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从谈死亡看生命教育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林慧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前 言

  生命教育在台湾近几年来才开始较常被讨论的话题,生命教育在台湾的学校教育中不是课室中的一门课,但它对人的影响却远大过于课室中的任何一门课。生命教育中的‘生命’是何等的珍贵,一个人如果连生命都没有了,如何谈好坏、如何谈喜怒,如何谈过去与未来,台湾的新闻中出现小学五年级的姐姐与弟弟发生争执,因母亲的指责而上吊自杀;KTV门口青少年的斗殴,可以杀一名不认识而且为曾与他发生冲突的人,只因为路过看见有人打架,就上前去杀了他,在若无其事的走开,让我们不仅要问生命是什么?这些孩子如何看待生命?他们对死亡的了解是什么?

  一 死亡与生命的关系

  死亡与生命看似两个对立的名词,如何从死亡可以看到生命?或当中有任何关系吗?一般谈到生命总是让人雀跃,而死亡总是让人带点忧伤。多数的人都能了解在每个生物在整个生命历程中都有一个开端,也有一个结束。在生物性上,生命的结束就是死亡,死亡的出现对生命造成莫大的冲击,因着死亡的存在突显了生命在时间上的有限性。谈论死亡或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中的一环吗?答案是肯定的,谈论死亡的议题中一定会触及人为什么会死?怎么会让一个生命死亡?也就是生命为什么会结束?死亡到底是什么?人死了会怎样?周围的人、事、物会怎样?等一连串的问题。例如透过讨论因车祸而死亡的议题,可以了解有些患者就算尽快把他送到医院,也无法挽救其生命,医疗是有极限的,死者周围的亲友会因此使而感到伤心难过等等。除了死亡的主题外,也可以涵盖交通安全和自我安全上的教育,常能诱发人们思考到人心中善良美好的情操,例如爱、宽恕等,这些都是生命中最美好的部份。死亡教育的目的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是透过死亡的了解,而能欣赏生命、珍惜生命即反省自己的生命。因此死亡像一面镜子,从死亡的镜中却看到生命的有限性、生命的历程和生命的美好,透过死亡教育或谈论死亡可以有积极正向的学习。

  二 社会中的生死态度

  中国社会中的死亡态度及死亡观,长久以来都采取不公开或回避的态度,一般人提到死亡总觉得晦气,例如在生活中常见亲朋间有丧事,前往协助处理丧葬相关事宜,在仪式或是后的行为中常见到除秽的事项,如丧家会在邻居门口贴红纸,亲友到过丧家后也会索取净符回去,有些甚至在参加过丧事后不直接回家,或回家后一定要洗头、洗澡,并将身上所有衣服换洗。人透过一些方法使自己处在平衡的状态,这些生活上的行为及态度当然会直接影响他周围的人,也包括儿童,尤其是儿童的重要他人对儿童的影响更为深远。例如成人教导孩子遇到出殡队伍要闭眼睛或绕路而行,尽量不要参加丧葬的场合等等。在生活中更少见父母、长辈与儿童作死亡的相关讨论与分享,甚至在儿童提出问题时给予阻断。这样的处理不仅没有给孩子学习的机会,甚至孩子从成人的方式中学习到了成人的态度表达,造成这样的结果,也可能是成人并未对这些问题深入思考,或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在学校教育方面,从幼儿到大学教育中谈论死亡或以死亡教育为主要内容课程的并不多见,近年来才少数专科及大学开设生死学的课程,因此儿童对死亡的了解认知从何而来?儿童有哪些机会去澄清他们的疑问?

  三 学童接触死亡的机会

  儿童不因为年纪小就对死亡有豁免权,也不会因此死亡就不在他们身边出现,儿童依旧会有很多的机会会接触到死亡的相关议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足以说明人间事的多变化,孩子们从媒体、生活经验中都可以有所接触,死亡是个辞法隔离的事件,且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的特质。例如在生活经验上,儿童的年龄相同、上相同的课程,代表具有相同的死亡观念,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属于他个人生活经验。有些孩子曾经经历到近亲死亡的经验、有些孩子经历到一九九九年台湾九二一地震灾区甚在其中的惨痛经验、有些曾饲养宠物而宠物死亡的经验,当然也有孩子把电子鸡给养死的经验、清明节和父母亲一起去扫墓的经验等等,这些不同的经验都可能带给孩子不同的学习和成长。除了生活经验外,目前台湾的孩童受到媒体的影响不可说不大,而且其影响是不分城乡的,各种媒体中接触最多影响做大的莫过于电视了。根据一项研究调查发现国小儿童每日看电视的时间为二小时,再假日更长达五小时〈吴知贤,1992〉,如果想检视电视上的节目有多少与死亡相关的内容并不难,只要下次打开电视时多留意些,会惊讶出现死亡相关内容的机会还不少呢!儿童最爱的卡通也不乏死亡相关的内容,更别说是一般性的节目了,例如新加坡航空的空难、象神台风的肆虐、自杀事件、凶杀案件、甚至2000年十二月台北市立动物园最热门的企鹅孵蛋消息,每天的新为节目中如做专辑般的追踪企鹅孵蛋的情形,在工作人员的努力及全民殷殷期盼下却是一个令大众失望的结果,新闻的热潮也暂时告一段落。只是不知道在这段时间内儿童透过新闻除了知道企鹅孵蛋失败外还得到哪些讯息?建立了哪些概念?在这期间周围的成人,包括媒体还对儿童做了什么说明?

  孩子除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媒体的接触外,还可能透过阅读接触到死亡的观念,例如大受欢迎的鬼故事系列,即使看完故事书不敢一个人上厕所也爱看,儿童还会将他的经验和思想和同侪分享,因此也就互相影响,这些事件和经验都无法阻挡的直接进入儿童的生活。

  四 与学童谈论死亡相关议题时的考虑

  与孩子讨论死亡相关议题在人、时、地方面都应做适当的考虑,可先思考进行的方式是个别的会谈或属于团体活动。在人的方面最好是孩童熟悉或信任的人才好,而且此人最好自己能做过对死亡的省思与探索,对死亡有健康的态度,例如学校的老师或辅导单位的专业人员,除了老师外,学生的父母亲也是很适合与学生分享的人。在时间上,一方面考虑孩子的基本需要是否已先被满足,或是否有令他担心的是还为处理好,使他无法放下心来好好表达及思考,另依方面尊重孩子的意愿,是否愿意在此时讨论。若是属于个别性的会谈地点最好是让孩子感到书是、温暖、熟悉、能提共隐私的地点。这些事前的考虑可能会让分享的过程更丰富更容易。

  五 与学童谈论死亡的原则与方法

  与孩童谈死亡,在说之前应先听,听孩子先说些什么,孩子说的必然是他的观察,他的想法,甚至他的疑问,从这些可以对孩子有基本的了解。有很多的时候可以从孩子的问题开始谈起,直接对他的问题说明或回答,因为这可是他最想知道或已经过他的观察与思考所做的结论。

  在说明死亡相关议题时据实以报,部要隐瞒或以不实的内容告知,因为常常为了一个谎话而必须说更多的谎话,可能还因此是孩子产生不当的观念,无法对死亡有真实的了解。例如了解人死了就不会动、不会呼吸、也不会再回来陪你玩,当然也不会变僵尸回来害人。死了的人不会再回来,但活着的人可以用很多方法纪念他或想念他。不论是做概念的说明、讨论,或处理死亡事件所引起的情绪,都可以借用各种方法或辅助物,例如故事书的使用,‘我永远爱你’〈赵映雪译,1999〉这本书就陈诉了宠物的死亡,‘精采过一生’〈黄乃毓译,1999〉则叙诉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成长过程。除了完全从故事书的发展外,也可以由孩子的主导来说故事。除了故事的运用,还可以利用戏剧或脚色扮演的方法,透过戏剧欣赏可以针对内做讨论及分享的安排,或由孩童自己的角色扮演或戏剧演出,将他们的想法直接表达出来。画图也是一个既方便有效的工具,画图可以是表达的方式和途径,在图画中可以找到孩子的想法、孩子的情绪,除此他还是跟孩子建立关系的媒介,也可以作为讨论的议题,有时候更可以是纪录某件事情的纪念物。对于较大的孩子可以建议选择适当的书籍,阅读后可以举办读书会的方式来分享每人的感受,各种方法的选择也可以学生的团体性质或学生的喜好做出适当的搭配。

  六 困境与展望

  现在的成人不论是老师或家长,多在〈王室禁忌话题〉的社会中长大,因此受此影响极为深远,在教师部分,目前各级师资的养成教育中涵盖了生教育的部分,当中的死亡教育仍较少被普通讨论,但近几年来已有部分学校以选修、专题或研讨会的方式,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这个领域,期待将来死亡教育的课题能普及到所有的师资养成教育中。

  教师的群体因其养成教育是有迹可循的,甚至有特定的专业团体,而学生的另一重要他人──家长,则是散落在社会的每个角落。中国人有句话〈一样米养百样人〉,这正足以说明社会上每个人的独特性,儿童的第一个学校就是他的家庭,第一个老师自然的就是父母了,父母的态度影响了孩子。若要在这部分有所作用,就必须要靠社会大众的教育了,前面所述媒体对学童有深远的影响,对整个社会也有一定的影响程度,因此媒体更应善尽社会义务,传拨适当的讯息。而学校也可透过学生的学习将学生的家人也包含其中,彼此的互动越多,麒分享与学习就会月丰富。

  期待透过生教育的推展,能让人们重新任是体验人心善良美好的一面,让个人与社会都尝到甜美的果实。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智慧100条
下一篇:佛学与人生修养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