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明暘法师,微妙香洁的分陀利子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正如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芬陀利子走了!”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道安老法师一登上课堂讲台,就心怡神悦、满脸笑容地对着同学们,又一次以此“语”为“话头”,展开话题,作一番解释之后,犹余兴未尽地切入课文主题。
  每当本院院长明暘法師回校离去,道老法师在上课前,几乎都会说本文开头的那句话。今天,老法师是第几次说这句充满恭敬和赞美的话语,我也记不清了。这应该是1984年的事。
  明暘法師,1916年生于福建福州市。俗名陈心涛,号俊豪,法名日新,号明暘。这是大家都熟悉的。他还有一个散发着佛国气息的别号,这就是“芬陀利子”。进过灵岩山分院,听过道安老法师课的同学,都有缘分享了明老这一“尊贵而高雅,优美且动听”的徽号。时至今日,当我想起“明暘法師分陀利子”时,依然感受到他那“高贵迎风”之态,仿佛“莲香扑鼻,满身清芬”。
  圆瑛大師为什么叫他“芬陀利子”?
  原来,他长得白晃晃,慈眉善目,灵敏聪慧,神清气朗,矩步方行,清雅绝尘,可比“芬陀利”。“芬陀利”,又可称作“分陀利”,是一种花的名称,它是莲花族中的极品。此花人间无,唯独极乐世界有。
  《无量寿经》说:极乐世界池中“优钵罗花、钵昙摩花、拘牟头花、分陀利花,杂色光茂,弥覆水上。”这四种莲花,若依其颜色称,则叫青莲花,红莲花,白莲花,大白莲花。“分陀利”是梵语,翻译成汉语是大白莲花。分陀利花“雪白如银,光亮夺目,甚香甚大,状美随意,超凡脱俗,珍贵圣品,庄严佛国”。
  据《阿弥陀经》上描述:极乐世界有无量水池,池中有无量莲花,莲花大者,犹如车轮。此“车轮”,不是一般的车轮,乃是《婆沙论》里所解说的“轮王千辐金轮,周圆十五里”。又此“莲花”,能大能小,大小随意。再者,青莲花放青色光,黄莲花放黄色光,赤莲花放赤色光,白莲花放白色光等等,“微妙香洁”。微、妙、香、洁,乃是极乐世界莲花的四大特色。
  为什么圆瑛大師叫他“芬陀利子”?
  原来,寓意深长。圆老寄望明老,在人格上,僧格上,弘法利生事业上要有分陀利花的圣洁。
  明老的一生,是圣洁的,他是一朵微妙香洁的芬陀利花。他十岁出家,亲侍圆瑛大师左右,勤学佛门仪规,五堂唱诵;搬水运柴,接人待物,任劳任怨,精进无倦;研读佛经,诸子百家,吟诗作文,习练书法;参禅念佛,严持毗尼,解行并进,悟彻功深;辅助圆老,光大道场,爱国爱教,弘法利生。
  1937年“七七事变”,他担任中国佛教会灾区救护团秘书兼总联络,跟随圆老召集僧众信徒组识救护队,投入救护伤员灾民工作。并两次随师远赴南洋各地募得巨款,支持政府抗日救国。后被揭发,遭日本宪兵逮捕,酷刑逼供,明老不畏强御,视死如归,据理辩驳,侥幸获释。“八·一三”沪战爆发,他又一次冒着枪林弹雨,不惜身命,亲赴战场,抢救伤员,丹心昭然,万古流芳。
  1957年至1976年,政治运动迭起,明老虽受冲击,穿起俗服,但依然单身只影,身心清净,莲花处浊,一尘不染,濯缨濯足,安然自得。1988年,我到上海圆明讲堂拜访他老,当他老谈起这段经历时,心情非常之平静。其中,他这样说道:在那年代,我除工作外,偶尔写写书法,而固定的功课是随时随地“默念阿弥陀佛名号”。他以念佛为乐,欢度时光。此情此景,让我想起冬瓜和尚的诗句:“终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都不识,别有一天堂。”明老暗许自己乃念佛中人。
  1979年,重新落实宗教政策后,明老重修扩建圆明讲堂,恢复圆瑛法师纪念堂,主持北京广济寺、上海龙华寺、浙江天童寺、福建西禅寺等七所名寺大刹,安僧立道,丕振宗风;创办佛学院,主编《圆瑛法汇》、《圆瑛法师年谱》,亲著《佛法概论》、《明暘诗集》等,著书立说,宣扬佛法,续佛慧命,绍隆三宝;并且,多次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出访美国、日本、新加坡、德国、韩国、香港、台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阐明我国宗教政策,弘扬佛教,增进了解,促进友谊,为中国佛教争得荣誉,为祖国统一事业作出了努力。
  他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等教界重要职务的同时,还担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宗教和平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上海红十字会理事等社会公职,参政议政,服务社会,对国家建设、宗教政策落实,和佛教发展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老人家的一生,又是十分重视培养僧才。这颗圣洁的芬陀利花子,“繁衍”了无数的芬陀利花。我尊称他为“芬陀利子院长”。
  1980年秋,某日秋雨风寒,可是,对于全国模范丛林、十方专修净土道场的苏州灵岩山寺来说,是“天雨妙花”,莲风扇动。这一天,赵朴老在明暘法师等的陪同下,顶着寒风细雨,“欣随谢公屐,重上吴王台”,(赵朴老《初访灵岩山寺》)来到灵岩山寺视察,感觉非常满意,诗言:“梵呗断还续,慈鸟散复来;柳条见春色,画境逐云开。”(同上)于是,赵朴老赞成在灵岩山寺创办“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并当场挥毫书写校牌,恭请“来自”西方净土的芬陀利子明暘长老出任院长。1980年12月10日,经国务院宗教局批准,校名正式挂牌成立。
  灵岩山分院的创办,凝聚了明暘长老的心血。创办分院的最初理念,是与他老分不开的。选校址在灵岩山寺,是与他老分不开的。而分院创办以来,“历春华秋实二十载,取得了莲清实累、馨香四溢的喜人成果”,“蔚然成为一方光耀佛坛,誉满宇内的知名学府”,更是与他老分不开的。
  身为院长的他,虽然,法务繁忙很少来分院,但是,他非常关注分院的一事一物。虽然,法务繁忙,然而,他在一年之中,总要抽点时间回分院看看大家,为学生讲上一堂“开示”。每当他回校时,可以说是举寺欢腾。
  他登台开示之前,总是不忘地先向具体管理校务的灵岩山寺方丈、常务副院长明学大和尚、西园寺方丈、“全国总知客”、副院长安上大和尚等诸位法师献上敬意和感谢!并对自己未能经常回校履行职责深表歉意!一番谦虚客套之后,开始演说他最近以来的所见所闻,以及对佛法的独到见地。然后,对学生们勉励一番,又对领导法师客套一番。正当大家欢声笑语之时,院长说:“谢谢大家!”“开示”就此圆满,满座风生,法音在人们的脑海中激起了巨大的回响。
  明老的开示,很有特点,其显著特点有三。一者,仪态温和尔雅,谦卑安祥。脸部总是保持微笑,犹如莲蕊绽放吐芳。二者,法语轻吞慢吐,“微风吹动”,洋溢柔肠悲情。三者,佛法奥义,平常心得,顺手拈来,轻描淡述,论事论理,不见造作,词令妙品,满舌生花。
  他与明开大和尚、明学大和尚、安上大和尚等老法师们志同道合,融洽无间,如师似友,如同天成同参。这从他们彼此言谈、相敬、合作中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他多次在公开场合称赞灵岩山寺的道风,他由衷满意灵岩山分院的办学成果,他满心欢喜接纳灵岩山学子,他更推崇明学大和尚。
  他尊贤爱物,关心年轻僧人,中意年轻僧人好学进取精神。有一次,在某寺,他看一位小和尚好学,很是开心。虽然,彼此只是一面之缘,毫不了解,但是,他毫不犹豫地,当即为这个小和尚写了一封上灵岩山求学的介绍信。
  1988年,我到上海圆明讲堂挂单借宿,拜见他老,当他老得知我是灵山学子,满怀高兴,不但在住宿紧张的情况下给安排住宿,还请我在贵宾桌上同他和其他贵客一齐用斋宴,让我这个小和尚备感亲切,举箸空目标。席间,他们低言轻语,轻松活泼,“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有宾客请问明暘法师:“如何修行?”明老言道:“以恭敬至诚之心,修念佛法门。大家‘求福求慧求生净土’。念佛法门最方便殊胜。”的确如此,耑愚大师有诗云:“系心一句阿弥陀,日用闲忙任寡多;如是尽归不妙悟,也教带业出娑婆。”
  读过灵岩山分院,沾光还真的是不少,就说出外云游参学,住宿挂单吧。参访某寺,向对方一说明自己是灵岩山分院毕业的,就可顺利挂单,并获礼待。我们许多同学都有这种荣耀的经历。
  明老能文能诗还能书法。现摘明暘法师诗二首以致缅怀。
  忆我孩提到耄龄,常随佛学勉而行;修心不为名传世,作事恒思利及人;
  海外谈经弘一乘,座中举拂示群生;虚空有尽愿无尽,最向人间结胜因。
  --《再吟海外参访弘法记行世》
  香港佛教联合会,团结信众总枢纽,慈悲喜舍是先锋,乐善好施为舵首;
  金禧文章放光芒,社会事业带头走,五十年来德望高,步家生佛齐欢笑。
  --《香港佛教联合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
  “芬陀利子!走了!”这是我惊悉明老于2002年7月23日往生后的第一句话。它固然有含悲与痛惜,但更多的是祝愿。因为,他本是来自于净土,终究要回归于净土。我虔诚祝愿他老乘莲台一路好走!
  原刊登在2002年纽约《青年佛教通讯》杂志上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