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情说爱,大慈大悲
爱河千尺浪,情海万重波;
我们要“以智化情”,我们要“以慈作情”,
我们要“以法范情”,我们要“以德导情”
人是有情感的,爱更是生命的根源。
爱的世界很广阔,我们不但爱人类社会:譬如爱父母、爱朋友、爱国家;我们也爱植物:比如陶渊明爱菊花,周敦熙爱莲花;更有人喜欢动物:饲猫、养狗、赛鸽;甚至有人喜欢矿物:手机奇石异物赏玩……爱慕“有情众生”固然是一种情爱,喜欢“无情草木”也是情爱。
我要答复一位读者的来信,谈谈正信佛教的三宝弟子,对情爱应有的看法,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情爱。
从好的方面来讲,爱是牺牲、奉献,爱是鼓励,更是慈悲。对大众而言,总希望被人所爱,喜欢获得别人的感情;更有一些人,他们喜欢发挥爱心,博爱社会大众。可是“爱”与“恨”是对难兄难弟,几乎常形影不离,爱得不好,会成为恨,因为社会上一般凡夫俗子所讲的情爱,往往仅局限于男欢女爱,而不能进一步,将爱心扩充为民胞物与的襟抱,将情爱升华为爱护一切众生的慈悲。
有的爱是属于“污染”的爱,有的爱属于“纯洁”的爱,有的爱是“占有”的爱,有的爱是“奉献”的爱。从坏的方面来讲:爱如绳索,会束缚住我们,使我们的身心不得自由;爱似枷锁,会困锁住我们,使我们的情绪不得安宁;爱有时如似盲者,使人陷身于黑暗之中而浑然不知;爱又像刀刃上的糖蜜,为了贪尝那一点甜味,而可能有破舌丧命的危险;爱更如同苦海,所谓“爱河千尺浪,情海万重波”,他可以使我们在苦海中倾覆灭顶。
有人说:青年人谈爱情的时候,爱情是挂在嘴上,说说而已;中年人谈爱情的时候,爱情是放在手上,行动表现;老年人谈爱情的时候,爱情正是放在心上,刻骨铭心。这也说明了人类对爱的体会,是随着年岁的增加而日渐成熟的。
又有人说:凡夫俗子的情爱是从红颜到白发,从花开到花谢,比较贪恋于男女之欢。如果情爱能够随着我们人格的递增而日益提升,随着道德的长进而日臻纯净,那么,凡夫俗子的情爱也会愈来愈升华,从爱自己,乃至爱自己的父母眷属,进而爱世界人类。
因此我们“谈情说爱”,知晓爱是有层次的,从最初夫妻之情的两情相悦,进而至兄弟姐妹的手足之爱,再扩大为亲戚朋友的守望关注,更而提升为对世界人类以及一切众生的悲愍。从凡夫俗子占有的情爱,进而能达到圣贤爱国爱民的情爱,最后升华为诸佛菩萨“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大慈大悲。
总而言之,情爱如水,可以滋润我们的生命,但是水能润物,水也能覆舟,感情处理不当,也会让我们灭顶丧生。我们要如何来处理感情呢?谨提出四点献给各位:
(一) 我们要“以智化情”——用理智来净化感情。
(二) 我们要“以慈作情”——用慈悲来运作感情。
(三) 我们要“以法范情”——用礼法来规范感情。
(四) 我们要“以德导情”——用道德来引导感情。
如何把我们心上的私情私爱去除,陶冶为奉献大众的关怀?如何把我们自私占有的感情,转化成无私的道德法爱?把有选择、有差别的情爱,净化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是我们追求人生幸福之道,升华生命内涵,必须慎思的问题,有了服务众生,奉献社会的慈悲,我们的感情生活将更幸福、更隽永!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