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白云洞禅迹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冯学成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遍参尊宿游方久,名岳奇峰问此公。
  五月半间看瀑布,青城山在白云中。
  这首绝句,是唐代著名诗人贾岛送给在白云洞修行的灵应和尚的。这位灵应和尚,当是一位著名高僧,不然“遍参尊宿”的、曾经当过和尚的贾岛不会对他如此推崇,竟达到了“名岳奇峰问此公”的程度。这大概是有关白云洞较早的记载了。北宋文同帅蜀时,以寺观侧隙地赠其友张俞,建舍曰“白云隐居”。这是宋代有关白云洞的重要记载。
  白云洞是青城后山气脉汇聚之地,灵气独钟,实非前山气象可比。前山为道家宫观圣地,千百年来车马香火不绝,故修道者多不欲居,而别卜既清幽、又雄奇的白云洞。历代曾有诗咏云:“懒随六诏上丹阙,高卧一峰藏白云。”“欲作外臣谁是友,白云孤鹤在岩扉。”对白云洞有极高的评誉。的确如此!白云洞头枕莹华峰,下俯川西平原,又有味江源于其腹,深溪幽谷,层峦垒峰,林木荣蓁,气象诡瑰,至今日方圆百里,户不赢十,实为修行者闭关独处绝佳之处。青城山虽以道教著名,但佛教著名寺庙亦棋步其间,在历史上两教基本上相安无事。而在青城后山,则名僧辈出,白云洞及山下的泰安寺为该地佛教的不可分的两个中心点。
  关于白云洞,清代与民国时期的《灌县志》都语焉不详,笔者搜集四川佛教史料之时,偶然发现几则有关资料,如明代末年的白云鉴随禅师和清初的丈雪通醉禅师都是与白云洞有关的著名高僧。白云鉴随禅师的材料见于《五灯全书》、《续灯正录》和《锦江禅灯》诸书,其文皆略,今录于下:
  鉴随禅师
  灌县鉴随和尚,渝州(今重庆市)严氏子。法嗣燕京休尘和尚,得无碍自在定。隐于西山白云洞,四十年不下山,常受蜀藩隆供。开示偈语,不许记录。后汉璞密记数则,付剞劂氏,名曰《白云深意》。世寿七十二,于崇祯甲申(1644)二月圆寂,塔于泰安寺之左。
  全文如此,今略加说明。鉴随和尚是禅宗六祖下第三十二世,辈份比同时稍后的破山海明禅师还高三辈。他青年时曾到北京参学,于著名的休尘禅师处得法。由于他修成了佛教“无碍自在定”这种极为高深的禅定功夫,故能在白云洞闭关达40年之久。这种超凡的功夫和行为,足以使他名重一时,所以受到了明代末期蜀王的崇敬,经常受到隆重的供养。他的教学,是彻底的禅宗风格,不立文字,不著书立说。给学人们开示讲学时甚至不许记录。但也有弟子秘密地记录了一些付版,书名是《白云深意》,但此书于今已不得一观了。从这里可以看到,鉴随禅师虽高居白云,但参学的人不少,又受到蜀王丰厚的供养,这足以使白云洞成为一个不小的道场。在明代末年因战乱而少有流传的佛教资料中,鉴随和尚至少有两名弟子载入了《灯录》,这两人是彭州(今彭县)宝池禅师和邛州(今邛崃县)了凡刚禅师。宝池禅师“后参白云鉴和尚,言下洒脱(开悟了)”;了凡刚禅师“落发参白云鉴和尚,暗机契合(也开悟了)”,了凡刚后来从云南传教归来,还到白云洞看望鉴随和尚。
  值得一提的是清代初年四川佛教的第二号人物——中兴成都昭觉寺的丈雪通醉禅师(第一号人物是丈雪的老师、双桂堂破山海明禅师),多年来佛教界内部也极少有人知道丈雪禅师与白云洞的深厚渊源。丈雪是清初国内的著名高僧,曾“名振东南”,并到贵州和陕西传法。丈雪是内江人,5岁时随父母朝崇庆县上古寺,他亲叔父是该寺的住持,并在该寺由他叔父为他落发出家。上古寺和白云洞虽分属两县,但仅有一山之隔,所以丈雪常到白云洞去参学,受到了鉴随和尚经常的指导,也常得到其师兄了凡刚的辅导。丈雪禅师于20岁在白云洞圆具受戒,鉴随和尚就是他的戒和尚。这使他后来参礼破山海明,到浙江天童寺参礼当时的禅宗泰斗密云圆悟大师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声望。丈雪禅师晚年自述《行实》时曾说:
  直入西山参鉴随和尚,问:“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皆以成佛道,意旨如何?”随曰:“我这里不重机锋转语,一味平实商量。”余曰:“乾屎橛作么生商量?”时年二十,就座下顿圆戒法。又至了凡师处,问:“从哪里来?”余曰:“水边林下。”凡曰:“曾撞着个人否?”余曰:“见一个骑牛觅牛者。”凡曰:“哪个是你不觅的牛?”余挺身卓然而立。凡曰:“恁么则犯人苗稼也。”余曰:“谢师答话。”(见《昭觉寺志·卷二行实》)
  从这里足可以看出丈雪禅师与白云洞的关系和三位高僧各自的风格。由于丈雪禅师与青城山的关系极深,以至于他80多岁时还为青城山香林院、崇福寺、光严寺等作《记》。这些文章,是研究明清之际都江堰市佛教的重要资料。需要指出的是,香林院是五代末期和北宋初期云门宗大师香林澄远的道场,多年来研究者均不知其确切之处。丈雪禅师在《青城山香林院记》中为我们揭开了谜底。从该文中我们知道,香林院就是今天的建福宫,明代初期被蜀王改为道观,明末毁于兵燹。清初,丈雪的弟子竹浪生禅师重建香林院时,丈雪为他作了这篇《记》,丈雪禅师后来退院,还把竹浪生从香林院接来任昭觉寺的第二代方丈。(以上资料见于《丈雪禅师语录》、《丈雪禅师年谱》,丈雪禅师晚年著作《耆老篇》等。)
  泰安寺是青城后山的门户所在,在明代曾是一座宏大的禅宗丛林,范围超出今日新扩的坪禾街,僧众超过千人。依佛教学修的传统,泰安寺是此地佛教的讲习之处,当僧人学养完满,行持坚固之后,方可到白云洞去闭关。所以当年五龙沟、飞泉沟、白云洞僧众的茅棚必定不少。而白云洞因其高旷,更比五龙沟和飞泉沟宜于闭关。加之朝云暮雨,林木葱郁,花鸟祥瑞,环境空灵且多变化,这使修行人不会产生枯烦厌禅的心态,而易于开启心扉,彻悟大道。没有这些有利条件,鉴随和尚是不会一坐就达40年之久的。
  下面,我们再看一首唐代著名诗人岑参的《寄青城龙溪奂道人(唐代和尚也可称道人而区别于道教的道士)》诗结束本文吧。
  五岳之丈人,西望青懵懵。
  云开露崖峤,百里见石棱。
  龙溪盘中峰,上有莲华僧。
  绝顶小兰若,四时岚气凝。
  身同云虚无,心与溪清澄。
  诵戒龙每听,赋诗人则称。
  杉风吹袈裟,石壁悬孤灯。
  久欲谢微禄,誓将归大乘。
  愿闻开士说,庶以心相应。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