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僧 团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慈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僧 团
  /张慈田
  僧团成立最重要的目的是在学习与教导离苦得乐的修行方法,它保存及传播著可贵的修行经验及佛陀的法身慧命,也实践成员之间的自由平等的思想,具有宗教意义及社会意义。
  依正法依律的僧团组织方式,并没有跟随著佛法传到中国而落地生根,这个缺憾使僧团的功能在中国无法达成,佛法的根一直无法透过僧团的运作而深植于中国,所以,中国虽然曾有过隋唐佛学的热闹时期,而终归要消散沉寂,显现法脉的脆弱性。
  僧团是定期集会的修行团体,成员之间必须能坦诚地切磋修行心得。切磋是为了加速提升修行八正道的体验及增强解除系缚的能力。唯有解除自己的束缚,才足以帮助别人解缚及散发光与热给予社会。所以说:“若自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若自无缚,能解彼缚,斯有是处。”僧团的成长是缓慢的,而且可能有很多障碍,这都需要有很大的耐心、毅力与智慧去克服它,对修行者来说,这是值得投注心力的。
  僧团集会如何讨论修行的事,如何跨越障碍,是个大学问。依“四念住”的修行要领比较容易进入状况,因为“四念住”讲自我身心的事,讲自他互动的事,有次第地讲实际的、具体的事,较容易使成员产生共同语言、表达方式及检讨的程序,透过检讨把欲贪、嗔恨、无知显示出来并定出消除之的修道次第,令明显的或隐晦的三毒逐渐消除。探究实际事物的态度,也将对与解脱无关的形而上理论逐渐褪去兴趣与追求。
  僧团的存在,表征著佛法在人间,表征著佛弟子有个归依处。佛弟子归依三宝中的僧宝(僧团),不是只念诵归依,或归依想像中的僧宝而已,重要的是真实的归依,即实际归附、参与僧团,成为僧团的一份子-不管是参与出家的、在家的僧团。在僧团中学习无私无自我中心的精神,学习人际互动缘起的洞澈,学习群己贪嗔痴慢疑的止熄,而能确知确信僧团的宝贵功能,也能印证《佛遗教经》所说:“我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如来的正法能在世间不断地流传,就可消除大部份菩萨行者的恐怕正法灭绝而发愿“世世常行菩萨道”的心结。
  (1990.6.《新雨月刊》第35期) (2004.5.21订正)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