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正思与正念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大卿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正思与正念
  /张大卿
  正思是与正见相应的分析、思惟、推理、判断、抉择,它是语言行为如法的先决条件;正念是与正见相应的当下觉照,照见执著的习气直至无所遁形,它是修习禅定的先决条件。
  佛法的基本大意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正见特指对烦恼苦缘生缘灭的观察和如实知见,正见的“见”不仅是一种听闻而来的概念或见解而已,它必须是一种亲身的、直接的事象观察,有观察,才能进一步分析、思惟、推理、判断、抉择,这些统称为正思的“思”。
  根据正见,一切事象缘生缘灭,有生有灭故无常,缘生缘灭故无我。乐有生有灭,所以乐是无常;乐缘生缘灭,所以乐是无我。苦亦如是。
  基本上,人生是追求快乐、宁静,逃避痛苦、干扰的。有时候,痛苦是免不了的,但目的还是为了事后的快乐,如牙痛拔牙,如洗肾手术,如开刀除瘤,如开夜车赶报告。
  有些痛苦、干扰是免不了的,甚至是必要的;有些痛苦、干扰是自寻烦恼、自讨苦吃,毫无实用性的,例如:学习驾驶,免不了手忙脚乱的干扰;学习游泳,免不了误吞池水、耳朵进水的干扰;不小心感冒,免不了头痛、鼻塞的干扰;天气燥热,免不了又渴又汗的干扰。
  那些痛苦、干扰是不必要的?猜疑、嫉妒、急躁、散乱、无聊、空虚等。
  辨别那些痛苦、干扰是必要,那些是不必要,是“正思”的工作重点之一。生理上紧张气浮不必要,动作上急躁慌张不必要,行为上手足无措不必要,呼吸粗浅不均匀不必要;情绪起伏太大不必要,有苦受就避,有乐受就黏不必要。必要的是要面对,如果遇苦受就避,恐怕在逃避成长或完成工作过程中所必有的压力;心念老是追悔、追恋不必要,老是企盼著美好而如意的未来不必要,老爱与人比高低、比强弱、比某人和我较亲、比某人和你较疏,并以此来沾沾自喜,不必要;遇人同我意则喜、异我意则哀,顺我意则乐、逆我意则怒,不必要;老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老在乎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份量,老期待事事如意,老期待对方顺我,不必要。
  常常反省、思索、分析、就会正思出一切造成痛苦、干扰的不必要因缘,进而“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当下觉照,不必要的痛苦、干扰,自然可以降伏。
  当下觉照,就是“正念”,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观身,每当觉察到皮肤或关节紧张僵硬时,就起念头“某部位皮肤、关节紧张、僵硬”,一直看著它,直到紧张僵硬消失为止。皮肤冒汗、表温升高、脉搏加速、声调拉高、讲话速度变快、立姿坐姿变化、手脚动作变化等,亦做如是观。
  第二是观受,每当觉察到舒服感受时,就起念头“舒服感生”;舒服感加大,就起念头“舒服感加大”,舒服感变小,就起念头“舒服感变小”,舒服感消失,就起念头“舒服感消失”。觉察到不舒服感受时,也做如是观。
  第三是观心,每当觉察到自己在攀缘期待时,念头就起“攀缘期待之心生”;冷漠排斥时,念头就起“冷漠排斥之心生”;散乱犹豫时,念头就起“散乱犹豫之心生”;昏沉迷糊时,念头就起“昏沉迷糊之心生”;思惟卡住中断时,念头就起“思惟卡住中断之心生”;喜欢人家喜欢我时,念头就起“喜欢人家喜欢我之心生”;不喜欢人家不喜欢我时,念头就起“不喜欢人家不喜欢我之心生”;畏缩胆怯时,念头就起“畏缩胆怯之心生”;生气时,念头就起“生气之心生”;空虚无聊时,念头就起“空虚无聊之心生”。
  第四是观法,每当觉察到自己有一丝丝冲动、不安、恐惧时,念头就起“一丝丝冲动、不安、恐惧生”;觉察到自己“要这样、不要那样”时,念头就起“要这样、不要那样之心生”。
  通常,观身较易成就,其次观受、观心、观法,一个层次比一个层次抽象,但意义更深远,所观的习气也越微细。观身成就,观受才较易成就,接著是观心、观法,前者成就为后者成就的先决条件。
  修习“正念”的要领是不贪多、不急躁、不粗涩,换句话说,对象要“少”、观的程序要“慢”,时间要“早”。越提前观越有效,所谓只怕觉“迟”是也。以男人在海滩看女人健美胴体为例,不要一次看太多女人,那会像吃大餐囫囵吞不消化一样,一口没吃完,就想著下一口吃什么,手上还夹一道菜,内心已盘算下一道夹什么。其次,眼睛不要亮得太快,太早下对方是美女的断语,往往反映自己加了太多美化对方的想像,欣赏美女要慢慢看,不要紧张,从脚到头仔细端详,不要太兴奋,太兴奋会因紧张而看得草率,到头来所看到的,往往是想像远多于实际。再其次,身心的变化,要及时观到,不要举阳了半天,才警觉到,那就太迟了,最好是刚有举阳的冲动,念头就起“要举阳了”,早一点观照到,早一点降伏。
  降伏不是压抑,只是看著,专注的看著,因为专注,攀缘期待的比重就下降,一切不安、冲动慢慢松开来,人变得轻安。专注的看著,不断的看著,久而久之,就看得出生灭变化的模式,因缘生、因缘灭,看到后来,可以清晰看到生与灭间明显的转捩点。越是提前观,越是专注地观,生与灭越是变得没有间距,到最后是“即生即灭”:才观照到生,当下即观照到灭。这即是“贪嗔薄”的二果斯陀含的境界。(1988.9.《新雨月刊》第16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