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云居山之茶禅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云居山之茶禅

  胡水凤

  [南昌]农业考古,2003年第2期

  266-268页


  --------------------------------------------------------------------------------

  去年一次偶然之因缘,我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品尝攒林茶,自此契机,便与茶禅结下不解之缘,亦有些粗浅之感悟。

  一、云居山之茶韵

  茶是“百草之首,万木之花,贵之取蕊,重之摘芽,呼之茗草,号之作花”,全世界有四十多个国家植茶,但茶之故乡在中国。茶树为中性偏阴的植物,有喜温、好湿的耐酸的特点,因而有高山出好茶之说。江西山川纵横,丘陵广布,土质肥沃,气候温和湿润,有适合于茶叶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江西是茶主要产地之一。早在秦汉时江西便有茶叶种植,到唐时已成为全国七大茶区之一,并生产出了许多获国际奖的传统产品,产于庐山山脉的云雾茶,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具有“钟泉石之灵,凛清幽之气,味凉则色秀,液清而气香”,云居山的攒林茶,被视为云雾茶中的上品,上百亩墨绿的茶树,生长于飘忽滚动着的云雾之中,就像是一个真正的祥者,与自然的山水溶为一体。有道是”云雾山中出好茶”。攒林茶色泽清翠,芳香醇郁,泡上云山清泉,颗颗毛尖向上,犹如竹笋一般。
  茶吸天地之灵气,集宇宙之精华,古人云:茶是儒,是仁、义、礼、智、信;茶是佛,是来世净土的精神寄托;茶是道,是乐天知足的自我心灵慰藉;茶是和,充满着怡情温柔,至善至美;茶是静,充满着清淡天和,养精蓄锐。茶生之于自然,饮茶犹如和自然对话,人们卸去无谓的伪装,将自己与山水、自然、宇宙融为一体,在饮茶中求得美好的韵律,以一颗真诚平淡的心灵来面对万物,回归自然。品尝看得见,闻得到,色、香、味俱全的茶,含“禅”咀“茶”,吐香蕴玉,体悟茶水之精,茶香之气,茶叶之神,感悟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心清净”。善于饮茶之人,通过饮茶和品茗,更能净化心灵,在心灵深处充满着一种清淡、静雅的意趣,通过饮茶最平常的事,忘掉日常生活的繁杂琐碎之事,思索人生,思索自我,体悟人生的意义,完善自我的人格,品出人生感悟的生活真谛和生命艰辛的韵味,以茶悟道,寻找人生的平衡力量。这便是茶成为人们开门七件事中的由来。

  二、茶禅一味

  佛教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饮茶形式的传播方面等,起了很大的作用。唐时茶的种植遍及全国各地,而此时禅风甚烈,夜间不睡不食,只许饮茶,形成“人自怀挟,到处煮茶”的风俗,茶所具有的兴奋、止渴等功能,很能适应佛教僧俗守戒坐禅的需要,饮茶成为僧徒每天不可缺少的生活大事,茶成为僧人的必需品。佛教僧众坐禅饮茶的文字记载,早可追溯到晋代,《晋书卷九十五?列传》记载,敦煌人单道开,“时复饮茶苏一、二升”,到了唐代僧人已普遍饮茶。茶圣陆羽,从小由龙盖寺和尚智积公禅师所收养,积公好茶,对陆羽茶艺影响颇深,陆羽所著《茶经》,记载的“煎茶法”即源于佛教丛林。
  江西不仅是茶的故乡,而且是佛教胜地。不仅是净土宗的发源地,又是六祖惠能创办南禅的主要根据地南禅的“五家七宗”,大多直接或间接根植于江西,并与江西存在源远流长的渊源关系,沩仰宗、曹洞宗、黄龙宗、杨岐宗、临济宗,直接以江西为自己开宗立派的滋生基地;云门宗、法眼宗,追根溯源也与江西有关。历史上许多名茶往往都出自禅林寺院,仅江西历史上的名茶,多与佛寺有关,有黄龙茶、黄檗茶、云雾茶、攒林茶等,传说晋代高僧慧远,就曾以东林寺自种的云雾茶款待大诗人陶渊明,以及著名隐士刘程之等,“话茶吟诗,叙事谈经,通霄达旦。“自唐元和初年(公元806年),曹洞宗二祖道膺禅师在云居山南麓肇基真如寺以来,树百丈农禅之家风,茶禅盛行,寺庙的僧人以辛勤劳动的汗水浇灌了攒林茶。攒林茶又名赵州茶,缘起我国禅宗史上杰出的宗匠从谂禅师,又称 “赵州古佛”,因他长住赵州观音寺(现柏林寺),又称赵州禅师,他80岁时曾上云居山真如寺参访道膺和尚,道膺送他下山,禅机对辩,寓“过关入室”之意,有古诗云”只因寻药来欧岭,恰悟倾茶到赵州”,“佛印竹枝符古识,赵州茶味发春晖”,所以要进真如寺,必经赵州关。真如寺方丈一诚大和尚在《接待美国客人茶会上》作诗云:“客来请饮赵州茶,淡薄休嫌衲子家。”
  赵州禅师在接引学人时,将茶引进禅意之中,他问前来的学子是否到过观音寺,说来过,他叫学子“吃茶去”,说没来后,也叫学子“吃茶去”,院主不明白此意,他又叫院主“吃茶去”,引导学人通过最普通的品茶了悟禅境。到宋代,禅僧园悟克勒禅师手书《茶禅一味》赠送来华学佛的日本弟子,从此茶禅便成为禅寺的法语。在佛寺形成了整套庄重严肃的茶礼,唐代的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的《丛林清规》中,明确地把禅门饮茶的制度作了详细的规定,饮茶成为寺院日常生活修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几乎寺必有茶,一般寺院都设有“茶堂”,是禅僧讨论教义,招待施主和品茗之处。法堂内设有召集僧人饮茶所击之“茶鼓”。寺院有敲钟,吃茶、打板点茶等活动,还有按受戒年龄先后饮茶的“戒腊茶”,所有众僧都同时品的“普茶”等佛事。化缘所得的茶称作“化茶”。寺院并设有负责煮茶献茶的“茶头”,施惠茶水的“施茶僧”。
  茶与禅的缘合,在于茶与禅的相通之处,追求精神境界的提纯与升华。饮茶时注重平心静气品味,茶道与禅悟均着重在主体感觉。在品茶中溶进“清静”思想,在专心品茶中使人禅静如水,清静自然。据《五灯会元》载:儒生陆希声曾拜见仰山慧寂禅师,问和尚是否还持戒、坐禅,仰山慧寂禅师说了一句偈:“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镢头边”,把悟道溶入到吃茶、禅农生活中去,在日常生活中体悟到平和、宁静的禅境。

  三、平常心是道

  禅定,即精神集中,思想专一,相当于普通心理学中的“注意”,禅师们通过简单的日常事务行为获得关于生活的奇妙感觉,赵州禅师的“吃茶去”,把日常化与哲理化,生活化与行为化结合起来,通过日常最平凡、最不起眼的“吃茶”而达“见性即佛”的成佛之目的。
  平常心是道,平常心具有天然性、整体性和现实性的特性,它体现在日常生活行、坐、住、卧中,“吃茶”时人们所具有的平和、宁静又充满生机愉悦的生活心态,一种淡泊有情趣的现实生活,对六尘之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切处无心”的静谧空灵,甚至无一丝心灵的震颤,几乎连时空的界限也泯灭,此时的他们已远离“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社会,他们厌恶名利后面的刀光剑影,只求在“吃茶”中,心灵进入似动却静,似色却空,没有任何情感波澜的无念与永恒自然合一的禅境,在平凡、自然中释放自己,让心灵得到暂时的平静,这种平静便是道。
  禅宗认为:一切法门、佛性、佛道并不存在于众生之外的世界,而是寓于众生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实践之中。没有三界可超越,没有菩提可追求,佛法便是自我意识的觉悟,只掌握自己人生航程的我,只要认识了这个我的本来,便已成佛。所以“三界无物,何处生心,四大皆空,何处见佛,道在汝前,道外无物。” “吃茶去”,体现了“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只要随缘任运,直下体悟,世上本是清静空无。“吃茶去”把最神秘最遥远的般若绝境与最平凡、最卑微的世俗生活融为一体,把现世与极乐,此岸与彼岸统一起来,“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内外不住,来去自由,能除执心”。“吃茶去”突显了禅的本质和核心,揭示了禅的修行特色和精神。
  “禅就是你每日的心情”,离开了日常生活,就不可能有禅的修行。我们生活在这世间,只要你每天心情好,逢苦不忧,得乐不喜,无求即乐,于善于恶,不断不修,随顺众缘,无障无碍,离一切对待,一切矛盾,超然独脱,无执著,无分别,无绊累,触着普遍法界的无我,无碍地适应社会,遇到许多无奈之事,都能实现独脱自在的境界,即你便生活在极乐世界。如果一个人每天为了名利而勾心斗角,为了自己的欲望而烦恼,欲望得不到满足便痛苦,欲望暂时实现又怕失去,这种深层部份的心理行为又都是隐晦迂回,一方面不择手段盼望欲望获得满足,另一方面又想要符合他人的肯定和期望,身心永远处于精神压力及思想矛盾之中,在苦海中沉浮,这种人就生活在十八层地狱中,因为他的身心在地狱般的欲火中煎熬,他们的生活又的确有如行尸走肉的迷惑和痛苦,他们在魔中不能自拔。心中的欲火便是心魔,用别人的错误折靡自己,是外魔,这两种魔都能使一个人失去自己的本来。
  “吃茶去”,便是通过吃茶,平静自己的不如意之心态,在烦恼中求清静,保持一颗平常之心,认识到凡是来到眼前的,就是我们的人生,就是我们的世界,就是我们的生活,要勇于面对,善于面对。平常心,是将外界一切琐事调整为最佳状态时来支配意识,在这种状态中,精神逐渐能够超越于它的烦恼动乱之上,每当烦恼来时,请“吃茶去”,人生处于无奈时,请“吃茶去”,在“吃茶”中感受禅那玄妙潇洒的风度,淡泊宁静的情趣,满不在乎的行径,透彻了悟的心境,享受人生极乐世界的快乐,防止堕入地狱的痛苦。千言万语一句话,请“吃茶去”。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