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彻底了生死的法门--念住经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彻底了生死的法门--念住经
  第一章 导言
  有一次,世尊在一个名叫劫摩沙的俱卢聚落和俱卢族人同住。在那里,世尊向比丘们说法。
  “比丘们!”他说。“世尊!”比丘们答道。于是世尊说了以下的话:
  “比丘们,对于凡夫只有一条路可以导致清净,克服忧愁哀伤,祛除苦楚悲痛,得到正当行为的准则,体证涅磐。”这条路就是四念住(注一)。
  “是哪四念住呢?”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身体,须随时注意观察,精进警觉,念念分明,则能祛除淫欲、悲痛;对于感受,须随时注意观察,精进警觉,念念分明,则能祛除淫欲、悲痛;对于心意,须随时注意观察,精进警觉,念念分明,则能祛除淫欲、悲痛;对于诸法,须随时注意观察,精进警觉,念念分明,则能祛除淫欲、悲痛。”
  注一:在库兴氏手抄本巴利文长部经觉音疏dhi对摺本中有云:再说,就如同一个善于制造箩筐的人,有意制造各种粗细席、箩、篓、篮,以及其他类似制品,将一大截竹子劈成四片,取其中一片,再将它劈开,用以制造所需之物;完全一样的情形,世尊为了要替众生多辟途径,易于熟练,乃将其实只有一项的正念,依所念的题材分为四部而说:“有四念住。何者为四?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须观察身体……”等语。之后,又取四念住之一,将身体予以分析,而就题发挥说:“比丘们啊!怎样(观察)呢……”
  第二章 身念住
  第一节 念出入息
  “比丘们啊!比丘应怎样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注意观察身体呢?”
  “比丘们啊!比丘在退居林中的时候,或到树下,或到隐僻无人之处(注一),珈趺而坐,身躯端直,专心系念出息入息。在呼出一口长气时,对他呼出的长气,心中了了分明。在吸入一口长气时,对他吸入的长气,心中了了分明。在呼出一口短气时,对他呼出的短气,心中了了分明。在吸入一口短气时,对他吸入的短气,心中了了分明。他须训练自己,分明觉知他所有的出息和入息。他须训练自己,使出息(微细)安静,训练自己,使入息(微细)安静(注二)。比丘们啊!就象一位技术高明的旋盘工,或旋盘工的学徒,将旋盘做一次长转时,对他旋盘所作的长转,心中了了分明;将旋盘做一次短转时,对他旋盘所作的短转,心中了了分明。比丘们啊!完全一样的情形,比丘在呼出一口长气时,对他呼出的长气,心中了了分明。在吸入一口长气时,对他吸入的长气,心中了了分明。在呼出一口短气时,对他呼出的短气,心中了了分明。在吸入一口短气时,对他吸入的短气,心中了了分明。他须训练自己,分明觉知他所有的出息和入息。他须训练自己,使出息(微细)安静,训练自己,使入息(微细)安静。
  “他应如是生活:或是对他自身要注意观察身体,或对他人也要注意观察其身体,或是自身他身兼顾要注意观察身体,或观察身内的生起,或观察身内的坏灭,或兼察身内的生起与坏灭。并由于这种专心系念而认清身(的实相)(注三)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无所染著,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所执取了。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注一:对摺本dhi 中有云:“退隐至林中,或树下,或杳无人迹之处。”这说明了应选择什么样的居处才最适宜于修念住。以这位比丘来说,他的心久著于色等诸尘,不能一时系于禅定的行处,犹如驾在一群悍牛身上的车子一样,不能循轨前进。因此,就象一个牧牛人想驯服一只喝了悍牛的奶长大的凶悍小牛一样,必须带它离开它的母亲,而以缰辔将它系于一根它所够不到的木桩上,那小牛东蹦西跳,终因无法脱逃,只好靠近木桩蹲或卧将下来。完全一样的情形,这比丘为了要驯服他那生长于色等诸尘的甘味之中而放纵成习的心,就必须到林中或树下或杳无人迹之处,于彼等处以念索将它(心)缚于念处上,犹如(将小牛)缚在木桩上一样。这样,他的心东攀西缘都找不到它所习见的对象,无法挣脱念索而脱逃,就安静下来,紧靠着禅观的对象安住,而达到近分定或根本定。因此古人有云:彼欲驯犊者,先系之木桩。人亦当如是,念索紧系心。
  注二: dhi-dhu对摺本中有云:他如是训练自己,就由静观出入息而得到四禅。从禅定起,他审察他的出息或入息,或禅定的各分。
  依出入息(得定)者,先审察色,说道:“这些出息与入息是以什么为依据呢?它们是以物质为依据,而物质就是肉身,肉身就是四大,而色是从它们(四大)衍生的。”其次:“名也是以同样的(四大)为依据,只是加上一项触。”他如是了解名后,就寻觅它的缘,从而见到无明以及缘起法则(十二因缘)的其余部分,就想:“名与色只是缘,要不也是从缘所生;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东西可以造成生物或‘我’。”他舍弃了一切疑惑,再以三法印加于缘生的名与色上,用于增强他的观照力,就逐步地达到圣位。这就是这位比丘出发趋向圣位的情形。
  依禅定以决定名与色者,思维如次:“我禅定的各分是以什么为依据呢?它们是以物质为依据,物质就是肉身,而我禅定的各分就是肉身的色。”然后就寻觅名与色的缘,而见到无明等缘起的法则,就想:“名与色只是缘,要不也是从缘所生;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东西可以造成生物或‘我’。”他舍弃了一切疑惑,再以三法印加于缘生的名与色上,用于增强他的观照力,就逐步地达到圣位。
  注三: dhu 对摺本有云:由修念住得认知色身。(这意思就是说)由于他修习念住,他得以认知只有色身更无生物(众生)、‘我’、男人、女人、自己,以及属于自己的任何东西、我、我的、人或属于人的任何东西。
  第二节 念身体姿势
  “再者(注一),比丘们啊!比丘在走路时,对他走路的动作,心中须了了分明;在站立时,对站立的动作,心中须了了分明;在坐下时,对坐下的动作,心中须了了分明;在偃卧时,对他偃卧的动作,心中须了了分明。无论他的身体处于任何情况,他都对那情况心中了了分明。
  “他应如是生活:或是对他自身要注意观察身体,或对他人也要注意观察其身体,或是自身他身兼顾要注意观察身体,或观察身内的生起,或观察身内的坏灭,或兼察身内的生起与坏灭。并由于这种专心系念而认清身(的实相)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无所染著,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所执取了。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注一: 对摺本dhu-dhu 有云:他既已如法修习念身法之一的数息观,更进而修习念身法中的另一法门--观察自身的种种姿势,而以‘再者’等语开始。
  兹有一事实,就是:狗、狼、以及其他兽类,在行走时也能自觉是在行走,但此处所言的了了分明,非指如彼等之觉知。因为彼等之觉知,既不能舍弃“生物”之假设,也不表现有这类信念,也没有禅观的行处,也没有任何念住。可是比丘的了了分明的自觉,则已舍弃了“生物”的假设,表现有此信念,有禅观的行处及念住。因为彻底的自觉须包含下列各点,诸如:“走路的是谁?这行走属于谁?什么使得它行走?”之类。对于站立等其他身姿的观察,亦复如是。
  如问:“走路的是谁?”应答:“走路的不是什么‘生物’或‘我’。”如问:“这行走属于谁?”应答:“不是什么‘生物’或‘我’的行走。”如问:“什么使得它行走?”应答:“行走是因心的作用而为风大所渗透的结果。”所以他所彻底了知者如下:行走的念头生起时,即产生了风大,而风大即以动作为其表现。由于心的作用以及风大的渗透而将整个身体推动向前,就叫做行走。身体其他姿势如站等的解释亦同。如次:站的念头生起时,即产生了风大,而风大即以动作为其表现。由于心的作用以及风大的渗透使得全身直立,就叫做站立。坐的念头生起时,即产生了风大,而风大即以动作为其表现。由于心的作用以及风大的渗透使得上身端直,下身缩入,就叫做坐。卧的念头生起时,即产生了风大,而风大即以动作为其表现。由于心的作用以及风大的渗透使得全身伸直,水平放倒,就叫做卧。
  他彻底地了知这些之后,就思维如下:
  “有谓走的是‘生物’,站的是‘生物’;但是果然有一个能站能走的‘生物’吗?没有!就象大家说车子走,虽然没有一样与车子一词相应的东西能走能停,然而车夫将它驾上了四只牛,再驱车前进的时候,我们就因语言的设施而说车子走了,或车子停了。完全是一样的情形,身体没有心的作用(心力)就同车子一样,念头的推动力犹如那牛,念头就好比是车夫。走或站的念头生起时,风大即产生而发为动作,由于心的作用以及风大的渗透,就发为走等动作。据此,如说:“走的是‘生物’,站立的是‘生物’,我走,我站”只是一种语言的设施。故说:
  如风移舟,如弦委矢,风大驱身,亦复如是。
  心索驱身,使立使坐,犹绳连机,绳牵机动。
  何有生物,具内在力,不依因缘,能令行止?
  因此须知,他是由于看清了行等是因缘所生,故能“在行走时,对他的行走了了分明;于站立时……于安坐时……于偃卧时,对他的偃卧了了分明。”
  第三节 四明觉
  “再者,比丘们啊!比丘在进退之际,应了了分明所作何事;在瞻视凝睇之际,应了了分明所作何事;在屈伸臂倾,应了了分明所作何事;在穿衣持钵之际,应了了分明所作何事;在饮食嚼尝之际,应了了分明所作何事;在大小便利之际,应了了分明所作何事;在行、住、睡、醒、语、默之际,应了了分明所作何事。
  “他应如是生活:或是对他自身要注意观察身体,或对他人也要注意观察其身体,或是自身他身兼顾要注意观察身体,或观察身内的生起,或观察身内的坏灭,或兼察身内的生起与坏灭。并由于这种专心系念而认清身(的实相)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无所染著,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所执取了。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第四节 观身不净
  “再者,比丘们啊!比丘应观此身,自踵而上,自顶而下,皮肤所包藏的充满了种种不净。如说:‘此身中头上有发,身上有毛,指甲齿牙,皮肉筋骨,髓肾心肝,肋膜脾脏,大肠肠膜,肺胃屎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眼泪淋巴,涕唾滑液。’比丘们啊!好比有一只两个口子的容器,里面装满了各种豆壳之类,诸如粳米、糙米、菜豆、豌豆、芝麻、精米。有位聪明人打开看里面装的东西,说这是粳米、糙米、菜豆、豌豆、芝麻、精米。完全相同的情形,比丘们啊!比丘应观此身,自踵而上,自顶而下,皮肤所包藏的充满了种种不净。如说:‘此身中头上有发,身上有毛,指甲齿牙,皮肉筋骨,髓肾心肝,肋膜脾脏,大肠肠膜,肺胃屎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眼泪淋巴,涕唾滑液。’
  “他应如是生活:或是对他自身要注意观察身体,或对他人也要注意观察其身体,或是自身他身兼顾要注意观察身体,或观察身内的生起,或观察身内的坏灭,或兼察身内的生起与坏灭。并由于这种专心系念而认清身(的实相)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无所染著,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所执取了。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第五节 四大种观
  “再者,比丘们啊!比丘不论做什么事,也不论置身何处,应将此身依其组成分子加以观察。如说:‘在此身中有地、水、火、风等大种。’比丘们啊!就好比一个熟练的屠夫,或屠夫的学徒,杀了一只小牛,将它支解成块,自己则立身十字街头。完全一样的情形,比丘不论做什么事,也不论置身何处,应将此身(注一)依其组成分子加以观察。如说:‘在此身中有地、水、火、风等大种。’
  “他应如是生活:或是对他自身要注意观察身体,或对他人也要注意观察其身体,或是自身他身兼顾要注意观察身体,或观察身内的生起,或观察身内的坏灭,或兼察身内的生起与坏灭。并由于这种专心系念而认清身(的实相)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无所染著,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所执取了。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注一: 对摺本dhe 有云:犹如屠户养牛,至壮大后,牵至屠场。既到屠场,将它绑住,放置停妥,予以屠杀,并于杀后,加以处理。但在未将它支解切割之前,始终不忘它是一条牛。但在将它支解切割,安坐待沽时,他就不再视之为牛,而只是一堆的肉。他并不想:“我在卖牛,我的主顾为牛而来找我;”而想,“我在卖肉,我的主顾是为了肉而来找我的。”完全一样的情形,凡人不论是在家居士或僧团的一员,如果无明未除,正见未得,终将以“生物”或个人自居,永无休止。须至他将自身,不论所作何事,所居何处,均能加以分析,而按它的构成元素,细加思考;既按它的构成元素细加思考之后,他才不再认它是一个“生物”或个人,而只视之为如许元素而已。
  第六节 墟墓观
  “再者,比丘们啊!比丘如在墓园之中,见到一具腐烂的尸体,或死一日,或死二日,或死三日,膨胀瘀黑,脓烂充满。他将自身与之相比,说道:‘诚然,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有这种结局,无可避免。’
  “他应如是生活:或是对他自身要注意观察身体,或对他人也要注意观察其身体,或是自身他身兼顾要注意观察身体,或观察身内的生起,或观察身内的坏灭,或兼察身内的生起与坏灭。并由于这种专心系念而认清身(的实相)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无所染著,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所执取了。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第七节 墟墓观二
  “再者,比丘们啊!比丘如在墓园之中,见到一具腐烂的尸体,被乌鸦啄食,或被秃鹫啄食,或被野犬啖食,或被胡狼啖食,或被各种昆虫所食。他将自身与之相比,说道:‘诚然,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有这种结局,无可避免。’
  “他应如是生活:或是对他自身要注意观察身体,或对他人也要注意观察其身体,或是自身他身兼顾要注意观察身体,或观察身内的生起,或观察身内的坏灭,或兼察身内的生起与坏灭。并由于这种专心系念而认清身(的实相)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无所染著,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所执取了。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第八节 墟墓观三
  “再者,比丘们啊!比丘如在墓园之中,见到一具腐烂的尸体,只剩了骸骨、血肉、筋腱。他将自身与之相比,说道:‘诚然,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有这种结局,无可避免。’
  “他应如是生活:或是对他自身要注意观察身体,或对他人也要注意观察其身体,或是自身他身兼顾要注意观察身体,或观察身内的生起,或观察身内的坏灭,或兼察身内的生起与坏灭。并由于这种专心系念而认清身(的实相)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无所染著,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所执取了。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第九节 墟墓观四
  “再者,比丘们啊!比丘如在墓园之中,见到一具腐烂的尸体,只余骸骨,皮肉尽脱,血迹斑斑,但筋腱尚存。他将自身与之相比,说道:‘诚然,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有这种结局,无可避免。’
  “他应如是生活:或是对他自身要注意观察身体,或对他人也要注意观察其身体,或是自身他身兼顾要注意观察身体,或观察身内的生起,或观察身内的坏灭,或兼察身内的生起与坏灭。并由于这种专心系念而认清身(的实相)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无所染著,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所执取了。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第十节 墟墓观五
  “再者,比丘们啊!比丘如在墓园之中,见到一具腐烂的尸体,只余骸骨筋腱,无血无肉。他将自身与之相比,说道:‘诚然,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有这种结局,无可避免。’
  “他应如是生活:或是对他自身要注意观察身体,或对他人也要注意观察其身体,或是自身他身兼顾要注意观察身体,或观察身内的生起,或观察身内的坏灭,或兼察身内的生起与坏灭。并由于这种专心系念而认清身(的实相)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无所染著,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所执取了。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第十一节 墟墓观六
  “再者,比丘们啊!比丘如在墓园之中,见到一具朽败的尸体,骨节支离,散置四处,手骨一处,脚骨一处,胫骨一处,股骨一处,臀骨一处,脊骨一处,颅骨一处,他将自身与之相比,说道:‘诚然,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有这种结局,无可避免。’
  “他应如是生活:或是对他自身要注意观察身体,或对他人也要注意观察其身体,或是自身他身兼顾要注意观察身体,或观察身内的生起,或观察身内的坏灭,或兼察身内的生起与坏灭。并由于这种专心系念而认清身(的实相)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无所染著,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所执取了。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第十二节 墟墓观七
  “再者,比丘们啊!比丘如在墓园之中,见到一具朽败的尸体,骸骨惨白如海螺壳。他将自身与之相比,说道:‘诚然,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有这种结局,无可避免。’
  “他应如是生活:或是对他自身要注意观察身体,或对他人也要注意观察其身体,或是自身他身兼顾要注意观察身体,或观察身内的生起,或观察身内的坏灭,或兼察身内的生起与坏灭。并由于这种专心系念而认清身(的实相)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无所染著,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所执取了。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第十三节 墟墓观八
  “再者,比丘们啊!比丘如在墓园之中,见到一具朽败的尸体,白骨四散堆积,长年雨水淋渍。他将自身与之相比,说道:‘诚然,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有这种结局,无可避免。’
  “他应如是生活:或是对他自身要注意观察身体,或对他人也要注意观察其身体,或是自身他身兼顾要注意观察身体,或观察身内的生起,或观察身内的坏灭,或兼察身内的生起与坏灭。并由于这种专心系念而认清身(的实相)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无所染著,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所执取了。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第十四节 墟墓观九
  “再者,比丘们啊!比丘如在墓园之中,见到一具朽败的尸体,骨殖枯蚀,化为尘埃。他将自身与之相比,说道:‘诚然,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有这种结局,无可避免。’
  “他应如是生活:或是对他自身要注意观察身体,或对他人也要注意观察其身体,或是自身他身兼顾要注意观察身体,或观察身内的生起,或观察身内的坏灭,或兼察身内的生起与坏灭。并由于这种专心系念而认清身(的实相)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无所染著,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所执取了。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以上念身竟(注一)--
  注一: 觉音在《清净道论》第八章中,讨论禅观的四十行处中念身一法时,只论到观身不净的一节。他提到第一念住如上文所述,但出入息节可自成禅观的一个行处(念息),而身体姿势节,四明觉节以及四大种节,都属于“慧”,九墟墓观则既属于“慧”也属于“不净”。
  第三章 受念住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感受应如何注意观察?
  “比丘们啊!比丘在经历一桩愉快的感受时,对他所经历的愉快感受,心中须了了分明;在经历一桩不愉快的感受时……中性的感受时……有利害关系而愉快的感受时……没有利害关系而愉快的感受时……有利害关系而不愉快的感受时……没有利害关系而不愉快的感受时……有利害关系而中性的感受时……没有利害关系而中性的感受时,对他所经历的没有利害关系而中性的感受,心中须了了分明。
  “他应如是生活:或是对他自身要注意观察感受,或对他人也要注意观察其感受,或是自身他身兼顾要注意观察感受,或观察感受的生起,或观察感受的坏灭,或兼察感受的生起与坏灭。并由于这样地专心系念而认清感受 (的实相)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无所染著,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所执取了。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感受。”
  第四章 心念住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注意观察他的心意?
  “比丘们啊!比丘贪欲炽盛,应了了分明其贪欲炽盛;或心离贪欲……嗔恚炽盛……心离嗔恚……愚痴炽盛……心离愚痴……心念专一……心念奔驰……心志高洁……心志卑下……心智下劣……心智优越……心力集中……心力散漫……心得解脱……心著系缚,应了了分明其心著系缚。
  “他应如是生活:或是对他自身,或对他人要注意观察其心意,或是自身他身兼顾要注意观察其心意,或观察心意的生起,或观察心意的坏灭,或兼察心意的生起与坏灭。并由于这样地专心系念而认清心意 (的实相)不外乎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无所染著,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所执取了。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心意。”
  第五章 法念住
  第一节 观五盖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注一)注意观察诸法呢?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从妨碍宗教生活(梵行)的五盖中去注意观察诸法。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从妨碍梵行的五盖中去注意观察诸法呢?
  “比丘们啊!比丘如性贪欲乐(贪欲盖),应了了分明其性贪欲乐;或不贪欲乐,应了了分明其不贪欲乐;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的贪欲怎样才会生起;应了了分明已经生起的贪欲怎样才能舍弃;应了了分明已经舍弃了的贪欲,怎样才能使它将来不会生起;或者他生性刻毒(嗔恚盖)……生性怠惰而迟钝(睡眠盖)……生性傲慢而无礼(掉悔盖)……生性多疑(疑盖),应了了分明他生性多疑;或生性不疑,应了了分明他生性不疑;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的疑惑怎样才会生起;应了了分明已经生起的疑惑怎样才能舍弃;应了了分明已经舍弃了的疑惑,怎样才能使它将来不会生起。
  “他应如是生活:或在他自身中,或在他人身上要注意观察诸法,或是自身他身兼顾要注意观察诸法,或观察诸法的生起,或观察诸法的坏灭,或兼察诸法的生起与坏灭。并由于这样地专心系念而认清诸法 (的实相)无非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无所染著,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所执取了。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诸法。”
  注一: 摺本dhau有云:世尊在论观身时仅涉及色蕴;在论观受与想时,仅涉及其他诸蕴。但在此处,从“比丘们啊……应如何……”开始的文字里,他开始将色蕴和其他诸蕴混合立论。再者,在观身时,他只论及色蕴,观受时只论及受蕴,观心时只论及识蕴。但在此处,从“比丘们啊……应如何……”开始的文字里,他开始兼论想蕴和行蕴。
  第二节 观五蕴
  “再者,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从五蕴中去注意观察诸法。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从五蕴中去注意观察诸法呢?
  “比丘们啊!比丘应了知色的性质,色如何生起,色如何坏灭;应了知受的性质,受如何生起,受如何坏灭;应了知想的性质,想如何生起,想如何坏灭; 应了知行的性质,行如何生起,行如何坏灭;应了知识的性质,识如何生起,识如何坏灭。
  “他应如是生活:或在他自身中,或在他人身上要注意观察诸法,或是自身他身兼顾要注意观察诸法,或观察诸法的生起,或观察诸法的坏灭,或兼察诸法的生起与坏灭。并由于这样地专心系念而认清诸法 (的实相)无非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无所染著,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所执取了。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诸法。”
  第三节 观六根六尘
  “再者,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六根与六尘中的诸法。
  “比丘们啊!比丘应对眼根了了分明,应对色尘了了分明,应对依于此二者而生起的系缚了了分明,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的系缚怎样才会生起,应了了分明这系缚怎样才能舍弃,应了了分明已经舍弃了的系缚,怎样才能使它将来也不会生起。
  “比丘们啊!比丘应对耳根了了分明,应对声尘了了分明,应对依于此二者而生起的系缚了了分明,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的系缚怎样才会生起,应了了分明这系缚怎样才能舍弃,应了了分明已经舍弃了的系缚,怎样才能使它将来也不会生起。
  “比丘们啊!比丘应对鼻根了了分明,应对香尘了了分明,应对依于此二者而生起的系缚了了分明,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的系缚怎样才会生起,应了了分明这系缚怎样才能舍弃,应了了分明已经舍弃了的系缚,怎样才能使它将来也不会生起。
  “比丘们啊!比丘应对舌根了了分明,应对味尘了了分明,应对依于此二者而生起的系缚了了分明,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的系缚怎样才会生起,应了了分明这系缚怎样才能舍弃,应了了分明已经舍弃了的系缚,怎样才能使它将来也不会生起。
  “比丘们啊!比丘应对身根了了分明,应对触尘了了分明,应对依于此二者而生起的系缚了了分明,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的系缚怎样才会生起,应了了分明这系缚怎样才能舍弃,应了了分明已经舍弃了的系缚,怎样才能使它将来也不会生起。
  “比丘们啊!比丘应对意根了了分明,应对意念(法尘)了了分明,应对依于此二者而生起的系缚了了分明,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的系缚怎样才会生起,应了了分明这系缚怎样才能舍弃,应了了分明已经舍弃了的系缚,怎样才能使它将来也不会生起。
  “他应如是生活:或在他自身中,或在他人身上要注意观察诸法,或是自身他身兼顾要注意观察诸法,或观察诸法的生起,或观察诸法的坏灭,或兼察诸法的生起与坏灭。并由于这样地专心系念而认清诸法 (的实相)无非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无所染著,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所执取了。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诸法。”
  第四节 观七觉支
  “再者,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构成正觉的七种因素(七觉支)中的诸法。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注意观察七觉支中的诸法呢?
  “比丘们啊!比丘如有念觉支,应了了分明其有念觉支;或没有念觉支,应了了分明其没有念觉支;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的念觉支怎样才会生起;应了了分明已经生起的念觉支怎样才能充分发展;或者有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行舍觉支,应了了分明其有行舍觉支;或没有行舍觉支,应了了分明其没有行舍觉支;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的行舍觉支怎样才会生起;应了了分明已经生起的行舍觉支怎样才能充分发展。
  “他应如是生活:或在他自身中,或在他人身上要注意观察诸法,或是自身他身兼顾要注意观察诸法,或观察诸法的生起,或观察诸法的坏灭,或兼察诸法的生起与坏灭。并由于这样地专心系念而认清诸法 (的实相)无非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无所染著,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所执取了。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诸法。”
  第五节 观苦圣谛
  “再者,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以四圣谛观察诸法。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以四圣谛观察诸法呢?
  “比丘们啊!比丘应知苦谛,应知集谛(苦的根源),应知灭谛(苦的止息),应知道谛(灭苦之道)。
  “那么,比丘们啊!什么是苦圣谛呢?
  “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忧、悲、苦、恼、绝望是苦,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是苦。简言之,所有五取蕴都是苦。
  “那么,比丘们啊!什么是生呢?
  “在如此这般一类众生之中,有如此这般的一名众生出生。这受生、入胎、再度获得生命,五蕴的出现,感官的获得,比丘们啊,这就叫做生。
  “那么,比丘们啊!什么是老呢?
  “在如此这般一类众生之中,有如此这般一名众生,衰老在他身上降临:朽弱龙钟,齿牙脱落,声音嘶哑,皮肤松皱,活力消止,机能衰退。比丘们啊,这就叫做老。
  “那么,比丘们啊!什么是死呢?
  “在如此这般一类众生之中,有如此这般一名众生谢世:逝去、分崩、消失、弥留、丧亡、生尽命终,五蕴离析,尸首掩埋,比丘们啊,这就叫做死。
  “那么,比丘们啊!什么是忧呢?
  “比丘们啊,任何人遭逢重大的损失,或受到某种不幸的打击,就生起忧伤、忧愁、忧心如捣、伤心、心伤肠断。比丘们啊,这就叫做忧。
  “那么,比丘们啊!什么是悲呢?
  “比丘们啊,任何人遭逢重大的损失,或受到某种不幸的打击,忍不住悲哀、悲伤、悲思、悲号、悲啼、悲哭。比丘们啊,这就叫做悲。
  “那么,比丘们啊!什么是苦呢?
  “比丘们啊,身体上的痛苦,身体上的不适、苦楚,以及由身体的接触而经历到的不适的感受,这就叫做苦。
  “那么,比丘们啊!什么是恼呢?
  “比丘们啊,心理上的痛苦,心理上的不适、苦楚,以及由心灵上的印象而经历到的不适的感受,这就叫做恼。
  “那么,比丘们啊!什么是绝望呢?
  “比丘们啊,任何人遭逢重大的损失,或受到不幸的打击,生起了决死之心,绝望、决死的情态。比丘们啊,这就叫做绝望。
  “比丘们啊!‘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求不得)是苦’一语,又是什么意思呢?
  “比丘们啊!受生的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愿望:‘但愿我们不受生的支配!但愿生永远不降临在我们身上!’然而这种愿望是不能靠想愿而获得的。这就是‘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求不得)是苦’一语的意思。
  “比丘们啊!受老……病……死……忧……悲……苦……恼……绝望所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愿望:‘但愿我们不受老……病……死……忧……悲……苦……恼……绝望的支配!但愿老……病……死……忧……悲……苦……恼……绝望永远不降临在我们身上!’然而这种愿望是不能靠想愿而获得的。这就是‘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求不得)是苦’一语的意思。
  “比丘们啊!‘简言之,所有五取蕴都是苦’一语,又是什么意思呢?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这些(都是苦),比丘们啊!这就是这句话的意义。
  “比丘们啊!这就叫做苦圣谛。”
  第六节 观集圣谛
  “那么,比丘们啊!什么是集圣谛呢?
  “它就是导致再生的欲望,它与贪欲和享乐相结合,在每一生中都能寻到欣喜。它是寻求感官享乐的欲望,寻求永生的欲望,寻求短暂生存的欲望。
  “但是,比丘们啊!这欲望从哪里产生成长呢?它在哪里立足生根呢?
  “只要有任何令人喜悦、适意的东西的地方,欲望就生起成长、立足生根。
  “那么,比丘们啊!什么是能令人喜悦、适意的东西,可使欲望生起成长、立足生根呢?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令人喜悦适意,欲望就在此生起成长、立足生根。(六根)
  “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令人喜悦适意,欲望就在此生起成长、立足生根。(六尘)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令人喜悦适意,欲望就在此生起成长、立足生根。(六识)
  “眼……耳……鼻……舌……身……意的接触令人喜悦适意,欲望就在此生起成长、立足生根。(六触)
  “眼……耳……鼻……舌……身……意的接触所产生的感受令人喜悦适意,欲望就在此生起成长、立足生根。(六受)
  “想色……想声……想香……想味……想触……想法令人喜悦适意,欲望就在此生起成长、立足生根。(六想)
  “思色……思声……思香……思味……思触……思法令人喜悦适意,欲望就在此生起成长、立足生根。(六思)
  “爱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令人喜悦适意,欲望就在此生起成长、立足生根。(六爱)
  “论究色……论究声……论究香……论究味……论究触……论究法令人喜悦适意,欲望就在此生起成长、立足生根。(六论)
  “省察色……省察声……省察香……省察味……省察触……省察法令人喜悦适意,欲望就在此生起成长、立足生根。(六省)
  “比丘们啊!这就叫做集圣谛。”
  第七节 观灭圣谛
  “那么,比丘们啊!什么是灭圣谛呢?
  “它就是欲望的完全消退和止息(注一),它是放弃、松手、舍离、不黏着。
  “但是,比丘们啊!这欲望衰退消失到哪里去了呢?它在哪里分裂毁灭呢?
  “任何地方有令人喜悦、适意的东西,欲望就在那里衰退消失,在那里分裂毁灭。
  “什么东西能令人喜悦适意,(使得)欲望在那里衰退消失,在那里分裂毁灭呢?
  “眼……耳……鼻……舌……身……意能令人喜悦适意;欲望就在此衰退消失,在此分裂毁灭。其他六尘、六识、六触、六受、六想、六思、六爱、六论、六省,亦复如是。
  “比丘们啊!这就叫做灭圣谛。”
  注一: 对摺本 nai有云:“完全消退与止息”等都只是涅磐的同义词。因为在涅磐中爱欲完全消退与止息,因此,它就叫做欲望的完全消退与止息。在涅磐中爱欲败坏、被舍离,不再被执着,因此涅磐也叫做释放、解脱、舍离、去执。涅磐实在只有一个,但基于它的负面性质而定的名称则有许多,诸如:完全消退,完全止息,释放、解脱、舍离、去执、灭贪、灭嗔、灭痴、断爱、不生、不存、无为、无欲、业尽、不孕、不再生、不再存在、无生、不坏、不病、不死、无忧、无愁、无恼、无漏等。
  第八节 观道圣谛
  “那么,比丘们啊!什么是导致苦的止息的道圣谛呢?
  “它就是那八正道,所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那么,比丘们啊!什么是正见呢?
  “比丘们啊!知道苦,知道苦的生起,知道苦的止息,知道导致苦的止息之道。比丘们啊!这就叫做正见。
  “那么,比丘们啊!什么是正思呢?
  “决心离绝欲乐,决心不对任何人心怀怨怼,决心不伤害任何生物。比丘们啊!这就叫做正思。
  “那么,比丘们啊!什么是正语呢?
  “不说妄语,不背地诽谤,不恶声相向,不轻率戏语。比丘们啊!这就叫做正语。
  “那么,比丘们啊!什么是正业呢?
  “不杀生,非与不取,不作不道德之事。比丘们啊!这就叫做正业。
  “那么,比丘们啊!什么是正命呢?
  “比丘们啊!圣弟子舍弃不正当的职业,而从事正当职业以维持生计,这就叫做正命。
  “那么,比丘们啊!什么是正勤呢?
  “比丘们啊!比丘立志、努力、奋发、精进、集中心力,使尚未生起的邪恶败德的品性不能生起;立志、努力、奋发、精进、集中心力,使已经生起的邪恶败德的品性可以舍弃;立志、努力、奋发、精进、集中心力,使尚未生起的优良品性得以生起;立志、努力、奋发、精进、集中心力,使已经生起的优良品性得以保存、维持、成长、增进、发展、以臻完美。比丘们啊!这就叫做正勤。
  “那么,比丘们啊!什么是正念呢?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于身应常注意观察,精进不懈,了了分明,忆念不忘,祛除淫欲以及忧恼;于受应常注意观察,精进不懈,了了分明,忆念不忘,祛除淫欲以及忧恼;于心应常注意观察,精进不懈,了了分明,忆念不忘,祛除淫欲以及忧恼;于法应常注意观察,精进不懈,了了分明,忆念不忘,祛除淫欲以及忧恼。比丘们啊!这就叫做正念。
  “那么,比丘们啊!什么是正定呢?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即已隔绝欲乐,隔绝恶习,但仍能运用理性,仍能观察,即进入初禅。这初禅乃由离欲而生,以喜与乐为其特色。然后理性与观察的活动也止息了,但仍保有喜受和乐受,他即进入二禅。这二禅的定境能产生内心的寂静和思想的集中。到了喜的感觉渐淡,而趋于冷静,忆念不忘,了了分明,只在身体方面仍有快乐的感受——这境界一般高人述之为‘冷静,忆念不忘,而快乐地生活着’——这时他即进入三禅。到快乐的感受也舍弃了,苦的感受也舍弃了,先前所有一切苦欣皆已消失,他即进入不苦不乐的四禅,其中只有经行舍所净化了的念支(忆念不忘)。比丘们啊!这就叫做正定。
  “比丘们啊!这就叫做导致苦的止息的道圣谛。”
  “他应如是生活:或在他自身中,或在他人身上要注意观察诸法,或是自身他身兼顾要注意观察诸法,或观察诸法的生起,或观察诸法的坏灭,或兼察诸法的生起与坏灭。并由于这样地专心系念而认清诸法 (的实相)无非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于是他的生活就无所染著,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所执取了。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是注意观察诸法。”
  第六章 佛陀的鼓励和结语
  “比丘们啊!任何人如依法修习四念住达七年之久,便可望得到两种报酬中之任何一种:或者他在现生中获净智,或者,如他死时五蕴尚存,就永不再回转(世间)。
  “比丘们啊!且不谈七年的问题。比丘们啊!如有人能依法修习上述四念住六年,便可望得到两种报酬中之任何一种:或者他在现生中获净智,或者,如他死时五蕴尚存,就永不再回转(世间)。
  “比丘们啊!且不谈六年的问题……五年……四年……三年……二年……一年……七个月……六个月……五个月……四个月……三个月……二个月……一个月……半个月……比丘们啊!如有人能依上法修习四念住七天,便可望得到两种报酬中之任何一种:或者他在现生中获净智,或者,如他死时五蕴尚存,就永不再回转(世间)。
  “因此,这就是我开宗明义第一句话的意思:‘比丘们啊!众生想得到清净,想克服忧伤,想摈除苦恼,想得正戒,体证涅磐,只有一条路可走——这条路就是四念住。’”
  世尊如是说法完毕,众比丘皆大欢喜,都赞叹世尊所说之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