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福与惜福
修福,用现在话说就是艰苦奋斗。因为辛勤劳动,刻苦耐劳,就能使人富裕,就能创造财富;惜福,用现在话说就是勤俭节约,做到物尽其用,节约能源,不铺张浪费,不骄奢淫逸。这两种精神品质历来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20多年来的改革和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社会的进步,生活的富裕,绝不等于财富的炫耀,更不能丧失艰苦奋斗的精神。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不论贫穷还是富裕,不论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不应把艰苦奋斗的作风忘掉丢掉。
但是现实中,一些人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中,丧失了“艰苦奋斗”这种崇高的精神,经不起腐败思想的侵蚀,经不起灯红酒绿的诱惑,因此道德滑坡,俗话说得好:人要精进就难,人要堕落就快。现在有个别人生活作风腐败使之成了人民的罪人。
这些年来,“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不少人的思想中日益淡薄,甚至被视为“老土”。现在我们谈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就是提倡修福与惜福的理念,并非要求人们节衣缩食,过清苦的日子。而是倡导勤俭节约、物尽其用、量力而行的观念;是在倡导一种精神,就是要教化众生不骄不奢、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服务大众、造福社会。佛教认为:每个人的福报与贫穷都是因果关系的体现,所以要过上幸福生活就必须用自己的双手去辛勤劳动。
什么是福?平安是福、健康长寿是福、丰衣足食是福、与亲人团聚是福、心想事成是福、事业成功是福、关爱他人是福、与朋友共享果实是福。佛教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广种福田”这就叫修大福德。可是世俗以为钱多是福,其实有人钱太多常常成了祸根。世俗又以为权大是福,其实权重的人自己忧得深,也被别人怨得深。大富的人盈亏出入大,大贵的人升沉变化大,身心劳苦者居多,未必真能享福,所以佛教讲:“慈悲喜舍”,舍得,舍得,没有舍,怎会有得。“心闲方是福”,懂得“吃亏是福”的处世哲学,才能心闲而受福。“行善就是有福”。为善心常安,为利心常劳,心安是福,亏人是祸,亏己是福。俗话说:吃亏是福。的确如此,因为我们能吃亏,证明我们有能耐,能够舍得,不沾别人的便宜。你好我也好“无争于人,无憾于己”,精神才能真逸乐,心中才能真安享。我体会“世间上最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播散种子最多的人。因为,古德云:“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籽。若人行善道,果报亦如是”。
改革开放以来,我看到一部份人富裕起来,但有些人富起来,却得意忘形讲究尽情享受,大吃大喝,摆大排场,摆大款,这些都是铺张浪费的表现。这些人在福报面前只能是火红一时,最后还是一场空的结局。这方面香港人给我印象比较好,他们很多有钱人,但他们在酒店吃饭后,剩下的菜都通通打包,不敢浪费。有一年我去日本考察,小日本给我的印象一惯很差,但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日本人也很勤俭节约,不敢浪费。因此,生活中我们每一点一滴都表现在修福,不是在修福,就是在损福。不是在惜福就在造罪,学佛修行就是修福慧。记得佛教有个“福慧双修”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非常有修持的出家人,已经证得了阿罗汉果。当时印度的出家人,是遵照佛制,每天上午皆得出去托钵,向施主乞食,而且过午不食,能够在午前化到食物当然好;否则,过了中午讨不到就没有饭吃。有一天,这位罗汉出去托钵,到了中午,还没有人供养他,只好托着空体,饿着肚子回来。当他在归途中经过皇宫时,看到旁边有一座富丽堂皇的房子,那里养了一只白象,浑身挂满了华贵的璎珞,把身体装饰得非常漂亮,又住得好,吃得好,看来生活得很快乐。
罗汉经过它的旁边,停下来沉思一会儿,不禁慨叹的说:唉!你不如我,我也不如你!白象听了,含着泪低下了头,从此就再不吃东西了。照顾白象的人,认为这个出家人念了什么邪咒,才使得白象垂头丧气地不想吃东西。于是,他随即将经过的情形,赶紧禀告国王。国王听了,勃然大怒:“哼,这还了得!赶快替我把那个出家人给抓起来”。但是,罗汉是有神通的,不用去抓他,就从容地亲自来见国王。国王刚下令要见出家人,他就到马上到了。感到不是等闲人物,怒气已经消了一半,不过还是很急切地问道:“你说,你究竟作了什么法?念了什么咒?竟使我的白象不再吃东西?”罗汉说:“唉,你不如我,我不如你!”其他什么都没有做。
国王仍满腹怀疑的说:“事情绝对不是那么简单,这其中必有蹊跷,你不必再隐瞒,请你从实道来!你放心好了,我不会责罚你的!”
罗汉惭愧地说道:“大王,老实告诉您吧,我跟白象,前生在佛法中,是最要好的同学,那时,我只是没有福报,以致饿着肚子回来。可是,他呢,正与我相反,前生一心好修福德,却不修智慧,也不持戒律,所以今生才堕落到畜生中。但因他的福报大,才受到大王的宠爱和供养。我因当时触景生情,所以才说:唉,你不如我,我不如你!谁知道白象听了,竟不再吃东西,那是他在懊悔了啊。
国王听了,感叹地说:“你解释得很对!福慧双修,才是学佛的正道!”因此,国王做了一首偈:“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就是这一个故事的写照,所以做人要福慧双修,才能圆满人生。人世间,唯有惜福的人才有福。一花一木,一饭一菜,一点一滴,都要珍惜,它不是物质上的价值,而是心灵上的价值。
因为惜福,所以使我们懂得尊重每一件事物。尊重一朵花的恣意开放、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独立与自由。因为惜福,所以知道人与物、人与人,都是在一个特定的时空里相遇,一切皆是缘,惜缘就是惜福。
人生欲壑难填,惜福让我懂得勤俭节约,更加珍惜自己当下拥有的,少一些攀比,从而就不会放纵自己的欲望,学会知足常乐,让心灵保持一种从容而优裕的境界。用感恩的心去感受富足,包容一切,感激一切,所以幸福不忘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幸福既来之不易,又是十分短暂的。明白这个道理,就会格外珍惜幸福。有福分固然重要,但不知爱惜,最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要时时牢记惜福。
一个人的福德是他前世修来的,他过去作了大功德,这一辈子就是有福报。然而凭过去世积的福报是有限度的;一个人的福报是有限的,不能永远尽情的享受,福享尽了,祸就来了,乐极生悲,所以要惜福,还要广结善缘,广种福田。人们常说幸福在哪里,它在艰苦奋斗的智慧里。佛教讲:“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就是要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想要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必须保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在当今社会,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至于修了福又怎样?先贤说: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二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福,诸位或者能发大心,愿以我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那更好了。要修福,还要惜福,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检点自己。生活中我们每一点一滴都体现在,不是在修福就在损福,不是在惜福就在造罪,因为铺张浪费是最大的犯罪!俗话说:“福尽祸来”是有因果报应的,所以我们要谦虚谨慎!
因此我们要经常严格要求自己,克勤克俭,少吃俭用,不可浪费。爱惜一草一木,一粒饭,一张纸,一滴水。有人说节约水电那是小事,要知道浪费东西,一滴水,一粒饭,一张纸都是在损福德,要学吃大亏,不要占便宜。若占了便宜,是要吃大亏的,要知道惜福不是消极的,是积极的,是作贡献。少欲知足,不生贪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多为人民谋福利,为社会事业、希望工程多点布施,这样可以积福于未来,积福于子孙。有的人把光阴花在吃喝玩乐上,赌场进,酒店出,这不仅在消耗自己的福报,而且在损德,结果有的贪污浪费,灾祸临身。学佛人是修福慧,《阿弥陀经》曰:“不可以少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修福惜福是为往生西方净土积累资粮,百年光阴易过,所以,我们应该多修福积德于世间。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