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四谛三十七道品修行纲领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大卿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四谛三十七道品修行纲领

  /张大卿

  四 谛

  苦谛:文艺表现阶段。贴切入微的观察生命之苦,不自欺的表现生命之美;由越沉重的哀伤,越艰苦的挣扎,表现越雄健的信愿,越悲悯的毅力;连番的奋发挫折,表现满怀的希望。观三毒缘起,表现朵朵微笑。

  集谛:知识分析阶段。科学实验(偏重自然现象)、计量统计(偏重社会现象)、辩证分析(偏重思维世界)、因缘观照(照见五蕴皆空)。修四念处观三毒因缘。

  灭谛:涅槃解脱阶段。由烦恼(情智冲突)的生生灭灭到烦恼的不生不灭(情智交融)。由观缘起无我到厌离三毒缠绕而入无愿三昧,由无愿三昧而精进不放逸,而入八风吹不动的无相三昧,兼融自由(不主宰)与自律的无我三昧。

  道谛:日常生活阶段。由恐惧焦虑、冷漠到无畏自在慈悲的五蕴(五个世界)和三业大用(身、口、意);由主宰欲、耽溺(依习气好恶团团转,不依生命实际需要)到自由与自律。

  五 根

  信根:相信人格可以大自在大无畏(不忧不惧);相信幸福(人人身心需要的满足)可以在人间实现;相信佛法僧三宝的普及是人间净土的保证。

  勤根: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精进是成就三宝的必要条件。

  念根:视听言动忆念三宝普及。精进,使人不昏沉;念念不忘,使人不散乱。

  定根:不散乱、不昏沉就是定。只有在此定中,人才清楚自己的身心需要,是可以量化(时间、次数…)和调整的。有此定,人就不耽溺,成长就事半功倍。

  慧根:慧是不主宰,不耽溺的自由心灵,能洞察众缘。

  四 念 处

  身念处(内观生理变化):观地(关节松紧)、水(湿燥分泌)、火(体温冷热)、

  风(呼吸脉搏快慢)。专意呼吸,能使人入甚深禅定。观四大则四大皆空。

  受念处(内观逆顺习气之苦乐感受):由六根六识的趋避观习气好恶,逆习气则苦,顺习气则乐;由六境好恶观贪嗔的生灭无常,顺我则贪,逆我则嗔,我指主宰欲和耽溺习气;由贪嗔的生灭无常观过去心(恋与悔)、现在心(放不下什么、拿不起什么、不自在什么、无聊、踌躇、郁闷、紧张、散乱、恐惧、昏沉…等又是什么)、未来心(猜疑、恐惧、嫉妒、盼望的是什么);由三心观是非判断,善恶取舍、美丑好恶如何受三心影响。

  心念处:内观念头生灭奔窜飞逝,究竟放不下什么,内观念头阻滞迟缓,究竟想不通拿不起什么;放不下就散乱,拿不起就昏沉。人要懂得休息。

  法念处:观主宰欲和耽溺习气影响念头,再影响感受情绪,再影响生理,由细而粗,唯有定慧双修精进不放逸又耐心,才能成就无我(断主宰欲和耽溺)慈悲。

  七觉支

  (1)四念处;

  (2)择法(观照主次要因缘,创造最有利于修行弘法的条件和环境);

  (3)精进(向佛、学法、强僧);

  (4)法喜洋溢;

  (5)身心轻安;

  (6)定(无紧张、散乱、昏沉);

  (7)舍(无焦虑)。

  四神足

  (1)欲三昧:厌离贪嗔生灭相续,不愿再有五盖(贪、嗔、散乱、昏沉、疑)纠缠,发愿出离。入无愿(无所有)三昧。

  (2)勤三昧:精进不放逸,勤断主宰欲与耽溺,勤生慈悲救济苦难的大智大能。入无量三昧。

  (3)止三昧:三际托空,养精蓄锐。入无相三昧,六境不耽溺。

  (4)观三昧:洞悉因缘,速速成就与普及三宝。入无我三昧,自在无畏。

  四正勤

  (1)已生之恶令断;

  (2)未生之恶(三毒五盖)令不起;

  (3)已生之善令增;

  (4)未生之善(戒定慧三学,护持三宝,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令起。

  八 正 道

  (1)正见:四谛十二因缘、三宝六和僧。

  (2)正思:众缘生灭,不主宰,不耽溺,不冷漠。

  (3)正语:忠实知见因缘的语言表达。不自欺欺人。

  (4)正业:创造幸福快乐美感但不制造痛苦烦恼的行为因缘。

  (5)正命:有助三宝成就因缘的经济生活。

  (6)正勤:群策群力成就和推广三宝。

  (7)正念:修四念处成就是成就人间净土的基础。

  (8)正定:发出离心入无愿三昧(不愿再有三毒相逼),发菩提心入无我三昧(不主宰、不耽溺、不冷漠),功力圆满入无相三昧大自在大无畏。

  五 力

  (1)信力:自觉的自信,八风吹不动。

  (2)勤力:入无量三昧(慈悲喜舍,风尘仆仆)。

  (3)念力:照见五蕴众生苦空而大悲大愿大行。

  (4)定力:心平气和、神闲气定;知足常乐、持盈保泰。

  (5)慧力:速速成就六和僧(知见一致,初果;持守共订戒律;权责分明;思维、语言、行为和乐互动以住持佛法);速速建设人间净土,使人人免于匮乏、免于恐惧、免于焦虑。

  (1988.5.《新雨月刊》第12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