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出世與入世的般若思想
融通出世與入世的般若思想
<<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 蔡 宏>>
般若思想在佛教中有著重要地位,它是佛教的核心問題,《弘明集》中說:佛教以般若為原。般若思想出現於大乘佛教初期的經典中,它解決了佛教內部如何處理出世與入世矛盾的問題,使佛教適應了當時社會的發展和變化,是大乘佛教得以誕生的理論基礎,而在後來大乘佛教發展的關鍵時刻,它總是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 般若是梵語的音譯,又譯作班若、波若、缽若、般羅若、缽剌若等,它解釋為智慧、慧、明。《大智度論》卷四十三中說:「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諸智慧,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窮盡到邊。」般若【1】般若是智慧的意思,但它不是一般的智慧,而是認識佛教真理的特殊的智慧,它是從以觀慧為方便而達到如實證知的意義上說的,是正覺現證的--能所不二的實相。佛教認為般若是一種直覺、直觀的智慧,它能引導人們超脫對立的世界,使人從種種痛苦(煩惱、邪見、無明)中解脫出來。 般若有三種含義,即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吉藏在《三論玄義》中說:「如三種般若,中是實相般若,觀是觀照般若,論是文字般若。」【2】《大智度論》中說:「諸法實相,即是般若波羅蜜」【3】,金剛經中說:菩薩應安住般若波羅蜜,即指實相而言。觀照般若中的觀照是指觀察的智慧,即觀照諸法實相的智慧,法華義疏卷四中說:「無境不照,名為般若。」【4】。文字般若即是指章句經典中說的,即經典中說的:般若當於何處求?當於須菩提所說中求。 般若常與波羅蜜聯在一起,稱為般若波羅蜜,玄奘把般若波羅蜜譯為般若波羅蜜多,這是新譯,比羅什的舊譯多了一個「多」字。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波羅蜜譯為度或到彼岸,般若波羅蜜則是說以照了實相的最高智慧到達解脫的彼岸。《大智度論》卷十八中說:「般若言慧,波羅蜜言到彼岸,以其能到智慧大海彼岸,到諸一切智慧邊,窮盡其極致,名到彼岸。」【5】般若波羅蜜在六波羅蜜和十波羅蜜中,都是指第六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比其它五種更為殊勝,因為其它的五度如果沒有的般若智慧,則只能是人天福報,而不能使人到達彼岸,成就菩提正果,所以般若在佛教的理論和實踐中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二 般若是佛教中的共法,它作為大、小乘的共法,也就在小乘向大乘的過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它在小乘向大乘的過渡中所產生的影響,也影響了後來佛教思想的一系列變革。 大乘和小乘的「乘」是車子的意思,大乘是大車子,小乘是小車子,這是說小乘只能渡自己,社會影響較小,而菩薩能自渡渡人,影響的範圍較大。大、小乘佛教的區別一直可以追溯到部派佛教中大眾部和上座部的不同。在佛涅槃一百年後,佛教內部由於組織不嚴,教團沒有統一的規章、制度,他們由於學說的不同,戒律的差異,形成保守的上座部和積極的大眾部。對於這次分裂的原因眾說紛芸,但主要是由於教徒們對教團內部的保守派,生活在出林中的聖教團的批判。這些保守的聖教集團一改佛陀在世時托缽游方的生活方式,而開始定居在僧院中,擔負學問研究和社會教育。這樣的僧院佛教漸漸產生了不少問題:一是佛涅槃後,人們遂漸把佛陀視為超人的神,成為修行人十分崇高的理想形象,因而出家人就不再追求自己的成佛,而追求成為較接近理想形象的阿羅漢,成佛的事也就被認為是決不可能的了。這就局限了佛陀的教誨,因而招來了理想主義的求道者的不滿。二是阿羅漢的理想,只限於僧院的出家人可能達到,這就排斥了在家信徒,使他們不得不尋找能把結婚、家庭與社會義務、生活享受相結合的宗教了。 而且上座部隱遁山林,有著避世的、消極的傾向,對社會生產的發展,對佛教自身的發展都會有一種不利的影響。當時的佛教勢力已較大,如果一味地遁入山林,則其影響就有很大的局限性,這樣一個龐大的勢力集團,它必須走向社會,參與社會活動,融入社會,才能很好地生存,因此上座部遁入山林的做法限制了佛教發展。 與上座部不同,大眾部反對上座部遁入山林的消極避世態度,它積極進入世俗,走向社會,但這時他們也就必須解決一個問題,即出世與入世的矛盾問題,因為佛教畢竟是以成佛為最高理想的,其出世傾向是很明顯的,現在大眾部積極入世,有什麼理論依據呢?出世與入世的矛盾在佛陀時代並不成為問題,因為有佛陀的光輝,僧人們能無礙地出世、入世,但後來僧侶們要自在地出入於世俗與山林之間,就必須很好地從理論上解決這一問題,為自己找一個理論根據,從而使得他們的行為名正言順。在這樣一個社會文化和佛教歷史背景下,般若學融通出世與入世,融通生死與涅槃的思想就呼之欲出了。於是在公元一世紀,般若經典就出現了,講出世與入世是不二的。其中《維摩經》中講得較典型、深刻,維摩詰居士批判小乘佛教只追求成阿羅漢果,認為他們不知發菩提心,在生死煩惱中,自利利他,自渡渡人,只能做個自了漢,是佛教的「焦芽敗種」。他看見小乘佛教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於林中宴坐樹下」,就批評說:「唯舍利弗,不必是坐,為宴坐也。」【6】,維摩居士在批判小乘佛教的同時,又出入於市場、社會,是以一個社會長者的形象出現於眾人面前的大乘菩薩。 三 大乘佛教就是從大眾部發展出來的,是借著般若學的即世間而離世間的思辯方法,為自己出入世俗找到了理論根據和實踐方法,而發展出來的。大乘佛教思想的這一特點,在後來佛教發展的每一次轉折和變革中都有著體現。 公元一、二世紀,印度龍樹的大乘中觀學就是建立在般若學的基礎上的,他講緣起法是空,是假名,是中道,這也就是說緣起的法是空的是假的,能同時見到世俗法的自性空和假名有,就是中道。這種即假名有而認識到世俗法是空無自性的思想,正是般若學的真義。所以龍樹中觀學其主旨講的是緣起性空思想,但他所用的方法卻是般若思想。而在印度後來發展出的瑜珈行派講萬法唯識,講「有」的哲學,以糾正空宗講「空」的不足。這兩種對立的思想一直有著沖突,然而瑜珈行派的無著曾說般若是能夠得到大菩提的最勝方便,所以是瑜珈,瑜珈也是為了得到菩提,因此,實質上也是,因此二者是一樣的。後來發展了一個瑜珈中觀學派,就用般若思想把中觀學和瑜珈行派思想統一起來,這才結束了印度大乘佛教史上兩種重要學說之間長年累月的爭辯。 佛教傳入中國後,開始時,六家七宗依附於玄學,以老子的「無」,講佛教的「空」,這是一種走了樣的般若思想。不久鳩摩羅什來到中土,譯出了龍樹中觀學的大量著作,不遺餘力地弘揚三論般若思想。其弟子僧肇作《肇論》,以龍樹正統的佛教般若思想糾正了六家七宗的「偏而不即」。鳩摩羅什和僧肇開創的古三論,闡述「關河舊義」,宣揚般若思想,這樣就使得佛教不再依附於老莊玄學,而是在自己的般若學思想基礎上,建立了自己的理論體系,從而發展起來。 中國早期形成的佛教宗派是三論宗,它是接著羅什的般若學講的,三論宗學者對般若學中二諦理論方法的掌握,對般若無所得的思想理解,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三論雖很快就衰落了,但它所宣揚的般若思想深深地貫穿在佛教後來的各宗派中,它所宣揚的般若思想,對後來的天台宗、華嚴宗、禪宗,及淨土宗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成為各宗派建立自己思想體系的理論基礎和依據。尤為突出的是六祖慧能的禪宗思想的變革,慧能大師的禪學思想是以般若思想和如來藏佛性思想為基礎建立起來的,但他更多的是運用了般若學世間與出世間不二的思想和方法。他批判了人們在煩瑣理論中打轉的圈子的錯誤,他大講出世不離世間的理論,正是以般若思想打通入世與出世。他講當下即是,把成佛解脫引向當下現實的人心,這就是讓人在世間得道,而不是遁入山林,以求解脫。他這樣做就在新的歷史時期解決了佛教出世與入世的矛盾,從而為佛教的發展開辟了一條充滿無限生機的道路。後來發展起來的洪洲禪講「性在作用」,也是從般若思想上加以發揮的,把出世的大道體現在現實生活的實踐中;而分燈禪中的機鋒、公案、話頭是要人們切斷情思見解,從而在現實生活的實踐中直接悟解大道,如果不從般若破除名相和般若無所得的角度去認識,就很難理解禪師們提出的奇怪命題。 在近代,佛教又發生了一場變革,即人間佛教的產生和發展,佛教的這一發展也是與佛教般若思想有關的。人間佛教的大師印順法師在《佛在人間》中談到了人間佛教的理論基礎問題,他說人間佛教是以緣起與性空相結合的思想為理論基礎建立起來的。他從般若學的觀點出發,認為佛法是不可言說,沒有固定的形式,現實的一切法都是佛法,如此佛教講的解脫也就要在世間切實地完成,而不是在世間的外面另有一個解脫道。人間佛教的思想仍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但它的主旨卻是明顯的,即是為了更好地解決佛教出世與入世的矛盾,更好地使佛教走向社會,在社會的發展中產生更廣泛的影響。在佛教發展的這一轉變中,般若思想所發揮的意義和作用顯然是不可忽視的。 般若思想作為佛教的基礎理論和共通的思想方法,它在佛教的每一次發展和變化都有著不容忽視的意義和作用。然而般若多是從其智慧的作用上講的,是從橫的方向上講佛教圓融理論的,多體現為佛教的一種方法論;般若學講慈悲,也能因此而把一切法都容納進佛教的體系,但它畢竟不是專門從對萬法的含容上講的,因此它就與從縱的方面講的佛性理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佛性是講一切法都有佛性,這樣它就以佛性收住了一切法,它是從對萬法的含容上講的,講得很深入,這就多體現為佛教式的本體論。般若從橫的方面講,佛性從縱的方面講,它們交織在一起,不斷深化了佛教的理論,擴大了佛教的影響範圍。這也可以從佛教的發展歷史中看出來,在上座部與大眾部分裂的發展歷史中,大眾部以般若的圓融思想為佛教爭取了更廣闊的社會發展空間;而大乘佛教對小乘佛教的超越,以渡世界上無量無邊的眾生為己任,其意義也正是這一點。而中國佛教中的六祖革命,其意義也正在於它用般若思想打破了佛教發展的條條框框,從而使佛教在中國的文化土壤中得到了更深入的發展。而在現代社會,佛教學者們為了在更廣闊的世界範圍內適應社會的發展,追根溯源,從佛教的根本思想,緣起、般若思想中,為自己的生存和發展找到了理論依據,從而發展出了人間佛教,為佛教在現實社會更完善地發展打開了一條出路。般若與佛性,它們看起來有點矛盾,其實它們是有內在聯繫的,佛性思想是佛教般若理論發展的必然產物,它使得佛教在更廣的範圍內去包容一切法的存在,從而使佛教在更高層次上達到圓融,而且佛性思想的發展也深化了佛教認識方法般若思想的深度。 般若思想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和理論方法,它是佛教的特徵和象徵,它在佛教發展中總是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尤其是在佛教面臨困境時,它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候,為佛教在更高層次上的生存和發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注 釋【1】《大正藏》第25卷,第370頁。【2】《大正藏》第45卷,第13頁。【3】《大正藏》第25卷,第190頁。【4】《大正藏》第34卷。【5】《大正藏》第25卷,第191頁。【6】《注維摩詰所說經》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四年五月第一版,第38頁。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