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僧团的原型与展望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慈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僧团的原型与展望

/张慈田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正等正觉之后,就到波罗奈度化五比丘,这样世上就有了第一个佛教的僧团,而佛法僧三宝也具足了。发展中的佛教,接受新加入的成员方式是当事者须剃除须发,具备衣钵(这是仿当时沙门集团的出家模样),而简单地向新加入者说:“善来!比丘!”他就成为僧团一份子,当出家人数增多,份子渐渐复杂,才有较严格的审查标准。当时佛弟子闻法及切磋的方式都是不定时的,直至有一次频婆沙罗王向佛陀反应说,其他宗教团体都有定期集会,佛陀的沙门集团亦应如此。佛陀方规定半月半月(即初一、十五)定期聚会诵戒布萨及说法,这样佛教的僧团就进入了制度化。另外,僧众有一个专修的时期是结夏安居,这也是模仿当时的修行集团。结夏安居是利用三个月的雨季避免出外托钵游化而伤及草木、虫蚁,并藉此期间努力修行。

在当今南传佛教还一直延续著诵戒布萨及安居活动,而北传佛教只有极少数重视律学的大德提倡这种共修活动,以台湾来说,近几年来慢慢地重视结夏安居,甚至从韩国引进“冬安居”,以修行来说,这是好的现象值得提倡。但平时同一寺庙或同一地域内所有出家人都来参与的布萨活动则依然稀少。这个原因何在?

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中国佛教系统的出家僧团千百年来没有建立布萨的传统,而延续中国佛教的台湾佛教亦无从模仿学习,另外一个因素是布萨活动除了诵戒之外,还得如法地进行发露纤悔,举发他人过失,惩治犯戒乃至灭除诤论等事,在那个僧团内除了必须有人通达戒律之外,还需要大家都能真诚实践戒律的规

定,以维护僧团的清净,但这些都不容易做到。所以,出家众虽然过团体聚居生活,却没有一套服众的规范来实践佛法及成就住众道业增长的环境,所以想要进一步进修及求得解脱的人,都得靠自己辛苦地暗中摸索且难得成就,这是很普遍的现象。没有布萨的活动,对一个僧团来说是有极大的伤害,如形成住持或少数人权力特大,其他人只有遵从的份,这样极易有不满、积怨、斗争的现象,而寺庙也难以留住人众,造就人才;又如寺庙往往归住持一人所有,住持特别有钱,住众则很穷苦,没有实施利和同均(六和合之一),形同劳资对立。要在既有的出家团体提倡布萨,并藉由布萨来改变寺庙内的既得权力、利益及修持方法、共事结构,使成为六和合僧团实非易事。

印顺法师曾为重组僧团提出他的见解,他说:“严格的说,现在中国并没有这个东西──依律而住的僧团。假使我们去研究,把这里面真正精神原则,用现在的方式去实践的话,我想比照著自己的想法,搞一套组织,或是参照政治或其他组织,照人家的办法也来一套,我想会更合于佛法。”(《游心法海六十年》第六二页)搞个组织章程并不是很困难的事,不管是小团体的或是全国性的“佛教会”,问题是在里面的成员如有知见上的差异,如何去圆融的调和呢?以台湾佛教数十年来的历史来看,还没有一个很成功的团体可当楷模。有心成就六和僧团的人,何不著手将自己所属的修行团体(僧团)长期地实践布萨等心灵交流活动,并提出报告,让别的修行团体可以参考模仿或交换意见,那么“依律而住的僧团”才能一步一步及一个一个地建立起来。

僧团六和合的见和同解最不容易建立起来,尤其台湾是大乘佛教流行区,而大乘佛教本身就有几个不同的思想流派,它们的修持解脱的观念也很不一样,若谈知见的问题,很可能各说各话而且争论不休。在见解上应有个整合点,这是各教派都应该学习的,即以最早期结集的经律,北传的四阿含、南传的五部尼柯耶及各部广律当做佛法的活水泉源及修持的指南,一方面才不致于偏离原味佛法,一方面才能在中晚期佛典中析离出佛法与非佛法(方便法),而不被方便法所迷惑。有这样的学习态度与努力,相信建立大和僧团是指日可待的。

要在台湾建立六和僧团,除了教理吸取佛法的原味之外,亦得参考向迦佛与五比丘从六人的小团体,去求得知见、解行一致。所以若能著手召集志同道合的在家、出家或在家出家组合修行小团体开始定期共修,而参与共修的出家众能舍弃出家本位的心态,真诚依法来增长道业,从共修中建立正见与共识,之后,再慢慢把修行成果展现出来或推广开来。这个方式可行性很高,而每次或经常参与的成员都能获得法益,不然团体可能会崩解或流于世俗性的集会,也就是说成员本身要不断精进修持与成长,才能有具体的修持成果及跟同修作修行的交流并互相提携。

从小僧团开始发展,是佛教最原始的传教原型,也是僧团组织的再出发,我认为它在未来的发展是最富潜力的一种方式,有待有心人士去开发。佛教界不乏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及有志于复兴佛教的人,他们在实证方面可能较为欠缺,但有不错的条件来带头组织僧团,放下一些名利,认真跟大家体会法的真实滋味,体会富有人性、生命力及开发高度自觉的佛法,而带动学法的风气。当以学法为主的僧团处处成立,可以各僧团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及考虑结盟更大的僧团。

在人世间为什么要建立和合的僧团?僧团能让人有个学习的活榜样,能让人真正体会到真诚、坦白、无诤、公平、关怀,也见到无我、不主宰的可贵精神。佛陀赞叹这世界所有的团体只有六和僧团最为可贵,实际上只有它处处存在于人世间才能显现佛法并不只是一套让人高谈阔论的材料,佛法确实能被具体的在人间实现。在僧团中由于同修的相互鞭策,不断地精进成长,那么循著正法的阶梯一步一步上去,终究能体悟真理,而成就四双八辈真实僧伽,并成为推动佛法最坚实的核心份子。(1991.10.《新雨月刊》第50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善知识的话
下一篇:“观”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