几乎没有不犯到僧残戒的,犯僧残的人没有传戒的资格,除非忏悔,但是又没有二十位以上的清净比丘尼僧团可以作忏悔羯磨。以巴利律比丘尼戒来说,僧残戒有十七条,其中十条与比丘戒不同,而“四独戒”可能是最不易遵守:一、独自渡水,二、独自入村,三、独宿(无别的女人在身旁,躺下来休息),四、外出而离伴独留于道路上视线之外。不易遵守且犯了也无法向清净比丘尼忏悔,比丘尼的认定几乎无法解决,如果还谈“八敬法”废不废几乎是本末倒置、混谣视听。
对于有些“比丘尼”只愿意受持四重戒(1.不净行,2.偷盗,3.杀人,4.大妄语),把其他的戒当作小小戒可舍,这样不如好好受持八戒或十戒,甚至更殊胜,更有戒的庄严。我个人比较认同女人当“沙门尼”(samani),或“出家尼”anagarika)即可。若女人坚持要持守比丘尼戒,我是祝福与赞叹。
佛陀并不以男女世俗“平等”的精神来制戒(论中说:“善身、语、意业,说名平等”),不要因此而谤佛有大男人主义,也不能把提倡八敬法的比丘说成是大男人主义。比丘傲不傲慢是个人的修为,不能因为某比丘因为有傲慢而“故意”不对他行敬法,或鼓动风潮来废八敬法。(《嘉义新雨杂志》第39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