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我所认识的佛教——写在《释迦牟尼佛传》出版之际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伍恒山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我所认识的佛教——写在《释迦牟尼佛传》出版之际

  

  伍恒山

  我在写《释迦牟尼佛传》的时候,很有意思的是碰到了中国儒家的思想和中印度佛教思想似乎是不约而同地交汇到一起。这个交汇点,就是佛陀所倡导的中道学说和儒家所主张的中庸之道,虽然中道佛陀还有许多条件的解释,如又名八正道等等,但总是不趋向于极端,一种平稳适宜的修行方法,和儒家的无过无不及的人生哲学有异曲同工之致。

  佛陀讲的两个极端在所指方面和儒家是略微有些差别的,但佛陀讲的中道和儒家的中庸之道在其目的上可说均归宿于至善。佛陀所述亦即在其修行过程中,针对印度的修行者所奉行的要么是极端的苦行,要么是极端的放纵这两个极端而说。佛陀说,这两者都不是能证得最高觉悟的方法,苦行并不能使人真正远离欲望,远离纷争,达于平静,而至于最高的涅槃境界;顺世论者的无业论则导致纵欲和作恶,是使人性堕落、陷溺而至于毒流天下、祸害众生的,更不能达于最高的涅槃境界。所以这两者,佛陀都断然地加以抛弃。

  佛陀断然抛弃的不仅是这两个极端,而是这两个极端所导致的因果之链,有因必有果,即苦行与纵欲的结果都不能使人获得觉悟,都不能使人达到心灵的平静和福乐,达到解脱,达到涅槃。佛陀最后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是悟彻了宇宙的法则,悟彻了人生的因果循环之链,悟彻了人所应当修行的最高境界,于是以觉悟者的身份,担当起向众生宣传其思想,成为天人之间唯一导师的重任。

  为什么佛陀要觉悟呢?我们知道,觉悟的反义便是愚昧(无明)。愚昧是导致恶业的最根本原因。消灭了愚昧,人生就觉悟了。

  任何一种伟大的宗教,其最根本的目的都是趋于至善,佛陀的觉悟也是要求人类趋于至善。佛陀的涅槃彼岸境界其实也是至善的体现。至善之果即是至乐,所以人生所能到的最伟大的境界便是极乐世界,由至善而至于至乐,这是佛陀所能想象到的最好的人生之归宿了。

  这样的归宿当然是人类所倾心向往的。在这里,涅槃可以类比于人生最高的目标,至善的境界。什么是佛陀的涅槃?佛陀的涅槃是无喜无悲、不可名状的彼岸世界的永恒之存在。我在《楔子》中有一段话,是我对佛和涅槃境界的一种体悟:

  “其实任何一个宗教,所涉及的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追求生命永恒的意义。中国的道教是想将人的肉体与永恒相结合,因此它有了‘不死之药’,有了想象上的不死的仙人;而佛教虽然可以将肉身涅槃而入于寂灭之境,但它的精神所要求的还是永恒之境,就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的:‘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既无色,亦无味,乃至无老死,无意识,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好像什么都没有,是一个空境,但空境中是透明的,是‘无罣碍’的,是不退转的,入于涅槃的,一个清净无比的无喜无悲的永恒,好像所入之境一刹那停止了,其实它还在活泼泼地流动之中,但这种流动是不可言说的流动,是永恒的流动。”

  这种永恒流动的本质是至善的,至乐的。

  我在同一章中还讲到顺世外道所实行的纵欲方式,其实也是对永恒的疑问无从排解,而做出的绝对不负责任的举动。在他们放纵无度的行为中,也在试图要从刹那间的生灭法中求得刹那之间的永恒,因此它不是不去思索人生的意义,而是在通过深度的思索中,心中没有着落,因此做出超出常规的举动,其实他们是在恐惧中以放纵的行为寻找永恒。我们可以询问的是:这种放纵的行为,所导致的结果,是至善的吗?是快乐的吗?如果说这种纵欲的结果是至善的,是快乐的,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这么认为,皇帝是完全有能力也有实力去进行放纵的生活的,皇帝应该是最善的、最快乐的,因为皇帝有三宫六院、佳丽三千,薄天之下均是其势力范围,但真正的事实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断定的是,没有哪一任皇帝会认为自己已经到达了至善、至乐之境,历史上的例子,统计起来,历朝历代的皇帝大部都很短命,也并不快乐。为什么?其原因乃在于纵欲,身体上的纵欲导致伤身乃至元气斫丧,精神上的纵欲导致伤心乃至灵明枯竭,身心俱损,便邻近于丧亡。物欲、肉欲以及其他无止境的贪欲都是使皇帝不能达于平静,抵于快乐的原因,所以说,纵欲的结果显然不能使人类达致福乐、达致至善。人类的至善和至乐只有到别的地方去寻找。

  以纵欲的方式去寻求其人生的意义和归宿,这是愚痴的行为。比如,我们当前有很多人,特别是权利阶层,有人为私欲所蒙蔽,不惜牺牲他人或群体利益,以手中的金钱和权力,狂热地猎取非分的物质利益,以达到其享乐和挥霍的目的;更有甚者,有人谎骗欺诈,妄语恶口,奸慝阴险,乃至欺行霸市,明火执仗,杀人越货,犯下滔天的大罪。这都是人性放纵泛滥之所致,是损人利己的行为,有时甚至损人并不利己,但也照做不误。他们这种行为正是佛陀所讲到的陷入了贪、嗔、痴的三毒大火,毒火攻心,造作恶业,给他人带来痛苦和灾难。遗恶天下,百身难赎。这些恶业,是佛陀所唾弃的。

  佛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作了恶,就有报应。佛陀所讲的因果报应理论中不仅仅是单纯的六道轮回的报应,而其主旨是在说,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其前因后果,有了因就必须有果,无因则无果。一般人认为佛陀宣扬的是迷信,轮回六道都是迷信。其实这是不准确的,佛陀固然讲到六道轮回的报应,但这只是佛陀现身说法所举出的助道工具,因为一般人都只能看到现实的利益,如果没有这个助道工具,普通人就不知道害怕,从而不管不顾,无所趋避了。因此佛陀强调,种下了恶,就会堕入恶道,使普通人见到这个恶的后果,从而有所畏,有所惧,有所不敢,以禁遏为恶之源。恶源禁止,善门大开。社会之趋善避恶就可以形成风气。所谓蔚然成风也者,亦即佛道之圆满结果。由此可见,这是佛陀不得已的方便设教。佛陀的真精神所在,是劝人向于至善,劝人不要在天良中萌发恶念,恶念一生即万劫不复。因此佛说,“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众生与佛的差距只是心上的差距,一念善即佛道,一念恶即魔障。因种的是善的种子,那收获的也将是善;因种的是恶的种子,收获的便就是恶。任何事物都逃不开这个因果法则。所以佛陀要强调这个本心,要这个本心向善。他要求众生不要使恶的苗有所萌芽,不产生恶的因,便不会有恶的果。但人性多变,不易控制,佛陀有鉴于此,便制订了向善修行的法门,法门亦即途径。佛陀说,依照他的这种方法或这种途径修行,就能达到正确的目标,这就是八正道以及其他助道品产生的根据。这也是宗教中所必须解决信仰的最重要一个基础,因为信仰是人生存的指针,它是给人指明方向的,有了这个方向,你就可以走得正当,走得顺利,走得快捷,以至于走向至善和至乐之境。如纵欲这个极端,就是一开始将路走错,所以导致的结果便最终只能是恶的报应。

  显然,佛陀所布的道,所宣扬的因果报应,在一般人眼里,只能见到其浅处,见到其方便设教之处,而其仁者深心,往往不被广大阶层所了解,这是非常片面的,非常不客观的看法,以致被某些“有心”之人所利用所误导,当作攻击佛教为迷信的一个证据、一件武器,虽然产生过较大的负面影响,但如我远在欧洲的一位朋友所说:“人类可以忽视真理,可以歪曲真理,但真理不会因此而改变。”由此可见,佛陀所讲的道理难道仅仅是一句迷信可以了断吗?难道不可以作为人类向于至善的指针吗?

  但劝人向善只是佛陀中道精神的一个方面,虽然是基本的方面,佛陀所发现的真理还有许多,如最根本的就是“色”和“空”的相对性,佛陀在《心经》中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请注意,这里的“色”是物质万象,并非仅为俗常所理解的“女色”,当然“女色”也在其中。一切都是虚空的,不实在的,是幻境上的存在。众生如果真正体悟到这个世界虚空不实的本质,那么他就会自觉地远离欲望,远离罪恶,远离愚昧,使内心达于平静和快乐,从容进入涅槃之界——无喜无悲、解脱自在的永恒之境界。

  佛陀是自己证悟到这个道理,然后以悟得的道理向世人宣布并解说,所以称作佛,因为是自觉觉他,又可以成为天人之间众生的导师。佛的梵语意义为“觉悟”,所以他不是神,而是觉悟之后的圣者。

  佛的八正道为: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这是构成中道学说的最主要最重要的基础。而八正道最根本的基础又是佛陀的四谛学说,四谛为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为真理之意,正道为正确、正当的方法和途径。依此而行,即抵于至善。这些都是佛教的理论基础,在书中都有较为详细的讲述。

  还有一种绝大的误解,以为佛陀的理论基础是悲观的、消极的,于人间世无益的。其实大谬不然。这是对佛陀所创立的佛教及其理论的产生和基础没有做过真正研究、不明真相的结果。

  佛陀诞生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正是列国纷争、杀伐无已,弱肉强食,强国吞并弱国、小国被大国蹂躏,又且野蛮粗暴、种姓残虐,众生犹如蝼蚁苟且偷生之时代,佛陀有见于此,见到人类陷入痛苦的深渊而无所抵止,乃因虫之被鸟吞食,于是发出“众生可悯,互相吞食;慈悲世界,不应有此”的感叹,从而对充满凶残与罪恶的现世充满了厌离之思想。后来,佛陀出四门,见到生老病死的种种状态及痛苦之情境,触发人生柔脆、世事如幻之情愫,更加萌发了要解脱这种痛苦情状的决心。佛陀虽然离开家庭,足迹遍及印度各地,但他是怀着拯救天下众生的大愿而毅然踏上求真理的路途的。虽然包含了对现实互相倾轧、互相吞食等情状的不满,以及对人生苦短的惧怕,但其本愿乃是要寻找一条途径,使天下众生摆脱痛苦的命运,摆脱黑暗与凶残的现实,他要成道,要去拯救这个众生世界。佛陀抱着一腔救世的愿望渡众生至于极乐的彼岸,所以他的出家,他的修行,他的悟道,他的引渡众生,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是无私无畏的,古之所谓大豪杰之行为亦无以过之。

  试想,一个过惯锦衣玉食生活的国王之太子,毅然地踏上荆棘载途的漫漫求正觉之旅途,又是在战乱频仍、萑苻遍地、民不聊生、人心蠢蠢,各种思想如沧海之横流,各种贪欲如大堤之决溃,到处充满凶恶与残暴现实的背景下,要找到一条止于至善、没有邪恶、能使人心达于平静的快乐的道路,是多么的艰难和困难。但佛陀毅然而然地走出了家门,他到旷野去,到远离人间的大自然中去,从表面看来,他的思想是厌世的,但他的目的却向我们指出,佛陀的出世正是为了入世,正是为了以一种正确的思想和处世的方法挽救正在堕落腐败下去的人性,从而使这个世界充满着至善和快乐。这样一种人生的态度你能说他是消极的吗?为了使人类从痛苦中解脱,难道能说是悲观的吗?佛陀的悲观正是为了全人类得救的乐观,不管他的愿望和目标有没有实现,但他的心地和行动充分地显示出伟大圣者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换一个说法,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物欲横流,在社会没有公理、没有正义,到处充满着仇杀、暴力与凶残的情况下,有人横身而出,去寻找解救世界的办法,难道不是大丈夫的行径吗?难道能说他的这种行为是悲观和消极的吗?难道不能说他的寻求解救人类的行为是充满着积极的精神和伟大仁爱的力量吗?

  时至今日,我们的这个人类世界,仍旧是佛陀所说的娑婆世界(忍土),还依然充满着痛苦和罪恶,报端和影视每天可见恐怖和暴力的报道和宣传,贪污腐败以及欺下谄上、阿谀奉承的行径私下里甚至公然地在我们的周遭发生,人类的仇杀没有尽头,人类的贪欲也没有尽头,人我、法我二执依旧横亘在我们走向至善和至乐的道途中,佛陀虽然入灭于二千余年前,但他的觉悟之道、他的度世救世之愿及理想并未因时间的消逝与物质的发达而失去其现实乃至永恒的意义和价值。难道说佛陀所宣扬的使人除去贪欲、嗔恨、愚痴的精神是消极的吗?难道说佛陀劝世人不要杀、不要盗、不要淫、不要妄语、不要恶口等是消极的吗?

  许多事实可以证明,佛陀的精神不仅不是消极的,而且也不是悲观的,他给人类构筑了一个极乐的佛国世界,在那里没有烦恼,没有忧愁,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友爱,充满着至善和快乐,这是一个彼岸世界,谁悟得了真理,谁悟得了因果的法则,谁悟得了色空之本质,谁就能抵达极乐世界的彼岸。一念善即菩提,一念恶即魔障;一念善即快乐,一念恶即痛苦;一念善即天堂,一念恶即地狱。善与恶、此岸和彼岸都是意念上刹那之间的生成。

  许多人以为到了心之向善这一步就可以打住了,就可以思之念之得到彼岸了。且慢,心之向善只是觉悟的开始。要到真正的佛(觉悟)之境还有一个过程。它还需要降服这个能产生和分别善恶的心。所以在《金刚经》中当长老须菩提就此问题发问:“世尊,……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佛陀即如是说:菩萨应无所住,无所住于色,无所住于相……并应于无所住而生其心。佛陀的意思是说,人在向善和行善以及悟入道境之时不要中间停住,亦即要去除人我和法我之执,要不执着于相,心才无所罣碍,才是空境,才是道境。这就是佛陀所说的“诸法无我”之精神的体现,也是佛陀真正的救世以及使人类趋向于最高精神境界的所在。所以说,佛陀的学说不仅是人间的,是身体力行的,是真实的、积极的,而且是崇高的和伟大的。

  但人在求正觉的途径中,常常会受本能或无明的驱使而不能自制,于是佛陀为弟子们订立了戒律,如淫戒、杀戒、盗戒、妄语戒等等,教导他们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其目的是防止弟子们在不能自制的情形下犯下恶业。就其制戒的本质来说,虽然表面上为了纯净僧团而订立,但其实对所有的人类来说都是适用的,都有其现实的意义。佛陀是在教导弟子怎样做一个“人”,怎样做一个“善人”,怎样做一个能够纯净自己,在必要的意义上也能够纯净他人的“至善”之人。所以他的制戒,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制戒,而是有着伦理学意义上的制戒,兼具道德和法律的两重意义。有了这些戒律,弟子们就可以在佛陀不住于世时有所归依,所以佛陀临涅槃时,对阿难提出的佛涅槃后弟子们以谁为师的问题作出了这样的回答:他们应当以波罗提木叉为师。波罗提木叉为梵语音译,意为戒律。以戒律为师,遵守戒律就可以为人,就可以为僧,就可以修行成为至善的觉者。

  佛是觉者。觉悟要求有一定行为准则的遵守(持戒),有能够舍弃物质的精神(布施),有忍辱负重的功夫(忍辱),有勤奋不懈的努力(精进),有对人生深刻的认识和思索(静虑),然后以大智慧的悟解(般若),而到达极乐的彼岸。佛陀说,这就是涅槃,这就是永恒而快乐的涅槃。难道说,这种修行步骤对于人道德修养的提高没有积极和向上的意义吗?

  所以说,佛陀虽然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建筑在“苦”的认识上,但他的目标和修持的方法都具有积极的精神和意义。从本质上说,佛陀和其所创立的佛教是乐观的,是向上的,是人间的。因此,佛教依旧回到人间,做着积极“为人”的基础工作。在这个意义上,佛陀的中道精神与儒家的中庸之道又走到了一起,以“为人”之至善而论,佛陀是与儒家精神相通的。

  在佛经和许多其他书籍的记载中,佛陀的人品是尊贵与和蔼、智慧与仁慈奇妙地结合在一起的。他不仅具有使国王感到敬畏和胆怯的威严,而且还具有屈尊抚慰陷入痛苦中贫民和受苦者的温情。所以在当时,佛陀及其所创立之佛教异军突起,寖寖成为许多国家的主要宗教,许多国王及贵族都归依于佛归依于法归依于僧,成为佛陀的优婆塞弟子。佛陀入灭后,佛教曾一度在阿育王的倡导和主持下,达到其佛法的最为繁盛之阶段。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遣许多佛教徒甚至是僧团向世界各地传布佛陀的教义和精神,中国也就是在其后接触到佛教的存在的。佛教的流派众多,但主要判别为有宗的小乘和空宗的大乘。传入中国的佛教主要是大乘佛教,大乘强调顿悟,小乘强调渐进,修行方法和宗旨虽然有差异,但最终目的都应归于至善的涅槃彼岸。辨别是否为佛陀弟子有一个最好的或者说是不二的方法,那就是佛教的三法印。什么是三法印?其具体内容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谁承认并奉从这三法印的,都是佛陀的弟子。所以不管是大乘空宗还是小乘有宗,只要具有佛陀的三法印精神就都是平等的,无有高下之别。

  但佛教在印度却突然地消亡了,中国却成为佛教的广大基地,这又是为了什么?佛教在七世纪前后依旧为印度社会的主流思想和宗教派别,中国的玄奘法师到印度取经也正是适逢其盛,但突然在以后的几个世纪即差不多邻近于销声匿迹,这主要的原因是创立于西亚的伊斯兰教的入侵所造成。997年即位的马默德(Mahmūd)从1001年到1027年前后十七次远征北印度,占领了北印度的整个西部,他不仅迫使当地人民改宗伊斯兰教以及从事财富与奴隶的掠夺,而且对佛教以及印度教寺院和圣地的破坏,对僧尼的残杀,其残酷的程度是在世界史上均无与伦比。十二世纪末,东印度孟加拉地方完全沦于穆斯林的统治之下,1203年超岩寺被破坏,从此佛教在印度本土消亡了。很有意思的是,在佛教史上,以及在佛教徒的心中,从没有见到过对遭受如此凶残迫害的现实进行过仇恨和报复的记载和宣传,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宗教史上的奇迹。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佛陀的教诲是真正地进入到佛教弟子们的心中的;佛陀要他的弟子学会忍辱负重,他们就忍辱负重,而且毫无怨言,这样博大宽广的仁慈与悲悯精神又岂是为贪、嗔、痴三毒之火盘踞的俗人所能窥其万一?佛教传入中国后,又为贯穿了仁爱与宽容精神的中国民族所接待并加以发展,便寖寖造成了与儒家和道家三家鼎立的局面,它丰富了中国的民族思想和精神,具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如佛教强调给予人自新的机会,即以现在修行的善业去弥补过去造下的恶业,从而在将来的报应上得到进入天堂的机会、得到善的回报,不能不说于人类趋向于至善之境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功德之无量乃不可尽言。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