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佛学与人生修养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尚全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各位同学:

   下午好!我受单强院长的邀请,在团委书记俞芬女史的安排下,现在跟大家一起来讨论佛学。俗话说,佛法无边。我们总不能在今天漫无边际地乱侃胡吹一统吧,白白浪费大家的宝贵时间。还是单院长有智慧,他让我以人生问题为契入点,来展示佛教人生观,目的在于开拓同学们的视野,为我们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提供一个新的参照物。我想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创举,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只有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联姻,才是中华民族的现代文化,也才是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应该说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下面我们就从“佛学”和“人生”这两个单词涵义的界定说起。

  一、对“佛学”和“人生”涵义的界定

  1、“佛学”有两个基本的涵义

  首先,就哲学社会科学而言,佛学指的是一种哲学思潮,或者是一种研究佛教的学问。

  其次,就佛教信仰而言,佛学指的是一种宗教修养的内容,包括戒、定、慧三方面的内容,又叫“三无漏学”。“无漏”,就是没有烦恼、没有痛苦的意思。戒学就是有关佛教徒的生活方式的学问,属于伦理学研究的内容,简单地说,就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定学就是有关佛教徒修炼的学问,是一种思维的思维活动,用佛教术语来说,又叫“止观双修”,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方式,用佛教的话说,就是“自净其义”;慧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境界,或者说是佛教的价值观。这三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佛教修炼过程,由戒生定,再由定生慧。我们本次讲座所说的“佛学”,就是指这方面的内容。

  2、“人生”也有两个基本的涵义

  首先,就哲学社会科学而言,“人生”指的是人的生存或生活方式,就是人们常说的“命”,或者叫“命运”。日本松下电器集团奠基人松下幸之助先生认为,“在我们的人生中,令人感到好似有一种人的力量无可奈何的巨大力量,即所谓的命运在起作用”。显然,松下先生认为,人生即命运,命运即人生。既然人生即命运,命运即人生,人们就对人生问题或者说命运问题,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有的人主张“尽人事以待天命”。但也有人主张“对待命运不应当听从,应当开拓”。

  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先生根据佛教教义,对“命运”做了这样经典性的定义,他说:

  命运可以说是每一瞬间的行为、精神的轨迹造成的。如果认为是这样,那么命运也是可以通过我们生命的机能来开拓的。我主张一方面要承认命运的巨大力量,同时要在我们生命的深层发现和发掘足以改变命运的更大的力量。我认为这么做是与开拓命运密切相连的。

  如果从比较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对人生问题作出深刻反思的是古代印度的知识分子。古代印度人把知识分子叫婆罗门,他们集宗教知识和世俗知识于一身,其社会地位,在印度种姓制度里,处于最高地位。由于婆罗门首先是宗教家,所以他们传授的知识以宗教知识为主,世俗知识为辅。因此,他们对人生的看法,或者所持的人生态度,往往与婆罗门教的祭祀和修炼关系十分密切。也就是说,他们把人生问题等同于宗教问题,或者说用宗教祭祀的方式来改造人生问题,把人生命运押在了神的保佑的赌注上,如果神不保佑,人就会倒霉的,所以在人的一生中要举行许多宗教祭祀仪式,诸如受胎式、求男式、分发式、命名式、养哺式、入门式、归家式、结婚式等等。

  就人的一生而言,婆罗门教认为,人的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所谓的“四行期”,即把人生分为连续相贯的四个阶段。这就是在7岁的时候,举行“入门式”,进入人生的第一个时期,叫“梵行期”。所谓的“梵行”就是要过长达20年的禁欲主义生活,学习宗教知识,特别是当时流行的各种世俗知识。实际上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提倡的“梵行”,与现代从小学到大学的学历教育基本吻合,但最近几年,提倡大学生结婚,这个新兴的社会问题还在讨论之中,有人赞同,有人持反对意见,但无论怎么说,现在已经出现了少数大学生夫妇,现代教育的“梵行期”已经被打破,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应该保留现代学历教育的“梵行期”,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青年学生过早的过家庭生活,似乎对学历教育不利。人生的第二个时期,叫“居家期”,据说从27岁到50岁的23年间,从事物质生产,培养后代,到50岁就从繁重的家务生活中退休,开始进入人生的第三个时期。第三个时期叫“林栖期”,就是到深山老林里过隐居的“出世生活”,它是人生的转折点,也是由感性的人生转向理性的人生阶段,要对“梵行期”和“居家期”的50年感性人生进行深刻地反思,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完成理想人格,就进入人生的第四个时期,叫“云游期”。

  云游期是人生最宝贵的时期,它以拖钵乞食的方式,向过感性生活的人们传递人生的真、善、美的价值取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夕阳无限好”,“人临死时,其语也善”。但大约与中国春秋时期相当,在中国的山东出现了孔圣人的同时,也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出现了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的姓是乔达摩,名悉达多,出身的民族是释迦族,而“牟尼”是梵语音译的汉字,意思是圣人。所以释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释迦族的圣人。在古印度的文化传统里,圣人就是在“林栖期”参透了人生真谛,拥有宗教知识和世俗学问的大婆罗门。但是,悉达多出身于王族,在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里,属于二等公民,叫刹帝利,在社会地位上低于婆罗门,高于第三等公民,即吠舍阶层。吠舍就是从事于工农业和商业的人们。另外,在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里,还有等外阶层,叫首陀罗,这是一个被剥夺了受教育权利、不能过宗教生活的阶层,从事屠宰牲畜等低贱的社会职业,称为“一生族”,而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有受教育和过宗教生活的权利,所以称为“再生族”。用今天的话说,再生族是没有剥夺政治权利的人,而一生族是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

  悉达多的横空出世,在于打破了婆罗门教设置的人生程序,他在过完梵行期的学生生活后,刚过了一年的家居生活,就出家过林栖期生活,长达10年,最终参透了人生问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成为彻底觉悟的人,梵语叫佛陀,中国人简称为佛。从此以后开始了长达45年(也有人说50年)的云游生涯,组织僧团,宣传他的解决人生问题的答案,这就是佛教。

  其次,就佛教信仰而言,人生问题,又叫“六道轮回”的问题。

  佛教认为,生命有四种产生的途径,六种存在方式,彼此之间可以互相转换。生命产生的四种途径是胎、卵、湿、化。像人、牛、羊、猪、马之类的生命现象,就是胎生的生命;像麻雀、鹦鹉、鸡、鸭之类的生命现象,就是卵生的生命;像鱼、蚊子之类的生命现象,就是湿生的生命;就第一个生命现象而言,基督教认为是上帝创造的,佛教反对这种神创说的生命起源理论,认为第一个生命现象是化生。所谓的化生,就是在具备生命现象产生的特殊环境里和时间里,各种有机物质结合在一起,突然产生出来的生命现象。所以佛教是不承认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认为地球上的人类是从叫光音天的外星球迁徙而来的,并不是从古猿演变而来。第一批蚊子、人身上的第一批虱子,是人身上的湿气所生的生命现象。人是胎生的生命显现,但也可以转化成卵生、湿生、化生的生命现象,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人的精神不灭、六道轮回转世的理论。所以佛教所说的人生问题,实际上是六道轮回转世的问题。民国时期的佛教改革家太虚大师,就是这样认为的,他把人生问题称之为“人生佛教”。他首先对“人生”作了这样的定义:

  狭义说,(人生)是人类整个的生活;广义说,人是人类,生是九法界的众生。人类是九法界一切众生的中枢,一念向下便为四恶趣等,一念向上便为天及三乘等,故人类可为九法界众生的总代表,也就是九法界众生的转捩点。

  在这里,太虚大师所谓的“人”,是指人类,而“生”则指九法界的众生。佛教所说的九法界的众生是指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前面的六类就是六道轮回链条上的众生,而后边的声闻、缘觉、菩萨三类是人道里边的佛教徒。所以太虚大师所说的九法界,就是六道轮回的人生问题。在六道轮回的生命链条上,人类是六道轮回的支撑点,“一念向下便为四恶趣等,一念向上便为天及三乘等”,这是因为,全宇宙的一切存在,尽是众缘所生,由于因缘和合关系相续,流行为宇宙间一切存在的事物。一切存在中,有一部分是有情众生,是指具有情感意识的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及天等。众生中的人,是众生中具有聪明才智的一种,古谚曰:“人为万物之灵”。因为它太灵活,所以向上也容易,向下也容易,人做得不好就可以堕下,做得好就可以向上。若不能向上,总要保持为人之道,无使堕落才好!

  可见,在六道轮回里,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做人的问题。在如何做人的问题上,太虚大师提出了“人生佛教”,指明了人“做得好就可以向上”的路径,他说:佛教,狭义说,佛是释迦牟尼佛,教是释迦佛所说三藏十二部的学理,亦曰“佛学”。广义说,一切众生皆是佛,一切世间及众生的思想行为、精神物质、正报依报的一切,总不出佛说的因果法则,故亦曰“佛法”。所以,普泛言之,佛教是一切众生所依的佛教;切近言之,就是“人生的佛教”。

  二、苦:佛教对人生问题的经典结论

  刚才我们说过,佛教所说的人生问题,就是六道轮回问题,也就是人的生死问题。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的近百年当中,佛教用一个“苦”字来概括。其实,在现时社会中,我们常常听到上了年岁的人会这样说,“苦了一辈子,什么也没有得到”的人生感叹。这是佛教所说的苦的人生观的最好例证。佛教关于人生是苦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佛教对苦的定义

  大约从5世纪开始,在中国汉传佛教界流传着一本叫《成实论》的书,这是一本佛教概论性质的理论著作,它对苦的诠释是:流转的现象,流转的规律。流转指的是变化。所以,佛教里说的苦,不光是痛苦的意思,更主要得是运动变化的意思。

  2、佛教对苦的分类

  佛教对苦的分类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苦、六苦和八苦三种。所谓的三苦是指:

  (1)苦苦:“苦苦”是能够感觉到的苦。因为人有身体,本来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如果再生病,或者意外伤害,就是苦上加苦,所以叫苦苦。

  (2)坏苦:“坏苦”是相对于人的快乐心情而言的,意思是说,人在快乐之后,就会产生痛苦。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乐极生悲”。坏苦的“坏”就是变化的意思。

  (3)行苦:行苦指的是人生之苦。按照佛教的说法,人是五蕴。五蕴是指人的肉体和心态。人的肉体又叫色,而人的心态则有受、想、行、识四个方面的内容。受是人的感觉,想是人的思维方式、行是人的意志,识是人的理性。人就是物质现象加上精神现象,所以说人是五蕴。它的存在,本身就是苦,这就是佛教所说的行苦。

  佛教所说的六苦,是指在人的一生当中:

  (1)没有永久的身体

  在六道中,人在业力的推动下,或者继续胎生为人,或者化生为诸天,或者胎生为牛羊驴马,或者卵生为鸡鸭、或者湿生为鱼等水族、或者化生为地狱里的生命体。所以,人的身体是在无常变化之中。

  (2)没有永久的亲仇

  根据佛教六道轮回的理论,人的亲人和仇人也是相对的。佛教经典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佛陀有个神通第一弟子,叫舍利弗。他曾经看见一个人抱着儿子在吃鱼,家里养的一条狗跑过来抢鱼骨头吃,被主人打了一顿。由于舍利弗有宿命通,能够知道某人的前世,所以他见到吃鱼者吃得鱼正是他前世的父亲,由于他父亲生前以捕鱼为生,所以死后湿生为鱼。狗的前生是他的母亲。他怀里抱着的宝贝儿子,前世正是他的情敌——他妻子的情夫。情敌死后,因其它善业力的推动而胎生为人,但却因迷恋着他的妻子而转生为他们的儿子。舍利弗通过宿命通知道了这个吃鱼人的前世情况以后,便非常感慨地说:“妻子抢吃丈夫的骨头,儿子吃着父肉,又在鞭打亲母,却把仇人抱在怀内,轮回真是讽刺啊!”。

  (3)没有永久的幸福和快乐

  佛教非常强调物极必反的辩证法,认为人眼前的名利、财产、地位,乃至亲友,都是暂时地拥有。

  (4)没有永久的共处

  人在死的时候,父母、子女、丈夫或妻子都必将失去。

  (5)没有真正的满足

  贫穷和富裕也是相对的。佛教认为知足就是富裕,不知足就是贫穷。佛经里记载了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在古代印度王舍城,有一老妇拾到一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老妇发心把这个宝贝赠予国境内最贫穷的人。消息传出后,全国有许多人都赶到王舍城来看热闹,就连国王也来了。结果大家看到的情景是,老妇却把宝贝赠予国王,并说:“陛下是全国最不满足的人,所以我把宝贝交给您!”这则寓言说明,就人生而言,贫穷和富裕只是人的一种精神满足感,而不是占有财富的多少。

  (6)重复又重复地转生

  人在六道中,在强大的业力的推动下,身不由己,一次又一次地转生轮回,周而复始,无法逃出这个生命循环链条。这个人生循环链条,如果不修解脱之道,它就没有开始,也没有结尾。

  佛教所说的八苦是指肉体上和精神方面的八种痛苦,具体内容如下:

  (1)生苦

  婴儿在母胎中,当母亲饮食热的东西时,会感到像被沸水烫一般。在母亲进食冰凉的东西时,会感到像在冰水里一样。就是在婴儿出生后,还会对外界感到陌生,并产生极大之恐惧心理。所以,婴儿的出生同样是一种痛苦的挣扎。

  (2)老苦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体力和精力都在一天天地衰落,这就是佛教所说的老苦。

  (3)病苦

  不论年青人还是年老人,在一生当中,谁也摆脱不了病苦的折磨。

  (4)死苦

  人在正式死亡的时候,不但肉体会感到痛不欲生,而且心理上会产生种种幻觉,导致精神上恐惧感。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死苦。

  (5)怨憎会苦

  在人的一生当中,会遭遇到许许多多不如意的人和事。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怨憎会苦”。

  (6)爱别离苦

  在人的一生当中,谁也无法真真地把握自己的命运,与财物、亲友、父母、子女及亲朋好友的分离是常有的事情。这就是佛教所说的“爱别离苦”。

  (7)所求不得苦

  在人的一生当中,任何人都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真正能够兑现的,应该说是微乎其微。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所求不得苦”。

  (8)五蕴炽盛苦

  人的身体和精神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是人生痛苦的总根源,所以叫“五蕴炽盛苦”。

  3、欲望:人生痛苦的真正原因

  日本松下幸之助先生认为,欲望是人的活力和生命力;有了它人才会活下去。池田大作先生把现代人的欲望概括为四大类,他说:

  第一是本能性欲望;第二是由人与人及社会的关系所产生的欲望(我想把它称之为心情性欲望);第三是有关知识、真理、美、爱等的欲望(我称之为精神性欲望);第四是人的生命沉浸于产生它的大宇宙生命之中,并与其相融合或企图与其融合的根本性欲望(我给它起名为宗教性欲望)。

  由此可见,人的欲望是在不同层次上的生命冲动,往往是高层次的生命冲动否定低层次的生命冲动。在古印度人的生命层次里,宗教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宗教生命冲动是建立在彻底否定世俗生命冲动的基础上的。唐代高僧道宣大师就说过这样的话:

  夫欲修道,于三业中,先断财色二种。若不贪财,即无谄争;若不贪色,即无热恼。经曰:“背舍离欲,顺菩提分。”当修身观,精勤一心,除世贪爱,制伏垢恼,令心清净,以断财色,成无漏善根,薰本识中,成无贪种子,渐尽惑染,入贤圣位,名菩萨行,名真持戒,名为贤士,名佛弟子。财色二事,相欲似轻,感罪尤重,河沙诳惑,由财色起。此之二过,能坏君臣、师徒、夫妇等,亦坏内外亲族、朋友、知识。若离财色,更无世间,人天脱苦,圣凡同赞,诸漏灭尽,进至佛果。为此,先诫财色二种。因色生骄,因财生吝。骄而且吝,虽有余德,亦不足观。先断财色,使功行成立,后听经论,即是入道次第也。

  这是站在独善其身的角度,彻底否定世俗生命层次上的欲望,也就是摆脱六道轮回之苦的生命冲动力。

  三、佛教对现代人生修养的启示

  佛教六道轮回的人生理论,是建立在精神不灭的理论基础上的。这个理论在古代就遭到学者的非议,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格格不入的。但是他所得出的人生是苦的价值观则是积极的,因为人为了追求高层次的生命冲动,就必然要积极进取,人靠人自身的努力来改变人生命运,从而否定了救世主的存在。佛教的这种人的命运靠人自己来把握的理论,对现代人生修养也具有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的责任

  佛教把人的行为称为“业”、或“业力”。业力是人的精神在六道里轮回的推动力。从佛教业报轮回的理论来看,人的生命层次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人自己的所作所为。佛教把人的行为分为三大纲领十小条目。

  (1)第一大纲领:身体行为。身体所造作的三种不善业,分别为杀生、偷盗、邪淫。

  (2)第二大纲领:口舌行为。口舌所造的不善业分别为妄语(说谎)、两舌、恶口、绮语(说闲话)。

  (3)第三大纲领: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所造的不善业分别为贪欲、瞋恚、邪见。

  佛教认为,一个人如果对上述三大纲领十小条目采取肯定的态度,并付诸行动,就要付出死后轮回到地狱、饿鬼、畜生的“三恶道”里;如果采取否定的态度,就会死后继续转生为人,乃至升天;如果出家修道,就会摆脱六道轮回,成为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和佛。换句话说,人的生命层次的高低、生存环境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人自己的所作所为。

  2、涵养出健康的心态至关重要

  在人的一生当中,事业能否成功,涵养出健康的心态是关键。佛教把人生拥有的健康心态叫四无量心。佛教所说的四无量心如下:

  (1)慈无量心

  慈心就是爱心,它能对治人的瞋恨心。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无论他人如何毁谤和伤害自己,也不应该生起瞋恨心。在为人处世时,涵养慈心的目的,在于培养为社会献爱心,远离破坏社会和谐的忿怒情绪。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慈无量心。

  (2)悲无量心

  悲心就是同情心,它能对治人的伤害心。就是在现实生活中,要与人为善,帮助别人解决实际困难,把别人的痛苦,看成自己的痛苦,想尽办法帮助解决,哪怕是帮助别人时受到各种各样的欺负和凌辱,也不后悔,更不应该产生伤害他人的心态。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悲心无量。

  (3)喜无量心

  喜心就是承认别人取得成就的心态,也是见贤思齐的谦虚心态,它能对治人的妒嫉心。在现实生活中,对好人好事要歌颂,而不是讽刺挖苦。这就是佛教所大力提倡的喜心无量。

  (4)舍无量心

  舍心就是正确评价自己的心态,要给自己正确定位,不要把自己估价太高,要用平常而诚实的心态为人处世,它能对治自己的怨恨心。这就是佛教所说的舍无量心。

 3、树立远大的理想是事业成功的一半

  孔子在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过“三十而立”的话,意思是说,他在三十岁时确立了人生目标,有了自己追求的理想。这是人生成功的经验。佛教把这种确立人生理想的做法叫发心,想成佛的理想叫发菩提心,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概括为发四弘誓愿,他在《六祖坛经》里说: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

  自性众生无边誓愿度,自性烦恼无尽誓愿断,

  自性法门无量誓愿学,自性佛道无上誓愿成。

  我在扬州大学讲中国哲学史时,经常提醒大学生们,大学生是否优秀,将来是否成材,不是看学习成绩,而是看有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就是大学生的理想。有了学习兴趣,将来的事业就成功了一半。那么,问题是,理想与现实必然有相当大的差距,如何把理想变成现实,慧能大师提出的佛教四弘誓愿,对我们的人生修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假如我们把佛教徒所追求的成佛目标兑换成我们的人生理想的话,所谓的“自性众生无边誓愿度”就可以解释为,既然我们已经确立了人生最高理想,就要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终身,不要目标已经确立,时而想去经商发财,时而又想去做官留名,这样不断变化的理想,就是“众生”,要把它聚焦到已经确立的人生最高目标上,叫“自性众生无边誓愿度”;尽管树立了远大的人生奋斗目标,但是在现实人生当中,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干扰,有精神方面的,也有物质方面,佛教把这种干扰人实现远大理想的因素叫“烦恼”,所以叫“自性烦恼无尽誓愿断”;光有美好的人生理想还不够,还要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来铺垫,佛教把知识叫“法门”,所以说“自性法门无量誓愿学”;尽管追求人生理想的难度很大,但是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也要“自性佛道无上誓愿成”。假如在座的各位同学已经确立了自己奋斗的目标,能够作为终身的追求,必然会有所成就的。无论作哪一方面的专家,都要付出一二十年的心血,朝想夕成的专家,不但过去没有,现在不会有,就是将来也不会有。所以神童是有的,但神童很难成材,原因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靠小聪明做事的人,终究会被社会所抛弃。

  4、为人处世要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

  佛教提倡四项为人处世的原则,称为“四摄法”,目的在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环境,正如《华严经》所云:“若能成就四摄法,则与众生无限利”。这四项为人处世的原则是:

  第一、布施。佛教所说的布施有三种,用钱财、物质、医药等资助他人,叫财施;把自己的知识、技术等知识产品传授给他人,特别是要把佛法传授给他人,叫法施;帮助别人度过难关叫无畏施。在这三种布施中,佛教特别提倡法布施,因为法布施才能根治贫困、救济残弱、使人的身心健康。

  第二、爱语。佛教所说的“爱语”,并不是让人们说一些谄媚、奉承、虚伪、言不及义的话,而是要讲说对他人有利益的话。佛教所说的利益,不但对现在有好处,而且还要对来世有好处,也就是在来世最低的要求是不堕落在三恶道里。

  第三、利行。佛教所说的“利行”,就是舍弃自己的私欲,以大慈悲心利益一切众生。在敦煌壁画里有释迦牟尼佛在行菩萨道的过去世“舍身饲虎,割肉喂鹰”的故事。由此可知,佛教所说的利行,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第四、同事。佛教所说的同事,就是要和他人合作,共同搞好事业,把集体的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法华经"普门品》说观世音菩萨的为人处世的方法是“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也就是对公务员要讲为人民服务、对军人要讲爱国,对老师要讲师表、对商人要讲经济、对学生讲理想,并且要做到身体力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